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行業綠色建筑設計與施工管理技術TOC\o"1-2"\h\u26707第一章綠色建筑設計與施工管理概述 2431.1綠色建筑的定義與意義 233971.1.1綠色建筑的定義 2106281.1.2綠色建筑的意義 314921.2綠色建筑的發展趨勢 3109211.2.1國際趨勢 3266351.2.2國內趨勢 3247511.3綠色建筑設計與施工管理的原則 318181.3.1整體性原則 3150481.3.2可持續性原則 4253741.3.3經濟性原則 4141901.3.4創新性原則 4195081.3.5安全性原則 411179第二章綠色建筑設計理念 4315192.1生態建筑設計理念 4116902.2節能建筑設計理念 4133122.3環境友好型建筑設計理念 51292第三章綠色建筑規劃與設計 5276353.1綠色建筑規劃設計方法 5221523.2綠色建筑設計流程 6288273.3綠色建筑評價標準 611742第四章建筑材料的選擇與利用 6186414.1綠色建筑材料的選擇原則 6246244.2建筑材料的循環利用 7274.3建筑材料的生命周期評估 721041第五章綠色建筑施工技術 8231935.1綠色建筑施工工藝 8186435.2施工過程中的環保措施 875535.3施工現場管理 824663第六章建筑節能技術 9144406.1建筑圍護結構的節能設計 9258366.1.1引言 9158496.1.2建筑圍護結構節能設計原則 9249016.1.3建筑圍護結構節能設計措施 9200736.2建筑設備的節能技術 968546.2.1引言 9281646.2.2建筑設備節能技術原則 10123476.2.3建筑設備節能技術措施 10181586.3建筑智能化與節能控制 10305266.3.1引言 1091606.3.2建筑智能化與節能控制原則 10219286.3.3建筑智能化與節能控制措施 102495第七章綠色建筑評價與認證 10327147.1綠色建筑評價體系 11226307.1.1評價指標 1123767.1.2評價方法 11178417.2綠色建筑認證流程 11260427.2.1項目申報 11323817.2.2初步審查 1180797.2.3現場核查 11144597.2.4評價與審核 12324467.2.5認證決定 12103817.3綠色建筑評價與認證機構 12261867.3.1制定評價標準 12104387.3.2組織評價與審核 1298977.3.3頒發認證證書 12296147.3.4提供技術支持 1213444第八章綠色建筑施工管理 12180518.1綠色建筑施工組織與管理 12282768.2綠色建筑施工質量控制 1326908.3綠色建筑施工安全與環保 1312710第九章綠色建筑運行與維護 13259859.1綠色建筑運行管理 13154949.1.1運行管理原則 13216089.1.2運行管理內容 1361159.1.3運行管理方法 14179839.2綠色建筑維護與保養 14169469.2.1維護保養原則 1494589.2.2維護保養內容 14301639.2.3維護保養方法 14248319.3綠色建筑能效監測與優化 14272669.3.1能效監測原則 14326669.3.2能效監測內容 14131509.3.3能效優化方法 1426395第十章綠色建筑發展趨勢與挑戰 14977910.1綠色建筑政策與發展趨勢 141732810.2綠色建筑面臨的挑戰 152402810.3綠色建筑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15第一章綠色建筑設計與施工管理概述1.1綠色建筑的定義與意義1.1.1綠色建筑的定義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內,充分考慮環境、社會和經濟因素,以降低建筑對環境的影響,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內外環境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建筑。綠色建筑涵蓋了設計、施工、運營、維護及拆除等多個階段,強調在滿足建筑功能和使用需求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社會、環境三者的協調發展。1.1.2綠色建筑的意義綠色建筑具有以下幾方面的重要意義:(1)降低能源消耗:綠色建筑通過優化建筑設計、選用高效節能技術,降低建筑能耗,減輕對能源的依賴。(2)減少環境污染:綠色建筑采用環保材料、降低廢棄物排放,減輕建筑對環境的污染。(3)提高室內外環境質量:綠色建筑注重室內外環境質量,為使用者提供舒適、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環境。(4)促進可持續發展:綠色建筑有利于資源的合理利用,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1.2綠色建筑的發展趨勢1.2.1國際趨勢在國際上,綠色建筑已成為建筑行業的重要發展趨勢。許多國家紛紛制定綠色建筑政策,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如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綠色建筑已占據建筑市場的較大份額。1.2.2國內趨勢我國高度重視綠色建筑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綠色建筑在國內的發展呈現出以下趨勢:(1)政策引導:加大對綠色建筑的扶持力度,推動綠色建筑政策的實施。(2)市場驅動:消費者對綠色建筑的認知度提高,市場需求不斷增長,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3)技術創新:綠色建筑技術不斷創新,推動建筑行業的技術進步。1.3綠色建筑設計與施工管理的原則1.3.1整體性原則綠色建筑設計與施工管理應遵循整體性原則,將建筑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考慮,實現建筑與環境、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1.3.2可持續性原則綠色建筑設計與施工管理應遵循可持續性原則,充分考慮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1.3.3經濟性原則綠色建筑設計與施工管理應遵循經濟性原則,在滿足建筑功能和使用需求的基礎上,降低建筑成本,提高經濟效益。1.3.4創新性原則綠色建筑設計與施工管理應遵循創新性原則,積極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推動建筑行業的創新發展。1.3.5安全性原則綠色建筑設計與施工管理應遵循安全性原則,保證建筑結構安全、施工安全,為使用者提供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第二章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綠色建筑作為新時代建筑行業的發展方向,其設計理念貫穿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旨在降低建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本章將從生態建筑設計理念、節能建筑設計理念和環境友好型建筑設計理念三個方面展開論述。2.1生態建筑設計理念生態建筑設計理念主張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自然環境與建筑之間的關系,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尊重自然地形地貌,保護場地原生態景觀;(2)合理規劃建筑布局,提高綠地率,增加綠化面積;(3)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4)采用綠色建筑材料,減少建筑對環境的污染;(5)注重建筑與周圍環境的融合,提升建筑的整體美感。2.2節能建筑設計理念節能建筑設計理念強調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建筑的能耗問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對能源的需求。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優化建筑體型,降低建筑能耗;(2)采用高效的建筑圍護結構,提高保溫隔熱功能;(3)利用自然通風、采光,減少空調、照明等設備的能耗;(4)采用節能型設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5)實施建筑能耗監測與控制系統,實時掌握建筑能耗情況。2.3環境友好型建筑設計理念環境友好型建筑設計理念主張在建筑設計過程中,關注建筑對環境的影響,實現建筑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采用環保型建筑材料,減少建筑對環境的污染;(2)合理規劃建筑布局,降低建筑對周邊環境的干擾;(3)注重建筑室內環境質量,保障居住者健康;(4)提高建筑垃圾處理能力,實現建筑廢棄物的減量化、資源化;(5)推廣綠色建筑技術,提高建筑行業的整體環保水平。通過對生態建筑設計理念、節能建筑設計理念和環境友好型建筑設計理念的探討,我們可以發覺,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已成為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為建筑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在今后的建筑設計中,應進一步深化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為我國綠色建筑事業貢獻力量。第三章綠色建筑規劃與設計3.1綠色建筑規劃設計方法綠色建筑規劃設計方法旨在實現建筑與環境的和諧共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環境污染。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生態理念:在規劃設計中,充分運用生態理念,關注建筑與自然環境的協調,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2)節能設計:通過優化建筑布局、選用高效節能材料、提高建筑圍護結構功能等手段,降低建筑能耗。(3)環保材料:在建筑中大量使用環保材料,減少對環境的污染。(4)水資源利用:合理規劃水資源利用,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水污染。(5)廢棄物處理:對建筑廢棄物進行分類、回收、利用,降低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3.2綠色建筑設計流程綠色建筑設計流程包括以下幾個階段:(1)項目前期:對項目進行實地調研,了解項目所在地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經濟發展狀況等,為綠色建筑設計提供基礎數據。(2)概念設計:根據項目特點和綠色建筑理念,提出初步的設計方案,包括建筑布局、結構形式、材料選用等。(3)方案設計:在概念設計的基礎上,對建筑方案進行細化,包括建筑形態、空間布局、設備配置等。(4)施工圖設計:根據方案設計,繪制詳細的施工圖紙,包括結構、建筑、設備、電氣等專業圖紙。(5)施工與監理: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和綠色建筑標準進行施工,同時對施工過程進行監理,保證綠色建筑目標的實現。3.3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是衡量綠色建筑水平的重要依據。以下為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主要內容:(1)節能與能源利用:包括建筑能耗、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管理系統等方面。(2)室內環境質量:包括室內空氣質量、光照、聲環境等方面。(3)室外環境質量:包括綠化、景觀、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4)水資源利用:包括給排水系統、雨水收集利用、中水回用等方面。(5)材料選用:包括環保材料、綠色建材、廢棄物處理等方面。(6)社會效益:包括綠色建筑對周邊環境、社區、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影響。通過以上評價標準,可以全面評估綠色建筑的質量和水平,為綠色建筑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第四章建筑材料的選擇與利用4.1綠色建筑材料的選擇原則綠色建筑材料的選擇是綠色建筑設計與施工管理的關鍵環節。在選擇綠色建筑材料時,應遵循以下原則:(1)環保性原則:選擇無毒、無害、低污染的建筑材料,減少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危害。(2)可持續性原則:優先選用可再生、可循環利用的建筑材料,降低資源消耗。(3)節能性原則:選擇具有良好保溫、隔熱、隔音功能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4)舒適性原則:選擇對人體舒適度有益的建筑材料,如調節室內濕度、凈化空氣等。(5)美觀性原則:選擇與建筑風格協調、具有美感的建筑材料,提升建筑物的整體視覺效果。4.2建筑材料的循環利用建筑材料的循環利用是綠色建筑的重要特點。在建筑材料的選擇與利用過程中,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1)提高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率:對于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如鋼材、木材、塑料等,應進行分類回收,提高其利用率。(2)推廣廢棄物再生利用技術:將廢棄物經過處理,再生為新的建筑材料,如廢磚、廢混凝土等。(3)優化建筑設計,提高建筑物的可拆卸性:在建筑設計中,考慮建筑物的拆除與再利用,提高建筑材料的循環利用率。(4)加強政策引導與監管:應制定相關政策,鼓勵企業研發和推廣綠色建筑材料,同時對建筑材料的循環利用進行監管。4.3建筑材料的生命周期評估建筑材料的生命周期評估是對建筑材料從生產、運輸、使用到廢棄全過程的環境影響進行評價。在進行建筑材料的生命周期評估時,應關注以下幾個方面:(1)生產階段:分析建筑材料的生產過程對環境的影響,如能耗、污染物排放等。(2)運輸階段:評估建筑材料運輸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如碳排放、噪音污染等。(3)使用階段:分析建筑材料在使用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如保溫、隔熱功能等。(4)廢棄階段:評估建筑材料廢棄后對環境的影響,如填埋、焚燒等。通過對建筑材料的生命周期評估,可以為綠色建筑材料的選擇提供科學依據,促進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第五章綠色建筑施工技術5.1綠色建筑施工工藝綠色建筑施工工藝是指在施工過程中,以降低能耗、減少污染、提高施工質量為目標,采用環保、節能、高效的施工技術。其主要內容包括:(1)施工前對施工方案進行優化,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法,降低施工過程中的能源消耗;(2)采用先進的施工設備,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設備能耗;(3)采用綠色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和舒適性;(4)采用節能施工工藝,如保溫隔熱、節能照明等;(5)推廣施工過程中的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5.2施工過程中的環保措施施工過程中的環保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施工現場揚塵治理:采用封閉施工、綠化覆蓋、噴淋降塵等措施,減少揚塵污染;(2)噪聲污染控制:合理布置施工設備,采用隔音、降噪措施,減少噪聲污染;(3)廢水處理:設置沉淀池、隔油池等設施,對廢水進行處理,達標排放;(4)廢棄物處理:對施工現場產生的廢棄物進行分類、回收、處理,減少環境污染;(5)環保監管:建立健全環保管理制度,對施工現場環保措施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5.3施工現場管理施工現場管理是綠色建筑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內容包括:(1)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合理規劃施工現場,提高土地利用率,減少占用面積;(2)施工安全管理:加強安全培訓,提高施工人員安全意識,保證施工安全;(3)施工質量控制:嚴格執行施工標準,提高施工質量,減少維修成本;(4)施工進度管理:合理安排施工進度,保證工程按時完成;(5)施工環保管理:加強環保意識,嚴格執行環保法規,減少施工過程中的環境污染。第六章建筑節能技術6.1建筑圍護結構的節能設計6.1.1引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建筑能耗在能源消耗總量中的比重日益上升。建筑圍護結構的節能設計是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徑。本節將重點探討建筑圍護結構的節能設計方法及措施。6.1.2建筑圍護結構節能設計原則(1)綜合考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建筑用途等因素,確定合理的圍護結構設計參數;(2)優化建筑平面布局,提高室內外環境舒適度;(3)采用高功能、環保、可持續的建筑材料;(4)加強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遮陽和通風功能。6.1.3建筑圍護結構節能設計措施(1)外墻保溫隔熱設計:選用合適的保溫材料,提高外墻保溫隔熱功能;(2)屋面保溫隔熱設計:采用保溫隔熱功能良好的屋面材料,降低屋面傳熱系數;(3)窗戶節能設計:選用節能型窗戶,提高窗戶的保溫隔熱功能;(4)門窗密封設計:提高門窗密封功能,減少空氣滲透;(5)通風設計:優化室內外通風系統,提高室內空氣質量。6.2建筑設備的節能技術6.2.1引言建筑設備是建筑能耗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建筑設備的能效是降低建筑能耗的關鍵。本節將重點介紹建筑設備的節能技術。6.2.2建筑設備節能技術原則(1)選用高效、環保、可靠的設備;(2)優化設備選型及系統設計,提高設備運行效率;(3)實施智能化控制,實現設備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控與調節。6.2.3建筑設備節能技術措施(1)冷熱源設備:選用高效率的冷熱源設備,降低能耗;(2)供暖、空調系統:優化系統設計,提高供暖、空調設備的運行效率;(3)電氣設備:采用節能型電氣設備,降低電氣能耗;(4)給排水設備:選用節水型設備,提高給排水系統的運行效率;(5)電梯設備:選用節能型電梯,降低電梯能耗。6.3建筑智能化與節能控制6.3.1引言建筑智能化是建筑節能的重要手段,通過智能化控制系統可以實現建筑設備的優化運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本節將探討建筑智能化與節能控制技術。6.3.2建筑智能化與節能控制原則(1)采用先進、可靠的智能化控制系統;(2)實現建筑設備的實時監控與調節;(3)優化建筑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6.3.3建筑智能化與節能控制措施(1)數據采集與監測:通過傳感器、控制器等設備,實時采集建筑設備運行數據,進行監測;(2)設備運行優化:根據實時數據,對建筑設備運行狀態進行優化調整;(3)能源管理:建立能源管理系統,對建筑能源消耗進行統計、分析,提出節能措施;(4)智能控制策略:采用先進的控制算法,實現建筑設備的智能控制;(5)用戶交互:提供用戶友好的交互界面,便于用戶了解建筑設備運行狀態,參與節能管理。第七章綠色建筑評價與認證7.1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綠色建筑評價體系是衡量建筑環境功能的重要標準,其目的是保證建筑在設計、施工、運營及維護過程中,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我國綠色建筑評價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7.1.1評價指標評價指標是評價體系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節能與能源利用:評價建筑在設計、施工、運營階段對能源的節約與利用效率。(2)節材與材料利用:評價建筑在設計、施工、運營階段對材料的節約與合理利用。(3)節水與水資源利用:評價建筑在設計、施工、運營階段對水資源的節約與合理利用。(4)室內環境質量:評價建筑室內環境質量,包括空氣質量、光照、噪音等。(5)室外環境質量:評價建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如綠化、噪音、空氣質量等。7.1.2評價方法綠色建筑評價方法主要包括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定量評價主要通過對各項指標的量化分析,得出建筑的環境功能評分;定性評價則根據專家評審、現場核查等方式,對建筑的環境功能進行綜合評價。7.2綠色建筑認證流程綠色建筑認證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階段:7.2.1項目申報項目申報是指建筑項目在設計和施工階段,向認證機構提交相關資料,申請綠色建筑認證。7.2.2初步審查認證機構對申報資料進行初步審查,確認項目是否符合綠色建筑評價要求。7.2.3現場核查認證機構對項目現場進行實地核查,驗證申報資料的真實性。7.2.4評價與審核認證機構根據評價體系對項目進行評價,并提交評價報告。7.2.5認證決定認證機構根據評價報告,對項目進行認證決定,頒發綠色建筑認證證書。7.3綠色建筑評價與認證機構綠色建筑評價與認證機構是負責綠色建筑評價與認證工作的專業機構,其主要職責如下:7.3.1制定評價標準評價機構負責制定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為建筑項目提供評價依據。7.3.2組織評價與審核評價機構負責組織專家對建筑項目進行評價與審核,保證評價結果的客觀、公正。7.3.3頒發認證證書評價機構對符合評價要求的建筑項目頒發綠色建筑認證證書,為項目提供權威認證。7.3.4提供技術支持評價機構為建筑項目提供綠色建筑設計、施工、運營等方面的技術支持,促進綠色建筑發展。第八章綠色建筑施工管理8.1綠色建筑施工組織與管理綠色建筑施工組織與管理是指在建筑項目施工過程中,以綠色建筑的理念為指導,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和技術手段,對施工活動進行系統化、科學化、規范化的組織和管理。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明確綠色建筑施工目標,將綠色建筑的理念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2)建立健全綠色建筑施工組織體系,明確各部門職責,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3)優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過程中的資源浪費。(4)加強施工現場管理,保證施工質量、安全和環保。(5)強化施工過程中的溝通與協作,提高施工團隊的整體執行力。8.2綠色建筑施工質量控制綠色建筑施工質量控制是指在施工過程中,對施工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保證建筑項目符合綠色建筑的要求。其主要內容包括:(1)制定綠色建筑施工質量標準,明確施工質量要求。(2)加強施工過程的質量檢查,保證施工質量符合標準。(3)采用先進的施工工藝和技術,提高施工質量。(4)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實現施工質量的持續改進。(5)加強施工人員培訓,提高施工隊伍的質量意識和技術水平。8.3綠色建筑施工安全與環保綠色建筑施工安全與環保是指在施工過程中,注重施工安全與環保,減少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危害。其主要措施包括:(1)制定綠色建筑施工安全與環保管理制度,明確責任和要求。(2)加強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措施,預防安全的發生。(3)采用綠色施工工藝和技術,減少施工過程中的污染排放。(4)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與環保意識,加強安全與環保培訓。(5)建立健全安全與環保監測體系,及時發覺和解決施工過程中的安全與環保問題。通過上述措施,綠色建筑施工管理能夠實現建筑項目的高質量、高效率、低能耗和環保,為我國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第九章綠色建筑運行與維護9.1綠色建筑運行管理9.1.1運行管理原則綠色建筑運行管理應遵循以下原則:以人為本,保證建筑物的安全、舒適、健康;注重節能、減排、環保,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強化智能化管理,實現高效、便捷、智能的運行管理。9.1.2運行管理內容綠色建筑運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制定運行管理制度,明確責任與權限;實施設備維護保養,保證設備正常運行;監測建筑能效,優化能源消耗;加強安全管理,預防發生;提供人性化服務,滿足用戶需求。9.1.3運行管理方法綠色建筑運行管理可采取以下方法: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統,實現信息實時傳遞與處理;建立設備維護保養計劃,保證設備功能;開展能源審計,查找節能減排潛力;加強員工培訓,提高運行管理能力。9.2綠色建筑維護與保養9.2.1維護保養原則綠色建筑維護保養應遵循以下原則:定期檢查,及時維修;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關注細節,提高建筑品質。9.2.2維護保養內容綠色建筑維護保養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建筑物結構、圍護結構的檢查與修復;設備設施的維護保養;綠化景觀的養護;室內空氣質量監測與治理。9.2.3維護保養方法綠色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