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類和生產類標準差異條款_第1頁
基建類和生產類標準差異條款_第2頁
基建類和生產類標準差異條款_第3頁
基建類和生產類標準差異條款_第4頁
基建類和生產類標準差異條款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3-江西省電力公司基建類和生產類標準差異協調統一條款線路部分第1條關于爬電比距的取值1.條款原文:《110~500kV架空送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DL/T5092~1999),爬電比距可在規定的數值范圍取值。《國家電網公司十八項電網重大反事故措施》(國家電網生技〔2005〕400號),爬電比距按上限值選取。2.主要差異:差異在于爬電比距是否按上限值選取。3.分析解釋:十八項反措是針對進一步降低污閃跳閘率提出的。4.協調方案:嚴格執行十八項反措,考慮污穢發展并留有裕度的原則,爬電比距具體按照《江西電網污區分布圖實施導則》選取上限值。表1輸變電設備外絕緣配置污穢等級統一爬電比距(mm/kV)輸電線路發電廠、變電站110kV220kV500kVa////b31.5~35.031.5~39.431.5~39.427.7c35.0~43.539.4~4739.4~4734.7d43.5~54.147~54.147~54.143.5e>54.1>54.1>54.153.7第2條關于跨越建筑物的問題1.條款原文:《110~500kV架空送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500kV送電線路不應跨越長期住人的建筑物。《110~500kV架空送電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33-2005),要求拆除所有建筑物。2.主要差異:差異在于是否拆除非長期住人的建筑物。3.分析解釋:從技術和經濟角度考慮,應區分不同類型的建筑物。4.協調方案:500kV送電線路應拆除線下所有建筑物,包括非長期住人的建筑物。220kV及以下送電線路在設計路徑選取時,應盡量避免跨越建筑物;確需跨越的,需適當提高跨越點的設計標準并做技術經濟比較,導線與建筑物之間的距離一般不小于設計規程規定最小距離的130%。第3條關于絕緣子串片數的取值1.條款原文:設計規程及國網典設塔,500kV線路絕緣子串片數28片(雙回路塔采用平衡高絕緣,片數31片)。在海拔高度為1000m以下地區,操作過電壓及雷電過電壓要求懸垂絕緣子串的最少片數:220kV為13片,耐張增加1片。“江西省電力公司關于印發《江西電網2007版污區分布圖》的通知”(贛電生〔2008〕45號)、《江西電網污區分布圖實施導則》第3.5條,500kV線路絕緣子串片數32片。“江西省電力公司關于印發進一步降低220kV線路故障跳閘率反事故措施的通知”(贛電生[2005]49號),新建220kV線路使用瓷質或玻璃絕緣子時,直線桿每串絕緣子不少于15片,耐張桿每串絕緣子不少于16片2.主要差異:絕緣子串片數選取標準不同。3.分析解釋:如果500kV線路絕緣子串片數采用32片,則國網典設單、雙回路塔均無法使用,校驗電氣距離不夠;如不采用典設塔型,則需另行開發設計塔型,大幅增加投資,且難以通過國網公司評審。4.協調方案:按照國網典設塔規劃原則,500kV線路絕緣子串片數單回路采用28片,雙回路采用31片,并校驗帶電作業安全距離。國網典設塔自身已留有一定裕度,如需提高防污等級,宜優先通過絕緣子選型解決。220kV線路絕緣子片數按贛電生[2005]49號文執行。第4條關于鐘罩形絕緣子的使用1.條款原文:贛電生[2005]49號第7條,新建、調爬線路嚴禁使用鐘罩形絕緣子。設計規程及十八項反措無此要求。2.主要差異:差異在于是否使用鐘罩形絕緣子。3.分析解釋:贛電生[2005]49號文中鐘罩形絕緣子系指深鐘罩形絕緣子,淺鐘罩形絕緣子應用不受限制。深鐘罩形絕緣子自潔性差,難以人工清理,運行維護有一定困難,不宜采用。4.協調方案:原則上按贛電生[2005]49號文執行,深鐘罩形絕緣子應慎用;如其它型式絕緣子選型困難,確實需用深鐘罩形絕緣子時,初設評審時需征得省公司生技部同意。第5條關于接地電阻的取值1.條款原文:贛電生[2005]49號第3條,220kV線路…地處巖石山地的桿塔,其接地電阻不得超過20Ω。設計規程及十八項反措無此要求。2.主要差異:是否不論地質地形及土壤電阻率因素,所有桿塔接地電阻均不得超過20Ω。3.分析解釋:江西為雷電多發區,降低線路接地電阻,有利于減少線路跳閘率。4.協調方案:原則上按贛電生[2005]49號文執行(包括500kV線路)。設計單位在施工圖設計階段,應逐基鉆探并測量土壤電阻率,根據實際情況區別采取有效的降阻措施,盡量降低接地電阻。降阻措施包括接地外引、換填、埋設深接地極、使用接地模塊等。一般不宜采用化學降阻劑,若確需采用的,接地體應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對于采取了降阻措施并技經比較論證后,接地電阻仍大于20Ω的極個別桿塔,由啟委會決定按設計規程驗收投運。第6條關于加裝防鳥措施問題1.條款原文:生產運行單位要求安裝防鳥措施;國網基建部評審紀要規定一般不考慮防鳥措施。2.主要差異:是否安裝防鳥措施,費用由誰出。3.分析解釋:我省植被茂盛,部分地區鳥害較頻繁,宜加裝防鳥措施。4.協調方案:在基建工程中同步安裝防鳥措施。防鳥措施設計方案由運行單位和設計部門共同確定,由施工單位負責安裝,防鳥措施取費標準按省公司規定執行。第7條關于加裝負角保護針問題1.條款原文:生產運行單位要求安裝負角保護針;設計規程及國網通用設計均無安裝負角保護針的規定。2.主要差異:是否需安裝負角保護針,費用由誰出。3.分析解釋:江西為雷電多發區,桿塔加裝負角保護針,對降低雷擊跳閘率有一定作用。國網典設220kV及以上同塔雙回直線塔中相的防雷保護角均不大于0°,可不安裝負角保護針。單回路塔、轉角塔、鋼管桿、砼桿、110kV同塔雙回直線塔等保護角一般均大于0°,可安裝負角保護針。4.協調方案:關于防雷保護角問題,按國網辦基建〔2008〕1號文第13、14條規定執行。選用國網典設220kV及以上雙回路直線塔型的,不安裝負角保護針。其余保護角大于0°的桿塔,可根據雷電分布情況、地形情況和具體塔型,加裝負角保護針,但不宜全線加裝負角保護針。設計單位在應用典設塔型的基礎上,可對地線橫擔等局部進行優化設計,盡量縮小保護角,以提高全線的防雷保護水平。負角保護針設計方案由運行單位和設計部門共同確定(可與防鳥措施結合),保證安裝牢固可靠,取費標準按省公司規定執行。負角保護針起引雷作用,安裝前需保證負角保護針連同桿塔的接地電阻符合要求,防止發生繞擊事故。

二、變電部分第1條關于五防實施問題1.條款原文:國網典型設計、企業標準、“兩型一化”設計導則均要求或推薦不設置獨立“五防”工作站,“五防”功能通過監控系統實現;國網公司防誤規程,要求設立獨立的“五防”工作站。2.主要差異:110~500kV變電站防誤閉鎖是否配置獨立于監控系統的專用微機“五防”系統。3.分析解釋:目前國家電網公司二次典型設計及國網企業標準《110kV變電站通用規范》、《220kV變電站通用規范》均推薦采用通過監控系統實現全站的防誤操作閉鎖功能,不設專用微機“五防”系統;安監部門經調研后認為監控廠家所配置的五防軟、硬件設備的質量和完善水平均不如專業五防廠家,在防止漏拆接地線等功能上還有空白點,不能完全滿足相應的防誤功能,要求采用專用微機“五防”系統。4.協調方案:在既滿足“五防”要求和工程評優要求的前提下,穩妥地推進綜自一體化“五防”裝置。現階段,500kV變電站按國網二次典型設計中方案二執行(設立獨立“五防”終端,數據與監控系統共享),220kV及以下AIS變電站按獨立的“五防”工作站配置,220kV及以下GIS變電站按一體化“五防”配置(由設計單位在設計方案中提出地線樁、網門和就地操作的防誤功能由防誤鎖具完善)。待綜自一體化“五防”裝置成熟后,全部采用一體化“五防”。在工程招標、驗收等各階段應重視并完善監控系統的防誤功能,同時加強運行管理。第2條關于變電站保護告警信號問題1.條款原文及差異:國網二次典型設計第9章計算機監控系統技術原則第9.4.3.1條要求保護跳閘信號以及重要的告警信號采用硬接點方式接入I/O測控裝置,推薦采用非保持接點。但目前我省運行單位提出要采用保持接點。2.分析解釋:采用非保持接點的優點在于動作后可不需現場復歸,但動作接點啟動監控后臺光字牌信號保持時間較短,可能會有個別信號不容易引起運行人員的注意。采用保持接點需要到現場復歸,但動作接點啟動后監控后臺光字牌可在復歸前長期保存,容易引起運行人員的注意。3.協調方案:根據運行習慣采用保持接點。第3條關于220kV母聯及主變開關非全相保護1.條款差異:國網220kV二次典型設計6.3.1.2(2)、10.1.2(6)均要求220kV分段及主變開關若采用分相機構,非全相保護由斷路器本體機構實現。贛電生[2005]127號《江西省電力公司關于加強變壓器保護、高壓開關本體非全相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第4條要求“220kV母聯開關及變壓器開關本體及繼電保護中配置的非全相保護仍應投入運行”。2.協調方案:220kV母聯、主變應盡量采用三相機械聯動開關,對于采用分相開關,機構本體和繼電保護裝置均應配置電氣量的開關非全相保護。第4條關于變電站電能采集裝置配置問題1.差異條款:國網220kV二次典型設計第7章系統調度自動化技術原則第7.2.2.1條要求變電站內設備配置一套電能計量系統子站設備,包括電能計量裝置和電能計量遠方終端(或傳送裝置)等。而我省現行模式為變電站電能采集器均采用兩套配置,省網、地區網各一套,分別組網。2.分析解釋:根據目前產品設備的實際情況和管理界面劃分,為提高信息上傳的可靠性和與管理規定相配套,采用兩套電能采集裝置比較符合我省的實際情況。3.協調方案:220kV變電站電能采集器均按兩套配置,便于運行維護和監控。第5條關于變電站監控系統操作員站配置問題1.差異條款:國網220kV二次典型設計計算機監控系統主機兼操作員工作站配置一臺。而以往我省變電站主機兼操作員工作站均配置兩臺。2.分析解釋:目前我省220kV變電站均為少人值班方式,為提高變電站信息采集的可靠性,便于運行維護,宜采用冗余配置。3.協調方案:少人值班變電站主機兼操作員工作站按兩臺配置。無人值班變電站按一臺配置。第6條關于220kV主變保護配置問題1.差異條款:國網220kV二次典型設計第10章220kV主變保護配置原則10.1.1(2)要求“變壓器后備保護配置高、中壓側復合電壓閉鎖過流保護,保護為兩段式…….”。而我省要求110kV中壓側增加阻抗保護。2.分析解釋:根據目前我省變電站運行的實際情況,110kV側增加阻抗保護能提高主變后備保護的動作靈敏度和可靠性,有利于防止主變損壞設備事故。3.協調方案:220kV主變110kV中壓側增加阻抗保護。第7條關于監控系統開關量、信息量的采集問題1.差異條款:各運行單位對監控系統開關量、信息量的采集數量與設計存在差異。2.分析解釋:監控系統開關量、信息量的采集設計依據為監控系統電力行業標準DL/T5149-2001《220kV~500kV變電所計算機監控系統設計技術規程》及國網二次典型設計;運行單位往往根據本單位的運行習慣,且各單位的運行習慣往往不一致。3.協調方案:盡快制定統一的江西省電力公司監控系統信息量、開關量采集表,作為對相關規程的補充。今后新建、擴建、改建工程據此執行。第8條關于變電站裝設出線避雷器的問題1.差異條款:十八項反措12.2.2條“經常空充的35~220kV線路,應在線路斷開點附近采取防雷保護措施”。部分生產運行單位要求所有35~220kV線路均加裝出線避雷器。設計規程及國網公司通用設計中均沒有明確要求裝設出線避雷器。2.分析解釋:對于經常空充的35~220kV線路裝設出線避雷器,有助于防止雷電波侵入造成變電設備損壞事故。但在可研和初步設計時,線路的出線方向和將來的運行方式往往不明確,如普遍加裝避雷器會增加占地和投資,相應指標突破國網典設限額。3.協調方案:對于運行方式確定為經常空充的線路,按反措要求加裝線路避雷器;明確為不經常空充的線路,不加裝線路避雷器也不預留位置;對于不能明確出線方向和將來的運行方式,有可能為經常空充的線路,可在變電站預留出線避雷器位置,設備暫不上。第9條關于變電站門衛室設置問題差異條款:國網公司通用設計及“兩型一化”設計導則中變電站均不設置獨立的門衛室。運行單位要求設置獨立的門衛室。分析解釋:國網公司通用設計變電站均按滿足無人值班要求設計,配置有圖像監控系統和防盜、防火報警系統,故要求不得設置獨立的門衛室,而是集成在主控樓內。而運行單位考慮值班保衛人員不宜進入主控樓等生產場所,需設置獨立的門衛室,且便于出入登記。3.協調方案:兼顧“兩型一化”、工程評優要求和運行要求,基建階段不設置獨立的門衛室。生產運行單位可根據需要,待工程評優結束后,由生產費用完善門衛室(基建階段可同步配套設計,面積控制在10m2以內,水電管網和基礎等地下隱蔽工程基建階段建成)第10條關于主變壓器中性點是否需加消弧線路接地的問題1.差異條款:《電力工程電氣設計手冊》(電氣一次部分),第2-7節“二、主變壓器中性點接地方式”中規定:“6~63kV電網采用中性點不接地方式,但當單相接地電流大于30A(6~10kV電網),或10A(35~66kV電網)時,中性點應經消弧線圈接地”。《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DL/T620—1997)中“3.1.2”規定“3kV~10kV不直接連接發電機的系統和35kV、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