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質量調研測試八年級語文學科試題(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8頁,滿分120分(含卷面分2分),時間120分鐘,學生直接在試題上答卷;2.答卷前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一、積累和運用(25分)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A.惡劣(liè)躊躇(zhù)愚鈍(dùn)潛滋暗長(qián)B.車轍(zhé)瀕臨(bīn)鐫刻(juē)正襟危坐(jīn)C.橋墩(dūn)狼藉(jí)潰退(kuì)摩肩接踵(zhǒng)D.宏敞(chǎng)佃農(diàn)翹首(qiáo)惟妙惟肖(xiāo)【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字音。A.躊躇(zhù)——chú;B.鐫刻(juē)——juān;D.惟妙惟肖(xiāo)——xiào;故選C。2.下列各組詞語中,漢字書寫全都正確的一組是()A.田籌喧囂旌旗振聾發聵 B.薔薇虬枝天塹長途拔涉C.懾取雕鏤酒肆深惡痛疾 D.簇擁銷毀斟酌慷慨激昂【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字形。A.田籌——田疇;B.長途拔涉——長途跋涉;C.懾取——攝取;故選D。3.請從所給的三個詞語中選擇最符合語境的填寫在句中的橫線上。(1)我們要時刻謹記,開玩笑要有度,過猶不及,反會傷人,直爽并不等于言語沒有_____________(顧念顧忌畏忌)。(2)優秀的詩篇正是人生情懷結出的花朵,里面必然流淌著詩人不同流俗的襟懷與_____________(舉世無雙獨一無二無可比擬)的性情。【答案】①.顧忌②.獨一無二【解析】【詳解】本題考查詞語運用。第一處,顧念:指思念、考慮,指關心(多指親人);顧忌:指因某種顧慮而不愿直說或不愿去做,忌諱;畏忌:指畏懼和忌諱。此處是說直爽并不等于言語沒有忌諱,應使用“顧忌”。第二處,舉世無雙: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個,形容十分稀有;獨一無二:指沒有相同的或沒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無可比擬:沒有可以相比的,形容超出同類。此處是說性情沒有相同的,應使用“獨一無二”。4.經典詩文默寫。(1)烽火連三月,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2)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劉楨《贈從弟(其二)》)(3)_________________,獵馬帶禽歸。(王績《野望》)(4)最愛湖東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錢塘湖春行》)(5)角聲滿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李賀《雁門太守行》)(6)芳草長堤,___________________。(歐陽修《采桑子》)(7)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漁家傲》)(8)故曰:______________,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9)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___________。(《愚公移山》)(10)我贊美白楊樹,________________,尤其象征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斗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茅盾《白楊禮贊》)【答案】①.家書抵萬金②.豈不罹凝寒③.牧人驅犢返④.綠楊陰里白沙堤⑤.塞上燕脂凝夜紫⑥.隱隱笙歌處處隨⑦.殷勤問我歸何處⑧.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⑨.箕畚運于渤海之尾⑩.就因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農民【解析】【詳解】默寫題解題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別字。本題的“抵、罹、凝、犢、燕脂、笙、殷勤、疆、箕畚”等字詞容易寫錯。5.閱讀語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題目。①英雄的力量是什么呢?②郁達夫在《懷魯迅》一文中寫道:“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③英雄,凝聚著一個民族的情感,是國家自立自強的精神內核。④因此:維護英雄尊嚴、捍衛英雄榮譽應成為我們不變的信念。(1)第②句畫橫線部分有語病,請將修改意見寫在下面的橫線上。______________(2)第③句中的“自立自強”按短語結構類型劃分,屬于____________短語。(3)第④句有一處標點符號使用有誤,請將修改意見寫在下面的橫線上。________________【答案】(1)示例:在“愛戴、崇仰”后面加上“的國家”。(2)并列(3)將冒號改為逗號。【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考查病句辨析。成分殘缺,可在“愛戴、崇仰”后面加上“的國家”。【小問2詳解】本題考查短語類型。“自立”和“自強”二者為并列關系,因此“自立自強”屬于并列短語。【小問3詳解】本題考查標點符號。“因此”緊承后文“維護英雄尊嚴、捍衛英雄榮譽應成為我們不變的信念”,前后構成完整一句話,中間的冒號改為逗號,表示短暫停頓。名著閱讀。(10分)6.完成下面小題。它有六只短足,且能知如何使用,它是真正的閑游家。雄的到了發育完全的時候,生有翅蓋,像真的甲蟲。雌的不引人注意,它對于飛行的快樂一無所知,終身在幼蟲狀態,永遠保持不完全的形狀。它用它的兵器,在蝸牛的外膜上,反復地輕敲著。神氣很溫和,好像并不是咬。小孩子互相戲弄的時候,常常用兩小手指頭,捏住對方的皮膚,輕輕地捻,這種動作,我們用“扭”字來表示,因為事實上近乎搔癢,而不是重捻。(1)上述選段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填昆蟲名稱)(2)在《昆蟲記》一書中,未寫到的昆蟲是()A.蜣螂 B.步行蟲 C.蟋蟀 D.被管蟲(3)昆蟲自有其“蟲性”,但法布爾在描寫昆蟲的行為時,卻常從人性的視角,對昆蟲的行為加以善惡是非的評價,這些評價中常常可以看出作者的人文情懷。請結合《昆蟲記》的內容,任舉書中一例加以說明。(4)以下兩個語句哪個出自法布爾的《昆蟲記》?請根據你對《昆蟲記》語言風格的了解簡述理由。①綠色蟈蟈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均勻,兩片大翼輕盈如紗。②綠色蟈蟈通體碧綠,不帶絲毫雜色,背板側區下緣有白色邊,前胸背板前緣平直,后緣呈弧形,向后突出,翅薄。【答案】(1)螢火蟲(2)B(3)示例:作者對昆蟲的描述洋溢著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愛,同時對昆蟲的觀察又折射出對人類世界的思考。例如:他把蟬的幼蟲當作人來寫,說它像礦工或鐵路工程師一樣聰明,會用粘液當灰泥使隧道堅固;同時會將地穴建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須上,以便就地取材。這些做法也提醒我們人類:做任何事情都要動腦筋并考慮周全。(4)①句出自《昆蟲記》。因為①句中把綠色蟈蟈擬人化,將它的體形特征人格化成身材勻稱優美,尤為可愛迷人,并用比喻凸顯其翅膀的輕盈。整句洋溢著作者對綠色蟈蟈的喜愛與贊美。【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考查名著內容。根據文段中“它用它的兵器,在蝸牛的外膜上,反復地輕敲著”可知,這是螢火蟲捕食蝸牛的動作,“它”是螢火蟲。小問2詳解】本題考查名著內容。在《昆蟲記》中,法布爾詳細描寫了蜣螂推糞球等習性,蟋蟀的生活和歌唱等特點,被管蟲的生存方式等內容,沒有寫到步行蟲。故選B。【小問3詳解】本題考查名著內容理解。要求舉出《昆蟲記》的一個例子,是從人性的視角對昆蟲的行為加以善惡是非的評價,這些評價中常常可以看出作者的人文情懷。通過法布爾對昆蟲行為的細致觀察和獨特視角,他總是能將冷冰冰的昆蟲世界變得生動。例如在《蜣螂》部分,他觀察到蜣螂艱辛而執著地推著糞球,努力地把糞球維護得完好無損。他不僅描繪了蜣螂勤勞和頑強的行為,還通過這些行為展現了其勇敢和堅韌,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表現出對其努力和執著的景仰,體現了他對生命頑強意志的贊美。這種對昆蟲人性化的解讀反映了法布爾豐富的人文情懷和對生命的深刻理解。【小問4詳解】本題考查對名著內容和語言風格的分析。法布爾被譽為“昆蟲界的維吉爾”,他的語言兼具科學性與文學性。《昆蟲記》的語言風格生動活潑,富有文學性,多采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把昆蟲描寫得栩栩如生。①語句中“身材優美,苗條均勻,兩片大翼輕盈如紗”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地描寫了綠色蟈蟈的外形,符合《昆蟲記》的語言風格。整句洋溢著作者對綠色蟈蟈的喜愛與贊美。因此可判斷是法布爾《昆蟲記》中的節選。②不符合法布爾語言風格,語句語言較為平實、簡潔,只是客觀地描述綠色蟈蟈的外形特征,更具科學性,缺少文學性、趣味性。二、綜合性學習(7分)7.請你參加以“關注消防,珍愛生命”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并完成下面的題目。(1)請將下面的文字,正確、規范、工整地書寫在米字格中。防患未然保民平安,丹心照日月臨危不懼赴湯蹈火,忠膽蕩乾坤(2)請你給下面這則新聞擬寫一個合適的標題。央視新聞移動網報道近兩年,北京、河北、山西、四川都出現了森林火情。特別是發生在四川木里縣的森林大火,山火突然發生爆燃,幾乎在瞬間就吞噬了30個生命。更讓人痛心的是,犧牲的27名消防員的平均年齡只有22歲。應急管理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了森林火險紅色預警,京津冀北部、山西、四川南部都達到了森林火險的最高等級,也就是極度危險級別。面對如此嚴峻的森林防火形勢,我們該從悲劇中得到警示,做出改變才能更好地避免悲劇。(3)下面是學生會針對“火災發生原因”的調查結果,請根據圖表信息寫出你的探究結果。【答案】(1)防患未然保民平安,丹心照日月臨危不懼赴湯蹈火,忠膽蕩乾坤(2)示例:森林大火頻發為我們敲響警鐘(3)示例:電氣、用火不慎及其他情況引起的火災占比高,而玩火、放火、雷擊靜電等引發的火災占比較低。【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考查漢字書寫。要用正楷將文字,正確、規范、工整地書寫在米字格中即可,注意“患、照、懼、蕩乾坤”字的寫法。【小問2詳解】本題考查擬寫標題。結合“近兩年,北京、河北、山西、四川都出現了森林火情。特別是發生在四川木里縣的森林大火,山火突然發生爆燃,幾乎在瞬間就吞噬了30個生命”“面對如此嚴峻的森林防火形勢,我們該從悲劇中得到警示,做出改變才能更好地避免悲劇”,可知:本則新聞的寫作對象是“森林火情”,事件是“森林火情頻發警示我們要避免悲劇”或者“為我們敲響警鐘”,故可擬寫為:森林大火頻發為我們敲響警鐘。【小問3詳解】本題考查圖文轉換。結合圖表可知:因電氣導致的火災占34.6%,用火不慎導致的火災占21.5%,其他導致的火災占17.1%。由此可知:因電氣、用火不慎或其他原因導致的火災占比很高。結合圖表可知:因玩火導致的火災占2.9%,放火導致的火災占1.3%,雷擊靜電導致的火災占0.1%。由此可知:因玩火、放火、雷擊靜電導致的火災占比很低。三、閱讀(36分)(一)(9分)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①“清潔太空—1”號是一種新型四臂垃圾收集機器人,它可抓住太空垃圾并抱緊。其重量不到400千克,具備高度自主性,擬采用化學推進。以后的有關型號則可能采用化學推進和電推進相結合的混合推進系統。“清潔太空—1”號計劃清除位于660千米至800千米高近地球軌道的“織女星二次有效載荷適配器”。該太空垃圾是歐航局2013年用“織女星”火箭發射衛星時留下的。這個100千克重的太空垃圾,大小相當于1顆小型衛星,結構堅固,形狀簡單,適合作為太空清除目標。②按計劃,“清潔太空—1”號將先被火箭送入距地500千米的軌道進行調測,然后變軌進入“織女星二次有效載荷適配器”所在的軌道,捕獲該太空垃圾,最終把它拖入大氣層燒毀。如果上述試驗獲得成功,將為未來在軌清除太空垃圾任務鋪平道路。③目前,還有不少清理太空垃圾的新技術正在開發。例如,激光主動移除技術、充氣阻尼移除技術、電動力繩索移除技術、交會捕捉移除技術和噴射移除技術等,分別適用于不同大小、類別的太空垃圾。不過,這些技術目前還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需要深入探索、不斷試驗。清除太空垃圾,需要不產生更多的太空垃圾,成本也要比較低。隨著航天器的不斷增加,未來清理太空垃圾有望成為一個新產業。【材料二】【注】圖表左上角橫線指示內容的上下順序與曲線的上下順序一一對應。【材料三】①從廣義上講,微生物等人類航天活動帶到太空中的其他污染物也可以算作太空垃圾。無論是空間碎片還是微生物,都可能給人類探索太空帶來不小的麻煩。2015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現國際空間站中廣泛存在葡萄球菌、泛球菌、芽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航天員長期在太空生活免疫力下降,多次出現呼吸道、皮膚、結膜等感染情況,而且病菌在空間環境中易發生突變,致病性、傳染性可能上升。此外,微生物過多將在航天器電路板、儀表盤和宇航服上形成生物膜,腐蝕相關材料,嚴重威脅在軌運行安全,縮短航天器服役時間。②相比空間碎片,科學家們對地球生物污染太空的關注要早得多。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后,1958年國際科學聯合會理事會就發起成立了宇宙探測污染委員會和空間研究委員會,研究怎樣在開展深空探測時,避免地球和地外天體間出現交叉生物污染。當然,行星保護的第一目的是防止探測器從太空帶回“神秘”微生物,給地球生態系統造成難以估量的后果;第二目的才是避免地球的微生物污染地外天體。③地球上的微生物無處不在,航天器在生產和測試過程中都可能沾染并最終帶上太空。為此,NASA在探測器組裝前會使用干熱消毒法對各部件、分系統消毒,減少微生物數量。而在之后的裝配、測試環節將繼續實施嚴格的防控手段防止二次污染。比如在滿足標準的潔凈室或無菌裝配間中組裝并在生物屏蔽室中儲存等。8.下列對材料內容的理解與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隨著航天事業的發展,航天器的不斷增加,使得清理太空垃圾正在成為一個新產業。B.目前,激光主動移除技術、充氣阻尼移除技術、電動力繩索移除技術、交會捕捉移除技術和噴射移除技術等清理太空垃圾的新技術正在開發,可以清理不同類別、大小的太空垃圾。C.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升空以來,各種空間碎片的數量都是持續上升的。D.航天器在生產和測試過程中都會沾染微生物并將其帶上太空。9.下面句子中的加點詞語能否刪去?為什么?以后的有關型號則可能采用化學推進和電推進相結合的混合推進系統。10.結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說說“清理太空垃圾有望成為一個新產業”的原因。11.結合上述材料,請你給人類的航天行為提出兩條合理的建議。【答案】8.B9.不能。“可能”表示推測,因為現研究階段還沒有采用過“化學推進和電推進相結合的混合推進系統”,只是根據目前情況的一個預測。如果去掉“可能”,那么說法就與事實不符,該詞體現了材料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10.①空間碎片數量的不斷增加,將會給在軌航天器的安全運行造成極大的威脅;②微生物等人類航天活動帶到太空中的其他污染物,不僅危害航天員的身體健康,還能使地球和地外天體間出現交叉生物污染,給地球生態系統造成難以估量的后果。(11.示例:①減少無意義的實驗和發射,盡可能減少空間碎片;②開發新技術,清除失效的衛星,以免太空垃圾撞壞在軌正常運行的航天器;③在研制和發射航天器的過程中采用嚴格的防控手段,避免造成太空污染。【解析】【導語】這篇文章通過介紹“清潔太空—1”號及其任務,展現了現代科技應對太空垃圾問題的努力。同時,文章指出了太空垃圾技術的多樣性和潛在的產業前景。數據圖表顯示了空間碎片數量的增長趨勢,突顯其清理的重要性。材料三則強調了微生物污染太空的潛在威脅以及科學家的預防措施。整體上,文章結構分明,信息量豐富,強調了科技發展對太空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以引發人們對太空垃圾問題的關注和思考。【8題詳解】本題考查內容的辨析。A.根據材料一第③段“隨著航天器的不斷增加,未來清理太空垃圾有望成為一個新產業”可知,清理太空垃圾目前還沒有成為一個新產業。本項“隨著航天事業的發展,航天器的不斷增加,使得清理太空垃圾正在成為一個新產業”有誤;
C.根據材料二“空間碎片數量增長圖”可知,部分空間碎片數量有波動,并非都是持續上升。本項“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升空以來,各種空間碎片的數量都是持續上升的”有誤;
D.根據材料三第③段“地球上的微生物無處不在,航天器在生產和測試過程中都可能沾染并最終帶上太空”可知,是“可能”沾染微生物,不是“都會”。本項“航天器在生產和測試過程中都會沾染微生物并將其帶上太空”有誤;故選B。【9題詳解】本題考查說明文的語言特點。表態:不能刪去。定性:“可能”表示推測,起限制修飾作用。帶詞解句:說明根據目前的情況推測以后的相關型號有采用混合推進系統的可能性。刪詞解句:如果去掉“可能”,句子意思變為以后的有關型號則采用化學推進和電推進相結合的混合推進系統,這與事實不符,因為現研究階段還沒有采用過這種混合推進系統。說明語言特點:“可能”一詞體現了材料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10題詳解】本題考查內容概括。根據材料二“空間碎片數量增長圖”可知,空間碎片數量不斷增加,將會給在軌航天器的安全運行造成極大威脅;根據材料三第①段“無論是空間碎片還是微生物,都可能給人類探索太空帶來不小的麻煩”“微生物過多將在航天器電路板、儀表盤和宇航服上形成生物膜,腐蝕相關材料,嚴重威脅在軌運行安全,縮短航天器服役時間”,第②段“行星保護的第一目的是防止探測器從太空帶回‘神秘’微生物,給地球生態系統造成難以估量的后果;第二目的才是避免地球的微生物污染地外天體”可知,微生物等人類航天活動帶到太空中的其他污染物,不僅危害航天員的身體健康,還能使地球和地外天體間出現交叉生物污染,給地球生態系統造成難以估量的后果。所以清理太空垃圾有望成為一個新產業。【11題詳解】本題考查提建議。根據材料一第②段“按計劃,‘清潔太空—1’號將先被火箭送入距地500千米的軌道進行調測,然后變軌進入‘織女星二次有效載荷適配器’所在的軌道,捕獲該太空垃圾,最終把它拖入大氣層燒毀。如果上述試驗獲得成功,將為未來在軌清除太空垃圾任務鋪平道路”可知,可以開發新技術清除太空垃圾,所以提出開發新技術,清除失效的衛星,以免太空垃圾撞壞在軌正常運行的航天器;根據材料三第③段“地球上的微生物無處不在,航天器在生產和測試過程中都可能沾染并最終帶上太空。為此,NASA在探測器組裝前會使用干熱消毒法對各部件、分系統消毒,減少微生物數量。而在之后的裝配、測試環節將繼續實施嚴格的防控手段防止二次污染”可知,在航天器研制和發射過程中應避免造成太空污染,所以提出在研制和發射航天器的過程中采用嚴格的防控手段,避免造成太空污染;根據材料二“空間碎片數量增長圖”可知,太空垃圾數量不斷增加,所以提出減少無意義的實驗和發射,盡可能減少空間碎片。(二)(14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簌簌衣巾落棗花①在河堤上漫步,風里傳來甜膩膩的清香,這香氣,不禁讓我想起了老家的棗花。②老家院里那棵棗樹是20多年前父親親手栽下的。父親是木匠,農閑時在四里八村做木活兒,由于孩子多,微薄的工錢勉強夠一家人糊口。可他很知足,誰家有活兒都隨叫隨到,碰見家庭條件不如我們的,總是少要工錢。那時日子過得很艱難,哥哥姐姐很早就輟學幫著維持家里的生計。③棗樹旁邊是水井。小時候,每到閑下來時,母親蹲在棗樹下洗衣服,父親則坐在棗樹下抽幾袋煙。傍晚的風從棗樹葉子間吹過來,特別是棗花開的時節,聞著清甜的棗花香,吃著母親烙的餅、腌的菜,感覺歲月安靜而美好。④棗花開得遲。當很多花兒都爭相開放時,棗樹枝頭還是光禿禿一片。小滿前后,棗花才開始默默地綻放。棗花很小,淡淡的黃綠色,小米粒兒一樣,不細看,還真發現不了。棗花雖小,但香氣很濃郁。每到棗花盛開時節,無數的蜜蜂沖著花香而來,一天到晚在枝頭“嗡嗡”地忙碌。白天,陽光照耀著綠色搖曳的棗樹,嫩黃色的棗花在綠色的棗葉間閃著串串黃色的微光;有月的夜晚,棗花的香味借著夜風飄在我的心頭,也飄進我的夢鄉。⑤棗花要落的時候,正是收麥的大忙時節。起風了,棗花從枝頭落下,鋪滿厚厚一層。蘇軾曾說“簌簌衣巾落棗花”,蘇軾從樹下經過的那個正午,一定也起了風,簌簌的棗花落在了蘇軾的身上。⑥我念高一那年收麥前,奶奶一病不起,花光了家里最后一分錢。二伯的兒子從惠州打工回來,告訴父親他在那邊的廠里做會計,可以給我安排個活兒。那年我十六歲,算是“整勞力”了。哥嫂們雖然沒說什么,可如果我繼續念書,無疑是給這個家雪上加霜。⑦我整天忐忑不安。終于,父親把我叫到了棗樹下。他坐在棗樹下吸了半天煙,我看見他的手在裝煙絲時一直在輕輕地顫抖。就在我被嗆得開始咳嗽時,父親終于說話了:“五妮啊,是爹沒本事,讓你受苦了;家里的事你甭管,書只要你想念,就念下去吧……”⑧我本來預備了一肚子話,只等父親勸我退學時拿來跟他據理力爭,可沒想到父親卻說了這樣的話。我所有的話都卡在了嗓子眼兒,只剩下大顆的淚珠和撲簌簌的棗花一起落到衣上、地上。父親輕嘆一聲,摸了摸我的頭,拂去我頭發上的棗花,站起了身。棗花還在簌簌地落著,落著,落在我的頭上、身上,也落在我的心上。⑨隨后的那些日子,父親和哥哥們每天出去得更早,回來得更晚了,母親精打細算,日子勉強撐了過來。三年后,我考上了大學。院子里的棗樹又長大了許多,那時父親已經60多歲,為了讓有限的土地生出更多的錢供我念完大學,他把南坡那塊地開辟出來種西瓜,每天沒日沒夜地守在地里;一到節假日,趕著家里的那輛騾車跑幾十里地去城里賣瓜;棗樹上結的棗子再也沒舍得嘗一顆,全都拿去賣掉……⑩我大學畢業后成了一名公務員,結婚有了孩子,也在城里按揭買了房。想著把父母親接到城里享兩天福,可他們卻相繼離開了人世,父親栽下的那棵棗樹永遠留在了老家的院子里,老家從此只在夢里……?“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今夜,老家院子里,棗花是否又一次落滿了地面?12.文章主要回憶了關于父親的哪幾件事?請你簡要概括。13.結合語境,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下面的句子。棗花還在簌簌地落著,落著,落在我的頭上、身上,也落在我的心上。14.文章中反復提到“棗花”,有何作用?15.閱讀文章,請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16.本文是一篇回憶性散文,文章脈絡清晰、層次分明,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請從行文順序或詳略安排兩個方面任選一個角度分析。【答案】12.①父親栽棗樹;②父親在棗樹下抽煙;③父親頂著壓力支持“我”讀書;④父親賣瓜賣棗供“我”讀書。13.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一方面描繪了棗花飄落在“我”頭上、身上的景象,另一方面,反復詠嘆,突出強調父親決定讓“我”繼續念書后“我”的震驚、感動之情。14.①“棗花”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使文章脈絡清晰,渾然一體;②“棗花”是父愛的象征,塑造一個為子女日夜操勞、默默付出的父親形象,贊揚父愛的偉大無私;③“棗花”是情感的載體,寄托“我”對父親的懷念、感激,對童年往事的懷念。15.結構上照應文題,首尾呼應,使文章結構渾然一體;內容上引用詩句,運用聯想和想象,含蓄地表達對故鄉和父親的懷念之情,且意蘊深長,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達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意近即可)16.示例一:詳略得當。文章略寫了父親種棗樹、一家人在樹下乘涼的溫馨場景;詳寫父親頂著壓力讓“我”上學的事情,更能突出父親對“我”的愛和“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重點突出,條理清晰。示例二:采用時間順序,按照“小時候——高一那年——上大學時——畢業后”的時間順序敘述故事,使文章條理清晰,中心突出。【解析】【導語】這篇回憶性散文通過質樸的敘述和濃厚的鄉土氣息,展現了作者對過往家庭生活的懷念以及對父親深刻的感激與懷念。棗花作為主要意象,貫穿全文,象征著歲月、親情和故鄉的記憶。文章通過具體事件如父親鼓勵繼續學業和種西瓜供學等,細致描繪了父親在困境中支撐家庭的無私奉獻。最后引用詩句,表達對故鄉和已故親人的思念,增添了文章的深情與厚重感。整體結構緊湊,敘事細膩,充滿真情實感。【12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文章情節的理解與概括。解答時,需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結合關鍵的段落分析概括。根據第②段“老家院里那棵棗樹是20多年前父親親手栽下的”可知,20多年前寫了父親在老家院里親手栽下一棵棗樹,可概括為:父親栽棗樹。根據第③段“每到閑下來時,母親蹲在棗樹下洗衣服,奶奶在棗樹下乘涼,父親則坐在棗樹下抽幾袋煙”可知,寫在閑暇的時間,父親喜歡在棗樹下悠閑的抽上幾袋煙;可概括為:父親在棗樹下抽煙。根據第⑦段“五妮啊,是爹沒本事,讓你受苦了;家里的事你甭管,書只要你想念,就念下去吧……”、第⑧段“父親輕嘆一聲,摸了摸我的頭,拂去我頭發上的棗花,站起了身”可知,寫父親決定無論生活多艱難,也要供“我”讀高中,可概括為:父親頂著壓力支持“我”讀書。根據第⑨段“為了讓有限的土地生出更多的錢供我念完大學,他把南坡那塊地開辟出來種西瓜,每天沒日沒夜地守在地里;一到節假日,趕著家里的那輛騾車跑幾十里地去城里賣瓜;棗樹上結的棗子再也沒舍得嘗一顆,全都拿去賣掉”可知,寫為了掙錢維持生活和供“我”讀書,可概括為:父親賣瓜賣棗供“我”讀書。【13題詳解】本題要求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根據句子“棗花還在簌簌地落著,落著,落在我的頭上、身上,也落在我的心上”中的“落著”“落著”等詞可知,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根據第⑧段“我本來預備了一肚子話,只等父親勸我退學時拿來跟他據理力爭,可沒想到父親卻說了這樣的話”可知,本來“我”以為父親會讓“我”退學,但是沒想到父親頂住壓力,堅持讓“我”讀書,所以這里的棗花和“我”的淚水一起往下落,落在“我”的心上,寫出了“我”內心的震驚、感動,還寫出了棗花飄落的場景,表達了父親對“我”的愛,以及“我”對父親的感恩。【14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文中意象的理解。結合題目“簌簌衣巾落棗花”、第①段“這香氣,不禁讓我想起了老家的棗花”、第③段“棗花開的時節,聞著清甜的棗花香,吃著母親烙的餅、腌的菜,感覺歲月安靜而美好”、第?段“老家院子里,棗花是否又一次落滿了地面”等內容,可知“棗花”既出現在文題中,又從文章開頭到結尾大部分段落中,“棗花”起了貫穿全文的線索作用,使文章結構清晰;結合第②段“老家院里那棵棗樹是20多年前父親親手栽下的”、第⑦段“五妮啊,是爹沒本事,讓你受苦了;家里的事你甭管,書只要你想念,就念下去吧”、第⑨段“那時父親已經60多歲,為了讓有限的土地生出更多的錢供我念完大學,他把南坡那塊地開辟出來種西瓜,每天沒日沒夜地守在地里;一到節假日,趕著家里的那輛騾車跑幾十里地去城里賣瓜;棗樹上結的棗子再也沒舍得嘗一顆,全都拿去賣掉”等可知,文中寫父親為家庭生計和供“我”讀書辛苦掙錢,棗樹是父親種下的,“棗花”象征了父愛,以此表達了“我”對父親的感恩和思念及對偉大無私的父愛的贊美,從而彰顯了文章主旨。結合文章第③段“小時候,每到閑下來時,母親蹲在棗樹下洗衣服,父親則坐在棗樹下抽幾袋煙。傍晚的風從棗樹葉子間吹過來,特別是棗花開的時節,聞著清甜的棗花香,吃著母親烙的餅、腌的菜,感覺歲月安靜而美好”與第④至⑧段的具體內容,可知作者以棗花為背景,描寫了一家人在棗樹下的活動,體現了濃濃的親情及作者對美好時光的留戀。【15題詳解】本題考查句段作用。內容上:第?段“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引用了詩句,富有詩意,“思舊鄉”寫出了“我”對故鄉以及父親的思念;“今夜,老家院子里,棗花是否又一次落滿了地面”與第①段“在河堤上漫步,風里傳來甜膩膩的清香,這香氣,不禁讓我想起了老家的棗花”相照應,首尾呼應,并且以問句的形式結尾,意蘊深遠,給人留下想象空間;結構上,尾段“今夜,老家院子里,棗花是否又一次落滿了地面”與標題相照應,總結全文,升華主題。【16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文章脈絡的梳理。從行文順序或詳略安排兩個方面任選一個角度分析。本文以“棗花”這一意象組織材料,貫穿全文,在棗花這一背景下,寫了我們一家在棗樹下納涼,“我”感受著棗花的清香,父親辛勤的勞作掙錢賣棗子等情節。“棗花”貫穿全文,構成一條明晰的線索。文中寫父親栽棗樹,為了全家的生計及供“我”讀書不辭辛苦,體現了濃濃的父愛,表達了“我”對父親的敬重和感恩,父愛就是暗含在文中的一條線索。文章選材得當,中心突出,對父親種棗樹,樂于助人等情節寫得簡略,為了突出父愛這一中心,詳細的寫了父親決定無論生活多艱難也要供“我”讀高中,為了掙錢維持生活和供“我”讀高中父親起早貪黑的干活以及后來為供“我”讀大學父親更加辛苦忙碌等情節;全文以“小時候、上高一的時候、上大學、畢業后”的時間順序組織材料,脈絡清晰,層次分明。(三)(1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于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節選自司馬遷《周亞夫軍細柳》)【乙】魏征狀貌不逾中人,而有膽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顏苦諫;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為霽威。嘗謁告上冢,還,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嚴裝已畢,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實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輟耳。”上嘗得佳鷂,自臂之,望見征來。匿懷中,征奏事久不已,鷂竟死懷中。(節選自《資治通鑒》,有刪改)1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1)將軍亞夫持兵揖曰()(2)魏征狀貌不逾中人()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A.天子為動以順為正者 B.成禮而去聚室而謀曰C.至于亞夫言于上曰 D.稱善者久之親戚畔之19.請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2)初實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輟耳。20.周亞夫和魏征都深得皇帝器重,請結合兩文內容,分析二者受到皇帝器重的原因分別是什么。【答案】17.①.拱手行禮②.超過18.B19.(1)穿戴著盔甲之將不行跪拜禮,請允許我用軍禮拜見。(2)起初確實有這樣的打算,但是擔心愛卿你責怪,所以就半路停下了。20.周亞夫正直,善于統帥軍隊,恪盡職守,剛正不阿,治軍嚴謹;魏征正直,能言善辯且敢于直言進諫,忠心不二地為太宗和大唐江山著想。【解析】【導語】這兩篇古文展示了周亞夫和魏征在歷史上的杰出表現,彰顯其受到皇帝器重的原因。周亞夫以軍紀嚴明著稱,在細柳營的表現讓皇帝刮目相看,表現出其卓絕的將領品格。魏征則以善于諫言而聞名,面對皇帝毫不畏懼,甚至能改變帝王心意,表現出難得的忠誠與智慧。兩人都因其獨特的品格和才干,在各自的領域對皇帝發揮了重要影響,成為歷代楷模。【17題詳解】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1)句意為:將軍周亞夫手持兵器拱手行禮,說。揖:拱手行禮。(2)句意為:魏征的樣貌不超過一般人。逾:超過。【18題詳解】本題考查一詞多義。A.介詞,被/動詞,作為;B.均為連詞,表順承;C.與“至”連用,動詞后綴/介詞,對、向;D.補足音節,不譯/代詞,代指那些失去道義和支持的君主;故選B。【19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注意重點詞語的含義及句式理解,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達到詞達意順即可。(1)介胄:鎧甲和頭盔,這里用作動詞,指披甲戴盔。士:將領。(2)初:起初。實:缺少。畏:擔心。嗔:責怪。故:所以。輟:停止。【20題詳解】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概括。甲文中,文帝親自去慰問軍隊,周亞夫作為將軍,嚴格執行軍中的規定,不允許天子在軍中驅馳,展現了其治軍的嚴謹性。當文帝到達軍營時,周亞夫手持兵器以軍禮相見,不卑不亢,這既體現了他的正直無私,也彰顯了他對職責的堅守。文帝對此深感震動,并改變了態度,對周亞夫表示敬意。此外,文帝還通過對比霸上、棘門軍和周亞夫軍的紀律性,進一步強調了周亞夫作為真將軍的難能可貴。因此,周亞夫因其正直的品質和嚴謹的治軍才能而受到文帝的器重。乙文中,魏征雖然外貌并不出眾,但他有著過人膽略和智慧。他常常不顧個人安危,直言進諫,即使面對太宗的憤怒也毫不退縮。例如,當太宗想要去南山游玩時,因為害怕魏征的責備而最終放棄了計劃。又如,太宗得到一只好鷂子時,因為魏征的到來而不得不將其藏在懷中,最終鷂子因長時間被捂而死。這些事件都體現了魏征直言敢諫、忠心為國的品質。太宗深知魏征的忠誠和才能,因此對他非常器重和信任。綜上所述,周亞夫和魏征都因其正直的品質和卓越的才能而受到皇帝的器重。周亞夫以治軍嚴謹、恪盡職守著稱;而魏征則以直言敢諫、忠心為國聞名。【點睛】參考譯文:甲在這種情況下皇上就派使者手持符節去告訴將軍:“我要進營慰問軍隊。”周亞夫這才傳令打開軍營大門。守衛營門的官兵對跟從皇上的武官說:“將軍規定,軍營中不準策馬疾馳。”于是皇上的車隊也只好控制住車馬,緩慢前行。到了大營前,將軍周亞夫手持兵器拱手行禮,說:“穿戴著盔甲之將不行跪拜禮,請陛下允許我按照軍禮參見。”皇上被感動,表情嚴肅起來,扶著車前橫木俯下身子,派人向周亞夫致意說:“皇帝敬重地慰問將軍。”勞軍禮儀完畢后便離開了。已經出了細柳軍營的大門,群臣都深感驚詫。文帝感嘆地說:“啊!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先前的灞上、棘門的軍營,簡直像是兒戲,匈奴是完全可以通過偷襲而俘虜那里的將軍,至于周亞夫,難道能夠侵犯嗎?”稱贊他很久。乙魏征的樣貌雖不超過一般人,卻有膽識謀略,善于讓皇帝回心轉意。魏征總是觸犯龍顏當面直言規勸;有時遇到皇上特別生氣,魏征卻面不改色,皇上也就息怒。魏征曾請假回家上墳,回來后對皇上說:“聽別人說,皇上打算去南山游玩,一切已經安排妥當、整裝待發。但現在居然又不去了,是什么原因呢?”皇上笑答:“起初確實有這樣的打算,但是擔心愛卿你責怪,所以就半路停下了。”皇上曾得到一只很好的鷂鷹,放在手臂上把玩,看見魏征前來,藏到懷中。魏征上奏故意久久不停,鷂鷹最終悶死在皇上懷中。(四)(3分)閱讀下面的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相見歡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21.請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首詞上片所展現的畫面。22.這首詞的下片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案】21.示例:在金陵城(今南京)里獨自登上西樓,倚樓觀看清秋時節的景色,看著萬里的大江在夕陽下流去。22.表達了詞人渴望早日恢復中原,還于舊都的強烈愿望,同時也是對朝廷茍安旦夕,不圖恢復的憤慨和抗議。【解析】【導語】這首詞描繪了落日下的大江景象,表現了戰亂背景下的離散與思鄉情感。上片描繪了一個蒼涼、開闊的江景,帶有濃厚的悲涼氛圍。下片表達了對中原動亂、簪纓離散的不安與憂思,并借悲風過揚州,流露出對故鄉的眷戀與痛苦的感慨。整首詞通過寫景抒情,展現了詩人對時局的感慨和濃重的鄉愁。【2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描繪畫面的能力。“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意思是:在金陵城(今南京)里獨自登上西樓,倚樓觀看清秋時節的景色,看著萬里的大江在夕陽下流去。結合相關內容去聯想想象,為了增添語言的描寫性,我們可以運用修辭,如比喻、擬人等,使語言更形象、生動,據此描繪畫面即可。示例:我獨自站在金陵城的西樓上,憑依著深秋的涼意,眺望那萬里長天,夕陽沉落,江水浩蕩奔流。【2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能力。下片中“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直抒胸臆,對國家的動蕩局勢及士大夫流離失所表示了極大的憤慨與無奈。“中原亂”表明了對時局的憂慮,“簪纓散”涵蓋了對貴族官僚淪落四方、無家可歸的惋惜。“幾時收”表現了對國家安定、和平到來的渴望,卻又隱含著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的無奈與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農作物繁育員行業數據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業植保員考試的攻略與試題解析
- 2024年體育經紀人考試的重點難點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體育經紀人考試的勝出之道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體育經紀人考試新鮮出爐的試題及答案
- 證券投資組合的動態調整技巧在2025年考試中的運用試題及答案
- 農業植保員考試2024年實戰演練與試題解析
- 深度剖析2024年模具設計師資格考試的特點試題及答案
- 游泳救生員救生常識能力評估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足球裁判員應知的法規及試題與答案
- 天然井口氣回收方案
- 石材臺階維修施工方案
- 餐飲單位食品采購進貨驗收臺賬(范本)
- 分公司與總公司合作協議范本(11篇)
- 03尿失禁生活質量問卷(I-QOL)
- 2022年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及解讀
- 王陽明傳:知行合一的心學圣人課件
-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一 別了“不列顛尼亞”教學課件
- 面癱(面神經炎)中醫臨床路徑及面癱病(面神經炎)中醫診療方案
- 中西方建筑空間的比較
- 《文化苦旅》練習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