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課 歷史上的疫病與醫學成就+學案 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1頁
+ 第14課 歷史上的疫病與醫學成就+學案 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2頁
+ 第14課 歷史上的疫病與醫學成就+學案 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3頁
+ 第14課 歷史上的疫病與醫學成就+學案 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4頁
+ 第14課 歷史上的疫病與醫學成就+學案 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4課歷史上的疫病與醫學成就學案課程標準學習要旨1.知道古代歷史上疫病的流行與影響2.了解中醫藥的主要成就和西醫在中國的傳播、發展過程一個主題:疫病防治與中西醫的發展兩種疫病:天花和鼠疫三大舉措:改善公共衛生條件;探索治療疫病的方法;建立疫病救治機構五部巨著:《黃帝內經》是一部重要的中醫基礎理論著作;《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臨床學的基礎;臨床百科全書——《千金方》;《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頒布的藥典;《本草綱目》被譽為“東方藥學巨典”知識點一歷史上的疫病1.疫病的概念:指由細菌、病毒等強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體而引起的eq\o(□,\s\up1(1))急性傳染病。2.疫病的種類種類史實天花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罹患天花,俄國彼得二世、法國路易十五等多位君主死于天花,中國清朝的康熙皇帝得過天花鼠疫6世紀時,地中海沿岸暴發鼠疫;14世紀時,歐洲鼠疫大流行斑疹傷寒20世紀早期,在俄國和波蘭大流行,造成數百萬人死亡大流感1918—1919年,全球暴發大流感,死亡人口在2000萬人以上3.疫病的影響(1)使人類飽受疫病折磨,給人類健康帶來巨大威脅。例如,多位君主、無數百姓被天花傳染。(2)使人口大量死亡,導致勞動力短缺,生產停滯,許多地區發生嚴重饑荒。例如,6世紀時,地中海沿岸暴發鼠疫,造成eq\o(□,\s\up1(2))拜占庭帝國人口銳減一半;14世紀時,歐洲鼠疫大流行,歐洲人口死亡過半。(3)導致政治、經濟的變動。例如,雅典暴發鼠疫,雅典將軍伯里克利也未能幸免,雅典政治走向明顯轉變;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身染疫病而亡,亞歷山大帝國隨之土崩瓦解;等等。4.疫病的防治措施史實重視公共衛生與疫病的防治古代中國和古羅馬重視公共衛生出現大量防治疫病的方法東晉葛洪所著《eq\o(□,\s\up1(3))肘后備急方》記載了青蒿對瘧疾的治療作用;中國古人發明了人痘接種法以防治天花建立疫病的救治機構西漢后期,政府對疫病患者進行隔離;隋唐時期,eq\o(□,\s\up1(4))寺廟病坊收治病人;古羅馬時期的醫院收治疫病患者5.近代醫學成就(1)18世紀晚期,英國醫生詹納發明eq\o(□,\s\up1(5))牛痘接種法,使天花的發病率大大降低。(2)19世紀,細胞與細菌學說發展迅速。(3)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創立的eq\o(□,\s\up1(6))巴氏消毒法,被廣泛應用到醫學領域。(4)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發現了eq\o(□,\s\up1(7))青霉素,改變了人類對細菌傳染束手無策的狀態。知識點二中醫藥的成就1.古代中醫藥的成就朝代成就戰國時期扁鵲用望、聞、問、切四診法診斷戰國至西漢《eq\o(□,\s\up1(8))黃帝內經》總結了先秦、秦漢時期大量的醫家經驗,以陰陽五行學說解釋人體的生理現象和病理變化,闡明人與自然的有機聯系,是一部重要的中醫基礎理論著作東漢晚期①名醫華佗精通外科手術,創制了麻醉藥“麻沸散”以及健身方法“五禽戲”②張仲景提出辨證施治的原則,著成《eq\o(□,\s\up1(9))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臨床學的基礎唐朝①孫思邈總結前代經驗,著成臨床百科全書《千金方》,被后人尊稱為“藥王”②《eq\o(□,\s\up1(10))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頒布的藥典明朝李時珍著成《本草綱目》,集中藥學知識之大成,被譽為“eq\o(□,\s\up1(11))東方藥學巨典”—針灸在中醫治療中發揮很大作用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醫藥學發展(1)在中西醫結合方針的指導下,新老中西醫團結協作,不斷總結臨床經驗,使得中醫藥的治療水平取得長足進步。(2)全國廣泛設立中醫院與中醫院校,掀起學習研究中醫的高潮。(3)中醫藥工作者不斷整理中醫典籍,挖掘秘方驗方,開發eq\o(□,\s\up1(12))中成藥制劑。屠呦呦研究團隊從青蒿中分離出能夠有效抵抗瘧疾的青蒿素,對人類防治瘧疾發揮了巨大作用。知識點三西醫在中國的傳播1.西醫發展(1)近代以來,西醫以化學、生物學、物理學等實驗科學為依托,借助精密儀器及數據分析,在解剖學、診斷學、藥學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2)17世紀,英國生理學家威廉·哈維著成《eq\o(□,\s\up1(13))心血運動論》,揭示了血液循環的規律。(3)荷蘭人列文虎克通過手工磨制的顯微鏡,對肉眼不可見的微生物進行了細致觀察。(4)19世紀,人們將生理與臨床結合起來,探索各種藥物的功能和作用,創立了實驗藥理學。2.西醫傳播(1)明末清初:西醫傳入中國,但影響有限。(2)鴉片戰爭后項目具體表現西式醫院建立這些醫院分科完備,技術先進。牛痘接種法、eq\o(□,\s\up1(14))麻醉術、放射技術以及其他近代西醫成就陸續被引入中國西醫院校建立它們把教學、科研與臨床結合在一起,培養了相當數量的西醫人才借鑒西方公共衛生措施①西醫憑借其特有的消毒、化驗等手段,積極采取措施預防傳染病、eq\o(□,\s\up1(15))隔離傳染源、治療感染者、普及公共衛生知識,對人們的健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②中國的一些大城市借鑒了西方的公共衛生措施,推廣自來水、改善食品衛生狀況、處理垃圾與糞便等,中國的公共衛生事業初步發展起來[閱讀教材P82史料閱讀]意大利作家薄伽丘……去陪他們的祖先吃晚飯了思考:史料中的現象出現的歷史背景是什么?它產生的直接影響是什么?提示:歷史背景:歐洲鼠疫大流行。直接影響:歐洲人口大量死亡,勞動力短缺,生產停滯,許多地區發生嚴重饑荒。疫病疫病即現代醫學所說的流行病,是由細菌、病毒等強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體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釋曰:“疫者,民皆疾也。”疫病在中國古代文獻中一般泛稱為疫、癘、疫癘、瘟、瘟疫、溫病、傷寒、時氣等,其中以“疫”最為常見。中國古代疫病產生及傳播的影響因素疫病的特點與防治巴氏消毒法法國的啤酒業在歐洲是很有名的,但啤酒常常會變酸。1865年,里爾一家釀酒廠的廠主請求巴斯德幫助解決這一問題。巴斯德經過多次的試驗,終于找到了一個簡便有效的方法:只要把酒放在五六十攝氏度的環境里,保持半小時,就可殺死酒里的乳酸桿菌,這就是著名的“巴氏消毒法”。[閱讀教材P85學思之窗]予開卷細玩……靡不備采思考:王世貞如何評價《本草綱目》?提示:贊揚《本草綱目》充分借鑒了古代經典與民間文學,是一部包羅萬象的藥學巨著。中醫中醫一般指以中國漢族勞動人民創造的傳統醫學為主的醫學,所以也稱“漢醫”。它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學科。《傷寒雜病論》《唐本草》與《本草綱目》(1)《傷寒雜病論》是中國醫學史上一部臨床治療方面的巨著,作為對中國醫學史發展影響很大的著作之一,它提出了中醫辨證施治的重要醫學思想,即根據病因、病機的不同,將病、證、癥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以決定臨床治療模式。癥作為病、證的臨床具體表現,依癥辨病是診斷疾病的重要內容。(2)《唐本草》由政府頒布,記載藥物八百多種,并開始繪制藥物圖譜,說明政府在古代醫學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3)《本草綱目》的成就:第一,集明以前本草學之大成。第二,創立先進的藥物分類方法。第三,科學地論述藥物知識。第四,豐富了古代自然科學知識。第五,保留了大量的古代醫藥文獻。(1)[閱讀教材P86圖文]澳門白馬行醫院舊址思考:此醫院建立有何意義?提示:推動我國醫療機構的近代化。(2)[閱讀教材P86圖文]來水亭思考:此建筑有什么意義?提示:有助于公共衛生的維護。近代以來西醫傳入中國的背景及影響(1)背景:鴉片戰爭后,西學東漸;西醫在實驗醫學及醫學分科方面具有優勢;外國教會、傳教士的推動;適應西方列強殖民擴張的需要;等等。(2)影響:彌補了中醫藥學在實驗醫學上的不足;有利于推動中醫藥學的近代化;有利于推動中國近代醫學教育的發展;有利于推動中國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中西醫的特點(1)中醫:整體觀,辨證施治;以草藥為主,藥食同源,注重養生。(2)西醫:局部定位,以實驗科學為依托,借助精密儀器及數據分析。主題一歷史上的疫病傳播與防治視角一疫病傳播史料天花是一種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傳染病,傳染性強,病死率高。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木乃伊身上已出現天花的疤痕,公元前6世紀,印度發現天花流行。天花在歐洲中世紀也留下陰影,平均每5人中就有一位“麻臉”。18世紀,歐洲死于天花的人數達1.5億人。1872年天花在美國流行,僅費城一個城市就有近2600人死于天花。——摘編自《“天花”是如何被人類徹底消滅的?》史料體現了天花疫病的傳播及影響;考查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核心素養。思考: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天花疫病的傳播有何特點。提示:出現時間早;傳染性強;致死率高;對歐美社會影響很大;感染者身體特征顯著。視角二疫病防治史料中華民族繁衍數千年的歷史,也是與疾疫抗爭的歷史。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已能辨別出傷寒、瘧疾、癢疥疾等傳染病,抗擊傳染病的措施也已出現,進而以“制天命而用之”的昂揚精神,鼓舞民眾防治疫病的信心。疫情發生后,本著“天下之務莫大于恤民”的思想,歷代政府會采取一些積極有效的救災措施。唐大和六年(832年)春,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流傳疫疾,文宗責成地方官員親自下鄉送藥,向老百姓傳播防治疫病的知識。發生疫情后,歷代政府均要求地方官吏必須及時如實上報災情,并且對上報災情的時間和內容作了詳細的規定。——摘編自鄧鐵濤《中國防疫史》等史料說明了我國古代疫病的防治;考查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核心素養。思考: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概括我國古代防治疫病的主要特點。提示:歷史悠久;政府重視;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政府防治疫病以民本思想為指導;受儒家思想影響;國家抗疫程序制度化。古代社會疫病流行的影響因素社會政治局勢一般情況下,政局穩定,經濟繁榮,人們的生活水平相對較高,疫病流行會有所緩解,反之亦然戰爭戰爭對疫病流行往往都有推波助瀾的作用,疫病的流行可直接發生在人口密集、精神緊張、衛生條件極差的征戰軍營中,極大影響軍隊的戰斗力甚至戰爭的結局地理環境一般情況下,干旱而寒冷的地區較少發生大規模疫病,濕潤而溫暖的地區,易使多種病原菌、中間宿主、媒介生物滋生,從而使疫病進一步流行交通條件古代社會早期,因為交通不便,疫病流行地區往往局限。后期隨著交通發展,流行地區也趨于廣泛。交通發達地區疫病傳播速度更快,感染人群更多自然災害水、旱、風、蝗、地震、海嘯等各種自然災害均可增加疫病流行的機會,災荒之后的疫病流行屢見不鮮社會習俗古代中國各種落后的社會習俗,如問疾、送葬及求神逐鬼使疫病流行中缺乏必要的隔離措施。淺埋、棄尸荒野等錯誤的尸體處理方法造成傳染源的擴散,促進疫病的傳播主題二近代西醫在中國的傳播視角中西醫論戰史料近代發生在中醫與西醫之間的論戰,其背景是復雜多樣的。鴉片戰爭后,西醫東漸,影響日大。近代知識分子認為,科學是一種無所不包的真理體系,中醫則被質疑其科學性。在近代暴發的疫病中,中醫的束手無策暴露出其在公共衛生方面的落后。中西醫的沖突與論爭也是近代兩種不同文化斗爭的縮影。近代西方文化的強勢進入是與列強侵華同步進行的,因此文化沖突與中西醫論戰形成了相互推動的關系。——摘編自王曉翠《民國時期中西醫論戰研究》史料說明了近代中西醫論戰的背景;考查唯物史觀和歷史解釋核心素養。思考: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代中西醫論戰的背景。提示:近代西醫東漸,影響日益擴大;近代中醫的弊端日益暴露(或應對疫病方面的落后;近代中醫的不足);近代科學發展,影響不斷擴大;列強侵略,民族危機不斷加深;近代中西方文化的論爭(或近代中西方文化沖突)。西醫在中國傳播的特點與中國近代知識精英對中醫學態度的變化及變化原因(1)西醫在中國傳播的特點①西醫傳入中國是一個主動傳入的過程,對近代中國傳統醫療制度及觀念產生了巨大的沖擊。②西醫教育成為20世紀以后西醫傳播的主要方式。西醫教育與西醫傳播是相互推動的。③西醫傳播發展到一定程度,推動了新興的西醫職業群體逐步形成,反過來又助推西醫傳播。④西醫在中國形成系統、確立地位得益于政府的政策和人力、財力的支持,是客觀條件與主觀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2)中國近代知識精英對中醫學態度的變化及變化原因①變化:從批判甚至否定中醫學到逐漸認可中醫學的文化價值。②批判否定的原因:近代,向西方學習、救亡圖存成為時代主題;在民主、科學等思想的影響下,傳統文化式微(西醫的傳入和傳播沖擊了中醫地位);中醫界的個別亂象和當時中醫學缺乏近代科學理論的支撐。③認可的原因:中西方文明在碰撞中逐步融合;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知識界對西方文明的質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民族主義思潮興起,傳統文化自身的價值重新得到重視。知識點一歷史上的疫病1.(2024·河南南陽六校期末)6世紀中期,拜占庭帝國查士丁尼為恢復羅馬帝國的榮耀派兵遠征北非和意大利,但在542年被迫中途停止。這一變動發生的背景是(D)A.封君封臣權力的膨脹B.意大利民族國家的興起C.阿拉伯帝國逐漸崛起D.鼠疫造成帝國人口銳減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6世紀,地中海沿岸暴發鼠疫,大量人口死亡,造成拜占庭帝國人口銳減,導致查士丁尼被迫停止對外的戰爭,D項正確;封君封臣制度是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后的西歐地區建立的,與拜占庭帝國無關,排除A項;意大利民族國家興起是在19世紀中期,排除B項;阿拉伯帝國的建立時間是8世紀中期,排除C項。2.(2024·江蘇無錫期末)根據甲骨卜辭記載,當時人們已經認識到傳染病具有流行性、季節性的特點,認為鬼神作祟、氣候突變、飲食不潔等情況容易造成疾病產生和流行,探索出了祭祀、隔離、藥物治療等應對方法。這些認知和做法(A)A.折射出文明的發展程度B.控制了傳染病的暴發和擴散C.構建起科學的防疫系統D.確立了完善的公共醫療體系解析:根據材料“人們已經認識到傳染病具有流行性、季節性的特點,認為鬼神作祟、氣候突變、飲食不潔等情況容易造成疾病產生和流行,探索出了祭祀、隔離、藥物治療等應對方法”可知,商朝時期人們已經認識到傳染病的特點,并且探索出了一定的應對方式,這體現了當時文明的發展程度,A項正確;當時應對傳染病的方式還是較為落后的,“控制了”的說法較為夸張,排除B項;由于發展水平的落后,當時并沒有構建起科學的防疫系統和完善的公共醫療體系,排除C、D兩項。知識點二中醫藥的成就3.(2024·黑龍江牡丹江第二高級中學期末)漢代以后,人們稱醫術為“仁術”,稱醫家為“仁義之士”。“藥王”孫思邈強調:“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這體現出,中國古代醫學(C)A.注重人與環境的統一B.堅持辨證施治原則C.蘊涵人文精神D.推崇養生防患理念解析:據材料可知,孫思邈認為對待病人應當一視同仁,這體現了以人為本的醫學主張,蘊涵人文精神,C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涉及環境,無法得出人與環境關系方面的結論,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治療方式,無法得出相關結論,排除B項;材料與養生無關,養生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排除D項。4.(2024·吉林長春外國語學校校考期末)《本草綱目》成書于1578年,但已談到接種疫苗以防治天花及今天仍在應用的一些醫藥用品。以上材料可以用來說明中國古代科技(B)A.形成完整理論B.取得成就眾多C.注重解決實際問題D.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解析:根據材料“接種疫苗以防治天花及今天仍在應用的一些醫藥用品”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眾多,B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理論,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出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注重,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