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整合教學設計_第1頁
統編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整合教學設計_第2頁
統編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整合教學設計_第3頁
統編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整合教學設計_第4頁
統編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整合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科語文

年級八年級教科書版本及章節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單元(或主題)教學設計

單元(或主題)名稱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學設計

1.單元(或主題)教學設計說明

本單元是統編教材八年級上冊的第一個單元,由三項活動探究任務和一項口語交際構成。

任務一是新聞閱讀,共選錄六篇新聞作品,編為五課。六篇文章作為典范的新聞作品,又不盡相

同。一是體裁不同。《消息二則》和《首屆諾貝爾獎頒發》是新聞中的消息、,其中前者較為簡短,既有

新聞的一般特性,又蘊含著作者的態度觀點,后者重點側重于消息中的“倒金字塔”式,結構完整。

《“飛天”凌空》是新聞特寫,選擇新聞橫斷面進行描寫,語言生動,使人有現場感。《一著驚海天》

是篇通訊,事件敘述完整生動,體現了通訊的一般特點。《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是篇新聞評論,

突出了評論事件的價值及時效性,以及文章鮮明的立場觀點和態度。二是三類新聞作品在結構、篇幅、

表達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本單元選錄的新聞作品涵蓋軍事、體育等領域,體現出新聞反映社會生活

的特性。

具體來說:本單元部分課文有旁批、技巧點撥等,這些可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資料和啟示。

本單元的旁批有介紹新聞基礎知識的,有提示學生注意課文重要內容的,有啟示學生閱讀方法的。技

巧點撥突出消息這一學習重點,集中介紹其常見結構、各部分的寫作要求和總體的語言特點。這部分

內容功能多樣,既幫助學生“寫”也幫助學生“讀”,既提供具體的知識又解說相關的技能,可以在不

同的學習活動中反復使用。

任務二是新聞采訪。教材對這一任務有制定采訪方案、草擬采訪提綱、采訪注意事項等方面的提

ZjsO

任務三是新聞寫作。分為必做、選做和拓展三方面。

綜合性學習以“講述”為主題的口語交際,主要介紹了講述值得注意的三個點。

三項任務組成一個體系,閱讀部分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和把握新聞的體裁、特點等基礎知識,為新

聞寫作提供條件和抓手,新聞采訪為新聞寫作提供內容,新聞寫作則是將前兩項任務結合起來。課程

標準和學科教學基本要求是:

1.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志,能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3.能夠區分寫實作品和虛構作品。

4.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

5.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6.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節,提高獨立寫作的能力。

7.關心學校、本地區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

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

2.單元(或主題)學習目標與重點難點

(學習目標

1.閱讀新聞,把握新聞作品的內容、要素、結構及各自特點,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的態度傾向和新聞

事件的意義。

2.掌握閱讀方法,初步形成一定的新聞閱讀能力,積累捕捉并組織新聞事實的能力。

3.學會撰寫新聞。

4.熟悉新聞作品的采編過程。

5.養成自主閱讀新聞的習慣,嘗試自主思考現實問題。

6.嘗試準確、有理有據地表達。

重點難點:

重點:

1.閱讀新聞,把握新聞作品的內容、要素、結構及各自特點,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的態度傾向和新聞

事件的意義。

2.掌握閱讀方法,初步形成一定的新聞閱讀能力,積累捕捉并組織新聞事實的能力。

3.學會撰寫新聞。

難點:

1.掌握閱讀方法,初步形成一定的新聞閱讀能力,積累捕捉并組織新聞事實的能力。

2.學會撰寫新聞。

3.養成自主閱讀新聞的習慣,嘗試自主思考現實問題。

3.單元(或主題)整體教學思路(教學結構圖)

(介紹單元整體教學實施的思路,包括課時安排、教與學活動規劃,以結構圖等形式整體呈現單元內

的課時安排及課時之間的關聯。)

本單元是活動探究單元,教學中,應以新聞閱讀為基礎,以活動探究為目的,學生自學為主,教

師適當點撥,課內外材料相結合,了解鞏固新聞知識的學習。作為活動探究單元,在學習中,學生可

組成學習小組,依托基本材料,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展開學習活動,完成學習任務。

課題課時課時教學目標學習落實單元教學目標(寫

水平單元教學目標的序號)

漫談新聞第1課1.了解單元學習目標。A

領取活動時2.初步了解新聞文體。B1

任務

3.感知活動情境,明確活動任務。B2、4

單元預習第2課1.識記本單元生字詞。A

2.以一分鐘500字的速度默讀課B1、2

文,按要求完成預習。

從新聞第3課1.掌握消息這一新聞體裁的基B1

的角度讀時礎知識:結構和要素。。

新聞

新聞結2.能從新聞要素的角度把握文章B1、2

構與要素內容

從新聞的第4課1.掌握新聞語言準確的特點。B1

角度讀新時

聞新聞2.能從新聞語言讀出作者的觀點、C2、5

語言態度和傾向。

從新聞的第5課1.閱讀新聞,強化新聞閱讀方法。B2

角度讀新時2.學習播讀新聞。B4、6

聞讀評

新聞

新聞特寫:第6課1.欣賞作者描繪的畫面,感受文中B1

凝視心動時體現的運動之美。

時刻2.理解特寫的新聞價值。C1、5

3.掌握新聞特寫的基礎知識。B1

新聞通訊:第7課1.了解通訊的基礎知識及其寫法。A2

直擊事態時

全程任2.在比較中了解消息、特寫、通訊C1

務一驗收等不同新聞體裁的特點。

第1課時教學設計(其他課時同)

課題漫談新聞領取活動任務

新授課口章/單元復習課口專題復習課口

課型

習題/試卷講評課口學科實踐活動課口其他口

1.教學內容分析

暢談新聞、初步認知;體驗情境、明確任務

2.學習者分析

在明確活動任務這一環節,教師要適當幫助學生合理分配任務,以避免任務都讓能力強的學生完

成這種情況發生。

3.學習目標確定

1.了解單元學習目標。

2.初步了解新聞文體。

3.感知活動情境,明確活動任務。

4.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新聞基本常識,掌握消息的基本特點。

難點:明確活動任務,并做好相應的準備。

5.學習評價設計

(從知識獲得、能力提升、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思維發展、價值觀念培育等方面設計過程性評價的

內容、方式與工具等,通過評價持續促進課堂學習深入,突出診斷性、表現性、激勵性。體現學科核

心素養發展的進階,課時的學習評價是單元學習過程性評價的細化,要適量、適度,評價不應中斷學

生學習活動,通過學生的行為表現判斷學習目標的達成度)

6.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環節一:暢談新聞、初步感知

教師活動1學生活動1

引導學生談一談最近發生的最感興趣的新聞,并說說獲

表達

知新聞的渠道。

交流

從剛才同學們的講述中,你得到對“新聞”的哪些認識?

思考交流明確對新聞的認識:新鮮的事

速讀本單元教材提供的文章,驗證上述認識的正確性。情;真實的事件;公開發生的事件;可多

渠道獲取。

與小組同學交流,嘗試為新聞下一個定義。

閱讀驗證

交流明確定義:新聞是經由新聞媒介傳

播的、為廣大受眾所關心的、新近發生的

事實或情況的信息。

活動意圖說明:使學生初步了解新聞體裁。

環節二:體驗情境、明確任務

教的活動2學的活動2

校園電視臺將隆重推出“新聞追擊”欄目,每期節

目將報道校園及城市發生的重大事件,現征集欄目主創,

要求面試者交一份新聞作品。請你和你的小組同學認真

學習本單元內容,錄制一期節目作為作品,包括新聞策

戈U、采寫、播報、錄像等過程的制作。通過班級選拔后,

代表班級前往應征。你需要和你的小組同學完成以下挑

戰:

(一)任務一:勇闖記者訓練營一一新聞閱讀

在老師指導下,閱讀教材及圖書大量新聞作品,完成下

列關于新聞文體知識的填寫。考核通過,你才能獲得記閱讀完成考核

者證上崗哦!

1.能了解新聞的基本特征:

廣義的新聞指

狹義的新聞指—

新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點o

閱讀每一則新聞,找到每一則新聞的結構

2.從狹義新聞的結構及要素的角度把握每一則新聞的內

(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

容:

和要素(何人、何事、何時、何地、為何、

如何)

3.能了解新聞語言的特點并通過新聞語言了解作者的態閱讀,思考新聞的特點,明確:

度與傾向。

4.能區分不同新聞體裁的特點:閱讀,思考消息、新聞特寫、通訊在時

效性、報道對象、篇幅、表達方式上的不

(二)任務二:奔赴新聞最前線一一新聞采寫根據校

園或城市發生的實事,小組合作,選取最有價值的新聞

對事件人物進行采訪并撰寫新聞稿。

1.明確你在制作團隊的角色:文案策劃/采訪記者/攝錄小組合作分工好角色

人員/資料搜集/新聞作者。

2.撰寫你在采訪過程的文案:根據要求撰寫文案

時間、地點、采訪對象、采訪目的、采訪方式、采訪器完成采訪任務

材、采訪問題。

3.和你的團隊合作,完成采訪任務:采訪、錄像、拍照采訪

等。

4.匯總小組不同的采訪資料,寫成新聞。通過討論,確匯總小組不同的采訪資料,寫成新聞。確

定最終錄播新聞稿。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和你的小組定標準,修改新聞,選定最終錄播的新聞

成員完成以下挑戰:稿件。

(1)寫不同類型的新聞稿,如消息、通訊、特寫或時事

評論等,讓欄目內容多樣化;

(2)確定一篇好的新聞稿的標準,并根據這個標準修改

你們所寫的新聞;

(3)根據新聞稿標準和欄目需要,選定最終錄播的新聞

稿件。

播讀新聞

(三)任務三:攻克節目演播廳一一新聞展播

將新聞采訪資料進行后期制作,完成作品

1.從小組中選擇新聞主播現場播讀新聞;

展示播出,通過選拔決出應征作品

2.將新聞采訪資料進行后期制作,完成作品;

3.在全班展示播出,通過選拔決出應征作品。

活動意圖說明:讓學生了解新聞的分類、新聞的采訪播報流程。

7.板書設計(板書完整呈現教與學活動的過程,最好能呈現建構知識結構與思維發展的路徑與關鍵點。

使用PPT應注意呈現學生學習過程的完整性)

PPT

8.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設計時關注作業的意圖、功能、針對性、預計完成時間。發揮好作業復習鞏

固、引導學生深入學習的作用;面向全體,進行分層設計;檢測類作業與探究類、實踐類作業有機銜

接;分析作業完成情況,作為教學改進和個性化指導與補償的依據)

9.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結合教學特色和實際撰寫)

10.教學反思與改進(單節課教與學的經驗性總結,基于學習者分析和目標達成度進行對比反思,教學

自我評估與教學改進設想。課后及時撰寫,突出單元整體實施的改進策略,后續課時教學如何運用本

課學習成果,如何持續促進學生發展)

第2課時教學設計

課題單元預習

新授課口章/單元復習課口專題復習課口

課型

習題/試卷講評課口學科實踐活動課口其他口

6.教學內容分析

初讀文章,識記字詞

7.學習者分析

初中學生的字詞學習適合采用多種形式(如小組競賽、接龍等),反復復習的方式擴大詞匯量。

8.學習目標確定

1.識記本單元生字詞。

2.以一分鐘500字的速度默讀課文,按要求完成預習。

9.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識記本單元生字詞。

字詞學習對于初中學生不算難。

10.學習評價設計

(從知識獲得、能力提升、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思維發展、價值觀念培育等方面設計過程性評價的

內容、方式與工具等,通過評價持續促進課堂學習深入,突出診斷性、表現性、激勵性。體現學科核

心素養發展的進階,課時的學習評價是單元學習過程性評價的細化,要適量、適度,評價不應中斷學

生學習活動,通過學生的行為表現判斷學習目標的達成度)

6.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環節一:

教師活動1學生活動1

默讀課文,用一句話概括每則新聞講述的內容。默讀概括

明確:《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人民

解放軍二十一日有大約三十萬人渡過長江。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人民解放

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首屆諾貝爾獎頒發》:瑞典國王和挪威諾

貝爾基金會首次頒發了諾貝爾獎。

《“飛天”凌空》:呂偉在印度新德里亞運

會獲得十米跳臺冠軍。

《一著驚海天》: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

次成功著艦。

活動意圖說明:了解每則新聞的內容,復習概括題型,提高概括能力。

環節二:

教師活動2學生活動2

1.自學“讀讀寫寫”中的生字詞,在文中劃出,通

過工具書解決讀音、書寫、釋義等問題。

2.完成字詞過關檢測,爭當”字詞小達人”。

閱讀

(1)填寫拼音

蕪()湖擊潰()督()戰自學音形義

綏靖()阻遏()荻()港

完成練習

摧枯拉朽()殲()滅要塞()

銳不可當()凌()空翹()首

輕盈()由衷()悄()然

屏()息斂聲頒()發仲裁()

眼花繚()亂遺囑()巨額()

震()耳欲聾凜冽()默契()

彈()精竭()慮鐫()亥I

桅()桿嫻()熟

(2)補充詞語

—枯拉朽銳不可—屏息一聲

眼花—亂如夢初—一絲不—

白—起家—精—慮

聽寫訂正

3.漢字聽寫與訂正。

活動意圖說明

掌握本單元字詞,幫助理解課文,擴大詞匯量。

7.板書設計(板書完整呈現教與學活動的過程,最好能呈現建構知識結構與思維發展的路徑與關鍵點。

使用PPT應注意呈現學生學習過程的完整性)

學生在黑板上默詞

8.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1.預習圖書《我國成功發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中國文化周在科倫坡拉開序幕》等新

聞。

2.書法練習:抄寫單元字詞。

11.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結合教學特色和實際撰寫)

12.教學反思與改進(單節課教與學的經驗性總結,基于學習者分析和目標達成度進行對比反思,教學

自我評估與教學改進設想。課后及時撰寫,突出單元整體實施的改進策略,后續課時教學如何運用本

課學習成果,如何持續促進學生發展)

第3課時教學設計(其他課時同)

課題從新聞的角度讀新聞新聞結構與要素

新授課口章/單元復習課口專題復習課口

課型

習題/試卷講評課口學科實踐活動課口其他口

1L教學內容分析

教材:《消息二則》《首屆諾貝爾獎頒發》

圖書:《我國成功發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中國文化周在科倫坡拉開序幕》

12.學習者分析

(學生與本課時學習相關的學習經驗、知識儲備、學科能力水平、學生興趣與需求分析,學生發展需

求、發展路徑分析,學習本課時可能碰到的困難)

13.學習目標確定

1.掌握消息這一新聞體裁的基礎知識:結構和要素。

2.能從新聞要素的角度把握文章內容。

14.學習重點難點

能從新聞要素的角度把握文章內容。

15.學習評價設計

(從知識獲得、能力提升、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思維發展、價值觀念培育等方面設計過程性評價的

內容、方式與工具等,通過評價持續促進課堂學習深入,突出診斷性、表現性、激勵性。體現學科核

心素養發展的進階,課時的學習評價是單元學習過程性評價的細化,要適量、適度,評價不應中斷學

生學習活動,通過學生的行為表現判斷學習目標的達成度)

6.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環節一:新聞觀察室

教師活動1學生活動1

比較閱讀教材文章《消息二則》《首閱讀明確:

屆諾貝爾獎頒發》,找出它們在文章結新聞結構: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

構和內容上的共同點。新聞要素:何人、何事、何時、何地、為何、如何。

分析明確:

以《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結構分析

為例,分析新聞的結構及要素。標題: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

導語:英勇的人民解放軍二十一日已有大約三十萬人渡過

長江;

主體:渡江戰斗于……魯港諸城進擊中;

結語:人民解放軍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戰斗,堅決地執行

毛主席朱總司令的命令。

內容分析

何人:人民解放軍三十萬大軍;

何事:南渡長江;

何時:一九四九年四月二H"一日;

何地:蕪湖、安慶;

為何:國民黨倒行逆施,解放軍突破國民黨反動派長江防

線,解放全中國;

如何:萬船齊放,直取對岸。

3.把握新聞結構及要素,你認為我們可分析交流明確:

以如何閱讀新聞。瀏覽一一看標題和導語,即可了解新聞事件;

細讀一一把握新聞六要素:何人、何事、何時、何地、為

何、如何。

活動意圖說明:學會從新聞要素的角度把握新聞的內容。

環節二:閱讀挑戰賽

教師活動2學生活動2

限時閱讀《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

閱讀分析交流

江》《首屆諾貝爾獎頒發》《中國文化周

在科倫坡拉開序幕》《我國成功發射第

四十二、四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等新

聞,每則新聞的結構和要素,看誰又快

又準確。

活動意圖說明:從新聞的角度讀新聞,首先要從新聞結構的五部分與新聞內容的六要素進行,根據

結構我們可以快速知曉新聞內容,掌握了新聞要素我們可以詳細讀取新聞信息。此環節鞏固學生從

新聞要素的角度把握新聞的內容的能力。

7.板書設計(板書完整呈現教與學活動的過程,最好能呈現建構知識結構與思維發展的路徑與關鍵點。

使用PPT應注意呈現學生學習過程的完整性)

新聞五結構:標題、導語、主題、背景、結語一一速讀看結構

讀新聞1

新聞六要素:何人、何事、何時、何地、為何、如何一一細讀看要素

9.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課外選取一份報紙,選擇三篇新聞,根據本節課所學內容分析新聞的五結構和六要素。

13.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結合教學特色和實際撰寫)

14.教學反思與改進(單節課教與學的經驗性總結,基于學習者分析和目標達成度進行對比反思,教學

自我評估與教學改進設想。課后及時撰寫,突出單元整體實施的改進策略,后續課時教學如何運用本

課學習成果,如何持續促進學生發展)

第4課時教學設計(其他課時同)

課題從新聞的角度讀新聞新聞語言

新授課口章/單元復習課口專題復習課口

課型

習題/試卷講評課口學科實踐活動課口其他口

16.教學內容分析

教材:《消息兩則》《首屆諾貝爾獎頒發》圖書:《鸛鷹II察打一體無人機首飛成功》《中國女藥學家

屠呦呦獲諾貝爾獎》

17.學習者分析

(學生與本課時學習相關的學習經驗、知識儲備、學科能力水平、學生興趣與需求分析,學生發展需

求、發展路徑分析,學習本課時可能碰到的困難)

18.學習目標確定

L掌握新聞語言準確的特點。

2.能從新聞語言讀出作者的觀點、態度和傾向。

19.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1.掌握新聞語言準確的特點。

2.能從新聞語言讀出作者的觀點、態度和傾向。

難點:能從新聞語言讀出作者的觀點、態度和傾向。

20.學習評價設計

(從知識獲得、能力提升、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思維發展、價值觀念培育等方面設計過程性評價的

內容、方式與工具等,通過評價持續促進課堂學習深入,突出診斷性、表現性、激勵性。體現學科核

心素養發展的進階,課時的學習評價是單元學習過程性評價的細化,要適量、適度,評價不應中斷學

生學習活動,通過學生的行為表現判斷學習目標的達成度)

6.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環節一:

教師活動1學生活動1

1.閱讀《首屆諾貝爾獎頒發》,找出作者在閱讀查找明確:

評價諾爾貝獎獲得者時的用語。“他發現了X射線”“他發現了化學動力學定律和滲

透壓定律”“他在血清療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他

在詩歌創作方面頗有建樹”。

2.辨析下列兩組語言表達的差異。思考分析交流

(1)A"他發現X射線。”明確:“發現”突出了科學家在發現新事物的貢獻,“發

B”他發明了X射線。”明”是創造出原本不存在的事物,X射線本是客觀存

(2)A他在詩歌創作方面頗有建樹。在的,這里體現這則新聞用詞的準確。“極”的程度

B他在詩歌創作方面極有建樹。比“頗”要深,用“頗”字體現作者用詞的分寸,評

價的客觀。

活動意圖說明:初步感受新聞語言準確的特點。

環節二:

教師活動2學生活動2

1.閱讀《消息二則》,找出作者描述我軍和閱讀查找分析對比交流

敵軍的語句,對比這些語句,說說這些句子明確:文章在描述解放軍時用了“萬船齊發,直取對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岸”“英勇善戰,銳不可當”等詞語,表達了一種樂

觀自豪的情感;對敵軍則用“摧枯拉朽”“紛紛潰退,

毫無斗志”等詞語,表達作者對戰局發展的判斷和我

軍必勝的堅定信念。

2.從語言表達看,兩則消息的傾向較為明體會交流明確:并不會。首先,作者對敵我雙方的

顯,那么是否會讓新聞失真?描繪是基于事實的客觀描寫,準確傳遞了信息;其次,

作者的新聞用語是準確的,比如“西起九江(不含)”

中的“不含”就體現了作者嚴謹客觀的寫作態度;“沖

破敵陣"和''突破安慶、蕪湖線”中的“沖破”和“突

破”,根據實時戰況使用不同詞語,都體現了這兩則

消息在信息傳達方面的準確。

活動意圖說明:讓學生從新聞語言讀出作者的觀點、態度和傾向。

環節三:

教的活動3學的活動3

1.根據上文對教材兩篇文章新聞語言的分

析,總結新聞語言的特點。分析總結

明確:注重準確、客觀、簡練,但也可以從中發掘作

者隱含于字里行間的態度與傾向。

2.根據新聞語言特點,閱讀《鶴鷹n察打一

體無人機首飛成功》《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閱讀思考交流

獲諾貝爾獎》,分別說說兩則新聞語言的準

確性和傾向性是如何體現的。

活動意圖說明:

新聞是真實發生的事,從語言表達的角度看必須客觀、準確,但是新聞必然也有寫作者的主觀傾向

和態度,因此我們也可以通過新聞語言分析作者的情感傾向。

7.板書設計(板書完整呈現教與學活動的過程,最好能呈現建構知識結構與思維發展的路徑與關鍵點。

使用PPT應注意呈現學生學習過程的完整性)

從新聞的角度讀新聞

新聞語言

客觀角度一一準確性、客觀性

主觀角度一一立場與觀點、態度與傾向

10.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閱讀圖書《新一代南極長城站地震臺完成改建并已開始運行》《全國首個5G火車站來了》《劉翔勇奪世

界室內錦標賽男子60米欄冠軍》三則新聞,說說新聞語言的準確性與傾向性是如何體現的。

15.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結合教學特色和實際撰寫)

16.教學反思與改進(單節課教與學的經驗性總結,基于學習者分析和目標達成度進行對比反思,教學

自我評估與教學改進設想。課后及時撰寫,突出單元整體實施的改進策略,后續課時教學如何運用本

課學習成果,如何持續促進學生發展)

第5課時教學設計(其他課時同)

課題從新聞的角度讀新聞讀評新聞

新授課口章/單元復習課口專題復習課口

課型

習題/試卷講評課口學科實踐活動課口其他口

21.教學內容分析

圖書《新一代南極長城站地震臺完成改建并已開始運行》《全國首個5G火車站來了》《劉翔勇奪世界室

內錦標賽男子60米欄冠軍》

22.學習者分析

(學生與本課時學習相關的學習經驗、知識儲備、學科能力水平、學生興趣與需求分析,學生發展需

求、發展路徑分析,學習本課時可能碰到的困難)

23.學習目標確定

1.閱讀新聞,強化新聞閱讀方法。

2.學習播讀新聞。

24.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

閱讀新聞,強化新聞閱讀方法。

難點:

學習播讀新聞。

25.學習評價設計

(從知識獲得、能力提升、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思維發展、價值觀念培育等方面設計過程性評價的

內容、方式與工具等,通過評價持續促進課堂學習深入,突出診斷性、表現性、激勵性。體現學科核

心素養發展的進階,課時的學習評價是單元學習過程性評價的細化,要適量、適度,評價不應中斷學

生學習活動,通過學生的行為表現判斷學習目標的達成度)

6.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環節一:今天我主播

教師活動1學生活動1

1.全班推選三位同學當今日主播,上講臺

播讀三則新聞。播報

2.其他同學在不提前閱讀新聞的前提下認聆聽思考記憶書寫

真聽講新聞播讀,同時在作業本上寫下每一

則新聞的六要素。

活動意圖說明:幫助學生強化新聞閱讀的方法。

環節二:爭當最佳聽眾

教師活動2學生活動2

1.閱讀三則新聞,找出新聞要素。

閱讀思考

2.小組成員互相訂正聽新聞播放時寫下

的新聞要素。答對新聞要素最多的同學交流訂正評選

當選為最佳聽眾。

活動意圖說明: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強化新聞閱讀的方法。

環節三:我來評新聞

教的活動3學的活動3

1.再讀新聞,從新聞語言讀出三則新聞的情

感傾向。閱讀體會

2.小組討論,確定一則好新聞的評價標準,討論確定標準評價

并在此基礎上討論一下哪一則新聞寫得最

好。

教師明確參考標準:

好新聞的評價標準

新聞價值方面,是否關注社會(社區)焦點、

揭示事情真相、具備啟示意義

新聞內容是否真實、客觀、及時

新聞寫作內容是否明晰、語言是否準確客觀

活動意圖說明

新聞無處不在,在自媒體時代,媒體素養是我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希望大家可以養成閱讀新聞

的習慣,關注社會變化和時代變遷。

7.板書設計(板書完整呈現教與學活動的過程,最好能呈現建構知識結構與思維發展的路徑與關鍵點。

使用PPT應注意呈現學生學習過程的完整性)

學生繪制好新聞的評價標準表格,填寫。

11.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閱讀當日的報紙或瀏覽當日新聞網頁,選擇一則練習播報。

17.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結合教學特色和實際撰寫)

18.教學反思與改進(單節課教與學的經驗性總結,基于學習者分析和目標達成度進行對比反思,教學

自我評估與教學改進設想。課后及時撰寫,突出單元整體實施的改進策略,后續課時教學如何運用本

課學習成果,如何持續促進學生發展)

第6課時教學設計(其他課時同)

課題新聞特寫:凝視心動時刻

新授課口章/單元復習課口專題復習課口

課型

習題/試卷講評課口學科實踐活動課口其他口

26.教學內容分析

教材:《“飛天”凌空》圖書:《零的突破》《夢碎雅典》

27.學習者分析

(學生與本課時學習相關的學習經驗、知識儲備、學科能力水平、學生興趣與需求分析,學生發展需

求、發展路徑分析,學習本課時可能碰到的困難)

28.學習目標確定

1.欣賞作者描繪的畫面,感受文中體現的運動之美。

2.理解特寫的新聞價值。

3.掌握新聞特寫的基礎知識。

29.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

掌握新聞特寫的基礎知識。

難點:

理解特寫的新聞價值。

30.學習評價設計

(從知識獲得、能力提升、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思維發展、價值觀念培育等方面設計過程性評價的

內容、方式與工具等,通過評價持續促進課堂學習深入,突出診斷性、表現性、激勵性。體現學科核

心素養發展的進階,課時的學習評價是單元學習過程性評價的細化,要適量、適度,評價不應中斷學

生學習活動,通過學生的行為表現判斷學習目標的達成度)

6.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環節一:(根據課堂教與學的程序安排)

教師活動1學生活動1

1.閱讀《“飛天”凌空》,找出新聞要素。

閱讀思考明確

何人:呂偉;

何事:在亞運會跳水比賽中奪得金牌;

何時:1982年11月24日;

何地:印度新德里達卡多拉游泳場;

為何:爭奪獎牌;

如何:詳寫(見課文)。

思考交流

2.說說哪個新聞要素在文中最為突出?說明確:特寫最突出的新聞要素是“如何”。妙處:

說這樣寫新聞的妙處。特寫用形象化的描寫放大新聞中的片段,可以形成強

烈的視覺效果,增強藝術表現手段,給人以深刻的印

象。

3.找出文中你認為富有美感的句子,進行賞

析。賞析交流

活動意圖說明:初步區分新聞特寫與其他新聞體裁的不同。

環節二:

教師活動2學生活動2

1.閱讀圖書《零的突破》和《夢碎雅典》。

閱讀

概述查找賞析交流

2.概述文章所描寫的場景,找出文章描寫人

物的句子,加以賞析。

思考交流

3.文章流露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傾向?

活動意圖說明:進一步區分新聞特寫與其他新聞體裁的不同。

環節三:

教的活動3學的活動3

1.閱讀完三篇文章后,從報道對象、表達方

式、新聞價值等方面總結特寫的文體特點。閱讀思考總結明確:特寫的報道對象一般是新聞

事件中某個最有價值、最生動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

段;表達方式主要用描寫和記敘;新聞價值可以形成

強烈視覺效果,增強藝術感染力。

下定義:新聞特寫是采用類似特寫的手法,以形象化

2.根據上文對特寫的總結為特寫下一個定的描寫作為主要表現手段,截取新聞事件中最具有價

義:新聞特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值、最生動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種新聞體裁o

從而鮮明再現典型人物、事件、場景的一種新聞體裁。

活動意圖說明:學會賞析新聞特寫,因為新聞每天都有,轉瞬即逝,但特寫卻讓我們留下了最美瞬

間,讓我們凝視了每一個心動時刻。

7.板書設計(板書完整呈現教與學活動的過程,最好能呈現建構知識結構與思維發展的路徑與關鍵點。

使用PPT應注意呈現學生學習過程的完整性)

報道對象:片段或部分

新聞特寫{表達方式:描寫與記敘

新聞價值:富有感染力

12.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課外閱讀報紙,選擇一篇特寫,賞析精彩語句,與同學分享閱讀體會。

19.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結合教學特色和實際撰寫)

20.教學反思與改進(單節課教與學的經驗性總結,基于學習者分析和目標達成度進行對比反思,教學

自我評估與教學改進設想。課后及時撰寫,突出單元整體實施的改進策略,后續課時教學如何運用本

課學習成果,如何持續促進學生發展)

第7課時教學設計(其他課時同)

課題新聞通訊:直擊事態全程任務一驗收

課型新授課口章/單元復習課口專題復習課口

習題/試卷講評課口學科實踐活動課口其他口

31.教學內容分析

教材:《一著驚海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