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省婁底市中考真題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16年湖南省婁底市中考真題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16年湖南省婁底市中考真題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16年湖南省婁底市中考真題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16年湖南省婁底市中考真題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PAGEPAGE12016年湖南省婁底市中考語文真題考生注意:1.本學科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2.請將姓名,準考證號填在答題卡上。3.請在答題卡上做答,答在試卷上無效。一、語言的積累與運用。語言積累與運用(30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A.戲謔(xuè)

妖嬈(ráo)

分道揚鑣(biāo)B.棲息(qī)

闊綽(chuò)

呱呱墜地(guā)C.鏤空(lóu)

悚然(sǒng)

言簡意賅(gāi)D.烙印(lào)

陰霾(mái)

毋庸贅言(wù)『答案』A『解析』〖考點定位〗識記并正確書寫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層級為識記A。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2分)A.嘹亮

笙蕭

肆無忌憚

坦蕩如砥B.孤僻

輟泣

流連忘返

首當其沖C.濡濕

涸轍

義憤填膺

寥寥可數D.諦聽

瑣屑

水瀉不通

懸崖絕壁『答案』C『解析』錯別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錯,掌握這個易錯點,仔細辨析各項中漢字,根據漢字的特點,結合詞義字義辨析判斷。用反選排除法,有錯就排除,A“笙蕭”的“蕭”應是“簫”B“輟泣”應是“啜泣”D“水瀉不通”應是“水泄不通”,答案為C。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運用錯誤的一項是()(2分)A.在研制青蒿素的過程中,作為一位組織者和參與者,屠呦呦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B.“六一”兒童節(jié)那天,志愿者和孤兒院的孩子們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戲,共享天倫之樂。C.省首批“產鎮(zhèn)融合示范鎮(zhèn)”共有13個鄉(xiāng)鎮(zhèn)入選,我市橋頭河鎮(zhèn)一路過關斬將,以“蔬菜小鎮(zhèn)”冠名上榜。D.站在曾國藩故居前,我不禁浮想聯翩,時空轉換,似乎看見了這位偉人馳騁疆場的英姿。『答案』B『解析』判斷成語使用是否恰當,不僅要知道其含義,還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據語境從這三個方面判斷正誤。可使用排除法,先總觀各項,把明顯有錯的先排除,縮小判斷的范圍,減輕判斷的難度。B句中“天倫之樂”舊指父子、兄弟等親屬之間的樂趣。現泛指家庭的樂趣。用在這里來形容志愿者與孤兒院的孩子們的關系不當。〖考點定位〗正確使用成語(包括熟語)。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A.通過開展經典誦讀等活動,讓我們從中深切領悟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B.磁浮快線連接長沙火車南站和黃花機場兩大交通樞紐,長大約18公里左右。C.四川廣元沉船事故導致15人罹難,為了避免沉船事故不再發(fā)生,有關部門強化了安全管理措施。D.為實施“天藍”“地綠”“水凈”三年行動計劃,婁底市積極推進漣水河、孫水河綜合治理工作。『答案』D『解析』〖考點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5.下列文學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2分)A.郭沫若《石榴》一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懷,通過對石榴的描繪,歌頌了真善美,贊揚了不怕威壓、奮發(fā)向上的品格和精神。B.宋朝詞人范仲淹在《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中,融夢幻與真實、歷史與現實為一體,構成了氣度恢弘、格調雄奇的意境。C.《朝花夕拾》是魯迅留給我們的優(yōu)美的散文珍品,出自這部散文集中的篇目有《阿長與<山海經>》、《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D.《水滸傳》寫的是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聚義梁山水泊、殺富濟貧、抗拒官府、造反起義的故事。『答案』B『解析』根據所讀所記,仔細回顧作品內容和有關知識,抓住各項表述的要點,梳理有關情節(jié),比較判斷。B錯,《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作者是李清照不是范仲淹。本題考查學生對6.對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對偶)B.秾麗的春天躺在靜穆的晨光里,聽那只嬌柔獻媚的百靈鳥向它歌唱。(擬人)C.在烏黑的無邊夜空中,李煜所見之月,如鉤,尖銳的鉤,勾人心魄。(比喻)D.這是什么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反問)『答案』D『解析』7.古詩詞默寫(每空1分,書寫2分,共10分)(1)

,不亦君子乎?(《論語》六則)(2)黑云壓城城欲摧,

(李賀《雁門太守行》)(3)知不足,

。知困,

。(《教學相長》)(4)杜牧在《赤壁》中以東吳兩位美女的命運,來間接反映政治軍事情勢變遷的詩句是:

。(5)崔顥在《黃鶴樓》中以起伏輾轉的文筆表現纏綿的鄉(xiāng)愁的詩句是:

。『答案』(1)

人不知而不慍(2)

甲光向日金鱗開。(3)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4)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5)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8.根據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問題(2分)香港金日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制藥、醫(yī)療、金融、房地產為一體的多元化集團公司。作為中國保健行業(yè)的常青樹,金日集團一直把產品質量放在第一位,多次蟬聯消費者首選品牌。有記者質詢金日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通過質量立業(yè)的信息時,公司創(chuàng)始人李仲樹先生回答說:“紙扎的花騙不了蜜蜂。”李仲樹先生的言外之意是:

『答案』做事業(yè),做產品都靠的是貨真價實,誠信經營,從不夸大產品功能。9.按要求作答(6分)20國集團(G20)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于1999年9月25日由八國集團(G8)的財長在華盛頓宣布成立,由原八國集團以及其余12個重要經濟體組成。2016年G20峰會將于9月4—5日在我國杭州舉行。下圖是G20峰會的徽標,請仔細讀圖,完成下面兩道小題。(1)請寫出該徽標的構圖要素(2)請說說該徽標的寓意『答案』要(1)素構成:2016年G20峰會會標圖案,用20根線條,描繪出一個橋形輪廓,同時輔以G202016CHINA和篆刻隸書“中國”印章。(2)寓意:橋梁寓意著G20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之橋、國際社會合作之橋、面向未來的共贏之橋。同時橋梁線條形似光纖,寓意信息時代的互聯互通。圖案中G20的“”體現了各國團結協作精神。中文印章彰顯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涵,與英文CHINA相呼應。二、閱讀(一)曹劌論戰(zhàn)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10.下列句子中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A.肉食者/謀之B.惟長/堤一痕C.是/非木柿

D.夫/大國難測也1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大之獄(案件)

B.卒逢暴雨(通“猝”突然)C.公將鼓之(代詞、那件事D.可以一戰(zhàn)(介詞,憑借)12.下列對選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選文三個自然段,分別寫了戰(zhàn)前、戰(zhàn)中、戰(zhàn)后三個階段的有關情況,其中略寫戰(zhàn)前魯國的政治準備。B.“忠之屬也,可以現一戰(zhàn)”這話告訴我們:在曹劌看來,忠誠盡責的人,才可以獲得民心,獲得民心,是取得戰(zhàn)勝齊軍的政治保證。C.從寫法上說,選文第一段主要記述了莊公和曹劌的對話,敘述議論都有,曹劌的“戰(zhàn)則請從”起了結束上段,開啟下文的作用。D.選文第三段中,通過莊公問曹劌“不可”“可矣”的道理和曹劌的“盈竭之論”“大小之論”“真假之論”,揭示了曹劌的戰(zhàn)略思想和軍事見解。『答案』10.B『解析』11.C『解析』“之”是文言文中最常見虛詞,根據本文內容結合所學積累,分析各句中“之”的含義,判斷正誤。C句“公將鼓之”的“之”字不解釋為代詞,那件事,而應是音節(jié)助詞,不譯。12.(1)戰(zhàn)前準備階段,魯莊公的三答,表明他寄戰(zhàn)勝的希望于身邊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2)戰(zhàn)斗中,“公將鼓之”“公將馳之”,充分暴露了魯莊公未察敵情,貿然進軍、不懂軍事。(3)戰(zhàn)后,“既克,公問其故”戰(zhàn)勝了還不知什么原因,再次暴露“鄙”。曹劌的“遠謀”表現在:(1)戰(zhàn)前三問。說明他明白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戰(zhàn)的先決條件,有遠見。(2)戰(zhàn)中能掌握將士心理,能觀察敵情,把握戰(zhàn)機,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二)使至塞上王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1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14.請簡要分析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答案』13.黃沙莽莽,無邊無際。昂首看天,天空沒有一絲云影。不見草木,斷絕行旅。極目遠眺,但見天盡頭有一縷孤煙在升騰,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閃著粼粼的波光。14.表達了作者對朝廷排擠,不得志的憤懣之情,閱讀選文,回答問題(6分)大型動物滅絕的后果①地球上曾經出現過很多體形巨大的動物,比如恐龍、猛犸象、大地獺、柱牙象、北美野牛、藍鯨等,如今它們要么已經滅絕,要么數量大減,瀕臨滅絕。最新研究發(fā)現,大型動物的滅絕,導致地球營養(yǎng)元素無法再像過去那樣廣泛而均勻地擴散,其影響至今仍然可見。②雖然沒有準確的定義,但通常情況下所謂“大型動物”(Megafauna)指的是體重在45公斤以上的動物,地球上最近的一次大型動物集體滅絕出現在1.2萬年之前,也就是上一個冰期結束之后,至少有120種大型動物在這一時期永遠地從地球上消失了。氣候變化是這場浩劫的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因素應該是人類的獵殺。③如果說和硫酸是地球的動脈血管,那么這些大型動物就是地球的毛細血管,動脈固然重要,但毛細血管同樣很重要,它們的存在保證了地球上的每一塊地方都有機會獲得寶貴的營養(yǎng)元素,滿足植物的生長。④陸地需要依靠動物來運輸營養(yǎng)物質,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但為什么海洋也需要呢?即使有了洋流也還不夠嗎?答案很直接:還真是不夠。營養(yǎng)物質通常比重較大,時間久了就會沉入海底,所以大部分海洋的表面都極度缺乏營養(yǎng)物質,所以才會有“藍色沙漠”的說法。⑤2015年10月26日發(fā)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篇論文顯示,鯨和海豚這類體形較大的海洋動物,同樣可以為表層海水提供營養(yǎng)物質,因為它們大都在深海覓食,在淺海排泄。⑥這篇論文是由一組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共同完成的。研究人員發(fā)現,從300年前開始商業(yè)捕鯨之后,海洋中鯨的數量下降了66%~90%,其中體形最大的藍鯨在300年前約有35萬頭,如今只剩下了幾千頭。鯨和海豚等大型海洋哺乳動物種群密度的減少,導致被從海底運到海面上的磷元素下降了75%,即從過去的每年35萬噸下降到了現在的8萬噸。⑦除此之外,海鳥和洄游魚類也會把來自海洋的營養(yǎng)元素帶到陸地上去。同樣拿磷元素來說,300年前每年都有15萬噸磷元素被帶上陸地,如今這個數字下降了96%,只剩下大約6000噸了。⑧那么,家養(yǎng)牲畜能否代替大型野生動物的這個功能呢?答案是:極為有限。因為絕大部分家養(yǎng)動物都是圈養(yǎng)的,活動范圍超不出柵欄。⑨這篇論文的作者們呼吁各國政府重視這一問題,一方面要盡快采取措施恢復大型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另一方面要想辦法擴大家養(yǎng)動物的活動范圍。這么做不僅可以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而且有助于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原因是地球上很多地方由于缺乏營養(yǎng)物質,植物無法正常生長,照到那里的陽光被白白浪費掉了。(選自《意林》2016年第5期,有改動)15.選文第⑥段中畫線的句子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研究人員發(fā)現,自從300年前開始商業(yè)捕鯨之后,海洋中鯨的密度下降了66%—90%,其中體形最大的藍鯨在300年前約有35萬頭,如今只剩下幾千頭了。16.選文第⑧段畫線句子中加點詞語“絕大部分”能否刪除?為什么(3分)?17.“大型動物不但具有無與倫比的觀賞價值,還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tài)價值”,從生態(tài)價值的角度看,選文第3段形象地把大型動物比作地球的“毛細血管”,請說說理由(3分)。『答案』15.列數字,舉例子,做比較。具體、準確地說明了鯨的數量減少之快,減少的數量之多。16.答案是極為有限,因為絕大部分家養(yǎng)動物都是圈養(yǎng)的,活動范圍不超出圍欄。不能刪除。“絕大部分”表示是整體中超過大部分的比例部分,介于大部分和全部的中間,更接近于全部。但不是全部。去掉后就變成了全部的,而家養(yǎng)動物不是全部圈養(yǎng),去掉后不符合事實,所以不能去掉。這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17.①陸地需要依靠動生來運輸營養(yǎng)物質。②鯨和海豚這類大型海線洋動物同樣可以為表層海水提供營養(yǎng)物質。③海鳥和洄游魚類也會把來自海洋的營養(yǎng)元素帯到陸地上去。(四)讀點詩詞養(yǎng)點氣詩詞中不僅傳遞著韻律和豐富的情感,更為重要的是能使人讀出浩氣、骨氣、地氣、清氣。中國自古就是詩的國度。悠悠中華幾千年歷史,延綿不絕的,是博大精深的古詩文對炎黃子孫潛移默化的熏陶。那些豐富多彩的藝術形象、引人入勝的深邃意境、凝練生動的優(yōu)美詞句、感人至深的詩家情懷,不僅傳遞著古詩詞的韻律和豐富的情感,更為重要的是能使人讀出浩氣、骨氣、地氣、清氣。讀詩詞,可以讓我們學習古往今來仁人志士的氣節(jié)情懷,汲取詩詞歌賦的精神給養(yǎng)。細讀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發(fā)現其中對古典詩句的引用俯拾即是,既恰如其分地闡述了思想,又寄意深遠。不僅如此,他還創(chuàng)作了《軍民情·七律》《念奴嬌·追思焦裕祿》等詩詞,為領導干部樹立了讀詩詞寫詩詞的榜樣。作為基層干部,我在工作之余,利用車上、夜間,堅持讀詩詞汲取先人的詩學精華,同時堅持寫詩詞,一旦有感有悟,即在手機、紙片、筆記本上隨時記下。因為工作與時間的關系,詩詞短小精巧,既可總結實踐,又能抒發(fā)情懷。讀詩詞的過程中,自己也悟得點滴體會,感受到了千百年來詩詞的深刻意蘊和萬千氣象。讀詩詞養(yǎng)點浩氣。南宋詩人文天祥的《正氣歌》,就是浩然正氣存乎天地之間的代表作,感情深沉、氣壯山河,充分體現了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李白有“澹然養(yǎng)浩氣,欻起持大鈞”的高歌,譚嗣同有“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坦然,陳毅有“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的自豪……有了些許浩氣,心胸就豁達,境界就高昂,正如宋代詩人丘葵所言,“浩氣養(yǎng)成天地小”。讀詩詞養(yǎng)點骨氣。骨氣是人之脊梁,無骨則無節(jié)。李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鄭板橋“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以及唐代詩人李頎“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的骨氣,就是浩氣、正氣的延伸,也是做人從政的精氣神所在。讀詩詞養(yǎng)點地氣。古往今來,詩詞之魂在“接地氣”,沒有地氣的吟風弄月、自我欣賞,是沒有多大生命力的。流傳下來的詩詞大多地氣充足,滋養(yǎng)豐厚。從“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之勞,到“位卑未敢忘憂國”之憂,從“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之盼,到“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之安,無一不是生活的營養(yǎng)、人生的積淀。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我國久傳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滿著對人民命運的悲憫、對人民悲歡的關切,以精湛的藝術彰顯了深厚的人民情懷”。讀詩詞養(yǎng)點清氣。清正廉潔是古之取士的標準,也是為官事政的要求。古代為官者多是文人出身,既崇尚清廉的操守,也持守清正的襟懷,自然也是我們今天亟待補充的從政營養(yǎng)。王昌齡坦蕩胸襟,“一片冰心在玉壺”;李商隱諄諄告誡“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于謙剖心自勉,“要留清白在人間”“清風兩袖朝天去”;王冕慨然揮毫“只留清氣滿乾坤”……宋代詩人龔日升概括得妙:“千首新詩,一輪明月,兩字清廉。”作為一名基層領導干部,真誠呼吁大家讀些詩詞,豐富學識,提升境界,裝點人生。19.選文從哪幾個方面論證了“讀點詩詞養(yǎng)點氣”這一中心20.選文第二段運哪些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21.選文2.3.4.5段不能調換?請說說理由。『答案』19.(1)讀詩詞養(yǎng)點浩氣。(2)讀詩詞養(yǎng)點骨氣。(3)讀詩詞養(yǎng)點地氣(4)讀詩詞養(yǎng)點清氣20.舉例論證、引證法(道理論證)。用舉例論證,和引證法的方式,有力地論證了“讀詩詞養(yǎng)點浩氣”的論點,從而論證了中心論點“讀點詩詞養(yǎng)點氣”。21.每段的內容與第一段的內容相呼應,浩氣的延伸就是骨氣,骨氣、地氣,清氣,符合人的思想境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由表及理,層層深入,由個人到社會。所以不能換。(五)別吵,讓父親睡一會兒湯小小那次回老家,在候車室里,我坐在一老一少兩個男人對面,無意中,聽到了他們的談話。年輕男子說:“爸,別擔心,醫(yī)生說了,沒事兒,這病能治。”原來是一對父子,看他們身邊的包里放著一些藥物,大概是父親生了病,兒子帶著他到城里的大醫(yī)院診治,這是要往家趕呢!我不禁心生同情,多看了那父親一眼。父親年齡并不太大,五十歲左右的樣子,只是臉色蠟黃,非常清瘦,看上去很虛弱。他穿著一件略顯寬大的白襯衫,嶄新的,與他黝黑的皮膚不太相稱,大概是為了進城而新買的吧!旁邊的兒子穿著講究,看樣子,應該在城里生了根發(fā)了芽。聽了兒子的話,父親搖了搖頭,低聲說:“我就說不來看,你偏讓來,白花冤枉錢。自己身上的病我自己清楚,你們現在都出息了,我也沒啥牽掛,就希望走得利索點,別拖累你們。”兒子沒接腔,轉過臉,有淚悄悄地滑落。他趕緊抬手擦掉,不讓父親看見。我的心忽然有一點疼,看來,父親的病并不像兒子說的那樣輕松,或許,生離死別的悲傷已經在彼此心里漫延。兩個人都沒再說話。過了許久,父親似乎累了,身體不由自主地靠在了兒子肩上,雙目緊閉,看樣子,已經進入了夢鄉(xiāng)。候車室里人來人往、嘈雜不堪,并不是睡覺的地方。兒子一手扶著父親的腰,一只手輕輕地覆在父親的耳朵上,試圖為他抵擋一些噪音。只見兒子像一個放哨的戰(zhàn)士,身體保持不動,眼睛卻緊張地看向每一個從他們身邊經過的人,目光里寫滿了乞求,似乎在說:噓,別吵,讓父親睡一會兒。同樣的情景,我在另一家醫(yī)院也遇到過。那是一位八十歲的父親,在兩個女兒的攙扶下,到醫(yī)院來體檢。父親真的已經老態(tài)龍鐘,拄著根拐杖,目光呆滯。女兒扶他走他便走,女兒扶他坐他便坐,像一個聽話的孩子。看著別人投來的異樣目光,女兒解釋說:“父親年齡大了,又有老年癡呆,生活不能自理。即使父親不認識我們,只要他健健康康地活著,我們也覺得是種安慰。”女兒說話時,父親一直看著她,顯然,他對孩子們極度依賴,就像孩子們小時候依賴他一樣。等待無聊而又漫長。在長椅上坐了一會兒,父親似乎累了,身體一斜,倒在女兒的肩頭睡著了。醫(yī)院里并不太安靜。女兒摟著父親,不敢挪動身體,另一個女兒趕緊將一件外套披在父親身上,刻意往上面拉了拉,蓋住父親的耳朵。看著這一幕,所有的人都壓低了聲音,連醫(yī)生也放輕了腳步。我忽然感覺雙眼酸澀。無論在嘈雜的候車室,還是在擁擠的火車上,亦或在排成長龍的醫(yī)院里,從來都是孩子靠在父親的肩頭休息,什么時候,我們看到過年輕力壯的父親在公眾場合安心小憩?父親從來都擔當著保護者的角色,只有當他們病了、老了,再也無力保護孩子時,才會心無旁騖地小睡一會兒,緩解滿身的疲憊。當我們看見一位父親靠在兒女的肩頭睡覺,那一定是因為,他在這個世界的時日已經不多。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無論在什么時候,當你看到一位睡著的父親,一定不要吵,不要吵,讓父親安安靜靜地多睡一會兒。22.你從選文中讀出了“兒子”與“女兒”的哪些共同品質?23.請賞析第9段畫橫線的句子兒子一手扶著父親的腰,一只手輕輕地覆在父親的耳朵上,試圖為他抵擋一些噪音。24.細讀選文17段,請說說為什么“我忽然感覺雙眼酸澀”25.選文有多處與文題“別吵,讓父親睡一會兒”相照應,請說說其表達作用。26.從選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結合你的生活實際談談感愛『答案』22.善良、孝順、體貼、細心,懂感恩。23.動作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兒子呵護父親在肩頭入睡的情景,表現了兒子對父親的尊敬與愛,也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的依賴與放心,表現了一種濃濃的父子親情。24.我被這種父子親情所感動,也被父親的無私付出所感動,為天下的所有父親一輩子為兒女無私付出而感動。25.結構上:做為文章線索,結構全文,使文章脈絡清晰,結構完整。內容上:文章反復說“別吵,讓父親睡一會兒”是說不要打擾為兒女操勞了一生的父親,讓他好好休息會,突出表現了對辛勞父親的理解心痛和愛26.啟示:親情是人間第一情,我們在享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