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宮頸癌的篩查
寧醫大:胡向蓮教授2024/11/11內容提要一、女性生殖系統大體解剖二、宮頸常見病變三、宮頸癌前病變四、宮頸癌
五、ATP紅外生物技術效應治療慢性宮頸炎一、女性生殖系統一、女性生殖系統宮頸位于陰道內,上端接子宮,下端游離狀;成熟期女性宮頸似大拇指末端大,其表面光滑、粉紅色,質地柔軟;中央為宮口,“未產型”為圓形,“已產型”呈一字型或不規則型二、宮頸常見病變宮頸糜爛、宮頸肥大、宮頸息肉、宮頸腺體囊腫、宮頸管炎三、宮頸癌前病變宮頸癌前病變:是指癌癥發生前該部位發生的能引起癌變的病變;又名宮頸不典型增生,或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CNI)宮頸癌的發生和發展有一個漸進的演變過程,時間從數年到數十年,演變過程經過為: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潤→浸潤癌。1.CNI組織病理學分型CNI鏡下宮頸上皮細胞大小不等、排列紊亂,細胞核大深染,細胞質分布不均。CNI的病理學分為Ⅲ級:Ⅰ級:病變累及上皮下部的l/3,亦輕度不典型增生Ⅱ級:累及達上皮下部1/3~2/3,亦中度不典型增生Ⅲ級:累及上皮全層,原位癌也列入其內。2.CNI臨床表現(1)接觸出血:占70%~80%的患者,如性生活后、婦科檢查后有出血,應警惕宮頸癌前病變的征兆(2)宮頸糜爛:年輕患者宮頸糜爛經久不愈,或更年期仍有宮頸糜爛,應引起重視(3)白帶混血:長期白帶混血應及時檢查。80%的宮頸癌前病變經早發現、早治療均可治愈。3.CNI的防治(1)加強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識,避免過早性生活、杜絕性生活混亂。(2)已婚女性每年做1次宮頸細胞學檢查,如TCT檢查或DNA檢查;有異常進一步做病理活體檢查。(3)有宮頸病變及生殖系統感染,尤其是人乳頭瘤狀病毒(HPV)感染人群,應采取相應診療措施,以防宮頸癌的發生。3.CNI的防治(4)宮頸糜爛無創治療--聚焦超聲治療法。利用大功率超聲波在病變部位聚焦,通過聲熱轉換效應,迅速提高聚焦點組織內溫度(0.5~1S內使溫度上升達70℃以上),使組織細胞凝固壞死性改變。四、宮頸癌中國每年宮頸癌發病人數約13萬,20歲前患病概率較低,20~50歲高發,50歲后發病率下降。近年來發病有年輕化趨勢,農村發病率高于城市,山區高于平原。宮頸癌是可防、可治愈的。首先要樹立宮頸癌篩查意識,及時發現和治療癌前病變,遏制其癌變。(一)宮頸癌的病因具體病因尚不全清楚,可能與下列誘發因素有關:1.與性生活、婚姻的關系:多數患者為已婚婦女,18歲前有性生活史的婦女較之后開始性生活的發病率高4倍,性生活早且患梅毒、淋病者,宮頸癌發病率較正常婦女高6倍。(一)宮頸癌的病因2.與配偶的關系:丈夫包皮過長或包莖者,其妻患宮頸癌的危險度較大;患陰莖癌或前列腺癌或其前妻患宮頸癌,以及男子有多個性伙伴者,其妻患宮頸癌機會增多。包皮垢可能是病毒或致癌物質的攜帶者,重視性衛生是防癌的關鍵。(一)宮頸癌的病因3.病毒或真菌感染:宮頸癌患者中,皰疹Ⅱ型病毒抗體陽性率達80%,正常婦女陽性率僅30%左右。近年來,國內外一些研究表明,人乳頭瘤狀病毒(簡稱HPV)感染與宮頸癌的發生是明確的因果關系。(一)宮頸癌的病因研究表明,HPV是人類腫瘤發病中唯一完全確認的致癌病毒。預防HPV感染就可預防宮頸癌,病毒通過性接觸傳播,HPV感染后機體未能自我清除,持續感染發展為宮頸癌。HPV在宮頸上皮細胞內整合、復制和增生,致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CIN),最后發展到宮頸浸潤癌,從HPV感染到發生宮頸癌,需8~10年。(一)宮頸癌的病因4.宮頸糜爛、裂傷與外翻:宮頸生理和解剖上的緣故,易遭受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因素刺激,如創傷、激素、藥物和病毒感染等;資料顯示宮頸有糜爛的宮頸癌發病率比無糜爛組高2倍。宮頸裂傷與宮頸癌發生也有一定關系。(一)宮頸癌的病因5.長期坐立者體內毒素累積:如麻將、棋牌活動、坐辦公者,宮頸癌患病危險性增加。6.口服避孕藥增加患病風險:原位癌及早期宮頸癌病人尿內雌激素水平偏高,口服避孕藥5年內者患病幾率10%,服藥5~9年者高達60%,10年以上者達120%。(二)子宮頸癌的臨床表現
原位癌及早期浸潤癌常無癥狀,多在體檢中發現。其表現形式和程度與病變早晚及病理類型有關。1.白帶增多:初期為粘液樣,隨病變發展白帶變混濁,如淘米水樣或膿血性,有特殊的惡臭。
(二)子宮頸癌的癥狀與體征2.不規則陰道流血:早期少量血性白帶及接觸性出血。可因性交后或便后少量流血前來就診;絕經后流血者更應警惕。晚期患者癌組織侵蝕到大血管引起致命大出血,反復出血,常繼發貧血。(二)子宮頸癌的癥狀與體征3.疼痛:晚期宮頸癌癥狀,向下肢放射出現腫脹和疼痛,宮腔積膿時下腹部疼痛,輸尿管受壓迫或浸潤時引起輸尿管或腎盂、輸尿管積水。(三)子宮頸癌的篩查
性觀念改變、環境污染和不良衛生習慣,30歲內宮頸癌患者明顯增多。WHO建議:滿18歲并有性生活女性,每年應進行1次宮頸癌篩查。各年齡段婦女性交后有出血或滲血者,盡早做全身檢查、婦科檢查及特殊檢查。(三)子宮頸癌的篩查1.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巴氏涂片法):取少量的細胞樣品,涂在玻璃片經過特殊染色,鏡下觀察細胞微小變化。宮頸刮片是目前最簡便的診斷方法。受取材方法、制片過程、染色技巧、讀片水平等因素影響,誤診率較高,現已基本淘汰。(三)子宮頸癌的篩查巴氏分級臨床意義建議Ⅰ級正常細胞每年復查1次Ⅱ級炎性細胞接受治療Ⅲ級可疑癌細胞TCT,或DNA+HPVⅣ級高度可疑癌細胞活檢Ⅴ級疑定有癌細胞活檢(三)子宮頸癌的篩查2.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測(TCT):90年代末研制的細胞學技術。采集的細胞放入細胞保存液中,經過濾、離心沉淀、制片、讀片,全過程由計算機程序控制。背景清晰,染色層次分明,多次制片,讀片準確,檢出率高,還可檢測滴蟲、念珠菌、放線菌、單純皰疹病毒、衣原體、人乳頭瘤病毒的基因檢測,目前較理想的宮頸癌篩查方法。(三)子宮頸癌的篩查TCT按TBS分類系統與宮頸鱗狀上皮異常相關的描述性診斷分為:1.正常細胞2.不典型鱗狀細胞(ASC),也包含了不明確意義的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三)子宮頸癌的篩查3.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相當于宮頸上皮內瘤變Ⅰ級(CNI1);4.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I),相當于宮頸上皮內瘤變Ⅱ、Ⅲ級(CNI2~3)及原位癌(AIS)5.鱗狀細胞癌(SCC)。
(三)子宮頸癌的篩查(三)子宮頸癌的篩查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①3~6個月復查1次,或2年復查4次;②配合HPV檢查,陽性者陰道鏡下活體組織檢查;③連續2次細胞學診斷為ASCUS,陰道鏡下活檢。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約85%的患者有高危型HPV感染,檢測對判斷預后有一定意義,陰道鏡和HPV-DNA檢測。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I):宮頸錐切及病理學檢查,進一步確診病變性質,為早期治療方案提供依據。(三)子宮頸癌的篩查3.DNA檢查:人體正常細胞染色體是成對的(即23對,或46條),故稱DNA二倍體,細胞DNA含量是一致的,即整倍體。細胞DNA定量分析是對細胞核內DNA含量和倍體的測定,判斷細胞的生理狀態和病理改變。非整倍體細胞(如單倍體、多倍體、DNA片段丟失)的出現象征著染色體結構(堿基配對異常)和數量的異常,是細胞惡變的早期癥狀,不同非整倍體細胞的數量越多,惡性程度越高,預后越差。(三)子宮頸癌的篩查細胞DNA定量分析用“c”作為其含量的單位,
在細胞分裂的G0/G1期為DNA合成前期;其DNA含量是正常的一半,即1個c,為2c細胞(亦2倍體細胞);在細胞分裂的G2/M期為DNA合成后期,DNA含量為2個c,為4c細胞(亦4倍體細胞),M期為細胞有絲分裂期。(三)子宮頸癌的篩查DNA含量是用DNA指數(DI)來表示,
在細胞分裂的G0/G1期,其DNA含量(DI)值為1,即2c細胞;在細胞分裂的G2/M期,其DNA含量(DI)值為2,即4c細胞,M細胞DNA含量(DI)值為4,即8c細胞。(三)子宮頸癌的篩查
TBSDNA定量分析解釋建議正常2c細胞正常定期復查1~2個>5c細胞正常,或其他原因引起,也可能異常4~6個月復查正常5%<4c細胞<10%)(上皮細胞)增生4~6個月復查4c細胞>10%異常,或其他原因活檢多個5c細胞異常活檢多倍體(如8c細胞)正常或異常4個月復查(三)子宮頸癌的篩查
TBSDNA定量分析解釋建議正常正常或有病變未發展定期復查1~2個>5c細胞異常活檢ASCUS4c細胞>10%(上皮細胞)異常活檢多個5c細胞異常活檢多倍體(如8c細胞)異常活檢LSIL正常病變活檢其他不正常病變活檢HSIL正常病變活檢異常病變活檢(三)子宮頸癌的篩查4.人乳頭瘤病毒(HPV)基因高危型檢測:宮頸癌作為女性第二好發惡性腫瘤,防治的關鍵是宮頸疾病的篩查,及早發現宮頸上皮瘤變(CNI),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是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主因,尤其是高危型的16和18型(共110多種)病毒的持續感染;臨床上目前多用HPV-DNA檢測+TCT作為宮頸癌篩查的主要手段。(三)子宮頸癌的篩查目前HPV-DNA檢測方法較多,國際上用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檢測,實現了檢測、定量、分型同步進行,檢測快速,但費用和實驗條件要求較高,不適宜大規模篩查和流行病學研究;美國一家公司推出了用雜交捕獲法+基因芯片技術檢測,能對病毒類型進行識別判斷。(三)子宮頸癌的篩查資料報道:99%的宮頸癌患者有HPV病毒感染。提示70%有性生活女性會感染HPV,感染率隨年齡增加而遞減;在感染HPV病毒數月至2年內,多數病毒被自身免疫功能清除,且大部分無臨床癥狀,只有慢性持續高危型HPV病毒感染,才有可能最終引發宮頸癌。(三)子宮頸癌的篩查HPV-DNA檢測檢測系統高標準化和自動化,不受閱片者和采樣誤差的影響,陰性預測值能達到99%以上,有較好的重復性,且操作簡單,有效降低了TCT、陰道鏡的漏診率和假陰性率。HPV+DNA陰性者,5~10年患宮頸癌的幾率幾乎為零。(三)子宮頸癌的篩查細胞學+HPV三階梯篩查陰道鏡(助診)組織學確診(三)子宮頸癌的篩查HPV檢查相當于甚至優于細胞學檢查建議HPV-DNA+TCT細胞學(TBS分級)檢查列為宮頸癌篩查首選項目。年齡≥30歲女性,兩種檢查結果均為陰性,每3年復查1次,若HPV陽性,每年復查1次。年齡≥30歲女性,細胞學未見上皮內病變和惡性細胞,HPV(16,18)陽性,建議陰道鏡檢查。(三)子宮頸癌的篩查國內宮頸癌篩查指南性建議篩查對象3年以上性行為,或21歲以上有性行為的女性篩查起始時間經濟發達地區25~35歲,經濟欠發達地區35~45歲,高危人群適當提前終止時間65歲高危人群:多個性伴侶,性生活過早,HPV感染,免疫力低下,衛生條件差者,性保健知識缺乏者(三)子宮頸癌的篩查5.陰道鏡檢查:宮頸細胞學檢查異常時,陰道鏡下取若干塊組織送病理檢查,為手術治療提供依據,有損傷,不做常規篩查項目。6.宮頸活體組織檢查:是確診宮頸癌最可靠的也是唯一的依據。(三)子宮頸癌的篩查7.子宮頸錐形切除檢查:細胞學檢查屢次陽性,而陰道鏡或活檢陰性者;HPV-DNA+TCT異常者;行宮頸多點活檢證實為原位癌,不排除浸潤癌者,治療前考慮宮頸錐切,可連續切片1500張,其診斷準確率較高,但操作較復雜,須住院,術后并發癥亦較多。(三)子宮頸癌的篩查五、ATP紅外生物技術效應治療慢性宮頸炎宮頸癌好發部位為宮頸外口鱗--柱狀上皮交界處,慢性宮頸炎是婦科常見病,若長期合并高危型HPV感染,部分可發展為癌前病變或宮頸癌,傳統治療方法有藥物、微波、冷凍等;但術后并發癥多、復發率高、治愈率低。五、ATP紅外生物技術效應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酒店公共知識培訓課件
- 危重病人制度護理培訓
- 2025年員工個人工作方案怎么寫
- 動漫繪畫課件
- 2025年員工下半年工作方案模板
- 2025年慶祝圣誕節活動策劃方案
- 護理創新用具成果展示
- 市場行銷管理
- 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溫州市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綜合練習化學試題卷(三模)含解析
- 湖南省長沙市湖南師大附中教育集團2025屆初三9月月考化學試題含解析
- 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
- (本科)審計(第五版)全套教學課件完整版PPT
- GB∕T 3639-2021 冷拔或冷軋精密無縫鋼管
- 西師版六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 總復習 教案
- 拖欠貨款合同糾紛起訴狀范本
- 幼兒繪本故事:迪迪不想原諒人
- 碳酸丙烯酯法脫碳工藝工程設計
- 巧用繪本提升自閉癥兒童語言表達能力
- 計數型量具分析報告(Excel帶計算KAPPA公式)
- 譯林版六年級下冊英語期中試卷(江蘇南京江北新區2021年真卷含聽力答案)
- 獨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獎勵審批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