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4《建筑通風和排煙系統用防火閥門及排煙窗》(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一、工作簡況1.任務來源(1)目的意義GB15930-2007《建筑通風和排煙系統用防火閥門》自發布以來對規范相關消防產品的生產、檢驗和監督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對消防產品的入市提出了更嚴格、規范的要求,原有三類產品的部分性能指標已不再適合,同時隨著《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GB51251的發布,標準中出現了部分新產品,制定出對應新產品的技術標準很有必要。因此標準修訂后,對原有三類閥門產品的性能進行了部分改進,同時新增加了常閉式送風閥(口)、排煙窗兩類產品,對于產品的生產、檢驗和市場監督提供依據,對于規范生產具有重要意義,進而達到規范市場目的。(2)項目來源本標準是2013年度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立項制定的國家標準之一,項目計劃編號為“20131123-Q-312”。2.主編、參編單位情況本標準的負責起草單位為應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原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全面負責制定標準項目的工作計劃,負責標準起草、征求意見、審查、報批等方面的主要工作,負責開展試驗驗證工作。本標準的參編單位有:吉林佳利環境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浙江省東陽市華東暖通設備有限公司、深圳市縛火龍機電實業有限公司、靖江市八達暖通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寧波歐適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蘇華東正大空調設備有限公司,這些單位生產規模較大,均是國內專業生產防火閥門、風口、排煙窗等的企業。在本標準中,參編單位主要負責提供驗證試驗所需的樣品,并參與標準技術內容的討論。起草工作過程(1)成立編制組并起草標準:2014年01月-6月2014年1月獲得立項批復后,承擔單位成立了標準編制組,對GB15930-2007發布實施以來出現的新問題進行了收集整理,編制組重新仔細翻譯、整理了ISO10294系列標準、BSEN1366-2:2015、BSEN1366-10:2011、ISO/DIS21925-1、ISO/FDIS21927-8等標準,進行相應的試驗儀器的調研工作,在原來草案的基礎上起草標準稿。(2)調研、論證,標準征求意見稿起草和討論:2014年07月-2019年6月標準編制組在收集意見過程中,發現《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提出了排煙窗、送風口的要求,但是我國消防行業中沒有相關的標準,因此標準編制組在本次修訂時將其納入。標準編制組在此期間通過調研,向部分相關企業進行征求意見、討論以及結合檢測中心進行的相關檢測項目,于2019年6月形成標準征求意見稿及編制說明。4.主要起草人的工作(1)項目負責人李希全:負責組織協調和試驗指導工作。(2)主要骨干胡園、董學京、姚松經、阮濤、曹文紅、趙華利、鄭巍:負責提出技術性修改內容、新增產品技術內容。(3)其他成員王軼杰、白斌、李曉琦、孫旭光、趙洪海、許弼華、沙漢濤、鄭春霞、李迎鋒:協助負責人,起草標準及編制說明。二、編制原則本標準是對GB15930-2007《建筑通風和排煙系統用防火閥門》標準的修訂。建筑通風和排煙系統用防火閥門及排煙窗是建筑中應用最廣的防排煙裝置,其性能直接決定了發生火災時人民生命財產和國家財產的安全。標準修訂過程中,保留了原標準中實踐證明比較合理的內容,以利于標準的后續使用性。對存在問題的內容,參考國外的相關資料以及驗證試驗的結果予以了修訂,力求在技術內容上與國外標準達成一致。標準在條文編排和編寫細則上按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與編寫》和GB/T20000.2-2009《標準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國際標準的規則》的規定執行。本部分的計量單位和符號、代號符合GB/T3100-3102《量和單位》中的規定。三、標準內容的起草1.主要技術內容的確定和依據1)名稱和第1章“范圍”原申請項目名稱為《建筑通風和排煙系統用防排煙裝置》,是對GB15930-2007《建筑通風和排煙系統用防火閥門》標準的修訂。本次修訂僅在GB15930-2007基礎上增加了常閉式送風閥(口)、排煙窗兩類產品,為不使標準名稱涵蓋范圍過大,標準名稱修改為《建筑通風和排煙系統用防火閥門及排煙窗》。標準僅對防火閥、排煙防火閥、排煙閥(口)、常閉式送風閥(口)、排煙窗的定義、分類及標記、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和包裝、運輸、貯存等內容作出了規定。通風、空氣調節和機械排煙系統中使用的其它閥門,如手動調節閥、排煙止逆閥不適用于本標準。2)標準第3章“術語和定義”經過上一版標準GB15930-2007對防火閥、排煙防火閥和排煙閥的規范性定義,以及經過認證的要求后,社會上基本統一了認識,但是仍有部分制造廠和使用單位對防火閥、排煙防火閥和排煙閥的定義理解不同,叫法不一的情況,例如:有將防火閥叫防煙防火閥的,也有叫防火調節閥的,有些生產廠家還將一種組合閥(平時常閉,當管道內氣體溫度達到70℃時,打開排煙,280℃時關閉。)叫作排煙防火閥,或者在防火閥、排煙防火閥和排煙閥前面冠以電動或自動一些字眼,使使用單位誤以為是另一種產品,這給使用者在使用時帶來了許多疑惑,給這類產品的設計、生產、使用和管理造成混亂,也帶來了不少困難。因此,有必要在標準修訂時給出明確定義,并對產品如何標記做統一規定。對于閥門所具備的控制方式與使用功能,不應在定義中表示,應在產品標記中表示出來,這樣比較簡明、清楚,有利于產品的生產、使用和管理,有利于相互間的交流,促進新產品的開發。對于防火閥、排煙防火閥、排煙閥,保持原標準的定義。排煙防火閥、排煙閥、自動排煙窗的定義與《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GB51251-2017中一致。對于常閉式送風閥(口)的概念,則借鑒了《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GB51251-2017中出現的常閉式送風閥和常閉式送風口的術語,為將二者統一,因此將名稱修改為常閉式送風閥(口)。本標準僅規定常閉式送風閥(口),對于常開式加壓送風口,本標準不作規定。3)分類原標準分類包含防火閥、排煙防火閥、排煙閥(口),本次修訂在原標準分類的基礎上增加了常閉式送風閥(口)、排煙窗。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的有關規定,抓住防火閥和排煙防火閥平時呈開啟狀態,火災時關閉,起隔煙阻火作用,而排煙閥、常閉式送風閥、排煙窗平時呈關閉狀態,火災時或需要排煙、送風時開啟,起排煙、送風作用的特點,為了使分類統一,標準從閥門關閉或開啟時的控制方式、使用功能和外型上進行了分類。其中常見規格尺寸分檔,圓形和矩形閥門進行了統一劃分。不再規定法蘭的規格,使與之配套使用的管道法蘭匹配為宜,同時規定閥體厚度大于等于葉片寬度1.2倍。根據市場使用需求,同時參照國際標準ISO10294對閥門耐火性能分類判定,增加了防火閥、排煙防火閥耐火性能分類代號,引入完整性(E)、隔熱性(I)、泄漏量(S)的概念,同時在上一版標準基礎上增加耐火時間2.00h的類別,主要在核電市場應用中基本要求為耐火2.00h。4)材料及零部件為了確保閥門的整體強度和剛度,以保證閥門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動作的靈活、可靠性,在5.1條中對各種閥、排煙窗主要零部件的材質作了規定。對于鋼質閥門,為了統一規范市場和保證產品的穩定性、可靠性,標準給出了指導性的最低鋼質材料厚度要求。對于閥門使用的感溫元件,本標準僅規定了符合GA863性能要求的易熔合金元件,考慮玻璃球(管)式的感溫元件的穩定性問題,易碎、漏液,因此以后不再使用此類感溫元件。5)一般要求本標準將除使用性能以外的要求單獨作為一章,包含銘牌標志、外觀、公差。6)性能要求.本標準將防火閥門、排煙窗的使用性能要求歸為一章,并以性能要求相同的方式對不同的產品種類進行規定:防火閥和排煙防火閥、排煙閥(口)和常閉式送風閥(口)、排煙窗。(1)防火閥和排煙防火閥①驅動轉矩火災時,防火閥和排煙防火閥應準確無誤地關閉,以阻止熱煙氣的蔓延。因此要求防火閥和排煙防火閥的關閉彈簧應產生足夠大的驅動轉矩關閉閥門。6.3條規定:防火閥或排煙防火閥葉片關閉力在主動軸上所產生的驅動轉矩應大于防火閥或排煙防火閥葉片關閉時主動軸上所需轉矩的2.5倍。②復位功能明確了閥門復位操作的位置,應就地或遠程操作,這是根據閥門的安裝位置,從便于操作出發。增加遠程操作復位功能,為閥門新的控制方式,在智能化控制要求日益普及的情況下,為新技術新產品提供了設計開發使用的依據,同時也促進了產品的發展。對于具備遠程復位功能的防火閥、排煙防火閥,復位時間均須在30s內完成。③溫感器控制火災時,當管道內煙氣溫度達到70℃或280℃時,防火閥或排煙防火閥應立即關閉,以阻止熱煙氣的蔓延,保證建筑物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手動和電動關閉都有可能由于無人或斷電等意外因素而失去作用,而溫感器控制則是比較及時可靠的方式。因此標準明確規定:防火閥或排煙防火閥應具備溫感器控制方式,使其在不需要外部能量的情況下自動關閉。將原標準的溫感器不動作試驗、動作試驗要求放到附錄B中編寫。對于溫感器的感溫元件性能要求符合GA863。對于另外一種形式的感溫元件(玻璃管式),考慮實際使用過程中的漏液、不穩定性等缺陷,因此本標準沒有引入此感溫元件及其相關標準GB18428-2010《自動滅火系統用玻璃球》。④手動控制、電動控制、信號反饋功能對于防火閥、排煙防火閥的手動關閉功能,修改原標準規定“宜具備”為“應具備”,考慮操作的可靠性。此處手動操作包含閥門本體上執行機構的手動操作以及手動操作按鈕(鍵)使閥門關閉的方式等。對于電動控制方式,仍不做強制要求配備,既未淘汰既有產品,也未限制新產品的發展。刪除了原標準中DC24V額定工作電源的條文,在實際應用中有使用AC220V情況。對于正常工作狀態下的防火閥、排煙防火閥,當葉片關閉時,應有葉片關閉位置的信號輸出。對于具有遠程復位開啟功能的閥門要求有葉片開啟到位的反饋信號輸出。⑤關閉可靠性關閉可靠性是防火閥和排煙防火閥的重要指標。建筑物一旦發生火災,要求防火閥和排煙防火閥萬無一失可靠地關閉,以阻止火災沿管道蔓延,而不能因其內部某個零部件失靈而影響整個閥門的關閉。標準規定:防火閥或排煙防火閥經過300次關開試驗后,各零部件應無明顯變形、磨損及其它影響其密封性能的損傷,葉片仍能從開啟位置靈活可靠地關閉。這是對防火閥和排煙防火閥各零部件強度、剛度、加工及配合精度以及各控制環節的安全可靠性提出的綜合和整體性要求。可靠性試驗規定為300次,按照《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GB51251-2017中維護管理要求,每半年進行一次自動和手動啟動試驗,建筑壽命按照50年計算,自動和手動啟動的次數為200次,另加上出廠進行的動作試驗、溫感器模擬動作試驗等,因此規定為300次。⑥閥門公稱尺寸內全開阻力系數本項為標準新增要求,旨在考察閥門的通風效率,避免閥門實際通風面積與公稱尺寸面積相差過大,從而造成管道內風阻過大、壓力損失,為系統中風機的選用提供重要的參考。標準編制組通過調研、策劃,進行試驗驗證,規定閥門在全開狀態下,公稱尺寸內阻力系數≤1。⑦耐腐蝕性閥門在工作環境中長期受到氣體腐蝕,特別是我國南方和沿海地區,空氣濕度和含鹽濃度都很大,這更加快了對閥門的腐蝕,嚴重時會使閥門活動零部件銹死,使閥門在火災時不能關閉或打開,失去防火或排煙作用,從而使整個建筑物面臨火災的威脅。可見,耐腐蝕性是閥門重要的性能指標之一。標準除在5.1條從材質上加以保證之外,6.10條規定:閥門經過120h的鹽霧腐蝕試驗后,應仍能正常啟閉。另外,鑒于許多廠家在送檢閥門時,為了增加閥門的氣密性,在閥門上抹許多黃油或其他油脂,這實際上不能反映出閥門的產品質量,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7.1.2規定:試驗應在清潔的試件上進行,試驗過程中不允許更換其零部件。7.11.3.1進一步規定:試驗開始前,應用洗滌劑將閥門表面上所有油脂洗凈。⑧環境溫度下的漏風量無論是環境溫度下的漏風量還是耐火試驗時的漏煙量都是對閥門氣密性能提出的要求。閥門氣密性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火災時防火閥或排煙閥是否具有“防火”作用。國際標準ISO10294-2規定:防火閥在環境溫度下的漏風量應不大于200m3/(m2·h);高溫時的漏煙量應不大于360m3/(m2·h)。由于國際標準是以歐洲標準為基礎編制的。歐洲的防火閥產品無論從工藝上還是從材質上,與我國的防火閥產品都是不同的。例如歐洲的防火閥有些是以鋼板或鍍鋅鐵板做閥體,以無機防火板做葉片,閥體與葉片之間的縫隙由特殊的密封條封堵;而我國的防火閥或排煙防火閥產品葉片和閥體基本上都是由冷軋鋼板制作的,因此其變形較大(尤其是耐火試驗時),氣密性遠遠不如歐洲產品。從國家固定滅火系統和耐火構件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上千件送檢樣品的檢測中發現:仍有部分防火閥或排煙防火閥的漏風量在200m3/(m2·h)~300m3/(m2·h)之間。如果標準中這項技術指標采用國際標準的規定,那么我國仍有部分制造廠生產的防火閥和排煙防火閥產品都不能滿足標準要求,標準實際上就被架空了,也就失去了其指導生產的作用。綜合考慮以上因素,標準6.11.1、6.12.3分別規定:在環境溫度下,使防火閥或排煙防火閥葉片兩側保持300pa±15Pa的氣體壓力差,其漏風量(標準狀態)應不大于300m3/(m2·h);在規定的耐火時間內,使防火閥或排煙防火閥葉片兩側保持300pa±15Pa的氣體壓力差,其漏煙量(標準狀態)應不大于500m3/(m2·h)。常溫下漏風量修改為300m3/(m2·h),根據《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GB51251-2017中3.4.8條對于未開啟的常閉送風閥的漏風總量計算公式中規定的閥門單位面積的漏風量0.083m3/(s·m2),換算后為298.8m3/(m2·h),取整后定為300m3/(m2·h)。根據目前防火閥門開始3C認證以來,檢測中心統計,有60%以上的企業生產的閥門能達到常溫下漏風量300m3/(s·m2)、耐火漏煙量500m3/(s·m2)要求。本次標準規定閥門在耐火試驗開始5min后測量漏煙量,與ISO10294、EN1366-2和EN13501-3等規定一致。增加有隔熱性要求的閥門,在耐火試驗過程中的隔熱性要求及熱電偶的布置位置。⑨耐火時間《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對防火墻、樓板等的耐火極限是這樣規定的:用于一級、二級防火等級建筑物的防火墻的耐火極限為3h,用于一級、二級防火等級建筑物的樓板的耐火極限分別為1.5h和1h。據統計,建筑物發生火災時,火災持續時間在兩個小時以內的占90%。防火閥和排煙防火閥一般安裝在建筑物的垂直或水平分隔構件(即墻或樓板)附近,因此防火閥或排煙防火閥的耐火時間應和分隔構件相對應,沒有必要要求產品有較長的耐火時間,否則是一種浪費。另外在調研中發現有些特殊場合(例如核電)中有對閥門耐火時間2.00h的要求,因此在分類中增加耐火性能分類,在原標準基礎上增加2.00h。根據實際情況:標準規定:防火閥或排煙防火閥的耐火時間應不小于其明示時間。⑩耐火試驗時防火閥和排煙防火閥的位置國內工程通常做法,通風口設在通風空調管道的支管端部,經由橫向支管連結到管道豎井干管上,最終至風機房。防火閥垂直連結在水平支管和豎向干管的連結處的水平支管上。當管道穿過防火墻或變形縫時,防火閥設置在墻壁的外側,而不是像歐美一些國家習慣設置在墻體內。排煙防火閥垂直連結在水平支管和豎向干管的連結處的水平支管上或排煙風機入口處的支管上。《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規定:6.1.5、防火墻內不應設置排氣道;6.1.6其他管道不宜穿過防火墻。排煙防火閥不會設置在墻體內。因此標準規定在耐火試驗開始時,防火閥或排煙防火閥設置在試驗爐外側并應處于開啟位置,這樣規定除了模擬防火閥或排煙防火閥實際使用情況外,也是對安裝在防火閥或排煙防火閥上的執行機構的一種檢驗。這種檢驗不同于對執行機構單獨進行檢驗,它是非常必要的。EQ\o\ac(○,11)抗振動性能考慮到閥門不屬于精細設備,只要其各零部件的加工和裝配精度得到保證,其抗振動性能是沒有問題的。另外,閥門要經受300次關閉可靠性或開啟可靠性試驗,以及長途運輸也是對其抗振動性能的一種檢驗,因此標準中沒有對其抗振動性能提出要求。排煙閥(口)和常閉式送風閥(口)①將排煙閥(口)和常閉式送風閥(口)兩類產品合到一章,是因為兩種產品要求基本相同。②復位功能考慮排煙閥(口)的安裝位置有高有低,從便于操作出發,規定其復位功能為就地或遠程;而本標準所涉及的常閉式送風閥(口),安裝位置不便于現場操作,因此規定就地、遠程兩種方式均須具備。對于具備遠程復位功能的排煙閥(口)、常閉式送風閥(口),復位時間均須在30s內完成。③手動控制、電動控制、消防聯動、信號反饋因為排煙閥(口)、常閉式送風閥(口)沒有溫感器控制使其自動開啟的功能,為確保火災或需要排煙、送風時排煙閥(口)能立即打開排煙、送風閥(口)能立即打開送風,標準規定對于排煙閥(口)、常閉式送風閥(口)而言,手動控制、電動控制、消防聯動三種開啟方式規定為應具備。對于信號反饋功能,標準規定排煙閥(口)、常閉式送風閥(口)應具有葉片開啟到位的信號輸出;對于具有遠程復位的閥門要求應具有葉片復位關閉到位的信號輸出。④開啟可靠性可靠性試驗規定為300次,按照《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GB51251-2017中維護管理要求,每半年進行一次自動和手動啟動試驗,建筑壽命按照50年計算,自動和手動啟動的次數為200次,另加上出廠進行的動作試驗、溫感器模擬動作試驗等,因此規定為300次。火災初期,設置機械排煙系統的建筑一般首先打開排煙風機進行排煙、送風,這就使處于關閉狀態的排煙閥(口)、常閉式送風閥(口)前后存有差壓,為了保證在這種情況下,閥門也能手動或電動打開,標準規定:排煙閥(口)、常閉式送風閥(口)經過300次開關試驗后,在其前后氣體壓力差保持在1000Pa±15Pa的條件下,電動和手動操作均應立即開啟。⑤環境溫度下漏風量對于排煙閥(口)、常閉式送風閥(口)來說,火災時,有煙區開啟閥門排煙,非煙區仍保持關閉狀態,在火災初期,排煙風機就開始工作,由于排煙風機的工作,再加上熱煙氣的煙囪效應,此時處于關閉狀態的排煙閥(口)前后存在的差壓遠遠大于防火閥或排煙防火閥前后存在的差壓,參照UL555S《閥門漏煙量(煙氣控制)》的規定,本標準中規定:在環境溫度下,使排煙閥(口)、常閉式送風閥(口)葉片兩側保持1000Pa±15Pa的氣體壓力差,其單位面積上的漏風量(標準狀態)應不大于700m3/(m2·h)。排煙窗《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GB51251-2017中將排煙窗列入要求,因此本標準將其納入,為新增內容。GB51251-2017明確規定了排煙窗的消防聯動、現場集中手動、現場手動、溫控釋放功能。本標準在編制排煙窗時參考了FprEN12101-2:2014《Smokeandheatcontrolsystems-Part2:Naturalsmokeandheatexhaustventilators》。溫感器控制、重復啟閉性能、雪負載性能、抗風壓性能、抗低溫性能、耐高溫性能等均來自于此標準,同時結合《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GB51251-2017中對排煙窗的相關要求而制定,例如開啟時間60,開啟角度等在此技術標準中已經做了具體要求。①溫感器控制參考FprEN12101-2:2014中4.1.1.1a)、4.1.1.2條要求。②重復啟閉性能參考FprEN12101-2:2014中4.3、4.7.2、5、附錄A.3條要求。參照等級Re1000等級,制定了本標準中1000次的重復啟閉性能要求。③雪負載性能參考FprEN12101-2:2014中4.2.2、5、附錄A.6條要求。參照等級SL500等級,制定了本標準中500Pa的雪負載性能要求。④抗風壓性能參考FprEN12101-2:2014中4.2.2、4.6.3、4.6.4、5、附錄A.6、附錄F條要求。由于在GB16809-2008《防火窗》標準中有窗抗風壓性能的要求及試驗方法,因此本標準直接引用。⑤抗低溫性能參考了FprEN12101-2:2014中4.6.2、5、附錄A.6、附錄E條相關要求,根據我國面積較大、南北氣候相差較大的情況,參照最嚴酷等級T(-25)等級,制定了本標準中-25℃的低溫環境試驗要求。試驗時,歐標中是將整個排煙窗放進低溫箱內做試驗,考慮當前的設備沒有那么大,所以對于大尺寸排煙窗無法整體放入,因此本標準只規定做執行機構部分的低溫試驗。⑥耐高溫性能參考了FprEN12101-2:2014中4.5.1、5、附錄A.5、附錄G條相關要求,參照最低等級B30030等級,制定了本標準中()℃試驗30min的耐高溫性能要求。7)試驗方法試驗方法是為了對要求進行驗證,因此應簡單、準確、便于操作。遵循這一原則,在試驗方法一章中選用的試驗方法都是最科學、最基本的方法,并在編排中使試驗方法和要求一一對應,從而使標準更加科學、準確、清晰、明了。其中,防火閥門耐火試驗方法的編寫主要參考了ISO10294-1《防火閥耐火試驗方法》的有關規定。8)檢驗數量對于閥門,8.2.3.1條規定檢驗數量為一臺,若不合格,需對另外兩臺進行檢驗。在8.2.3.1條還規定樣品的尺寸應是該批產品中尺寸最大的。這樣規定是考慮到:同樣的閥門,尺寸越大,葉片的個數相應會越多,其變形也會越大,閥門的氣密性越差。按標準進行檢驗越不容易合格。如果大尺寸的閥門合格了,那么小尺寸的閥門會較容易合格。9)標準附錄為便于理解標準,標準附錄A列舉出了常用材料及配件標準,便于標準的查閱。標準附錄B給出了防火閥門及排煙窗用溫感器的溫度試驗要求及試驗方法,這是對于溫感器整體的溫度試驗而言。對于感溫元件的性能,本次修訂規定要求選用符合GA863要求的感溫元件,標準直接引用。由于GA863標準中靜態動作溫度項目要求及試驗方法未規定在水浴或油浴中的動作時間,僅有動作溫度范圍要求,考慮溫感器整體的溫度動作性能以及使用到防排煙裝置上的要求,特針對溫感器整體的溫度性能制定本附錄。2.標準水平分析,新舊指標對比本標準是對GB15930-2007的修訂,在修訂過程中,立足于原標準內容,參考了國外相關資料及檢驗標準,借鑒了國外的試驗方法并按照國內實際情況進行了驗證試驗。對于原標準中三類產品做了部分性能的技術性修改、增加部分性能;同時為滿足我國國情需要,新增了兩類產品,與規范相結合,填補了國內兩類產品沒有檢驗標準的空白。本標準在修訂后的標準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修訂后的標準與原標準的技術指標對比分析見表1。表1新舊指標對比分析序號技術項目原標準條款號修訂后標準條款號差異分析1術語和定義33增加了“150℃防火閥”、“排煙窗”、“常閉式送風閥”、“啟閉裝置”、“溫感器”、“全開狀態阻力系數”術語及定義,有利于標準的使用。2分類44取消了防火閥門法蘭規格的要求;增加了按耐火性能分類的方式,進一步與國外同類產品的分類方式靠近。3材料與配件55增加了感溫元件的性能要求,與既有同類產品標準的符合性。4一般要求66增加本章是將共通的一般性要求集中到一起,與各類產品的性能要求區分,有利于使用方或檢驗方對產品的這類屬性進行鑒別。5性能要求67.1增加了防火閥和排煙防火閥復位功能的方式、復位時間、信號反饋功能要求,均是考慮新型閥門控制方式的不斷出現,擴大了使用范圍;修改了可靠性要求;增加了閥門公稱尺寸內全開狀態阻力系數要求,避免了在結構設計時只注重能用不注重通風效率的問題;修改了常溫下漏風量和耐火時漏煙量的要求,首先是根據近幾年閥門質量逐步提高的情況,更加接近于國外標準值;增加了15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噴漆房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變速箱插孔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國際貿易合同履約保證措施
- 2025-2030中國充脂奶粉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體育授權產品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室內設計承包合同
- 股權激勵方案股權質押協議
- 跨境電商平臺海外倉合作協議
- 品牌推廣營銷策劃合同
- 美容美體服務風險免責協議
- 高中化學校本課程
- 嵌甲性甲溝炎的外科治療
- JCT 2126.6-2012 水泥制品工藝技術規程 第6部分: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
- 第15課 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 導學案
- 一年級數學20以內加減法口算題(每天100道)
- 螺旋天線報告
- 冠心病中西醫結合治療
- 腰椎人工椎體置換術
- 綜合一體化指揮調度解決方案
- 家長會課件:七年級家長會班主任優質課件
- 人工智能導論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答案2023年下哈爾濱工程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