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案號:J13814-2017
浙江省工程建設標準DB
DB33/1006-2017
浙江省住宅設計標準
DesignstandardforresidentialbuildingsofZheJiang
2017-05-22發布2017-12-01實施
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
1
前言
根據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確定2014年浙江省工程
建設標準修訂計劃的通知》“建設發〔2014〕276號”的要求,浙
江省標準設計站和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會同參編單
位共同對浙江省《城市住宅建筑設計標準》DBJ10-6-98進行修訂。
標準編制組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近年來浙江省住宅設計
的發展和經驗,參考國家《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2011、《住
宅建筑規范》GB50368-2005及各省、市住宅設計標準,結合浙
江省的實際情況,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經多次討論修改,
最終經審查定稿。
本標準共分為15章。主要內容包括:總則,術語,基本規定,
套內空間,共用部分,住宅設施,室內環境,建筑結構,給水排
水,電氣,通風、空調和供暖,燃氣,管線綜合設計,可再生能
源設計,技術經濟指標。
本標準修訂的主要內容:
1.增加了術語;調整了住宅套型分類和各房間最小使用面
積;增加了無障礙設計、室內環境、可再生能源設計等內容;
2.針對四層及以上住宅電梯的設置、設備平臺和室外擱板的
設置、陽臺廢水排水管的設置等,增加了強制性條文;
3.標準未對安全疏散、消防電梯等防火設計做出規定,住宅
的防火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
和地方消防的有關規定。
本標準中以黑體字標志的條文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
本標準中與現行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重復的強制性條文,并
未以黑體字標志,但已在條文說明中說明,應嚴格執行。
3
本標準由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管理,由主編單位負
責技術內容的解釋。在執行過程中如有需要修改或補充之處,請
將意見或有關資料寄送浙江省標準設計站(杭州市下城區安吉路
20號,郵政編碼:310006),以便修訂時參考。
本標準主編單位、參編單位、主要起草人及主要審查人:
主編單位:浙江省標準設計站
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參編單位:浙江綠城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浙江省省直建筑設計院
主要起草人:孫文瑤郭麗趙宇宏楊毅王小紅
吳杰丁德韋強高蔚馮百樂
楊鍵黃有光王修水董發根羅巨光
鄒江周俊胡雨前鄭珊李一凡
主要審查人:景政治葉軍獻曹躍進李志飚葛堅
劉瑩李光華周明潭蔣金生賈華琴
崔新明許世文姚晶剛王靖華李宏偉
楊彤吳藻生
4
目次
1總則........................................................................................42
2術語........................................................................................43
3基本規定....................................................................................46
4套內空間....................................................................................47
4.1套型.................................................................................47
4.2居住空間.........................................................................47
4.3廚房.................................................................................47
4.4衛生間.............................................................................48
4.5層高和室內凈高.............................................................48
4.6過道、貯藏空間和套內樓梯..........................................49
4.7陽臺.................................................................................49
5共用部分....................................................................................51
5.1出入口、門廳和走廊......................................................51
5.2樓梯.................................................................................51
5.3電梯.................................................................................52
5.4附建公共用房.................................................................52
5.5地下室和半地下室.........................................................53
6住宅設施....................................................................................55
6.1安全防護.........................................................................55
6.2無障礙設計.....................................................................56
6.3門窗.................................................................................57
6.4信報箱和智能快件箱......................................................57
6.5設備平臺和室外擱板......................................................58
6.6共用排氣道和管道井......................................................58
7室內環境....................................................................................60
5
7.1日照、天然采光、遮陽..................................................60
7.2自然通風.........................................................................60
7.3隔聲、降噪.....................................................................61
7.4防水、防潮.....................................................................62
7.5室內空氣質量.................................................................62
8建筑結構......................................................................................63
8.1一般規定.........................................................................63
8.2地基基礎設計.................................................................63
8.3結構設計.........................................................................63
9給水排水....................................................................................65
9.1一般規定.........................................................................65
9.2建筑給水排水.................................................................65
9.3生活熱水.........................................................................67
10電氣......................................................................................68
10.1供配電系統.....................................................................68
10.2照明...............................................................................68
10.3防雷和接地.....................................................................68
10.4智能化系統.....................................................................69
10.5套內標準.........................................................................69
11通風、空調和供暖.....................................................................71
11.1通風.............................................................................71
11.2空調.............................................................................71
11.3供暖.............................................................................72
12燃氣......................................................................................74
13管線綜合設計..........................................................................76
14可再生能源設計......................................................................77
15技術經濟指標............................................................................37
本標準用詞說明..............................................................................80
附:條文說明……….43
6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42
2Terms..........................................................................................43
3Basicrequirement.......................................................................46
4Spaceswithinthedwellingunit..................................................47
4.1Dwellingunit...................................................................47
4.2Habitablespace................................................................47
4.3Kitchen.............................................................................47
4.4Toilet................................................................................48
4.5Storeyheightandinteriornetstoreyheight.....................48
4.6Passage,storespaceandinteriorstairs............................49
4.7Balcony............................................................................49
5Commonfacilities.......................................................................51
5.1Entrance,lobbyandgallery.............................................51
5.2Stairs................................................................................51
5.3Elevator............................................................................52
5.4Accessorialpublicrooms.................................................52
5.5Basementandsemi-basement..........................................53
6Residentialfacilities....................................................................55
6.1Safetyprotection..............................................................55
6.2Barrier-freedesign...........................................................56
6.3Doorsandwindows.........................................................57
6.4Postboxandintelligentexpressbox................................57
6.5Equipmentplatformandoutdoorboard...........................58
6.6Commonexhaustpipeandpipingshaft...........................58
7Interiorenvironment...................................................................60
7.1Sunlight,naturallighting,shading...................................60
7
7.2Naturalventilation...........................................................60
7.3SoundinsulationandNoisereduction.............................61
7.4Waterproofandmoistureproof.........................................62
7.5Interiorairquality............................................................62
8Buildingstructure.......................................................................63
8.1Generalrequirement.........................................................63
8.2Buildingfoundationdesign..............................................63
8.3Structuredesign...............................................................63
9WaterSupplyandsewerage........................................................65
9.1Generalrequirement.........................................................65
9.2Buildingwatersupplyandsewerage...............................65
9.3Hotwater..........................................................................67
10Electric......................................................................................68
10.1Powersupplyanddistributionsystem...........................68
10.2Lighting..........................................................................68
10.3Lightningprotectionandearthing..................................68
10.4Buildingautomationsystem..........................................69
10.5Dwellingunitstandards.................................................69
11Ventilation,airconditioningandheating.................................71
11.1Ventilation.....................................................................71
11.2Airconditioning.............................................................71
11.3Heating...........................................................................72
12Gas............................................................................................74
13Pipelineintegrationdesign........................................................76
14Renewableenergydesign.........................................................77
15Technicalandeconomicindicators...........................................38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80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43
8
1總則
1.0.1為保障城鎮居民的基本住房條件和功能質量,提高浙江省
城鎮住宅設計水平,使住宅設計滿足安全衛生、適用經濟、綠色
美觀等性能要求,制定本標準。
1.0.2本標準適用于浙江省城鎮新建、改建和擴建住宅的建筑設
計。
1.0.3住宅設計必須執行國家和浙江省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
遵循以人為本、安全衛生、綠色環保的原則。
1.0.4住宅設計除應執行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和浙江省現行
有關標準的規定。
42
2術語
2.0.1住宅residentialbuilding
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0.2套型dwellingunit
由居住空間和廚房、衛生間等共同組成的基本住宅單位。
2.0.3居住空間habitablespace
臥室、起居室(廳)的統稱。
2.0.4臥室bedroom
供居住者睡眠、休息的空間。
2.0.5起居室(廳)livingroom
供居住者會客、娛樂、團聚等活動的空間。
2.0.6廚房kitchen
供居住者進行炊事活動的空間。
2.0.7衛生間bathroom
供居住者進行便溺、洗浴、盥洗等活動的空間。
2.0.8使用面積usablearea
房間實際能使用的面積,不包括墻、柱等結構構造的面積。
2.0.9層高storeyheight
上下相鄰兩層樓面或樓面與地面之間的垂直距離。
2.0.10室內凈高interiornetstoreyheight
樓面或地面至上部樓板底面或吊頂底面之間的垂直距離。
2.0.11陽臺balcony
附設于建筑物外墻設有欄桿或欄板,可供人活動的空間。
2.0.12平臺terrace
供居住者進行室外活動的上人屋面或由住宅底層地面伸出室
43
外的部分。
2.0.13設備平臺equipmentplatform
供空調室外機、熱水系統機組等設備擱置和檢修,且與建筑
內部空間及陽臺相分隔,對外敞開的室外空間。
2.0.14過道passage
住宅套內使用的水平通道。
2.0.15凸窗bay-window
凸出建筑外墻面的窗戶。
2.0.16躍層住宅duplexapartment
套內空間跨越兩個樓層且設有套內樓梯的住宅。
2.0.17走廊gallery
住宅套外使用的水平通道。
2.0.18住宅單元residentialbuildingunit
由多套住宅組成的建筑部分,該部分內的住戶可通過共用樓
梯和安全出口進行疏散。
2.0.19地下室basement
室內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室內凈高的1/2的空間。
2.0.20半地下室semi-basement
室內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室內凈高的1/3,且不超
過1/2的空間。
2.0.21附建公共用房accessoryassemblyoccupancybuilding
附于住宅主體建筑的公共用房,包括物業管理用房、符合噪
聲標準的設備用房、中小型商業用房、不產生油煙的餐飲用房等。
2.0.22設計使用年限designworkinglife
設計規定的結構或結構構件不需進行大修即可按其預定目的
使用的時期。
2.0.23安全等級safetyclass
根據破壞后果的嚴重程度劃分的結構或結構構件的等級。
2.0.24生活用水waterforlife
44
水質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用于日常飲用、洗滌的水。
2.0.25家居配電箱houseelectricaldistributor
住宅套(戶)內供電電源進線和終端配電的設備箱。
2.0.26家居弱電配線箱housetele-distributor
住宅套(戶)內數據、語音、圖像等信息傳輸線纜的接入和
匹配的設備箱。
45
3基本規定
3.0.1住宅設計應符合城鎮規劃及居住區規劃的要求,遵守地方
規劃管理的相關規定,并應經濟、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和空間。
3.0.2住宅設計應使建筑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并應合理組織方便、
舒適的生活空間。
3.0.3住宅設計應以人為本,滿足多樣的居住需求。除應滿足一
般居住使用要求外,尚應根據需要滿足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
體的使用要求。
3.0.4住宅設計應滿足居住者所需的日照、天然采光、通風和隔
聲的要求。
3.0.5住宅設計必須滿足節能要求,住宅建筑應合理利用能源。
宜結合各地能源條件,采用常規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結合的供能方式。
3.0.6住宅應采用適宜的綠色建筑技術和生態環保產品。
3.0.7住宅設計應推行標準化、模數化和多樣化,并應積極采用
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積極推廣工業化設計、建造技術和模
數應用技術。
3.0.8住宅的結構設計應滿足安全、適用和耐久的要求。
3.0.9住宅的防火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和地方相關防火規范及技
術要求的規定,并應滿足安全疏散的要求。
3.0.10住宅設計應滿足設備系統功能有效、運行安全、維修方便
等基本要求,并應為相關設備預留合理的安裝位置。
3.0.11新建住宅宜實施全裝修,住宅的建筑設計宜與裝修設計同
步進行。
3.0.12住宅設計應在滿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時,兼顧今后合理改
造的可能。
46
4套內空間
4.1套型
4.1.1住宅應按套型設計,每套住宅應設臥室、起居室(廳)、廚
房和衛生間等基本功能空間。
4.1.2住宅套型分為普通套型和最小套型兩類,其基本功能空間
的劃分和使用面積應符合下列規定:
1由臥室、起居室(廳)、廚房和衛生間等組成的套型為普
通套型,其使用面積不應小于30m2;
2由兼起居的臥室、廚房和衛生間等組成的套型為最小套
型,其使用面積不應小于22m2。
4.2居住空間
4.2.1臥室的使用面積應符合下列規定:
1雙人臥室不應小于9m2;
2單人臥室不應小于5m2;
3兼起居的臥室不應小于12m2。
4.2.2起居室(廳)的使用面積不應小于10m2。
4.2.3套型設計時應減少直接開向起居室(廳)的門的數量。起
居室(廳)內布置家具的墻面直線長度宜大于3m。
4.2.4套型內無獨立的餐廳時,起居室(廳)應兼有用餐的空間。
無直接采光的餐廳、過廳等,其使用面積不宜大于10m2。
4.3廚房
4.3.1廚房使用面積應符合下列規定:
1普通套型的廚房使用面積不應小于4.0m2;
2最小套型的廚房使用面積不應小于3.5m2。
47
4.3.2廚房應設置洗滌池、案臺、爐灶及排油煙機、生活熱水等
設施或為其預留位置。
4.3.3廚房宜布置在套內近入口處,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廚房應按炊事操作流程布置。排油煙機的位置應與爐灶位
置對應,并應與排氣道直接連通;
2單排布置設備的廚房凈寬不應小于1.50m,雙排布置設備
的廚房其兩排設備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0.90m;
3使用燃氣的廚房應設計為獨立可封閉的空間。
4.4衛生間
4.4.1每套住宅應設衛生間,應至少配置便器、洗浴器、洗面器
三件衛生設備,或為其預留設置位置及條件。
4.4.2衛生間可根據使用功能要求組合不同的設備,三件衛生設
備集中配置的衛生間的使用面積不應小于2.50m2。
4.4.3衛生間的采光和通風應符合下列規定:
1住宅套內設有兩個及以上的衛生間時,應有一個直接采
光、自然通風;
2無外窗的衛生間應設置防止回流的機械通風或預留機械
通風設置條件,有外窗的衛生間宜預留機械通風設置條件。
4.4.4無前室的衛生間的門不應直接開向起居室(廳)或廚房。
4.4.5衛生間不應直接布置在下層住戶的臥室、起居室(廳)、廚
房和餐廳的上層。
4.4.6當衛生間布置在本套內的臥室、起居室(廳)、廚房和餐廳
的上層時,均應有防水和便于檢修的措施。
4.4.7衛生間應有防水、防潮、排水和防滑措施。
4.4.8衛生間宜設置洗衣機的位置及條件。
4.5層高和室內凈高
4.5.1住宅層高不宜小于2.80m。
48
4.5.2臥室、起居室(廳)室內凈高不應低于2.40m,局部凈高
不應低于2.10m,且局部凈高的室內面積不應大于室內使用面積
的1/3。
4.5.3利用坡屋頂內空間作臥室、起居室(廳)時,至少有1/2
的使用面積的室內凈高不應低于2.10m。
4.5.4廚房、衛生間的室內凈高不應低于2.20m。獨立設置的貯
藏室的室內凈高不宜低于2.00m。
4.5.5廚房、衛生間內排水橫管下表面與樓面、地面凈距不得低
于1.90m,且不得影響門、窗扇開啟。
4.6過道、貯藏空間和套內樓梯
4.6.1住宅套內入口處宜設過渡空間。
4.6.2套內入口過道凈寬不宜小于1.20m;通往臥室、起居室(廳)
的過道凈寬不應小于1.00m;通往廚房、衛生間、貯藏室的過道
凈寬不應小于0.90m,過道拐彎處的尺寸應便于搬運家具。
4.6.3住宅套內宜設置或預留貯藏空間,并宜滿足下列要求:
1住宅套型入口處宜設置貯藏空間;
2獨立設置的貯藏室使用面積不宜小于1.50m2。
4.6.4套內設于底層或靠外墻、靠衛生間的壁柜內部應采取防潮
措施。
4.6.5套內樓梯應符合下列規定:
1一面臨空時,梯段凈寬不應小于0.75m;當兩側有墻時,
墻面之間凈寬不應小于0.90m,并應在其中一側墻面設置扶手;
2踏步寬度不應小于0.22m,踏步高度不應大于0.20m,扇
形踏步轉角距扶手中心0.25m處,寬度不應小于0.22m。
4.7陽臺
4.7.1每套住宅應設陽臺或平臺。陽臺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生活陽臺宜設在起居室(廳)或臥室外,陽臺進深不宜小
49
于1.30m;服務陽臺宜設在餐廳或廚房外,陽臺進深不宜小于1.10m。
2住宅的陽臺應設置晾、曬衣物設施或為其預留位置。頂層
陽臺應設雨罩,滿足晾曬功能。
3設有洗滌設施的陽臺應設置給水和廢水排水設施,陽臺
樓、地面均應做防水。
4.7.2高度在100m以上的陽臺應采用封閉陽臺,七層及七層以
上住宅陽臺宜采用實體欄板。
4.7.3各套住宅之間毗連的陽臺或平臺應采取安全隔離措施。
4.7.4開敞陽臺、雨罩均應采取有組織排水措施,開敞陽臺排水
與屋面排水應分別獨立設置。開敞陽臺樓、地面構造應采取防水
措施。
50
5共用部分
5.1出入口、門廳和走廊
5.1.1住戶的公共出入口與附建公共用房及其他非住宅部分的出
入口應分開布置。
5.1.2位于陽臺、外廊及開敞樓梯平臺下部的公共出入口,應采
取防止物體墜落傷人的安全措施。
5.1.3住宅的公共出入口處應有標識;公共出入口宜設門斗,十
層及十層以上住宅的公共出入口應設門廳。
5.1.4住宅的公共出入口宜設置單元安全防護門,單元外門上方
應設雨篷。
5.1.5住宅門廳的凈高不宜低于2.40m。
5.1.6住宅中作為主要通道的外廊宜作封閉外廊,并應設置可開
啟的窗扇,窗扇開啟后不應妨礙交通。
5.1.7走廊通道的凈寬不應小于1.20m,凈高不宜低于2.20m,局
部凈高不應低于2.00m。
5.2樓梯
5.2.1樓梯梯段凈寬不應小于1.10m,不超過六層的住宅,一邊
設有欄桿的梯段凈寬不應小于1.00m。
5.2.2樓梯踏步寬度不應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應大于0.175m。
扶手高度不應小于0.90m。樓梯水平段欄桿長度大于0.50m時,
其扶手高度不應小于1.05m。樓梯欄桿垂直桿件間凈空不應大于
0.11m。
5.2.3樓梯平臺凈寬不應小于樓梯梯段凈寬,且不得小于1.20m;
梯段凈寬為1.00m的樓梯平臺凈寬不應小于1.30m。
51
5.2.4樓梯為剪刀梯時,樓梯平臺的凈寬不得小于1.30m。
5.2.5樓梯平臺的結構下緣至人行通道的垂直高度不應低于
2.00m,梯段之間的凈高不應小于2.20m。
5.2.6樓梯井凈寬大于0.11m時,必須采取防止兒童攀滑的措施。
5.2.7樓梯門的開啟不應妨礙交通。
5.3電梯
5.3.1四層及四層以上住宅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
高度超過10m時,必須設置電梯。
5.3.2十二層及十二層以上的住宅,每單元設置電梯不應少于兩
臺,其中應設置一臺可容納擔架的電梯。100m以上高層住宅的電
梯,其設置數量應經過計算確定,且每個單元不宜少于3臺。
5.3.3四層及四層以上住宅電梯應在設有戶門和公共走廊的每層
設站。住宅電梯宜成組集中布置。
5.3.4當附設為本住宅樓服務的地下汽車庫時,至少應有一臺電
梯通向地下汽車庫。當地下室為自行車停車庫或機電設備用房時,
電梯宜到達該樓層。
5.3.5候梯廳深度不應小于多臺電梯中最大轎廂的深度,且不應
小于1.50m。電梯候梯廳和樓梯平臺共用時,平臺凈深不宜小于
2.10m。候梯廳的凈高不宜低于2.40m。
5.3.6電梯不應緊鄰臥室布置。當受條件限制,電梯不得不緊鄰
兼起居的臥室布置時,應采取隔聲、減振的構造措施。
5.3.7電梯機房應設置機械通風設施,應預留設置空調的條件。
5.4附建公共用房
5.4.1住宅建筑內嚴禁布置存放和使用甲、乙類火災危險性物品
的商店、車間和倉庫,以及產生噪聲、振動和污染環境衛生的商
店、車間和娛樂設施。
5.4.2住宅建筑內不應布置易產生油煙的餐飲店,當住宅底層商
52
業網點布置有產生刺激性氣味或噪聲的配套用房,應做排氣、消
聲處理。
5.4.3水泵房、冷熱源機房和變配電機房等公共機電用房不宜設
置在住宅主體建筑內,不宜設置在與住戶相鄰的樓層內,在無法
滿足上述要求貼臨設置時,應進行隔聲減振處理。
5.4.4住宅小區集中設置的管理用房宜設在小區顯著位置;獨立
建造的高層住宅宜在底層出入口處設置管理值班室。當設置管理
值班室時,應設置管理人員使用的衛生間。
5.5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5.5.1臥室、起居室(廳)、廚房不應布置在地下室;當布置在半
地下室時,必須對采光、通風、日照、防潮、排水及安全防護采
取措施,并不得降低各項指標要求。
5.5.2除臥室、起居室(廳)、廚房以外的其他功能房間可布置在
地下室,當布置在地下室時,應對采光、通風、防潮、排水及安
全防護采取措施。
5.5.3住宅地下機動車庫應符合下列規定:
1庫內坡道嚴禁將不滿足雙車道寬度的單車道兼作雙車道;
2庫內不應設置修理車位,并不應設置使用或存放易燃、易
爆物品的房間;
3庫內車道凈高不應低于2.20m。車位凈高不應低于2.00m。
5.5.4當住宅的地上架空層及半地下室做機動車停車位時,其凈
高不應低于2.20m。
5.5.5住宅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做自行車庫和設備用房時,其凈
高不應低于2.00m。
5.5.6地上、地下或半地下自行車庫的出入口宜按樓棟分別設置。
5.5.7地上住宅的樓、電梯間宜與地下機動車庫、自行車庫連通,
并應采取安全防盜措施。
5.5.8住宅地下室、半地下室應符合下列規定:
53
1住宅地下室、半地下室內公共管線不宜穿越私有空間;
2住宅地下室、半地下室應采取防水、防潮及通風措施;
3地下室通向地面的各種孔口,如采光井、通風井、下沉庭
院等應采取防止地面水倒灌的措施,并設置或預留排水設施。
54
6住宅設施
6.1安全防護
6.1.1住宅套內空間的外窗、樓梯間及電梯廳等共用部分的外窗,
窗外沒有陽臺或平臺,且窗臺距樓面、地面的凈高低于0.90m時,
應設置防護設施。
6.1.2公共出入口臺階高度超過0.70m并側面臨空時,應設置防
護設施,防護設施凈高不應低于1.05m。
6.1.3陽臺、露臺、外廊、內天井和上人屋面等臨空處的欄桿或
欄板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欄桿或欄板凈高,六層及六層以下不應低于1.05m,七層
及七層以上不應低于1.10m,100m以上不應低于1.20m;
2防護欄桿必須采用防止兒童攀登的構造,欄桿的垂直桿件
間凈距不應大于0.11m;
3放置花盆處必須采取防墜落措施。
6.1.4封閉陽臺欄板或欄桿也應滿足陽臺欄板或欄桿凈高要求。
6.1.5公共出入口臺階踏步寬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
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0m,踏步高度應均勻一致,并應采取
防滑措施。臺階踏步數不應少于2級,當高差不足2級時,應按
坡道設置;臺階寬度大于1.80m時,兩側宜設置欄桿扶于,高度
應為0.90m。
6.1.6當設置凸窗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窗臺防護高度從窗臺面起算不應低于0.90m;
2可開啟窗扇窗洞口底距窗臺面的凈高低于0.90m時,窗
洞口處應有防護措施。其防護高度從窗臺面起算不應低于0.90m;
3防護欄桿應貼窗設置,并不影響窗戶的正常開啟。
55
6.2無障礙設計
6.2.1四層及四層以上的住宅,應對建筑入口、入口平臺、候梯
廳和公共走道部位進行無障礙設計。
6.2.2住宅入口及入口平臺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建筑入口設臺階時,應同時設置輪椅坡道和扶手;
2坡道的坡度應符合表6.2.2的規定。
表6.2.2坡道的坡度
坡度1:201:161:121:101:8
最大高度(m)1.501.000.750.600.35
3供輪椅通行的門凈寬不應小于0.8m;
4供輪椅通行的推拉門和平開門,在門把手一側的墻面,應
留有不小于0.5m的墻面寬度;
5供輪椅通行的門扇,應安裝視線觀察玻璃、橫執把手和關
門拉手,在門扇的下方應安裝高0.35m的護門板;
6門檻高度及門內外地面高差不應大于0.015m,并應以斜
坡過渡。
6.2.3四層及四層以上住宅建筑入口平臺寬度不應小于2.00m,
四層以下住宅建筑入口平臺寬度不應小于1.50m。
6.2.4供輪椅通行的走道和通道凈寬不應小于1.20m。
6.2.5無障礙住房應根據不同的居住群體,設置適量方便殘疾人、
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居住的無障礙住房,或預留可改造條件。
6.2.6住宅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設置電梯的住宅,應至少設置1處無障礙出入口,通過
無障礙通道直達電梯廳;每居住單元應至少設置1部直達戶門層
的無障礙電梯;
2未設置電梯的低層住宅,設置無障礙住房時,應設置無障
礙出入口;無障礙住房設在二層或三層且未設置電梯時,應設置
無障礙樓梯。
56
6.3門窗
6.3.1居住空間北向不應設置凸窗,東、西、南向不宜設置凸窗。
6.3.2底層外窗和陽臺門、下沿低于2.00m且緊鄰走廊或共用上
人屋面上的窗和門,應采取防衛措施。
6.3.3面臨走廊、共用上人屋面或凹口部位的窗,應避免視線干
擾。向走廊、公共空間開啟的窗扇不應妨礙交通。
6.3.4戶門應采用具備防盜、保溫、隔聲功能的防護門。向外開
啟的戶門不應妨礙公共交通及相鄰戶門開啟。
6.3.5各部位門洞的最小尺寸應符合表6.3.5的規定。
表6.3.5門洞最小尺寸
類別洞口寬度(m)洞口高度(m)
共用外門1.202.00
戶(套)門1.002.00
起居室(廳)門0.902.00
臥室門0.902.00
廚房門0.802.00
衛生間門0.702.00
陽臺門(單扇)0.702.00
注:1表中門洞口高度不包括門上亮子高度,寬度以平開門為準;
2洞口兩側地面有高低差時,以高地面為起算高度。
6.4信報箱和智能快件箱
6.4.1新建住宅應每套配套設置信報箱。
6.4.2住宅設計應在方案設計階段布置信報箱的位置。信報箱宜
設置在住宅單元主要入口處。宜在方案設計階段布置智能快件箱
的位置。
6.4.3設有單元安全防護門的住宅,信報箱的投遞口應設置在門
禁以外。當通往投遞口的專用通道設置在室內時,通道凈寬應不
小于0.60m。信報箱和智能快件箱的投遞口位于室外時應有防雨
57
措施。
6.4.4信報箱和智能快件箱的投取信口設置在公共通道位置時,
通道的凈寬應從信報箱或智能快件箱的最外緣起算。
6.4.5信報箱和智能快件箱的設置不得降低住宅基本空間的天然
采光和自然通風標準。
6.4.6信報箱和智能快件箱的設置宜利用共用部位的照明,但不
得降低住宅公共照明標準。
6.4.7信報箱設計應選用信報箱定型產品,產品應符合國家有關
標準。選用嵌墻式信報箱時應設計洞口尺寸和安裝、拆卸預埋件
位置。
6.4.8選用智能信報箱或智能快件箱時,應預留電源接口。
6.5設備平臺和室外擱板
6.5.1住宅應設置安裝空調室外機、熱水系統機組等設施的設備
平臺或室外擱板。
6.5.2設備平臺或室外擱板放置空調及熱水系統室外機時,其安
裝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能通暢地向室外排放空氣和自室外吸入空氣;
2室外機排出空氣一側不應有遮擋物,滿足散熱需求;
3應為室外機安裝和維護提供方便操作的條件;
4安裝位置不應對室外人員形成熱污染;
5窗開啟扇和百葉等裝飾物的開啟不應影響設備平臺或室
外擱板的正常使用。
6應設置排水設施。
6.6共用排氣道和管道井
6.6.1廚房宜設共用排氣道,無外窗的衛生間應設共用排氣道。
6.6.2廚房、衛生間的共用排氣道應采用能夠防止各層回流的定
型產品,并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排氣道斷面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統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測試卷(B)(含答案)
-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歷史試題 (含答案)
- XX公司度計量器具檢定校準服務合同
- 養肺護肺中醫秋季養生七法
- Brand KPIs for ready-made-food Chef Boyardee in the United States-外文版培訓課件(2025.2)
- 國際會計課件(修訂版)
- 三方運輸合作合同
- 版個人設備抵押借款合同書范本
- 企業分支機構經營場地租用協議
- 企業辦公家具購買合同模板
- 生日宴會祝福快閃演示模板
- 2024年青海省中考英語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2020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
- 高標準農田設計實施方案(技術標)
- 創傷失血性休克中國急診專家共識2023解讀課件
- 云計算白皮書(2024年)解讀
- 電力電子技術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2024年四川省樂山市中考地理·生物合卷試卷真題(含答案)
- 2024年內蒙古航開城市投資建設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境內直接投資基本信息登記業務申請表(一)(版)
-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聯考數學試題(無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