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質量檢測與評估手冊_第1頁
建筑質量檢測與評估手冊_第2頁
建筑質量檢測與評估手冊_第3頁
建筑質量檢測與評估手冊_第4頁
建筑質量檢測與評估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質量檢測與評估手冊TOC\o"1-2"\h\u32122第1章建筑質量檢測與評估概述 440991.1建筑質量檢測的定義與作用 47801.2建筑評估的目的與方法 524242第2章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標準與規范 5203352.1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 5195432.1.1法律法規 565822.1.2國家標準 543542.2行業質量檢測規范 6188952.2.1建筑工程行業質量檢測規范 6195922.2.2建筑材料及構件行業質量檢測規范 6249472.3地方政策及要求 677142.3.1地方政策 6157932.3.2地方要求 6180162.3.3地方標準 632176第3章建筑材料質量檢測 634123.1混凝土材料檢測 61563.1.1混凝土抗壓強度檢測 6141683.1.2混凝土抗拉強度檢測 7153213.1.3混凝土耐久性檢測 7258333.2鋼筋材料檢測 7296793.2.1鋼筋力學功能檢測 7241673.2.2鋼筋焊接接頭檢測 7301663.3砌體材料檢測 747893.3.1砌體抗壓強度檢測 770403.3.2砌體抗剪強度檢測 820723.4其他建筑材料檢測 8322143.4.1木材檢測 8145283.4.2建筑砂漿檢測 819243.4.3建筑涂料檢測 8247993.4.4建筑玻璃檢測 830539第4章建筑結構質量檢測 8128624.1混凝土結構檢測 855514.1.1混凝土強度檢測 8168134.1.2混凝土缺陷檢測 8166934.1.3混凝土耐久性檢測 8257944.2鋼結構檢測 9198684.2.1鋼材力學功能檢測 9109464.2.2鋼結構連接檢測 9219244.2.3鋼結構涂層檢測 9127184.3砌體結構檢測 9236624.3.1砌體強度檢測 9247714.3.2砌體缺陷檢測 9170164.3.3砌體抗震功能檢測 971504.4木結構檢測 9296244.4.1木材物理功能檢測 10245884.4.2木材力學功能檢測 1080444.4.3木結構連接檢測 10301824.4.4木結構防護檢測 103994第5章建筑功能功能檢測 1067275.1保溫隔熱功能檢測 1095555.1.1概述 10111765.1.2檢測方法 10266695.1.3評估標準 10128615.2防水功能檢測 11191055.2.1概述 11321075.2.2檢測方法 1146415.2.3評估標準 11107335.3通風功能檢測 1123485.3.1概述 11159295.3.2檢測方法 1147735.3.3評估標準 11140435.4噪音控制功能檢測 11125965.4.1概述 11273675.4.2檢測方法 11272715.4.3評估標準 1212459第6章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測 12280656.1電氣安裝工程檢測 12115946.1.1電氣設備安裝檢測 12237096.1.2電氣線路檢測 12199506.1.3電氣保護裝置檢測 12239496.1.4照明系統檢測 1281046.2給排水安裝工程檢測 12295396.2.1給水管道安裝檢測 1290206.2.2排水管道安裝檢測 12263706.2.3給排水設備檢測 12257096.2.4防水、防滲檢測 1225336.3暖通安裝工程檢測 1262756.3.1通風與空調系統檢測 1399896.3.2供暖系統檢測 13261436.3.3制冷系統檢測 13235206.3.4防護措施檢測 13185906.4智能化系統安裝工程檢測 1389156.4.1通信網絡檢測 13213966.4.2安防系統檢測 13248686.4.3智能家居系統檢測 13325546.4.4信息發布與顯示系統檢測 137786第7章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檢測 13113637.1建筑裝飾裝修材料檢測 13307807.1.1概述 13185817.1.2檢測內容 13154357.1.3檢測方法 14290807.2裝飾裝修施工質量檢測 1492977.2.1概述 14185517.2.2檢測內容 14190717.2.3檢測方法 14201407.3裝飾裝修工程驗收標準 14251647.3.1概述 14189827.3.2驗收內容 15247927.3.3驗收程序 15201487.4環保功能檢測 15228437.4.1概述 15162617.4.2檢測內容 15134337.4.3檢測方法 1529144第8章建筑工程質量安全評估 15271268.1工程質量安全原因分析 1587328.1.1設計階段原因分析 15175608.1.2施工階段原因分析 16140878.1.3使用階段原因分析 16250908.2工程質量安全風險評估 16272468.2.1風險識別 16175398.2.2風險評估 16281378.2.3風險控制 16219418.3工程質量安全監測與預警 1644868.3.1監測技術 16263378.3.2預警體系 16258778.3.3預警實施 16260118.4工程質量安全應急預案 16206928.4.1應急預案編制 16282198.4.2應急預案培訓與演練 17185658.4.3應急預案修訂與完善 1729465第9章建筑質量檢測與評估方法 1751759.1現場檢測方法 1799159.1.1目視檢查 17174789.1.2測量與測繪 1721289.1.3原位試驗 17210839.2實驗室檢測方法 17115719.2.1取樣方法 17162449.2.2力學功能試驗 17305329.2.3物理功能試驗 17161979.3無損檢測技術 18100809.3.1超聲波檢測 18172549.3.2雷達波檢測 18297589.3.3紅外熱像檢測 1833729.3.4激光檢測 18208499.4檢測數據分析與處理 18253829.4.1數據整理與統計 18121439.4.2數據分析 18121719.4.3評估方法 181219第10章建筑質量檢測與評估案例分析 181411610.1工程質量檢測案例分析 181275710.1.1案例一:某住宅樓混凝土強度檢測 182162010.1.2案例二:某商業綜合體鋼結構焊縫質量檢測 18715110.2工程質量評估案例分析 191668310.2.1案例一:某辦公樓工程質量評估 1935510.2.2案例二:某醫院建筑工程質量評估 19208710.3綜合功能評估案例分析 192253410.3.1案例一:某高層建筑綜合功能評估 191960310.3.2案例二:某城市綜合體綜合功能評估 192057210.4建筑工程質量問題處理與對策研究 191405110.4.1案例一:某住宅樓工程質量問題處理 191103510.4.2案例二:某大型體育場館工程質量問題處理與對策 19第1章建筑質量檢測與評估概述1.1建筑質量檢測的定義與作用建筑質量檢測是指通過科學、系統的檢測方法,對建筑物及其構件的功能、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等方面進行定量或定性的評價。其目的在于保證建筑物在設計使用年限內,滿足預定功能要求,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建筑質量檢測的主要作用如下:1)保證建筑物的安全與可靠性。通過檢測可以及時發覺潛在的安全隱患,防止建筑物在使用過程中發生安全。2)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檢測有助于發覺影響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因素,為維修、加固提供依據,從而延長建筑物使用壽命。3)為建筑設計和施工提供依據。通過對建筑質量檢測數據的分析,可以為建筑設計和施工提供優化建議,提高建筑物的整體功能。4)為建筑物維護與管理提供指導。建筑質量檢測可以為建筑物的日常維護與管理提供科學依據,降低維護成本。1.2建筑評估的目的與方法建筑評估是對建筑物在設計、施工、使用等階段進行全面、系統的評價,以確定建筑物的功能、安全性、經濟性等方面的水平。其主要目的如下:1)為政策制定提供依據。通過對建筑評估數據的分析,可以為相關部門制定建筑行業政策、規范和標準提供參考。2)提高建筑物的品質。建筑評估有助于發覺建筑物的不足之處,為建筑物的改進提供指導,從而提高建筑物品質。3)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建筑評估有助于保證建筑物在設計使用年限內的安全與可靠性,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建筑評估的主要方法如下:1)現場檢測。通過對建筑物的實地觀察、檢測,收集相關數據,為評估提供依據。2)文獻資料分析。收集建筑物的設計、施工、使用等相關資料,進行系統分析,為評估提供支持。3)專家評審。邀請具有豐富經驗的專家,對建筑物進行評審,提出評估意見。4)模擬分析。利用計算機模擬技術,對建筑物的功能、安全性等方面進行模擬分析,為評估提供科學依據。5)綜合評價。結合現場檢測、文獻資料分析、專家評審和模擬分析等方法,對建筑物進行全面、系統的評價。第2章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標準與規范2.1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2.1.1法律法規國家關于建筑工程質量檢測的法律法規主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這些法律法規為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據和保障。2.1.2國家標準我國建筑工程質量檢測國家標準主要包括《建筑工程質量檢測通用規范》(GB/T50300)、《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等。這些標準對建筑工程質量檢測的方法、程序、要求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2.2行業質量檢測規范2.2.1建筑工程行業質量檢測規范建筑工程行業質量檢測規范主要包括《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技術規范》(JGJ/T185)、《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等。這些規范對建筑工程各階段的質量檢測內容、方法、指標等進行了詳細規定,為工程質量檢測提供了技術依據。2.2.2建筑材料及構件行業質量檢測規范建筑材料及構件行業質量檢測規范主要包括《建筑材料試驗方法標準》(GB/T17657)、《混凝土結構試驗方法標準》(GB/T50152)等。這些規范對建筑材料及構件的質量檢測方法、指標、合格標準等進行了明確要求。2.3地方政策及要求2.3.1地方政策各地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及標準,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政策。這些政策對工程質量檢測的管理、監督、責任追究等方面進行了具體規定。2.3.2地方要求各地對建筑工程質量檢測的要求主要包括:加強工程質量檢測機構資質管理,規范工程質量檢測行為;加強對工程質量檢測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提高檢測人員素質;加大工程質量檢測監管力度,保證工程質量安全。2.3.3地方標準部分地方根據本地實際,制定了建筑工程質量檢測地方標準。這些標準對工程質量檢測的技術要求、方法、指標等方面進行了補充和完善,為地方工程質量檢測提供了依據。第3章建筑材料質量檢測3.1混凝土材料檢測3.1.1混凝土抗壓強度檢測(1)檢測方法采用立方體試件法、圓柱體試件法及現場檢測法對混凝土抗壓強度進行檢測。(2)檢測標準參照《混凝土強度檢驗標準》(GB/T500812019)進行。3.1.2混凝土抗拉強度檢測(1)檢測方法采用劈裂抗拉強度試驗、直接拉伸試驗等方法進行混凝土抗拉強度檢測。(2)檢測標準參照《混凝土抗拉強度檢驗標準》(GB/T500822009)進行。3.1.3混凝土耐久性檢測(1)檢測內容包括混凝土的抗碳化、抗滲、抗凍融等功能檢測。(2)檢測方法及標準參照《混凝土耐久性檢驗標準》(GB/T500822009)進行。3.2鋼筋材料檢測3.2.1鋼筋力學功能檢測(1)檢測內容包括鋼筋的抗拉強度、屈服強度、伸長率等功能指標。(2)檢測方法及標準參照《鋼筋力學功能試驗方法》(GB/T228.12010)進行。3.2.2鋼筋焊接接頭檢測(1)檢測內容包括焊接接頭的拉伸強度、彎曲功能、剪切強度等。(2)檢測方法及標準參照《鋼筋焊接接頭試驗方法》(GB/T137882017)進行。3.3砌體材料檢測3.3.1砌體抗壓強度檢測(1)檢測方法采用砌體抗壓強度試驗進行。(2)檢測標準參照《砌體抗壓強度檢驗標準》(GB/T501292011)進行。3.3.2砌體抗剪強度檢測(1)檢測方法采用砌體抗剪強度試驗進行。(2)檢測標準參照《砌體抗剪強度檢驗標準》(GB/T501292011)進行。3.4其他建筑材料檢測3.4.1木材檢測包括木材的含水率、密度、順紋抗壓強度等功能檢測。3.4.2建筑砂漿檢測包括建筑砂漿的稠度、抗壓強度、抗滲功能等檢測。3.4.3建筑涂料檢測包括涂料的附著力、遮蓋力、耐堿性等功能檢測。3.4.4建筑玻璃檢測包括建筑玻璃的透光率、抗沖擊功能、耐溫度變化功能等檢測。第4章建筑結構質量檢測4.1混凝土結構檢測4.1.1混凝土強度檢測(1)回彈法(2)超聲波法(3)雷達法(4)鉆芯法4.1.2混凝土缺陷檢測(1)裂縫檢測(2)空洞檢測(3)蜂窩檢測(4)滲漏檢測4.1.3混凝土耐久性檢測(1)碳化檢測(2)氯離子含量檢測(3)硫酸鹽侵蝕檢測(4)凍融循環檢測4.2鋼結構檢測4.2.1鋼材力學功能檢測(1)拉伸試驗(2)沖擊試驗(3)硬度試驗4.2.2鋼結構連接檢測(1)焊接連接檢測(2)螺栓連接檢測(3)鉚接連接檢測4.2.3鋼結構涂層檢測(1)涂層厚度檢測(2)涂層附著力檢測(3)涂層耐腐蝕功能檢測4.3砌體結構檢測4.3.1砌體強度檢測(1)原位軸壓法(2)扁式液壓儀法(3)切制砌塊法4.3.2砌體缺陷檢測(1)裂縫檢測(2)空洞檢測(3)傾斜檢測4.3.3砌體抗震功能檢測(1)振動臺試驗(2)擬靜力試驗(3)動力特性測試4.4木結構檢測4.4.1木材物理功能檢測(1)含水率檢測(2)密度檢測(3)吸濕性檢測4.4.2木材力學功能檢測(1)抗彎強度檢測(2)抗壓強度檢測(3)抗拉強度檢測4.4.3木結構連接檢測(1)榫卯連接檢測(2)螺栓連接檢測(3)釘連接檢測4.4.4木結構防護檢測(1)防腐處理檢測(2)防火處理檢測(3)防蟲處理檢測第5章建筑功能功能檢測5.1保溫隔熱功能檢測5.1.1概述保溫隔熱功能是衡量建筑節能功能的重要指標。本章主要介紹建筑保溫隔熱功能的檢測方法及評估標準。5.1.2檢測方法(1)熱流計法:通過測量熱流密度,計算保溫層的熱阻和熱導率。(2)紅外熱像法:利用紅外熱像儀檢測建筑表面的溫度分布,分析保溫隔熱功能。(3)穩態法:在穩定的熱環境下,測量建筑內外表面溫度和熱流,計算保溫隔熱功能參數。5.1.3評估標準參照我國現行建筑節能標準,對保溫隔熱功能進行評估。5.2防水功能檢測5.2.1概述防水功能是建筑質量的重要指標,本章介紹建筑防水功能的檢測方法及評估標準。5.2.2檢測方法(1)水壓試驗法:通過對建筑防水層進行加壓,檢測其防水功能。(2)淋水試驗法:模擬雨水侵襲,檢測建筑防水層的防水效果。(3)超聲波法:利用超聲波探測技術,檢測防水層的完整性。5.2.3評估標準參照我國現行防水技術規范,對建筑防水功能進行評估。5.3通風功能檢測5.3.1概述通風功能對室內空氣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章介紹建筑通風功能的檢測方法及評估標準。5.3.2檢測方法(1)風量法:通過測量通風系統的風量,評估通風功能。(2)風速法:測量室內外風速,計算通風換氣次數,評估通風效果。(3)示蹤氣體法:通過釋放示蹤氣體,測量其在室內的濃度變化,評估通風功能。5.3.3評估標準參照我國現行通風技術規范,對建筑通風功能進行評估。5.4噪音控制功能檢測5.4.1概述噪音控制功能是建筑環境舒適度的重要體現。本章介紹建筑噪音控制功能的檢測方法及評估標準。5.4.2檢測方法(1)聲級計法:測量建筑物內外噪聲級,評估噪音控制功能。(2)聲學參數法:通過測量混響時間、吸聲系數等聲學參數,評估建筑噪音控制功能。(3)現場模擬法:模擬實際使用場景,評估建筑噪音控制效果。5.4.3評估標準參照我國現行聲環境質量標準和建筑隔聲設計規范,對建筑噪音控制功能進行評估。第6章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測6.1電氣安裝工程檢測6.1.1電氣設備安裝檢測對電氣設備的安裝位置、固定方式、接線準確性等進行檢查,保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6.1.2電氣線路檢測對電氣線路的敷設方式、線纜類型、絕緣功能、接地系統等進行檢測,以保證線路安全可靠。6.1.3電氣保護裝置檢測對過載保護、短路保護、漏電保護等裝置的功能進行測試,保證其能及時準確地切斷故障電路。6.1.4照明系統檢測對照明設備的安裝、接線、開關控制等進行檢查,評估其光照效果和節能功能。6.2給排水安裝工程檢測6.2.1給水管道安裝檢測對給水管道的材質、規格、布局、連接方式等進行檢測,保證供水系統安全、衛生。6.2.2排水管道安裝檢測對排水管道的敷設、坡度、連接方式等進行檢測,以保證排水系統暢通無阻。6.2.3給排水設備檢測對水泵、閥門、水表等設備的功能、安裝質量和運行狀態進行檢測。6.2.4防水、防滲檢測對衛生間、廚房等區域的防水層、排水口等進行檢查,保證無滲漏現象。6.3暖通安裝工程檢測6.3.1通風與空調系統檢測對通風管道、空調設備的安裝、連接、運行功能等進行檢測,評估其通風與空調效果。6.3.2供暖系統檢測對供暖管道、散熱器、溫控裝置等的安裝、運行狀態進行檢測,以保證供暖效果。6.3.3制冷系統檢測對制冷設備的功能、安裝質量、運行狀態進行檢測,以保證制冷效果。6.3.4防護措施檢測對通風與空調系統的防護措施(如隔音、防火等)進行檢查,保證符合安全規范。6.4智能化系統安裝工程檢測6.4.1通信網絡檢測對通信線路、設備、接口等進行檢查,評估通信網絡的穩定性和傳輸速率。6.4.2安防系統檢測對視頻監控、入侵報警、門禁等安防設備的安裝、運行狀態進行檢測。6.4.3智能家居系統檢測對智能家居設備(如智能燈光、窗簾等)的安裝、控制功能、聯動效果等進行檢測。6.4.4信息發布與顯示系統檢測對信息發布系統的設備、軟件、顯示效果等進行檢查,保證信息傳遞準確、及時。第7章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檢測7.1建筑裝飾裝修材料檢測7.1.1概述本章主要介紹建筑裝飾裝修工程中常用材料的檢測方法及要求,以保證材料質量符合國家及行業標準。7.1.2檢測內容(1)涂料、油漆及其輔料;(2)板材、木材、木制品;(3)瓷磚、石材、玻璃;(4)壁紙、壁布、裝飾布;(5)金屬裝飾材料;(6)其他輔助材料。7.1.3檢測方法(1)取樣與制樣;(2)物理功能檢測;(3)化學功能檢測;(4)生物功能檢測;(5)環保功能檢測。7.2裝飾裝修施工質量檢測7.2.1概述本節主要闡述裝飾裝修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檢測方法,以保證施工質量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7.2.2檢測內容(1)施工工藝;(2)施工過程控制;(3)施工質量驗收;(4)常見質量問題及處理方法。7.2.3檢測方法(1)現場觀察;(2)實測法;(3)試驗法;(4)無損檢測。7.3裝飾裝修工程驗收標準7.3.1概述本節主要介紹裝飾裝修工程的驗收標準,包括驗收內容、驗收程序及驗收要求。7.3.2驗收內容(1)工程實體質量;(2)材料及構配件;(3)施工工藝及操作規程;(4)工程安全及環保要求。7.3.3驗收程序(1)自檢;(2)監理驗收;(3)業主驗收;(4)監督驗收。7.4環保功能檢測7.4.1概述本節主要闡述裝飾裝修工程環保功能的檢測方法,以保證工程對環境及人體健康的影響降至最低。7.4.2檢測內容(1)有害物質限量;(2)室內空氣質量;(3)噪聲及振動;(4)節能與保溫。7.4.3檢測方法(1)現場檢測;(2)實驗室檢測;(3)第三方檢測;(4)定期監測。第8章建筑工程質量安全評估8.1工程質量安全原因分析8.1.1設計階段原因分析在設計階段,工程質量安全原因主要包括設計不合理、設計標準不符合規范、設計計算錯誤等。本節將對這些原因進行詳細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8.1.2施工階段原因分析施工階段是工程質量安全高發期,主要包括施工管理不善、施工操作不規范、施工材料質量不合格等。本節將針對這些原因展開討論,并提出解決方案。8.1.3使用階段原因分析在使用階段,工程質量安全原因主要包括使用不當、維護保養不到位、設施老化等。本節將對這些原因進行剖析,并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8.2工程質量安全風險評估8.2.1風險識別對建筑工程質量安全風險進行識別,包括自然災害、人為因素、技術風險等。本節將詳細介紹風險識別的方法和步驟。8.2.2風險評估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對各類風險進行評估,分析風險的概率、影響程度和潛在損失。本節將闡述風險評估的方法和指標。8.2.3風險控制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制定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包括風險規避、風險減輕、風險轉移等。本節將探討風險控制策略及實施方法。8.3工程質量安全監測與預警8.3.1監測技術介紹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測的技術手段,包括現場監測、遠程監測、自動化監測等,并對各種監測技術的優缺點進行比較。8.3.2預警體系構建建筑工程質量安全預警體系,包括預警指標、預警閾值、預警方法等。本節將詳細闡述預警體系的構建過程。8.3.3預警實施根據預警體系,對建筑工程質量安全進行實時監測,發覺異常情況及時發出預警,采取措施防范發生。8.4工程質量安全應急預案8.4.1應急預案編制結合建筑工程特點,制定針對性的質量安全應急預案,包括類型、應急組織、應急資源、應急措施等。8.4.2應急預案培訓與演練對相關人員開展應急預案培訓,定期組織應急演練,提高應對突發的能力。8.4.3應急預案修訂與完善根據實際情況和演練反饋,不斷修訂和完善應急預案,保證其有效性和實用性。第9章建筑質量檢測與評估方法9.1現場檢測方法本章主要介紹現場檢測方法在建筑質量檢測與評估中的應用。現場檢測方法包括目視檢查、測量與測繪、原位試驗等。9.1.1目視檢查目視檢查是通過觀察建筑物的外觀、結構、構件及裝修等方面,發覺存在的問題。此方法簡便易行,適用于初步發覺建筑質量缺陷。9.1.2測量與測繪測量與測繪是對建筑物及其構件的尺寸、位置、變形等進行檢測。常用的測量方法有水準測量、經緯儀測量、全站儀測量等。9.1.3原位試驗原位試驗是在建筑物現場對構件或材料進行力學功能測試。主要包括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鋼筋抗拉強度試驗、砌體抗壓強度試驗等。9.2實驗室檢測方法實驗室檢測方法是對建筑物構件或材料進行取樣,送至實驗室進行試驗分析。本章主要介紹以下幾種方法:9.2.1取樣方法取樣方法包括鉆取、鋸取、切割等,要求取樣過程中不得影響建筑物的結構安全。9.2.2力學功能試驗力學功能試驗包括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鋼筋抗拉強度試驗、混凝土抗滲試驗等,以評估材料及構件的力學功能。9.2.3物理功能試驗物理功能試驗包括密度、吸水率、抗凍性等,以評估材料及構件的物理功能。9.3無損檢測技術無損檢測技術是通過非破壞性方法對建筑物進行檢測,主要包括以下幾種:9.3.1超聲波檢測超聲波檢測主要用于檢測混凝土、砌體等材料的內部缺陷、厚度及強度等。9.3.2雷達波檢測雷達波檢測主要用于探測建筑物內部的空洞、裂縫等缺陷。9.3.3紅外熱像檢測紅外熱像檢測通過檢測建筑物表面的溫度分布,發覺異常部位,從而評估建筑質量。9.3.4激光檢測激光檢測主要用于測量建筑物的變形、位移等,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等特點。9.4檢測數據分析與處理對檢測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是建筑質量檢測與評估的關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