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期末考前總復習
《孫權勸學》知識點匯總講解+專題訓練
一、原文及翻譯
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
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日:“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
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托。孫權說:
“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嗎?我只是讓你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
說軍務繁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頗多。”呂蒙于是開始學習。
等到魯肅經過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一起談論議事,魯肅十分吃驚地說:“你現在軍事方面和政治
方面的才能和謀略,不再是吳下時沒有才學的阿蒙了!”呂蒙說:“與讀書的人分別幾天,就應當用新的
眼光看待,長兄你知曉事情怎么這么晚呢?”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為好友后分別了。
二、字詞理解
(1)字詞注釋
初:當初,起初,這里是追述往事的習慣用詞。
謂……曰:謂,告訴;連用表示“對……說”。
呂蒙:字子明,三國時吳國名將,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縣東南)人。
卿:古代君對臣或朋友之間的愛稱。
今:當今。
當涂:當道,當權。
掌事:掌管政事。
辭:推托。
以:介詞,用。
務:事務。
孤:古時王侯的自稱。
豈:難道。
治經:研究儒家經典。治,研究?!敖洝敝浮对娊洝贰渡袝贰抖Y記》《周易》《春秋》等書。
博士: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
邪(y6):通“耶”,語氣詞,表示反問或疑問的語氣。
但:只,僅。
當:應當。
涉獵:粗略地閱讀。
見往事:了解歷史。見,了解;往事,指歷史。
耳:語氣詞,表示限制語氣,罷了。
多務:事務多,雜事多。務,事務。
孰若:與……相比如何;誰像(我)。孰:誰,哪個;若:比得上。
益:好處。
乃:于是,就。
始:開始。
就學:指從事學習。就,單獨翻譯為從事。
及:到了……的時候。
過:經過。
尋陽:縣名,在湖北黃梅西南。
論議:討論議事。
大:非常,十分。
驚:驚奇。
者:用在時間詞后面,不譯。
才略: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謀略。
非復:不再是。復:再,又。
吳下阿蒙:指在吳下時的沒有才學的呂蒙。吳下,指吳縣,如今江蘇蘇州。阿蒙,指呂蒙,名字前加"
阿",有親昵的意味?,F指才識尚淺的人。
士別三日:與讀書的人分別幾天。三:幾天,這里指“幾”。士,讀書人。
即:就。
更(geng):重新。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大兄:長兄,這里是對同輩年長者的尊稱。
何:為什么。
見事:知曉事情。
乎:啊。表感嘆或反問語氣。
遂:于是,就。
拜:拜見。
別:離開。
(2)通假字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牙B:通“耶”,語氣詞。表反問語氣。
卿今當涂掌事。
當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當權。
(3)詞類活用
1.蒙辭以軍中多務辭:狀語后置,名詞作動詞。
2.大兄何見事之晚乎之:主謂取獨。
(4)一詞多義
以:蒙辭以軍中多務。(介詞,用);自以為大有所益。(認為)
當:但當涉獵。(應當);當涂掌事。(掌管)
見:見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認清)
(5)古今異義
蒙(辭)以軍中多務
古義:推辭。
今義:告別,不接受,解雇。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古義:古時候王侯的自稱,我。
今義:獨自,孤獨。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古義:研究。
今義:治理。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古義: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
今義:學位的最高一級
(及)魯肅過尋陽
古義:到了............的時候
今義:以及。
及魯肅(過)尋陽
古義:到.
今義:經過。
即(更)刮目相待
古義:重新。
今義:更加。
(但)當涉獵
古義:只。
今義:轉折連接詞,但是。
但當(涉獵)
古義:粗略的閱讀
今義:捕捉獵物
見(往事)耳
古義:歷史。
今義:過去的事。
自以為(大)有所益
古義:很。
今義: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
蒙乃始(就)學
古義:從事。
今義:就。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古義:認清。
今義:看見。
(6)特殊句式
倒裝句
蒙辭以軍中多務。
即:蒙以軍中多務辭。(介詞結構后置)
反問句: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嗎)!
卿言多務,孰若孤?
三、文章理解
此文既記敘了呂蒙在孫權勸說下開始學習,之后大有長進的故事,也贊揚了孫權、呂蒙認真學習的精
神,并告誡人們學習的重要性。此文簡練生動,首重以對話表現人物,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極富表
現力,毫無冗繁之處,更是運用了側面烘托及對比的手法來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風采。
本文注重以對話表現人物。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富于情趣。僅寥寥數語,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
物各自說話時的語氣、神態和心理。
四、實戰演練
1.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鑒》,這部書是北宋司馬遷主持編撰的一部紀傳體通史。
B.《陋室銘》體裁是銘,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誡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
文體常常是不用韻的。
C.古文中的稱謂非常豐富,有自稱,有對他人的愛稱、敬稱。如"卿"是君對臣的愛稱;"孤"是王侯的自稱。
D.古人以山北水南為"陽",山南水北為"陰"。"陰陽割昏曉"的"陽"指泰山的北面。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期氣傳金柝(寒冷的)B.再往事耳(看見)
C.即里刮目相待(更加)D.當窗理石鬢(像云那樣的)
3.下列劃線字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即更刮目相待(geng)B.肅遂拜蒙母(shui)
C.卿今者才略(liao)D.孰若孤(shU)
4.下列句子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蒙辭以軍中多務B.卿言多務,孰若孤
C.士別三日,既更刮目相待D.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5.下列文言語句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A.蒙辭以軍中多務。譯文:呂蒙用軍中事務多來推辭。
B.但當涉獵,見往事耳。譯文:但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過往的事情罷了。
C.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譯文:你現在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原來那個吳地的阿蒙了!
D.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譯文:魯肅于是叩拜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然后離開了。
6.填空。
(1)《孫權勸學》選自《》o這是一部,記載了從到
共1362年間的史事。作者是(朝代)的,他是著名的、o
(2)表現孫權對下屬呂蒙愛護和器重的一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孫權給呂蒙提出的讀書目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孫權勸學》并沒有直接描寫呂蒙的進步,而是通過魯肅的"大驚"和他所說的話表現出來的,這兩句
話是:,!
(5)"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一句中的"經"指《易》《》《》《禮》《》等
書。
7.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古今意義。
⑴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__
⑵但當涉獵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__
(3)見往事耳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__
8.根據原文意思填空。
《孫權勸學》的原因是"—";《孫權勸學》的學習方法是"—";《孫權勸學》的語言是"—";《孫權勸學》
的結果是"—(以上均填原句)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趙武靈王北略中山①之地,至房子,遂之代,北至無窮,西至河,登黃華之上。與肥義謀胡服騎射以教
百姓,口:“愚者所笑,賢者察焉。雖驅世②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彼旌?/p>
國人皆不欲,公子成稱疾不朝。王使人請之:“家聽于親,國聽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
吾恐天下議之也。制國有常,利民為本;從政有經,令行為上。明德先論于賤,而行政先信于貴,故愿慕
公叔之義以成胡服之功也?!惫映稍侔莼注廴眨骸俺悸勚袊?,圣賢之所教也,禮樂之所用也,遠方之
所觀赴也,蠻夷之所則效也。今王令此而襲遠方之服,變古之通,逆人之心,臣愿王熟圖④之也!”里者以
報。王自請往之,口:“吾國東有齊、中山,北有燕、東胡,西有樓煬、秦、韓之邊。今無騎射之備,則
何以守之哉?先時中山囪齊之強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圍鄢⑤;微社稷之神靈,則都幾于不守也,
先王丑之。故寡人變服騎射,欲以備四境之難,報中山之怨。而叔順中國之俗,惡變服之名,以忘鄢事之
丑,非寡人之所望也?!惫映陕犆速n物服明旦服而朝方建始出題胭令而招騎射焉。,
(選自《資治通鑒》)
【注】①中山:地名。后文"房子、代、無窮、黃華”都是地名。②驅世:全天下。③稽首:古時一種禮節。
④圖:想,反復考慮。⑤部:地名。
9.下面是小娟同學對句中加點詞語境意義的理解與推斷,不至項的一項是()
A.聯系成語"舍近求遠",可推知"今王舍此而襲遠方之服"中"舍"意義為"放棄"。
B.回顧課文"策之不以其道”(《馬說》)可推知“變古之道"中"道"的意義為"方法"。
C.查字典,"負"有"背""依仗"等義項,"中山貝齊之強兵"中"負"應選擇"依仗”。
D.古漢語有字同義不同現象,"引水圍部"與"友人慚,下車引之"(《陳太丘與友期行》中兩個"引"字同義
不同。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公子成聽命/乃賜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騎射焉/
B.公子成/聽命乃賜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騎射焉/
C.公子成聽命/乃賜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騎射焉/
D.公子成/聽命乃賜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騎射焉/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趙武靈王向北占領中山、房子等地,與肥義謀劃讓百姓穿胡服和學騎馬射箭之事。
B.公子成不贊成改革,稱病不上朝,趙武靈王派使者向他轉述了改革意義,希望能說服他。
C.趙武靈王禮賢下士,他親自拜訪公子成,向公子成分析了當前形勢并表達自己想法。
D.趙武靈王用先王因循守舊而造成鄢城失守的歷史事實,最終說服公子成穿胡服上朝。
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雖驅世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2)故寡人變服騎射,欲以備四境之難,報中山之怨。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初,權謂呂蒙目:“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目:“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
與蒙論議,大驚日:“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日:“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
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司馬光《孫權勸學》)
【乙】
密以蒲僻①乘牛掛《漢書》一帙②角上行且讀。越國公楊素適見于道,按轡③躡④其后,曰:“何書生勤如
此?”密識素,下拜,問所讀,目:“《項羽傳》,“因與語,奇之。歸謂子玄感日:“吾觀密識度⑤,非
若等章?!毙兴靸A心結納⑥。
(歐陽修等撰《新唐書?李密傳》)
【注釋】:①蒲贊:蒲:蒲草,W:襯托馬鞍的坐墊,②帙:書套、書函。③轡:駕取牲口的嚼子和韁
繩。④躡:跟隨,輕步行走的樣子,⑤識度:見識風度。結納:結交。
13.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①但當涉獵()②或魯肅過尋陽()
③歸覆子玄感曰()④玄感遂傾心結納()
1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密以蒲情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B.密以蒲釋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C.密以蒲鞫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D.密以蒲鞫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15.把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2)因與語,奇之。
16.請簡要概括【甲】文中呂蒙和【乙】文中李密的共同點。
【甲】
初,權謂呂蒙目:“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日:“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擔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
與蒙論議,大驚日:“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日:“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
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資治通鑒》
【乙】
王隱,字處叔,陳郡述人也。納好弈拱,隱謂之曰:“禹惜寸陰,不聞數棋。"對日:“我弈忘憂耳。”
隱目:“蓋聞古人遭逢①,則以功達其道。若其不遇,則以言達其道。君少長五都游宦②四方華夷③成敗皆
當聞見,何不記述而有裁④成?應仲遠作《風俗通》,崔子真作《政論》,蔡伯喈作《勸學篇》,史游作《急
就章》,猶皆行于世,便為沒⑤而不朽。此可兼濟(天下),何必博弈而后忘憂哉!”史官之立,自納始也。
——《晉書?王隱傳》(有刪改)
【注釋】①遭逢:遇到好時代。②游宦:外出求官。③華夷:漢族與少數民族。④裁:剪裁,消減。⑤
沒(mb):消失。
17.請運用表格提供的方法,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字詞方法字義
及魯肅過字源推測法:甲骨文凌^
—
尋陽
王隱謂.之
課內遷移法:權謂呂蒙曰(《孫權勸學》)—
日
此可.兼濟參考成語法:德才兼備—
猶皆行于查閱詞典法:①如同,好像。②尚且。③通"由",由于。(《古代漢_________(填序
世語常用詞典》)號)
18.給文中畫線句停頓,停頓處用"/"劃開。(限斷3處)
君少長五都游宦四方華夷成敗皆當聞見
19.參照示例,設計朗讀腳本。
【示例】孤官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豈"、哪",應讀重音。"豈"是難道的意思,表示反問語氣,朗讀時應神態嚴肅,語氣堅決,要讀出孫權對
呂蒙推辭不愿讀書的強烈不滿和責備之情;句末語氣詞"邪",朗讀時語調上揚,表現出孫權對其寄寓厚望的
懇切之意。
回學博弈而后忘優越!
朗讀設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細讀兩篇文章,借助"思考錦囊",并結合相關內容,分析孫權與王隱兩人的勸說特點。
團可以想想勸說的目的
思考錦國可以想想勸說的語言特點
囊團可以想想勸說者的情感
回......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初,權謂呂蒙目:“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日:“孤豈欲卿治經為
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
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目:“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日:“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
何見事之曉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孫權勸學》
【乙】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世力農。父和,能節食以濟饑者。有耕侵其地,割而與之;贊其財
者不責償。飛生時,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因以為名。未彌月,河決內黃,水暴至,母姚抱飛坐甕中,
沖濤及岸得免,人異之。
少負氣節,沈厚寡言,家貧力學,尤好《左氏春秋》、孫吳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
八石,嘗射于周同,盡其術,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設祭于其冢。父義之,曰:“汝為時用,其徇國死義
壬!”
——《宋史岳飛傳》
2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話。
(1)m途掌事:________________
(2)尤好《左氏春秋》
22.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含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業魯肅過尋陽/沖濤業岸得免
B.大兄何見事之晚乎/人異之
C.蒙辭/軍中多務/能節食以濟饑者
D.肅遂拜蒙母,結友則別/擇其善者畫從之
2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汝為時用,其徇國死義乎!
24.結合選文說說呂蒙和岳飛為什么能成為一代名將。
【甲】【乙】兩文均選自《資治通鑒》,請閱讀文章,按要求完成以下題目。
【甲】
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日:“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目:“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
與蒙論議,大驚日:“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日:“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
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乙]_____________
初,魏公操①遣廬江太守朱光屯②皖,大開稻田。呂蒙言于孫權日:“皖田肥美,若一收孰③,彼眾必增,宜
早除之。”閏月,權親攻皖城。諸將欲作土山,添攻具,呂蒙目:“治攻具及土山,必歷日乃成,城備既
修,外救必至,不可圖也。且吾乘雨水以入,若留經日,水必向盡,還道艱難,蒙竊④危之。今觀此城,不
能甚固,以三軍銳氣,四面并攻,不移時可拔;及水以歸,全勝之道也。”權從之。侵晨⑤進攻食時破之獲
朱光及男女數萬口。
【注釋】①魏公操:指曹操。②屯:屯兵,駐扎。③孰:植物的果實、種子成熟。④竊:私下,私白。
⑤侵晨:天蒙蒙亮。
25.解釋下列加點字詞語
(1)魏公操遵廬江太守朱光屯皖
(2)必歷日不成________________
(3)及水以歸,全勝之道也。
26.用"/"給下列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侵晨進攻食時破之獲朱光及男女數萬口。
27.甲文標題"孫權勸學”既概括了故事內容,也明確了勸說目的。聯系乙文內容,為該選文擬一個標題(不
超過5個字)。
小貼士:給選文擬題最簡單的方法之一:人物+主要事件
28.在勸說過程中,甲文中多個語氣詞的運用使孫權關心下屬、善于勸學的形象更為鮮明;細讀乙文,呂
蒙話語中的多個"必"字和"且""若"等字也很值得揣摩。請根據選文內容分析其表達效果。
文言文閱讀
【甲】
初,權謂呂蒙目:“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目:“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烏魯肅過尋陽,
與蒙論議,大驚日卿今者才喀,非復吳下阿蒙!”蒙日:“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選自《資治通鑒》)
【乙】
金溪①民方仲永,世隸②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吊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
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敢,其文④理⑤皆有可觀者。邑人
奇之,稍稍⑥賓⑦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③仲永環謁⑨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頒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
復到舅家問焉,目:“泯然?眾人矣。”
(選自《王文公文集》)
注:①金溪:地名,今在江西金溪。②隸:屬于。③收:取,團結。④文:文采,⑤理:道理。⑥稍
稍:漸漸。⑦賓客:把......當作賓客。⑧扳:通"攀",牽,引。⑨環謁:四處拜訪,⑩明道:宋仁宗趙禎
年號(1032-1033年),?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點完全消失了。
2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①大兄何見事之晚乎②忽啼求之
B.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或以錢幣乞之
C.①基文理皆有可觀者②基真無馬邪
D.①但當涉獵,見往事耳②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30.用"/"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限兩處)。
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
3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及魯肅過潺陽
(2)卿今者才略
(3)父異焉
(4)自是指物作詩立感
3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卿言多務,孰若孤?
(2)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
33.呂蒙和方仲永的故事引人深思,請結合自身學習經歷談一談你受到的啟發。
【甲】
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目:“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目:“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
與蒙論議,大驚目:“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日:“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
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乙】
王冕僧寺夜讀(節選)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p>
牽牛來責蹊①田者。父怒,撻②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癡如此,曷③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
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④若不見。
安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學遂為通儒。
【注】①蹊xi:踩踏,踐踏。②撻抬:用鞭子或棍子打。③曷h邑為什么。④恬:安靜、平靜。
34.解釋下列加點字的含義。
①但當涉獵,見往事耳耳②即更刮目相待更—
③冕小兒,恬若不見若④吸牽牛來責蹊田者。或—
35.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②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
36.下列對甲乙兩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中孫權善勸,向呂蒙指出學習的必要性,并且現身說法,使呂蒙無可推辭。
B.【甲】文中魯肅與呂蒙的對話,既從側面表現出孫權勸學的顯著效果,又進一步告訴人們讀書、學習的
重要性。
C.【乙】文中年幼的王冕,面對猙獰兇惡的神像,也會改變神色,內心驚惶。但他在這種情況下繼續發奮
讀書。
D.【乙】文中王冕幼時讀書專心致志,好學不倦,并且達到癡迷的程度。這種頑強的學習精神造就了他的
成功。
參考答案:
1.c
【詳解】A.《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撰的一部編年體史書;
B."銘”這種文體通常是用韻的;
D.山北水南為"陰",山南水北為"陽"。"陰陽割昏曉"的"陽"指泰山的南面;
故選Co
2.D
【詳解】A.朔:北方;
B.見:了解;
C.更:另外;
故選D。
3.D
【詳解】A.更geng;
B.遂---sui;
C.卿---qTng;
故選D。
4.C
【詳解】此題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錯別字。認真分析詞語中哪個字用錯了,應該怎樣
改正。
C既一一即。
故選Cc
【點睛】本題考查學生對課文中重點詞語的正確書寫。平時讀書,寫作時要注意區別同音字、形近字。
5.B
【詳解】"但"在句中是"只,只是"的意思;"往事"指歷史,"見往事"的意思是"了解歷史"。所以該句正
確的翻譯應為:只是要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故選B。
6.資治通鑒編年體通史戰國五代北宋司馬光政治家史學家卿今當涂掌
事不可不學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詩書春秋
【詳解】(1)文學常識判斷的知識點有作者名(字、號)、稱謂、生活時代、作品名、體裁、書中人
物、主要情節、作品主題及風格、流派及謙詞和敬辭的區分等。本題抓住文字信息根據閱讀積累判斷作品
和作者,了解作家作品有關知識和內容作答即可?!顿Y治通鑒》(常簡作《通鑒》),記載了從戰國到五
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由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
歷時19年完成。
(2)-(4)考查根據提示提取文中的句子。"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孫權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表現孫權對下屬呂蒙愛護和器重;孫權給呂蒙提出的讀書目標"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孫權要求呂蒙粗略地
閱讀,了解歷史。通過魯肅的話"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呂蒙的進步之大。
(5)考查對文學常識的記憶與掌握。"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7.⑴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學位的最高一級(2)只,只是但是,表轉折⑶歷史過去的
事情
【詳解】"古今異義"指那些字形一樣,但是意義和現代漢語已不相同的文言現象。文言文中有相當一部
分實詞,它們的意義古今有了變化,詞義或擴大,或縮小,或轉移,或褒貶色彩發生變化。在日常學習中,
要注意搜集和整理。如本題中的"博士",古義: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今義:目前最高級別的學位。
8.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
益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詳解】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內容的了解。作答此題,首先了解文章的意思,然后再去判斷所要填寫的
內容即可。
9.B10.C11.D12.(1)"即使天下人都嘲笑我,我也要奪取胡地和中山國!”于是開始穿胡人
的衣服。
(2)因此我想要更換胡人的服裝,讓百姓學會騎馬射箭,用來防備四方邊境的侵犯,向中山國報仇。
【解析】9.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
A.舍近求遠:舍棄近的尋找遠的,形容做事走彎路或追求不切實際的東西。也說舍近圖遠。舍:放棄。
根據題干信息"聯系成語推知”可知,今王舍此而襲遠方之服的意思是現在君王您舍此不顧,去仿效外族的服
裝。舍:舍棄;
B.策之不以其道的意思是: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鞭打它。道是指正確的方法;而“變古之
道”的意思是:擅改古代規矩。這里的"道"是指規矩;選項說法錯誤;
C.中山負齊之強兵的意思是:中山國依仗齊國的強兵。這里的"負"是依仗的意思;
D.引水圍郵的意思是:引水圍灌郁城。弓I:開溝渠把水引過來;友人慚下車引之的意思:朋友慚愧,下
了車想去拉元方的手。弓I:拉,牽的意思。因此"引"是同字不同義。
故選Bo
10.本題考查文言語句斷句。答題時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據句意來分析判斷句子的停頓。
"公子成聽命乃賜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騎射焉"的意思是:公子成幡然醒悟,欣然從命,
趙武靈王親自賜給他胡服,第二天他便穿戴入朝。于是,趙武靈王正式下達改穿胡服的法令,提倡學習騎
馬射箭。
"胡服令”是完整的的意思,指改穿胡服的法令,不可斷開,可排除A、B;"聽命”的主語是公子成,"賜
胡服”的主語是趙武靈王,"乃"在這里的意思是于是,就,緊承趙武靈王接下來的動作,故在"乃"之前劃一
處,因此可斷句為:公子成聽命/乃賜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騎射焉。
故選Co
11.本題考查文本內容的理解。
D.根據原文第②段"微社稷之神靈,則鄢幾于不守也"可知其意思是如果不是老天保佑,鄢城幾乎就失
守了。從中可以知道鄢城并未有失守。選項中"先王因循守舊而造成郁城失守的歷史事實”說法錯誤;
故選D。
12.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答題時先要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譯,再根據現代漢語的
習慣進行調整,做到文從字順。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1)重點詞:雖:即使;笑:嘲笑;遂:于是。
句意為:"即使天下人都嘲笑我,我也要奪取胡地和中山國!”于是開始穿胡人的衣服。
(2)重點詞:故:所以;欲:想要;備:防備。
句意為:因此我想要更換胡人的服裝,讓百姓學會騎馬射箭,用來防備四方邊境的侵犯,向中山國報
仇。
【點睛】參考譯文:
趙武靈王向北進攻中山國,大兵經房子,抵達代地,再向北直至數千里的大漠,向西攻到黃河,登上
黃華山頂,與國相肥義商議讓百姓穿短衣胡服,學騎馬與射箭。他說:"愚蠢的人會嘲笑我,但聰明的人會
明白的。即使天下的人都嘲笑我,我也這么做,一定能把北方胡人的領地和中山國都奪過來!"于是改穿胡
服。
國人都不愿穿胡服,其中,公子成稱有病,不來上朝。趙王派人前去說服他:"家事聽從父母,國政服
從國君,現在我要人民改穿胡服,而叔父您不穿,我擔心天下人會議論我徇私情。治理國家有一定章法,
要以有利人民為根本;處理政事要有一定原則,要以施行政令為重。宣傳道德要先讓百姓議論明白,而推
行法令必須從貴族近臣做起。所以我希望能借助叔父您的榜樣來完成改穿胡服的功業?!惫觾砂葜x罪道:"我
聽說,中原地區在圣賢之人教化下,采用禮樂儀制,是遠方國家前來游觀,讓周邊地區學習效法的地方。
現在君王您舍此不顧,去仿效外族的服裝,是擅改古代規矩、違背人心的舉動,我希望您慎重考慮。”使者
回報趙王。趙王便親自登門解釋說:"我國東面有齊國、中山國;北面有燕國、東胡;西面是樓煩,與秦、
韓兩國接壤。如今沒有騎馬射箭的訓練,憑什么能守得住呢?先前中山國依仗齊國的強兵,侵犯我們領土,
掠奪人民,又引水圍灌郁城,如果不是老天保佑,鄢城幾乎就失守了。此事先王深以為恥。所以我決心改
穿胡服,學習騎射,想以此抵御四面的災難,一報中山國之仇。而叔父您一味依循中原舊俗。厭惡改變服
裝,忘記了鄢城的奇恥大辱,我對您深感失望啊!"公子成幡然醒悟,欣然從命,趙武靈王親自賜給他胡服,
第二天他便穿戴入朝。于是,趙武靈王正式下達改穿胡服的法令,提倡學習騎馬射箭。
13.只,只是至IJ,等到告訴,對….說于是,就,因此14.C15.(1)我經常讀書,(我)
自認為(讀書對我)有很大的好處。
(2)(楊素)于是和他交談,對他的言辭感到驚奇。16.共同點:①都勤奮讀書;②都因讀書增
長了自己的才學;③都因讀書受到他人贊賞。
【解析】13.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的意思。
答題時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據句意來分析推斷詞義。
①句意為:我只是讓你粗略地閱讀。但:只,只是。
②句意為:當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及:等,等到。
③句意為:楊素回家后對兒子玄感說。謂:告訴,對......說。
④句意為:玄感于是仰慕李密并與他結交。遂:于是,就,因此。
14.本題考查給文言語句斷句。
答題時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據句意來分析判斷句子的停頓。
本句的意思是:本句的意思是:李密用蒲墊墊在牛背上,騎牛前往,在牛角上掛著一卷《漢書》,邊
走邊讀。可據此斷句為:密以蒲鞫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故選Co
15.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
答題時先要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譯,再根據現代漢語的習慣進行調整,做到文從字順。
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1)句重點詞:以為,認為;益,好處。句意為:我經常讀書,(我)自認為(讀書對我)有很大的
好處。
(2)句重點詞:因,于是;語,說話,交談;奇,感到驚奇。句意為:(楊素)于是和他交談,對他
的言辭感到驚奇。
16.本題考查閱讀比較。
根據【甲】文"蒙乃始就學”和【乙】文"密以蒲鞫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可以看出,呂蒙
聽從了孫權的勸告,認真讀書;李密牛角上掛著書來讀,勤奮刻苦,所以呂蒙和李密讀書都很勤奮。
根據【甲】文"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和【乙】文"因與語,奇之”可以
看出,呂蒙經過勤奮讀書,從"吳下阿蒙"變成了讓人"刮目相待"的人;李密與楊素交談,讓楊素"奇之";所
以呂蒙和李密都因讀書增長了自己的才學;
根據【甲】文"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和【乙】文"吾觀密識度,非若等章"可以看出,呂蒙讓魯肅
"刮目相待";李密也讓楊素的兒子"傾心結納",所以呂蒙和李密都因讀書受到他人贊賞。
據此作答即可。
【點睛】【參考譯文】:
【甲】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托。孫權說:"我
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博士(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嗎?我只是讓你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
你說軍務繁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很多。"呂蒙于是開始學習。當魯肅
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一起談論議事,魯肅十分吃驚地說:"你現在的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謀
略,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吳縣的(沒有學識的)阿蒙了!"呂蒙說:"志士(君子)分別幾天,就重新另眼看待
了,長兄你認清事物怎么這么晚呢?"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為朋友后分別了。
【乙】
李密用蒲墊墊在牛背上,騎牛前往,在牛角上掛著一卷《漢書》,邊走邊讀。越國公楊素恰好在路上
遇見了他,勒住馬悄悄地跟在后面,說:"你是哪里的書生,這樣勤奮?”李密認識楊素,連忙下牛拜見,楊
素問他讀的是什么書,他回答說:"《項羽傳》。"楊素就和他聊起來,很看重他。楊素回家后對兒子玄感說:
"我看李密的見識氣度,不是你們這些人能比得上的。"玄感于是仰慕李密并與他結交。
17.等到告訴同時占有幾樣東西或進行幾件事情尚且18.君少長五都/游宦四方/華夷成
敗/皆當聞見。
19."何必""哉",應讀重音。"何必"意為"難道一定要"或"難道一定會",以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或未
必。朗讀時應神態嚴肅,語氣堅決,要讀出王隱對祖納只想下棋的強烈不滿和責備之情;句末語氣詞"哉”,
朗讀時語調上揚,表現出王隱對祖納寄寓厚望的懇切之意。20.孫權與王隱兩人的勸說特點:都是以勸說
對象的經歷、特點出發進行勸解的;語言懇切真誠;都表現了對勸說對象的殷切希望;勸說都達到了一定
的效果,呂蒙"非復吳下阿蒙",祖納成為史官。
【解析】17.本題考查文言文實詞含義。
理解句意,推斷文言文實詞含義。
(1)句意:等到魯肅經過尋陽的時候。及:等到;
(2)"權謂呂蒙曰"句意:孫權對呂蒙說;謂:告訴;故"王隱謂之曰"中"謂"是"告訴"之意;
(3)"德才兼備"句意:既有好的思想品質,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兼:同時占有幾樣東西或進行幾
件事情;故"此可兼濟"是"同時占有幾樣東西或進行幾件事情”之意;
(4)代入法,句意:尚且都流行于世。猶:尚且。
18.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
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句,反復誦讀加以驗證。
句意:你年輕時在五都長大,在四方游歷,華夏后裔的成敗,你都應當有所見聞。
故斷為:君少長五都/游宦四方/華夷成敗/皆當聞見。
19.本題考查語句理解,注意結合例句提示。
"何必博弈而后忘優哉!"含義為"為什么要通過下棋來忘記憂愁呢!","何必"在此是"難道一定要”的意
思";"哉"為語氣詞,可譯為"呀,呢";王隱想表達的意思是:你可以通過記錄發生的事件可以成為不朽的
人,可以兼濟天下,不要通過下棋來排解憂愁了。前句有責備之意,后句滿含對祖納的殷殷希望,語言懇
切,真誠動人;所以"何必”要重讀,讀出責備之意;"哉"要重讀,讀出內心的懇切。
20.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兩篇勸說的內容有很多相似之處,勸說的方式,目的,語言特色,情感,結果都有相似之處。
根據【甲】文"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擔當涉獵,見往事耳(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專掌
經學傳授的學官嗎?我只是讓你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可知:孫權是根據呂蒙經歷給出讀書增長見
識的勸告;根據【乙】文"君少長五都,游宦四方,華夷成敗,皆當聞見,何不記述而有裁成(你年輕時在
五都長大,在四方游歷,華夏后裔的成敗,你都應當有所見聞,為什么不把史實記述下來并且剪裁定稿)”
可知:王隱是根據祖納的陳紅章經理給出的勸告;據此可知:兩人的勸說都是根據勸說對象的經歷進行恰
當的勸告的;
根據【甲】文"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我經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頗多)"【乙】文"禹惜寸陰(禹
珍惜每一寸光陰)”可知:兩人在勸說時都用到了名人的事例;
根據【甲】文"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ㄎ译y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嗎)"
【乙】文"何必博弈而后忘優哉?。槭裁匆ㄟ^下棋來忘記憂愁呢)”可知:勸說者都是言辭懇切的,對勸
說對象寄以殷切希望,情感真摯。
【點睛】【甲】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托。孫權說:"我
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嗎?我只是讓你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
務繁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頗多。"呂蒙于是開始學習。等到魯肅經過尋陽
的時候,魯肅和呂蒙一起談論議事,魯肅十分吃驚地說:"你現在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謀略,不再
是吳下時沒有才學的阿蒙了!"呂蒙說:"與讀書的人分別幾天,就應當用新的眼光看待,長兄你知曉事情怎
么這么晚呢?"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為好友后分別了。
【乙】譯文:
王隱,字處叔,是陳郡的人。祖納喜歡下棋,王隱對他說:"禹珍惜每一寸光陰,沒有聽說他下棋吧?!?/p>
祖納回答說:"我也是以此忘記憂愁。"王隱說:"我聽說古人如果受到任用,就用功績來實現他的志向,如
果懷才不遇,就用言論來表達他的志向。晉還沒有一部史書,如果天下大亂,舊事將消失湮滅。你年輕時
在五都長大,在四方游歷,華夏后裔的成敗,你都應當有所見聞,為什么不把史實記述下來并且剪裁定稿?
惠仲速寫《風俗通》,崔子真寫《政論》,蔡伯喈作《勸學篇》,史游作《急就章》,尚且都流行于世,
成為身后的不朽之作。我雖然沒有才能,不是正確的志向不確立,所以我痛心自己在這個時代湮沒而沒有
人知道。這可以幫助天下人,為什么要通過下棋來忘記憂愁呢!"記錄歷史的官位,從祖納開始。
21.當道,當權愛好,喜好22.D23.如果你將來能夠為國家效力,應該會為國、為正義而
獻身吧!24.呂蒙通過孫權的勸說,意識到讀書學習的重要性,端正態度,刻苦努力;岳飛少有大志,而
勤學苦練不止,所以兩人能成為一代名將。
【分析】2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當涂,本義,當道、當權。好,一詞多義,愛好、喜
好。
22.A.介詞,等到'動詞,遇到;
B.用在主謂之間,這樣\代詞,這件事;
C.介詞,用\連詞,來;
D.表順承,就'表順承,不譯;
故選D。
23.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確。注意:汝,你。用,效力。其,表推測。徇國,
為國而死。死義,為大義而死。
24.考查比較閱讀。
甲文:根據魯肅對呂蒙的評價可知,他聽從了孫權的勸說,認識到讀書學習的重要性,從此,努力學
習,學識與才干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最終成為一代名將。
乙文:根據“少負氣節,沈厚寡言,家貧力學”可知岳飛少有氣節,又刻苦學習,根據"嘗射于周同,盡
其術,能左右射"可知他武藝高強。根據"汝為時用,其徇國死義乎!”可知他講求忠義,這些使岳飛成為一
代名將。
【點睛】譯文:
甲: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大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忙來推辭。孫權
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當博士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中)事務繁忙,
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認為有很大的好處。"呂蒙于是開始學習。到了魯肅來到尋陽的
時候,(魯肅)與呂蒙討論議事,(魯肅)十分驚奇地說:"以你現在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當年的吳下呂
蒙了!"呂蒙說:"讀書人離別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長兄知道這件事太晚了啊!"魯肅于是拜見
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然后分別了。
乙: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世代務農。其父岳和,常節省糧食周濟窮人。鄉人耕種侵占他家土
地,他便割地讓給人家;鄰居向他借錢,他從不去強迫人家還債。岳飛出生時,有天鵝般的大鳥,在屋頂
上飛過并鳴叫,因此父母便為他取名“岳飛"。岳飛出生不足一月,黃河在內黃這個地方決堤,洪水暴至,岳
飛的母親姚氏抱著岳飛坐進一個大缸,被河水沖到岸邊得以活命,鄉人都為此感到神奇。
年少時的岳飛就有氣節,沉默忠厚,很少言語,家里雖窮但他勤奮好學,特別喜歡讀《左氏春秋》、
孫臏吳起的兵法。天生有驚人的力量,不到二十歲,岳飛就能拉開三百斤的大弓和八石重的硬弩,他向名
師周同學習射箭,學到了周同的所有本領,可以左右開弓。周同死后,岳飛每月初一和十五都到周同墓前
擺上供品祭奠。岳和認為兒子為人仁義,說:"如果你將來能夠為國家效力,應該會為國、為正義而獻身吧!”
25.派遣才趁著26.侵晨進攻/食時破之/獲朱光及男女數萬口。27.呂蒙建言獻策28."必"
是"一定"的意思,這里是說呂蒙肯定事情必然會發生;"且"是"況且"的意思,文中表示呂蒙對我軍劣勢的充
分考慮;"若"是"如果"的意思,文中表達出呂蒙對未發生之事的準確判斷。三個詞使呂蒙運籌帷幄、決勝千
里、把控戰局的形象躍然紙面,讓人物更加豐滿。
【分析】25.這道題考查對文言文實詞的理解。作答時,可先理解整句話的大意,結合所學文言文實
詞知識,來推斷加點詞的含義。
(1)句意:魏公曹操派廬江太守朱光在皖屯兵。遣:派遣。
(2)句意:須多日才能完工。乃:才。
(3)句意:趁大水未退而回軍。及:趁著。
26.這道題考查劃分文言停頓的能力。給文言文斷句,首先應該看語句有無標志性詞語,如也、乎、
矣、哉、耳等常出現在句子末尾,夫、蓋、故(是故)、豈常位于句首作發語詞;其次看稱謂,對人物的
稱謂常作主語或賓語常位于句首或句尾,感嘆詞如"嗚呼"、"嗟夫"、"嘻"、"噫"等感嘆詞都獨立使用。另外
在文言文中,排比、對偶等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辭,講究對稱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色,這些特征也為我們
斷句提供了依據。
原句意:拂曉發起攻擊,早上辰時已經攻克皖城,俘獲朱光以及城中男女數萬人。故斷為:侵晨進攻/
食時破之/獲朱光及男女數萬口。
27.本題考查擬寫標題的能力。解答時要充分讀懂文言文,根據提示"人物+主要事件"來擬定能夠概括
故事內容的標題。
文章主要講述孫權在呂蒙的建議下攻打皖城,交代了攻城、破城的時間及戰果,表現了呂蒙卓越的軍
事才能。根據"人物+主要事件"的擬題方法可提取為:呂蒙建言獻策。
28.本題考查關鍵字詞的表達效果。
"必"是"一定"的意思,"彼眾必增"、"治攻具及土山,必歷日乃成"、"外救必至"、"水必向盡"等句是表
達了呂蒙對事情走向的必然把握;"且"是"況且"的意思,"且吾乘雨水以入”表示呂蒙對我軍劣勢的充分考慮,
體現他對戰局的把控能力;"若"是"如果"的意思,"若一收孰"、"若留經日"表達出呂蒙對未發生之事的準確
判斷。三個詞使呂蒙的話語鏗鏘有力,讓人信服,凸顯出呂蒙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把控戰局的人物形象。
【點睛】譯文:
甲: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的理由來推托。
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傳授經書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
說軍中事務繁多,誰能比得上我呢?我經常讀書,(我)自認為(讀書對我)有很大的好處。”呂蒙于是就
開始學習。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和呂蒙論議國家大事,(魯肅)驚訝地說:"你現在的才干和謀略,不
再是以前那個吳縣的阿蒙了!"呂蒙說:"和有抱負的人分開一段時間后,就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待,長兄怎么
認清事物這么晚??!"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分別。
乙:當初,魏公曹操派廬江太守朱光在皖屯兵,大量開墾土地,種植稻谷。呂蒙向孫權建議:"地田土肥
沃,如果一旦稻熟收獲,曹軍必然擴充,應當早日除去朱光。"閏五月,孫權親自率軍攻打皖城。將領們計
劃堆土山和增加攻城的設備,呂蒙說:"制造攻城設備和堆土成山,須多日才能完工。到那時,敵人城防已經
鞏固,援兵必定到來,我們將不能奪得皖城。況且我軍乘雨多水大而來,如果曠日久留,大水必定漸漸退
走,我們回兵的道路會遇到困難,我以為那是很危險的。現在看來,此城不會十分堅固,我三軍士氣高昂,
四面齊攻,很快就可攻克,然后趁大水未退而回軍,這才是大獲全勝的策略。孫權采納了這一建議。拂曉
發起攻擊,早上辰時己經攻克皖城,俘獲朱光以及城中男女數萬人。
29.D30.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31.示例:至I],等到;才干和謀略;對......感到詫異;
完成32.示例:①你說軍務繁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
②讓(他)寫詩,(他寫的詩)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33.示例:呂蒙后天認真學習,才略進步
驚人;仲永聰明過人,卻因"不使學"而"泯然眾人",可見不論先天的稟賦如何,后天的學習和教育才是最重
要的。就像我現在學習,如果不認真做作業、及時復習、預習,再聰明的人也很難得到好成績。我要從現
在做起,努力、勤奮地學習,必能出成果。
【解析】29.A.處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代詞,指代他所要的這些東西(紙、墨、筆、
硯等);
B.介詞,因為/介詞,用;
C.代詞,代指這首詩/副詞,表示加強詰問語氣;
D.都是副詞,只,只是;
故選D。
30.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奏的能力。文言語句的節奏劃分一般以句意和語法結構為劃分依據,
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句中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
頓。所以劃分句子節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構。此題根據文意"我隨先父回到家
鄉,在舅舅家里見到了方仲永,(他)己經十二三歲了”即可推斷出正確答案:從先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商業隔斷裝修合同
- 2025酒店管理合同酒店管理協議書
- 2025年皮革化學品:浸水助劑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PP-R再生料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解熱鎮痛類藥物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工業噪聲控制設備項目建議書
- 陡坡維修施工方案
- 降水位施工方案
- 執業藥師2024年筆試考試題庫有答案分析
- 高級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筆試2024年考試題庫有答案分析
- 2025-2030中國設施農業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昌樂縣南寨水庫防御洪水方案
- 第九章 人的食物來自環境【單元測試卷】(原卷版)
- 人教版(PEP)2024-2025六年級下冊英語期中測試卷(含答案含聽力原文無聽力音頻)
- 宿舍教育班會
- 高中家長會: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家長會課件
- 煤礦反“三違”課件
- 消防氣防培訓
- 2024年演出經紀人《文學藝術史基礎知識》三色速記手冊
- 銷售信息系統管理制度
- 2025年高考作文備考之《唐探1900》《哪吒》《射雕英雄傳》相關金句及素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