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濰坊高新中央商務區C區27#住宅樓筏板基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濰坊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一、編制依據:1、濰坊高新中央商務區C區27#住宅樓圖紙2、《建筑施工手冊》 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4、《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5、《高層建筑筏形與箱形基礎技術規范》JGJ6-2011二、工程概況濰坊高新中央商務區C區27#住宅樓,建筑總高101.7米,地上32層,地下3層;上部結構為剪力墻結構,基礎為筏板基礎;筏板基礎長東西46.6米,寬南北16.15米,厚度1.4米;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筏板基礎應一次連續澆筑完畢不得留施工縫;筏板基礎的中心與外表面溫差不大于25℃。由于該基礎底板厚度達1.4m,應嚴格按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要求組織施工。三、施工難點及主要應對技術措施與普通混凝土施工相比,大體積混凝土不但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而且其技術含量、質量要求都非常高,需精心組織精心施工。大體積混凝土最大的特點是:因其本身體積厚大,水泥水化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水化熱得不到及時散失,形成混凝土內部溫度高,表面溫度低的現象,這種內高外低的溫度梯度的形成引起混凝土內外應力分布不均勻,當應力差超過一定限度時就會使混凝土出現裂縫。溫度較高的混凝土在降溫過程中,混凝土收縮變形時混凝土內部會產生拉應力。當溫降過快,拉應力過大時也容易使混凝土產生裂縫。另外大體積混凝土方量巨大,如不能保證混凝土連續供應,造成澆筑工作中斷,易使混凝土中形成人為冷施工縫。這些裂縫,施工縫影響工程結構及質量,因此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關鍵是裂縫、人為施工縫的控制。大體積混凝土產生裂縫的原因多種多樣,以上提到的裂縫的原因只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它的原因還有如內外約束條件的影響;外界氣溫變化的影響;混凝土的收縮變形影響(包括a.混凝土的塑性收縮變形;b.混凝土的體積變形;c.干燥收縮);混凝土勻質性的影響;設計造型的影響等等。這些原因有些是設計應考慮的,有些是施工時應注意的問題,這里不再一一詳述。針對以上裂縫產生的原因,我們僅從施工的角度考慮,主要應采取以下防止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施工技術措施。1、配合比設計: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既要保證強度,又須滿足施工所需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盡量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內部水化熱。在混凝土強度和內部絕熱溫升控制上尋求到最佳點。具體可采取以下措施:⑴水泥應盡量選用水化熱低和安定性好的水泥,在滿足設計強度要求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水泥用量。⑵、配合比設計時,可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強度。這樣可以減少一定的水泥用量,可以降低水泥的水化熱。⑶、盡量選用連續級配的骨料配制混凝土,在保證可泵性的前提下,選用粒徑較大的石子和粗砂,并控制石子的含泥量不超過1%,砂子的含泥量不超過1%。⑷、摻加一定數量的減水劑或緩凝劑,以減少水泥用量,改善和易性,推遲水化熱的峰值期。⑸、在混凝土中摻加適量的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并可改善混凝土的塑性和可泵性。⒉、采用先進的施工工藝和施工技術,改善施工條件,提高混凝土質量。⑴、采用商品混凝土及泵送混凝土,即滿足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量大的要求,又可保證混凝土的攪拌質量。⑵、在拌合混凝土時,摻入膠凝材料重量的10%SY-K型膨脹纖維抗裂防水劑,使混凝土得到補償收縮,減少混凝土的溫度應力。膨脹劑應為低堿型,在使用前必須經試驗符合《混凝土膨脹劑》(JC476-2001)的要求,摻膨脹劑的混凝土符合《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50119-2003)的要求。⑶、采用分層分段法澆筑混凝土,劃分為幾個區域澆筑,分層厚度400-500mm;分層有利于混凝土水化熱的散失,還可采用二次振搗的方法增加混凝土的密實度,提高抗裂能力,使上下兩層混凝土在初凝前結合良好。3、加強混凝土的保濕、保溫、測溫及養護⑴由于本次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正值夏季,主要用降溫法施工,即在混凝土拌和中用冷水,使水溫控制在15~19℃,確保混凝土入模溫度控制在25℃以下。在混凝土終凝后采用冷水養護降溫,但要注意水溫與混凝土表面溫差不超過20℃,同時用薄膜、棉氈覆⑵、做好測溫工作,控制混凝土的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度,以及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不超過20℃4、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值混凝土的收縮和極限拉伸值除與水泥用量、骨料品種和級配、水灰比、骨料含泥量等因素有關外,與施工工藝也密切相關。混凝土澆筑初凝前二次振搗也非常重要,它能提高混凝土與鋼筋的握裹力,減少混凝土內部微裂,增加混凝土的密實度,提高抗壓強度,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二次振搗時間控制在2小時之內。5、安裝循環冷卻水管為排散混凝土的大量水化熱,筏板基礎內安裝循環冷卻水管。冷卻水管采用直徑32mm,壁厚3mm的鍍鋅鋼水管,采用絲扣接頭連接纏繞止水帶,水平布置于混凝土不同層面內,排列方向來回排繞。水管接頭要嚴密,進出口妥善保護,安裝完畢后應進行通水試驗。在混凝土初凝后及時通水降溫,確保混凝土內外溫差不大于25℃6、其它措施應加強施工過程的管理工作,確實做到精心組織、精心施工,避免人為質量、安全事故的發生。四、施工組織現場成立筏板基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指揮部,項目部經理直接指揮生產,所有施管人員和職工必須始終如一地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及時發現、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加強對拌制、輸送、振搗、抹面、測溫、保溫等各個環節的技術指導和控制,實行混凝土澆筑分區分段掛牌施工,堅持誰施工誰負責的原則,將質量、安全責任落實到個人。勞動力按24小時兩班配制,實行兩班倒,晝夜不停連續施工,要求在交接班時,接班人員未到,下班人員不得離崗。每工作班現場人員組成如下:砼工12人(兩臺泵),機械工8人(包括輸送泵、運輸車司機等機操人員),看鋼筋、模板4人,測溫、保溫6人,試驗工1人,機修工2人,電工2人,值班管理人員6人;機動人員5人;共計46人。五、施工條件1、防水層已施工完畢。2、測量放線已復核完畢,已符合規范要求。3、鋼筋已驗收合格。4、澆注前作業面應清理干凈5、各種水電方面的預留、預埋已做完,并作好了隱檢記錄。測溫管已預留好。6.將基礎底板上表面標高抄測在柱、墻鋼筋上,并作明顯標記,供澆筑混凝土時找平用。六、施工準備⑴材料準備本工程基礎全部采用商品砼。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砂選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1%,石子用5-25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粉煤灰選用Ⅱ級粉煤灰。棉氈、塑料薄膜施工前全部到位。⑵主要施工機械、工具和監測儀器施工機械:2臺混凝土輸送泵(25/h),共配備6臺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泵送混凝土現澆施工計算書見附件一)。插入式振動棒4套;備用2套.木抹、刮杠、鐵锨等砼攤鋪輔助工具;坍落度筒、試模、溫度計、等。⑶作業條件①砼施工段的模板、鋼筋、預埋件全部安裝完畢,并經檢查驗收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并辦理完隱、預檢手續。②機械已進行試運轉。③施工員已對班組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及施工操作交底。④已會同監理單位對施工準備工作進行驗收,澆灌令已簽發。⑤開盤前已對供電、供水檢查,保證砼施工期間水電正常供應。⑥混凝土攪拌站做好準備。⑦對現場交通進行協調,保證混凝土運輸通暢保證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⑧現場成立混凝土澆筑指揮系統,統一指揮和組織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各工種人數、工人技術要求符合要求,應進行培訓和交底。⑨對施工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所要求的應急措施到位并經過檢查。⑩管理人員、施工人員、后勤人員、保衛人員等晝夜值班,堅守崗位,各負其責,保證混凝土連續澆灌的順利進行。七、主要的施工方法1、混凝土攪拌和運輸混凝土由商品混凝土廠商供應。混凝土運輸主要依靠輸送泵,使用輸送泵時應注意以下事項:⑴在正式泵送混凝土之前,先用水泥砂漿或水泥漿濕潤輸送管線和泵體。⑵開始泵送時,混凝土泵操作人員應使混凝土低速運轉,并應注意觀察泵的壓力和各部件工作情況,待工作正常順利泵送后,再提高運轉速度,加大行程,轉入正常的泵送。正常泵送時,活塞盡量采用大行程運轉。⑶正常泵送過程中宜保持連續泵送,盡量避免泵送中斷,混凝土供應不及時,寧可降低泵送速度,也要保持連續泵送。⑷在泵送過程中如出現泵送混凝土困難,泵的壓力急劇升高,或輸送管線產生較大的推動等異常情況時,不宜勉強提高壓力進行泵送。宜用木槌敲擊管線中的錐形管、彎管等部位,使泵進行反轉或放慢泵送速度,以防止泵管堵塞。⑸施工時正值夏季,如遇高溫進行泵送時,泵的受料斗和輸送管線宜用濕麻袋或草包包裹、覆蓋、并經常噴灑冷水降溫。⑹泵送結束時,要估計殘留在輸送管線中的混凝土量,因這些混凝土經水或壓縮空氣推出后尚能使用。盡量減少混凝土浪費。2、混凝土澆搗由于基礎筏板面積較大,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采用分層分段施工方法使每次疊合層面的澆筑間隔時間不得大于6h,以防止混凝土中產生人為施工縫。振搗時應從澆筑層的下端開始,逐漸上移,以免漏振。操作人員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搗過程中,宜將振動棒上下略為抽動,以使上下振搗均勻,每點振搗時間20-30秒。以混凝土表面不出現氣泡和泛出灰漿為準。每次插棒應插入下層混凝土內5-10cm,以使上下層混凝土結合緊密。3、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控制措施裂縫控制是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關鍵,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主要通過控制三個指標(最高溫升,內外溫差,混凝土降溫速度),來控制混凝土裂縫。如前所述,控制混凝土最高溫升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配合比的設計時,使用低水化熱水泥,并想方設法降低水泥用量,減少水化熱來實現;一是通過降低入模溫度來實現。這里不再詳述。內外溫差,混凝土降溫速度的控制則主要通過保溫來完成。本工程保溫層厚度計算如下:為降低混凝土入模溫度,控制混凝土最高溫升,本次混凝土施工擬采取以下幾項措施:①.預先用冷水,使攪拌用水溫度降下來。②.對砂、石、地材進行覆蓋,防止日光直曬,同時采取澆冷水的辦法,盡量降低砂、石溫度。③.混凝土輸送泵管用濕麻袋包裹,并不斷澆冷水降溫。a.混凝土拌制溫度Tc每m3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及溫度、比熱由混凝土商混站提供。4、水循環冷卻管的布置⑴水循環冷卻管工作原理在施工過程中,預先在結構體內預埋水循環冷卻管,當澆筑完成后或澆筑過程中及時通冷卻水,利用水管的導熱性能,由冷卻水的流動帶走混凝土的部分熱量,降低混凝土的溫度。根據降溫的階段目的,水循環冷卻管的整個運行過程可分為兩期,即初期冷卻和后期冷卻。初期冷卻是在混凝土初凝以后,甚至常在混凝土澆筑時即行開始,目的在于削減混凝土水泥水化熱峰值,減少水化熱引起的溫差,從而降低由水化熱溫差引起的溫度應力,滿足允許溫差的要求。后期冷卻在水泥水化熱作用已基本完結之后的某一時間開始,目的在于滿足接縫灌漿的溫度要求。⑵工藝流程預埋安裝Φ32冷卻水管(分層均勻設置)→混凝土澆筑前冷卻水管水壓試驗→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管內通水循環降溫→混凝土澆筑過程后管內通水循環降溫→采用高一等級膨脹細石混凝土對冷卻水管進行高壓注漿堵實。⑶水循環冷卻管的布置與施工冷卻管尺寸及布設的確定,冷卻水管采用直徑32mm,壁厚3mm的鍍鋅水管,采用絲扣接頭連接纏繞止水帶,水平布置于混凝土不同層面內,層間距0.50米,水平管間距為100cm,距離四周邊緣為50cm,底層距邊緣為20cm,頂層距邊緣為20cm。層間進、出水管均各自獨立,以便根據測溫數據,相應調整各層水循環速度和進水溫度安裝時要確保位置準確、固定牢靠,施工時注意保護,以免踐踏、碰撞而損壞冷卻水管。循環水管采用預先搭設鋼管架進行固定,以防止在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移位而造成通水后混凝土降溫達不到預期目的。鋼管架的搭設原則為:在保證整體穩定性的基礎上,盡量留有足夠的空間,以確保混凝土澆筑時施工人員操作的方便。中心豎管為進水管,角部豎管為出水管,這樣就能充分利用循環水自身的溫度,即中部溫度高,四周溫度低的特點,在水循環的過程中自動調節溫差。通水散熱結束后,水管內用微膨脹水泥漿注漿填塞。冷卻水管網按照冷卻水由熱中心區流向邊緣區的原則分區布置,進水管口設在靠近混凝土中心處,出水口設在混凝土邊緣區,每層水管網的進、出水口進行相互錯開。出水口設置有調節流量的水閥和測流量設備,冷卻水管接頭采用軟管接頭。布管時,水管要與筏板主筋錯開,當局部管段錯開有困難時,適當移動水管的位置。水管網安裝完成后,將進、出水管口與進出水總管、水泵接通,進行通水試驗,以確保水管暢通且不漏水。在混凝土中心部位安裝測溫實施測出混凝土的內部溫度,通過水的流速和初期溫度來控制混凝土的內部溫度。⑷水循環冷卻管技術要求和成效①.使用水循環冷卻管控制混凝土穩定要遵循以下幾點:初期通水是削減澆筑層水化熱溫升的措施之一。冷卻水應為含泥砂量很少的清水,如果水中有漂浮物或體積較大的雜質,設濾水器對冷卻水進行過濾。為掌握混凝土溫度變化情況,澆筑塊內埋設適量的電阻溫度計和測溫儀。如果溫度偏離設計要求,適當調整冷卻水的水量。控制冷卻水進、出水的溫差不大于50冷卻水管安裝時,要用鋼筋骨架和支撐桁架固定牢靠。為了保證混凝土在澆筑時的側壓力而對鋼管造成破壞,因此在鋼管水平方向應采用兩根直徑12的鋼筋加固(每2m加固一道)。5、測溫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主要通過混凝土溫度控制來實現,只有搞好測溫工作,即時掌握混凝土內部溫度變化,才能有效的進行溫度控制。為此專門設立測溫小組,由專人負責測點的留置,測溫記錄等。測溫體系建立:制定合理的測溫方案,測溫點布置選擇代表性位置,筏板的不同高度、筏板的邊緣部位、高低交接處、布置測溫點位。每個測溫點在垂直方向設置3個測溫點,分別在混凝土底部、中部、頂部。測溫方法采用預埋薄壁鋼管法測溫,測溫儀器選用溫度計,將溫度計用線繩系牢沿薄壁鋼管慢慢送到底部,即可讀出所需溫度值。1h完成一次測試,24h循環測試、監控,對各測點定時定點測溫。兩種測溫技術相互獨立、相互補充、相互對照,及時準確提供混凝土溫度變化資料,準確指導大體積混凝土的測溫和保溫工作。測溫時間:混凝土澆注12小時后開始測溫,1-7天每小時測溫一次,7-15天每四小時測一次,如混凝土內部溫度接近表面溫度每天測一次,直至混凝土完全冷卻下來。測溫人員要隨時向技術負責人匯報混凝土溫度變化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早處理。6、混凝土的保濕、保溫和養護:在混凝土初凝表面能上人后,對其表面及時進行覆蓋。由于氣溫較高和水泥水化熱開始的共同作用,表面水分散失速度很快,為防止表面的干縮裂縫,對其表面在保溫的同時進行保濕,由專人負責對其進行表面噴水養護、保濕。并在其上覆蓋1層塑料布、2層棉氈覆蓋進行保溫。確保混凝土內外溫差控制在25℃7、混凝土抹面要求大大體積混凝土抹面工作要特別仔細,抹面至少分兩次進行,初次抹平主要在于控制標高,要抄平、拉線,先以長刮桿將混凝土表面刮平,再以木抹子收平。第二次抹面宜用木抹子搓毛,主要防止出現混凝土表面裂縫,第二次抹面時宜始終向一個方面抹,切記不要用抹子來回不停搓動,如操作不當反而會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現不必要的裂縫。8、防雨措施⑴應取得天氣預報,并隨時注意天氣的變化情況,做好充分的防雨物資準備。⑵整個場地四周、道路、路基等做好排水溝,不得有積水,保證場內運輸暢通無阻,采取措施防止基地土的雨水侵泡。⑶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如遇大雨,應停止施工,中小雨施工時,對已澆灌的混凝土,用塑料布進行覆蓋。⑷及時測定和調整砂、石含水率,保證水灰比和配合比的正確。⑸工地施工動力照明用電,機械設備應加防雨措施按規定接地或接零。9、安全施工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具有工作量大,施工強度大,持續時間長的特點。施工組織工作一定要精心,要做到不打無準備之仗,工作上要充分扎實,不能匆匆忙忙上陣,在澆筑前應做好全面細致的技術交底工作,事先進行各類機械試運轉,加強安全措施嚴格按安全規范施工。在用電方面應實行一機一閘一器做好漏電保護器安裝。切實加強全員安全意識教育,確保安全工作萬無一失。八、質量保證措施⑴大體積砼施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一次專門的技術交底,增強操作人員的責任心,提高操作人員的質量意識。⑵施工人員及管理人員均實行“兩班制”作業,每班都要有領導值班。⑶為防止施工期間停水,可在砼澆注前,必須預備蓄水池(箱)。使用備用水時,應加冰塊對水進行降溫處理。⑷施工前應與供電部門聯系。為防止施工期間突然停電,在現場備用一臺柴油發電機,為振動棒及照明供電。⑸為防止施工期間下雨,開盤前材料部門備雨披、雨鞋各40個,彩條布1000㎡,保證下雨時仍能正常工作。⑹控制砼的澆注溫度不超過20℃,在砼泵管的出口處,實測砼的入模溫度,如入模溫度大于20℃(7)內部預埋降溫管整體循環水降溫自測系統應在降溫管預埋和絲接時由專人負責,絲接應牢固密實以保證鋼管內不會因漏漿而堵塞。冷卻水管按裝完畢后,應進行水壓試驗,防止管道連接部分出現滲漏現象。(8)混凝土澆筑不應留冷縫,保證澆筑的交接時間,應控制在初凝前。(9)做好現場協調、組織管理,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保證施工按計劃順利進行。八、安全保證措施嚴格按照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操作,建立健全安全保證體系,制定安全責任制度。⑴大體積砼施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一次專門的安全交底,提高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⑵施工前對施工用電做一次仔細的檢查,重點檢查接頭線的防水,電機防水,配電箱的防雨措施是否可靠。并要求嚴格檢查“一機一箱一漏電保護”的執行情況。⑶施工現場的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如電工、焊工、起重工等。⑷施工期間,各工種每班均安排一名班組安全員,加強班組內施工安全管理,發現問題應及時與現場安全員聯系。⑸各專業工種做到持證上崗,非機電人員不得動用機電設備。⑹作業隊伍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穿軟底鞋。九、環保保證措施⑴設立施工環境衛生管理小組,在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守國家和地方政府下發的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加強對工程材料、設備、廢水、生產生活垃圾、棄渣的控制和治理,遵守有防護及廢棄物處理的規章制度,充分滿足便民要求,認真接受城市交通管理,隨時接受相關單位的監督檢查。⑵現場施工產生的污水,應經沉淀后,方可按當地環保要求的指定地點排放。認真做好無害化處理,從根本上防止施工廢水亂流。⑶其它工程廢棄物應按指定的地點堆放和處治。⑷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噪音到允許值以下。 十、現澆混凝土允許偏差項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次高層框剪1基礎軸線位移15尺量檢查2標高±10用水準儀或尺量檢查3截面尺寸+8-5尺量檢查4表面平整度8用2m靠尺和木契形塞尺檢查5基礎邊界尺寸+20-15尺量檢查6預埋管57預留洞中心位置偏移158電梯井筒長、寬中心線+250吊線和尺量檢查附件一:泵送混凝土現澆施工計算書一、計算公式:(1)泵車數量計算公式:N=qn/(qmax×)(2)每臺泵車需攪拌車數量計算公式:n1=qm×(60l/v+t)/(60Q)qm=qmax××式中:N----混凝土輸送泵車需用臺數qn----混凝土澆筑數量(m3/h)qmax----混凝土輸送泵車最大排量(m3/h)----泵車作業效率,一般取0.5-0.7n1----每臺泵車需配攪拌的數量;qm----泵車計劃排量(m3/h)Q----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容量(m3)l----攪拌站到施工現場往返距離(km)v----攪拌運輸車車速(km/h);一般取30t----一個運輸周期總的停車時間(min)----配管條件系數,可取0.8-0.9二、計算參數(1)混凝土澆灌量qn=20.00(m3/h);(2)泵車最大排量qmax=25.00(m3/h);(3)泵送作業效率=0.60;(4)攪拌運輸車容量Q=6.00(m3);(5)攪拌運輸車車速v=30.00(km/h);(6)往返距離l=10.00(km);(7)總停車時間t=45.00(min);(8)配管條件系數α=0.90;三、計算結果(1)混凝土輸送泵車需臺數N=2(臺);(2)每臺輸送泵需配備攪拌運輸車臺數n1=3(臺);(3)共需配備攪拌運輸車:6(臺);附件二:混凝土澆筑后裂縫控制計算書一、計算原理:彈性地基基礎上大體積混凝土基礎或結構各降溫階段綜合最大溫度收縮拉應力,按下式計算:降溫時,混凝土的抗裂安全度應滿足下式要求:式中(t)──各齡期混凝土基礎所承受的溫度應力(N/mm2);──混凝土線膨脹系數,取1.0×10-5;──混凝土泊松比,當為雙向受力時,取0.15;Ei(t)──各齡期綜合溫差的彈性模量(N/mm2);△Ti(t)──各齡期綜合溫差(℃);均以負值代入;Si(t)──各齡期混凝土松弛系數;cosh──雙曲余弦函數;──約束狀態影響系數,按下式計算:H──大體積混凝土基礎式結構的厚度(mm);Cx──地基水平阻力系數(地基水平剪切剛度)(N/mm2);L──基礎或結構底板長度(mm);K──抗裂安全度,取1.15;ft──混凝土抗拉強度設計值(N/mm2)。二、計算:(1)計算各齡期混凝土收縮值及收縮當量溫差取y0=3.24×104;M1=1.00;M2=1.35;M3=1.00;M4=1.21;M5=1.45;M6=1.00;M7=1.00;M8=0.76;M9=1.00;M10=0.85,則3d收縮值為:y(3)=y0×M1×M2……×M10(1-e-0.01×3)=0.147×10-43d收縮當量溫差為:Ty(3)=y(3)/=1.47℃同樣由計算得:y(6)=0.289×10-4Ty(6)=2.89℃y(9)=0.427×10-4Ty(9)=4.27℃y(12)=0.561×10-4Ty(12)=5.61℃y(15)=0.690×10-4Ty(15)=6.9℃y(18)=0.817×10-4Ty(18)=8.17℃(2)計算各齡期混凝土綜合溫差及總溫差6d綜合溫差為:T(6)=T(3)-T(6)+Ty(6)-Ty(3)=16.42同樣由計算得:T(9)=16.38T(12)=11.34T(15)=1.30T(18)=2.26(3)計算各齡期混凝土彈性模量3d彈性模量:E(3)=Ec(1-e-0.09×3)=0.709×104N/mm2同樣由計算得:E(6)=1.251×104N/mm2E(9)=1.665×104N/mm2E(12)=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吉林省住宅裝修設計合同(示范文本)
- 2025版權許可協議合同范本
- 采購蔬菜監獄2023年大宗伙食物資政府采購項目
- 包頭市城鄉建設委員會李瑞教學課件
- 2025年度工程材料供應合同協議書樣本
- 2025年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含答案)
- 豬場養殖設備合同協議
- 白酒體驗店合同協議
- 電動車采購合同協議
- 特殊教育干預合同協議
- 專題16.7 二次根式章末八大題型總結(拔尖篇)-八年級數學下冊(人教版)(解析版)
- 三級電梯安全教育
- 醫院物資采購管理暫行規定
- 如何提高調查研究能力
- 2024年同等學力申碩-同等學力(政治學)筆試歷年真題薈萃含答案
- 初三勵志、拼搏主題班會課件
- 城市軌道交通的智能調度與運營優化
- 放射性金屬礦的輻射事故案例與防范
- 不良分析改善報告
- 食品加工與檢驗實訓室建設方案
- 2022年山西省中考歷史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