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銅礦山酸性廢水綜合處理規范編制說明_第1頁
GBT-銅礦山酸性廢水綜合處理規范編制說明_第2頁
GBT-銅礦山酸性廢水綜合處理規范編制說明_第3頁
GBT-銅礦山酸性廢水綜合處理規范編制說明_第4頁
GBT-銅礦山酸性廢水綜合處理規范編制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銅礦山酸性廢水綜合處理規范(修訂)編制說明《銅礦山酸性廢水綜合處理規范》編制組主編單位: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24年10月目錄TOC\o"1-3"\h\u一、工作簡況 一、工作簡況1、任務來源硫化銅礦在開采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含銅酸性廢水。這種含銅酸性廢水的特點是酸性強、含有大量的銅離子和其他重金屬,如果不加以治理直接外排會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使水體逐漸酸化、重金屬離子超標,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因此必須對銅礦山含銅酸性廢水進行處理?!躲~礦山酸性廢水綜合處理規范》由北京礦冶研究總院起草,于2014年8月1日開始實施。標準規定了銅礦山酸性廢水處理、回用與排放要求、工藝選擇及管理、取樣與監測等,為銅礦山酸性廢水處理、回用與排放、廢水處理工藝選擇及重復利用管理提供了技術依據。然而,伴隨著環保形勢的愈加嚴峻、環保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企業、公眾環保意識的提高,以硫化礦為主的銅礦山開采企業通過采取一系列環保措施逐步完善礦山酸性廢水的治理。舊的標準要求已不能滿足目前銅礦山酸性廢水環境管理的需要,現有銅礦山應用舊標準進行銅礦山酸性廢水污染控制管理存在較大困難,對原有標準進行修訂十分迫切和重要。本次修訂標準由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編,江西銅業集團有限公司、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中國水電基礎局有限公司、云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中條山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參編,共同組成《銅礦山酸性廢水綜合處理規范》編制組,進行標準編制工作。本標準以銅礦山生產企業產生的堆場淋濾液、礦坑水等酸性廢水為研究對象,開展《銅礦山酸性廢水綜合處理規范》(GB/T29999-2013)標準修訂工作,本次修訂工作關注銅礦山酸性廢水處理全過程環境管理,在精準治污、科學治污的方針策略下,對原標準條款進行逐條核實和修正,以滿足目前銅礦山酸性廢水環境管理的需要。標準修訂對于進一步加強酸性水庫對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風險控制,促進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標準起草單位本次修訂標準由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編,江西銅業集團有限公司、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中國水電基礎局有限公司、云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中條山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編制。3、主要工作過程(1)2022年3月—5月,收集國內外有關銅礦山酸性廢水處理技術的資料,檢索國內外最新發布的相關技術,對有關的內容進行學習,消化吸收;了解行業需求,尤其對現有標準存在的不符合實際需求的內容進行重點分析,對編制的標準體系及內容進行研究,確定標準編寫大綱。同步開展標準復審工作,形成標準復審意見,提出修訂建議。(2)2022年5月,《銅礦山酸性廢水綜合處理規范》國標復審獲得批復,建議開展標準修訂工作。(3)2023年4月—10月,編制組開展標準修訂數據調研工作,先后在國內多家大型銅礦山企業開展調研,對典型銅礦山企業生產工藝及酸性廢水處理情況進行現場考察和資料收集。調研采取現場考察、座談、發調查表相結合方式,調研內容如下:=1\*GB3①企業酸性廢水產生環節,廢水水量、水質,輸送方式等。=2\*GB3②企業酸性廢水儲存條件,酸性水庫的防滲措施,水平防滲和垂直防滲的選取、控制效果等。=3\*GB3③企業酸性廢水處理工藝選擇、進出口水質、重復利用率、分質回用方式、執行的排放標準、出水水質監測等。(4)完成標準初稿2023年12月完成初稿,編制組主要工作過程為:=1\*GB3①整理調研資料,組織編寫人員編寫初稿;=2\*GB3②內部自審;組織參編單位討論,整理參編單位意見;=3\*GB3③編制組修改、完善初稿。2023年11月,編制組參加在云南省昆明市召開的有色金屬標準工作會議,會上對《銅礦山酸性廢水綜合處理規范》進行了討論。會上專家提出意見如下:1)規范文字表述,突出標準的實用性;2)重點關注酸性廢水的持續酸化問題,關注廢石在不同堆存階段廢水的pH變化;3)進一步完善后續標準工作進度計劃。4、國內外相關標準研究環境工程技術規范制定工作在國外已經開展了多年,國際標準化組織和美國、法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已經發布了數百項環境工程技術規范,各國與環境工程服務相關的技術標準是面向產品或服務的自愿性標準,其技術標準類型主要包括:基礎標準、環境質量和污染物監測分析方法標準、產品與設施性能分析測試標準、環境工程服務技術標準以及環保產品標準等方面。從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國外有關環境工程的技術標準具有幾個特點。一是與環境工程服務相關的標準在ISO和各發達國家標準體系中所占比例較小,總的數量不大;國外的環境工程服務類標準也還處于發展過程中。二是國外環境工程服務類標準中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和產品標準較多,而特定的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標準較少,尚無涉及銅礦山酸性廢水綜合治理工程的技術規范。國內與銅礦山行業有關的環境保護標準規范編制尚處于起步階段,已發布的相關標準包括《銅、鎳、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7)、《有色金屬工業環境保護工程設計規范》(GB50988)、《銅礦采選業綠色工廠評價要求》(YS/T1424-2021)等。2014年,《銅礦山酸性廢水綜合處理規范》發布,標準提出銅礦山酸性廢水綜合處理的概念,即針對銅礦山酸性廢水進行源頭控制、過程調控、末端治理相結合的集成處理。其中,通過清污分流、酸性水庫防滲、生態修復等源頭控制措施減少酸性廢水的產生和排放量,通過過程調控和末端治理保證污染物的達標排放。在酸性水源頭控制方面,我國酸性水庫建設標準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化分為兩個階段,從上世紀50年代到2000年是標準形成階段,從2000年至今屬于環保標準成熟階段。在環保標準初級階段,酸性水庫建設標準主要參照水利設施建設相關標準,表現特征是酸性水庫防滲等級相對較低。環保標準完善成熟階段,逐步形成了全庫防滲理念和體系,防滲等級提升至10-7cm/s,并對地下水監測做出明確要求,基本可實現風險管控的目標,見表1。表1酸性水庫設計建設相關標準發展階段標準發展階段標準名稱防滲等級標準特征相關條款規定1950年-2000年《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范》≤10-5cm/s以壩體為主6.9.7帷幕灌漿工程質量的評定標準為:經檢查孔壓水實驗檢查,壩體混凝土與基巖接觸段及其下一段透水率的合格率為100%,其余各段不小于90%,當設計防滲標準小于2Lu時,不合格段的透水率不超設計規定的200%灌漿質量可以評為合格。2001年-至今《有色金屬工業環境保護工程設計規范》(GB50988-2014)≤10-7cm/s壩體和庫區均包含5.1.4含第一類污染物且濃度超標污水的收集、輸送溝渠和檢查井、收集池等應防滲、防腐”,并要求人工襯層厚度不小于2mmHDPE膜。《銅礦山銅礦酸性廢水綜合處理規范》(GB29999-2013)酸性水庫的防滲層為:至少厚度1m的黏土,滲透系數≤10-7cm/s,相應的透水率≤0.01Lu;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滲透系數≤10-10cm/s?!兑话愎I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20)2001年年次發布5.1.6貯存場及填埋場滲濾液收集池的防滲要求應不低于對應的貯存場、填埋場防滲要求5.3.1II類場應采用單層人工復合襯層作為防滲襯層,要求主防滲結構層采用1.5mmHDPE膜20世紀50年代至2000年修建酸性水庫主要針對壩體垂直防滲進行設計,防滲標準主要參照《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范》等水庫壩體建設防滲規范,防滲等級參照了水工建筑物防滲標準,一般是10-5cm/s。當時酸性水庫壩基垂直防滲采用的主要有水泥灌漿、高壓擺噴灌漿、黏土固化注漿防滲帷幕等垂直防滲技術,壩體采用碾壓土石壩、黏土心墻防滲,壩體迎水面采用鋪設HDPE膜進行防滲?,F有酸性水庫防滲等級是水庫建設過程中采用的防滲標準,沿用在酸性水庫建設中對周邊環境風險明顯增加;在酸性水庫壩基中采用的水泥帷幕灌漿、高壓擺噴灌漿等垂直防滲技術,隨著時間推移,水泥和酸性物質容易反應,導致帷幕失效,在現有的酸性水庫中逐漸發生了壩基滲漏和壩肩繞滲等問題,滲流出的酸性水對周邊環境風險增加。進入新世紀,我國環境保護標準要求不斷提高,針對酸性水庫環保標準主要有《有色金屬工業環境保護工程設計規范》(GB50988-2014)、《銅礦山銅礦酸性廢水綜合處理規范》(GB29999-2013)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20)?!队猩饘俟I環境保護工程設計規范》(GB50988-2014)中規定:“含第一類污染物且濃度超標污水的收集、輸送溝渠和檢查井、收集池等應防滲、防腐”,并要求人工襯層厚度不小于2mmHDPE膜。《銅礦山銅礦酸性廢水綜合處理規范》規定,酸性水庫庫底及四周應進行防滲、防腐處理,基礎必須防滲,防滲層至少為1m厚的黏土,或2mm后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20)規定,II類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場應采用人工復合襯層作為防滲襯層,且防滲性能需達到1.5mm高密度聚乙烯膜的防滲效果,或粘土類襯層厚度不小于0.75m并飽和滲透系數不大于1.0×10-7cm/s。5、廢水處理工程現狀調研我國銅礦主要以硫化物形式賦存于礦物中。在銅礦開采中,產生大量的剝離物和尾礦。露天堆置條件下,銅礦山廢棄物中殘存含量相當高的硫化物,易被空氣中的氧所氧化,遇降雨和水,形成強烈的酸性水,并挾帶大量的重金屬離子。如不合理處置,將成為礦區嚴重的有害污染源。事實上,我國不少銅礦山多年來為這一污染問題所困擾,酸性污染十分嚴重。有的廢石堆、排土場閉庫數十年仍呈強烈酸性,地表寸草不生,建立植被困難,有的甚至污染并影響到礦區周圍的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土壤,造成了惡劣的環境影響。多數情況下,我國酸性銅礦山的污染防治,僅限于在酸性廢水產生后對酸性水進行處置。從酸性產生的源頭采取措施,通過生態修復、清污分流、酸性水庫防滲等措施防止產生酸性污染,建立酸性廢水綜合處理技術規范尚處于初步研究階段。本規范調研的內容涉及銅礦山酸性廢水的產生、處理工藝、處理效果、經濟成本、管理水平等多方面。我國幅員遼闊、南北地區地形、氣候差異較大,社會發展水平不一,需要在廣泛調研的情況下總結行業廢水治理技術。我國銅的生產集中度較高,產量排名前7家大型企業占到了總產能的67%,產量排名前14家企業占到了總產能的87%,因此本次標準修訂重點調研大型銅礦山。小型企業產能占比小,不能代表先進的生產工藝,不是調研的重點。調研結果表明,目前銅礦山酸性廢水治理技術比較成熟,國內大型礦山酸性水治理以HDS工藝、硫化-石灰法為主。1)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德興銅礦德興銅礦位于江西省上饒德興市,1958年成立,是世界上儲量在800萬噸以上的8個斑巖銅礦之一,也是亞洲最大的露天銅礦。德興銅礦采區酸性水處理廠采用硫化法+HDS處理工藝,年處理酸性廢水1500萬m3左右。(1)生產工藝回收生產以硫化工藝為主。化學硫化工藝是以酸性廢水為原料,將石灰乳添加到酸性廢水中,酸性廢水中三價鐵離子以形成氫氧化鐵沉淀的形式被除去,不含鐵的水和硫氫化鈉(控制ORP值)在銅反應池中進行反應生成硫化銅。硫化銅在濃密池中進行濃縮沉淀,底渣便是產品-硫化銅精礦。本工藝主要包括除鐵階段和銅回收階段兩個階段。(2)廢水水質采區酸性水處理廠所處理廢水來自于富家塢酸性水庫、楊桃塢酸性水庫,泵送至廠區高位水池自流至各工序。酸性廢水水質見表2。表2酸性廢水水質情況表指標Cu2+Fe2+Fe3+TFeCODPbpH濃度(mg/L)67.11418.53492.94911.47269.270.372.63(3)處理工藝流程沉銅后的廢水由采區酸性水處理廠HDS處理工序處理后達標外排。HDS工藝是將回收完銅離子的酸性水、石灰乳、一定量的循環料漿進行中和,控制pH值,然后沉淀固液分離,處理達標的澄清上清液一部分直接回用于生產,其余直接外排,底渣一部分用做自循環料漿,剩余的底渣由泵加壓輸送到排土場或壓濾后轉移至排土場。采區酸性水處理廠流程框圖如圖1。圖1采區酸性水處理廠生產工藝流程圖經過HDS工藝處理,外排水水質(表3)符合《銅、鎳、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表3外排水水質情況表指標pHCu2+CODZnPbNH3-NNi2+Co2+S2-CdAs總磷濃度mg/L7.500.0118.900.020.061.420.030.060.240.010.140.072)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永平銅礦永平銅礦位于中國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永平鎮,于1980年大規模建設,1984年10月建成投產,現為中國第二大露天銅礦,由江西銅業公司管轄。HDS污水處理站在選礦廠區域,現處理規模8萬噸/天。(1)廢水來源HDS污水處理站釆用高濃度料漿中和處理工藝,主要承接露天采區、南部污水調節庫、地下開釆所產生的酸性污水和硫酸廠廢酸等污染源治理處理。采礦酸性廢水主要由西部排土場酸性廢水、南部排土場酸性廢水、西廂嶺排土場酸性廢水、選礦充填溢流水、露天采場酸性廢水、地下開釆井下涌水組成。(2)工藝流程來自各處的采礦酸性廢水流入采場口120m標高分水池,通過DN600玻璃鋼管將廢水輸送至污水處理廠的超飽和罐中。循環渣漿和石灰乳液在底渣調節桶內充分混合,與廢水同時注入到超飽和罐中以調節廢水至中性。廢水再進入串聯的反應池中,每個反應池都設PH計監測廢水PH值,控制PH值,同時向各個反應池中曝氣以將廢水中二價鐵離子氧化為三價鐵離子。將配置好的絮凝劑通過泵揚送至反應池,廢水經反應池再進入脫氣池脫氣后自流至濃密池進行沉淀。廢水在濃密池中沉淀后澄清水溢流至出水泵房,澄清水大部分經明渠排至桐木江。而濃密池內濃度為20%的底渣一部分經位于底流泵房的渣漿泵提升至超飽和罐進行循環,一部分提升至尾礦明渠使其自流至尾礦庫沉淀、自凈。工藝流程見圖2:圖2HDS污水處理站工藝流程圖將酸性廢水和堿性廢水同時注入兩個串聯反應槽并配一定比例的循環漿料和石灰(電石)乳,充分混合之后進入脫氣槽并在此添加絮凝劑,最后進入兩個平行的30米濃密池進行沉淀,處理達標的后澄清液可以用于生產或外排,底流(中和泥漿)一部分用作循環漿料,一部分輸送到燕倉尾礦庫,其處理工藝流程詳見下圖。石灰乳液制備站工藝:外購石灰石粉用罐裝車運送至制乳站,以氣力輸送方式將石灰粉送入石灰粉料倉,再通過稱重計量給料設備送至乳液箱攪拌制成含固量為10%的石灰乳液,石灰乳液由給料泵送至HDS酸性水中和處理工藝??偱趴谠O立了國控監測站房,監測流量、PH值、COD、氨氮、重金屬,污染物排放濃度可以滿足《銅、鎳、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7-2010)要求。3)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銀山礦業銀山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為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下屬采選聯合企業。銀山礦生產酸性廢水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構成:露采酸性廢水、銅廢石場酸性廢水,1#豎井酸性排水、3#豎井酸性排水、深部挖潛(廢石井)酸性排水、南山鉛鋅廢石場酸性廢水及老窿采礦廢水。銀山礦現有廢水處理站主要工藝流程是:露采酸性廢水及井下坑采廢水經一、二級泵站將廢水揚送至中和池后,采用石灰法中和、沉淀,最后進入老尾礦庫,出水可以滿足《銅、鎳、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7-2010)要求。4)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銅礦紫金山金銅礦,位于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是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企業。紫金山銅礦屬于低品位次生硫化銅礦,其鐵和硫品位高、硫銅比大,在采選冶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含銅酸性廢水。該類水具有酸性強(pH1.5~3.5)、重金屬離子濃度高(銅離子濃度一般為50~500mg/L)、水量波動大、來源點分散等特點。目前,硐坑水的處理系統主體工藝流程為“初沉降—纖維過濾—超濾—兩級反滲透濃縮”,濃水直接進入“萃取—電積”工段回收銅,產水再利用,從而實現了含銅酸性廢水的零排放。紫金山銅礦硐坑水膜分離處理系統工藝流程見圖3。圖3膜分離處理含銅酸性硐坑水工藝流程滲水硫化法沉銅系統采用“廢水液堿中和除鐵—硫化回收銅—氧化、中和法。有機相中的鐵通過洗滌而分離,即通過配有電積液的洗滌水洗滌有機相,利用洗滌水中的銅競爭性替換負載有機相中的鐵,可以降低負載有機相中鐵的含量,工藝流程見圖4。圖4硫化法沉銅系統工藝流程5)廣東省廣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大寶山礦業廣東韶關大寶山礦區屬于多金屬硫化物伴生礦床。自上世紀70年代開采以來,所產生的酸性礦山廢水直接排入當地灌溉飲用水源地橫石河,嚴重惡化了該地區的生態環境。大寶山礦業廢水的金屬含量受到水量和季節變化的影響,大多數都是含硫酸性廢水,pH值在3左右。大寶山礦業酸性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為Mn、Zn、Cu、Fe、Ni和懸浮物等。目前采用石灰法處理酸性廢水,調整pH值,沉淀廢水中的污染物質。針對酸性重金屬廢水,采用調節池+一級混凝沉淀+二級混凝沉淀的方案,在此基礎上輔以部分污泥回流,物化處理選擇石灰作為主要投加藥劑。二、標準修訂主要內容本標準設置了8個章節內容,具體包括:1 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銅礦山酸性廢水貯存、處理、回用與排放要求、工藝選擇及管理、取樣與監測等。本標準適用于產生酸性廢水的銅礦山企業,可作為銅礦山酸性廢水貯存、處理、回用與排放、廢水處理工藝選擇及重復利用管理的技術依據。修訂內容:在原標準基礎上新增有關銅礦山酸性廢水貯存的管理有關要求?!躲~礦山酸性廢水綜合處理規范》(GB/T29999-2013)第1節“范圍”中規定了銅礦山酸性廢水處理、回用與排放要求、工藝選擇及管理、取樣與監測等。酸性水貯存設施是礦山重要的環保設施,原標準未對酸性水貯存設施環境保護管理的相關規定,企業生產管理和環保部門監管缺少依據。有必要對《銅礦山酸性廢水綜合處理規范》(GB/T29999-2013)進行修訂,增加銅礦山酸性水貯存、收集與輸送要求。2 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576工業鍋爐水質HJ25.6污染地塊地下水修復和風險管控技術導則HG/T20715工業污染場地豎向阻隔技術規范GB18597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8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34330固體廢物鑒別標準通則HJ298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規范GB5085.7危險廢物鑒別標準通則GB5085.1危險廢物鑒別標準腐蝕性鑒別GB5085.2危險廢物鑒別標準急性毒性初篩GB5085.3危險廢物鑒別標準浸出毒性鑒別GB5085.4危險廢物鑒別標準易燃性鑒別GB5085.5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反應性鑒別GB5085.6危險廢物鑒別標準毒性物質含量鑒別GB18599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25467銅、鎳、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897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T14848地下水質量標準GB/T50050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設計規范HJ/T212污染源在線監控(監測)系統數據傳輸標準HJ/T353水污染源在線監測安裝技術規范(試行〉HJ/T355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運行與考核技術規范〈試行〉HJ819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總則GB3838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GB36600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HJ/T166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修訂內容:刪除了原標準廢水污染物監測標準的有關內容,新增了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廢水排放標準、地下水質量標準、自行監測等引用標準。規范性引用文件中《危險廢物鑒別標準》(GB5085.1-7)、《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8)、《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等標準均已修訂,對第2節規范性引用文件進行了更新。3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合本標準。3.1酸性廢水 Acidwastewater指銅礦山在采礦過程中產生的pH值低于6的廢水。3.2廢水綜合處理 Theintegrationtreatmentofwastewater指銅礦山酸性廢水的源頭控制、過程調控、末端治理相結合的集成處理。3.3中和污泥 Neutralizationsludge指礦山酸性廢水中和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化學污泥。修訂內容:無修訂內容。4 污染物與污染負荷4.1廢水來源酸性廢水主要來源于礦山開采過程中產生的酸性礦坑水和礦山開采裸露區域、排土場、廢石場產生的酸性淋溶水,主要污染物為pH、重金屬、硫化物、氟化物等。4.2廢水量現有企業酸性廢水產生量應通過實測確定,在清污分流的基礎上,監測酸性廢水產生量。新建企業廢水產生量應根據開采規模、匯流面積、降雨量等因素綜合確定。4.3廢水水質現有企業酸性廢水污染物成分和濃度應以檢測數據為準,新(改、擴)建企業可通過廢水工藝實驗或參考成礦條件相似的礦山企業確定。修訂內容:本小節為新增章節,主要說明了本標準針對的酸性廢水來源、廢水量的核算方法、廢水水質的確定方法。5總體要求5.1一般規定5.1.1銅礦山企業建設與運行管理應遵守國家和地方相關法律法規、產業政策、排放許可制和行業污染防治政策等管理要求,并積極推行清潔生產、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5.1.2銅礦山企業應設置酸性水庫和酸性廢水處理站,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酸性廢水進行收集、處理,處理后的廢水回用或達標排放。5.1.3銅礦山酸性廢水治理工程應符合經批準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要求,并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5.1.4銅礦山酸性廢水宜分質處理、分質回用,有條件時宜優先回收廢水中有價金屬。5.1.5銅礦山酸性廢水治理工程應采取二次污染防治措施,防止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對環境造成污染。5.1.6酸性廢水處理站應設置事故應急防范設施,防止酸性廢水外排。廢水反應池、應急事故池等設施的防滲要求應當不低于新建酸性水庫的水平防滲要求,并設置防漫流設施。5.1.7企業應按照GB25467及國家排污口規范化設置的相關規定設置廢水排放口。5.1.8酸性廢水處理產生的中和污泥應按GB5085、GB5086.1、HJ557規定鑒別其性質;根據污泥性質采取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措施,優先在礦山進行生態修復等綜合利用,不能綜合利用的送有資質單位綜合回收或安全處置,企業自行處置應滿足GB18597,GB18598,GB18599的規定。5.1.9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設備結垢物應按GB5085、GB5086.1、HJ557規定鑒別其性質,按固廢性質進行合規處置。5.2源頭控制5.2.1露采礦山宜合理控制爆破堆存量,雨季“多爆少存”,旱季“少爆多存”,及時清除邊坡斜面殘存的巖石及凹陷坑,杜絕雨水積存酸化。5.2.2地采礦山宜對廢棄礦井進行固封,使礦井內變成厭氧環境,避免酸性水的產生。5.2.3銅礦山終了邊坡、排土場、廢石場應及時開展生態修復,減少酸性廢水的產生。5.2.4銅礦山企業應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原則,在露天采場、廢石場、排土場周邊建設截洪溝、排水溝等工程設施。5.2.5酸性廢水的貯存應滿足以下防滲要求:新建酸性水庫:酸性水庫底部及四周應進行防滲、防腐處理,基礎必須防滲,防滲層為至少lm厚黏土層(滲透系數≤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滲透系數≤10-10cm/s)。現有酸性水庫:開展防滲需求分析和項目前期評估,確定是否需要開展防滲工程設計。針對防滲工程設計與施工,根據水文地質條件、場區周邊地下水環境保護目標、防滲工程所在裝置區對地下水環境質量影響程度,分析不同防滲技術的適用性與經濟性,確定適宜的防滲技術。開展垂直防滲技術的應用情形如下:1)由于地形條件限制,無法進行地面水平防滲的,且下伏的天然相對不透水層在場區內分布連續且穩定;2)由于已有酸性水庫的使用限制而無法開展地面防滲的。5.2.6酸性廢水宜采用密閉管路進行收集和輸送,并設立管道泄漏應急措施。采用明渠進行和收集和輸送的,應做好溝渠底部和四周的防滲處理,防滲系數不低于新建酸性水庫的水平防滲要求。修訂內容:本小節為新增章節,對銅礦山酸性廢水的源頭控制及環境管理提出了總體要求,具體修訂內容如下:(1)關于“酸性廢水的排放控制及處理回用要求”的規定《銅礦山酸性廢水綜合處理規范》(GB/T29999-2013)第4.6節“酸性廢水的排放控制及處理回用要求”規定:“酸性水庫底部及四周應進行防滲、防腐處理,基礎必須防滲,防滲層為至少1m厚黏土層(滲透系數≤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滲透系數≤10-10cm/s?!痹撘幏兜倪m用范圍未對新、老銅礦山或酸性水庫予以區分,已建酸性水庫在防滲性能方面尤其是壩體防滲,與規范存在一定差異,針對老銅礦山的酸性水庫是否全面防滲存在較大爭議。依據生態環境部關于印發《地下水污染源防滲技術指南(試行)》和《廢棄井封井回填技術指南(試行)》的通知(辦土壤函〔2020〕72號),明確提出針對篩選的重點污染源,根據相應的判定條件,開展防滲需求分析,確定是否需要開展防滲工程設計。且針對防滲工程設計與施工,根據水文地質條件、場區周邊地下水環境保護目標、防滲工程所在裝置區對地下水環境質量影響程度,分析不同防滲技術的適用性與經濟性,確定適宜的防滲技術。指南中闡述了無法開展地面防滲的酸性水庫開展垂直防滲技術的應用情形。本標準根據現有酸性水庫的實際情況對《銅礦山酸性廢水綜合處理規范》(GB/T29999-2013)第4.6節關于貯存場所防滲措施的要求進行修訂。(2)關于“酸性廢水的收集和輸送要求”的規定本標準增加修訂內容如下:酸性廢水宜采用密閉管路進行收集和輸送,并設立管道泄漏應急措施。采用明渠進行和收集和輸送的,應做好溝渠底部和四周的防滲處理,防滲系數不低于新建酸性水庫的水平防滲要求。(3)關于“中和污泥處置措施”的規定《銅礦山酸性廢水綜合處理規范》(GB/T29999-2013)第4.8節“酸性廢水處理產生的中和污泥應按GB5085、GB5086.1、HJ557規定鑒別其性質;根據污泥性質送有資質單位綜合回收或自行安全處置,企業自行處置應滿足GB18597,GB18598,GB18599的規定?!便~礦山采選企業生產過程中,形成大面積的礦山廢棄地,包括露采邊坡和采坑、廢石場、尾礦庫等。企業在開展生態恢復時,需要覆土,由于當地土源有限,外部運土運距較遠,且表土剝離也存在生態破壞和土壤二次污染風險,因此礦山企業為解決酸性廢水處理污泥的出路,結合其固體廢物屬性,在礦區內開展自行綜合利用并已成功付諸實踐。將酸性廢水處理污泥作為覆土土源,是植物正常生長的良好基質,大量工程經驗已經證明其可行性。本標準對《銅礦山酸性廢水綜合處理規范》(GB/T29999-2013)第4.8節進行修訂,提出污泥在礦山企業自行綜合利用的要求。(4)關于“銅礦山排土場生態修復、礦井固封”等源頭控制要求本標準增加修訂內容如下:地采礦山宜對廢棄礦井進行固封,使礦井內變成厭氧環境,避免酸性水的產生。銅礦山終了邊坡、排土場、廢石場應及時開展生態修復,減少酸性廢水的產生。(5)關于“結垢物處置、應急防范”等其他要求本標準增加修訂內容如下: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設備結垢物應按GB5085、GB5086.1、HJ557規定鑒別其性質,按固廢性質進行合規處置。酸性廢水處理站應設置事故應急防范設施,防止酸性廢水外排。廢水反應池、應急事故池等設施的防滲要求應當不低于新建酸性水庫的水平防滲要求,并設置防漫流設施。6 工藝選擇6.1工藝設計前應對廢水的水質、水量及其變化規律進行全面調查,得到具有代表性、準確的污染源參數,并進行必要的工藝試驗。6.2酸性廢水治理工程應在科研和生產實踐的基礎上,積極采用先進適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且應符合本規范的有關規定。6.3應根據銅礦山酸性廢水的水質特點,選擇能夠穩定處理達標和有利于回用的廢水處理工藝。6.4廢水經處理后應采用分質回用方式重復利用,以提高廢水重復利用率,不能回收利用的廢水處理后達標排放。6.5廢水處理工藝的選擇應根據廢水量、水質、藥劑來源、處理后水質要求、污泥處置方法等因素,進行技術經濟方案比較后確定,優先選用技術成熟、穩定、達標、污泥產率低、節能的處理工藝。6.6酸性廢水處理應優先采用回收有價值金屬或綜合利用的處理工藝。6.7外排廢水應符合GB25467的規定,還應滿足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排污許可的要求。對于錳、鉈等GB25467未作規定的特征污染物,還應滿足地方排放標準和GB8978的限值要求。6.8酸性廢水處理工藝宜選用石灰中和法、高濃度泥漿法(HDS)、硫化-石灰中和法等處理工藝,詳見表1。也可根據需要選擇組合工藝,同步去除特征污染物。6.8鉈、錳等特征污染物無法達標的企業,應增設除鉈、除錳等重金屬去除設施,在常規處理工藝基礎上增加預處理或深度處理裝置,采用高級氧化、納米吸附等方法實現錳、鉈等污染物的達標排放。表1廢水主要處理工藝選擇處理方法原則工藝流程工藝特點回用水用途石灰中和法廢水→沉砂均化→石灰中和→沉淀液固分離→處理后產水對重金屬離子的去除率很高(大于98%),基本可處理除汞以外的所有重金屬離子,對水質有較強的適應性;工藝流程短、設備簡單、石灰就地可取、價格低廉、廢水處理費用低;但處理后出水濁度較高、過濾脫水性能差,組成復雜,產生污泥含固率低,僅1~2%,污泥量大,綜合回收利用與處置難,易造成二次污染。處理后可達標排放,也可用作廢石堆場、道路抑塵和濕法收塵用水,還可經回用實驗或相似經驗證明可行時用作鍋爐補給水和工藝用水。高濃度泥漿法(HDS)廢水→沉砂均化→中和反應→沉淀液固分離→處理后產水處理原理與石灰中和法相同,通過回流底泥,充分利用石灰的剩余堿度,處理同體積廢水可比常規方法減少石灰消耗5%~10%;可提高水處理能力1~3倍;產生污泥含固率高,可達20%~30%,是常規石灰法污泥體積的1/20~1/30;可顯著延緩設備、管道結垢,提高設備使用率;可實現全自動化操作。硫化-石灰中和法廢水→沉砂均化→硫化→沉淀液固分離→中和反應→沉淀液固分離→處理后產水當廢水中含有有價金屬時,可采用該法回收有價金屬。硫化法生成的金屬硫化物溶解度比金屬氫氧化物溶解度小,處理效果比石灰中和法更徹底,且沉淀物不易溶解,沉渣量少,含水率低,便于回收有價金屬;但反應過程會產生有毒氣體硫化氫,需進行收集處理。物化-膜法廢水→沉砂均化→中和→沉淀液固分離→出水預處理→多介質過濾→超濾→反滲透或納濾→深度處理產水對中和處理后水加入阻垢劑進行預處理降低鈣濃度,再經多介質過濾、超濾和反滲透(納濾)膜系統處理,深度處理出水能達到工業循環水水質標準;濃水采用中和、重金屬吸附處理。具有分離效率高、節能環保、設備簡單、操作方便;適用于嚴格控制重金屬廢水外排地區的污水。修訂內容:針對GB8978要求外的特征污染物,如鉈、錳、鐵等污染物,增加了預處理和深度處理的要求,并對排放要求做出了規定。7廢水重復利用7.1 廢水重復利用應遵循分質收集處理、分質回用原則;酸性廢水經集中收集處理后出水應根據不同用水要求實現分質回用。7.2 石灰中和法和高濃度泥漿法(HDS)出水回用時,宜加入適量的緩蝕阻垢劑減緩在輸送和使用過程中對管道和設備的結垢和腐蝕作用。7.3回用水用作廢石堆場、道路抑塵和濕法收塵用水時,應符合GB25467的規定。7.4回用水用作鍋爐補給水時,應根據鍋爐工況,對回用水再進行軟化、除鹽、離子交換等處理,直至滿足相應工況的鍋爐水質標準。7.5回用水用作工藝用水時,應符合相關工藝或產品的用水水質指標要求。7.6使用回用水的用戶應進行回用水的用水管理,包括水質穩定、水質水量、輸送管網與用水設備監測控制等工作。7.7回用水管道要按規定涂有與新鮮水管道相區別的顏色,并標注“回用水”字樣。7.8回用水管道用水點處要有“禁止飲用”標志,防止誤飲誤用。7.9外排廢水排放口應安裝計量和在線監測裝置,并符合HJ/T353、HJ/T355、HJ/T212的要求。修訂內容:無修訂內容。8 監測與排放8.1 出水取樣監測點應設在廢水處理設施出口處,并制訂監測計劃,定期對出水水質進行取樣監測分析,以滿足排放或回用水質要求。8.2應按照環境監管部門的規定設置污染物排放口,設立排放口標志,依法安裝流量計和視頻監控。8.3廢水污染物的監測分析方法應符合GB25467、GB8978及地方排放標準的相關要求。8.4酸性水處理站廢水排放口下游應設置地下水質監控井。酸性水庫投入使用前,至少應監測一次本底水平;在運行過程中和停止使用后,每年按枯、平、豐水期進行,每期一次。以pH和重金屬污染物為主要控制項目,兼顧特征污染物。8.5應定期進行排放口下游地表水和土壤環境監測,并列入企業自行監測計劃,關注下游環境變化。修訂內容:在銅礦山酸性水的日常環境管理過程中,處理設施出水只是酸性廢水污染控制的一部分,酸性水庫下游地下水水質也是酸性廢水污染控制的關鍵環節。原標準對取樣與監測范圍的要求涵蓋不夠,僅對出水取樣監測點應設在廢水處理設施出口水池,未對酸性水庫下游地下水水質提出監測和控制要求。本標準對《銅礦山酸性廢水綜合處理規范》(GB/T29999-2013)第8.1節進行修訂,提出酸性水庫下游地下水水質監測和控制、排放口下游地表水和土壤環境監測等要求。三、標準中如涉及專利,應有明確的知識產權說明。本標準不涉及專利。四、主要試驗或驗證的分析、綜述報告、技術經濟論證,預期的經濟效果。本標準通過在銅礦山的實際驗證和調研,確定銅礦山酸性廢水綜合處理的適用技術。本規范總結了現行法律、法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