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環保設備安裝與調試技術指南TOC\o"1-2"\h\u20802第1章概述 4254061.1設備安裝調試基本要求 4327231.1.1設備安裝前準備 477801.1.2設備安裝流程 4250691.1.3設備調試內容 412941.2安全與環保注意事項 4123291.2.1安全注意事項 462251.2.2環保注意事項 528318第2章設備安裝準備 576402.1設備驗收與檢查 578002.1.1設備驗收 5173172.1.2設備檢查 5105352.2安裝工具與材料準備 5232832.2.1安裝工具 5149172.2.2安裝材料 6110372.3施工現場環境要求 69566第3章設備安裝流程 693893.1設備基礎施工 679973.1.1基礎施工準備 6158783.1.2基礎施工要點 636983.1.3基礎驗收 7200403.2設備就位與調整 754153.2.1設備運輸 782823.2.2設備就位 7180473.2.3設備調整 718583.3設備固定與接地 7194793.3.1設備固定 7179653.3.2設備接地 793113.3.3接地檢查 729146第4章電氣系統安裝 7104684.1電氣元件安裝 7241354.1.1元件選型 7173484.1.2元件安裝 77194.1.3防護措施 8137894.2電纜敷設與接線 8204994.2.1電纜敷設 870434.2.2接線 836914.3電氣系統調試 830004.3.1調試準備 8206644.3.2調試過程 9200194.3.3調試記錄 99920第5章自動控制系統安裝 9181235.1自動控制元件安裝 9213815.1.1元件選型與檢查 9268715.1.2元件安裝要求 9120825.1.3元件安裝步驟 9236795.2傳感器與執行器安裝 10229305.2.1傳感器安裝 1011765.2.2執行器安裝 10187415.3控制系統調試 10258575.3.1調試準備 10257645.3.2調試步驟 10319595.3.3調試注意事項 1032344第6章管道系統安裝 11115786.1管道元件安裝 1144346.1.1元件檢查 11128016.1.2元件安裝準備 11193316.1.3元件安裝 1194746.2管道敷設與連接 1172706.2.1管道敷設 1122436.2.2管道連接 11290526.3管道系統試驗 12321446.3.1壓力試驗 12224066.3.2氣密性試驗 1272326.3.3泄漏試驗 12119526.3.4試驗記錄 123125第7章軟件系統安裝與調試 12207567.1軟件系統安裝 12221137.1.1安裝前準備 12179697.1.2安裝過程 12177397.1.3安裝后檢查 12131387.2系統參數設置與優化 13251967.2.1基礎參數設置 13307157.2.2高級參數設置 13254487.2.3參數優化 1378827.3軟件系統調試 13117377.3.1功能測試 13200917.3.2功能測試 1337997.3.3系統聯調 1410057.3.4問題排查與解決 1427489第8章設備單機調試 14259388.1單機設備調試準備 1464728.1.1技術準備 14163788.1.2人員培訓 14195438.1.3物資準備 1434148.1.4環境準備 1486468.2單機設備調試流程 142898.2.1設備檢查 14256598.2.2設備啟動 14291458.2.3功能測試 15135468.2.4功能測試 15138018.2.5調整優化 15272778.3單機設備調試問題處理 1590078.3.1故障排查 15156948.3.2問題分類 1530238.3.3解決方案 15201918.3.4效果驗證 15108588.3.5記錄與反饋 1522597第9章系統聯合調試 15166879.1系統聯合調試準備 15212949.1.1技術準備 1526649.1.2物資準備 15252899.1.3人員組織 16200729.1.4環境檢查 1683069.2系統聯合調試流程 16210089.2.1設備檢查 16211739.2.2單機調試 16108129.2.3聯動調試 1624209.2.4功能測試 1691769.2.5安全評估 16123419.3聯合調試問題處理 16116379.3.1問題發覺 16286409.3.2原因分析 16221549.3.3解決方案 16172749.3.4問題處理 17229909.3.5信息反饋 1732667第10章環保設備驗收與維護 17493710.1設備驗收標準與流程 171912210.1.1驗收標準 17206410.1.2驗收流程 171339810.2設備維護與保養 17532710.2.1維護與保養原則 171951110.2.2維護與保養內容 171676410.3故障排除與應急處理 182390810.3.1故障排除 182764010.3.2應急處理 18第1章概述1.1設備安裝調試基本要求1.1.1設備安裝前準備在開始環保設備的安裝與調試工作之前,需對設備及其相關資料進行詳細審查,保證設備型號、規格及數量符合設計要求。同時對安裝現場進行實地勘查,制定合理的安裝方案,并準備好所需的工器具及輔助材料。1.1.2設備安裝流程根據設備安裝圖紙及說明書,按照以下步驟進行設備安裝:(1)基礎施工:依據設備基礎圖紙進行施工,保證基礎強度、水平度及預埋件位置符合要求;(2)設備就位:使用合適的吊裝設備將設備就位,注意設備與基礎間的連接方式及精度要求;(3)設備組裝:按照說明書及裝配圖進行設備組裝,保證各部件連接牢固,運動部件靈活;(4)管道及電氣連接:按照設計圖紙進行設備管道及電氣線路的連接,保證連接正確、牢固;(5)設備調試:在設備安裝完成后,進行調試工作,保證設備運行正常。1.1.3設備調試內容設備調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檢查設備各部件是否齊全,連接是否牢固;(2)檢查設備運行參數是否滿足設計要求;(3)檢查設備控制系統是否穩定可靠;(4)對設備進行空載、負載試驗,驗證設備功能;(5)檢查設備安全防護措施是否到位。1.2安全與環保注意事項1.2.1安全注意事項(1)在進行設備安裝與調試作業前,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保證熟悉設備功能及操作規程;(2)作業現場應配備必要的安全防護設施,如安全帽、防護眼鏡、防護手套等;(3)嚴格遵守設備操作規程,避免違規操作;(4)設備運行過程中,嚴禁非相關人員靠近,防止意外傷害;(5)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維護,保證設備安全運行。1.2.2環保注意事項(1)設備安裝與調試過程中,應采取措施減少粉塵、噪聲等污染物的排放;(2)對設備產生的廢棄物進行分類處理,不得隨意丟棄;(3)設備運行過程中,應嚴格按照環保要求進行操作,保證排放物達到國家規定標準;(4)加強設備運行維護,降低設備故障率,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第2章設備安裝準備2.1設備驗收與檢查設備到達現場后,應進行詳細的驗收與檢查工作,保證設備質量及完整性,為后續安裝工作打下良好基礎。2.1.1設備驗收驗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檢查設備外觀,確認無破損、變形、腐蝕等情況;(2)核對設備型號、規格、數量與合同及設計文件是否一致;(3)檢查設備隨機文件(如說明書、合格證、保修卡等)是否齊全;(4)對設備進行功能測試,保證設備各項功能指標符合技術要求。2.1.2設備檢查設備檢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檢查設備內、外部連接部件是否齊全,緊固件是否牢固;(2)檢查設備內部各部件的安裝位置及方向是否正確;(3)檢查設備管路、線路是否完好,接口是否嚴密;(4)確認設備運行所需輔助設施(如電源、氣源、水源等)是否滿足要求。2.2安裝工具與材料準備為保證設備安裝順利進行,需提前準備相應的安裝工具和材料。2.2.1安裝工具根據設備安裝要求,準備以下工具:(1)通用工具:扳手、螺絲刀、錘子、鋼尺、角度尺等;(2)專用工具:根據設備特點,準備相應的專用工具;(3)測試儀器:如萬用表、絕緣電阻表、壓力表等。2.2.2安裝材料根據設備安裝需求,準備以下材料:(1)管材、管件:如鋼管、閥門、法蘭等;(2)電氣材料:如電纜、接線端子、保護管等;(3)密封材料:如密封圈、密封膠等;(4)其他輔助材料:如膨脹螺栓、腳螺栓、防銹漆等。2.3施工現場環境要求為保證設備安裝質量及施工安全,施工現場應滿足以下環境要求:(1)施工現場應保持清潔、整齊,通道暢通;(2)施工現場應具備設備安裝所需的電源、氣源、水源等;(3)施工現場應具備良好的照明條件,保證施工順利進行;(4)施工現場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提醒施工人員注意安全;(5)施工現場應配備相應的消防設施,保證消防通道暢通。第3章設備安裝流程3.1設備基礎施工3.1.1基礎施工準備在設備基礎施工前,需對施工場地進行清理,保證無雜物、無油污等。同時對施工所需材料、機具進行檢查,保證其質量及數量符合要求。3.1.2基礎施工要點(1)按照設計圖紙進行基礎施工,保證基礎的尺寸、標高、水平度等符合規范要求;(2)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澆筑速度及振動頻率,防止出現蜂窩、麻面等質量問題;(3)基礎養護期間,應做好覆蓋、保濕等工作,保證基礎強度達到設計要求。3.1.3基礎驗收基礎施工完成后,進行基礎驗收。驗收內容包括:基礎的尺寸、標高、水平度、強度等。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設備安裝。3.2設備就位與調整3.2.1設備運輸設備運輸過程中,應采取有效措施保護設備,防止設備在運輸過程中受損。3.2.2設備就位設備到達現場后,按照設計圖紙進行設備就位。就位過程中,注意設備的安全、穩定,避免對設備造成損傷。3.2.3設備調整設備就位后,進行設備調整。調整內容包括:設備的水平度、垂直度、設備之間的相對位置等。調整過程中,采用精密儀器進行測量,保證設備調整達到設計要求。3.3設備固定與接地3.3.1設備固定設備調整合格后,進行設備固定。根據設備類型及安裝要求,采用地腳螺栓、焊接、膨脹螺栓等方法進行固定。3.3.2設備接地設備固定后,進行設備接地。接地電阻應滿足設計要求,保證設備運行安全。3.3.3接地檢查設備接地完成后,進行接地電阻測試。測試合格后,方可進行后續工作。第4章電氣系統安裝4.1電氣元件安裝4.1.1元件選型在選擇電氣元件時,應根據設計要求及實際工程需要,選用符合國家及行業標準的產品,保證元件的功能穩定、安全可靠。同時考慮設備的工作環境,合理選擇適應性強、防護等級滿足要求的電氣元件。4.1.2元件安裝電氣元件的安裝應按照設計圖紙進行,遵循以下原則:(1)安裝位置合理,便于操作、檢修;(2)固定牢靠,保證設備在運行過程中不發生位移;(3)接線端子應標示清晰,方便接線及后續檢查;(4)安裝過程中應避免對電氣元件造成損壞,保證元件功能不受影響。4.1.3防護措施對于戶外安裝的電氣元件,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如防潮、防塵、防曬等,保證元件在惡劣環境下仍能穩定運行。4.2電纜敷設與接線4.2.1電纜敷設電纜敷設前應進行以下檢查:(1)電纜型號、規格符合設計要求;(2)電纜外觀完好,無損傷;(3)電纜敷設路徑合理,避免與其他設備、管線交叉。電纜敷設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事項:(1)敷設電纜時,應保持一定的彎曲半徑,避免過度彎曲;(2)電纜敷設應整齊有序,固定牢固;(3)電纜穿管時,應保證管道內無雜物,避免損傷電纜;(4)戶外敷設的電纜應采取防護措施,如穿管、架空等。4.2.2接線接線工作應遵循以下原則:(1)接線前檢查接線端子是否清潔、完好;(2)按照圖紙進行接線,保證接線正確無誤;(3)接線過程中,應保證線纜絕緣功能良好,避免發生短路、漏電等故障;(4)接線完畢后,對接線端子進行緊固,保證接觸良好。4.3電氣系統調試4.3.1調試準備電氣系統調試前,應完成以下工作:(1)檢查電氣設備安裝是否符合要求;(2)確認電纜敷設及接線無誤;(3)準備好調試工具及儀器,如萬用表、絕緣電阻表等;(4)制定調試方案,明確調試步驟及注意事項。4.3.2調試過程電氣系統調試應按照以下步驟進行:(1)對電氣設備進行單體調試,保證各設備功能良好;(2)進行分系統調試,檢查各系統間的協同工作情況;(3)進行整體調試,驗證電氣系統與環保設備的配合程度;(4)對發覺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整,保證電氣系統穩定、可靠運行。4.3.3調試記錄調試過程中,應詳細記錄調試數據、問題及調整措施,為后續運行維護提供參考。同時對調試合格后的電氣系統進行驗收,保證設備滿足設計及使用要求。第5章自動控制系統安裝5.1自動控制元件安裝5.1.1元件選型與檢查在自動控制系統安裝前,應根據設計要求進行元件的選型。所選元件應符合國家及行業標準,質量可靠。在元件到貨后,應對其外觀、型號、規格、功能等進行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安裝。5.1.2元件安裝要求自動控制元件的安裝應遵循以下要求:(1)按照設計圖紙和產品說明書進行安裝,保證元件布局合理、整齊、美觀;(2)安裝時應保證元件固定牢固,防止因振動、溫度變化等影響導致元件損壞;(3)接線應正確、可靠,避免因接線錯誤導致的設備故障;(4)對易受干擾的元件,應采取相應的抗干擾措施。5.1.3元件安裝步驟自動控制元件的安裝步驟如下:(1)根據設計要求,確定元件安裝位置;(2)按照產品說明書,安裝底座、支架等附件;(3)將元件固定在底座或支架上,注意固定螺栓的緊固程度;(4)連接電源、信號線等,并保證接線正確、牢固;(5)對安裝完畢的元件進行外觀檢查,確認無誤后進行調試。5.2傳感器與執行器安裝5.2.1傳感器安裝(1)根據設計要求,選擇合適的傳感器類型;(2)按照產品說明書,將傳感器固定在規定位置;(3)接線應正確、可靠,注意信號線的屏蔽與防護;(4)對傳感器進行校準,保證其測量精度滿足要求。5.2.2執行器安裝(1)根據設計要求,選擇合適的執行器類型;(2)按照產品說明書,將執行器固定在規定位置;(3)接線應正確、可靠,注意電源線的規格與防護;(4)檢查執行器的動作是否靈活、到位,如有異常應及時處理。5.3控制系統調試5.3.1調試準備(1)確認控制系統的電源、氣源、水源等已準備就緒;(2)檢查控制元件、傳感器、執行器等設備安裝完畢,接線正確;(3)準備調試工具,如示波器、信號發生器、萬用表等;(4)熟悉控制系統的原理及調試方法。5.3.2調試步驟(1)對單個控制元件進行調試,保證其功能滿足要求;(2)對控制系統進行單元調試,檢查各單元之間的配合是否正常;(3)進行整體調試,模擬實際運行工況,觀察系統運行情況;(4)對調試過程中發覺的問題進行分析,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整改;(5)重復上述步驟,直至系統運行穩定、功能滿足要求。5.3.3調試注意事項(1)調試過程中,注意觀察各設備運行狀態,發覺異常及時處理;(2)調試時,應保證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3)調試完成后,對系統進行功能測試,保證其滿足設計要求。第6章管道系統安裝6.1管道元件安裝6.1.1元件檢查在管道元件安裝前,應對所有管道元件進行外觀檢查,保證元件無損傷、變形、砂眼等缺陷。對不合格的元件應予以更換,保證管道系統的安全運行。6.1.2元件安裝準備根據設計圖紙和規范要求,確定管道元件的安裝位置、標高和方向。對特殊要求的元件,如閥門、法蘭、補償器等,應按照相應的技術要求進行安裝。6.1.3元件安裝(1)閥門安裝:閥門應安裝在便于操作、檢查和維護的地方,方向應正確,手輪朝向應便于操作。(2)法蘭安裝:法蘭應保持水平,緊固螺栓應均勻對稱地擰緊,保證密封功能。(3)補償器安裝:補償器應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安裝,保證其在管道系統運行過程中正常工作。6.2管道敷設與連接6.2.1管道敷設(1)管道敷設應遵循設計圖紙和規范要求,保證管道走向合理、整齊美觀。(2)管道敷設過程中,應避免強行彎曲、扭曲,以免影響管道的使用壽命。(3)管道敷設時,應考慮管道的膨脹、收縮和振動等因素,采取相應的補償措施。6.2.2管道連接(1)管道連接方式應根據設計要求選擇,常見的連接方式有螺紋連接、法蘭連接、焊接連接等。(2)螺紋連接:應保證螺紋清潔、干燥、無損傷,涂上適量的密封材料,均勻擰緊。(3)法蘭連接:應選用合適的法蘭和緊固件,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安裝,保證連接緊密、牢固。(4)焊接連接:焊接工藝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焊縫應飽滿、均勻,無氣孔、夾渣等缺陷。6.3管道系統試驗6.3.1壓力試驗管道系統安裝完成后,應進行壓力試驗,以驗證管道系統的密封功能和強度。試驗介質一般為水,試驗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6.3.2氣密性試驗管道系統壓力試驗合格后,進行氣密性試驗,以檢查管道系統的密封功能。試驗壓力一般為設計壓力的1.15倍。6.3.3泄漏試驗在壓力試驗和氣密性試驗合格后,進行泄漏試驗,以檢查管道系統是否有泄漏現象。試驗過程中,應檢查所有密封點,保證無泄漏。6.3.4試驗記錄管道系統試驗過程中,應詳細記錄試驗壓力、試驗時間、試驗結果等信息,作為驗收資料存檔。第7章軟件系統安裝與調試7.1軟件系統安裝7.1.1安裝前準備在開始軟件系統的安裝之前,需保證硬件設備已安裝妥當,且滿足系統運行要求。檢查計算機硬件配置是否滿足軟件系統最低運行標準,并準備必要的安裝介質,如安裝光盤、U盤等。7.1.2安裝過程按照以下步驟進行軟件系統的安裝:(1)將安裝介質插入計算機,運行安裝程序;(2)按照安裝向導提示,選擇安裝語言、同意許可協議,并設置安裝路徑;(3)等待安裝程序完成解壓和安裝過程;(4)安裝完成后,根據提示重啟計算機。7.1.3安裝后檢查安裝完成后,檢查軟件系統是否正常運行。保證各功能模塊完整,無缺失現象。7.2系統參數設置與優化7.2.1基礎參數設置進入軟件系統,根據實際需要調整以下基礎參數:(1)系統時間、日期;(2)數據采集周期;(3)報警閾值;(4)通訊端口設置。7.2.2高級參數設置針對特定需求,對以下高級參數進行調整:(1)濾波算法參數;(2)數據存儲策略;(3)網絡通訊協議;(4)系統權限設置。7.2.3參數優化在保證系統穩定運行的前提下,根據實際運行情況對參數進行優化,以提高系統功能和效率。7.3軟件系統調試7.3.1功能測試對軟件系統的各功能模塊進行測試,保證其正常運行,包括:(1)數據采集功能;(2)數據處理與分析功能;(3)報警與預警功能;(4)遠程監控與控制功能。7.3.2功能測試通過模擬實際運行環境,對軟件系統的功能進行測試,包括:(1)響應時間;(2)數據處理速度;(3)系統穩定性;(4)并發用戶數。7.3.3系統聯調將軟件系統與硬件設備進行聯調,保證系統整體運行正常,包括:(1)硬件設備與軟件系統的通訊;(2)數據傳輸的實時性與準確性;(3)系統控制指令的執行。7.3.4問題排查與解決在調試過程中,針對發覺的問題進行排查,找出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解決。同時記錄調試過程和問題解決方法,為后續維護提供參考。第8章設備單機調試8.1單機設備調試準備8.1.1技術準備在單機設備調試前,需對設備的技術資料進行詳細審查,包括設備操作手冊、維護手冊、電氣原理圖等。保證調試人員充分了解設備功能、結構及工作原理。8.1.2人員培訓對參與調試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培訓,使其熟練掌握設備操作方法、調試工具的使用以及調試過程中的安全防護措施。8.1.3物資準備準備調試過程中所需的工器具、備品備件、檢測儀器等,并保證其功能可靠。8.1.4環境準備保證調試現場環境滿足設備調試要求,如電源、氣源、水源等,并做好現場安全防護措施。8.2單機設備調試流程8.2.1設備檢查在調試前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包括外觀、結構、連接部位、電氣線路等,保證設備無損壞、無遺漏。8.2.2設備啟動按照設備操作規程進行設備啟動,觀察設備運行狀況,如噪音、振動、溫度等是否正常。8.2.3功能測試對設備各項功能進行測試,包括手動、自動控制功能,以及設備保護、報警等功能。8.2.4功能測試通過調整設備運行參數,測試設備在不同工況下的功能指標,如處理能力、能耗、排放濃度等。8.2.5調整優化根據測試結果,對設備進行調整優化,使其滿足設計要求。8.3單機設備調試問題處理8.3.1故障排查在調試過程中,如出現設備故障或功能不達標,需按照設備操作手冊和故障排除指南進行排查。8.3.2問題分類將調試過程中發覺的問題進行分類,如操作問題、設備問題、電氣問題等,以便有針對性地解決。8.3.3解決方案針對不同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并實施。8.3.4效果驗證對解決方案實施后的效果進行驗證,保證設備正常運行。8.3.5記錄與反饋將調試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解決方案及效果驗證結果記錄在案,并及時反饋給設計、制造和施工等相關單位。第9章系統聯合調試9.1系統聯合調試準備9.1.1技術準備在系統聯合調試前,需對參與調試的各環保設備進行全面的技術評審,保證設備設計、制造及安裝質量符合相關標準。同時組織技術培訓,提高調試人員對設備功能、操作流程及安全規程的掌握。9.1.2物資準備根據聯合調試需求,提前準備所需的工具、儀器、備品備件等物資,并保證其質量可靠、功能穩定。9.1.3人員組織成立聯合調試小組,明確各成員職責,保證調試過程中各環節的順利進行。小組成員應包括項目經理、技術人員、操作人員、安全員等。9.1.4環境檢查對調試現場進行環境檢查,保證現場清潔、整潔、安全,避免因環境問題影響調試工作的開展。9.2系統聯合調試流程9.2.1設備檢查檢查各環保設備是否安裝到位、連接是否牢固,設備外觀及功能是否符合要求。9.2.2單機調試對各個設備進行單機調試,保證設備運行穩定、功能可靠。9.2.3聯動調試按照設備運行流程,進行設備間的聯動調試,觀察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期末測試卷(含答案)
- 湖南省九校聯盟2025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聯考-生物試題(含答案)
-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學必修第一冊第一章1.1物質的分類及轉化第一課時教案+學案+習題精煉(含答案)
- 第17課《短文兩篇》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初中數學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第2課時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課件 2024-2025學年七年級數學下冊北師大版2024
- 【核心素養】第2課《學做“快樂鳥”》第1課時《我很快樂和也有不開心的事》+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素材
- 智能物流配送管理制度
- 八年級體育 教學設計 人教新課標版
- 高鉀血癥患者的護理
- 第一單元第1課《網絡發展簡述》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浙教版(2020)初中信息技術八年級下冊
- 算法設計與分析 課件 7.10-回溯法 - 典型應用 - 兩種實現 - n皇后問題
- 防性侵安全教育課件
- 《食品儀器分析技術》項目七質譜法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應用
- 北京市2024年中考歷史真題試卷(含答案)
- 職業技能大賽-鴻蒙移動應用開發賽初賽理論知識考試及答案
- 2024年全國高考日語試卷(新題型)(含答案與解析)
-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14課 文言文二則》2024年同步練習卷
- 報銷單據明細表Excel模板
- 2024-2030年中國低空監視雷達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學習《吳軍閱讀與寫作》 (50講 )
- 12J003《室外工程圖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