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和聲分析_第1頁
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和聲分析_第2頁
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和聲分析_第3頁
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和聲分析_第4頁
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和聲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

目錄

和聲分析學習指導.............................................2

和聲分析(一)調式與和弦......................................5

和聲分析(二)功能、織體、和聲節奏............................7

和聲分析(三)正三和弦與和弦外音..............................9

和聲分析(四)終止式與終止四六和弦...........................13

和聲分析(五)轉位的意義與六和弦.............................17

和聲分析(六)經過與輔助的四六和弦...........................20

和聲分析(七)屬七和弦及其轉位...............................24

和聲分析(八)下屬組副三和弦與和聲大調.......................28

和聲分析(九)屬組副三和弦與導七和弦.........................39

和聲分析(十)重屬與離調.....................................44

和聲分析(十一)調關系與近關系轉調...........................51

和聲分析(十二)其他常見的和聲現象...........................59

1

和聲分析學習指導

內容提要

(一)和聲分析考試的內容及方式

(二)復習的策略

(三)課程內容

(四)學習目標

和聲分析考試的內容

1)自然音體系的和弦:

正三和弦及其功能邏輯(原位及轉位)

副三和弦及其功能分組(原位及轉位)

終止四六和弦

常見的七和弦(原位及轉位)

特定調式和弦(和聲大調等)

2)半音體系的和弦:

重屬與離調(重屬、副屬、副下屬和弦)

重屬增六和弦

近關系轉調

3)特定和聲現象:

和弦外音

持續音

調式交替

模進

2

和聲分析考試的方式

1)分析給定的樂譜片段的調式、調性、和聲,并將和聲標記標在對應位置

2)分析一首完整作品(單二或單三)的調式、調性、和聲,并將和聲標記標在對應

位置

復習策略

1)夯實基礎

2)抓住重點

3)解決難點

4)重視思路

與和聲有關的基礎性問題

1)調性

2)調式

3)調式中的和弦

復習過程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1)規范標記體系

2)理解功能邏輯在和聲運動中的作用

3)副三和弦與正三和弦之間的關系

4)理解和聲節奏

5)從不同的織體中辨認和弦

復習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難點

1)具有結構意義的和弦

2)理解經過性及輔助性的和弦

3)重屬與離調(屬主關系在副三和弦上的拓展)

4)轉調與離調的區別

課程內容

(一)基礎理論與分析方法

3

(二)案例分析

基礎理論與分析方法

(一)調式與和弦

(二)功能、織體、和聲節奏

(三)正三和弦與和弦外音

(四)終止式與終止四六和弦

(五)轉位的意義與六和弦

(六)經過與輔助的四六和弦

(七)屬七和弦及其轉位

(八)下屬功能組的和弦與和聲大調

(九)屬功能組的和弦

(十)重屬與離調

(十一)調關系與近關系轉調

(十二)其他常見的和聲現象

學習目標

(一)正確與準確的解釋各種和聲現象

(二)對某一段音樂的和聲能夠理解,并進行概括

(三)能夠聯系音樂的特性、曲式的發展以及某一個作品、某一個作曲家或某個流派

所特有的和聲語言的個性特點,理解和聲結構上的重要特征。

4

和聲分析(一)調式與和弦

內容提要

(一)調式與調式中的音列

(-)不同調式的和弦

(三)和弦標記

自然大調式的音列

和聲小調式的音列

和聲大調式的音列

自然大調中的和弦

叵]IiiiiiIVVvivii"

叵|Iii-iiiivVvi+vii-

5

調式中的和弦

=§=

0g*§U=--------M

?1iiiiiIVVvivii-

—g-------——

w—*困困-------D----------------------?----------

|~c1iii-lll+IVVVIvir

--9--------------

?1ii-iiiivVvi+vii-

和弦標記

大調TSilDTIIISDTSVIDVII

小調tsllDtlllsDtsVIDVII

和聲分析(二)功能、織體、和聲節奏

內容提要

(一)和聲功能邏輯

(二)常見的織體

(三)和聲節奏

正格進行:T-D-T

變格進行:T-S-T

完全功能進行:T-S-D-T

1)柱式織體

7

2)半分解式織體

Pocolentoegrazioso

3)分解式織體

(一)與節拍強弱相關

(二)一般較為穩定,可以變化

(三)與織體相關

(Adagio,manontroppoemoltocantabile)

8

和聲分析(三)正三和弦與和弦外音

內容提要

(一)正三和弦的音級和構造

(二)正三和弦之間的關系

(三)和弦外音

(四)實例分析

C大調TSD

4過舊出

9

正三和弦的特點

(一)大調:都是大三和弦

(二)小調:t、s小三,D大三

10

Allegretto

和弦外音

(一)經過音

(二)輔助音

(三)先現音

(四)延留音

11

Pocolentoegrazioso

12

和聲分析(四)終止式與終止四六和弦

內容提要

(一)終止式的含義

(二)樂句與樂段關系

(三)終止四六和弦的形態

(四)終止四六和弦的作用

終止式的含義

1)半終止

T-D

S-D

2)完滿終止

S-D-T

3)帶有終止四六的半終止與完滿終止

S-K46-D

6

S-K4-D-T

*與收束性的旋律線條相配合的特定的和聲連接范式,強化音樂結構間的句逗感。

樂句與樂段

樂句:4-8小節的結構,以半終止結束(樂段中的最后一個樂句以完滿終止結束)

樂段:8-16小節的結構,由2樂句構成,以完滿終止結束

13

(Allegretto)

Froblich

J)」力「叁

津「乙「1山山卜口LU

3J「「h「J「「I山Uh^

終止四六和弦的形態

1)常見用在S與D功能之間

2)拍位在強拍或者比D功能強的拍位

3)常被誤寫為S-T46-D

終止四六和弦的作用

1)推遲屬和弦出現,從而推遲終止,加強終止的期待感

2)在古典協奏曲中為華彩留出空間,并最終引向結束

14

3)在獨奏作品中引出短小的炫技性片段,最終引向結束

15

16

和聲分析(五)轉位的意義與六和弦

內容提要

(一)和弦的轉位

(二)六和弦

(三)分析注意事項

和弦的轉位

改變和弦的低音

使和聲低音的運動線條化

正三和弦轉位的標記:T6S6D6

TDTT6SDT6S6D6T

分析注意事項

1)織體特征

2)和聲節奏

3)低音的線條特征

4)標記準確

17

Andante

Allegrorisoluto

18

19

和聲分析(六)經過與輔助的四六和弦

內容提要

(一)經過四六和弦的形態

(二)輔助四六和弦的形態

(三)兩種四六和弦的典型作用

(四)分析注意事項

經過四六和弦的形態

C大調TD46T6

輔助四六和弦的形態

6

C大調DT46DC大調TS4T

兩種四六和弦的典型作用

1)只用在弱拍上或相對弱位上

2)無獨立和聲意義

3)經過四六和弦使低音線條化

4)輔助四六和弦使和弦在低音保持的基礎上仍具備和聲的律動

20

分析注意事項

1)注意織體特征

2)注意和聲節奏以辨別強弱位

3)注意低音的線條與旋律線條的關系

4)輔助與經過的應用可以擴大至副三和弦

21

zz

(。用IIV)

(Tempo-diMenuetto)

23

和聲分析(七)屬七和弦及其轉位

內容提要

(一)原位屬七和弦

(二)屬七和弦的轉位

(三)屬七和弦的作用

(四)分析注意事項

原位屬七和弦

建立在調式五級音上

無論大、小調,均為大小七結構

包含一個三全音音程、一個小七度音程

標記:D7

解決到主和弦

A

C大調D7T

屬七和弦的轉位

七和弦有三個轉位

64

標記:Ds>D3>D2

D2-T6是固定進行,常見于結構內

D56、D34與D6、D46大體相當

24

屬七和弦各轉位及其解決

屬七和弦的作用

1)在三和弦連接中增加了不協和的音響

2)比屬和弦更緊張,解決的傾向更強

3)D7用在終止中,使終止更鮮明

4)D7的解決使調性具有唯一性

分析注意事項

1)注意織體特征

2)注意和聲節奏以辨別強弱位

3)既可以在強位先使用D,再在弱位引入七音,也可直接在強位使用D7

4)在織體中看到完整的D后,必須再看下是否有七音

常見的連接公式

1)T-D7-T

2)S-D7-T

3)S-K46-D7-T

4)D2-T6

64

5)S/T-D5-T>T6-D3-T

25

Allegromolto

26

]aw?,A

Lg——

27

和聲分析(八)下屬組副三和弦與和聲大調

內容提要

(一)sik與sn

(二)sn7

(三)TSVI

(四)和聲大調

小調減三小三大三

S?6與SH的形態

S+6

28

Sih與sn的特性

1)sik比s更不穩定,與屬和弦有共同音

2)可直接代替s

3)調節調式色彩

4)SII一般只用在大調,較Sik使用少

S?6與SH的典型公式

1)T-SII6/SII-D

2)T-S-SII6-D

3)SII6-K46-D7

4)SII6-T46-S6或反向

5)SH一般只用在大調,較SL使用少

29

30

疼ak.皿山jInrf

S?7和弦

1)標記:大調SI}、小調Sl17

2)性質:大調為小七、小調為半減七

3)轉位:SII56、sn3\sn2

4)SII56使用最頻繁,代替sn6

sib和弦及其轉位

右f

SII7SII56SSH34sn2

SII7的典型公式

6

1)T-SII5-D

2)TSSII56-D

3)SI-DT

4)SII56-T46-SII34或反向

5)T-SII2-T

31

MoltoAndanteesemplice

32

TSVI和弦的形態

C大調STSVIT

TSVI的特征及作用

1)具有主、下屬雙重功能特征

2)幾乎只用原位形式

3)用在屬和弦后作阻礙進行/終止(代替主)

4)用在主、下屬之間作中間環節

5)代替下屬和弦

TSVI的典型公式

1)S-D-TSVI或S-D7-TSVI

2)T-TSVI-S或T-TSVI-SIIe

3)T-TSVI-D或TSVI-K46-D7

34

和聲大調

?Sils

和聲大調的意義

1)在大調中增加了小調式色彩

2)常用S-s的連接呈現調式色彩的變化

3)顯示出同主音調式之間和弦可交替使用

(Massig)

―■■■aMM—―^ar

■W-?■■■^aa■■■HMIIBIJ-1■■■MB_?■■■Ml._?BMB_aaS!IM

三'三三三強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K芋FfFF心盧山七,巾.MJ"LU

36

37

Lento

38

和聲分析(九)屬組副三和弦與導七和弦

內容提要

(一)DTIH和弦與D+6和弦

(二)DVII6

(三)DVII7

DTIII和弦與D+6和弦的用法

1)TSVI/T-DTIII-S(偶爾使用)

2)DTIIk看作D+6代替屬和弦

3)D+6主要用在終止式中

4)D+6也可以D7+6的形式使用

"Adagio

39

(TempodiMinuettomamoltomoderateegrazioso)

料「7~i,C7T?1*i一

40

(Andanteconmoto)

DV?6和弦

6

T-DVII6-T6(經過和弦同D4)

DVII7和弦

c小調或和聲大調DVH7

DVIb和弦的轉位與解決

4莒1I3。JI*J

64

DVII7DVIIsDVII3DVII2

DVIb和弦及其轉位的常見用法

作為D功能組和弦與D和弦有近似的用法

6

DVII56-S4-DVn7中S46作為經過的四六和弦

41

DVIb及其轉位與D和弦連接時即可放在D和弦之前,也可放在屬和弦之后,前者稱

為功能內的解決

46

DVIl3-K4

(Andante)

42

43

和聲分析(十)重屬與離調

內容提要

(一)調性確立的邏輯

(二)特定結構和弦

(三)離調形成的條件

(四)調式中構成離調的音程

(五)分析離調的步驟

調性確立的邏輯

特定結構和弦

(一)大小七----屬七

(二)減七---導七

(三)半減七一一導七或下屬七

(四)大三---屬

離調形成的條件

(一)主調確立

44

(二)變化音級形成特定結構的和弦并解決

(三)結構仍在主調終止

調式中構成離調的音程

短牙理塔W網§登

調式中構成離調的音程——純五度

調式中構成離調的音程

"且g1上言上§

白垠也用唱§如§蛆1I

調式中構成離調的音程——小二度

45

標記

1)重屬:DD、DD7

2)重屬導:DDVIhDDVII7

3)其他副屬或副導:

D7/SIhDVH7/TSVkD56/DTIII...

分析離調的步驟

(一)確定主調

(二)確定變化音級是否構成離調和弦

(三)確定離調和弦的構造(大小七?減七?)

(四)確定離調和弦在主調中的音級及臨時主和弦的音級

(五)標注離調

46

(AssaiAllegro)

47

Allegrogiusto

48

49

(Allegroafletluoso)

50

和聲分析(十一)調關系與近關系轉調

內容提要

(一)調性關系

(二)近關系調

(三)通過中介和弦的近關系轉調

(四)調性的并置

調性關系

近------------------

遠?

遠.,近

近關系調

F?------C-------?G

51

通過中介和弦的近關系轉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