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課件 第3章 供應鏈網絡構建_第1頁
《供應鏈管理》課件 第3章 供應鏈網絡構建_第2頁
《供應鏈管理》課件 第3章 供應鏈網絡構建_第3頁
《供應鏈管理》課件 第3章 供應鏈網絡構建_第4頁
《供應鏈管理》課件 第3章 供應鏈網絡構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供應鏈管理》

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清華大學出版社2主要內容02供應鏈網絡構建過程03供應鏈網絡選址模型構建04供應鏈分銷網絡設計01供應鏈網絡構建的作用和影響因素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學習目標了解供應鏈網絡構建的作用和影響因素熟悉供應鏈網絡構建的步驟、策略和決策框架中考慮的各種因素掌握供應鏈網絡中設施模型的計算方法,對重心法、中值法和線性規劃法能夠在算例中熟練應用學習供應鏈分銷網絡設計的模式,了解每一種模式考慮產品特性因素的適用性。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43.1供應鏈網絡構建的作用和影響因素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1.1供應鏈網絡構建的作用和影響因素5

供應鏈網絡是由與核心企業相連的成員組織構成的,這些組織直接或間接與他們的供應商或客戶從起始端到消費端相連。供應鏈結構的復雜性決定了供應鏈網絡結構的復雜性,為了確保供應鏈上的節點企業有效運營,有必要對供應鏈的網絡進行設計,為供應鏈上的節點企業高效運營提供保障。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1.1供應鏈網絡構建的作用6供應鏈設施的作用:供應鏈設施,如工廠、倉庫等,應具備足夠的柔性以應對市場變化。例如,豐田公司的全球工廠網絡不僅服務于當地市場,還能在必要時服務于其他市場,從而提高應對經濟波動的能力。供應鏈設施的有效選址:選址決策需考慮長期影響,包括成本、市場需求、技術變化等因素。例如,豐田在美國建立工廠,以便在日元走強時仍能保持競爭力。同時,選址時還需考慮未來技術變化可能帶來的影響。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1.1供應鏈網絡構建的作用7合理分配供應鏈產能:產能分配需要平衡成本和響應性。過多或過少的產能都會導致問題。定期評估并調整產能分配,以適應市場和生產成本的變化。匹配市場需求和供應:生產設施的柔性對于應對市場需求波動至關重要。柔性設施能更有效地調整生產以適應市場需求變化,而專用設施可能在需求減少時造成資源閑置。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1.2供應鏈網絡構建的影響因素8戰略因素:成本領先的企業選擇低成本地區,即使遠離市場。響應性企業則靠近市場,不惜更高成本。競爭因素:企業需考慮競爭對手策略、規模和地點,決定是靠近還是遠離競爭對手。政治因素:政治穩定性是關鍵。企業偏好政治穩定的國家,商業規則完善,參考全球政治風險指數(GPRI)?;A設施因素:良好基礎設施是重要條件。考慮場地、勞動力、交通、鐵路、機場、港口、高速公路等。生活質量也影響供應鏈績效。客戶響應時間和服務水平:對快速響應要求高的企業需靠近客戶。便利店密集布局,而超市則規模大、分布不密集。總物流成本:包括庫存、運輸和設施成本。庫存和設施成本隨設施數量增加而增加,運輸成本則相反,但過多設施可能導致運輸成本上升。宏觀經濟因素:稅收、關稅、匯率等影響總成本和利潤,網絡設計時必須考慮。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1.2供應鏈網絡構建的影響因素9總物流成本是供應鏈網絡內庫存成本、運輸成本和設施成本的總和。庫存成本包括產品儲存成本、資本成本和陳舊性損耗成本。運輸成本包括將供給運入設施的內向運輸成本和將產出運出設施的外向運輸成本。設施成本包括建筑物成本、設備成本和勞動力成本。庫存和設施成本會隨著供應鏈中設施數量的增加而增加。運輸成本則會隨著設施數量的增加而減少。如果設施數量增加到某一點導致內向運輸的規模經濟喪失,則運輸成本也將會上升。設施數量與庫存成本、運輸成本和設施成本之間的關系如圖3-2、3-3、3-4所示。圖3-2設施數量與庫存成本之間的關系

圖3-3設施數量與運輸成本之間的關系

圖3-4設施數量與設施成本之間的關系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1.2供應鏈網絡構建的影響因素10圖3-6物流成本、響應時間隨設施數量的變化圖3-5響應時間與設施數量的關系供應鏈網絡設計的目的:是降低總物流成本,同時確保適當的客戶響應水平。供應鏈網絡中的設施數量至少應等于使物流成本最小所需的設施數量。在此基礎上,企業可以增加設施數量,以提高客戶響應性。如果提高響應性帶來的收入增加大于增加設施所產生的成本,那么增加設施的決定就是合理的。所需設施數量與響應時間之間的關系,物流成本、響應時間隨設施數量變化的關系如下圖圖3-5、3-6所示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113.2供應鏈網絡構建過程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2供應鏈網絡構建過程12供應鏈網絡就是由客戶的需求開始,經過原材料供應、產品設計、生產、批發、零售等環節,到最后把產品送到最終客戶的各項生產和商業活動所形成的網絡結構。對于供應鏈上的每一個節點企業來說,設計一個有效的供應鏈運作網絡系統不僅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和浪費,也可以顯著地改善客戶服務水平,降低運營成本,贏得競爭優勢。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2.1供應鏈網絡構建步驟13市場競爭需求分析:調查上下游企業和消費終端,評估企業滿足市場需求的能力,分析消費者和市場競爭變化,為構建目標市場提供建議。確定供應鏈網絡結構:明確供應鏈戰略目標,研究發展方向,確立評價標準,分析企業問題和阻力因素,提出供應鏈框架,選擇結構方案??冃гu估及流程再造:供應鏈設計后進行運行檢驗,用績效標準評價,改進問題提高績效,必要時重新設計供應鏈并實施流程再造。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2.1供應鏈網絡構建步驟14圖3-7供應鏈網絡構建的步驟由圖3-7可知,供應鏈網絡構建不僅要根據企業產品的特點考慮,同時還要分析供應鏈戰略與企業戰略之間匹配關系,需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構造供應鏈主體網絡和物流客體網絡,供應鏈節點企業與整個供應鏈應在運營過程中合理實施流程再造,創建高效率低成本的供應鏈網絡。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2.2供應鏈網絡構建策略15以產品結構構建供應鏈:根據產品特性設計供應鏈,考慮產品生命周期、需求預測等因素,確保供應鏈與產品結構相匹配。實施先進物流管理技術:采用先進物流技術提高庫存管理效率,保障供應鏈穩定健康發展。價值鏈分析應用:通過價值鏈分析評估企業運營,預測業績,定位競爭力,優化供應鏈成本和效率。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2.2供應鏈網絡構建策略16供應鏈改進與業務外包:利用業務外包專注于核心業務,提高效率和資源配置,減少企業風險。建立合作戰略聯盟:與關鍵成員企業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實現資源共享、風險共擔,加強技術交流和市場競爭優勢。篩選供應商和銷售商:在現有供應商和銷售商中選擇合作伙伴,基于已有了解和關系,快速高效地建立聯盟。利用電子商務和IT技術:通過電子商務和IT技術快速評估潛在合作伙伴,優化業務流程,增強供應鏈協同性。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2.3供應鏈網絡設施決策框架17決策者使用網絡設計模型時,首先確保模型適用于設施選址和產能分配,考慮這些決策的影響時間范圍(通常以年計),在此期間這些決策保持不變。其次,模型幫助分配當前需求至可用設施,并確定產品運輸路徑。管理者需每年根據需求、價格、匯率和關稅的變化重新決策。目標是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實現利潤最大化。供應鏈網絡設施構建內容如圖3-8所示。圖3-8供應鏈網絡設施構建內容組成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183.3供應鏈網絡選址模型構建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供應鏈網絡選址模型構建19固定設施選址在整個供應鏈網絡中的選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決策問題,它決定了整個供應鏈系統的模式、結構和性質。反之,供應鏈系統的設計又限定了供應鏈系統運作中可選用的方法及其相關成本。選址決策包括確定所使用設施的數量、位置和規模。這些設施包括網絡中的各個節點(如工廠、港口、供應商、倉庫、零售店和服務中心)——是供應鏈網絡中貨物運往最終消費者過程中臨時經停的節點。設施選址方法的研究已經成為一個廣泛引起關注的研究領域。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1選址問題的分類20按驅動力劃分:工廠和倉庫選址重視經濟因素,零售店選址關注位置收入,服務設施選址強調可達性。按設施數量劃分:單一設施選址主要考慮運輸成本,簡單直接;多設施選址需考慮競爭力、需求分配等復雜因素。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1選址問題的分類21按選址離散程度劃分:連續選址法選擇連續空間內最優點,離散選址法從預選方案中優選,常用于多設施選址。按數據集成度劃分:大數據用于控制問題規模,適用于大范圍選址;小數據如場地選址法,適用于精確位置選擇。按時間維度劃分:靜態選址基于單期數據,動態選址適用于多年規劃,考慮固定投資和搬遷成本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2重心法用于單一設施選址模型與求解22

設有一系列點分別代表生產地和需求地,各自有一定量的貨物需要以一定的運輸費率運向一個位置待定的倉庫,或從倉庫運出,倉庫位置待定,以該點的貨物運輸量乘以到該點的運輸費率,再乘以到該點的距離,得到總運輸成本最小的點。

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2重心法用于單一設施選址模型與求解23求解方程組,得到選址的位置坐標值。其精確重心的坐標值為:

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2重心法用于單一設施選址模型與求解24

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2重心法用于單一設施選址模型與求解25

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2重心法用于單一設施選址模型與求解26

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2重心法用于單一設施選址模型與求解27【算例1】:大華公司有2個工廠向倉庫供貨,由倉庫供應3個市場的需求中心。現在需要選擇一個位置作為倉庫的選址地點,工廠、需求中心的貨物運輸量、各個點之間的運輸費率以及各點在平面上的坐標值見表3-1,工廠和市場需求中心的空間分布如圖3-9所示。表3-1工廠及市場需求中心的坐標值、貨物運輸量和運輸費率一覽表地點i工廠P13820000.50工廠P28230000.50市場需求中心M12525000.75市場需求中心M26410000.75市場需求中心M38815000.75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2重心法用于單一設施選址模型與求解28圖3-9工廠P1、P2和市場M1、M2、M3在平面坐標上位置示意圖利用公式(3-5)和(3-6),確定倉庫的初始位置,在excel中對數值求解,求解過程數據見表3-2。地點P13820000.50100030008000P28230000.501500120003000M12525000.75187537509375M26410000.7575045003000M38815000.75112590009000總和62503225032375表3-2應用重心法求初始位置數據表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2重心法用于單一設施選址模型與求解29計算得到初始坐標值,根據公式對總運輸成本應用公式(3-1)進行計算。首先,利用公式(3-4)計算倉庫初始位置到各個地點的直線距離(假定K=10);其次,利用公式計算倉庫初始位置到各個地點的運輸成本;最后,加總倉庫初始位置到各個地點的運輸成本得到總運輸成本。數據處理結果見表3-3。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2重心法用于單一設施選址模型與求解30表3-3大華公司倉庫選址初始位置運輸成本的計算地點運輸成本(元)P13820000.5035.5235521.82P28230000.5042.6463953.49M12525000.7531.6559346.04M26410000.7514.4810863.35M38815000.7540.0245025.30運輸成本總和214710.03重心法快速提供選址近似解,條件對稱時尤為準確。非對稱條件下,無異常運輸量點且需求點多時誤差小。精確解需迭代,連續逼近法有效但手工計算慢,軟件如Excel、Python或LOGWARE可高效迭代求最優解。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2重心法用于單一設施選址模型與求解31【算例2】:繼續對大華公司倉庫設施選址問題進行計算,利用已經用重心法求解得到的初始解,進行第一次迭代計算,得出第一次迭代后的坐標值。第一次迭代計算坐標的過程見表3-4。地點P110003000800035.5228.1584.46225.21P2150012000300042.6435.18281.4570.36M118753750937531.6559.24118.48296.20M27504500300014.4851.78310.68207.12M311259000900040.0228.11224.87224.87合計202.461019.941023.77表3-4倉庫設施選址第一次迭代過程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2重心法用于單一設施選址模型與求解32表3-6第二次迭代后的總運輸成本地點運輸成本(元)P13820000.5035.7435740.12P28230000.5042.7264076.67M12525000.7529.9056070.45M26410000.7514.4310825.54M38815000.7542.2747558.34運輸成本總和214271.10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2重心法用于單一設施選址模型與求解33重心法選址能夠充分真實地反映實際問題,具有實用價值,當然模型的應用基于一定的假設條件,存在著不足。重心法選址真實反映問題,實用但基于假設,有局限性。模型假設需求集中一點,實際需求分散。選址依據可變成本,未考慮建設資金和運營成本差異。運輸成本假設線性,實際運價包含固定和可變部分。路線假設直線,實際運輸在復雜網絡中。選址模型未考慮未來收入和成本變化,缺乏動態性。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3中值法用于單一設施模型并求解34在已知的點中間選擇最佳位置。即在一個區域中,有多個需求點,假定某個需求點準備作為倉庫設施位置,單一考慮從每個需求點到達倉庫的平均出行時間或者出行距離最短,即為中值法。采用中值法尋找單一設施位置的步驟如下。(1)劃出區域網絡圖,在圖中標注出每個需求點之間的距離;(2)找出各需求點之間的最短距離矩陣;(3)對每個需求點到其他需求點的距離加總,求出每個需求點到其他點的平均距離;(4)比較計算出的平均值,選擇最小的平均值即為倉庫的選址位置。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3中值法用于單一設施模型并求解35【算例3】:大華公司在某一地區有八個需求點,各需求點之間的距離與需求量如圖3-11所示。圖3-11大華公司產品需求點位置示意圖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3中值法用于單一設施模型并求解36根據圖3-10提供的距離數據,首先得出各需求點之間的最短距離矩陣;其次加總計算得出每個點到其他點的平均距離,對平均距離數據排序;最后得出平均值最小的需求點。算例中平均距離最小的需求點是M4,因此,M4作為大華公司在這一區域的倉庫選址位置。計算結果見表3-6。表3-6各需求點之間的最短距離矩陣及選址結果需求點M1M2M3M4M5M6M7M8M1015222431283236M21508916141721M32280171262517M4249170713812M5311612706155M62814613602111M732172581521014M836211712511140合計188100107909299132116平均值23.512.513.37511.2511.512.37516.514.5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3中值法用于單一設施模型并求解37

算例3展示距離或時間基礎上的最佳選址,適用于租賃倉庫。加入需求量,通過計算需求點周轉量平均值進行加權中值法選址。利用算例3數據和圖3-10貨運量,加權中值法計算結果見表3-7。表3-7各需求點貨運量與最短距離矩陣及選址結果需求點貨運量M1M2M3M4M5M6M7M8M110015222431283236M2151508916141721M3252280171262517M420249170713812M520311612706155M6102814613602111M71032172581521014M81536211712511140合計12530151475148513301275139520801690平均值15.6376.9184.4185.6166.3159.4174.4260.0211.3在增加每個需求點貨運量這一權重指標之后,繼續采用中值法求解選擇最優的選址位置,此時隨著每個需求點需求量的變化,選址位置也發生了變化,M5成為最優的選址位置。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4線性規劃法用于多種設施選址模型與求解38對大多大型企業而言,其面臨的問題是必須同時決定兩個或多個設施的選址,雖然問題更加復雜,卻更加接近于實際情況。多種設施選址需要對多個網絡節點進行選址決策,以生產企業倉庫選址為例,這時就需要決策者考慮每個倉庫應該建立的位置和規模,每個供應商、工廠或者港口應該把貨物發送到哪個倉庫進行儲存?哪些產品應該從哪個倉庫直接運送至客戶手中等一系列問題。針對不同的環境條件,會有不同的選址方法進行合理的規劃,尋找最佳選址點。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4線性規劃法用于多種設施選址模型與求解39算例4:大華公司有P1和P2兩工廠,P2產能60000滿足需求,單位成本相同;W1和W2兩分銷中心,庫存成本相同;C1、C2、C3三市場需求量分別為50000、100000、50000。圖3-12展示工廠、分銷中心與市場間關系及運輸成本。圖3-12擬定工廠、分銷中心和目標市場之間關系結構圖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4線性規劃法用于多種設施選址模型與求解40(1)分銷中心到達目標市場運輸總成本最低在供應鏈分裂情況下,目標市場選擇物流成本最低的分銷中心2供貨。工廠2因較低運輸成本優先供應分銷中心2,但其產能有限,剩余需求由工廠1補充。計算得出最低運輸總成本。TC(運輸成本)=2×50000+1×100000+2×50000+2×60000+5×140000=1120000(元)計算得出,從分銷中心到目標市場運輸成本最低的方案為1120000元。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4線性規劃法用于多種設施選址模型與求解41(2)工廠到目標市場運輸總成本最低在供應鏈所有權整合歸零售商主導的情況下,假定工廠的出廠價是統一的,供應鏈運輸方案由零售商規劃,則每個目標市場選擇不同的分銷中心,使從分銷中心產生的運輸總成本最低。根據圖3-11分銷,對于目標市場1,運輸成本最低的路徑是P1-W1-C1,對于目標市場2來說,運輸成本最低的路徑是P2-W2-C2,對于目標市場3,運輸成本最低的路徑是P2-W2-C3,已知工廠2產能的限制,工廠1需要向分銷中心2調運貨物90000個。根據確定的路徑,計算運輸總成本:TC(運輸總成本)=0×50000+3×50000+5×90000+2×60000+1×100000+2×50000=920000(元)由目標市場選擇不同的分銷中心,再由工廠為不同的分銷中心進行供貨時,獲得的最低運輸總成本為920000元。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4線性規劃法用于多種設施選址模型與求解42表3-8供應鏈網絡運輸總成本最低的配貨方案工廠和目標市場分銷中心P1P2C1C2C3W11400000500004000050000W20600000600000TC(運輸總成本)=0×140000+4×0+3×50000+4×40000+5×50000+5×0+2×60000+2×0+1×60000+2×0=740000(元)。選址方案為:公司規劃建立工廠1,生產能力140000個;設施分銷中心1和分銷中心2,倉儲能力分別為140000個和60000個;工廠1生產的產品全部發運到分銷中心1,工廠2生產的產品全部發運到分銷中心2;分銷中心1為目標市場1配貨50000個、為目標市場2配貨40000個、為目標市場3配貨50000個,分銷中心2為目標市場2配貨60000個。供應鏈網絡實現了運輸總成本最小。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5設施選址模型適用性分析43

設施選址模型對企業管理人員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復雜的供應鏈網絡中,如大型供應-分撥網絡。這些模型適用于多個行業,包括國防、零售和工業品等。它們提供解決企業管理重大問題的決策依據,考慮因素廣泛,可重復用于多種供應鏈網絡設計,并提供規劃所需的細節。模型求解成本不高,所需數據信息易于獲取,使得應用模型的收益遠超成本。然而,每種模型側重點不同,且包含一定理想成分。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5設施選址模型適用性分析44非線性關系處理難度:庫存政策、運輸費率結構等中的非線性成本關系是數學處理的難題。一體化多因素模型構建:設施選址模型需進一步發展,解決庫存和運輸同步決策問題,實現真正一體化的供應鏈網絡規劃。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3.5設施選址模型適用性分析45收入效應納入模型:供應鏈網絡模型構建中應考慮收入效應,平衡倉庫數量與客戶服務。模型與實際運營緊密結合:模型應便于管理人員使用,常用于策略性規劃,要求模型構建者與企業緊密合作,結合產、學、研,利用企業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快速適應企業運營狀態。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463.4供應鏈分銷網絡設計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4.1供應鏈分銷網絡設計47零售商接受訂單并啟動交貨請求,但產品不經過零售商,有制造商直接發送給最終客戶。這種模式也稱為代發貨,訂單信息從客戶經零售商傳送給制造商,產品則直接由制造商發送給客戶。制造商負責庫存并直接送貨至客戶模式如圖3-13所示。圖3-13制造商負責庫存并直接送貨至客戶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4.1供應鏈分銷網絡設計48類別具體因素績效表現成本庫存訂單整合,庫存成本低;客戶化定制,制造商通過延遲,產生高效益運輸運輸成本較高設施與搬運訂單整合,設施成本較低;直接從生產線發貨,減少搬運環節的成本信息整合制造商和零售商的信息,需要較大的信息基礎設施投資服務響應時間距離增加,訂單響應時間在1~2周時間,收貨復雜產品種類產品具備多樣性產品可獲得性具備較高水平的產品可獲得性客戶體驗訂單為單一商品時客戶體驗較好,訂單涉及多個制造商產品時體驗較差面市時間很快投放市場訂單可視化較困難退貨流程實施困難且費用高這種模式允許制造商在接到訂單后再生產,從而實現延遲制造,進一步減少庫存。這種策略通過集中管理零部件庫存來實現。表3-9總結了這種模式的績效特征。表3-9制造商負責庫存并直接送貨至客戶績效特征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4.2制造商負責庫存并在途并貨后送達至客戶模式49與制造商負責庫存并直接送貨至客戶模式不同,在途并貨模式是將訂單中來自不同制造商的產品集中起來,一次性發送至客戶。實施在途并貨的一方需要具備一定的并貨能力,因此,設施成本較高,因為只需要一次性收貨,客戶的收貨成本較低。為了實現在途并貨,需要建立復雜信息基礎設施。在途并貨模式如圖3-14所示。圖3-14制造商負責庫存在途并貨后送達客戶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4.2制造商負責庫存并在途并貨后送達至客戶模式50類別具體因素績效表現成本庫存與直送模式類似運輸與直送模式相比,運輸成本較低設施與搬運在途并貨設施中的搬運成本較直送模式高,客戶收貨成本低信息與直送模式相比,投資較高服務響應時間運直送模式相比,時間比較長產品種類與直送模式類似產品可獲得性與直送模式類似客戶體驗客戶一次性收貨,體驗比直送模式好面市時間與直送模式類似訂單可視化與直送模式類似退貨流程與直送模式類似在途并貨模式相對于直送模式,在其績效特征上有所不同,依然以成本和服務兩大類的相關因素進行比較,見表3-10。表3-10制造商負責庫存在途并貨后送貨至客戶績效特征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4.3分銷商負責庫存并由承運人送達至客戶模式51在這種模式下,庫存不是由制造商存放在工廠,而是由分銷商/零售商存放在中間倉庫里,并使用物流供應商將產品從中間倉庫送達至客戶。當企業采用分銷商負責庫存,由物流供應商送達客戶的模式時,其信息流和物流如圖3-15所示。圖3-15分銷商負責庫存并由承運人送貨至客戶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4.3分銷商負責庫存并由承運人送達至客戶模式52與制造商負責庫存相比,分銷商負責庫存需要更高水平的庫存,缺乏集中效應。從庫存的角度分析,分銷商負責存貨更適合于市場需求量大的產品。在某些情況下,通過分銷商負責庫存模式可以實現產品差異化延遲,但是需要倉庫具備一定的裝配能力。該模式的績效特征見表3-11。表3-11分銷商負責庫存并由承運人送貨至客戶績效特征類別具體因素績效表現成本庫存高于制造商存貨模式,對于暢銷品差別不大,對于滯銷品差別很大運輸比制造商負責庫存模式低,對于暢銷品降低幅度最大設施與搬運比制造商負責庫存模式稍高,對于滯銷品差別會很大信息相對于制造商負責庫存模式,信息基礎設施成本低服務響應時間比制造商負責庫存模式快產品種類比制造商負責庫存模式低產品可獲得性要提供于制造商負責庫存模式相同水平的可獲得性需要更多成本客戶體驗比制造商負責庫存模式好面市時間比制造商負責庫存模式長訂單可視化比制造商負責庫存模式容易退貨流程比制造商負責庫存模式容易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4.4分銷商負責庫存并直接送達至客戶模式53該模式是指分銷商/零售商直接將產品送達至客戶,而不通過第三方物流送貨。在汽車備件行業,這是分銷商采用最多的一種模式。使分銷商的倉庫更靠近客戶。由于所能服務的范圍有限,與使用第三方物流相比,該模式下需要分銷商建設更多的倉庫。分銷商負責庫存直接送貨至客戶的模式如圖3-16所示。圖3-16分銷商負責庫存直接送貨至客戶2024/11/10第3章供應鏈網絡構建3.4.4分銷商負責庫存并直接送達至客戶模式54該種模式下,分銷商負責庫存,因此,整個供應鏈網絡庫存集中水平較低。從庫存的角度來看,分銷商負責庫存直接送貨至客戶的模式適用于需求較為緊迫的、相對暢銷的產品,并且對于這些產品來說,在某種程度的集中是有益的,汽車經銷商所需的汽車零件就屬于這種產品。該模式下運輸成本比較高,其績效特征見表3-12。表3-12分銷商負責庫存直接送貨至客戶績效特征類別具體因素績效表現成本庫存高于分銷商負責庫存由承運人送貨至客戶模式運輸成本非常高,因為規模經濟小。高于其他任何一種分銷模式設施與搬運設施成本高于制造商負責庫存或分銷商負責庫存由承運人送貨至客戶的模式,但低于零售連鎖店信息與分銷商負責庫存由承運人送貨至客戶相似服務響應時間非???,當日或次日送達產品種類比分銷商負責庫存由承運人送貨至客戶低,但比零售店高產品可獲得性提供產品可獲得性的成本比零售店之外的其他任何模式都高客戶體驗非常好,尤其對于體積大、笨重的貨物面市時間比分銷商負責庫存由承運人送貨至客戶模式略長訂單可視化比前面三種模式更容易實現退貨流程比前三種模式更容易實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