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5-群落及其演替一、選擇題: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1.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很多關于生物學學問的論述,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螟蛉有子,蜾蠃負之”體現了生物之間存在的互利共生關系B.“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體現了群落次生演替的過程C.“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體現了食物鏈中不同物種之間的捕食關系D.“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淤泥”描述的食物鏈中淤泥中的藻類屬于第一養分級A解析:螟蛉是一種綠色小蟲,蜾蠃是一種寄生蜂,蜾蠃常捕獲螟蛉放在窩里,產卵在它們身體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這不是互利共生關系,A錯誤;“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體現了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替代的過程,屬于群落的次生演替,B正確;“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體現了螳螂、蟬和黃雀三者間的捕食關系,C正確;“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淤泥”中蝦米是初級消費者,它捕食淤泥中的藻類,藻類屬于第一養分級,D正確。2.草方格沙障是用干的麥草、稻草、蘆葦等扎成方格形態固定于沙中,并在方格中播撒固沙植物的種子,用來防風固沙、涵養水分的一種治沙方法。某地用該方法治理正在沙化的土地并取得良好效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草方格能蓄積降水促進固沙植物生長B.微生物對草方格材料的分解改善了土壤結構C.該過程變更了演替速度但沒有變更演替方向D.該方法可增大治理區域的物種豐富度C解析:草方格能防風固沙、涵養水分,有利于蓄積降水,促進固沙植物生長,A正確;大多數微生物屬于分解者,其對草方格材料的分解可增加土壤中有機物的含量,有利于土壤結構的改善,B正確;該過程是人工干預了當地的群落演替過程,不但變更了演替速度,也變更了演替方向,C錯誤;該方法有利于土壤的形成,促進植物的生長,有利于其他生物的定居和物種豐富度的增加,D正確。3.假如進行菜園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探討,下列做法錯誤的是()A.可用取樣器取樣法進行土壤小動物的采集與調查B.可能用到解剖針、放大鏡或實體顯微鏡等試驗用具C.可依據土壤小動物趨光、趨熱等特性來設計誘蟲器D.可用記名計算法來統計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C解析:土壤小動物常具有趨暗、趨濕、避高溫等特性,故設計誘蟲器時應留意依據這些特點設計。4.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中高層建筑越來越多,綠化用地則相對削減。充分利用建筑表面進行城市的“垂直綠化”在城市生態系統中保持足夠的綠化面積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實施“垂直綠化”時要充分考慮不同生物之間的種間關系B.“垂直綠化”對凈化空氣有重要意義,體現了生態系統的間接價值C.“垂直綠化”的牽牛花晨開暮合的特點說明光信息在牽牛花的種群繁衍中起重要作用D.進行建筑頂層平臺綠化時選擇的植物應具有喜陽、根深、節水性好等特點D解析:進行建筑頂層平臺綠化時選擇的植物應具有喜陽、節水性好等特點,但根不宜太深,D錯誤。5.(2024·福建三明模擬)某島嶼由海底火山噴發形成,漸漸形成植被茂密、風景美麗的島嶼,成為旅游勝地后環境發生了變更。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B.初生演替發生在海底火山噴發形成島嶼后C.演替達到相對穩定的階段后,群落內物種組成不再變更D.海島旅游可能使島上的群落演替依據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進行C解析:由于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因此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A正確;在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的島嶼上起先的演替為初生演替,B正確;演替達到相對穩定的階段后,由于自然環境的變更、人類活動的影響等,群落內物種組成也會發生變更,C錯誤;人類的活動可使島上的群落演替依據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進行,D正確。6.下列人類的活動不利于生物群落的演替朝著對人類有利的方向發展的是()A.引入外來物種,增加物種多樣性B.在沙漠邊緣種樹種草C.我國西部地區山坡上退耕還林、還草D.削減草原放牧量A解析:引入外來物種,可能會因當地環境條件適于其生長,再加上沒有天敵,造成瘋長,而對當地物種構成嚴峻威逼,破壞當地生物多樣性,破壞生態平衡,從而不利于群落的演替朝著對人類有利的方向發展。7.下圖為某一區域M、N兩個種群的資源利用曲線。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該曲線表明M、N之間存在種間競爭關系B.b越大表明生物適應環境的實力越弱C.M、N兩個種群之間相互影響,協同進化D.d越大,M、N種群增長的環境阻力越大B解析:由題圖可以看出,兩種群攝取的食物種類有肯定程度的重疊,表明兩種群存在食物上的競爭;b越大,說明兩種生物攝取食物的種類越多,適應環境的實力越強;M、N兩個種群之間通過競爭相互影響,協同進化;d越大,兩種群的食物種類重疊越多,彼此通過食物對對方的影響越大,種群增長的環境阻力就越大。二、選擇題: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一個或多個符合題目要求。8.2024年澳大利亞的山火肆虐了4個多月,過火面積超過6萬平方千米,造成包括超2萬只考拉(吃桉樹葉)在內的約5億只動物喪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過火地區上的全部動物構成一個群落B.可調查災后考拉的種群密度并據此推斷其種群數量的變更趨勢C.考拉糞便中的能量不屬于初級消費者同化的能量D.過火地區的生態復原過程屬于次生演替CD解析:群落包含肯定地域內全部的生物,A錯誤;推斷種群數量變更趨勢的依據是年齡結構,B錯誤;考拉吃桉樹葉,其糞便的能量屬于生產者固定的能量,不屬于初級消費者同化的能量,C正確;火災過后,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種子或其他繁殖體,復原過程屬于次生演替,D正確。9.螳螂屬于肉食性昆蟲,夏季常常在公園路燈下發覺它們的蹤跡。母螳螂和公螳螂交配后會將“夫君”吃掉。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母螳螂和公螳螂是捕食關系B.調查公園草地上螳螂蟲卵的種群密度可以采納樣方法C.當螳螂的數量達到環境容納量時,螳螂的增長率為0D.公園里有的地方螳螂多,有的地方螳螂少,說明食物會影響群落的空間分布AD解析:捕食關系屬于種間關系,母螳螂與公螳螂交配后將“夫君”吃掉,是種內關系,A錯誤;調查公園草地上螳螂蟲卵的種群密度可以采納樣方法,B正確;當螳螂的數量達到環境容納量時,螳螂的誕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長率為0,C正確;群落的空間結構是指不同的物種分布,而題目中說的是同一物種,D錯誤。10.圖甲表示棄耕農田的群落演替狀況,圖乙、丙、丁表示演替過程中各種量隨時間的變更曲線。下列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A.圖甲中,b點時只存在群落的水平結構,d點時存在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B.圖乙可表示演替過程中物種豐富度與時間的關系C.圖丙可表示該地塊上反抗力穩定性與時間的關系D.圖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數量隨時間變更的狀況AC解析:b點和d點均有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A錯誤;隨著時間的推移,物種數量漸漸增多,豐富度增加,反抗力穩定性上升,復原力穩定性降低,B正確,C錯誤;在灌木和喬木占優勢前,草本植物數量漸漸增加,在灌木和喬木占優勢后,草本植物數量削減,最終趨于穩定,D正確。三、非選擇題11.冰磧層是冰川溶化后形成的裸地,冰磧層上的群落演替要經驗上百年的時間。下表為冰磧層演替過程中優勢植物的替代狀況及部分階段土壤的pH。演替過程中優勢種的替代依次冰川退去后的裸地苔蘚→草本植物→柳樹赤楊云杉、鐵杉第9年第18年第35~50年第80~100年土壤的pH7.9~8.0—7.26.554.8(1)冰磧層上的群落演替屬于________________(填寫演替類型)。(2)由表分析,演替過程中土壤pH的變更主要與________(填寫生物名稱)有關。(3)赤楊定居后,一些固氮微生物侵入赤楊根部,形成根瘤。這些固氮微生物從赤楊根部獲得養分,同時也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植物能夠汲取的離子形式。固氮微生物與赤楊的種間關系是____________。依據分析,云杉和鐵杉成為優勢種的緣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據表分析,從冰磧層上的優勢種替代過程可以看出,群落的發展變更是生物與環境間定向____________的結果。解析:(1)冰磧層上的群落演替是從冰川退去后的裸地起先的,屬于初生演替。(2)由題表分析,演替過程中,在赤楊階段時土壤pH的變更較大,說明土壤pH的變更主要與赤楊有關。(3)依據題意可知,固氮微生物與赤楊的種間關系是互利共生。綜上分析可知,云杉和鐵杉成為優勢種的緣由:①土壤的酸化;②土壤中氮素含量增加。(4)據題表分析,從冰磧層上的優勢種替代過程可以看出,群落的發展變更是生物與環境間定向選擇的結果。答案:(1)初生演替(2)赤楊(3)互利共生土壤的酸化土壤中氮素含量增加(4)選擇12.(2024·山東模擬)薇甘菊原產于中南美洲,后來入侵我國,它生性喜光,擅長攀緣,生長快速,致使很多植物被其覆蓋后因缺少陽光而死亡。薇甘菊入侵某生態系統后植物種類數及碳儲量變更如表所示:未被入侵時期稍微入侵時期重度入侵時期植物種類/種15012169碳儲量/(噸/公頃)植被56.250.943.5凋落物2.03.55.4土壤161.9143.2117.7(1)薇甘菊入侵后導致植物群落的豐富度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生態系統的反抗力穩定性將漸漸________(填“上升”或“降低”)。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漸漸________(填“增加”或“減弱”)。(2)田野菟絲子的莖纏繞在薇甘菊植株上,莖上即可形成吸器汲取薇甘菊植株中的養分物質。田野菟絲子與薇甘菊之間存在________關系,可利用田野菟絲子限制薇甘菊數量。(3)關于薇甘菊的勝利入侵,探討者認為,這是由于入侵種群在遷入新環境后發生適應性變更,把原來用于防衛原產地天敵的能量投入生長和繁殖中。為驗證該假設,探討者將薇甘菊入侵種群和比照種群種植在與入侵地氣候、土壤等條件相同的環境中,除草、治蟲,測定株高、分枝數和生物量。①試驗中,比照種群應從________獲得。②若測定結果為薇甘菊入侵種群_________________,則該結果支持上述假設。解析:(1)隨著薇甘菊的入侵,植物種類削減,所以植物的豐富度下降,生態系統反抗力穩定性降低,分析題表知,土壤中碳儲存量削減,說明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漸漸增加。(2)田野菟絲子汲取薇甘菊植株中的養分物質,所以它們是寄生關系。(3)探討者作出了假設“由于入侵種群在遷入新環境后發生適應性變更,把原來用于防衛原產地天敵的能量投入生長和繁殖中”,假如該假設正確,可以推知,在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工程法規考試線上資料分享試題及答案
- 企業IT架構升級的路徑選擇與實施
- 商業領域的數字化轉型與營銷策略優化
- 不停電作業競賽練習試題
- 2025年財務管理重點突破試題及答案
- 財務管理考試的環節分析與試題及答案
- 針對性訓練中級會計實務考試試題及答案
- 財務管理課外練習資料試題及答案2025
- 財務管理的風險意識提升試題及答案
- 財務管理中的消費者行為研究試題及答案
- 腰椎病護理措施
- 2024年全國寄生蟲病防治技能競賽備賽試題庫-上(血吸蟲病、瘧疾)
- 手術室環境清潔與消毒課件
- DB23T 3844-2024 煤礦地區地震(礦震)監測臺網技術要求
- 工商企業管理畢業論文范文(4篇)
- 卷紙有多長(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數學北師大版
- 浙江省寧波市2024年小升初英語試卷(含答案)2
- 3.2 推動高質量發展 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二經濟與社會
- 《太陽升起來了》課件
- 2024年湖北高考化學真題試題(原卷版+含解析)
- 住院成人高血糖患者血糖監測醫護協議處方共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