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接觸網施工-----交叉線岔安裝模塊四接觸網線索架設與調整項目八
線岔安裝任務一
交叉線岔安裝目錄一、理論部分二、任務實施三、任務考核其它資料項目八 線岔安裝【導讀】兩股道接觸線在道岔上方交叉形成線岔。本項目的主要任務是進行線岔的安裝及調整。【學習目標】掌握交叉線岔的結構和定位要求,會交叉線岔的安裝方法,具備交叉線岔的安裝能力;掌握無交叉線岔的主要特點,會無交叉線岔的安裝方法,具備無交叉線岔的安裝能力。任務一 交叉線岔安裝交叉線岔時接觸網在有股道交叉的區(qū)段上空將接觸線進行交叉布置的裝置,本任務重點要掌握線岔安裝的方法及安裝要求。【任務描述】
圖1接觸網線岔結構圖
1一限制管;2一定位線夾;3工作支接觸線;4非工作支接觸線一、理論部分(一)交叉線岔結構及作用在兩接觸線交叉處用限制管固定,并限制兩相交接觸線位置的設備,稱為接觸網線岔,如圖1所示。一、理論部分(一)交叉線岔結構及作用線岔的作用是保證電力機車受電弓安全平滑地由一條接觸線過渡至另一條接觸線,達到轉換線路的目的。接觸網線岔是由一根限制管和固定限制管的線夾、螺栓組成。限制管用3/8英寸鍍鋅鋼管加工制成,兩端扁平有圓孔,有500型(長度1300mm)和700型(長度1550mm)兩種。根據所安裝接觸線處至中心錨結的距離確定,當距離不超過500m時,采用500型;超過500m時,采用700型。一、理論部分(一)交叉線岔結構及作用接觸網線岔是由一根限制管和固定限制管的線夾、螺栓組成。
限制管用3/8英寸鍍鋅鋼管加工制成,兩端扁平有圓孔,有500型(長度1300mm)和700型(長度1550mm)兩種。根據所安裝接觸線處至中心錨結的距離確定,當距離不超過500m時,采用500型;超過500m時,采用700型。一、理論部分(二)定位要求線岔定位是指兩導線交叉點的投影點,,在道岔導曲線兩內軌軌距的位置。①
道岔定位柱的拉出值應為375mm,最大不得超過450mm。②
線岔處兩接觸線交叉點的垂直投影,標準定位時,應位于道岔導曲線兩內軌軌距630至760mm范圍內的橫向中心處,相對中點處的誤差不超過20mm;非標準定位時,應在導曲線兩內軌軌距735至935mm橫向中點處,且應盡童靠近標準定位。一、理論部分(二)定位要求③
線岔一側兩接觸線均為工作支時,在兩接觸線相距500mm處,為受電弓始觸點,要求此點兩接觸線對軌面等高,誤差為10mm,線岔的另一側,當兩接觸線有一條是非工作支時,在兩線間距為500mm處,非工作支接觸線比工作支接觸線抬高不小于50mm。④
凡是安裝線岔的地方,均應安設電連接線,電連接線安裝在距線岔1.5至2m處。⑤
線岔處兩組接觸懸掛應自然相交,正線位于側線下方,如同為側線時,距中心錨結近者在下面。二、任務實施(一)施工工藝流程序號人員單位數量備注1施工負責人人1由工班長擔任2技術負責人人1負責現場技術及測量3安全員人1負責現場安全4作業(yè)車司機人2正、副司機各1人5作業(yè)人員人4技術工人6防護人員人4車站聯絡員1人二、任務實施(二)施工組織準備1.施工人員準備人員組織表序號名稱規(guī)格單位數量備注1接觸網作業(yè)車
組1
2激光測量儀DJJ-8臺1測量接觸網參數3水平尺500mm把4測量4鋼卷尺10m把1測量5安全帶
條若干作業(yè)人均1條6溫度計
個1測量現場溫度7記號筆
個1
8報話機
部5通信9壓接鉗
把1制作吊弦10斷線鉗
把1制作吊弦11單滑輪0.5t個1曲線處備用12大繩
條1
13小繩
條1
14梅花扳手
把31把線岔專用扳手15力矩扳手
把2緊固螺栓16安全帽
頂若干人均一頂17電動工具
套若干人均1套18防護用品
套2防護旗、喇叭施工應用工機具表二、任務實施(二)施工組織準備2.施工工機具準備二、任務實施(三)施工方法、步驟1.施工準備(1)道岔開口側前方的接觸網懸掛已安裝完畢并達標。
(2)道岔處定位裝置及吊弦已安裝,且基本到位。(三)施工方法、步驟2.復檢精調腕臂及承力索(1)司機聽從施工負責人指揮,啟動作業(yè)車運行至施工地點。(2)停車后,作業(yè)人員下車,用激光測量儀檢查腕臂順線路偏移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如未達標,作業(yè)車對位,升作業(yè)臺,扶起作業(yè)凳,上凳,松開承力索支撐線夾螺栓,調整腕臂達標,達標后,將螺栓用梅花扳手擰緊,并用力矩扳手檢測達標。(3)作業(yè)車上作業(yè)人員檢查工作支與非工作支承力索間距,檢查交叉處是否有摩擦現象,并調整分開。(三)施工方法、步驟3.復測精調接觸線高度和拉出值作業(yè)車移出定位點,地面作業(yè)人員用激光測量儀檢測定位柱處兩接觸線高度和拉出值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并利用作業(yè)車精調達標。圖4.69無線夾區(qū)檢查1-側線承力索;2-正線承力索;3-線岔固定筋條;4-側線接觸線;5-正線接觸線;6-無線夾區(qū)(三)施工方法、步驟4.檢查無線夾區(qū)、精調交叉吊弦如圖4.69所示。(三)施工方法、步驟4.檢查無線夾區(qū)、精調交叉吊弦如圖4.69所示。
(1)用激光測量儀檢測無線夾區(qū)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并調整達標。
(2)用激光測量儀檢測交叉吊弦處的接觸線高度,并精調達標。個別不合適的吊弦先拆除,暫時用鋁線調整到位,并測取吊弦長度,以便預制更換。
(三)施工方法、步驟5.安裝線岔及固定筋條(1)根據環(huán)境溫度,復測正、側兩線接觸線交叉點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并精調達標。
圖4.70交叉式線岔安裝圖1-側線接觸線;2-正線接觸線;3-線岔吊弦A;4-兩承力索間距離為5mm;5-線岔固定筋條;6-線岔吊弦B(三)施工方法、步驟5.安裝線岔及固定筋條(2)確認后,依據圖4.70交叉式線岔安裝圖,將作業(yè)車對位,升作業(yè)臺,扶起作業(yè)凳,準備安裝。(三)施工方法、步驟5.安裝線岔及固定筋條(3)
先將固定筋條中心對準兩接觸線交叉點,一頭一個作業(yè)人員按圖4.71所示尺寸連接固定筋條與導線連接線夾,用梅花扳手擰緊,再用力矩扳手緊固達標。圖4.71連接緊固筋尺寸示意圖(三)施工方法、步驟5.安裝線岔及固定筋條(4)作業(yè)人員扶起作業(yè)凳,上凳,系好安全帶,用φ2.0mm鍍鋅鐵線模擬A、B吊弦,在A、B吊弦安裝位置將交叉式線夾吊起,用鋼卷尺測量A、B吊弦的長度,作業(yè)人員拆開安全帶,下凳,并放倒作業(yè)凳,作業(yè)車移出,用激光測量儀檢測交叉式線夾兩端的接觸線高度。(三)施工方法、步驟5.安裝線岔及固定筋條(5)根據檢測結果和A、B吊弦的測量長度,確定A、B吊弦的預制長度。(6)根據確定好的A、B吊弦長度,按吊弦預制工藝,用壓接鉗壓接預制好的A、B吊弦(A、B吊弦長度也可根據安裝處承力索、接觸線間距,提前測量預制)。(三)施工方法、步驟6.安裝A、B吊弦(1)作業(yè)車返回,作業(yè)人員扶起作業(yè)凳,上凳,系好安全帶,安裝預制好的道岔吊弦A和B,用梅花扳手擰緊螺栓,再用力矩扳手緊固達標,并將止動墊片揋到位。(2)完成后作業(yè)車移出,用激光測量儀檢測線岔安裝處的接觸線高度,如不符合設計要求,作業(yè)車返回,調整達到設計高度,并測出道岔吊弦A、B的長度差,把不符合要求的道岔吊弦重新預制后更換上。(3)更換后,應復測接觸線高度。(三)施工方法、步驟7.模擬冷滑檢測全部完成達標后,用帶模擬受電弓的作業(yè)車升弓,以30km/h車速在岔區(qū)模擬冷滑檢測,如有缺陷,立即調整,使其達標。(三)施工方法、步驟8.技術要求
(1)交叉線岔道岔定位柱位置及拉出值應保證兩接觸線交叉點位于設計規(guī)定的范圍內,交叉點處拉出值應符合設計要求。非工作支抬升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2)腕臂順線路偏移應符合設計要求,施工允許偏差為土9Omm。
(3)兩承力索交叉點處間距不應小于20mm。
(4)拉出值、接觸線高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拉出值施工允許偏差為±20mm,接觸線高度施工允許偏差為5mm。
(5)兩接觸線間距600至1050mm范圍為無線夾區(qū)(始觸區(qū)),無線夾區(qū)不得安裝任何線夾。(1)人員:以作業(yè)組為單位。(2)操作時間:規(guī)定時間30min。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不加分也不扣分,每超時1min,從總分中扣2分,超時5min,停止作業(yè)。(3)測評標準:三、任務考核考核記錄表考核項目分值序號考核要求及評分標準分值扣分情況得分工具準備20分1作業(yè)車、作業(yè)凳、力矩扳手、鋼卷尺、粉筆、毛刷、線墜、激光測量儀、防護用具、單滑輪、大繩、計算器、溫度計15分
2線岔固定筋條、筋條連接線夾、載流吊弦、φ4.0mm鐵線5分
操作技能60分3腕臂及承力索復測調整15分
44接觸線高度和拉出值復測調整10分
5交叉吊弦安裝調整15分
6線岔和固定筋條安裝10分
7A、B吊弦安裝、接觸線高度測量10
安全及其他
20分8按規(guī)定設置防護5分
9安全10分
10動作、語言文明5分
規(guī)定時間20min操作時間
合計100分
100分
接觸網施工與運營維護的關鍵技術點6受電弓動態(tài)包絡線(1)測量支柱定位點處接觸線的靜態(tài)高度和拉出值,以及支柱處的外軌超高;(2)將定位點處的接觸線抬高到受電弓設計的最大動態(tài)抬升量(200mm);(3)將受電弓動態(tài)包絡線檢查尺的拉出值檢調為實際測量的拉出值,傾斜度與軌面連線的傾斜度一致。(4)通過包絡線檢查尺觀察檢測并記錄相關數據,分析判定定位管、定位器、定位環(huán)線夾以及其它零件是否侵入動態(tài)包絡線范圍內。(5)處理發(fā)現問題,分析事故原因。(重點:轉換柱、中心柱、道岔柱和小側面限界支柱)上部工程接觸網施工與運營維護的關鍵技術點6受電弓動態(tài)包絡線和無線夾區(qū)無線夾區(qū)始觸區(qū)
對于1950mm受電弓,距受電弓中心600~1050mm的平面和受電弓最大動態(tài)抬升高度(200mm)構成的立體空間區(qū)域為始觸區(qū),在該區(qū)域內,一般不允許安裝任何零件和線夾(特殊需要時可安裝吊弦線夾).
接觸網施工-----無交叉線岔安裝模塊四接觸網線索架設與調整項目八
線岔安裝
任務二 無交叉線岔安裝目錄一、理論部分二、任務實施三、任務考核其它資料項目八 線岔安裝【導讀】兩股道接觸線在道岔上方交叉形成線岔。本項目的主要任務是進行線岔的安裝及調整。【學習目標】掌握交叉線岔的結構和定位要求,會交叉線岔的安裝方法,具備交叉線岔的安裝能力;掌握無交叉線岔的主要特點,會無交叉線岔的安裝方法,具備無交叉線岔的安裝能力。任務一 交叉線岔安裝無交叉線岔是高速鐵路接觸網中位于道岔上方的線路轉換裝置,特點是線路轉換時沒有交點,結構相對于交叉線岔復雜。本任務重點要掌握無交叉線岔安裝的方法及安裝要求。【任務描述】一、理論部分(一)無交叉線岔概述無交叉線岔的主要特點:當電力機車從正線上通過道岔時,其受電弓在任何情況下均不與側線的接觸線相接觸(這在高速情況下尤為重要),避免了交叉線岔的不足(即產生打弓現象);而電力機車從側線進入正線或從正線進入側線時,受電弓能從側線與正線接觸線之間實現平穩(wěn)過渡,不發(fā)生刮弓現象。對于接觸懸掛的結構而言,無交叉線岔主要表現為:道岔處兩支懸掛線在空間是分開的,不像普通線岔那樣有交叉點。圖118號道岔無交叉線岔示意圖相對于交叉線岔,無交叉線岔的安裝調整比較麻煩,但它能夠滿足高速電氣化鐵路的要求,機車經過線岔時平穩(wěn)良好的受流優(yōu)越性是其他結構無法替代的。一、理論部分(一)無交叉線岔概述1-承力索;2-接觸線;3-交叉吊弦;4-正線;5-側線;6-電連接;7-理論岔心一、理論部分(二)無交叉線岔的布置方式圖1為哈大線18號道岔平面布置定位柱A1位于距離岔心不小于25m即道岔開口小于1320mm處;B1支柱距離岔心10-15m間可調,接觸線拉出值400mm,側線拉出值1050-1150mm間可調;C1支柱滿足相鄰跨距差和抬高要求,正線拉出值200mm,側線拉出值600-800間可調。圖1哈大線18號道岔平面布置一、理論部分(二)無交叉線岔的布置方式接觸線的導高在A1柱處側線相對于正線抬高20mm,在B1柱處側線相對于正線抬高120mm,在C1柱處相對于正線抬高500mm。當正線高速行車時,側線接觸線始終位于受電弓正常動態(tài)抬升量以外,受電弓只能與正線接觸線接觸,而不與站線發(fā)生任何關系,因此正線行車具有絕對的安全性。一、理論部分(二)無交叉線岔的布置方式當列車由側線駛入正線時,在A1點以前受電弓這能與側線接觸線接觸,通過A1點后大約在AB段的中部附近位置,受電弓在與側線接觸線接觸的同時,其一側倒角將開始觸及正線接觸線,并隨著列車的前行,受電弓滑板脫離側線接觸線而轉入正線接觸線取流,直至完全駛入正線。當列車由正線駛入側線時,B1點以前受電弓均從正線接觸線取流,當受電弓達到AB段的中部附近時,受電弓將脫離正線接觸線,在其靜態(tài)壓力下與抬高的側線相接觸,進而轉入側線接觸線取流。圖2關節(jié)式無交叉線岔平面布置一、理論部分(三)關節(jié)式無交叉線岔布置方式2條正線間的渡線道岔采用錨段關節(jié)式線岔的典型接觸網布置圖如圖2所示。一、理論部分(三)關節(jié)式無交叉線岔布置方式圖中的導向支接觸懸掛相對于另一正線而言又為側線支接觸懸掛,側線支援觸懸掛相對于另一正線而言又為導向支接觸懸掛,從B柱到C柱的區(qū)域為正線和測線之間的轉換區(qū)域(五跨關節(jié)的中心跨)。渡線電分段采用了四跨絕緣錨段關節(jié)形式(3號關節(jié)),以避免采用分段絕緣器產生的硬點影響。1號關節(jié)與5號關節(jié)為四跨非絕緣錨段關節(jié),(相鄰2支懸掛各形成一個錨段關節(jié))。一、理論部分(三)關節(jié)式無交叉線岔布置方式當列車在正線上運行時,受電弓不與側線支接觸線接觸,但在1號關節(jié)和2號關節(jié)處與導向支接觸線存在轉換過渡關系;當列車由正線駛入側線時,受電弓首先在1號關節(jié)處由正線接觸線過渡到導向支接觸線,然后在2號關節(jié)外(B柱C柱之間)由導向支接觸線過渡到側線支接觸線,經過C柱以后完全駛離道岔進人側線運行;當列車由側線駛入正線時,受電弓首先在2號關節(jié)處(C柱B柱之間)由側線支接觸線過渡到導向支接觸線,經過A柱以后在1號關節(jié)處再由導向支接觸線過渡到線接觸線,進而完全轉入正線運行。二、任務實施(一)施工工藝流程序號人員單位數量備注1施工負責人人1由工班長擔任2技術負責人人1負責現場技術及測量3安全員人1負責現場安全4作業(yè)車司機人2正、副司機各1人5測量、安裝技術員人4技術工人6防護人員人4車站聯絡員1人二、任務實施(二)施工組織準備1.施工人員準備人員組織表序號名稱規(guī)格或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
梯車4.8-5.8m臺1根據導高選用2
激光測量儀
臺1測量導高、拉出值3
鋼卷尺5m把1
4
水平尺L>500mm把1
5
溫度計
把1
施工應用工機具表二、任務實施(二)施工組織準備2.施工工機具準備二、任務實施(三)施工方法、步驟1.施工準備(1)道岔開口側前方的接觸網懸掛已安裝完畢并達標。
(2)道岔處定位裝置及吊弦已安裝,且基本到位。(三)施工方法、步驟2.復檢精調腕臂及承力索(1)司機聽從施工負責人指揮,啟動作業(yè)車運行至施工地點。(2)停車后,作業(yè)人員下車,用激光測量儀檢查腕臂順線路偏移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如未達標,作業(yè)車對位,升作業(yè)臺,扶起作業(yè)凳,上凳,松開承力索支撐線夾螺栓,調整腕臂達標,達標后,將螺栓用梅花扳手擰緊,并用力矩扳手檢測達標。(3)作業(yè)車上作業(yè)人員檢查工作支與非工作支承力索間距,檢查交叉處是否有摩擦現象,并調整分開。(三)施工方法、步驟3.復測精調接觸線高度和拉出值作業(yè)車移出定位點,地面作業(yè)人員用激光測量儀檢測定位柱處兩接觸線高度和拉出值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并利用作業(yè)車精調達標。(三)施工方法、步驟4.檢查無線夾區(qū)和精調交叉吊弦
(1)用激光測量儀檢測無線夾區(qū)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并調整達標。
(2)用激光測量儀檢測交叉吊弦處的接觸線高度,并精調達標。個別不合適的吊弦先拆除,暫時用鋁線調整到位,并測取吊弦長度,以便預制更換。全部完成達標后,用帶模擬受電弓的作業(yè)車升弓,以30km/h車速在岔區(qū)模擬冷滑檢測。(1)
模擬三種冷滑工況:正線通過,正線進入站線,站線進入正線,如有缺陷,立即調整,使其達標。(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舞臺道具租售協議書
- 家庭借款協議書范本
- 經營代理委托協議書
- 物料采購協議書范本
- 瓦工安全施工協議書
- 賠償協議書舉證清單
- 兄弟姊妹贍養(yǎng)協議書
- 疫情原因終止協議書
- 項目調查協議書模板
- 生豬保險協議書樣本
- 生態(tài)修復成本分析-全面剖析
- 山東2025年山東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招聘38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金華市軌道交通集團運營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中職語文高二上學期拓展模塊上冊期末模擬卷1解析版
- 餐飲企業(yè)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表格模板
- 高考地理二輪復習淺談南康家具產業(yè)的發(fā)展模課件
- MT_T 695-1997 煤礦用高倍數泡沫滅火劑通用技術條件_(高清版)
- 深靜脈置管術護理及肝素鈉封管的意義
- 萬科房地產集團公司全套管理制度及流程圖
- 《商業(yè)發(fā)票》word版
- 《教案封面設計》word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