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課件_第1頁
第三章 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課件_第2頁
第三章 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課件_第3頁
第三章 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課件_第4頁
第三章 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第一節兒童發展的含義第二節兒童發展的內容第三節兒童發展觀第四節學前教育在兒童發展中的作用第五節兒童發展制約幼兒教育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第一節兒童發展的含義一、兒童發展的含義

兒童的發展就是指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規律地進行的量變與質變的過程。二、與兒童發展有關的因素三、發展的特征四、學前教育在兒童發展中的作用返回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與兒童發展有關的因素

天性――教養之爭1、遺傳決定論(天性難移)

(1)柏拉圖的先天理念說

(2)格塞爾的成熟勢力說

(3)笛卡爾2、環境決定論

(1)孔子“性相近,習相遠”

(2)洛克的白板說

(3)華生的教育萬能論3、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4、辯證客觀地對待影響兒童發展的因素返回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

(1)兒童心理發展的四個基本要素:

①成熟

②練習和習得的經驗

③社會性經驗

④具有自我調節作用的平衡過程(2)四個要素不斷相互作用,使幼兒不斷地由不平衡走向新的平衡,螺旋式向前發展。返回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

辯證客觀地對待影響兒童發展的因素(1)先天因素與后天因素(2)遺傳素質(3)后天環境和教育

返回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先天因素與后天因素

①先天因素主要是指個體生物因素,其中包括遺傳、生長、發育與成熟等。其中具有最重要意義的是遺傳,即親代性狀傳給后代的現象。

②后天因素主要是指個體所處的社會環境與教育。

③先天因素是個體發展的物質基礎,而后天因素則是個體發展的條件。幼兒正是在先天因素與后天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逐漸發展起來的。返回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遺傳素質

①兒童通過遺傳獲得人的生理解剖結構及特點,如五官、皮膚、體型,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結構和機能的特點等。

②遺傳素質為兒童身心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兒童發展要以從遺傳獲得的生理結構為其基本前提。

③遺傳素質的差異性是導致兒童身心發展差異性的物質性基礎。兒童在智力、才能、個性等都是有個別差異的,這些差異在一定程度上來自遺傳素質的影響。

④但是遺傳素質并不能單一決定兒童的發展,兒童具有的遺傳素質只有經與社會環境和教育相互作用才能實現其對兒童發展的影響。返回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后天環境和教育

①人所處的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經過人改造的自然環境。

②兒童是在與周圍各層生態系統發生直接或間接的交互作用過程中得到發展的。

③兒童心理發展的特征和品質也是在與人們的交往以及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發展和形成的。

④通過教育可以發揚優良的遺傳素質,使遺傳所提供的某種可能性變為現實性,并影響和改造不良的遺傳素質。

⑤學前期是神經系統迅速發展時期,這一時期的教育對人的智力啟蒙有重大使用,也是發展智力潛力的必要條件。

返回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發展的特征

1、個體發展是有規律地進行的

(1)個體發展從簡單到復雜

(2)個體發展都要經過由一般到特殊的過程

(3)個體發展是由頭到腳,由中間向四周進行的

2、發展具有個別差異

3、發展具有階段性

(1)嬰兒期這一年齡階段主要在于身體的生長發育

(2)幼兒期則是智力發展與個性形成的啟蒙時期返回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學前教育在兒童發展中的作用

學前教育與兒童發展是一個復雜、動態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過程。從根本上講,我們認為學前教育在兒童發展過程中起誘導作用,是兒童發展的必要條件。

1、環境(教育)促進胎兒的發展

2、環境(教育)促進新生兒的發展

3、環境和教育誘導學前兒童的發展返回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第二節兒童發展的內容一、兒童生理的發展

1、兒童身高體重的生長

2、兒童骨骼與肌肉的生長

3、兒童牙齒的生長

4、兒童神經系統的發育

5、兒童感覺器官的發育二、兒童心理的發展

1、智力的發展

2、語言的發展返回第三章第二節完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兒童感覺器官的發育(1)視覺的發育(2)聽覺的發育(3)味覺和嗅覺的發育(4)觸摸覺的發育(5)動作及運動能力的發展返回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語言的發展(1)詞匯的發展(2)語法的發展(3)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的發展

返回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第三節兒童發展觀一、兒童觀兒童觀是人們對于兒童的根本看法和態度。主要涉及到兒童的地位和權利,兒童期的意義,兒童的特點和能力,兒童生長發展的特點和原因等問題。二、兒童教育觀

1、教育觀:教育觀是人們對于教育在兒童發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

(1)"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學說

(2)"維持――促進――誘導"模式

2、我國的現代教育觀返回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我國的現代教育觀

(1)兒童是學前教育的主體;

(2)因人而異地對兒童實施體、智、德、美、勞等全面發展的教育;

(3)學前教育的內容和方法要符合"發展適宜性"要求;

(4)游戲是幼兒期的主導活動和教育活動中的主導形式;

(5)家園配合,協同發展。返回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第四節學前教育在兒童發展中的作用一、學前教育對兒童發展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近三、四十年,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新的研究成果為幼兒教育的重要性提供了新的科學依據(二)關鍵期的學說也說明了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三)環境在早期教育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二、早期教育對兒童發展起促進作用返回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關鍵期的概念最初是從動物心理的實驗研究提出的。奧地利生態學家勞倫茲(K.Z.Lorenz)在研究小動物發育的過程中,首先提出了所謂“印刻”的概念。印刻只在小動物出生后一個短時期內發生。勞倫茲把這段時間稱為“關鍵期”。在幼兒心理發展中,關鍵期又稱敏感期,是指幼兒在某個時期最容易學習某種知識技能或形成某種心理特征,但是過了這個時期,發展的障礙就難以彌補。在印度發現的“狼孩”卡瑪拉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卡瑪拉被救回到人類社會時,約七、八歲,從動作姿勢,情緒反應、生活方式等都表現出狼的習性。返回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發現印刻現象的洛倫茨正帶著他的小鵝向前走勞倫茲研究的“印刻”現象,他成功的讓這兩只鵝對他產生了印刻,在這兩只小鵝心里,他就是“媽媽”返回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早期教育對兒童發展起促進作用(一)對兒童進行早期訓練的介紹

1、兒童行走訓練的實驗

2、抓握訓練的實驗

3、幼兒個性品質的形成,也是在嬰幼兒期奠定基礎的。(二)從幼教成功的經驗,看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三)對早期教育的錯誤觀點返回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第五節兒童發展制約幼兒教育一、教育必須考慮兒童身心發展的水平1、兒童身心發展具有一定的順序性和階段性返回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2、兒童身心發展具有穩定性和可變性一個人只要具備基本的社會生活條件,在種系遺傳的基因控制下就會按一定順序發展成長,所以每個人的身心發展的順序、發展階段、年齡特征和變化速度總是大體相同的,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在不同的社會生活條件下,同一年齡階段的青少年兒童身心發展水平就會有差異,具有一定的可變性。身心發展的穩定性與可變性都是相對的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特征,為學前教育提供科學基礎1、學前期兒童身體發育極為迅速2、動作發展3、智力發展4、兒童的活動5、自我意識的發展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本章課后思考識記:兒童發展。理解領會:學前教育在兒童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兒童發展對學前教育的制約作用有哪些?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本章推薦閱讀文章單中惠.西方現代兒童觀發展初探[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3(8)

內容提要:在西方教育發展的過程中,一些教育家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兒童觀。西方現代的兒童觀始于18世紀法國教育家盧梭,開創了西方現代兒童觀的發展道路。20世紀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新的兒童觀,為西方現代兒童觀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當代意大利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在大力提倡新的兒童觀的同時,又把它應用于教育實踐,推動了西方現代兒童觀的發展。20世紀以來,以兒童為本位的現代兒童觀的提倡和應用已成為當代幼兒教育發展的一種趨勢,這必將會推動幼兒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龐麗娟.論學前教育的價值[J].學前教育研究2003(1)

內容提要:學前教育在世界范圍內受到了普遍關注,許多發達國家積極采取措施,優先發展學前教育,在普及學前教育與提高學前教育的質量上做了很多的投入。我國政府正在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作為國家教育體系之基礎的學前教育理應受到重視和優先發展。但現在事實上,在社會上和教育領域中均存在著忽視甚至嚴重忽視學前教育發展的現象。對不少人來說,這在相當程度上與其對個體早期發展和學前教育規律缺乏現代、科學的認識密切相關。本文旨在結合大量國內外兒童早期發展和教育的研究,以心理發展研究和腦科學研究為依據,論證、闡述學前教育的重要價值。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姚偉.以人的方式理解兒童——兒童觀的方法論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2003(5)

內容提要在當前的教育改革中,觀念的更新是關鍵,而兒童觀的轉換則是關鍵的關鍵。兒童觀是指對兒童的總的看法和態度。如何看待兒童,其重要前提是以什么樣的方法論為指導來認識兒童。“對兒童的認識”由來已久,但“如何認識兒童,以什么方法認識兒童”卻一直困擾著人們,成為人們一直探索的問題。人們曾經像認識其他事物一樣,把兒童當作客觀對象,運用科學研究的方法去認識兒童;曾經像認識小動物一樣,解剖式地認識兒童的生理和心理;也曾經像崇拜神一樣“仰視”兒童。應該說,正是由于方法論上的限制使我們對兒童的認識遠不能滿足兒童教育實踐發展的需要。隨著人類對自身認識的深化和人類主體性的增強,人們對兒童的認識也有了新的方法論基礎。兒童是人,人是萬物之靈,人的生命與動物生命有根本區別。只有在對人的生命本質有全面的理解和解釋之后,才能真正把人從動物世界提升出來,進而全面理解“人”。只有在深刻理解人的基礎上,才能有對兒童全面的把握。對兒童只能用人的方式去理解和把握。對兒童的理解就是對人自身的理解;追尋兒童的意義,就是在追尋人類自己的意義。第三章學前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王德林.腦科學的新進展帶給學前教育的啟示[J].學前教育研究2003(2)

內容提要近20年來,人類對大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