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球上的水
第一節水循環
課程標準運用示意圖,說明水循環過程及其地理意義。
1.繪制并運用水循環示意圖,說明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2.運用水循
學習目標
環示意圖,說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梳理教材夯實基礎
一、水循環的過程及類型
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氣圈、巖石圈、生物圈中,通過蒸發(蒸騰)、水汽輸送、降
水、下滲、徑流等環節連續運動的過程。
2.分類:根據發生的空間范圍,可分為海陸間循環、陸地內循環、海上內循環。
水汽輸送
植物V
蒸騰
Jtt蒸發
陸地內循環海陸間循環'T薄苗礪
【判斷】
1.外流河只參與海陸間循環,不參與陸地內循環。(義)
2.水循環中參與水量最大的是海上內循環。(V)
3.人類活動最容易影響的水循環環節是地表徑流。(V)
二、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1.使地球上各種水體處于不斷更新狀態,從而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
2.水循環是地球上物質遷移和能量轉換的重要過程。
3.水循環還影響著全球的氣候和生態,對全球自然環境產生深刻而廣泛的影響。
【判斷】
1.江河水與淺層地下水更新周期長。(X)
2.黃河三角洲的形成,是水循環促進海陸物質遷移的具體體現。(J)
3.水循環可以緩解不同緯度地區熱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V)
探究重點提升素養
探究點水循環
。探究導引
中國科學院表示,我國將爭取在2020年前后,發射全球水循環觀測衛星。作為國際上首
個對全球陸地、海洋和大氣水循環要素進行綜合觀測的地球科學衛星,它對深入了解水循環
有重要作用。下圖是“水循環示意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水循環示意圖
1.驅動水循環的能量主要是什么?
答案太陽輻射能和重力能。
2.人類活動可以影響水循環的某些環節,試把下表補充完整。
人類活動影響環節
跨流域調水
降水
植樹造林蒸騰、______、地表徑流
興修水利工程______,下滲與地表、地下徑流
修梯田及平整土地下滲、地表徑流
答案地表徑流人工降雨下滲蒸發
3.水資源是通過水循環不斷再生和更新的,是否可以說地球上的水資源就是取之不盡,用之
不竭的?
答案不可以。水資源處于不斷循環更新的狀態,從這一角度講,水資源是可再生資源,是
可以永續利用的;但在一定的空間與時間范圍內,如果人類用水量超過了水體更新的速度,
或者水資源遭受污染,就會造成資源型缺水或水質型缺水。
O核心歸納
1.水循環類型及地理意義
類型海陸間循環陸地內循環海上內循環
發生領域海洋與陸地之間陸地與陸地上空之間海洋與海洋上空之間
京.汽輸
^水[植物蒸腭
[蒸發'、'''小降水
示意圖研健帚旗[蒸發
海洋
陸地瓚
最重要的類型,又稱大循攜帶水量最大的水循
特點環,使陸地水得到補充,補給陸地水的水量很小環,是海陸間循環的近
水資源得以再生十倍
未登陸的臺風參與的
典例長江流域的水循環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環
水循環
①維持了全球水的動態平衡,使全球各種水體處于不斷更新的狀態。
②使地表各圈層之間、海陸之間實現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
地理意義
③降水和地表徑流塑造著地表形態。
④影響全球的氣候和生態
2.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
人類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填河改陸、圍湖造田等
改變地表徑流
一系列針對河流、湖泊的活動,極大地改變了地表徑流的自然分布狀態
人類對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局部地區地下工程建設都不可避免地對
影響地下徑流地下徑流產生影響,如雨季對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
市地下鐵路的修建破壞滲流區的地質結構、改變地下水的滲透方向等
影響局部地區
如人工降雨
大氣降水
影響蒸發如植樹造林、修建水庫可以增加局部地區的水汽供應量
影響下滲城市鋪設滲水磚,可增加下滲;城市路面硬化,可減少下滲
?跟蹤訓練
讀“水循環示意圖”,回答1?3題。
1.圖中②代表的水循環環節是()
A.降水B.水汽輸送
C.地表徑流D.蒸發
2.下列能表示圖中②環節的是()
A.長江徑流B.我國的夏季風
C.我國的冬季風D.湖水蒸發
3.我國“南水北調”工程體現了人類活動對圖中哪個環節施加影響()
A.①B.②C.③D.④
答案LB2.B3.D
解析第1題,圖中水循環的環節中,①是蒸發,②是水汽輸送,③是降水,④是地表徑流。
第2題,②環節表示水汽輸送,影響我國的夏季風將水汽從海洋上空輸送到大陸上空。第3
題,我國的南水北調工程是對地表徑流環節施加影響。
隨堂演練知識落實
科學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穩定的;陸地水、海洋水、大氣水的水量也是相對平
衡的。據此完成1?2題。
1.實現海陸間礦物質遷移的水循環環節是()
A.蒸發B.水汽輸送
C.降水D.徑流
2.海洋水的礦物質含量()
A.基本不變B.總趨勢增加
C.總趨勢降低D.在冰期相對較低
答案l.D2.B
解析第1題,蒸發是地表水以氣態的形式進入大氣,與海陸間礦物質遷移無關;水汽輸送
是指大氣中水的移動,降水是大氣水變成陸地水或海洋水,也不能實現海陸間礦物質的遷移;
而徑流則是匯集成河,由陸地流向海洋,徑流中會挾帶一些礦物質,故能實現海陸間礦物質
的遷移。第2題,由于入海徑流不斷地把礦物質帶入海洋,而海水蒸發不能將礦物質蒸發掉,
因此海洋水中的礦物質含量總體呈增加趨勢。
水循環可分為自然循環和社會循環兩大類,下圖為“某城市水循環示意圖”。讀圖,完
成3?4題。
⑥
;
脈
一'⑦
;
排
用
③,
;
T水
-,
地下水
自然循環-社會循環
3.圖中①②③⑦分別表示()
A.地表徑流、地下徑流、蒸發、人工降水
B.地下徑流、地表徑流、管道輸水、跨流域調水
C.地表徑流、跨流域調水、蒸發、人工降水
D.跨流域調水、地表徑流、管道輸水、人工降水
4.關于人類對城市水循環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
B.大量開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
C.污水回收利用,可以減少②
D.城市綠地建設,可以減少⑥
答案3.D4.A
解析第3題,①屬于社會循環,且能為城市提供地表水,最可能為“跨流域調水”。②屬
于自然循環,也能為城市提供地表水,應為“地表徑流”。③屬于社會循環,可以把城市地
表水提供給用戶,應為“管道輸水”。⑦屬于社會循環,可以使大氣水變為地表水,應為“人
工降水”。第4題,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下滲),④為蒸發,大量開采地
下水會減少蒸發;②為地表徑流,屬于自然循環,污水回收利用屬于社會循環,無法判斷兩
者關系;⑥為水汽輸送,城市綠地建設使植被蒸騰作用增強,水汽輸送量增大。
5.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水循環過程,給圖中未標明箭頭的直線標注箭頭。
(2)填出水循環各環節的名稱:
A,C,E,Fo
(3)由A與B組成的水循環叫;由D與E組成的水循環叫
(4)我國的南水北調工程與哪一個環節關系最密切?(填字母)。
(5)環節B與E水量較大的是=
答案(l)At£Dt(2)蒸發水汽輸送降水
地表徑流(3)陸地內循環海上內循環(4)F
(5)E
課時對點練
g基礎過關
讀“水循環示意圖”,回答1?2題。
1.圖中a、b、c、d、e分別表示()
A.蒸發、地表徑流、水汽輸送、下滲、地下徑流
B.下滲、地表徑流、蒸發、水汽輸送、地下徑流
C.水汽輸送、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蒸發
D.水汽輸送、下滲、地下徑流、蒸發、地表徑流
2.下列有關水循環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促使陸地水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②影響生態和氣候,塑造地表形態③不影響地表
各圈層之間的能量交換④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促進陸地水體更新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l.C2.D
解析第1題,結合圖分析,a為水汽輸送,b為地表徑流,c為下滲,d為地下徑流,e為
蒸發。第2題,水循環的過程在不斷地產生淡水,維持水的動態平衡,促進水體更新;水循
環使得地表物質得以大規模地運動,塑造了多種地表形態,并影響著全球的氣候和生態。
讀“我國長江口附近地區水循環示意圖”,回答3?5題。
3.圖示地區水循環最活躍的季節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4.長江參與的水循環類型有()
A.海上內循環
B.海陸間循環
C.陸地內循環
D.海陸間循環和陸地內循環
5.關于水循環各環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環節①參與地球表面形態的塑造
B.環節②與地表溫度無關
C.環節③中的水分含量與海陸分布無關
D.環節④受人類活動的影響最深刻
答案3.B4.D5,A
解析第3題,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在夏季受東南季風的影響,太平洋上的水汽在東南季風
的吹送下到達陸地上空,在一定的條件下形成降水,而降水最終匯集成徑流,流入海洋中,
故圖示地區水循環最活躍的季節是夏季。第4題,長江為外流河,既參與了海陸間循環,又
參與了陸地內循環。第5題,環節①為地表徑流,參與地球表面形態的塑造。
下圖為“某地區水循環示意圖”。讀圖回答6?7題。
6.大型水庫建成后對水循環各環節會造成影響,下列對影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庫區下滲加強,周邊地下水位上升
B.庫區水汽蒸發量增加,周邊空氣濕度增加
C.庫區受熱力環流影響,冬季降水減少,夏季降水增加
D.庫區下游河流徑流量變化幅度減小
7.在F處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廠,從水循環角度看其作用類似于()
A.海陸間循環B.地表徑流
C.陸地內循環D.地下徑流
答案6.C7.A
解析第6題,大型水庫建成后,該地區的水位上升,導致下滲加強,地下水位上升,蒸發
量也會增加,同時會減小下游河流的徑流量變化幅度;由于庫區的水汽增加,無論是夏季還
是冬季,庫區的降水都會增加,故選項C不正確。第7題,將海水淡化成淡水,就相當于海
水蒸發后通過水汽輸送,在陸地上形成降水,從而成為淡水資源,而這一過程就類似于海陸
間循環,選項A正確。
讀“某城市建設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圖”,回答8?9題。
8.城市建設導致了當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徑流匯集速度減慢
C.蒸發量增強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9.城市建設后地面徑流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蓋率增加
C.降水下滲量減少D.城市熱島效應
答案8.D9.C
解析第8題,從城市建設前后水量平衡數據的對比分析可知,地下水位下降,由于地面徑
流增加和植被減少,地面徑流匯集速度加快,從而導致河流汛期洪峰流量加大。第9題,城
市建設后地面徑流增加了33%,其原因是植被減少,涵養水源功能減弱和城市道路面積增加,
減少了下滲量,造成地下徑流減少,地表徑流增加。
X能力提升
(2019?安徽省宣城市期末)雨水花園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淺凹綠地,被用于匯聚并
吸收來自屋頂或地面的雨水,并通過植物及各填充層的綜合作用使滲漏的雨水得到凈化。下
圖示意雨水花園結構。據此完成10?11題。
10.雨水花園主要影響的水循環環節是()
A.蒸發B.水汽輸送
C.大氣降水D.徑流
11.下列不是雨水花園功能的是()
A.能夠有效地去除雨水污染物
B.能夠為昆蟲與鳥類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
C.可以調節局地小氣候
D.增加地表徑流量
答案10.D11.D
解析第10題,雨水花園增加了雨水的下滲,減少了地表徑流,增加了地下徑流,影響了水
循環中的徑流環節。選D正確。第11題,雨水花園通過植被、土壤等的截留,能夠有效地
去除雨水污染物,A正確;增加了水域和綠地,能夠為昆蟲與鳥類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B
正確;綠地和水域面積增加,可以調節局地小氣候,C正確;減少了地表徑流量,D錯。
植被淺溝指在地表溝渠中種有植被的一種工程,它通過重力流收集雨水徑流。讀''城市
植被淺溝示意圖”,完成12?14題。
12.在城市中用植被淺溝替代不透水地面會使水循環環節()
A.a增多B.b增多
C.c減少D.d減少
13.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淺溝,主要目的有()
A.增加綠地面積,美化環境
B.強化對雨水的滯留能力
C.減少雨水的沖刷,降低水土流失
D.優化水生環境,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14.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淺溝后,城市河流()
A.枯水期水位下降B.豐水期水位上升
C.流量會更加穩定D.水質變差
答案12.A13.B14.C
解析第12題,據圖知,a代表蒸發、b代表地表徑流、c代表下滲、d代表地下徑流。用植
被淺溝替代不透水地面會使a增多,b減少,c增多,d增少,故A項正確。第13題,植被
淺溝可收集雨水。其主要目的在于強化對雨水的滯留能力。第14題,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淺溝
后,對河流有調節作用,流量和流速會更加穩定。
15.(2019?天津市六校期末聯考)讀“水循環示意圖”,回答問題。
(1)寫出水循環的環節:
⑦;⑧。
(2)促使水循環連續進行的內因是;
外因是太陽能和地球重力能。
(3)我國西北內陸地區的水循環類型主要是,華北地區的河流參與的水循環類型
是O
(4)自然界水循環意義是:
①;
②;
③。
答案(1)蒸發水汽輸送地下徑流(植物)蒸騰
(2)水的三態變化
(3)陸地內循環海陸間循環和陸地內循環
(4)降水和地表徑流不斷塑造地表形態海陸間聯系的主要紐帶緩解不同地區熱量收支不
平衡的矛盾各圈層物質和能量的輸送和轉換(任答三點即可)
解析(1)水循環環節中,②是蒸發;③是水汽輸送;⑦是地下徑流;⑧蒸騰。(2)促使水循環
連續進行的內因是常溫常壓下水的三態變化;外因是太陽能和地球重力作用。(3)我國西北內
陸地區的水循環類型主要是陸地內循環,華北地區的河流參與的水循環類型是海陸間循環和
陸地內循環。(4)自然界水循環意義是海陸間聯系主要紐帶,各圈層進行物質和能量的輸送和
轉換,調節水分和熱量的地區分布不均,塑造地表形態等。
16.閱讀并分析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來自青海省衛星遙感中心的衛星遙感監測顯示,中國最大的內陸咸水湖——青海湖
的水體面積及水位已連續多年呈遞增趨勢。專家分析指出,在中國政府和群眾努力之下,青
海湖的生態環境呈現出持續良性循環的發展態勢。
材料二青海湖流域圖。
(1)青海湖參與的水循環類型是。
(2)運用水循環的相關知識,分析青海湖湖水鹽度高的原因。
(3)如何理解水資源可以永續利用,但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答案(1)陸地內循環
(2)青海湖流域地處內陸,氣候干旱,降水少,但蒸發旺盛;青海湖為內流湖,鹽分隨徑流匯
入而不斷積累。
(3)陸地水通過海陸間循環,能夠不斷得到補充、更新,總量不會減少。但是在一定的時間、
空間范圍內水資源是有限的,如果人類取用水量超過水循環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資源遭到污
染,就會造成資源型缺水或水質型缺水。
微專題6水循環示意圖的判讀
水汽輸送
陸地內循環T卜海上內循環T
口判讀技巧
1.海陸間循環過程:海洋表面蒸發(①)形成的水汽,被輸送(③)到陸地上空,在一定條件下
形成降水(④)降落到地面。降落到地面上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動形成地表徑流(⑦);一部分
滲入地下(⑧)形成地下徑流(⑨)。兩者匯入江河,最后返回海洋。
2.陸地內循環過程:陸地表面蒸發(⑩)和植物蒸騰(⑤⑥)的水汽,被氣流帶到陸地上空,成
云致雨,降落至地表(?)。
3.海上內循環過程:從海洋表面蒸發的水汽(①),在海洋上空成云致雨,直接降落到海面上
(②)。
4.內流區:即內流河的集水區域,該區域的河流有的流入內陸湖泊,有的中途消失,河流最
終未流入海洋。
5.外流區:即外流河的集水區域,該區域的河流最終注入海洋。
京針對練習
下圖為“水循環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甲
1.能正確反映海陸間水循環過程的是()
A.a-*f->h^gB.e—ffhfd
C.cfafbz-dD.d一afbLC
2.水循環中的()
A.a環節的主要動力是季風
B.bl和b2環節主要集中在夏季
C.c環節不斷塑造著地表形態
D.d環節為水汽的輸送
答案l.D2.C
解析第1題,海陸間循環應包括海洋和陸地間的水汽輸送、降水、徑流等環節。第2題,
水汽輸送的主要動力是大氣環流,季風只是其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大氣降水的季節分配與其
所處地區的氣候類型有關;地表徑流不斷塑造著地表形態;d環節為蒸發。
讀“水循環示意圖”,回答3?4題。
①
3.圖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水循環環節分別是()
A.下滲、地表徑流、蒸發、地下徑流
B.蒸發、地下徑流、下滲、地表徑流
C.地表徑流、蒸發、下滲、地下徑流
D.蒸發、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
4.下圖表示降水后各因素對②環節的影響,其中正確的是()
答案3.D4.C
解析第3題,根據水循環知識和框圖信息可知,圖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水循環環節分別是蒸
發、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D正確。第4題,②為地表徑流,當降水強度增大時,地
表徑流增大,A錯誤;下滲增加,地表徑流減少,B錯誤;植被增加,涵養水源能力增強,
地表徑流減小,C正確;坡度增加,地表徑流增大,D項錯誤。
讀“水循環示意圖”,回答5?6題。
5.甲、乙、丙三類水循環均有的環節是()
A.徑流B.下滲
C.降水D.植物蒸騰
6.對圖中各環節的說法,正確的是()
A.a—b—c—d各環節聯系了地球的各個圈層
B.b環節為陸地內流區提供大量水汽
C.c環節對陸地淡水資源的更新有重要意義
D.c環節降水總量比e環節大
答案5.C6.C
解析第5題,甲、乙、丙三類水循環中均有的環節是蒸發、降水。故C項正確。第6題,
a—b—c-d環節聯系了地球的外部圈層(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巖石圈,而不是聯系了地
球的各個圈層;b環節(水汽輸送)為陸地外流區提供大量水汽;c環節(降水)對陸地淡水資源
的更新有重要意義;海洋蒸發的水分,只有一少部分通過大氣運動輸送到陸地上空形成降水,
絕大部分在海洋上空凝結后形成降水。
城市內澇的發生與城市的水循環密切相關。下圖為“某城市水系統的自然循環和社會循
環模式示意圖”。據此回答7?8題。
(水的自然循環)(水的社會循環)
----?-流域內循環----?流域間循環
7.圖中甲、乙、丙、丁分別為()
A.蒸發、地表徑流、跨流域調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徑流、蒸發、跨流域調水
C.跨流域調水、下滲、地下徑流、蒸發
D.降水、蒸發、地表徑流、跨流域調水
8.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內澇嚴重,從水循環的角度來看,造成城市內澇的主要人為原因是
()
①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頻發,特大暴雨不斷增多
②城市化速度加快,地面硬化率擴大,地面滲透力下降
③城市多地處平原或谷地,地勢低洼,容易積水
④城市河湖的蓄泄洪和排水管網的排水設計能力偏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7.B8.D
解析第7題,從圖中可以看出,甲為降水,排除A、C選項;丙為蒸發,排除D選項。第
8題,內澇嚴重主要是下滲量減少,導致地表徑流增加,排水能力不足。四個選項中與這兩
個環節有聯系的人為原因是②和④。
(2019?天津市重點中學聯考)某野外求生訓練營進行荒島求生訓練時,在沙灘上利用水循
環原理獲取淡水,如圖I所示。圖II為“當日塑料薄膜上下氣溫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9?
■題。
(七)-----膜下氣溫
40-—膜上氣溫
30-
20-
1()24681()12141618202224(時)
圖n
9.圖I獲取淡水過程中,取水管模仿的水循環的環節是()
A.蒸發B.降水
C.水汽輸送D.徑流
10.讀圖I和圖n,關于該取水裝置說法正確的是()
A.當日,最容易獲取淡水的時段是6點后
B.當日,最容易獲取淡水的時段是15點后
C.膜下氣溫比膜上氣溫高,是因為塑料薄膜增強裝置內部的太陽輻射
D.膜下氣溫比膜上氣溫高,是因為塑料薄膜阻礙裝置內部的地面輻射
答案9.D10.D
解析第9題,圖示取水管作用是把集水器收集的淡水取出,類似于水循環的徑流環節。第
10題,該裝置主要是利用膜內熱量來蒸發水汽,再利用膜外溫度低于膜內,使蒸發的水汽遇
冷凝結,故最容易獲取淡水的時段為膜內高溫,且膜內外溫差最大的時段,即12—14時之間。
圖示膜下氣溫高于膜上氣溫,是因為塑料薄膜阻礙了裝置內部的地面輻射。
水循環維持了全球水的動態平衡,下圖是“全球多年平均水循環模式圖”,S線代表地
球表面,假設水循環總量為100單位。讀圖完成11?12題。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遼寧師附中2025年高三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卷數學試題含解析
- 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文學概論Ⅰ》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商場員工內部偷盜培訓
- 化療局部毒副反應的護理
- 搶救病人護理工作流程
- 2025短期合同工的勞動合同示例
- 2025標準城鎮住宅裝修合同范本
- 【8物(粵)期中】蕪湖市無為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測試物理試題
- 期中試題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四年級下冊(含答案)
- 勞務合作協議書(個人咨詢版)
- DB32∕T 2349-2013 楊樹一元立木材積表
- 喪假證明模板
- 首屆上海科技期刊編輯技能大賽試題
- 隧道二襯、仰拱施工方案
- 按期取得畢業證和學位證承諾書
- Q∕GDW 12106.4-2021 物聯管理平臺技術和功能規范 第4部分:邊緣物聯代理與物聯管理平臺交互協議規范
- 第五章 學校教育的主要活動形式:課堂教學
- 大會—冠脈微循環障礙
- 《辦公自動化》教學教案
- 動物檢疫學講義課件
- Q∕GDW 10356-2020 三相智能電能表型式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