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屆高考語文復習現代漢語常見虛詞辨析
現代漢語常見虛詞辨析
攀枝花市第三高級中學校甘云林編錄
1.除開除去除了除
“除”的后面必須加“外、以外、之外、而外”,多用于書面語。
如: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族外,還有五十多個少數民族。
除一人因病請假以外,全體代表都已報到。
2.此外另外(連詞)
“此外”即“除此之外”,連接短語,句子或段落。如:
他一生就寫這兩本書,此外沒有其他的著作了。
“此外”只有連詞的用法,“另外”的連詞用法同“此外“,但還
有代詞的用法。如:
除了老陸,另外的人都去了。
3.當在(介詞)
A、表示時間。“當”必須跟短語或動詞短語構成時間詞語組合,
不能跟單獨的時間詞組合,“在”不受此限。如:
在一九七。年(不能說“當一九七。年”)
在那時(“當那時”X)
在以前(“當以前"X)
B、表示處所。“當”只能跟少數名詞組合,不能跟處所詞,方
位詞組合;“在”柜反,只能跟處所詞,方位詞組合,不能跟一般名
詞組合。如:
當頭潑冷水。(“當頭上潑冷水」X)
當我的面講。(“當我的面前講。”X)
在頭上潑冷水c(“在頭潑冷水。”X)
在我的面前講C”在我的面講JX)
4.等等等
A、表示列舉未盡。用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并列詞語后,用于書
面。如:
本次列車開往成都,沿途經過鄭州、西安等地。/唐代著名詩人
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B、列舉之后的煞尾,后面往往帶有前列各項的總計數字,如:
中國有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等五大河流。/這學期我們學
了語文、代數、幾何、化學、政治等五門課程。
“等等,,與“等”的第一項用法相同。”等等,,一般不用于專有
名詞后,后邊一般也不能再有其他的詞語,可以重復。如:
這個商店供應的貨物有瓷器、竹器、小五金等等。/這次全運會
的項目有田徑、體操、游泳、射擊等等。
5.多會兒幾時(代詞)
A、什么時候。如:
你~到北京的?/他來電話問你~動身。
可用于反問,否定對方的看法。如:
他~說過假話啊?/我、不聽你的話了?
B、指某一時間或任何時間。指任何時間時多與“都有、也、就”
相呼應,或兩個“多會兒”或“幾時”對應。如:
~我休假,我就回來看你們。/~也沒聽到他叫苦叫累~有空,~
來。
C、沒+[動]+多會兒。表示時間不長。如:
沒過1他就走了。/沒坐1他就走了。
區別:
A、“多會兒”用于口語,“幾時”多用于書面語。
B、“幾時”無“多會兒”的第三項用法,后面也不能用“都”、
“也二
沒幾時,他就走了。(X)
幾時也沒聽到他叫苦叫累。(X)
6.而況何況(連詞)
A、相同之處。
用反問的語氣強調更進一層的意思。用于后一分句的開頭。用于
書面語。如:
行政工作非其所長,~他又有病,還是另選別人吧。/他本身就不
善于言談,?又在稠人廣眾之間,越發顯得局促不安了。
B、區別。
“而況”、“何況”的用法基本相同,上邊的例子都可互換,但“何
況”前可以加“更”、“又”,“而況”前不能加。
7,非常十分(副詞)表示程度高
用法略有不同C
A、“非常”可以重疊使用,"十分”不能。如:
非常非常精彩[(J)
十分十分精彩c(X)
B、“十分”前可用“不”表示程度較低,“非常”不能。如:
不十分好。(J)不非常好。(X)
8.剛(剛剛)(副詞)、剛才(名詞)指說話前不久的時間。
A、“剛才”和“剛”的意思相近,但詞類不同,“剛”是副詞,
只能用在動詞前面,不能用在別的位置。
B、用“剛、剛剛、”的句子,動詞處可以用表示時量的詞語,“剛
才”不行。如:
我剛(剛才X)來一會兒。
他剛(剛才X)走了兩天你就回來了。
C、“剛才”后可以用否定詞,“剛”不行。如:
你為什么剛才(剛X)不說,現在才說?
9.根據據(介詞)用法基本相同,略有區別:
A、“據”可以跟單音節名詞組合,“根據”不能。如:
據其報告。根據事實報告。
B、“據”可以跟“說、報、聞、傳”等組合,“根據”不能。如:
據說明天有雨,(根據說明天有雨。義)
據報犯人逃了c(根據報犯人逃了。X)
C、“據”常跟“某人看來”之類的短語組合,用“根據”時,通
常要把這種短語改為名詞性的短語。如:
據他說,情況并不嚴重。/根據他的說法,情況并不嚴重。(根
據他說……X)
據我說來,還需進一步調查。/根據我的看法,還需要進一步調
查。(根據我看來……X)
10.關于對于
A、(介)表示關聯,涉及的事物,用“關于”,指出對象,用“對
于“。如:
關于這個問題,我直接跟老王聯系。/對于這個問題,我們一定
要采取積極的態度C
B、“關于……”可以單獨作文章的標題,“對于……”需加上名
詞才行。如:
關于文風問題/‘關于提高教學質量
對于文風問題的看法/對于提高教學質量的幾點意見。
11.還又(都可以表示動作再一次出現,但“還”主要表示
未實現的動作,“又”主要表示已實現的動作。如:
他昨天來過,E月天還來。
洗了一次還想洗一次。
他昨天來過,今天又來了。
洗了一次,又洗一次。
12.既然因為二者都有可用于因果關系的句子中,“既然”
名的重點在后面的推斷,含主觀性。“因為”則是提出實際上的原因,
不含有主觀性。如:
既然(因為X)學校派我來,那就是相信我。
13.前后先后(方位)
1、前后可用于空間,先后不能。
2、指整段時間。用“前后”,不用“先后”;指一段時間內發生
的事的順序,用“先后”而不用“前后如:
①前后放映三個小時。/義先后放映三個小時。
②春節前后/春節先后(X)
③老李、老王前后發言。(義)
老李、老王先后發言。(J)
去年我先后去了桂林和杭州。(J)
去年我前后去了桂林和杭州。(義)
3、在不指明順序的句子里,"前后”與“先后”可以通用。如:
前后招收了三批學員。
先后招收了三批學員。
4、“先后”只修飾動詞(即往往只用在動詞前)。極少修飾名詞,
“前后”不限。
前后兩位局長都姓李。(J)
先后兩位局長都姓李。(義)
14.始終一直(副)表示從頭到尾持續不變。
1、“一直”后的動詞可以帶時間詞語,“始終”后的動詞不能。
如:
大雪一直下了三天。(J)
大雪始終下了三天。(X)
我一直等到十二點。(J)
我始終等到十二點。(X)
2、“一直,,可以指將來,“始終”不能。如:
我打算在這兒一直住下去。(J)
我打算在這兒始終住下去。X)
15.未免不免難免
“未免”,表示對某種過分的情況不以為然,側重在評價。“不免”、
“難免”則表示客觀上不容易避免。因此,“未免”不能同“不免”、
“難免”互相換用.
16.無須甭不必(副)不必,用不著
1、“無須”不能單用,“甭”、“不必”可以單用。
2、“無須”可用于主語的前面,“不必”、“甭”不能。
17.一概一律(副)表示沒有例外。“一概”后不能只有一個
單音節動詞。兩者用于通知、規定、概括事物時可以通用。概括人常
用“一律二如:
過期一律(一概)作廢。/后勤問題一概(一律)由老張負責。
一律(一概)憑票入場。
出差回來的同志一律(一概X)休息兩天。
18.往往常常(副)表示某種情況經常出現。
1、“往往”是對到目前為止出現的情況的總結,有一定的規律性,
不用于主觀的意愿;“常常”單純指動作的重復,不一定有規律性,
可以用于主觀的意愿,因此,常常可以用于將來的事情,“往往”不
能。如:
請常常來。
我一定常常來C
(這幾句中的“常常”均不能換成“往往二)
2、用“往往”的句子要指明與動作有關的情況、條件或結果,
“常常”沒有這種限制。如:
①每逢節日或星期天,我們往往到廠礦去演出。(我們常常演出。
X)
小劉往往一個人上街。(J)
小劉往往上街C(X)
小劉常常上街C(V)
19.一直從來
1、(副)表示從過去持續到現在時,二者可以通用,但“從來”
的語氣較重。如:
他從來就很隨便。
他一直就很隨便。
我一直沒學過外語。(語氣較輕)
我從來沒學過外語。(較重)
2、“從來”用于否定句中居多,用于肯定句中較少。“一直”無
此分別。
3、持續的時間較短,離現在較近,只能用“一直如:
最近一直(從來X)很熱。
今天我一直(從來X)沒看見他。
4、其他的義項上兩者的用法均不相同。
20.以及及和(連)
1、“及”只能連接名詞性的成分。
2、“以及”前可停頓,“及”不能。
3、“及”后可以用“其”,“以及”后可用“其他
4、“以及”、“及”所連接的內容常常前邊是主要的,后邊是次要
的。
5、“以及”可以連短語,“及”、“和”不能。如:
他問了我許多問題:那里的氣候怎么樣,生活過得慣不慣,以及
當地的老鄉對我們怎么樣等等。
21.以為認為(動)都表示作出某種判斷,但“以為”的
語氣輕一些。
1、“以為”多用于與事實不符的論斷,“認為”一般只用于正面
的論斷。
2、“認為”前邊可以用“被”,“以為”前邊只能用“讓如:
游泳被當地的孩子們認為是一項必不可少的運動。/你的態度
讓別人以為你不同意這樣辦。
22.以至以致
以至(連)1、直到,一般表示從小到大,從少到多,從淺到深,
從低到高。有時也用于相反的方向。連接的成分不止兩項時,用在最
后兩項間。如:
看一遍不懂,就看兩遍,三遍,以至更多遍。
他們所談的內容很廣,自人類社會以至天地、宇宙,無所不包。
2、表示由于上文所說的情況而產生的結果。如:
形勢發展得這樣快,以至很多人感到有重新學習的必要。
“以致”(連)致使。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結果,大多是
不好的或者說話人不希望發生的結果。如:
他的腿受了重傷,以致幾個月都起不了床。/這是她近來老想
不通,以致非常苦悶的問題。
“以致”基本上同于“以至”的第二項用法,但多用于不好的或
者說話人不希望的結果。
23.跟給
兩個詞都有可以作動詞,也都可以作介詞,“跟”還可以作連詞。
因為作介詞時常出現用混的現象。
“跟”作介詞時有三種意義和用法:
表示共同進行C如:
我跟同學們共同探討這個體戶問題。
引出比較的對象。如:
所謂“鳥獸語言”,畢竟是跟人類的語言不同的。
引出與動作有關的對方。如:
有人來跟他說話。
“給”作介詞時只表示引出動作的對象。如:、
老師叫班長給他送來了一杯開水。
由此可見,“跟”的前兩種意義和用法是“給”所沒有的。在第
三項用法上的區別是:
用“跟”表示句中動詞的動作需雙方參加才能完成,用“給”表
示一方獨立完成。如:
我不跟你說(意思是我不和你說)。
24.決絕(副)
此兩詞有時可以通用,但又有區別。
“決”表示加強否定的語氣,含有“一定”“肯定”的意思,常
用在“不、非、無”等否定詞的前面。如:
共產主義中的真正的領袖和英雄,決不是個人主義的領袖和英雄。
“決”和“然”結合成“決然”后有時也可表示“一定”“肯定”
之意,這時和“絕”的意思相當。如:
東張西望,道聽途說,決然得不到什么完全的知識。
“絕”有兩種意義和用法。
表示程度,含有“最"、"極''的意思,常用于形容詞的前面。如:
絕大部分知識分子是忠于人民的事業的。
和“決”的意義和用法相當,也常用在“不”“非”無“等否定
詞的前面。加強否定的語氣,表示一定肯定的意思,可與“決”換用。
如:
所以,我們反對個人主義,風頭主義絕不是反對共產黨員的前進
心。
“絕”和“對”結合成“絕對”后有時也表示“一定”“肯定”
的意思,這時和“決”的第二種用法相當,但“絕對”不能寫成“決
對”,也不能換成“決然也如:
“辭”在表告別、推托、解雇等義時,與“詞”字相去更遠,絕
對不能通用。
總起來可以這樣說:當表示加強否定語氣時,二者可以通用,但
“絕”還可以表示程度深,含有“最”“極”之意,“決”沒有這層意
思。
25.畢竟究竟
兩個都是副詞,都可以用在陳述句中表示“事物最終還是如此“
的意思,因此,有時可以通用。如:
劇場畢竟不同于工廠飯店。
2、講的場合跟平常寫書的場合究竟不同。
(以上兩例可以換用)
“究竟”還可以表示疑問,追究事情的根源,真象或結論,“畢
竟“沒有這種用法c如:
究竟是軟取呢,還是硬取。
一切文藝創作活動中,究竟要不要靈感呢?
“究竟”還可以作賓語,表示“結果,原委”這個意思時它已是
作名詞在用,而不再是副詞。如:我上前一步,想看出究竟。
36.終于終究
都是表時間的副詞,都有含有“最后”的意思,有時可以通用。
“終于”多用來說明經過種種變化最后出現的結局;“終究”用
來說明人們追根究底最后得到的結果。如:
他終于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兒子。
“終于”僅用來說明已經出現的結果,“終究”除此之外,還能
用于對事物結局的預測性的判斷。
莫非他竟沒有感到塔是終究要倒的么?
“終究”含有“終歸、畢竟”的意思,“終于”沒有這個意思。
人終究(終于X)是要死的
27.對對于
在表示對待時,“對”的用法大致同“對于用“對于”的句子
都能換用“對”;但用“對”的句子,有些不能換用“對于二
表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只能用“對二如;大家對我都很熟悉。
“對……”可用在助動詞、副詞的前或后,也可用在主語前(有
停頓),意思相同;“對于……”不能用在助動詞、副詞之后,只能用
在別的位置。
28.逐漸逐步
①“逐漸”一股表示自然而然的變化;“逐步”用于有意識、有
步驟的變化。如:可以說“逐漸忘了這事“,卻不能說“逐步忘了這
事”。
②“逐漸”可以修飾形容詞,而“逐步”不能。如:可以說“天
氣逐漸冷了起來”,卻不能說“天氣逐步冷了起來
39.偶爾偶然
“偶爾”(也寫作“偶而”)著眼于數量、次數少。有時跟“經常”
相對。
如:(街燈)照著馬路上偶爾走過的行人(楊沫《青春之歌》)。
市面上偶爾有畫著虎皮般的裝甲小炮車出動(郭沫若《洪波曲》)。
“偶然”著眼于意外,從一般事理或一般規律上看,事情的發生
是意外的,是在規律之外,跟“必須”相對。
如:樵夫偶然發現了伯夷和叔齊都縮做一團,死在山背后的石洞
里(魯迅《采薇》)C
他是偶然闖進我底生活里面來的(巴金《奴隸的心》)。
注:“偶然”還有形容詞意義,表示并非必然,常作定語、謂語,
如“偶然的機會”、“發生這種現象是偶然的'"“偶爾”一般不這么
用。
30.只要只有
“只要”表示必要的條件(有一個就夠了),不是表示惟一的條
件,如“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有時帶有假設的意思。有時表
示范圍(常同“是”連用,義同“凡是”),后一分句常用“就、便、
都、總”等詞呼應。如“只要是到過萬里長城的人,都對它的雄偉贊
嘆不已只要堅持,就會勝利。”“只要勤勞,便能獲得成功
“只有”表示必需的、惟一的條件,除此以外的條件都不行,不
帶假設的意思,不能表示范圍,后一分句常用“才、方”等詞呼應。
如:“只有親自到水里,才能學會游泳J
“只有前進,才會趕上時代的步伐J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J
31.往往常常
“往往”是對到目前為止出現的情況的總結,有一定的規律性,
不能用于主觀愿望。“常常單純指動作的重復,不一定有規律性,
可以用于主觀愿望。因此“常常”可以用于將來的事情,“往往”則
不能。
如:這里大都是原始森林,往往(常常)四五十里不見人煙。
我們希望常常去他那里聚會。
用“往往”的句子要指明與動作有關的情況、條件、結果;“常
常”則沒有這種限制。
如:每逢周末,我們往往(常常)到湖濱去野炊。
我們常常野炊。
32.不管無論不論
“不管”多用于口語,“無論、不論“多用于書面語,因此“無
論、不論”后面可以與“如何、何、是否、與否”等具有文言色彩的
詞語搭配,而“不管”則不能與之搭配。
如:不管(無論、不論)你干還是不干,都得先學會這門技術。
人民代表的建議無論(不論)正確與否,有關部門都必須認真聽
取。
33.盡管不管
“盡管”表示后文陳述的是一種事實,后面不能用表示任指的詞;
“不管”表示一種假設,后面可以用表示任指或選擇的詞。
如:盡管下了一場雨,旱情還是沒有緩解。
不管路多么難走,我都要去接她。
34.因為由于
①口語里用“因為”,較少用“由于
②連詞“由于”可以同“因此、因而”配合,“因為”則不能。
③連詞“因為”可以用在后一分句,連詞“由于”則不能。
如:這里無法過江,因為水流太急(不能說“由于“水流太急)。
35.一概一律
這兩個詞在用于通知、規定時,概括事物,可以通用;概括人常
用“一律
如:過期一概(一律)作廢。
招生問題一概(一律)由老張負責。
勞動回來的同志一律(不能用“一概”)休息兩天。
36.已經一經
“已經”表示事情完成或時間過去。
如:人民所厭惡的國家分裂和混亂的局面,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一經”表示只要這樣說了或做了,接著就會產生相應的結果。
如:對于有了毛病的人,一經展開批評,揭發錯誤,也就可以改
正。
已經,,和“一經,,都是副詞。不過用“一經”的句子,“一經”
換成“一旦”還解釋得通;用“已經”的句子,“已經”絕對不能換
成“一旦二
37.不只不止
“不只”:不但,不僅。例:“不但”的意思就是不只是這一件事
情,“而且”的意思就是同時還有那件事。
“不止”:表示超出某個數目或范圍。
如:一個詞表示不止一個意義,就是一詞多義(《漢語知識》,人
民教育出版社)。
社會主義制度……它已經不止是一種理論,而是億萬人民正在日
夜辛勤建設的現實生活。
“不只”和“不止”都是連詞。“不只”經常用在一句話的上半
句,下半句常有連詞“而且”、“并且”等相照應,表示并列的兩個事
物,后者比前者有進一層的意思。“不止”同“不單單”、“不光是”
相近,多指數量和范圍的差別。作為繼續不停的意思解釋的“不止”,
不同于連詞,“不”是副詞,“止”是動詞。
如:愚公批駁了智臾的錯誤思想,毫不動搖,每天挖山不止。
38.竟然居然
副詞,出乎意料,超出常理或常情。用于不好的方面,表示“不
應該這樣而這樣”,如“他竟然居然)當面撒謊”;用于好的方面,
表示“不容易這樣而這樣”,如“他一個人竟然(居然)完成了五個
人的任務”。
“竟然”用于主語后面,動詞謂語前面。
例:這是多么簡單的辦法,但闖王不提,大家竟然都忘了(姚雪
垠《李自成》成
他沒有料到尚炯竟然如此推崇李自成(姚雪垠《李自成》)。
“竟然”也單說成“竟二“竟然”常用于口頭語體,“竟”則不
限。如“阿Q忽然很羞愧自已沒志氣:竟沒有唱幾句戲”(魯迅《阿
Q正傳》)。
“居然”有時語氣略重。可以用于主語前面(如以下第3例),
“竟然”一般不這樣用。
如:我們總算運氣好,居然有房間住了《葉圣陶《潘先生在難中》)。
即使是最漂亮的小伙子,也居然甘于丟臉(老舍《駱駝祥子》)。
這么大聲音,居然你沒聽見。
39.雖然固然
雖然:用在轉折復句的上一分句中,下一分句往往有“可是、但
是”等跟它呼應,表示承認甲事為事實,但乙事并不因甲事而成立。
固然:①表示承認某個事實,引起下文轉折。②表示承認甲事實,也
不否認乙事實。都是連詞,都能用在轉折復句的上一分句中。“雖
然“用于轉折意味重、前后分句意思矛盾較大的句子;“固然”不受
轉折意味輕重、前后句意矛盾大小的限制。“雖然”后面往往有“但
是“、“可是”、“然而”、“卻”等呼應。“固然一后面既可以用“但是”、
“可是”、“卻”等呼應,也可以用“也”、"就是”等呼應。“雖然”
能用在主語前或主語后;“固然”一般用在主語后面。
40.豈但不但
“豈但”含有難道只是的意思。
“不但”:①同“而且”、“并且”、“還”配合使用,連接分句、
名詞性詞語或介賓短語,表示意思更進一層。②同“連……也……”、
“即使……也……”等配合使用,表示強調。
都是連詞,都可表示遞進關系。“豈但”多用于書面語,常帶有
反問語氣;“不但”書面、口頭都常用,不帶反問語氣。“豈但”常與
“也”、“還”、“又”、“更”等搭配使用;“不但”除能與以上副詞搭
配外,還可與“而且”、“反而”、“反倒”等搭配使用。
如:他不但有干勁,而且有頭腦。
這本書要的人可多了,豈但你們幾個。
41.已經曾經
“已經”表示動作、變化完成或達到某種程度。
“曾經”表示以前有過某種行為或情況。
都是副詞,都有了某種行為或情況的意思。“已經”強調動作行
為開始或完成,時間一般在不久以前;“曾經”強調某種行為或情況
從前有過,現已結束。“已經”后面的動詞多帶動態助詞“了”,少用
“過”;“曾經”后面的動詞多帶動態助詞“過”,也可用“了
如:我已經讀了三年大學,還有一年就畢業了。
我曾經讀過三年大學,后來因病退學了。
42十分非常
這兩個詞略帝不同。①“非常”可重疊使用,“十分”不能。②
“十分”前可用“不”表示程度低,“非常”前不能用“不如,能
說“不十分好”,卻不能說“不非常好
43.不必未必
這兩個詞詞形相近,詞義完全不同。可以用它們的反義詞辨析。
“未必”是“必定”的否定,意思是不一定。“不必”是“必須”的
否定,意思是不需要、用不著。
44.只是不過
作為連詞用的“只是”和“不過”用法相近,“只是”的轉折語
氣比“不過”更輕,后面不能停頓。
45.不及不如
①在比較這一意義上,"不及''只用來比較不同的人或事物,因
此只能前后都是名詞,如“我們班的成績不及一班”。“不如”除用于
比較人或事物以外,還可以比較動作行為的利弊得失,因此,前后可
以是動詞或小句。
②"不及”有"來不及”的意思,如“時間太緊,不及準備”;
而“不如”沒有這種用法。
46.不單不但
“不但”通用于書面語體和口頭語體。
如:但我是向來不愛放風箏的,不但不愛,并且嫌惡它(魯迅《風
箏》)。
不但人們,連昆蟲也知道(魯迅《新秋雜識》)。
“不單”多用于口頭語體。
如:一句中不單重要的字要斟酌,就是次要的字也要費心想一想
(老舍《散文并不“散”》)。
“不單”還有一個意義:不止。如“組織一個體育鍛煉隊,這不
單是我一個人的意見。而“不但”不能這么用。
47.除非只有
①“除非”和“除非……,才……一除非……,不(否則不……”
中,從反面強調不能缺少某個
惟一條件時,比“只有”從正面提出某個惟一條件語氣重要。
②“除非……,才……”也可以說“除非……,不-----”;而“只
有……,才……"不能說成"只有……,不……”
③“除非”可以用在“是……”前;"只有”則不能。
48.從而進而
“進而”強調進一步的行動;“從而”除表示進一步的行動外,
還跟上文有條件或因果的關系。
如:我們進行了合理的分工,進而建立了崗位責任制。
我們進行了合理的分工,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
49.但是而
①在表示轉折關系時,“但是”與“而”的用法相當。
②"但是“可以連接兩個帶“的”的形容詞修飾語,“而”前面
的形容詞限于不帶“的”的。
如:這是一項艱巨的但是很光榮的任務。
這是一項艱巨而光榮的任務。
50.終于到底
①“終于”多用于書面語,“到底”在口語、書面語中都常用。
②"到底"修飾的動詞或動詞短語必須帶“了”,而“終于”不
受此限。
如:問題終于解決。問題終于解決了。問題到底解決了。
③“到底”可用于問句,加強疑問的語氣;而“終于”沒有這種
作用。如可以說“你到底去不去?”,而不能說“你終于去不去?
④“到底”還有“畢竟”的用法,而“終于”沒有。
51.忽然突然
①“忽然”和“突然”作為副詞,一般可以換用,但“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銀行委托托收協議書
- 邊檢戰略合作協議書
- 駕校轉讓學員協議書
- 超市豆腐轉讓協議書
- 鄰居界線劃分協議書
- 鈕扣設備轉讓協議書
- 酒店投訴和解協議書
- 合伙送材料合同協議書
- 飲料進場專賣協議書
- 公司手機卡退卡協議書
- 非遺扎染創新創業計劃書
- 超星爾雅學習通《先秦諸子導讀(浙江大學)》2025章節測試附答案
- 江蘇社工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勞務合同模板電子版簡短一點
- 二級建造師繼續教育題庫(帶答案)
- 市場監管投訴舉報培訓
- 《新能源乘用車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 第1部分:純電動》
- 課題申報參考:西藏地方與祖國關系史融入當地高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教學研究
- 【MOOC】《C++程序設計基礎》(華中科技大學)章節作業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南方航空公司匯率風險管理策略案例分析》
- 病房心臟驟停應急演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