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戰2024年中考語文精選題集()
專題10文言文比較閱讀(二)
1.(2023?浙江溫州?統考中考真題)同學們發現高明亭對《琵琶記》作者高明的介紹過于簡略,準
備向主辦方提建議。
◎搜集材料
【材料一】
永嘉高經歷明?,避亂四明之橋社,惜伯喈②之被謗,乃作《琵琶記》雪之,用清麗之詞,一洗作者之
陋,于是村坊小伎?,進與古法部?相參,卓乎不可及已。相傳:則誠坐臥一小樓,三年而后成。其足按拍
處,板皆為穿。嘗夜坐自歌,二燭忽合而為一,交輝久之乃解。好事者以其妙感鬼神,為物?瑞光樓旌⑥之o
(選自《南詞敘錄注釋》)
【材料二】
有王四者,以學聞。則誠與之友善,勸之仕。登第后,即棄其妻而贊于太師不花家。則誠悔之,因作
此記以諷諫。……高皇帝微時,嘗奇此戲,及登極,召則誠,以疾辭。使者以記上進。上覽之日:“五經
四書在民間,譬諸五谷,不可無;此記乃珍羞之屬俎豆?之間亦不可少也。”
(選自田藝萌《留青日札》)
注釋:①高經歷明:指高明,字則誠,瑞安人。經歷,官名。②伯喈:這里指東漢文學家蔡邕,字伯
喈。③伎:泛指歌舞表演。④法部:指正宗的皇家樂曲。⑤物:同“創”。⑥旌:表彰,顯揚。⑦俎豆:
祭祀宴飲用的禮器。
◎讀懂文意
(1)解釋加點詞。
①卓乎不可及己_____________
②嘗奇此戲_____________
(2)用“/”給材料二中畫波浪線處斷句。(限斷2處)
此記乃珍羞之屬俎豆之間亦不可少也
◎圍繞提綱,展開討論
建議提綱一、增加高明的相關信息
。高明的生平
。高明的故事
二、增加《琵琶記》的相關信息
O《琵琶記》創作緣由
O___________
(3)同學質疑:材料一中畫橫線處作為“高明的故事”素材是否合適?
發表你的看法并闡述理由。
(4)同學提議:增加《琵琶記》創作緣由。
根據兩則材料,概括《琵琶記》創作緣由的兩種說法。
(5)同學討論:還可以增加《琵琶記》的哪些信息?
結合兩則材料,提一條建議并闡述理由。
撰寫建議(略)
(2023?浙江嘉興?統考中考真題)程本立,字原道,嘉興崇德人。少讀書,不務章句。聞金華朱彥
修兄弟得考亭之學?于白云許謙,乃往就學焉。
丁卯,從王朝京師。被累,謫云南長官司吏目。留家大梁,自以一仆之任。時所部百夷煽誘為逆,本
立單騎深入,為書開諭逆順利害,由是諸夷感悅歸順,邊事以息。
西南當王師初靖,余孽尚驕,時西平侯沐英、布政使張獻:以本立統須守御,因自誓曰:“吾當以死救
此一方。”遂不避艱險,山行野宿,自楚雄、姚安以逮②大理、鶴慶、麗江、水昌,咸賴其撫綏安輯。自是
民得安業,軍得著伍,本立之力也。
(選自《革除遭事二》有刪改作者明?黃佐)
【注釋】①考亭之學:指朱熹之學。②逮:至。
洛陽七里橋命兒還大梁,是日風霾大作,晚色忽開,一詩自遺。
明?程本立
我老西行幾日還,歸心隨爾過靖關。
晚晴掃得離愁去,穩坐車中飽看山。
(選自《巽隱集》卷一)
【任務一閱文知人】
2.認真閱讀文本內容,將下表填寫完整。
時間篩選文本信息概括人物經歷我的學習批注
聞金華朱彥修兄弟得考亭之學于遠道求學“就學”可理解為(1)
年輕時
白云許謙,乃往就學焉。
“謫”字學過,理解不
丁卯年被累,謫云南長官司吏目。(2)______
難,耶!
為書開諭逆順利害,由是諸夷感“諸夷”是否就是“西
云南任上(3)______
悅歸順,邊事以息。和諸戎”中的“諸戎”呢?
軍民安居樂業,全是程本
王師初靖后(4)______西南建功
立的功勞啊!
3.語言現象要學會梳理。根據例句中加點詞的用法,從學過的文言文中再舉兩例。
句L______
詞類活用例句:山行野宿。
句2:______
【任務二悟詩識人】
4.文學社想以程本立的詩為藍本制作一個微視頻,在校微信公眾號上推送。請你結合淮那》,完成視
頻腳本創作。
鏡頭
國外音:內心獨白
背景人物特寫
風吹塵飛,天色陰晦,驛路兒啊,我已老邁,這一別不知何時再見。狠
上一輛馬車漸行漸遠,徒留兩道(1)_心命你返回,望著陰沉天色,我的心仿佛正隨你
車轍。一起經過靖關。望你一路順利,平安歸家!
安坐車中,
(2)__o山腳下,橋邊一
面向青山,神態(3)______
車,車簾微微掀起。
怡然。
【任務三詩文頌人】
5.校微信公眾號設立了“文人風骨”專欄,上一期推介的是范仲淹。請你綜合特義內容,參照示例,
寫一段話來推介程本立。
【示例】
范仲淹歷經艱難,但勤奮樂觀,終有所成。鎮守西北邊疆期間,他號令嚴明,又愛撫士卒,招徒諸羌
并推心接納,深為西夏所憚服。他敢于直言強諫,雖屢遭貶謫,但始終以天下為己任,以利民為宗旨,補
救時弊,積極進取,信念堅定,詮釋了文人的錚錚風骨。
6.(2023?浙江金華?校聯考一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
①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②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
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
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倭。未有仁而
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③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
百里;南辱于楚。寡人恥之,愿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
④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②。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
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
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
疑!”
(節選自《孟子?梁惠王上》第1、5章)
【乙】
孟子嘗有言矣:“人能充其無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勝用也。人能充其無欲為穿布④之心,而義不可勝
用也。”……故曰:"其道始于至粗,而極于至精。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必計。嗚呼,此其
所以為孟子歟!后之觀孟子者,無觀之他,亦觀諸此而已矣。”
(節選自蘇軾《孟軻論》)
【注】①比:替。②耨(nou):鋤草。③梃:棍棒。④穿籥(yu):穿墻(偷盜)。
(1)根據語境推敲加點詞的意思。
①及寡人之身
②寡人聯之
③入以事其父兄
④其道始于至粗
(2)用“/”給文中劃橫線處斷句。(限斷三處)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
(3)孟子的論辯藝術“析義至精”“用法至密”。細讀【甲】文,邊讀邊梳理作者的論證思路。(提示:
可用上“首先”“然后”“最后”等詞)
(4)【乙】文中“嗚呼,此其所以為孟子歟”一句,“嗚呼”“歟”是語氣詞,任選其中一個加以賞析。
(5)梁惠王想洗雪恥辱,向孟子詢問對策。孟子給出的建議是什么?請簡要說明。
(2023?浙江臺州?統考二模)【甲】
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托之于神農、黃帝而后能入說。邯鄲師?有出新曲者,托之李奇
②,諸人皆爭學之;后知其非也,而皆棄其曲。此未始知音者也。鄙人⑧有得玉璞④者,喜其狀,以為寶而藏
之;以示人,人以為石也,因而棄之。此未始知玉者也。故有符⑤于中,則學是而同今古;無以聽其說,則
所從來者遠而貴之耳。
(節選自《淮南子?修務訓》,有刪減)
【乙】
工之僑為琴
[明]劉基
工之僑得良桐焉斫⑥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久使國工視之,日:
“弗古。”還之。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款焉,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
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道朝。樂官傳視,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僑聞之,嘆曰:
“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終。
(節選自《郁離子?千里馬》)
【注釋】①師:樂師。②李奇:古代一個擅長制作樂曲的人。③鄙人:鄉下人。④璞:未雕琢過的玉
石。⑤符:道,規律。⑥斫(zhu6):用刀斧砍削,此指制作。⑦太常:官名,掌管祭祀禮樂。⑧宕冥之山:
作者虛擬的山名。宕冥:高遠幽深貌。
7.解釋下列加點詞。
(1)以示人
(2)拳是而同今古
(3)期年出之
(4)獻諸朝
8.請用“/”給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斷句。(限斷三處)
工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
9.甲乙兩文共同揭露了怎樣的社會現象?乙文通過一則完整的寓言故事來揭露社會現象,甲文在寫法
上又有何不同呢?請結合文章內容作簡要分析。
10.請先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再結合生活實際或閱讀積累談談你的感悟。
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
(2023?浙江溫州?統考一模)閱讀三篇蘇軾夜游文,完成研學單。
蘇軾的夜游之樂
元豐六年(1083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為團練副史已四年。
【甲】
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
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著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
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送長子蘇邁赴任汝州的旅途中途徑石鐘山。
【乙】
石鐘山記(節選)
《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②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
說也,人常疑之。至莫?夜月明,獨與邁④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干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
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⑥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日此鸛鶴也。余方心動⑥欲
還,而大聲發于水上,噌眩?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畫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
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
吐,有嶷坎鑲格?之聲,與向之噌嚨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眩者,周景王之無射
.也;簌坎鏈整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注】①彭蠡:鄱陽湖的別稱。②酈元:即酈道元,《水經注》的作者。③莫,通“暮”,日落的時候。
④邁:蘇邁,蘇軾長子。⑤磔磔(zhe):鳥鳴聲。⑥心動:這里是心驚的意思。⑦噌眩(ch@ngh6ng):形
容聲音洪亮。⑧罅(xia):裂縫。⑨霰坎(ku&nkWn)獴整(tangta):霰坎,擊物聲;鏈整,鐘鼓聲。⑩
無射:與后文的“歌鐘”,均為古樂器名。
元符二年(1099年),六十三歲的蘇軾因早期“以詩文譏刺圣上”之事,連遭貶謫,被放逐至海南檐州。
【丙】
書上元夜游(節選)
己卯上元?,予在檐州,有老書生數人來過?,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
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⑧雜揉,屠沽?紛然。歸舍已三鼓⑤矣。舍中掩關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
為得失?過?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
【注】①己卯上元:元符二年正月十五。②過:拜訪,探望。③民夷:漢人和少數民族人士。④屠沽:
指賣肉、賣酒的人。⑤三鼓"三更。⑥過:蘇過,蘇軾幼子。
蘇軾的夜游之樂?研學單
(甲]《記承天
文章【乙】《石鐘山記》【丙】《書上元夜游》
寺夜游》
“月色入戶,“良月嘉夜,先生能一
游因“是說也,人常疑之”
欣然起行”出乎”
詞釋義方法詞義閱讀【丙】
文,想象畫線句
語境推斷法:聯系上下文推
微風鼓浪①—場景,賞析此句
斷
寫法的妙處。
聯系課內法:“空谷傳響,“步城西,
游歷(略)如鐘鼓不絕②—
哀轉久津”《三峽》入僧舍,歷小
巷,民夷雜揉,
查閱字典法:A.表轉折;B.表
徐晅察之③—屠沽紛然。”
修飾;C.表并列;D.表承遞
⑦—
有大石m中流參考成語法:銳不可當
“放杖而笑,孰為得
直接體驗:“有嶷坎鏈整之聲,與向之噌眩者
失?過問先生何笑,蓋自笑
相應,如樂作焉”,夜晚江水激蕩巖石,發出許多
也。”結合創作背景和文本
“但少閑奇特聲音,如同奏樂般動聽。
內容,我認為蘇軾的“笑”
人如吾兩人者引發感想:“⑤_借用典故,將
游感是______,因為
耳。”(解析山水之聲具象化,并增加了聲音的歷史厚重感。
⑧_—。
略)理性思考:“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
A.苦中求樂的自我慰藉
可乎”,這次夜游,蘇軾得到了如下體悟:
之笑;B.頓悟后的豁然開朗
⑥____________
之笑;C.______
結合三篇夜游文和表格內容,我體會蘇軾多個層次的“夜游之樂”:⑨
11.閱讀【乙】文,解釋加點詞,完成①到④空。
12.閱讀【乙】文,摘錄原文,填寫⑤空。
13.結合【乙】文內容,完成⑥空。
14.閱讀【丙】文,想象畫線句場景,賞析此句寫法的妙處,完成⑦空。
15.結合【丙】文創作背景和文本內容,我認為蘇軾的“笑”是,(選擇:A苦中求樂的自我慰
藉之笑;B頓悟后的豁然開朗之笑;C(自行填寫))因為⑧0
16.結合三篇夜游文和表格內容,我體會蘇軾多個層次的“夜游之樂”:⑨
(2023?浙江溫州?統考一模)班級開展古代文人“超然”心境內涵的探究活動,請你參與。
材料一: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
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
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②,簞瓢屢空,晏如③也。常著文章自
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④日: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⑥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健?乎?銜觴?賦詩,以
樂其志,無懷氏⑥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注釋】①環堵蕭然:簡陋的居室里空空蕩蕩。②穿結:打補丁。③晏如:安然自若的樣子。④贊:
傳記結尾的評論性文字。⑤黔婁:戰國時齊國的隱士。⑥戚戚:憂愁的樣子。⑦汲汲:極力營求的樣子、
心情急切的樣子。⑧僖:輩,同類。⑨觴:酒杯。⑩無懷氏:與下文“葛天氏”都是傳說中的上古帝王。
材料二:
己卯上元?,予在僧州②,有老書生數人來過,日:“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
西,入僧舍,歷小巷,民③夷雜揉,屠沽④紛然。歸舍己三鼓矣。舍中掩關熟睡,已再⑤鼾矣。放杖而笑,孰
為得失?過⑥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釣魚?無得,更欲遠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
(蘇軾《書上元夜游》)
【注釋】①上元:農歷正月十五。②僮州:蘇軾被貶之地,現屬海南。③民:指漢族。夷:指當地少
數民族。④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⑤再:同“在”。⑥過:蘇軾的小兒子。⑦韓退之釣魚:韓愈
曾在詩中借釣魚釣不著大魚,埋怨水太淺,要另覓垂釣之處,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材料三:
“超然”詩文集:
(1)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①O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2)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②—,③—。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
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飲酒?其五》)
(3)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
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毅紋②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馀生。
(蘇軾《臨江仙?夜歸臨皋》)
【注釋】①營營:周旋、忙碌,內心躁急這狀,形容為利祿競逐鉆營。②毅(hu)紋:比喻水波細紋。
轂,紿紗。
◎讀懂超然
17.閱讀材料,解釋加點詞。
語句方法釋義
親H知其如此參考成語法:愛賢念中①—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結合語境法②—
熟為得失課內遷移法:吾孰與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③一
然亦笑韓退之釣魚查字典法:A.對,正確。B.但是,然而。C.指示代④—(填
無得詞,這樣。D.副詞或形容詞后綴。字母)
18.補全材料三中的①②③畫線處。
◎聯讀超然
19.材料一中陶淵明“以樂其志”,材料二中蘇軾“放杖而笑”,陶淵明因何而“樂”,蘇軾又是因
何而“笑”?結合材料內容簡要分析。
20.材料三中的(2)(3)兩首詩詞在表現詩人超然灑脫心境的寫作手法上有何相同之處?借助詩詞內
容,加以賞析。
◎探究超然
21.根據上述材料,結合探究過程,探究古文人“超然”心境的豐富內涵。
(2023?浙江溫州?校聯考一模)班級同學開展品評良吏活動,請你參與。
【材料一】
雖有材力,不得良吏,猶立功也。
(晁錯《上書言募民徙塞下》)
【材料二】
爬剔疾苦,扶養小弱,可謂良吏矣!
(錢謙益《兵科給事中明時舉授徵仕郎》)
【材料三】
陸徽,字休猷,吳郡吳人也。元嘉二十三年,乃追徽為持節、督益寧二州諸軍事、寧朔將軍、益州刺
史。隱恤有方,威審兼著,寇盜靜息,民物殷阜?,蜀土安說,至今稱之。二十九年,卒,時年六十二。身
亡之日,家無余財。
(節選自《宋書?列傳?良吏》)
【材料四】
段直字正卿,為澤州長官。澤民多避兵未還者,直命籍其田廬于親戚鄰人之戶,且約日:“俟業主至,
當析而歸之。”逃民聞之,多來還者,命歸其田廬如約,民得安業。素無產者,則出粟賑之;為他郡所俘
掠者,出財購之;以兵死而暴露者,收而瘞②之。未幾,澤為樂土。大修孔子廟,割田千畝,置書萬卷,迎
儒士李俊民為師,以招延四方來學者。不五六年,學之士子,以通經被選者,百二十有二人。在官二十年,
多有惠政。朝廷特命提舉本州學校事,未拜而卒。
(節選自《元史?列傳?良吏》)
【注釋】①【殷卓】富足。②【瘞(yi)】埋葬。
22.參考“釋疑方法”,解釋“疑難語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疑難語句釋疑方法意思
俟業主至
聯系舊知:俟其欣悅(《送東陽馬生序》)(1)
司馬牛憂日:“人皆有兄弟,我獨立”(《論語》)
猶。功也(2)
蜀士安說聯系文言現象:居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3)
威惠兼著查閱詞典:①仁愛,寬厚。②恩惠。③柔順,柔和。(4)
23.陸徽和段直為什么會被史書歸為“良吏”?根據選文內容,分別簡要概括。
24.根據本次活動中四則材料內容推斷,“良吏”是什么意思?
25.下列小說人物,誰能被稱為“良吏”?結合內容,簡述理由。
A.魯肅(《三國演義》)B.田福軍(《平凡的世界》)
(2022?浙江杭州?統考一模)
(甲)
玉井飯
章雷齋宰德澤?時,雖槐古馬高②,猶春延客。然后金多不取諸市,恐旁緣?擾人。一日,往訪之,軍有
蝗不入境之處④,留以晚酌數杯。命左右造玉井飯,甚香美。其法:削嫩白藕作塊,采新蓮子去皮心,候飯
少沸,投之,如鬣?飯法。蓋取“太華峰頭玉井蓮,開花十丈藕如船”之句。今杭都范堰經進七星藕,大孔
七、小孔二,果有九竅。因筆及之。
(選自[宋]林洪《山家清供》)
【注釋】①章雪齋:即章鑒(12141294),字公秉,號杭山。為官清廉,政事嚴謹,為人寬厚。宰德澤:
即主政。②槐古馬高:形容位高權重。③旁緣:依仗。④蝗不入境之處:清靜之所。<(an):古代盛食物
的器具。
(乙)
藕如船
主人以藕梢待客,卻留大段在廚。客笑日:“常讀詩云:'太華峰頭玉井蓮,開花十丈藕如船。'初
疑無此,今乃信然。”主日:“何故?”客日:“藕梢已到此,藕頭西在廚房中。”
(選自《解慍編》)
2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
(1)猶喜延客
(2)道有煌不入境之處
(3)藕頭的在廚房中
27.兩位同學對甲文中“然后食多不取諸市”的一處斷句爭執不下,你贊同哪位同學的斷法?為什么?
A.同學:然后食/多不取諸市
B.同學:然后食多/不取諸市
28.如要給乙文添加一句話作為結尾,你會選擇下面哪一句?請選擇并闡述理由。
A.主人慚,亡以應。
B.言畢,客出門不顧。
C.此之謂失其本心。
29.甲文作者、乙文客人都引用了詩句“太華峰頭玉井蓮,開花十丈藕如船”,其用意有何不同?請
簡析。
(2022?浙江溫州?溫州繡山中學校聯考二模)“讀古文,比異同”溯源筆記小說
《閱微草堂筆記》
(一)
鄭五,不知何許人,攜母妻流寓河澗,以木工自給。病將死,囑其妻日:我本無立錐地,汝又拙于女
紅,度老母必以凍餒死,今與汝約,有能為我養母者,汝即嫁之,我死不恨也。妻如所約,母藉以存活。
或奉事稍怠,則室中有聲,如碎磁折竹。[A]一歲棉衣未成,母泣號寒,忽大聲如鐘鼓殷動墻壁,如是七
八年,母死后乃寂。
(二)
佃戶曹自立,粗識字,不能多也。偶患寒疾,昏憒中為一役引去,途遇一役,審為誤拘,互詬良久,
俾送還。[B]經過一處,以石為垣,周里許,其內濃煙全涌,紫焰赫然,門額六字,巨如斗,不能盡識。
但記其點畫而歸,據所記偏旁推之,似是負心背德之獄也。
【注】紀的,字曉嵐,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進士,曾任《四庫全書》總纂官。
30.為了讓同學更好地讀懂文章,請你完成表格。
文言詞句方法解釋
字源推測法:甲骨文姿’
(1)攜母妻流寓河胭
—
(2)汝即嫁之,我死查閱詞典法:①不滿意;遺憾;②怨恨;仇恨。
______(填序號)
不恨(《古代漢語詞典》)
(3)廖老母必以凍餒
課內遷移法:度已失期,按律當斬(《陳涉世家》)
—
死
(4)互訴良久,俾送
語境推測法:聯系上下文推斷—
還
(5)從畫線句[A][B]中任選一句,簡要描述畫面。_______
31.根據筆記體小說的發展,小組同學制作了時間軸和表格。請閱讀《提琴》與《閱微草堂筆記》選
文,從選材、語言特點、寫作目的、情節安排等角度進行比較,闡述你的發現。
魏晉清代20世紀80年代
________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________________k
《世說新語》《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1汪曾祺、阿城……
同異
篇目
選材語言特點寫作目的情節安排
《閱微草堂筆記》選文
①______略勸善②______
《提琴》
③探究發現:阿城繼承并創新了筆記體小說,試結合鏈接材料推測這種改變的原因。
鏈接材料:
清代文字獄,主要集中在前期,歷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君王,綿延一百三十余年。無論就
時間之長,案件之多,還是規模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違紀學生教育協議
- 農藥批發商的營銷渠道考核試卷
- 2024年04月西藏自治區事業單位招聘高校畢業生4928人(含醫療崗)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04月河南開封市婦幼保健院招聘35人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環保創新與企業資源優化考核試卷
- 企業安全知識培訓
- 天然氣在物流與運輸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石膏在運動場地鋪設材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煉油廠工程建設與管理考核試卷
- 小學英語人教版 (PEP)三年級下冊Unit 5 Do you like pears Part B教案配套
- 《西方經濟學》說課
- 安標受控件采購管理制度
- 《針灸神奇作用》課件
- 美國醫療的社會變遷
- 亞低溫的治療與護理
- 2023全新混凝土罐車運輸安全協議
- 防高墜自查自糾臺賬
- 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額 zya1-31-2015
- 汽車托管租賃合同
- 《高等數學下冊》(資料全集)
- 國家開放大學《土木工程力學(本)》形考作業1-5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