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專題訓練 【化學反應的限度與平衡的移動】_第1頁
高中化學專題訓練 【化學反應的限度與平衡的移動】_第2頁
高中化學專題訓練 【化學反應的限度與平衡的移動】_第3頁
高中化學專題訓練 【化學反應的限度與平衡的移動】_第4頁
高中化學專題訓練 【化學反應的限度與平衡的移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學反應的限度與平衡的移動

題組一:可逆反應與化學平衡的建立

(建議用時:20分鐘)

催化劑.

1.合成氨是工業上的重要反應:N2(g)+3H2(g),高溫高壓、2NH3(g),下列說法不正

確的是()

A.反應達平衡狀態后,各物質濃度不變,反應停止

B.反應達平衡狀態后,單位時間內生成1molN2的同時消耗3molH2

C.在上述條件下,N?不可能100%轉化為NH3

D.使用催化劑是為了加快反應速率,提高生產效率

【解析】選Ao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是一個動態平衡,正、逆反應速率相等,

各物質濃度不變,反應仍在進行,故A錯誤。

2.在體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2C0(g)+4H2(g)-CH3cH20H(g)+

H2O(g)e下列敘述不能說明上述反應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

A.體系的壓強不變

B.反應體系中乙醇的物質的量濃度不再變化

C.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D.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

【解析】選C。該反應為氣體體積縮小的可逆反應,壓強為變量,當體系的壓強

不變時,表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達到平衡狀態,故A不符合題意;反應體系

中乙醇的物質的量濃度不再變化時,表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該反應達到平衡

狀態,故B不符合題意;該反應中混合氣體總質量、容器容積為定值,則混合

氣體的密度始終不變,不能根據混合氣體的密度判斷平衡狀態,故C符合題意;

混合氣體總質量為定值,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為變量,則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

分子質量為變量,當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時,表明達到平衡狀態,

故D不符合題意。

3.在一個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2so2(g)+02(g)-2so3(g),反應過程中

某一時刻測得S02、。2、SO3的濃度分別為LOmolL-i、LOmoLL-i、0.5mol-L

-1,當反應達到最大限度時,可能出現的數據是()

1

A.c(SO3)=1.5mol-L-

1

B.c(02)=c(SO3)=0.75mol-L-

1

C.c(O2)=1.25mol-L-

1

D.c(SO2)+c(SO3)=1.5mol-L-

【解析】選Do為可逆反應,不能完全轉化,則c(SO3)<1.5mol-L」,故A錯

1

誤;某一時刻測得SO2、。2、SO3的濃度分別為1.0mol-L-\1.0mol-L.0.5mol-L

-1,SO3的濃度增大0.25molL-i變為0.75mol-L-1,此時轉化的氧氣為0.125

11

mol-L-,此時c(O2)=1.0mol-L--0.125mol-L-1=0.875mol-L-,故B錯誤;

為可逆反應,不能完全轉化,結合上述分析可知,c(O2)<1.25mol-L-,故C錯

誤;由S原子守恒可知,c(SO2)+c(SO3)=1.5mol-L-,故D正確。

硒得【點睛筆】極端假設法確定各物質濃度范圍

上述題目可根據極端假設法判斷,假設反應正向或逆向進行到底,求出各物質

濃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從而確定它們的濃度范圍。

假設反應正向進行到底:

X2(g)+Y2(g)-2Z(g)

起始濃度(moll-)0.10.30.2

改變濃度(moll「)0.10.10.2

終態濃度(moll-1)00.20.4

假設反應逆向進行到底:

X2(g)+Y2(g)-2Z(g)

起始濃度(moll「)0.10.30.2

改變濃度(moll-1)0.10.10.2

終態濃度(moll」)0.20.40

平衡體系中各物質的濃度范圍為c(X2)e(0,0.2),C(Y2)e(0.2,0.4),c(Z)e(0,

0.4)o

4.一定條件下,對于可逆反應X(g)+3Y(g)-2Z(g),若X、Y、Z的起始濃度

分別為口、C2、C3(均不為零),達到平衡時,X、Y、Z的濃度分別為0.1mol-L

0.3mol-L-\0.08moLL-1,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ci:C2=3:1

B.平衡時,丫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為2:3

C.X、Y的轉化率不相等

D.ci的取值范圍為0<a<0.14mol-L-1

【解析】選Do平衡濃度之比為1:3,轉化濃度之比亦為1:3,故3:C2=1:

3,A、C不正確;平衡時Y生成表示逆反應速率,Z生成表示正反應速率且v

生成(Y):v生成(Z)應為3:2,B不正確;由可逆反應的特點可知0<ci<0.14mol-L

1,D正確。

5.在5mL0.1mol-L-】KI溶液中滴加0.1mol-L-】FeCl3溶液1mL,充分振蕩后,

再進行下列實驗,其中可證明該反應有一定限度的實驗是()

A.再滴加AgNCh溶液,觀察是否有Agl沉淀產生

B.加入CCL振蕩后,觀察下層液體顏色

C.加入CC14振蕩后,取上層清液,滴加KSCN溶液,觀察是否出現紅色

D.加入CCL振蕩后,取上層清液,滴加入AgNCh溶液,觀察是否有AgCl沉

X|-l——,1

證產生

【解析】選co加入FeCb溶液1mL,物質的量較少,由于有剩余的KI,滴加

AgNCh溶液,肯定會有黃色沉淀生成,不能判斷2Fe3++21--卜+2Fe?+是否存

在限度,故A錯誤;由于加入FeCb溶液,X型典離子氧化為碘單質,加入CC14

振蕩后,生成的碘單質溶于CCL而顯紫紅色,只能說明生成了碘單質,而不能

判斷是否存在限度,故B錯誤;滴加KSCN溶液,觀察溶液是否變紅色,由于

加入FeCb溶液較少,若不存在限度,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不變紅色,若溶

液變紅色,說明存在Fe3+,即該反應存在限度,故C正確;加入AgNCh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存在ci-,由于氯離子不參與離子反應,即氯離子始終存

在于溶液中,所以不能判斷是否存在限度,故D錯誤。

6.在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4NH3(g)+5O2(g)^4N0(g)+6H2O(g)

△H<0,下列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①反應速率5V(NH3)=4V(O2)②體系的壓強不再發生變化③混合氣體的密度

不再發生變化④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再發生變化

⑤單位時間內生成5mol02,同時斷裂12molO—H鍵⑥NO的濃度不變

A.②④⑥B.①②④⑥

C.②⑤⑥D.①②③④⑤

【解析】選Ao無論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用不同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

其化學計量數之比,V(NH3):貝。2)=4:5,則有5V(NH3)=4V(O2),①錯誤;該

反應的正向是氣體總分子數增加的反應,恒溫恒容時,體系的壓強不變,則氣

體總物質的量不變,達到平衡狀態,②正確;恒容時,反應中各物質均為氣體,

則混合氣體的密度始終不變,③錯誤;氣體的總質量一定,平均摩爾質量不變,

則氣體總物質的量不變,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④正確;單位時間內生成5moi

必然消耗6molH20,斷裂12molH-0鍵,不能判斷是否平衡,⑤錯誤;

NO的濃度不變,則其消耗速率等于生成速率,該反應達到平衡,⑥正確。

教師

專用

一定條件下,0.3molX(g)與0.3molY(g)在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X(g)

+3Y(g)-2Z(g)AH=-akJ-mo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一段時間后,X與Y的物質的量之比仍為1:1

B.達到平衡時,反應放出0.1akJ的熱量

C.達到平衡后,若向平衡體系中充入稀有氣體,Z的正反應速率將不發生變化

D.X的體積分數保持不變,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

【解析】選co反應過程中X與Y的變化量是1:3,則反應一段時間后,X與

Y的物質的量之比不可能仍為1:1,故A錯誤;達到平衡時,因不知道變化的

X的物質的量,無法確定反應放出O.UkJ的熱量,故B錯誤;恒容條件下,達

到平衡后,若向平衡體系中充入稀有氣體,不影響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反

應速率也不變,故C正確;

x(g)+3Y(g)-2Z(g)

噩穗0-3。.30

需管鬻%3%2%

jlOB7MF2%

0.3-x

X的體積分數=■------xl00%=50%,始終保持不變,不能說明反應已達到平

0.6-2x

衡,故D錯誤。

7.將一定量純凈的氨基甲酸鍍置于密閉真空恒容容器中(固體試樣體積忽略不

計),在恒定溫度下使其達到分解平衡:NH2coONHMs)-2NE(g)+CO2(g)o判

斷該分解反應已經達到化學平衡的是()

A.2V(NH3)=v(CO2)

B.密閉容器中C(NH3):c(CO2)=2:1

C.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D.密閉容器中氨氣的體積分數不變

【解析】選Co該反應為有固體參與的非等體積反應,且容器體積不變,所以壓

強、密度均可作化學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的標志,該題應特別注意D項,因

為該反應為固體的分解反應,所以NH3、C02的體積分數始終為定值網出為|,

9為;)o

8.一定溫度下,反應NzOKg)-2NC)2(g)的焰變為AH0現將1molN2O4充入一

恒壓密閉容器中,下列示意圖正確且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A②

C.③④D.①④

【解析】選Do因反應容器保持恒壓,所以容器體積隨反應進行而不斷變化,

結合"氣二十可知,氣體密度不再變化,說明容器體積不再變化,即氣體的物質

的量不再變化,反應達到平衡狀態,①符合題意;無論是否平衡,反應的都

不變,②不符合題意;反應開始時,加入1molN2O4,隨著反應的進行,N2O4

的濃度逐漸變小,故V正(N2O4)逐漸變小,直至達到平衡,③不符合題意;N2O4

的轉化率不再變化,說明N2O4的濃度不再變化,反應達到平衡狀態,④符合題

題組二:化學平衡的移動

(建議用時:20分鐘)

1.大氣中的污染物氮氧化物主要來源于機動車尾氣,低溫脫硝技術可用于處理

廢氣中的氮氧化物,發生的化學反應為2NH3(g)+NO(g)+NO2(g)^2N2(g)+

3H2O(g)AH<0o在恒容的密閉容器中,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單位時間內消耗NO和N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時,反應達到平衡

B.平衡時,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可使該反應的平衡常數增大

C.平衡時,其他條件不變,增加NH3的濃度,廢氣中氮氧化物的轉化率減小

D.其他條件不變,使用高效催化劑,廢氣中氮氧化物的轉化率增大

【解析】選Ao單位時間內消耗NO和N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時,正逆反應

速率相等,反應達到平衡,故A正確;該反應是放熱可逆反應,升高溫度,平

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平衡常數減小,故B錯誤;增加NH3的濃度,平衡向正

反應方向移動,新平衡時,NH3的轉化率減小,氮氧化物的轉化率增大,故C

錯誤;使用高效催化劑,反應速率加快,化學平衡不移動,廢氣中氮氧化物的

轉化率不變,故D錯誤。

教師

專用【加固訓練】

反應2so2(g)+02(g)02s03(g)AH<0已達平衡,恒容條件下,如果其他條

件不變時,分別改變下列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產生影響,下列條

件與圖像不相符的是(。~:v正=v逆"1時改變條件"2時重新建立平衡)(

A.增加氧氣的濃度

C.升高溫度D.加入催化劑

【解析】選C。分析時要注意改變條件瞬間V正、y逆的變化。增加。2的濃度一

正增大,V逆瞬間不變,A正確;增大壓強,v正、v逆瞬間都增大,V正增大的倍

數大于v逆,B正確;升高溫度,v正、v逆瞬間都增大,C錯誤;加入催化劑,v

正、v逆同時同倍數增大,D正確。

1

2.反應N2O4(g)=2NO2(g)AH=+57kJ-mol-,在溫度為T℃時,平衡體系

中NO2的體積分數隨壓強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C兩點的反應速率:v(A)〉v(C)

B.A、C兩點氣體的顏色:A深,C淺

C.B點正、逆反應速率:v(正)〉v(逆)

D.A、C兩點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A>C

【解析】選C。壓強越大反應速率越快,C點的壓強大所以速率快,即v(A)<v(C),

故A錯誤;增大壓強平衡向氣體體積縮小的方向移動,二氧化氮的濃度變大,

所以顏色A淺、C深,故B錯誤;B點不是平衡狀態,由B點向平衡狀態進行

時,二氧化氮的體積分數變大,平衡正向移動,所以式正)>僅逆),故C正確;

由A到C點二氧化氮的體積分數減小,所以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減小,氣體質

量不變,所以平均相對分子質量:A<C,故D錯誤。

3.某溫度下,將6molCO2和8mol4充入2L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CO2(g)+

3H2(g)=CH3OH(g)+H2O(g)AH<0容器中叢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關

系如圖中的實線所示。圖中虛線表示僅改變某一反應條件時,H2的物質的量隨

時間的變化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

A.從反應開始至a點,v(CO2)=0.9mol-L-「min-

B.曲線I對應的條件改變可能是減小壓強

C.曲線II對應的條件改變可能是充入氯氣

D.該溫度下,此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的數值為0.5

【解析】選D。由題圖可知,a點氫氣的物質的量為4.4mol,參加反應的氫氣

的物質的量為8mol-4.4mol=3.6mol,氫氣的濃度變化量為智平口=1.8

l.Smol-L-1.,

=0-9molL1,min1

moLL-1,故V(H2)=―Yrrdn—---,速率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

1

比,則v(CO2)=|V(H2)=0.3mol-L-^min-,A項錯誤;由題圖可知,曲線I到

達平衡的時間縮短,反應速率加快,平衡時氫氣的物質的量增大,平衡向逆反

應方向移動,正反應為放熱反應,說明是升高溫度,B項錯誤;恒溫恒容下充入

氨氣,反應混合物各組分濃度不變,平衡不移動,而曲線H速率加快,氫氣的

物質的量變少,平衡正向移動,C項錯誤;由題圖可知,該溫度平衡時氫氣的物

質的量為2mol,參加反應的氫氣的物質的量為8mol-2mol=6mol,氫氣的濃

度變化量為3mol.L-i,則:

CO2(g)+3H2(g)=-CH3OH(g)+H2O(g)

,開始

(mol-L'1)3400

‘變化/1

(mol-L'1)1311

平衡/n1

(mol-L-1)2111

1x]

故該溫度下平衡常數K—"3=0.5,D項正確。

4.PC13和PC15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將PCb(g)和CMg)充入體積不變的2L密

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發生下述反應,并于10min時達到平衡:PCl3(g)+Cl2(g)

=PCb(g)AH<0o有關數據如下:

項目PCl3(g)Cl2(g)PCl5(g)

初始濃度/

2.01.00

(mol-L-1)

平衡濃度/

ClC20.4

(mol-L-1)

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10min內,v(C12)=0.04mol-L-^min_1

B.當容器中Cb為1.2mol時,反應達到平衡

C.升高溫度,反應的平衡常數減小,則平衡時PC13的轉化率升高

D平衡后移走2.0molPC13和1.0molCl2,在相同條件下再達平衡時,c(PCk)<0.2

mol-L-1

【解析】選Co由題意可知ci=1.6,c2=0.60A項,v(Cl2)=

1.0mol-L-1-0.6mol-L-1

=0.04mol-L-^min-1;B項,反應達到平衡時Ch的

10min

物質的量為0.6mol-L-xx2L=1.2mol;C項,正反應是放熱反應,所以升高溫

度,平衡常數減小,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PC13的轉化率降低;D項,平衡

后移走2.0molPCI3和1.0molCL相當于壓強減小一半,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C(PC15)<0.2mol-L-

教師

專用【加固訓練】

用02將HC1轉化為Cb,可提高效益,減少污染。新型Ruth催化劑對上述HC1

轉化為CL的總反應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1)實驗測得在一定壓強下,總反應的HC1平衡轉化率隨溫度變化的aHci-T曲

線如下圖:

(2)在上述實驗中若壓縮體積使壓強增大,請在上圖畫出相應如°~7曲線的示意

圖,并簡要說明理由:____________

(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GHCI的有.(填字母)。

A.增大zi(HCl)B.增大?(02)

C.使用更好的催化劑D.移去H2O

【解析】⑴結合題中如0~T圖像可知,隨著溫度升高,GHCI降低,說明升高溫

度平衡逆向移動彳導出正反應方向為放熱反應,即AH<00(2)結合可逆反應2HCl(g)

+;02(g)―一H2(3(g)+02(g)的特點,增大壓強平衡向右移動,CIHC1增大,則相

同溫度下,HC1的平衡轉化率比增壓前的大,曲線如答案中圖像所示。⑶有利

于提高CIHC1,則采取措施應使平衡2HCl(g)+;02(g)=H2()(g)+C12(g)正向移

動。A項,增大“(HC1),則c(HCl)增大,雖平衡正向移動,但gel減小,錯誤;

B項,增大”(。2)即增大反應物的濃度,D項,移去H20即減小生成物的濃度,

均能使平衡正向移動,兩項都正確;C項,使用更好的催化劑,只能加快反應速

率,不能使平衡移動,錯誤。

答案:(1)<⑵見下圖

溫度相同的條件下,增大壓強,平衡右移,3C1增大,因此曲線應在原曲線上方

(3)BD

5.(能力拔高題)含氮化合物的用途廣泛,氮氣是制備含氮化合物的重要原料。

已知:N2(g)+3H2(g)=2NH3(g)AH<0,不同溫度下,向三個相同的容器中

投入等量的反應物進行反應,測得平衡混合物中NH3的物質的量分數與壓強的

關系如圖所示:

fit

T21t

Tst

00.110203060100壓強/MPa

(1)M點的V正_______(填“或"二")Q點的V正,原因是

(2)圖中三條曲線對應的溫度4、“、八由高到低的順序為o

⑶恒溫恒容條件下,能說明反應N2(g)+3H2(g)02NH3(g)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c2(NH3)

保持不變

3

c(H2)-c(H2)

B.3molH—H鍵斷裂的同時,有2moiN—H鍵斷裂

C.2V(N2)=V(NH3)

D.反應器中的壓強不再發生變化

(4)合成氨工業中原料氣所含的少量CO對合成塔中的催化劑有害,可由“銅洗”

工序實現對原料氣精制。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Cu(NH3)2]Ac(aq)+CO(g)+NH3(g)=[Cu(NH3)3]Ac-CO(aq)AH=-35

kJ-mol-1

用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分析該工序生產的適宜條件為

(5)氨氣是工業制硝酸的主要原料。7℃時,NE和可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