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4.3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4.3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4.3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4.3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課時作業](本欄目內容在學生用書中以活頁形式分冊裝訂!)一、選擇題1.《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的創刊人郭士立1831至1833年曾三次進入中國沿海諸省搜集政治、軍事和商業情報,并向沿岸居民散發大量宗教宣揚品。這三次航行的經驗,使得他深切地感到,打開中華帝國的大門已是一項特別迫切的任務,他要為“摧毀橫隔在中外人民之間的城墻”而創辦《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材料表明其創刊的主要目的是()A.傳播西方宗教改革的成果B.推動中國人思想近代化C.消退中國人對外國人的偏見D.在華進行文化精神滲透解析:材料反映《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主要進行東西方文化的溝通和溝通,并非僅傳播西方宗教改革的成果,故A項錯誤;推動中國人思想近代化是《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創辦的影響,非主要目的,故B項錯誤;消退中國人對外國人的偏見是《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創辦的目的之一,但主要目的是為了打開中國大門,故C項錯誤;依據材料可知創辦《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是為了“摧毀橫隔在中外人民之間的城墻”以達到打開中國大門的目的,即進行文化殖民,故D項正確。答案:D2.1907年,清廷創辦《政治官報》發布“如官辦銀行錢局、工藝陳設各所、鐵路礦務各公司及農工商部注冊各實業,均進館代登廣告,酌照東西各國官報方法辦理”的啟事。由此可以看出()A.報刊業發展受外來因素影響較大B.報刊的政治色調漸漸淡化C.官辦報刊涉足廣告業務D.廣告成為報刊的主要收入來源解析:依據材料“酌照東西各國官報方法辦理”得出報刊業肯定程度受到外來因素,故A項錯誤;材料展示了《政治官報》可代登廣告,表明廣告能夠為官報盈利,而不再強調官報的基本身份,故B項錯誤;材料“如官辦銀行錢局……均進館代登廣告”體現了官報涉足廣告業務以盈利的狀況,故C項正確;材料未提及廣告收入在報刊收入中狀況,故D項錯誤。答案:C3.(2024·江蘇如皋教學質量調研)從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葉,上海出版的報紙多達1786種,其中小報就有1266種。《福爾摩斯報》是當時小報界“四大金剛”之一,該報留意揭露黨政軍和社會各界的黑幕,特殊留意新聞報道,常拋出驚人消息,銷路很廣。這表明,近代報刊()A.發揮了輿情監督的功用 B.是列強文化侵略的產物C.推動了社會習俗的變遷 D.推動了中國的文化多元解析:發揮了輿情監督的功用與材料中“該報留意揭露黨政軍和社會各界的黑幕”相符,故A項正確;材料中“從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葉,上海出版的報紙……”反映了近代中國新聞事業的發展而非列強文化侵略,故B項錯誤;材料未涉及報刊推動習俗的變遷,故C項錯誤;材料中“上海出版的報紙多達1786種”不等于文化多元,故D項錯誤。答案:A4.梁啟超把報紙的性質概括為“耳目喉舌”,資產階級改良派為宣揚維新變法,創辦了一批報刊《中外紀聞》《強學報》等,推動了維新運動的發展。這表明()A.報紙具有政治宣揚的功能 B.近代新聞觀念漸漸形成C.報紙受到社會各階層歡迎 D.看報成為民眾生活重要內容解析:報紙具有政治宣揚的功能與材料“資產階級改良派為宣揚維新變法,創辦了一批報刊《中外紀聞》《強學報》等,推動了維新運動的發展”相符,故A項正確;近代新聞觀念漸漸形成是在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故B項錯誤;報紙受到社會各階層歡迎明顯過于肯定,故C項錯誤;看報成為民眾生活重要內容與“創辦了一批報刊《中外紀聞》《強學報》等,推動了維新運動的發展”不符,故D項錯誤。答案:A5.近代中國曾出現很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時間較短,影響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卻反映出時代氣息,例如:曙光、新社會、新中國、進步青年、新生、新氣象、救國、自由、新婦女等,這些期刊表達了一種精神。這種精神的主旋律是()A.愛國主義 B.傳播科學C.追求真理 D.同等進步解析:解答本題有兩個提示:一是這些期刊的名字,如曙光、進步青年、救國、自由等,這體現了五四運動時期刊物的愛國精神;其次個提示是“精神的主旋律”,由此推斷為愛國主義。答案:A6.電視節目《奔跑吧,兄弟》吸引了眾多觀眾。這體現的電視功能是()A.消遣大眾 B.播報時政C.普及法治 D.再現歷史解析:《奔跑吧,兄弟》是一個消遣節目,體現了電視的消遣功能,故選A項。答案:A7.世界衛生組織確定將嬉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相關規定于2024年6月19日起生效,并將通知世界各國政府,將嬉戲成癮納入醫療體系。這主要說明()A.沉迷于網絡會給人們身心帶來肯定的負面影響B.網絡是導致精神疾病的重要緣由C.信息化社會的到來造成傳統產業的衰落D.信息技術隨著社會發展漸漸失去活力解析:本題考查互聯網的影響。沉迷于網絡會給人們的身心健康帶來肯定的負面影響,故有必要將上網成癮列為一種精神疾病,故A項正確;網絡并不是導致精神疾病的重要緣由,故B項錯誤;信息化社會的傳統產業不肯定衰落,C項錯誤;信息技術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發展,D項錯誤。答案:A二、非選擇題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世紀以來,外報傳入中國后,一些學問分子主動投身報界:引進西學,自辦報刊。中國人自己辦報刊,在國內始于19世紀70年頭。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辦的漢口《昭文新報》、王韜主編的香港《環球日報》、容閎等創辦的上海《匯報》以及廣州的《述報》等。這些報刊對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和文化,廣收博覽,學習汲取,洋為中用,以求自身發展。其版式、體例和印刷技術,都仿效外國報紙。材料二維新變法迎來了中國人辦報的一次高潮,……資產階級改良派的領袖人物起先了辦報活動。在北京創辦的《中外紀聞》,在上海創辦的《強學報》《時務報》……在澳門創辦的《知新報》,湖南維新派創辦的《湘學新報》《湘學報》和《湘報》等等,宣揚變法圖存。這些活動推動了維新運動的發展,促進了變法的實現。——以上材料均摘編自姚福申《中國編輯史》(1)依據材料一,指出19世紀70年頭中國辦報者的主體是什么階層。報刊的基本內容是什么?結合所學學問簡要說明當時中國國人自辦報刊的緣由。(2)材料二所述報刊的核心內容是什么?這些報刊的創辦有什么特點?(3)綜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國人自辦的近代報刊在當時有什么意義?解析:本題考查報刊創辦者、緣由、內容、意義。以材料為依托,結合所學學問歸納概括。第(1)問留意材料一中的學問分子主動投身報界。第(2)問要圍繞維新派創辦報刊作答。第(3)問應留意概括指出國人自辦報刊的意義。答案:(1)主體:中國學問分子。基本內容:宣揚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和文化。緣由:政治上,列強侵略,民族覺醒,探究救亡道路;經濟上,中國近代資本主義經濟的產生與發展,為報刊業供應了物質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