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8非地帶性》同步訓練(答案在后面)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下列關于非地帶性的說法,正確的是:A、非地帶性是指自然地理現象不受地帶性分異規律的影響B、非地帶性是指地球表面某些地區在自然地理現象上呈現出與其他地區不同的特點C、非地帶性是指自然地理現象不受氣候、地形等因素的影響D、非地帶性是指自然地理現象不受生物、土壤等因素的影響2、以下哪種現象屬于非地帶性現象?A、赤道地區普遍高溫多雨B、副熱帶地區普遍干旱少雨C、溫帶地區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熱D、高山地區氣候垂直變化顯著3、下列哪個地區的雨林景觀是在非地帶性因素作用下形成的?A、亞馬遜平原的熱帶雨林B、馬來群島的熱帶雨林C、剛果盆地的熱帶雨林D、安第斯山脈南段的熱帶稀樹草原而非雨林4、下列哪個現象體現了非地帶性?A、北緯40°附近,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形成了溫帶海洋性氣候。B、青藏高原,因為地勢高,形成了高原氣候。C、秦嶺—淮河一線,反映了東亞季風氣候區內部的農業和自然地理分界。D、大興安嶺兩側植被類型的明顯差異,南側因有大興安嶺的影響,雨量充沛,形成溫帶森林;北側則因冷高壓的影響,形成溫帶草原。5、下列自然帶分布中,不屬于非地帶性現象的是:A.沿海地帶的熱帶雨林B.高山地域的苔原C.沙漠地帶的綠洲D.冰川地帶的針葉林6、下列地區中,最能體現非地帶性規律的是:A.阿爾卑斯山脈的itamente盆地B.非洲撒哈拉沙漠的綠洲C.印度恒河平原的熱帶雨林D.澳大利亞大沙漠的防風林7、下列關于非地帶性地域分布的描述,正確的是:A.非地帶性地域分布是由地理環境的非地帶性因素決定的B.非地帶性地域分布與地帶性地域分布沒有關聯C.非地帶性地域分布通常分布在地帶性地域分布的內部D.非地帶性地域分布是由于人類活動造成的8、以下哪種因素不屬于非地帶性地域分布的影響因素?A.地形因素B.水文因素C.氣候因素D.地質構造因素9、下列哪些地區受地形因素影響顯著,表現出非地帶性分布特征?A、東非大裂谷平原B、南亞恒河平原C、安第斯山脈南段D、西伯利亞大平原10、赤道附近往往出現沙漠帶的區域是?A、非洲北部B、南美洲北部C、澳大利亞北部D、南亞西岸11、關于非地帶性的說法,下列正確的是:A.非地帶性是由于地理位置的極端性而形成的B.非地帶性是由于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產生的C.非地帶性是由于人為的活動而形成的D.非地帶性是由于地球上的氣候類型沒有地域差異而形成的12、下列哪個選項不屬于非地帶性規律的表現:A.歐洲南部高山區的氣候特征B.北極地區和高山地區的草甸植被C.澳大利亞大陸內陸的氣候干燥D.地中海沿線的氣候類型13、下列關于非地帶性氣候分布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A.非地帶性氣候分布與地球緯度無關B.非地帶性氣候分布是由于大氣環流和地形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C.非地帶性氣候分布主要受海陸分布和洋流的影響D.非地帶性氣候分布是由于緯度地帶性氣候分布的延伸14、下列關于我國非地帶性氣候分布的描述,錯誤的是()A.我國西北地區的干旱氣候屬于非地帶性氣候B.我國青藏高原的氣候屬于非地帶性氣候C.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屬于非地帶性氣候D.我國西北地區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屬于非地帶性氣候15、位于秦巴山區的神農架內部植被與所處緯度地帶性植被差異顯著,主要表現為顯著的落葉闊葉林,與之類似的還有東北的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于:A、土壤因素影響B、地形因素影響C、海陸位置影響D、熱量分布不均16、在天然植被類型為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地區,但由于氣候異常,出現干熱的氣候條件,導致該地區的植被類型發生了變化,這種情況被稱為:A、地帶性景觀B、非地帶性景觀C、植被的遷移D、人工植被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每小題18分,共52分)第一題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國某沿海地區某年8月10日00時氣象站地面觀測項目記錄如下:(1)查閱世界氣象組織有關“中暑”的氣象條件判定標準,分析該地區在8月10日出現“中暑”而氣溫未達到預警中暑條件的可能原因。(2)分析該地區在地勢較平坦的城鎮和周邊山區,出現“中暑”而山區氣溫未超過人體忍耐極限的原因。(3)若該地區周邊地區陸地和海洋8月10日氣溫差異較小,分析該地區8月10日出現“中暑”的原因。第二題題目:分析我國西北地區“綠洲農業”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第三題題目描述: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天然牧場之一。青藏高原的自然帶分布與一般地區的地帶性規律有所不同,表現出強烈的非地帶性特征。請結合青藏高原的具體情況,分析造成這種非地帶性特征的主要原因,并探討非地帶性對青藏高原生態系統的影響。答案及解析:第一小題:分析非地帶性特征的主要原因。1.高度因素:青藏高原是一個巨大的高原,海拔高度范圍從3000米到超過8000米(珠穆朗瑪峰),這種高度上的顯著變化導致了垂直地帶性現象,造成與緯度地帶性相反的自然帶分布。2.氣候影響:受到高原高海拔的影響,青藏高原的氣候相對干燥,尤其是高原內部遠離海洋,水汽難以到達,因此降水量較少,這對植被生長造成不利影響,導致植物種類相對較少。3.水熱條件:高原地區氣溫低,蒸發量小,水熱條件差異顯著,造成局部性自然帶差異明顯,如高原邊緣濕潤草原帶與內部荒漠草地帶的對比。4.洋流與海陸分布:青藏高原東側由于喜馬拉雅山脈的存在,阻擋了來自印度洋濕潤氣流的影響,導致高原內部遠離海洋,自然帶分布具有特殊的非地帶性。5.人類活動影響:青藏高原自然環境的脆弱性高。大量的人類活動,如不合理地開墾草地、過度放牧,不僅破壞了原有的自然生態系統,還加劇了非地帶性特征。第二小題:探討非地帶性對青藏高原生態系統的影響。《專題8非地帶性》同步訓練及答案解析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下列關于非地帶性的說法,正確的是:A、非地帶性是指自然地理現象不受地帶性分異規律的影響B、非地帶性是指地球表面某些地區在自然地理現象上呈現出與其他地區不同的特點C、非地帶性是指自然地理現象不受氣候、地形等因素的影響D、非地帶性是指自然地理現象不受生物、土壤等因素的影響答案:B解析:非地帶性是指地球表面某些地區在自然地理現象上呈現出與其他地區不同的特點。這種特點可能是由地形、氣候、水文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與地帶性分異規律不同。例如,高山、高原、沙漠等地形條件獨特的地區,其自然地理現象可能呈現出非地帶性的特點。2、以下哪種現象屬于非地帶性現象?A、赤道地區普遍高溫多雨B、副熱帶地區普遍干旱少雨C、溫帶地區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熱D、高山地區氣候垂直變化顯著答案:D解析:高山地區的氣候垂直變化顯著,屬于非地帶性現象。在高山地區,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降水等氣候要素發生顯著變化,這與地帶性分異規律不同。而赤道地區、副熱帶地區、溫帶地區的氣候特點則符合地帶性分異規律。3、下列哪個地區的雨林景觀是在非地帶性因素作用下形成的?A、亞馬遜平原的熱帶雨林B、馬來群島的熱帶雨林C、剛果盆地的熱帶雨林D、安第斯山脈南段的熱帶稀樹草原而非雨林答案:D解析:非地帶性因素包括地形、海陸分布、洋流等因素。安第斯山脈南段的熱帶稀樹草原并非由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處于熱帶地帶而形成的熱帶雨林,而是由于該地區西側的山脈阻擋了來自大西洋的濕潤氣流,同時山脈東側的干熱帶草原氣候對雨林的保護作用,形成了獨特的稀樹草原景觀。其他選項都是典型熱帶雨林垂直地帶性的分布。4、下列哪個現象體現了非地帶性?A、北緯40°附近,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形成了溫帶海洋性氣候。B、青藏高原,因為地勢高,形成了高原氣候。C、秦嶺—淮河一線,反映了東亞季風氣候區內部的農業和自然地理分界。D、大興安嶺兩側植被類型的明顯差異,南側因有大興安嶺的影響,雨量充沛,形成溫帶森林;北側則因冷高壓的影響,形成溫帶草原。答案:D解析:非地帶性體現了自然地理現象不完全按照緯度或經度的變化而變化,而是受到高程、山脈走向、地形等因素的影響。選項D中的大興安嶺兩側植被類型的差異就是典型的非地帶性現象,主要是由于山脈的阻擋作用,使得南側濕潤而北側干旱,形成了不同的生態系統。而其他選項都是典型的地帶性因素表現。5、下列自然帶分布中,不屬于非地帶性現象的是:A.沿海地帶的熱帶雨林B.高山地域的苔原C.沙漠地帶的綠洲D.冰川地帶的針葉林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非地帶性現象。非地帶性現象是指自然帶分布偏離地帶性分布規律的現象。A選項的沿海地帶的熱帶雨林、B選項的高山地域的苔原和D選項的冰川地帶的針葉林都是由特定的氣候條件形成的,符合地帶性分布規律。而C選項的沙漠地帶的綠洲是由于人為因素(如灌溉)造成的植被分布,不是由地帶性氣候條件決定的,屬于非地帶性現象。因此,正確答案為C。6、下列地區中,最能體現非地帶性規律的是:A.阿爾卑斯山脈的itamente盆地B.非洲撒哈拉沙漠的綠洲C.印度恒河平原的熱帶雨林D.澳大利亞大沙漠的防風林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非地帶性規律。非地帶性規律是指在特定地理區域中,由于非氣候因素(如人類活動、地形等)影響,形成的與地帶性規律不一致的現象。A選項的阿爾卑斯山脈的Gamito小平原是受地形(冰川作用)影響形成的,不屬于非地帶性規律。C選項的印度恒河平原的熱帶雨林是由氣候條件決定的,屬于地帶性規律。D選項的澳大利亞大沙漠的防風林是人類為防止沙漠化而人工種植的,也不屬于非地帶性規律。而B選項的非洲撒哈拉沙漠的綠洲是由于靠近水源而形成的人類居住區,受人類活動和水源影響,符合非地帶性規律。因此,正確答案為B。7、下列關于非地帶性地域分布的描述,正確的是:A.非地帶性地域分布是由地理環境的非地帶性因素決定的B.非地帶性地域分布與地帶性地域分布沒有關聯C.非地帶性地域分布通常分布在地帶性地域分布的內部D.非地帶性地域分布是由于人類活動造成的答案:C解析:非地帶性地域分布是指在一定的地帶性地域分布范圍內,由于地理環境的非地帶性因素(如地形、水文、氣候等)的作用,形成了與地帶性地域分布不同的地域特征。因此,非地帶性地域分布通常分布在地帶性地域分布的內部,選項C正確。8、以下哪種因素不屬于非地帶性地域分布的影響因素?A.地形因素B.水文因素C.氣候因素D.地質構造因素答案:C解析:非地帶性地域分布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因素、水文因素和地質構造因素。氣候因素屬于地帶性地域分布的影響因素,因此選項C不屬于非地帶性地域分布的影響因素。9、下列哪些地區受地形因素影響顯著,表現出非地帶性分布特征?A、東非大裂谷平原B、南亞恒河平原C、安第斯山脈南段D、西伯利亞大平原答案:C解析:題目考查非地帶性分布特征的影響因素,非地帶性是指在地理分布上不遵循地帶性規律的地理現象。安第斯山脈南段由于地形影響,局部氣候和植被特征表現出非地帶性,如出現高海拔的熱帶雨林。東非大裂谷平原、南亞恒河平原和西伯利亞大平原主要受緯度、洋流等因素影響,均遵循地帶性分布。10、赤道附近往往出現沙漠帶的區域是?A、非洲北部B、南美洲北部C、澳大利亞北部D、南亞西岸答案:A解析:題目涉及赤道附近非地帶性氣候的分布。非洲北部地區的撒哈拉沙漠主要受副熱帶高壓帶和信風帶控制,形成干旱的沙漠氣候,這與赤道附近的熱帶雨林分布形成了鮮明對比,體現了非地帶性現象。南美洲北部、澳大利亞北部和南亞西岸的氣候帶主要有熱帶雨林帶或熱帶草原帶,不符合題目描述。11、關于非地帶性的說法,下列正確的是:A.非地帶性是由于地理位置的極端性而形成的B.非地帶性是由于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產生的C.非地帶性是由于人為的活動而形成的D.非地帶性是由于地球上的氣候類型沒有地域差異而形成的答案:B解析:非地帶性是指在某些特定地理條件下,一種或多種自然要素的表現與地帶性分布規律相悖的現象。根據定義,非地帶性是由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產生的,因此選項B正確。選項A、C和D都不符合非地帶性的定義。12、下列哪個選項不屬于非地帶性規律的表現:A.歐洲南部高山區的氣候特征B.北極地區和高山地區的草甸植被C.澳大利亞大陸內陸的氣候干燥D.地中海沿線的氣候類型答案:D解析:地中海沿線的氣候類型屬于典型的地帶性氣候,而非地帶性氣候是指在特定地理條件下形成的與地帶性分布規律不同的氣候類型。因此,選項D不屬于非地帶性規律的表現。選項A、B和C都是非地帶性規律的表現。13、下列關于非地帶性氣候分布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A.非地帶性氣候分布與地球緯度無關B.非地帶性氣候分布是由于大氣環流和地形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C.非地帶性氣候分布主要受海陸分布和洋流的影響D.非地帶性氣候分布是由于緯度地帶性氣候分布的延伸答案:B解析:非地帶性氣候是指在地帶性氣候分布規律的基礎上,由于地形、海陸分布等因素的影響,形成的具有特殊氣候特征的氣候類型。因此,非地帶性氣候分布是由于大氣環流和地形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選項A、C、D的描述均不準確。選項B正確。14、下列關于我國非地帶性氣候分布的描述,錯誤的是()A.我國西北地區的干旱氣候屬于非地帶性氣候B.我國青藏高原的氣候屬于非地帶性氣候C.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屬于非地帶性氣候D.我國西北地區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屬于非地帶性氣候答案:C解析:我國非地帶性氣候分布主要包括干旱氣候、高原氣候等。選項A、B、D的描述均正確。選項C描述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屬于非地帶性氣候是錯誤的,因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屬于地帶性氣候。故選C。15、位于秦巴山區的神農架內部植被與所處緯度地帶性植被差異顯著,主要表現為顯著的落葉闊葉林,與之類似的還有東北的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于:A、土壤因素影響B、地形因素影響C、海陸位置影響D、熱量分布不均答案:B解析:秦巴山區的神農架、東北的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等地的植被類型與該地區所處的緯度地帶性植被有顯著的差異,主要是由于地形因素影響。秦巴山脈、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等山地,因其地形起伏大,海拔差異大,導致這些地區內部具有垂直地帶性的分布特點,故出現與緯度地帶性植被差異顯著的情況。這些地區的植被類型主要受地形因素影響,而非土壤、海陸位置和熱量分布的直接影響。16、在天然植被類型為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地區,但由于氣候異常,出現干熱的氣候條件,導致該地區的植被類型發生了變化,這種情況被稱為:A、地帶性景觀B、非地帶性景觀C、植被的遷移D、人工植被答案:B解析:當天然植被類型為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地區,由于氣候異常干熱,導致其植被類型發生變化,這就說明了這種變化并非自然環境下的正常演替規律,而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不按自然區劃規律分布的現象,因此稱之為“非地帶性景觀”。選項A提到的“地帶性景觀”指的是在自然環境下的自然分布規律,選項C的“植被的遷移”是指自然條件下植被分布范圍的移動變化,選項D的“人工植被”則是人為種植的植被。因此,正確答案選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每小題18分,共52分)第一題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國某沿海地區某年8月10日00時氣象站地面觀測項目記錄如下:(1)查閱世界氣象組織有關“中暑”的氣象條件判定標準,分析該地區在8月10日出現“中暑”而氣溫未達到預警中暑條件的可能原因。(2)分析該地區在地勢較平坦的城鎮和周邊山區,出現“中暑”而山區氣溫未超過人體忍耐極限的原因。(3)若該地區周邊地區陸地和海洋8月10日氣溫差異較小,分析該地區8月10日出現“中暑”的原因。答案:(1)該地區在8月10日出現“中暑”而氣溫未達到預警中暑條件的可能原因是:該地區瞬時氣溫較高,或者風力較大,或者地面熱量擴散能力最強時的氣溫已經較高。(2)該地區在地勢較平坦的城鎮和周邊山區,出現“中暑”而山區氣溫未超過人體忍耐極限的原因是:山區離世間熱量中心較遠,受到高溫熱島效應影響較小;風向和風速變化較大,空氣流動性強,降低了易感人員得病幾率。(3)若該地區周邊地區陸地和海洋8月10日氣溫差異較小,該地區8月10日出現“中暑”的原因可能是:城鎮中夏季建筑物密集,在白天通過吸收太陽輻射升溫,夜間也持續放熱,因此8-22時當地氣溫較高。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分析材料獲取信息的能力。對于第一小問,需要查閱世界氣象組織有關“中暑”的氣象條件判定標準,結合材料一中的氣溫、風向、風速等信息分析。第二小問則需要根據山區的氣候特征分析。第三小問需要考慮該地區周邊地區陸地和海洋8月10日氣溫差異較小的情況下,可能引起該地區氣溫異常的原因。本題關鍵是抓住材料中的信息進行分析。第二題題目:分析我國西北地區“綠洲農業”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答案:1.分布特征:(1)綠洲農業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等內陸盆地的邊緣;(2)綠洲農業呈串珠狀分布,沿河流或地下水出露地帶;(3)綠洲農業規模較小,分布零散。2.形成原因:(1)水源條件:綠洲地區地下水或地表水豐富,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必要的水源;(2)地形條件:綠洲地區多為山前洪積扇或沖積扇,土壤肥沃,適宜農業生產;(3)氣候條件:綠洲地區氣候干旱,光照充足,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4)交通條件:綠洲地區交通便利,有利于農產品的流通和銷售;(5)歷史文化因素:綠洲農業歷史悠久,當地居民積累了豐富的農業生產經驗。解析:本題目考查了我國西北地區“綠洲農業”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掌握綠洲農業的分布特征,即主要分布在內陸盆地的邊緣,呈串珠狀分布,規模較小,分布零散。其次,要分析綠洲農業的形成原因,包括水源條件、地形條件、氣候條件、交通條件以及歷史文化因素。在解答時,要注意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確保答案的全面性和準確性。第三題題目描述: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天然牧場之一。青藏高原的自然帶分布與一般地區的地帶性規律有所不同,表現出強烈的非地帶性特征。請結合青藏高原的具體情況,分析造成這種非地帶性特征的主要原因,并探討非地帶性對青藏高原生態系統的影響。答案及解析:第一小題:分析非地帶性特征的主要原因。答案:青藏高原的非地帶性特征主要由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轉租房合同協議書模板
- 2025建筑工程防水補漏合同
- 2024年太陽能電池背膜投資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辦公室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年廣州市教育行業職工勞動合同
- 2025合作伙伴經營合同
- 租賃合同簽訂流程優化與風險管理考核試卷
- 2025寫字樓租賃合同范本參考
- 2025工程合同管理 高速公路工程建設合同索賠研究
- 2025智能鎖購買合同范本
- 氨吹脫塔單元設計示例
- 中國移動-安全-L3
- 骨齡評測方法課件
- GB/T 42314-2023電化學儲能電站危險源辨識技術導則
- 人教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綜合與實踐《怎樣通知最快》示范公開課教學課件
-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說課課件
- 科學院大學博士入學復試匯報個人介紹PPT模板
- 四川省稅務局財行處土增稅清算復審指導口徑(2021年6月22日)
- 迎春杯2023年-2023年中高年級初賽復賽試題真題整理
- GB/T 6322-1986光滑極限量規型式和尺寸
- GB/T 31052.5-2015起重機械檢查與維護規程第5部分:橋式和門式起重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