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河北省初中畢業(yè)生升學文化課考試語文試卷第一部分(1~2題14分)今年是中共中央“進京趕考”75周年,學校開展“紅色‘冀’憶”主題活動。1.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太行巍巍,滹沱滔滔。河北省平山縣中部,滹沱河北岸一處松柏蒼郁的坡嶺上,甲(落成/坐落)著革命圣地西柏坡。西柏坡是一個永載史冊的名字,它被稱為解放全中國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在這里,中共中央指揮了三大戰(zhàn)役,召開了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擘畫了新中國的宏偉藍圖。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從西柏坡動身前往北平,毛澤東同志稱之為“進京趕考”。23日11時,“趕考”的人們乘汽車從西柏坡出發(fā),17時到達唐縣淑閭村;24日4時出發(fā),11時許到達保定,傍晚到達涿縣并留宿;25日改乘平漢線火車,(língchén)出發(fā),6時到達北平清華園站。這一路風塵仆仆,向著新中國走去。75年過去了,重溫“進京趕考”這段歷史,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偉大精神不斷乙(激勵/激蕩)著我們,(bǐngchí)理想信念,砥礪奮斗前行。(1)根據文段中的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①(língchén)______②(bǐngchí)______(2)文段中加點字的讀音,正確的一項是()A.松柏蒼郁(yú)風塵仆仆(pú)B.松柏蒼郁(yù)風塵仆仆(pú)C.松柏蒼郁(yú)風塵仆仆(pū)D.松柏蒼郁(yù)風塵仆仆(pū)(3)從文段的括號內選擇符合語境的詞語,分別填入橫線處。甲______乙______(4)有同學讀到“擘畫了新中國的宏偉藍圖”時,思考“擘畫”的意思。依據“擘”的字形,他想到“擘”的意思可能與部首“手”有關。結合語境推測,“擘畫”的意思應該是______(①籌劃②一幅畫③管理)。(請從括號內選擇,只填序號)(5)有同學手繪了“進京趕考”路線示意圖(下圖),請根據文段內容在序號處補充出對應的地名。答案:(1)①.凌晨②.秉持(2)B(3)①.坐落②.激勵(4)①(5)①保定②涿縣解析:(1)字形。①空:língchén——凌晨,天色就要亮的時候,即午夜以后,天亮之前。②空:bǐngchí——秉持,操持、執(zhí)守;持有,具有;操守。(2)字音辨析。松柏蒼郁——sōngbǎicāngyù,指松柏蒼綠繁茂;風塵仆仆——fēngchénpúpú,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勞累。故選B。(3)詞義辨析。甲空:落成:指建筑工程完成;坐落:指房屋、田地等的位置所在。根據語境,“革命圣地西柏坡”在“滹沱河北岸一處松柏蒼郁的坡嶺上”,指“革命圣地西柏坡”的位置所在,故選“坐落”。乙空:激勵:激發(fā)鼓勵;激蕩:事物受到激發(fā)而產生的震動狀態(tài);受到沖擊而動蕩。根據語境“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偉大精神不斷激勵著我們,而不是事物,故選“激勵”。(4)詞義辨析。根據①段“在這里,中共中央指揮了三大戰(zhàn)役,召開了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擘畫了新中國的宏偉藍圖”、第②段“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從西柏坡動身前往北平,毛澤東同志稱之為“進京趕考”。23日11時,“趕考”的人們乘汽車從西柏坡出發(fā),17時到達唐縣淑閭村;24日4時出發(fā),11時許到達保定,傍晚到達涿縣并留宿;25日改乘平漢線火車,(língchén)出發(fā),6時到達北平清華園站。這一路風塵仆仆,向著新中國走去”可知,這一段“進京趕考”的歷史是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精心籌劃的方案,再精心謀劃新中國的宏偉藍圖。故選①。(5)圖文轉換。根據“23日11時,‘趕考’的人們乘汽車從西柏坡出發(fā),17時到達唐縣淑閭村;24日4時出發(fā),11時許到達保定”,可知①是保定;根據“傍晚到達涿縣并留宿;25日改乘平漢線火車”可知②是涿縣。2.“紅色‘冀’憶”主題活動結束后,小冀同學寫了一段話。請閱讀后回答問題。通過這次主題活動,我(甲)了解了西柏坡,(乙)了解了“進京趕考”那段歷史。家鄉(xiāng)河北,真是一片紅色熱土!主題活動中,班長把我們分成了幾個小組,我們在活動中成為了好朋友。能生活在這片熱土,我們何其有幸!我要努力學習,為建設美麗家鄉(xiāng)做出貢獻。(1)文段中甲、乙兩處應填入的關聯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A.只有就 B.無論都 C.不僅還 D.即使也(2)有同學認為畫線的句子放在這里不合適,你同意嗎?請說明理由。答案:(1)C(2)放在這里不合適。這個文段主要寫出參加主題活動的意義和收獲,以議論為主。畫線句寫交友,與主題無關。解析:(1)關聯詞語。“我了解了西柏坡”“我了解了‘進京趕考’那段歷史”是遞進關系。因此用“不僅”“還”聯結恰當;A.表示條件關系;B.表示條件關系;D.表示假設關系;故選C。(2)句子銜接。小冀同學寫的這段話,是對他參加“紅色‘冀’憶”主題活動的總結感想,表達方式以議論為主,談了自己參加這項活動的收獲,表達了自己的決心。畫線句“主題活動中,班長把我們分成了幾個小組,我們在活動中成為了好朋友”插入了活動中交友的事件,與文段整體不諧調,與談活動感想的主題無關,因此不適合放在這里,應刪掉。第二部分(3~19題56分)一、古詩文閱讀(一)默寫(共6分)3.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學校舉辦主題活動。請補全本次活動開場白。飲食與詩文,自古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吧诫纫拜琠______,太守宴也”,山野風味散發(fā)著與民同樂的歡愉:“莫笑農家臘酒渾,_______”,豐盛的食物洋溢著待客的熱情:“______,_______,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粗茶淡飯彰顯了安貧樂道的情操;“雖有嘉肴,弗食,_______”,美味菜肴隱喻了一心向學的智慧;“_______,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內心豐盈源自精神食糧的營養(yǎng)。味蕾的享受,文化的傳承,讓美食與詩文交相輝映!答案:雜然而前陳者豐年留客足雞豚一簞食一瓢飲不知其旨也以中有足樂者(二)閱讀(共18分)學習九年級下冊“課外古詩詞誦讀”《定風波》時,小冀同學查找了一些資料。請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定風波①蘇軾三月七日②,沙湖③道中遇雨,雨具先去④,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⑤且徐行。竹杖芒鞋⑥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⑦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⑧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詞人出游遇雨,卻不慌不忙,在雨中吟詠長嘯,聆聽雨韻,思索人生。那“穿林打葉”的風雨,可以不去留意,把它們當作背景音樂;那料峭的春風,最多不過把酒吹醒,讓人感到微冷而已。胸懷坦蕩,可以包容天地,聽任自然。這樣,無論是風吹雨打,還是陽光照耀,都能隨遇而安。人生何嘗不會“櫛風沐雨”?只要堅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順境不驕,逆境不懼,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寧靜和快樂。作者以風趣幽默的筆調,寫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現了樂觀曠達的生活態(tài)度。①選自《東坡樂府箋》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定風波,詞牌名。②〔三月七日〕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這時蘇軾被貶居黃州(今湖北黃岡)。③(沙湖)在黃州東南三十里處。④〔雨具先去〕有人帶雨具先走了。⑤〔吟嘯〕高聲吟詠。⑥(芒鞋)草鞋。⑦(料峭)形容微寒。⑧(蕭瑟)指風雨吹打樹木的聲音。資料夾資料一:[甲]蘇子瞻以詩得罪,貶黃州。[乙]子瞻在黃州及嶺表①每旦起不招客相與語則必出而訪客;所與游者,亦不盡擇。[丙]東坡在黃,即坡之下,種稻為田五十畝,自牧一牛。(選自《蘇東坡軼事匯編》)①(嶺表)古地區(qū)名。即嶺南、嶺外。資料二: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選自《東坡志林》)資料三:公幅巾①芒屩②,與田父野老相從溪谷之間,筑室于東坡。(選自《東坡樂府箋》)①〔幅巾〕裹頭用的絲巾。②〔芒屩〕芒,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可用以編織草鞋。屏,草鞋。資料四:嘗與孫綽①等泛海,風起浪涌,諸人并懼,安②吟嘯自若。(選自《晉書》)①〔孫綽〕東晉文學家。②〔安〕即謝安,東晉政治家。死后追贈為太傅。4.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1)一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2)亦不盡擇(資料一·乙)(3)與田父野老相從溪谷之間(資料三)(4)諸人并懼(資料四)5.下列對“資料一·乙”中畫線語句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子瞻在黃州/及嶺表每旦起/不招客相與/語則必出而訪客B.子瞻在黃州及嶺表/每旦起/不招客相與語/則必出而訪客C.子瞻在黃州/及嶺表/每旦起不招客/相與語則必出而訪客D.子瞻在黃州及嶺表/每旦起不招/客相與語/則必出而訪客6.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已而遂晴,故作此詞。(《定風波》)(2)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資料二)7.從小冀同學查找的資料看,蘇軾號“東坡居士”的原因可能是什么?8.“回首向來蕭瑟處”中的“回首”有兩個意思,請寫出來。9.蘇軾在風雨中“吟嘯”,謝安在風浪中“吟嘯”。他們在困境中的做法給了你什么啟示?答案:4.(1)任由、任憑(2)挑選(3)跟隨(4)害怕,恐懼5.B6.(1)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因此做了這首詞。(2)(離)黃州東南三十里是沙湖,又叫螺師店。我在那里買了田地。7.(1)“東坡”是作者耕種、放牧之地;(2)是作者居住的地方。(3)是作者淡泊名利的精神的象征。8.(1)表面意思:回望方才的遇雨之處;(2)深層含義:對自己平生經歷過的宦海風波的感悟和反思。9.示例1:蘇軾的“吟嘯”告訴我們:要有不畏懼困難的精神,要有樂觀豁達的胸襟。示例2:謝安的“吟嘯”告訴我們:遇事要沉著冷靜,臨危不亂。解析:4.理解文言重點詞語意思。(1)句意為: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任:任由、任憑。(2)句意為:交往的人也不怎么挑選。擇:挑選。(3)句意為:和鄉(xiāng)間老農一起跟隨著在山溪野谷中游歷。從:跟隨。(4)句意為:許多人都害怕。懼:害怕,恐懼。5.斷句的能力。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可先梳理句子大意,然后依據句子意思進行斷句。再結合語法結構輔助斷句。句意為:軾在黃州和嶺南時,每天早上起來,如果不是召喚人來和他聊天,就一定會出門拜訪客人。其中“子瞻在黃州及嶺表”交代了蘇軾居住的地點,“每旦起”交代了時間,“不招客相與語”“則必出而訪客”則是敘述蘇軾的日常生活情境。斷句為:子瞻在黃州及嶺表/每旦起/不招客相與語/則必出而訪客。故選B。6.文言語句翻譯的能力??梢圆扇≈苯臃g和意譯相結合的方法。同時注意一些特殊文言現象的準確理解與翻譯。句中重點詞語有:(1)已而:不久、過了一會兒;遂:就;晴:放晴;故:所以;作:寫;此:這。(2)為:是;亦:也;曰:叫做;予:我;買:購買;其:那里。7.分析概括能力。依據資料一[丙]文中“東坡在黃,即坡之下,種稻為田五十畝,自牧一?!笨芍@表明“東坡”是作者日常耕種田地、放牛的地方。依據資料三“筑室于東坡”可知,這是作者建造房屋居住的地方。依據資料一[甲]“蘇子瞻以詩得罪,貶黃州”,資料三“與田父野老相從溪谷之間”可知,這是被貶居此地后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游歷的地方,表現了作者不慕榮利、曠達自適的高尚品質。據此,注意整理概括即可。8.分析概括能力。寫作背景:這首記事抒懷之詞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春,當時是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的第三個春天。詞人與朋友春日出游,風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狽,詞人卻毫不在乎,泰然處之,吟詠自若,緩步而行?!盎厥紫騺硎捝帯本湟馐腔仡^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這是作者獨自欣賞景色遇到的雨后之景。依據寫作背景可知,這是作者在雨中游歷的感悟。感悟到自己遭遇不公的待遇?!坝辍毕笳髦约浩缴洑v過的為官經歷和波折。9.主題理解能力。依據蘇軾的《定風波》中“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詩歌意思可知,作者在雨中邊走邊吟詠長嘯,這是詩人內心情感的迸發(fā)和外在的表現。抒發(fā)了詩人對前途艱難的無所畏懼、泰然自若的態(tài)度。示例:蘇軾的人生態(tài)度,告訴我們:即使遭遇困難,也要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迎難而上,勇于挑戰(zhàn)。依據資料四“嘗與孫綽等泛海,風起浪涌,諸人并懼,安吟嘯自若”句意可知,謝安乘船遇到風浪也無所畏懼,泰然處之。示例:生活中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要保持冷靜的頭腦,鎮(zhèn)定自若,思考解決的辦法,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军c睛】參考譯文:《定風波》: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著雨具的仆人先前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么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因此做了這首詞。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拄竹杖曳草鞋輕便勝過騎馬,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春風微涼,將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頭上斜陽已露出了笑臉。回頭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資料一:[甲]蘇東坡字子瞻,憑借(自己寫的)一首詩歌獲得罪過。被貶到黃州。[乙]蘇軾在黃州和嶺南時,每天早上起來,如果不是召喚人來和他聊天,就一定會出門拜訪客人。交往的人也不怎么挑選。[丙]蘇軾(居?。┰邳S州(東坡:位于湖北黃岡赤壁之西),于是在(黃州的赤壁以西的)東坡的下面,(親自)耕種了五十畝水稻,親自放牧一頭牛。資料二:(離)黃州東南三十里是沙湖,也叫螺師店。我在那里購買了田地。資料三:戴著幅巾穿著芒鞋,和鄉(xiāng)間老農一起跟隨著在山溪野谷中游歷,在東坡蓋了房子。資料四:(謝安)曾經和孫綽等人去泛海游玩。(一次)大風刮起波浪洶涌,許多人都害怕,(謝安)吟唱吹口哨和平時一樣鎮(zhèn)定。二、現代文閱讀(一)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共8分)學習了生物學,小冀同學搜集了一些有關“玉米”的資料。資料一:【玉米】亦稱“玉蜀黍”“包谷”“珍珠米”“棒子”。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根系強大。稈高,粗壯。葉寬大,帶狀披針形。異花授粉。果穗圓柱形或長圓錐形,外被數張苞葉。籽粒大,扁長型或方圓形。喜溫暖,喜光。需肥、水多,較耐旱、耐瘠。中國主要產區(qū)在東北、華北、西北、西南等地。籽粒除供食用或作飼料外,工業(yè)用途極廣,可制淀粉、葡萄糖、乙醇等。稈、葉可青飼或作青貯原料,苞葉可作編織工藝品的原料。(摘錄自《辭?!罚┵Y料二:到了玉米開花的季節(jié),雄花開花會稍微早于雌花開花。雄穗在開花的5天到8天時間里,能產生2000萬粒以上花粉粒。玉米的花粉很小很輕,有點微風,成熟的花粉撒落,就會給長在同一株植株上或周邊其他植株上的雌蕊授粉(傳粉)。隨后,玉米須變暗并開始變干,籽粒呈白色水泡狀,里面有清澈透明的液體,這時籽粒的含水量高達85%。接著玉米須變干,玉米籽粒內的物質呈漿糊狀,淀粉和營養(yǎng)物質迅速積累,并且頂部開始凹陷。隨著淀粉含量的增加,籽粒的水分下降到55%。最后,成熟的玉米籽?;啃纬珊谏珜?,黑色層的作用是阻止干物質和養(yǎng)分從植株移動到籽粒。到了收獲的季節(jié),剝去玉米的苞葉,我們就能看到金黃的玉米了。(摘編自《玉米的一生》)資料三:一個基因可以關聯農業(yè)未來,一粒種子能夠造福萬千蒼生,優(yōu)良品種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所在。生物育種研究只有同國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場需求相結合,實現從“實驗室”到“田間”的應用轉化,才能真正實現創(chuàng)新價值。我們團隊針對黃淮海、西南山區(qū)玉米品種在抗病、品質、產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選育了20多個玉米新品種,創(chuàng)制出大量熱帶玉米新種質,供國內選育出的品種占西南玉米片區(qū)種植面積50%以上。(摘編自2023年7月31日《中國教育報》)10.分層概括“資料一”中畫橫線部分的內容,依次填入下面的空格內。11.“資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可以解釋“資料一”中的哪一句話?12.下列對資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資料一”介紹了玉米的知識,內容簡明扼要,語言精練,條理清晰。B.“資料一”按照邏輯順序來安排內容,“資料二”采用時間順序進行說明。C.“資料二”和“資料三”都使用了數字,使內容更加真實可信,確切具體。D.“資料三”中的育種研究實現了從“田間”到“實驗室”的應用轉化。答案:10.習性;產地;用途11.異花授粉12.D解析:10.理解材料內容?!跋矞嘏?,喜光。需肥、水多,較耐旱、耐瘠”說明的是玉米的習性;“中國主要產區(qū)在東北、華北、西北、西南等地”說明的是玉米的產地;;“籽粒除供食用或作飼料外,工業(yè)用途極廣,可制淀粉、葡萄糖、乙醇等。稈、葉可青飼或作青貯原料,苞葉可作編織工藝品的原料”說明的是玉米的用途11.理解材料內容?!暗搅擞衩组_花的季節(jié),雄花開花會稍微早于雌花開花。雄穗在開花的5天到8天時間里,能產生2000萬粒以上花粉?!闭f明的內容是玉米的開花產粉,“玉米的花粉很小很輕,有點微風,成熟的花粉撒落,就會給長在同一株植株上或周邊其他植株上的雌蕊授粉(傳粉)”說明的內容是玉米如何傳粉。照應資料一中“異花授粉”。12.理解材料內容。D.結合資料三“生物育種研究只有同國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場需求相結合,實現從‘實驗室’到‘田間’的應用轉化”可知,“從‘田間’到‘實驗室’”錯誤。故選D。(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共17分)“北斗”建設者之歌①1999年12月23日,是北京衛(wèi)星導航中心成立的第五天,也是中心負責人王小同上任的第五天。②這一天,一份“軍令狀”擺在王小同面前,要求必須在2000年10月前完成建站任務,確保北斗首星按時發(fā)射。③王小同知道,這字不好簽啊。此時的導航中心還是一片空地?;娣e多達十多萬平方米,還有七個分系統(tǒng)、上百個子系統(tǒng),都要研制,測試,聯調,上千臺(套)設備要進場安裝,任務非常繁重,時間卻只有九個月零八天。建設一個現代化衛(wèi)星導航地面運控系統(tǒng),至少得兩三年。九個月零八天,除非奇跡出現?、芩仓?,航天工程絕不能“衛(wèi)星等地面”,必須“地面等衛(wèi)星”,因為衛(wèi)星造價昂貴,它在天上空轉一天耗資巨大。因此,導航中心一天不建好,衛(wèi)星就一天不能上天。⑤王小同拿起簽字筆,在“軍令狀”上鄭重簽下自己的名字。眼前的使命,容不得他有半點瞻前顧后。他向全站工作人員發(fā)出了“機房就是戰(zhàn)場,施工就是戰(zhàn)斗,崗位就是戰(zhàn)位”的動員令。⑥一天,下著大雪,王小同在施工現場突然接到報告:信號收發(fā)分系統(tǒng)設備生產計劃嚴重滯后?、摺白?,咱們現在就趕過去!”他帶著工作人員,回到辦公室抽出桌子底下一直備著的行囊,往背上一甩就來到火車站,連夜趕到生產廠家,提著行囊來到廠領導辦公室。廠領導感嘆:“你們的工作作風真是令人佩服啊!”廠家立刻調整生產計劃,加快生產進度,確保了按時完成設備生產任務。⑧北京的郊區(qū)天寒地凍,白雪茫茫。北京衛(wèi)星導航中心的運控大樓施工現場機器晝夜轟鳴,喚醒了沉睡的大地。施工人員日夜奮戰(zhàn),還不忘苦中作樂,在工地的木牌上“發(fā)表”詩作:稻田窩棚青蛙,白天黑夜專家。莊稼地里創(chuàng)業(yè),浩瀚蒼穹繡花。⑨隨著運控大樓落成,北京衛(wèi)星導航中心建設攻堅戰(zhàn)開始了。無論是站領導,還是年過花甲的高級工程師,或是剛出校門的博士、碩士,都是戰(zhàn)斗員。機器轟鳴聲、工人口號聲、切割金屬聲,匯集成旋律激昂的樂曲,在運控大廳晝夜回旋。⑩一天,供電部門電路升級,臨時拉閘一刻鐘,機器設備的轟鳴停下不到兩分鐘,大廳里便響起了此起彼伏的鼾聲:有人趴在機桌上入睡了,有人倚著墻角睡著了,有人仰靠在椅背上進入了夢鄉(xiāng)……?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執(zhí)行了我國所有的北斗發(fā)射任務,成功率達到100%。奇跡的背后,站立著一支素質過硬的航天發(fā)射隊伍。?運載火箭推進劑液氫是一種極高危燃料:當它的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一粒大米從一米高的地方掉落下來的能量,就會引起爆炸。因此,大家都說,液氫加注隊是“刀尖上的舞者”。?李明偉就是這支“與魔鬼同舞的舞蹈隊”的“領舞”。?一天上午,李明偉帶領大伙兒執(zhí)行液氫接收轉注任務。?“各操作手注意,開始檢查管道情況,確認狀態(tài)!”?“1號管道正常!”?“2號管道正常!”?“各操作手注意,開始……”李明偉的第二條指揮口令戛然而止。因為,他突然感到今天的各種聲音與往日有丁點兒不一樣,仔細一聽,是槽車操作柜傳來的聲音有些異樣。?李明偉心頭一緊:槽車氫氣泄漏!?他做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關閉供氣閥門,立刻向上級報告。?在得到上級“立刻解決,確保安全”的指令后,李明偉向隊員們下命令:“趕緊撤離!我留下!”?話音未落,他就拿起氫濃度探測儀,獨自向操作柜走去。從理論上講,氫氣泄漏五六分鐘,爆炸隨時可能發(fā)生。而此時,發(fā)現泄漏已有三分鐘了。?他沉著冷靜地打開操作柜,探測儀果然發(fā)出“嘀嘀嘀”的警報聲。泄漏點如針眼,眼睛看不到;操作柜管路復雜,找到泄漏點非常困難。?時間一秒一秒過去,危險在不斷增加。?千鈞一發(fā)之際,李明偉放下探測儀,把臉貼向那一個個管路連接處,通過氣流變化判斷泄漏點。當他把耳朵靠近液面計下的管路時,感到有股氣流沖進耳朵。用肥皂水進行噴灑檢驗,連接焊縫上果然產生大量泡沫。?李明偉當機立斷,火速處理,按應急程序給槽車泄壓,異響立刻消失。這時,發(fā)現氫氣泄漏已有五分鐘了。?李明偉坐在地上,額頭上冒出一層豆大的汗珠______?“北斗”,一個寓意深遠的代號。北斗七星,自古以來就是中華兒女生命的坐標。今天的中國北斗就像“天外慧眼”,幫助人們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又可以去往何方。為了這一天,北斗人夜以繼日,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探索創(chuàng)新,譜寫了一首首壯麗的建設者之歌?。ǜ鶕徥⑤x的報告文學《中國北斗》改編)13.聯系上下文,分析第三段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14.文章寫了王小同的哪兩件事?請概括出來。15.文章描寫了北京衛(wèi)星導航中心建設現場的多個場景,塑造了建設者的群體形象。這群建設者具有哪些特點?16.文章寫李明偉從發(fā)現險情到排除險情這一部分,段落較多,有的一兩個句子就是一段。請分析這樣寫的好處。17.在文章畫線處填入恰當的標點。18.結尾段的議論和抒情,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文章分析。答案:13.表示時間短,任務重,突出了建站任務之艱巨。表現了王小同高度的責任感,以及勇于挑戰(zhàn)的精神。14.第一件:王小同在軍令狀上簽了字;第二件:王小同連夜趕到生產廠家,以確保設備能按時完成。15.這群建設者不怕困難,堅韌不拔,有高度的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的精神。16.突出了情況緊急,處境危險。17.……18.①結尾段的議論,論證了“北斗”是一個了歷史悠久的中國符號,如今它的作用擴大了,能夠作為定位系統(tǒng)幫助中華兒女們找到自己的位置;解釋了北斗系統(tǒng)的含義與內容。②結尾段的抒情,照應了標題“北斗”建設者之歌:贊揚了北斗工作者攻堅克難/探索創(chuàng)新的精神。解析:13.詞句理解與賞析。文章第③段“基建面積多達十多萬平方米,還有七個分系統(tǒng)、上百個子系統(tǒng),都要研制,測試,聯調,上千臺(套)設備要進場安裝,任務非常繁重,時間卻只有九個月零八天”中,“十多萬平方米”“七個”“上百個”“上千臺”等數字,強調了建站任務的艱巨;結合本段“建設一個現代化衛(wèi)星導航地面運控系統(tǒng),至少得兩三年。九個月零八天,除非奇跡出現”可知,“九個月零八天”強調了時間之短,與前面的一系列數字形成鮮明的對比,任務重,時間短,突出了建站任務之艱巨;聯系第⑤段“王小同拿起簽字筆,在‘軍令狀’上鄭重簽下自己的名字。眼前的使命,容不得他有半點瞻前顧后”可知,“除非奇跡出現”才能完成,王小同卻毅然接受任務,表現了王小同對航天工程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責任感,以及不畏困難,勇于挑戰(zhàn)的精神。14.內容理解與概括。由文章第②段“這一天,一份‘軍令狀’擺在王小同面前,要求必須在2000年10月前完成建站任務,確保北斗首星按時發(fā)射”,第⑤段“王小同拿起簽字筆,在‘軍令狀’上鄭重簽下自己的名字。眼前的使命,容不得他有半點瞻前顧后。他向全站工作人員發(fā)出了‘機房就是戰(zhàn)場,施工就是戰(zhàn)斗,崗位就是戰(zhàn)位’的動員令”等內容可以概括出:王小同在“軍令狀”上鄭重地簽了字,并向全站工作人員發(fā)出動員令,表示整個團隊都是戰(zhàn)士,機房就是戰(zhàn)場,工位就是戰(zhàn)位;由文章第⑥段“一天,下著大雪,王小同在施工現場突然接到報告:信號收發(fā)分系統(tǒng)設備生產計劃嚴重滯后”,第⑦段“他帶著工作人員,回到辦公室抽出桌子底下一直備著的行囊,往背上一甩就來到火車站,連夜趕到生產廠家,提著行囊來到廠領導辦公室……”等內容可以概括出:王小同應對信號收發(fā)分系統(tǒng)設備生產計劃嚴重滯后的緊急情況。他連夜趕到生產廠家,確保設備能按時完成生產任務,從而不耽誤整個航天工程的進度。15.人物形象。由文章第⑤段“王小同拿起簽字筆,在‘軍令狀’上鄭重簽下自己的名字。眼前的使命,容不得他有半點瞻前顧后。他向全站工作人員發(fā)出了‘機房就是戰(zhàn)場,施工就是戰(zhàn)斗,崗位就是戰(zhàn)位’的動員令”可知,王小同能夠意識到整個團隊的重要性,并通過動員令激發(fā)團隊成員的戰(zhàn)斗精神,表示大家都是戰(zhàn)士,共同為完成建設任務而奮斗。這體現了建設者們的團隊合作精神;由文章第⑦段“他帶著工作人員,回到辦公室抽出桌子底下一直備著的行囊,往背上一甩就來到火車站,連夜趕到生產廠家,提著行囊來到廠領導辦公室……”可以看出王小同在面對生產計劃滯后等緊急情況時,能夠迅速作出反應,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這體現了建設者們的強烈責任感和高度的責任心,以及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由文章第⑧段“北京的郊區(qū)天寒地凍,白雪茫茫。北京衛(wèi)星導航中心的運控大樓施工現場機器晝夜轟鳴,喚醒了沉睡的大地。施工人員日夜奮戰(zhàn),還不忘苦中作樂,在工地的木牌上‘發(fā)表’詩作……”可以看出,這群建設者們不畏困難,苦中作樂,體現了他們的樂觀主義精神;由第⑩段“一天,供電部門電路升級,臨時拉閘一刻鐘,機器設備的轟鳴停下不到兩分鐘,大廳里便響起了此起彼伏的鼾聲:有人趴在機桌上入睡了,有人倚著墻角睡著了,有人仰靠在椅背上進入了夢鄉(xiāng)……”可以看出這群建設者們?yōu)榱吮WC完成建站任務高強度工作,廢寢忘食,體現了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由文章第?段“李明偉的第二條指揮口令戛然而止。因為,他突然感到今天的各種聲音與往日有丁點兒不一樣,仔細一聽,是槽車操作柜傳來的聲音有些異樣”,第?段“趕緊撤離!我留下”,第?段“時間一秒一秒過去,危險在不斷增加”,第?段“時間一秒一秒過去,危險在不斷增加”,第?段“千鈞一發(fā)之際,李明偉放下探測儀,把臉貼向那一個個管路連接處,通過氣流變化判斷泄漏點……”等內容可以看出李明偉素質過硬,為了國家利益不怕危險,有勇于獻身的精神;由文章第?段“為了這一天,北斗人夜以繼日,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探索創(chuàng)新,譜寫了一首首壯麗的建設者之歌”以及全文內容可以看出,無論是站領導、高級工程師還是剛出校門的博士、碩士,都是戰(zhàn)士,都能夠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堅持工作,這體現了建設者們的堅韌不拔的精神。這些特點共同構成了北京衛(wèi)星導航中心建設者的群體形象,展現了他們在航天工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和貢獻。16.段落作用。文章從第?段“李明偉的第二條指揮口令戛然而止。因為,他突然感到今天的各種聲音與往日有丁點兒不一樣,仔細一聽,是槽車操作柜傳來的聲音有些異樣”寫李明偉發(fā)現了險情;接下來第?段“李明偉心頭一緊:槽車氫氣泄漏”,第?段“時間一秒一秒過去,危險在不斷增加”,第?段“李明偉坐在地上,額頭上冒出一層豆大的汗珠”等內容寫李明偉排除險情,這幾段段落較多,以上段落一兩個句子就是一段,這樣更扣人心弦,更突出了情況之緊急,任務之危險。李明偉仍不顧個人安危,沖在第一線,表現了李明偉素質過硬,有責任擔當,為了航天事業(yè)不怕犧牲,甘于奉獻的大無畏精神。17.標點符號。文章第?段“李明偉坐在地上,額頭上冒出一層豆大的汗珠”,結合上文可知,李明偉從發(fā)現險情到本段險情排除,這里作者沒有更多的描述,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可以猜測李明偉的心理活動,可以想象團隊成員看到李明偉排除險情后的表現等,所以這里應該填省略號,表示語意未盡。18.段落作用。文章第?段“‘北斗’,一個寓意深遠的代號。北斗七星,自古以來就是中華兒女生命的坐標。今天的中國北斗就像‘天外慧眼’,幫助人們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又可以去往何方”這些議論,讓讀者對北斗系統(tǒng)的價值和意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為了這一天,北斗人夜以繼日,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探索創(chuàng)新,譜寫了一首首壯麗的建設者之歌”,抒發(fā)了作者對參與北斗系統(tǒng)建設的工作者們的崇敬和贊美之情,使讀者對他們產生敬意和欽佩之情。起到了總結全文、深化主題、強化情感、激發(fā)讀者共鳴等作用。三、整本書閱讀19.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填空。老師:我們學習了設計整本書閱讀探究專題的一種方法,那就是關注書中反復出現的內容。今天,我們圍繞這個話題來交流一下。小冀:老師,讀《朝花夕拾》時,我發(fā)現很多篇文章提到“書”?!段宀分v了魯迅童年時背書的經歷,還有《_______》《_______》等文章也寫到了書。老師:好?。∧憧梢园选棒斞缸x過的書”作為探究專題。小語:我發(fā)現《水滸傳》中有些器物在某個故事中反復出現。比如,“智取生辰綱”中多次寫到“椰瓢”,吳用等人巧用它智取了______負責押送的生辰綱;_______這個情節(jié)中反復寫“哨棒”來表現武松形象。這些也可以進行專題探究。小文:《駱駝祥子》中多次寫祥子的笑,比如,他逃出軍營拉出駱駝時,忍不住笑了出來;我還發(fā)現書中寫了祥子處于不同情境中的哭。我想以“______”為探究專題。小冀:我想分享閱讀《西游記》時的發(fā)現。剛開始,孫悟空遇到問題時常常只憑個人的力量來解決;后來,他還學會了團結他人,求教他人。我就想以“_______”為專題進行探究。老師:確定了專題,我們可以通過選擇性閱讀挑選出專題探究需要的內容。閱讀挑選出的這些內容,可以用哪種讀書方法呢?小語:我覺得應該運用_______的讀書方法。老師:可以的。希望大家今后經常這樣交流研討,積累閱讀整本書的經驗。答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楊志武松打虎祥子的笑與哭悟空的成長精讀解析:名著內容和名著閱讀。第一空和第二空:《朝花夕拾》中,除了《二十四孝圖》外,魯迅先生還提到三本印象深刻的書;分別是《鑒略》、《天演論》和《山海經》。這三本書分別出自篇目《五猖會》、《瑣記》和《阿長與<山海經>》。對《鑒略》這本書,魯迅先生的態(tài)度是厭惡的、排斥(或反感)的。因為父親在看戲前讓他背,他認為這扼殺了作為孩子的他內心的快樂。而《天演論》是魯迅先生在礦路學堂如饑似渴閱讀的書籍,開拓了魯迅先生的視野,他對這本書是熱衷、酷愛的?!渡胶=洝肥囚斞赶壬讜r渴慕已久,渴望閱讀的書籍。第三空:“智取生辰綱”寫的是楊志押送生辰綱去往東京,當楊志一行在途中(黃泥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欠款分期還款合同范本(16篇)
- 醫(yī)院實習生個人總結(4篇)
- 《悲慘世界》讀書心得400字(20篇)
- 商業(yè)街門面店鋪轉讓協議(7篇)
- 有關安全生產的發(fā)言稿(20篇)
- 4s店計劃員崗位職責(15篇)
- 體育與保健實踐課教學設計
- 大學生暑假電視臺實踐總結(4篇)
- 臨床藥師進修培訓總結(3篇)
- 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6 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第3課時教學設計
- 國家開放大學《人文英語3》章節(jié)測試參考答案
- 中國暈厥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2014 )
- 長途大客車總布置設計
- T∕CAAA 002-2018 燕麥 干草質量分級
- 一年級《20以內的加減法填括號口算題(共100道)》專項練習題
- 方格網計算步驟及方法
- 課題評分表(共1頁)
- 六年級趣味數學(課堂PPT)
- 詢價單(模板)
- 關于我縣二次供水調研報告
- 腫瘤形態(tài)學編碼(ICD-10字典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