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化學人教版《走進化學世界 》(學生版)考點歸納學案_第1頁
2021年中考化學人教版《走進化學世界 》(學生版)考點歸納學案_第2頁
2021年中考化學人教版《走進化學世界 》(學生版)考點歸納學案_第3頁
2021年中考化學人教版《走進化學世界 》(學生版)考點歸納學案_第4頁
2021年中考化學人教版《走進化學世界 》(學生版)考點歸納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考點歸款

一、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1.探究物質變化的幾個實驗:

變化后有無新

實驗變化前的物質變化時發生的現象變化后的物質

物質生成

J1①水的

,沸騰水沸騰產生的水蒸氣遇

液態的水玻璃片又凝結成液態的液態的水無

£2②大理

,石的研

塊狀固體被粉碎成粉末

1碎塊狀的大理石粉末狀的大理石無

|③氫氧化鈉

|與硫酸應銅反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出藍色的氫氧化銅有(氫氧化銅沉

藍色的硫酸銅溶液

現藍色沉淀沉淀等淀等)

1④石灰

石灰石表面有氣泡產生,

石與石灰石逐漸溶解;燒杯中有(二氧化碳氣

二塊狀石灰石二氧化碳氣體等

鹽酸的澄清的石灰水變成白色體等)

?:反應渾濁

【實驗結論】:實驗①、②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物質的形態發生了變化,但沒有新物質生成;實驗③、

④的共同特征是變化中生成了新物質。

2.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比較:

化學變化物理變化

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叫化學變化,又叫

概念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叫物理變化

化學反應

變化中常伴隨能量的變化,如發光、發

變化中是物質的外觀、狀態等發生了改

特征熱、顏色改變、生成氣體、產生沉淀等

現象

聯系一定伴隨發生物理變化不一定伴隨發生化學變化

實驗③和④、燃燒、腐爛、發酵、金屬

實例實驗①和②、凝固、揮發、升華等

生銹、火藥爆炸等

本質區別(判斷依

變化時是否有其他(新)物質生成

據)

【要點詮釋】

1.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質生成。

2.化學變化常伴隨發生一些現象,但一定要注意現象只是幫助判斷,而不是根本依據。

3.特別提醒(1)爆炸有可能是物理變化,也可能是化學變化。如:火藥的爆炸屬于化學變化,因為生成

了新物質。氣球、輪胎、鍋爐爆炸屬于物理變化。

(2)發光、放熱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電燈通電發光放熱不是化學變化。

1

(3)有沉淀生成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渾濁的泥漿水放置較長的時間會產生沉淀。

(4)有變色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紅墨水加水稀釋后顏色變淺。

(5)產生氣體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干冰升華、碘升華。

例題1下列現象哪些是物理變化,哪些是化學變化?

(1)、潮濕的衣服經太陽曬,變干了。(2)、銅在潮濕的空氣里生成銅綠。

(3)、紙張燃燒。(4)、瓷碗破碎。(5)、鐵生銹。(6)、石蠟熔化。

(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呼吸,玻璃上出現一層水霧。

(8)、下雪天把一團雪放在溫曖的房間,雪化了。

物理變化有:;化學變化有:

例題2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

A.有無顏色變化B.有無新物質生成C.有無氣體生成D.有無發光、放熱現象

二、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

概念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性質

由感覺器官直接感知或儀器測知(如眼看、溫度計測

性質確定通過化學變化可知

等)

可燃性、穩定性、活潑性、氧

顏色、狀態、氣味、密度、硬度、熔點、沸點、溶解

實例化性、還原性、酸性、堿性、

性、導電性、導熱性、吸附性、揮發性、延展性等

毒性、腐蝕性等

2.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區別:是否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

【要點詮釋】

1.有時易將化學變化和化學性質混淆,物質的性質和物質的變化是兩組不同的概念。性質是物質本身固有

的屬性,而變化是一個過程,是性質的具體表現。由此可知:化學變化是一個正在(或已經)發生的有新

物質生成的變化過程;化學性質則是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汽油易燃燒是化學性質(可燃性):汽油燃燒是化學變化。化學性質的語言描述是在化學變化的基

礎上加一些表現能力的字眼,如''可以"、“容易”、“能”、“會”等。

2.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物質的用途反映物質的性質。如鋁、銅等金屬具有導電性,可以作導線;酒

精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決定

三、性質與用途的關系性質VA用途

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物質的用途反應物質的性質體現'反映

如水和二氧化碳可以用來滅火,乙醇(俗稱)酒精可作燃料,石墨可作鉛筆芯等等。

例題3下列那些是物質的物理性質,那些是物質的化學性質?

(1)、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氣體。(2)、水沸騰時變成水蒸氣。(3)、食物在人體中消化,最后能

變成水、二氧化碳等。(4)、以糧食為原料能釀酒。(5)、銅的密度是8.9g/cn?,熔點是1083℃。0)、二

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7)、酒精能燃燒。(8)、酒精能揮發。

2

屬于物理性質的是:;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例題4下列俗語或成語所涉及內容,有一項與化學變化或化學性質有關,它是()

A.鐵杵成針B.積沙成塔C.烈火熊熊D.滴水成冰

典例箱第

1.(2020?黔南州中考)下列歷史典故中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火燒赤壁B.司馬光砸缸C.刻舟求劍D.鐵杵磨成針

2.(2020?新疆中考)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汽油揮發B.海水曬鹽C.石蠟熔化D.高粱釀酒

3.(2020?北京朝陽二模)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干冰升華B.食物腐敗C.鐵絲彎曲D.汽車爆胎

4.(2020?北京大興一模)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衣服晾干B.木柴燃燒C.西瓜榨汁D.冰塊融化

5.(2019?濰坊)詩詞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瑰寶。下列古詩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B.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C.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D.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6.(2019?青島)下列對甲烷性質的描述,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極難溶于水B.具有可燃性C.標準狀況下,密度比空氣小D.通常為無色、無味的氣體

7.(2019?溫州中考)銀是一種銀白色金屬,密度較大,具有良好的導電性,長期放置會被氧化而發黑。其

中屬于銀的化學性質的是()

A.銀白色B.密度較大C.導電性良好D.能被氧化

8.(2019?雅安中考)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由其物理性質決定的是()

A.酒精作燃料B.鐵鍋作炊具C.二氧化碳滅火D.氮氣作保護氣

9.以下是氫氣(H2)的部分性質:①沒有顏色;②沒有氣味;③還原性;④密度比空氣小得多;

⑤可以燃燒;⑥常溫下是氣體;⑦可用于制取鹽酸和發射火箭。以上性質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用序號

填空,下同),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10.將①物理性質、②化學性質、③物理變化、④化學變化的相應序號填寫在下列橫線上。

碳酸氫鐵是一種白色固體:,加熱碳酸氫鍍生成氨氣、二氧化碳和水:;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

氣味的氣體:;加熱時產生的水蒸氣在試管口凝結成水珠:;澄清石灰水顯堿性:;二氧化碳不

能燃燒:_____;將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O

管%耒弒一弒/

1.2019年12月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時至今日該病毒已經奪走數千人的生命,在日常防疫

3

中,75%的酒精可有效滅活新型冠狀病毒,下列有關酒精的事例中,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高粱釀酒B.酒精揮發C.酒精燃燒D.酒精殺菌

2.2020年1月21日,青島出現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國家衛健委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

炎納入乙類傳染病,按甲類管理。在日常防疫中,75%的酒精可有效滅活新型冠狀病毒,下列對酒精性

質的描述,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易揮發B.具有可燃性C.熔點-114℃、沸點78℃D.具有特殊香味

3.2019年4月16日,法國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在火災現場發生的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木質屋頂燃燒B.消防用水汽化C.電線拉斷D.拱柱摔碎

4.詩詞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瑰寶。下列古詩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B.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C.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D.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5.詩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下列詩句中隱含有化學變化的是()

A.蠟炬成灰淚始干B.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C.千錘萬鑿出深山D.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6.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是()

A.揮發性B.不穩定性C.可燃性D.腐蝕性

7.銀是一種銀白色金屬,密度較大,具有良好的導電性,長期放置會被氧化而發黑。其中屬于銀的化學性

質的是()

A.銀白色B,密度較大C.導電性良好D.能被氧化

8.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與其化學性質有關的是()

A.金剛石用于切割玻璃B.高粱常用于釀制白酒C.銅常用來做電線電纜D.干冰可用作人工降雨

9、將A.物理變化B.物理性質C.化學性質D.化學變化填入下列空格內。

(1)硫是淡黃色固體;(2)將少量硫粉放入燃燒匙中;

(3)將(2)的燃燒匙放在酒精燈火焰加熱,硫粉熔化;

(4)繼續加熱,硫在空氣中燃燒;(5)硫能燃燒。

【答案】BAADC

18、現有下列一些物質的變化:A、酒精揮發B、燈泡通電后發光、發熱C、火藥爆炸D、氣球爆炸E、

汽油燃燒F、海水曬鹽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1k米飯燒焦I、植物光合作用J、發生

沙塵暴,其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有::屬于化學變化的有:

4

2-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考點歸他

一、科學探究的一般思路

提出問題T猜想與假設T制定計劃T進行實驗一收集證據T得出結論T交流與反思

二、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步驟與方法現象分析

一、實驗前蠟燭是白色的圓柱狀固體,無

1.觀察蠟燭的顏色、形狀、狀氣味,由白色的棉線和石蠟組

態;嗅其氣味并觸摸。成,并有滑膩感。

2.用小刀切下一塊石蠟,放入很容易切下,被切下的石蠟漂石蠟較軟、密度比水

水槽,觀察其在水中的現象。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小,不溶于水。

二、實驗時石蠟受熱時熔化、蠟燭燃燒時石蠟熔點較低,燃燒時

3.點燃蠟燭,觀察其變化及其發光、放熱、冒黑煙。燭焰分形成炭黑。

火焰。三層:外焰、內焰、焰心。

4.用一根小木棒放入火焰下方兩端較黑,中間幾乎沒有變外焰溫度最高,焰心最

約1s后取出色。低。

5.用冷而干燥的燒杯罩在燭焰干燥的燒杯壁上出現了許多蠟燭燃燒時產生了水

上方,觀察燒杯壁上的現象片刻小水珠。

6.用內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燒杯內壁上的澄清石灰水變蠟燭燃燒時產生了二

杯罩在燭焰上方,觀察燒杯壁上渾濁。氧化碳。

的現象片刻

三、實驗后蠟燭熄滅后產生白煙。熔化的石蠟遇冷凝固,燃燒時

7.熄滅蠟燭,觀察其現象。石蠟逐漸凝固,白色棉線燭心產生炭黑,棉線炭化。

變黑,易碎。

8.用火柴點燃剛熄滅時的白煙,蠟燭會重新燃燒。白煙由細小的石蠟顆

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粒構成,有可燃性。

(歸納〉本實驗體現了學習化學的以下特點:

1、關注物質的性質:物理性質(顏色、狀態、氣味、硬度、密度、熔點、沸點)和化學性質(蠟燭是

否燃燒、燃燒后的產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等。

2、關注物質的變化:物理變化(蠟燭是否融化)和化學變化(燃燒時是否發光、發熱,并有二氧化碳

氣體和水生成)等。

3、關注物質的變化過程及其現象,既不是孤立的關注物質某一種性質或變化,而是對物質在變化前、

變化中和變化后的現象進行細致地觀察和描述,并進行分析和比較,得出可靠的結論。

二、對人體呼入空氣和呼出空氣的探究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在下述試驗中白色沉淀越多,說明二氧化碳氣體越多。

5

2、氧氣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木條燃燒越旺,說明氧氣越多。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燒的木條熄滅。

實驗步驟:

步驟與方法現象分析

1.用排水集氣法收集兩瓶呼出的

氣體,并同時收集兩瓶空氣(瓶口

要蓋上玻璃片)0

2.分別取一瓶呼出的氣體和空氣,呼出氣體中的澄清石灰水比空呼出氣體中二氧化

向其中滴加等體積等濃度的澄清氣中澄清石灰水渾濁的程度要碳的含量比空氣中

石灰水,并觀察。深。二氧化碳含量高。

3.分別取一瓶呼出的氣體和空氣,空氣中小木條燃燒的劇烈程度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用二根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比呼出氣體中小木條燃燒的劇比呼出氣體中氧氣

瓶中,并觀察。烈程度要高,燃燒時間要長。含量高。

4.分別取兩片毛玻璃片,一片置置于空氣中的毛玻璃片上幾乎呼出氣體中水蒸氣

于空氣中,并對另外一片呼氣。沒有水霧,而呼氣的毛玻璃片上的含量比空氣中水

有較多的水霧。蒸氣的含量較高。

實驗結論:

1.‘二氧化碳'含量:呼出氣體〉空氣;

2.'氧氣'含量:呼出氣體〈空氣;

3.'水蒸氣,含量:呼出氣體,空氣。

“拿’典例篇第

落.._

(202()江蘇泰州一模)下列關于石蠟性質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石蠟是無色、無味且硬度較大的固體B.石蠟難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C.石蠟熔點低,受熱易熔化成蠟油D.石蠟可燃,燃燒時放熱,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2.(2020吉林長春市三模)下列對蠟燭燃燒的有關探究實驗說明中,錯誤的是()

A.蠟燭燃燒后生成的氣體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B.用燒杯扣住蠟燭,蠟燭逐漸熄滅,因為蠟燭燃燒須有氧氣參加

C.蠟燭浮在水面,說明它的密度比水大

D.熄滅蠟燭時出現白煙,用火柴點燃白煙,蠟燭復燃,因為白煙是石蠟固體小顆粒

3.(2020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一模)在下列蠟燭燃燒的實驗中,對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白登板火柴梗

Tt

實驗1實驗2突驗3

A.實驗1中蠟燭火焰逐漸熄滅mB.實驗2冷且干燥的白瓷板表面無明顯變化

C.實驗3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炭化

D.實驗4將一個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石灰水變渾濁

4.(2020云南曲靖二模)下列對吸入空氣和呼出氣體的探究描述中錯誤的是()

A.用澄清石灰水檢驗氧氣的含量B.呼出氣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氣

6

C.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氣體中的少D.用排水集氣法收集呼出氣體

5.(2020山東高密二模)下列有關空氣和呼出氣體的探究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選項ABCD

呼出氣體能使澄清空氣不能使澄清石燃著的木條在呼出氣體被哈氣的玻璃片上出現

現象

石灰水變渾濁灰水變渾濁中會熄滅無色液滴

結論呼出氣體是空氣中不含呼出氣體中不含。

CO2CO22呼出氣體中含有H2O

6.(2020山東聊城市高唐縣二模)壹元錢的硬幣外觀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有些同學認為它可能是鐵

制的。就這些同學的“認為”而言,應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A.實驗B.觀察C.假設D.結論

7.(2020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一模)某同學在化學課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來檢驗人呼出的氣體中是否

含有二氧化碳。就這一過程而言,屬于科學探究環節中的是()

A.建立假設B.收集證據C.設計實驗D.做出結論

8.某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如下探究,請你填寫下列空格。內站七

(1)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入水中,蠟燭浮在水面。

r-=F-

結論:石蠟的密.度比水o

(2)點燃蠟燭,觀.察到蠟燭的火焰分為外焰、內焰和焰心三層。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

的火焰中(如圖)約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處最先碳化。(變黑)。

結論:蠟燭火焰的_________溫度最高。

(3)再將一只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水霧。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內倒入少量澄清

石灰水,振蕩。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結論:石蠟燒燃后的生成物有和

管’或耒偵一弒/

1.小明同學在化學課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來檢驗人呼出的氣體是否是二氧化碳氣體,就這一過程而言,

屬于科學探究環節中的()

A.建立假設B.收集證據C.設計實驗D.做出結論

2.下列有關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實驗目的實驗設計

A檢驗一瓶氣體為氧氣將帶火星的木條放瓶口

B證明蠟燭燃燒生成了水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燥的燒杯

C檢驗一瓶氣體為二氧化碳將燃著的木條伸入瓶中

D生活中鑒別白糖和食鹽加水

7

3.下圖所示的實驗中,觀察不到明顯現象的是()

4.下列有關蠟燭燃燒的敘述錯誤的是()

A.蠟燭燃燒產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層B.蠟燭熔化產生“燭淚”

C.在蠟燭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的燒杯,燒杯內壁有水霧生成

D.用燃著的火柴去點燃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蠟燭不能被點燃

5.把一根火柴平放在蠟燭的火焰中,約1秒后取出,可觀察到火柴梗()

A.均勻的被燒焦B.放置在外焰部分被燒黑最重

C.放置在焰心部分被燒黑最重D.放置在內焰部分被燒黑最重

6.興趣小組對蠟燭及其燃燒進行了探究,根據操作和現象,觀察蠟燭燃燒過程中的變化,下列說法不正確

的是()

A.蠟燭燃燒的過程中,既有物理變化也有化學變化

B.蠟燭燃燒的過程中,既有物質變化也有能量變化

C.燃燒后的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發生的是化學變化

D.燃燒后的氣體在干燥燒杯壁上冷凝成液滴時,發生的是化學變化

7.蠟燭由石蠟和棉線芯組成。某同學在做蠟燭燃燒的探究實驗時,用火柴去點蠟

燭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如圖所示),他驚奇地發現蠟燭又能重新燃燒起來.由

此,他大膽地做了一個推測,此白煙是()

A.氧氣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石蠟的固體小顆粒

8.英國科學家法拉第曾為少年兒童做過“母子火焰”實驗。據此實驗,下列有關分析說法錯誤的是()

A.導管的一端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為該處氧氣很充足仁子:

B.子火焰中燃燒的物質是石蠟蒸氣仁導管

c.這一現象說明蠟燭中的石蠟沸點較低,受熱易成氣態*母火

D.要使實驗成功,導管不宜過長|卜蠟燭

9.人體通過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吸入空氣中的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但人體

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氣中原有的,還是人體代謝的最終產物?

為了證明這個問題。某同學設計了如圖的裝置進行了實驗。

(1)人吸入氣體時,應打開活塞(填字母,下同),關閉活塞

(2)人呼出氣體時,應打開活塞,關閉活塞。此時可以

觀察到②瓶中的現象是。

(3)瓶①中所裝試劑的作用是證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少,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

瓶②中所裝試劑的作用是證明。將上述操作反復進行,能證明人

體呼出的氣體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來自空氣,而是人體的代謝產物。

8

1-3走進化學實驗室

★考點歸他

1.取用原則

取用原則具體要求

不能用手接觸藥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藥品(特別是氣體)的氣味,不得品嘗

“三不”原則

任何藥品的味道。

應該嚴格按照實驗規定的用量取用藥品。如果沒有說明用量,一般應該按最少量(約

節約原則

1?2mL)取用液體,固體只需蓋滿試管底部即可。

剩余藥品的要做到“三不一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隨意丟棄,更不要拿出實驗室,要放入

處理方法指定的容器內。

2.固體藥品的取用

(I)固體藥品的取用:固體藥品通常保存在廣口瓶里,取用固體藥品一般用藥匙,有些塊狀的藥品可

用鑲子夾取。

(2)塊狀固體的取用:先將試管橫放,把藥品放在試管口,然后將試管慢慢豎立起來(一橫二放三慢豎)。

(3)粉末狀固體的取用:先將試管傾斜,用藥匙或紙槽將藥品送入試管底部,再把試管直立起來,讓

藥品全部落入試管底部(一斜二送三直立)。

3.液體藥品的取用

圖示操作要領

\

\_____\

\

取較多量液/先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然后拿起試劑瓶,使標簽朝向手

-1___

C./___

體(直接傾倒)心,試管要傾斜,瓶口要緊挨著試管口,將液體緩緩倒入試管

取少量液體使用膠頭滴管,使用膠頭滴管時,滴管應豎直懸空

于容器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容器中,更不能觸及容器內壁。

取少量液體

f吸液后膠頭滴管不可倒置或平放,防止污染液體或液體腐蝕橡

(滴加)

膠膠帽。用滴管取完液體后,可用少量清水沖洗滴管,以備再

H用。滴瓶上的滴管,不可交叉使用,也不可用清水沖洗

9

\

、將量筒傾斜,用傾倒的方法把所量液體倒入,邊倒邊看液面與

\------

取一定量的\/刻度線,當液面接近所需刻度線時,應將量筒放平,換用膠頭

液體/」____滴管向里滴加,邊滴邊看,直到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

____a---

與所需刻度線保持水平為止

二、物質的加熱

給物質加熱一般用酒精燈(除此以外還有酒精噴燈、電爐、水浴鍋等)。

1.酒精燈的使用

(1)酒精燈里酒精量不能超過酒精燈容積2/3,否則可能引發失火。

(2)給物質加熱時要用外焰加熱,不能焰心加熱。

(3)酒精燈不用時要用燈帽蓋滅。待蓋帽熄滅后,拔下重蓋一次。防止燈帽內外形成壓強差,而將燈帽吸

緊,以后使用不易取下燈帽。

(4)三不準

①不準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添加酒精時必須熄滅燈火,并冷卻到室溫,然后用漏斗加入。目

的是防止溢出酒精,遇明火而引起失火。

②不準用燃著的酒精燈點燃另一個酒精燈,要用火柴或木條引燃,目的是防止酒精溢出引起失火。

③酒精燈滅火不準用嘴吹,目的是防.止燈內酒精蒸氣突然著火而爆炸。

2.物質加熱的方法

(1)固體試劑常可直接加熱,可盛裝固體試劑直接加熱的儀器有干燥的試管、蒸發皿、燃燒匙等。

①給試管中的固體加熱,試管夾夾在距管口1/3處(或中上部);試管應向下傾斜,以防冷凝水倒流到

試管底部而炸裂試管;加熱時應先將試管預熱,使試管均勻受熱。

10

預熱的方法是:在火焰上方來回移動試管。對已固定的試管,可來回移動酒精燈,等試管均勻受熱后,

再把燈焰固定在盛放固體藥品的部位加熱。

②在蒸發皿中對固體加熱應注意充分攪拌,使固體受熱均勻,如烘干氯化鈣或對不純的二氧化鎰進行

灼燒等,都可以在蒸發皿中進行。

(2)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

注意:

①試管內所加液體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避免因液體量過多沸騰噴出傷人。

②試管外壁不能有水,如有水一定要擦干,否則試管會因受熱不均而炸裂。

③不要使試管底部與燈芯接觸,因為內焰至燈芯部位溫度低,既影響加熱效果,又導致試管受熱不均

勻,易炸裂試管。

④試管剛被加熱時,一定要預熱,使試管受熱均勻,然后用酒精燈的外焰固定加熱。

⑤試管口向上傾斜與桌面成45。角左右,管口不能對著自己或他人,避免液體因沸騰而噴出傷人。

⑥燒得很熱的試管(或其他儀器)不能立即用冷水沖洗,因為熱脹冷縮,容易使試管(或其他儀器)

破裂。

⑦用試管夾夾持試管時,應由試管底部套上、取下;手握試管夾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大拇指不能

壓住試管夾的短柄,以免造成試管脫落。

三、連接儀器裝置

1.連接儀器

(1)把玻璃管插入帶孔橡膠塞

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潤濕,然后對準橡膠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轉動,將其插入。

(2-)連接玻璃管和膠皮管

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潤濕,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膠皮管。

(3)在容器口塞橡膠塞

應把橡膠塞慢慢轉動著塞進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用力塞進塞子,以免壓破容器。

2.儀器的組裝

(1)組裝順序一般是:由下到上,自左至右。例如,用高鋅酸鉀加熱制取氧氣自下而上先放置酒精燈,

再根據酒精燈外焰的高度固定大試管,左側的發生裝置連接好以后再連接右側的收集裝置。

(2)制備氣體并驗證氣體性質、收集、尾氣吸收等順序一般是:制氣一凈化一干燥一驗證性質一收集

一尾氣處理等.

(3)儀器之間的連接方法是:干燥管一《大進小出”;洗氣瓶——“長進短出”。如圖所示。

11

-->董

3.裝置氣密性的檢查方法

(1)常用方法

見圖(I)、(II),導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緊握試管,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松開手后,水沿著導管上

升,形成一段水柱,說明裝置不漏氣。

(2)特殊方法

見圖(川),將橡膠管用夾子夾住,向長頸漏斗中注入一定量水后,形成如圖(HI)所示的液面差且長

頸漏斗內液面高度一段時間內不變,說明裝置不漏氣。如果不能形成液面差或長頸漏斗內液面下降,說明

裝置漏氣,要再檢查或更換儀器,直到不漏氣為止。

(I)(ID(III)

四、玻璃儀器的洗滌

1.洗滌方法

(1)普通洗滌:多數儀器內壁附著的物質,可向容器中加水,選擇試管刷,配合去污粉,洗滌劑反復

洗滌,然后用水沖洗。

(2)難溶物洗滌:熱的純堿溶液或洗潔精可以去油脂;氧化物,難溶性堿先用稀鹽酸洗,再用水沖洗。

2.玻璃儀器洗凈的標準

實驗完畢后,應立即洗凈所用儀器。玻璃儀器內壁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時可以認為

洗凈。洗凈的玻璃儀器放到指定的位置,試管要倒立在試管架上。

五、技能提升

1.讀數誤差分析技巧

(1)量筒讀數的方法:量筒放平,平視讀數。如果仰視讀數,所讀數值比液體的實際體積小;俯視讀數,

所讀數值比液體的實際體積大。

若俯視則讀數偏高,液體的諧音“羊”(仰)小“虎”(俯)大。

實際體積V讀數

仰視,讀數偏低,液體的

實際體積〉讀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