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傳統文化設計》教學大綱_第1頁
《數字傳統文化設計》教學大綱_第2頁
《數字傳統文化設計》教學大綱_第3頁
《數字傳統文化設計》教學大綱_第4頁
《數字傳統文化設計》教學大綱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數字傳統文化設計》教學大綱適用范圍:202X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課程代碼:11151081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學分:4學分學時:64學時(其中:理論48學時,實驗16學時)先修課程:專項設計綜合實踐后續課程:數字與未來適用專業:數字媒體藝術開課單位:藝術設計學院一、課程說明《數字傳統文化設計》是藝術設計學院本科學生的專業選修課。課程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指導學生運用數字設備對傳統文化進行信息獲取、存儲、加工、輸出及傳播等操作,實現對傳統文化的數字化保護形式。培養學生傳統文化數字化保護的意識,促使學生自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面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增強文化自信。二、課程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達到如下目標:課程目標1: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專業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并熟練掌握課程和其它相關領域的聯系和區別并善于通過藝術語言和現代化手段表現設計方案。課程目標2: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問題分析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能夠有創造性的開展設計,能夠充分利用創新思維進行思考和處理問題并結合當下社會發展形勢,使設計活動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課程目標3:使學生能夠在設計過程中提取和表達人文、歷史、地域等因素。通過學習使學生充分考慮設計對社會、經濟、安全、法律等方面的影響正確認識并評價設計實踐活動對客觀環境的影響。三、課程目標與畢業要求《數字傳統文化設計》課程教學目標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畢業要求的支撐見表1。表1課程教學目標與畢業要求關系畢業要求指標點課程目標支撐強度1.專業知識1.3能夠將數字推廣、新媒體設計基礎知識用于對數字媒體項目的設計;課程目標1: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專業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并熟練掌握課程和其它相關領域的聯系和區別并善于通過藝術語言和現代化手段表現設計方案。課程目標2: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問題分析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能夠有創造性的開展設計,能夠充分利用創新思維進行思考和處理問題并結合當下社會發展形勢,使設計活動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M3.設計解決方案3.3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并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課程目標1: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專業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并熟練掌握課程和其它相關領域的聯系和區別并善于通過藝術語言和現代化手段表現設計方案。課程目標2: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問題分析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能夠有創造性的開展設計,能夠充分利用創新思維進行思考和處理問題并結合當下社會發展形勢,使設計活動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課程目標3:使學生能夠在設計過程中提取和表達人文、歷史、地域等因素。通過思政元素使學生充分考慮設計對社會、經濟、安全、法律等方面的影響正確認識并評價設計實踐活動對客觀環境的影響。M注:表中“M(中)”表示課程與相關畢業要求的關聯度。四、教學內容、基本要求與學時分配1.理論部分理論部分的教學內容、基本要求與學時分配見表2。表2教學內容、基本要求與學時分配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教學重點難點理論學時項目學時對應的課程目標1.民族文化數字化系統的搭建1.1民族文化數字化系統的概述1.2系統研究開發思路與目的1.3系統開發流程教學要求:了解民族文化數字化系統的概述,掌握系統研究開發思路與目的及開發流程。重點:民族文化數字化系統的概述。難點:系統開發思路及流程。801、2、32.民族文化數字化元素展示2.1創意設計2.2系統技術應用分析2.3模型設計與制作思政點:列舉非遺案例講述非遺數字化展示,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歸屬感。教學要求:掌握民族文化元素數字化創作過程。重點:前期的創意設計及實地取材的歷程。難點:元素設計與數字化制作。1201、2、33.虛擬展廳展示3.1前期調查研究3.2虛擬展廳內容形式策劃3.3內容制作過程及成果教學要求:掌握虛擬展廳的創作與成果展現。重點:通過前期調查研究、虛擬展廳內容形式策劃、建模設計等,實現虛擬展廳的搭建。難點:虛擬展廳內容制作過程及成果展現。1681、2、34.民族文化虛擬游戲場景設計4.1虛擬場景設計和游戲腳本編寫4.2展廳內部交互技術實現與應用教學要求:掌握民族文化虛擬游戲場景設計過程與成果展現;重點:虛擬場景設計和游戲腳本編寫。難點:通過系統技術分析、民族元素數字化進行場景創作。1281、2、3合計48162.實驗部分實驗部分的教學內容、基本要求與學時分配見表3。表3實驗項目內容與學時實驗項目實驗內容和要求實驗學時對應的課程目標1.調研報告實驗內容:調研報告實驗要求:分析同類優秀作品;陳述創作思路及創作流程;ppt匯報。81、2、3、42.虛擬場景設計實驗內容:虛擬場景設計實驗要求:虛擬場景創作;采用多種表現形式體現。81、2、3合計16五、教學方法及手段課程教學以課堂講授為主,配合多媒體課件等共同完成堂授課內容。綜合運用講授點撥、案例穿插、專題嵌入、討論辨析、隱形滲透、問題導向、評價導向等方式融入課程思政。采用E-mail、QQ、微信等交流工具,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六、課程資源1.教材:(1)潘瑞芳.傳統文化數字化實踐探索[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9.2.參考書:(1)高書生.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怎樣落地落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高書生.文化數字化:關鍵詞與路線圖[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1.(3)王立新,徐方正.文化育人:中國文化數字化戰略前沿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21.(4)王雙雙.中國民俗與民間藝術[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1.3.期刊:(1)何威,牛雪瑩.數字游戲開展中華傳統文化國際傳播的趨勢、方式與特點[J].對外傳播,2021(09):21-25.(2)張慧.數字媒體藝術設計中中國傳統文化的應用[J].藝術研究,2021(04):80-82.(3)馬應應.傳統數字文化思維與藝術設計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5(04):71.(4)楊敬飛,王眾杰.中國傳統圖形中的數字文化及其審美內涵[J].科技信息,2010(22):237.(5)樸明,孫鳴陽.數字新技術與濱州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的融合研究[J].文化學刊,2021(07):141-144.4.網絡資源:(1)民間藝術-中文百科專業版()(2)酷知網/shenghuojiaju/shenghuochangshi/10253.html七、課程考核對課程目標的支撐課程成績由過程性考核成績和期末考核成績兩部分構成,具體考核/評價細則及對課程目標的支撐關系見表4。表4課程考核對課程目標的支撐考核環節占比考核/評價細則課程目標1234過程性考核課堂表現10根據課堂出勤情況和課堂回答問題以及交流溝通情況進行考核。√√√532項目30根據每個項目的項目操作完成情況和項目報告質量為依據;每次項目單獨評分。√√√√101055練習作業10已隨堂練習為主要形式,主要考核學生所學章節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程度。√√√532考試50(1)主要考核本門課程的專業知識綜合運用水平,以及表達展示效果。(2)考試題型為:命題作業。√√√152015合計:100分3536227八、考核與成績評定1.考核方式及成績評定考核方式:本課程主要以課堂表現、項目、練習作業組成的過程性考核以及命題考試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價。考核基本要求:考試成績為100分(權重50%),體現各個章節的主要知識,突出重點和難點的考核,注重學生綜合設計水平的展現。過程性考核和考試試題分值分配應與教學大綱各章節的學時基本成比例。2.過程性考核成績的標準過程性考核方式重點考核內容、評價標準、所占比重見表5。表5過程性考核方式評價標準考核方式所占比重(%)100>x≥9090>x≥8080>x≥7070>x≥6060>x課堂表現10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踴躍回答問題。認真參與教學活動,回答問題比較積極。能夠參與教學活動,回答問題情況一般。上課不認真,有遲到和曠課現象,較少參與教學活動。上課不認真,經常遲到和曠課情況,不參與教學活動。項目30項目報告清晰規范,圖片效果好,項目成果展示全面系統。項目報告清晰規范,有圖片支撐,項目成果比較全面。項目報告比較規范,有圖片支撐,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