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產品質量檢測技術指南_第1頁
工業產品質量檢測技術指南_第2頁
工業產品質量檢測技術指南_第3頁
工業產品質量檢測技術指南_第4頁
工業產品質量檢測技術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業產品質量檢測技術指南TOC\o"1-2"\h\u20023第1章緒論 4271421.1質量檢測的意義與任務 453841.1.1質量檢測的意義 4313931.1.2質量檢測的任務 4123251.2質量檢測技術的發展概況 5200011.2.1檢測方法的發展 592871.2.2檢測設備的進步 537001.2.3檢測標準的完善 5213091.2.4檢測技術的融合與創新 524423第2章質量檢測基本理論 5158832.1質量概念及其度量 583612.1.1質量的定義 595622.1.2質量的度量 5228062.2數據分析與處理 6251262.2.1數據收集 6238342.2.2數據整理 6248362.2.3數據分析 644582.3抽樣檢驗方法 6154822.3.1抽樣檢驗的概念 6298102.3.2抽樣檢驗的類型 659532.3.3抽樣檢驗方案 7112922.3.4抽樣檢驗的實施 77528第3章光學檢測技術 77303.1光學成像原理 729893.1.1幾何光學成像原理 7220563.1.2波動光學成像原理 7221563.1.3數字成像原理 7189023.2光學檢測儀器及其應用 858373.2.1顯微鏡 8283723.2.2攝影測量儀 8203913.2.3光譜儀 8167453.2.4光學傳感器 86733.3光譜分析技術 8168783.3.1光譜分析原理 8265883.3.2光譜分析方法 8175363.3.3光譜分析技術在工業檢測中的應用 95496第4章機械量檢測技術 9141654.1位移測量 9304964.1.1概述 9236944.1.2位移測量原理 9161364.1.3位移測量方法 970994.1.4位移測量技術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 910044.2力與壓力測量 9287874.2.1概述 971024.2.2力與壓力測量原理 9262804.2.3力與壓力測量方法 103084.2.4力與壓力測量技術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 10232024.3硬度測量 10169794.3.1概述 1086424.3.2硬度測量原理 10103974.3.3硬度測量方法 10108834.3.4硬度測量技術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 104000第5章電氣參數檢測技術 10218375.1電壓、電流測量 10176435.1.1電壓測量 1053985.1.2電流測量 11257795.2阻抗測量 1176625.2.1直流電阻測量 111845.2.2交流阻抗測量 11227465.3電能質量檢測 1128505.3.1電壓波動與閃變 11204045.3.2諧波含量 1134365.3.3功率因數 1163815.3.4電網頻率 1213215第6章無損檢測技術 12190326.1射線檢測 12139296.1.1X射線檢測 12295566.1.2γ射線檢測 12171016.1.3數字射線檢測 12252846.2超聲波檢測 12134466.2.1超聲波檢測原理 12223336.2.2超聲波檢測設備與探頭 13246596.2.3超聲波檢測應用 1314916.3磁粉檢測 13219516.3.1磁粉檢測原理 13237156.3.2磁粉檢測設備與磁粉 13317906.3.3磁粉檢測應用 1330808第7章熱工檢測技術 13197557.1溫度測量 1396507.1.1溫度測量的重要性 13159477.1.2溫度測量原理 14226257.1.3溫度測量方法 14161747.1.4溫度測量傳感器及其選用 1424447.2壓力測量 1452057.2.1壓力測量的重要性 14173417.2.2壓力測量原理 14240477.2.3壓力測量方法 1438517.2.4壓力測量傳感器及其選用 14209407.3流量測量 14183637.3.1流量測量的重要性 14107647.3.2流量測量原理 14314007.3.3流量測量方法 1557197.3.4流量測量儀表及其選用 1532309第8章化學分析檢測技術 15111498.1比色分析法 15295968.1.1基本原理 15282518.1.2儀器與設備 15316938.1.3操作步驟 15141038.1.4注意事項 1510938.2原子吸收光譜法 15250368.2.1基本原理 16295598.2.2儀器與設備 1649628.2.3操作步驟 16311788.2.4注意事項 16259238.3氣相色譜法 16131128.3.1基本原理 1648458.3.2儀器與設備 16263708.3.3操作步驟 17249138.3.4注意事項 1724109第9章智能檢測技術 17301939.1傳感器技術 17201149.1.1傳感器概述 17174289.1.2常用傳感器 1719989.1.3傳感器選型與設計 18103879.2數據采集與處理 18144229.2.1數據采集 18207439.2.2數據處理 1852369.2.3數據傳輸與存儲 18126379.3機器視覺檢測 18138279.3.1機器視覺概述 1889909.3.2圖像處理與分析 187939.3.3機器視覺檢測應用 18255839.3.4機器視覺系統設計 186922第10章質量檢測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 18539510.1汽車制造行業 19111910.1.1引言 191125010.1.2應用實例 192758310.2電子制造行業 19101810.2.1引言 1972410.2.2應用實例 19110210.3食品與藥品行業 191836210.3.1引言 19822010.3.2應用實例 1911710.4新能源行業 192831710.4.1引言 192137310.4.2應用實例 20第1章緒論1.1質量檢測的意義與任務工業產品作為現代經濟活動的核心物質基礎,其質量水平直接關系到企業競爭力和國家經濟發展。質量檢測作為保障和提升產品質量的關鍵環節,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1.1.1質量檢測的意義質量檢測是對工業產品在生產、加工、儲存、運輸和使用過程中的各項功能、指標進行科學、系統的檢查、測量、試驗和評價的活動。其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保障消費者權益。質量檢測可以保證產品質量符合國家和行業標準,滿足消費者對安全、可靠、適用、美觀等方面的需求。(2)提高企業效益。通過質量檢測,企業可以及時發覺和解決產品質量問題,降低不良品率,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3)促進技術進步。質量檢測推動企業采用先進技術、設備和工藝,提升產品品質,從而促進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4)維護國家利益。質量檢測有助于保障國家產品質量安全,提高我國在國際市場的地位,促進對外貿易的健康發展。1.1.2質量檢測的任務質量檢測的任務主要包括:(1)對產品進行全過程的監控,保證產品質量符合規定要求。(2)發覺產品質量問題,找出原因,采取措施進行改進。(3)為質量管理提供依據,制定和修訂產品質量標準。(4)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提升產品質量水平。1.2質量檢測技術的發展概況質量檢測技術伴工業生產的發展而不斷進步。從早期的手工檢測,發展到現在的自動化、智能化檢測,質量檢測技術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1.2.1檢測方法的發展質量檢測方法從傳統的感官檢測、機械檢測,逐漸向光學、聲學、電子、計算機等高新技術檢測方法轉變。如光學檢測技術、超聲波檢測技術、射線檢測技術、紅外檢測技術等。1.2.2檢測設備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質量檢測設備不斷更新換代。從簡單的量具、儀器,發展到現在的自動化檢測設備、在線檢測系統、多功能綜合檢測設備等。1.2.3檢測標準的完善我國質量檢測標準體系不斷完善,逐步與國際接軌。越來越多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等被制定和修訂,為質量檢測提供了科學、嚴謹的依據。1.2.4檢測技術的融合與創新質量檢測技術與其他領域技術的融合,如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大數據技術等,為質量檢測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檢測技術不斷創新,如人工智能檢測、遠程檢測等新興技術逐漸應用于實際生產過程。質量檢測技術在保障和提升我國工業產品質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第2章質量檢測基本理論2.1質量概念及其度量2.1.1質量的定義質量是指產品或服務滿足用戶需求和法律法規要求的程度。它是衡量產品或服務功能、可靠性、安全性、經濟性和環境適應性等方面特性的綜合指標。2.1.2質量的度量質量的度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功能指標:反映產品或服務的主要功能和技術功能,如強度、精度、速度等。(2)可靠性指標:描述產品或服務在規定條件下,保持正常功能的時間長度,如壽命、故障率等。(3)安全性指標:衡量產品或服務在正常使用過程中,對人身和財產安全的保障程度,如防護措施、率等。(4)經濟性指標:評價產品或服務的成本效益,如生產成本、使用成本、投資回收期等。(5)環境適應性指標:表征產品或服務對環境影響的承受能力,如抗腐蝕性、抗干擾性等。2.2數據分析與處理2.2.1數據收集在進行質量檢測時,首先要收集與產品質量相關的數據。數據來源包括生產過程、檢驗過程、用戶反饋等。數據收集應保證真實、準確、完整。2.2.2數據整理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包括數據清洗、數據排序、數據篩選等,以便于后續分析。2.2.3數據分析數據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推斷性分析和預測性分析。其中,描述性分析主要包括均值、方差、標準差等統計量;推斷性分析主要包括假設檢驗、相關分析等;預測性分析主要包括回歸分析、時間序列分析等。2.3抽樣檢驗方法2.3.1抽樣檢驗的概念抽樣檢驗是從一批產品中隨機抽取部分產品進行檢驗,根據檢驗結果判斷整批產品的質量狀況。抽樣檢驗具有經濟、高效的特點,適用于大批量產品的質量檢測。2.3.2抽樣檢驗的類型根據抽樣檢驗的目的和場合,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計數檢驗:以產品中的不合格品數量作為判斷依據,如AQL(可接受質量水平)。(2)計量檢驗:以產品的質量特性值作為判斷依據,如平均值、標準差等。(3)變量檢驗:對產品的質量特性值進行統計分析,如正態分布檢驗、方差分析等。(4)屬性檢驗:判斷產品是否具有某種屬性,如合格與不合格、缺陷與否等。2.3.3抽樣檢驗方案抽樣檢驗方案包括樣本量、抽樣方法和判定準則。合理的抽樣檢驗方案可以提高檢驗的準確性和經濟性。2.3.4抽樣檢驗的實施實施抽樣檢驗時,應遵循以下步驟:(1)確定抽樣檢驗方案。(2)隨機抽取樣本。(3)對樣本進行檢驗。(4)根據判定準則,判斷整批產品的質量狀況。(5)對不合格品進行處理,并對檢驗過程進行記錄。第3章光學檢測技術3.1光學成像原理光學成像技術是工業產品質量檢測中的一種重要手段,其基本原理是基于光的傳播和折射規律,通過光學系統將物體的圖像傳輸至檢測器上,從而實現對物體形態和尺寸的檢測。本節主要介紹光學成像的基本原理,包括幾何光學成像原理、波動光學成像原理以及數字成像原理。3.1.1幾何光學成像原理幾何光學成像原理是基于光線傳播的直線性和光程差原理。在幾何光學中,光被視為一條條相互平行的光線,通過透鏡、反射鏡等光學元件進行成像。本節將介紹凸透鏡、凹透鏡、反射鏡等光學元件的成像特性以及光學系統中的像差和像質評價。3.1.2波動光學成像原理波動光學成像原理是基于光的波動性和干涉、衍射現象。在波動光學中,光被視為一種電磁波,通過分析電磁波的傳播、干涉和衍射現象,可以研究光學系統的成像特性。本節將介紹干涉、衍射等現象在光學成像中的應用。3.1.3數字成像原理數字成像原理是將光學成像與數字技術相結合,通過圖像傳感器將光學圖像轉換為數字信號,從而實現對圖像的采集、存儲、傳輸和處理。本節將介紹CCD、CMOS等圖像傳感器的原理及其在光學檢測中的應用。3.2光學檢測儀器及其應用光學檢測儀器是利用光學原理實現質量檢測的設備,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科研等領域。本節主要介紹幾種常見的光學檢測儀器及其應用。3.2.1顯微鏡顯微鏡是利用光學原理對微小物體進行放大的儀器。根據成像原理可分為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等。本節將重點介紹光學顯微鏡的原理、分類及其在工業檢測中的應用。3.2.2攝影測量儀攝影測量儀是利用攝影技術對物體進行測量和分析的儀器。本節將介紹攝影測量儀的原理、分類及其在工業檢測中的應用,如三維掃描、變形測量等。3.2.3光譜儀光譜儀是利用光譜分析技術對物質成分進行檢測的儀器。本節將介紹光譜儀的原理、分類及其在工業檢測中的應用,如材料成分分析、環境監測等。3.2.4光學傳感器光學傳感器是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裝置,廣泛應用于工業自動化、生物醫學等領域。本節將介紹光學傳感器的原理、分類及其在工業檢測中的應用。3.3光譜分析技術光譜分析技術是基于物質的光譜特性進行成分檢測和性質分析的方法。本節主要介紹光譜分析技術的原理、分類及其在工業檢測中的應用。3.3.1光譜分析原理光譜分析原理是基于物質對光的吸收、發射和散射等光譜特性,通過分析光譜信息,獲取物質的成分、結構和性質。本節將介紹紫外可見光譜、紅外光譜、拉曼光譜等光譜分析技術的原理。3.3.2光譜分析方法光譜分析方法包括光譜吸收法、光譜發射法、光譜散射法等。本節將介紹這些方法在工業檢測中的應用,如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等。3.3.3光譜分析技術在工業檢測中的應用光譜分析技術在工業檢測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如材料成分分析、產品質量檢測、過程控制等。本節將結合實際案例,介紹光譜分析技術在工業檢測中的應用。第4章機械量檢測技術4.1位移測量4.1.1概述位移測量是工業產品質量檢測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涉及各類機械產品的功能評估。本節主要介紹位移測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4.1.2位移測量原理位移測量原理主要包括接觸式測量和非接觸式測量。接觸式測量有電感式、磁電式等;非接觸式測量有光學位移傳感器、激光位移傳感器等。4.1.3位移測量方法(1)機械式位移測量:如千分尺、百分表等;(2)電氣式位移測量:如電感式、電容式、電渦流式等;(3)光學式位移測量:如干涉法、光柵法等;(4)液壓式位移測量:如液壓缸活塞位移傳感器。4.1.4位移測量技術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1)機械加工精度檢測;(2)設備運行狀態監測;(3)結構變形監測;(4)自動化生產線控制。4.2力與壓力測量4.2.1概述力與壓力測量在工業產品質量檢測中具有重要意義,廣泛應用于機械制造、材料試驗、設備功能評估等領域。本節主要介紹力與壓力測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應用。4.2.2力與壓力測量原理力與壓力測量原理包括彈性式、電磁式、壓電式、光纖式等。其中,彈性式測量原理應用最為廣泛。4.2.3力與壓力測量方法(1)彈性式力測量:如彈簧秤、測力計等;(2)電磁式力測量:如電流式、電壓式等;(3)壓電式力測量:利用壓電效應,將力轉換為電信號;(4)光纖式力測量:利用光纖傳感器檢測力的變化。4.2.4力與壓力測量技術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1)材料試驗;(2)設備負載監測;(3)工業現場力與壓力控制;(4)動態力測量。4.3硬度測量4.3.1概述硬度是材料的一項重要功能指標,硬度測量在工業產品質量檢測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節主要介紹硬度測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應用。4.3.2硬度測量原理硬度測量原理包括劃痕法、壓入法、回彈法等。其中,劃痕法和壓入法應用最為廣泛。4.3.3硬度測量方法(1)劃痕法:如莫氏硬度計、維氏硬度計等;(2)壓入法:如布氏硬度計、洛氏硬度計等;(3)回彈法:如里氏硬度計。4.3.4硬度測量技術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1)材料功能檢測;(2)零部件質量控制;(3)熱處理工藝評估;(4)產品使用功能預測。第5章電氣參數檢測技術5.1電壓、電流測量5.1.1電壓測量電壓測量是電氣參數檢測的基礎,主要涉及交流電壓和直流電壓的測量。交流電壓測量通常采用交流電壓表或數字多用表進行,測量范圍可從幾伏到幾千伏不等。對于高電壓測量,應使用專門的隔離變壓器及高壓探頭,保證測量安全。直流電壓測量可使用直流電壓表或數字多用表,測量范圍同樣可根據需求選擇。5.1.2電流測量電流測量分為交流電流和直流電流測量。交流電流測量通常采用電流表或電流互感器,測量范圍可從毫安級到數千安培。對于高電流測量,可采用鉗形電流表,無需斷開電路即可進行測量。直流電流測量可使用直流電流表或數字多用表,測量范圍同樣可根據需求選擇。5.2阻抗測量阻抗測量是電氣設備功能評估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電阻和電抗的測量。阻抗測量可采用以下方法:5.2.1直流電阻測量直流電阻測量通常使用萬用表進行,測量范圍從毫歐到幾兆歐。對于低阻值的測量,可采用四線法降低測量引線電阻的影響。5.2.2交流阻抗測量交流阻抗測量可使用阻抗分析儀或網絡分析儀,測量頻率范圍可從幾十赫茲到幾十兆赫茲。通過測量電氣設備的阻抗曲線,可以評估其功能及穩定性。5.3電能質量檢測電能質量檢測主要用于評估電氣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對電網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參數的檢測:5.3.1電壓波動與閃變電壓波動與閃變反映電壓的穩定性,可采用專門的電能質量分析儀進行測量。測量結果應符合國家標準,以保證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行。5.3.2諧波含量諧波含量反映電氣設備對電網污染的程度。通過使用諧波分析儀,可以測量各次諧波的含量,進而評估設備的電能質量。5.3.3功率因數功率因數是衡量電氣設備能效的重要參數。可以使用功率因數表或電能質量分析儀進行測量,以提高設備的運行效率和降低能耗。5.3.4電網頻率電網頻率的穩定性對電氣設備的運行。電網頻率的測量可以使用頻率表或電能質量分析儀,保證設備在額定頻率下運行。通過本章的電氣參數檢測技術,可以對工業產品的電氣功能進行全面評估,為提高產品質量和運行穩定性提供保障。第6章無損檢測技術6.1射線檢測射線檢測作為一種無損檢測方法,通過射線穿透被測物體,利用射線與物質相互作用的特性來檢測工業產品中的內部缺陷。射線檢測技術主要包括X射線檢測、γ射線檢測和數字射線檢測等。6.1.1X射線檢測X射線檢測主要應用于金屬材料、焊接接頭、復合材料等工業產品的質量控制。其檢測原理是利用X射線源發出的射線穿透被測物體,經過射線探測器接收后,射線透射圖像,通過分析圖像來確定內部缺陷的位置、大小和形狀。6.1.2γ射線檢測γ射線檢測適用于厚壁部件、重型機械、管道等領域的檢測。與X射線檢測相比,γ射線具有更高的穿透能力,但分辨率較低。檢測過程中,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源發出的γ射線進行檢測,通過分析射線透射圖像來判斷產品內部缺陷。6.1.3數字射線檢測數字射線檢測技術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先進無損檢測方法。它采用數字探測器替代傳統的膠片,實現射線圖像的實時采集、處理和存儲。數字射線檢測具有高分辨率、高檢測效率和低輻射劑量的優點,適用于各種工業產品的質量檢測。6.2超聲波檢測超聲波檢測是利用超聲波在材料中的傳播特性,通過分析反射和透射的超聲波信號,來檢測產品內部缺陷的一種無損檢測方法。6.2.1超聲波檢測原理超聲波檢測原理基于超聲波在材料中的傳播速度和衰減特性。當超聲波遇到材料內部的缺陷時,部分能量會被反射回來,通過接收這些反射波,可以確定缺陷的位置、大小和形狀。6.2.2超聲波檢測設備與探頭超聲波檢測設備主要包括超聲波發射接收裝置、探頭、信號處理與分析系統等。探頭是實現超聲波發射和接收的關鍵部件,其設計需滿足不同檢測對象的功能要求。6.2.3超聲波檢測應用超聲波檢測廣泛應用于金屬材料、焊接接頭、復合材料、混凝土結構等領域的無損檢測。在實際應用中,需根據檢測對象的特點和檢測要求,選擇合適的探頭、頻率和檢測方法。6.3磁粉檢測磁粉檢測是利用鐵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引起磁場分布變化,使磁粉聚集在缺陷處形成磁粉痕跡,從而檢測出缺陷的一種無損檢測方法。6.3.1磁粉檢測原理磁粉檢測基于鐵磁性材料在外磁場作用下,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會產生漏磁場,使磁粉聚集在缺陷處。在合適的光照條件下,磁粉痕跡可直觀地顯示出缺陷的位置、大小和形狀。6.3.2磁粉檢測設備與磁粉磁粉檢測設備主要包括磁化電源、磁粉、照明裝置、放大鏡等。磁粉是磁粉檢測的關鍵材料,其功能直接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6.3.3磁粉檢測應用磁粉檢測廣泛應用于機械制造、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鐵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檢測。在實際應用中,需根據檢測對象的特點和檢測要求,選擇合適的磁化電流、磁粉和檢測工藝。第7章熱工檢測技術7.1溫度測量7.1.1溫度測量的重要性溫度是熱工領域中最基本、最關鍵的參數之一。準確測量溫度對于保證工業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和保障設備安全具有重要意義。7.1.2溫度測量原理溫度測量原理主要包括熱電偶、熱電阻、輻射溫度計等。各類溫度測量原理具有不同的適用范圍和特點。7.1.3溫度測量方法(1)接觸式溫度測量:通過熱電偶、熱電阻等傳感器與被測物體接觸,直接測量溫度。(2)非接觸式溫度測量:利用紅外輻射原理,無需與被測物體接觸即可測量溫度。7.1.4溫度測量傳感器及其選用介紹熱電偶、熱電阻、紅外傳感器等常見溫度測量傳感器及其選用原則。7.2壓力測量7.2.1壓力測量的重要性壓力是熱工過程中另一個關鍵參數,準確測量壓力對于保證設備正常運行、預防發生具有重要意義。7.2.2壓力測量原理壓力測量原理主要包括彈性式、電氣式、壓力傳感器等。各類壓力測量原理具有不同的優缺點。7.2.3壓力測量方法(1)彈性式壓力測量:利用彈性元件(如彈簧、膜片等)的變形來測量壓力。(2)電氣式壓力測量:通過電學量(如電阻、電容、電感等)的變化來測量壓力。7.2.4壓力測量傳感器及其選用介紹彈性式、電氣式、智能式等常見壓力測量傳感器及其選用原則。7.3流量測量7.3.1流量測量的重要性流量是熱工過程中需要監控的重要參數,準確測量流量對于優化生產過程、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義。7.3.2流量測量原理流量測量原理主要包括差壓式、速度式、容積式、質量式等。各類流量測量原理具有不同的適用范圍和特點。7.3.3流量測量方法(1)差壓式流量測量:利用流體流經節流裝置時產生的差壓來測量流量。(2)速度式流量測量:通過測量流體速度來計算流量。(3)容積式流量測量:測量流體通過測量室容積的變化來計算流量。(4)質量式流量測量:直接測量流體質量流量,如科氏力流量計。7.3.4流量測量儀表及其選用介紹差壓式、速度式、容積式、質量式等常見流量測量儀表及其選用原則。第8章化學分析檢測技術8.1比色分析法8.1.1基本原理比色分析法是基于物質的顏色與濃度之間的定量關系進行檢測的方法。該方法通過比較待測樣品與標準溶液的顏色深淺,確定待測物質的濃度。8.1.2儀器與設備(1)比色計(2)分光光度計(3)標準溶液(4)比色皿8.1.3操作步驟(1)配制標準溶液(2)制備待測樣品(3)進行比色測定(4)計算結果8.1.4注意事項(1)保證儀器設備的清潔與校準(2)避免光照、溫度等外界因素影響(3)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8.2原子吸收光譜法8.2.1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光譜法是基于待測元素在特定波長處吸收光線的強度與其濃度成正比關系的檢測方法。通過測定樣品中待測元素的特征譜線,可以確定其含量。8.2.2儀器與設備(1)原子吸收光譜儀(2)光源(3)單色器(4)檢測器(5)霧化器8.2.3操作步驟(1)樣品預處理(2)調整儀器參數(3)進行原子化(4)測定特征譜線(5)計算結果8.2.4注意事項(1)保證儀器設備的穩定與校準(2)選擇合適的波長和狹縫寬度(3)控制好霧化器的流速,防止樣品過度稀釋(4)注意樣品的保存與處理,避免污染8.3氣相色譜法8.3.1基本原理氣相色譜法是基于樣品中各組分在固定相和移動相(載氣)中的分配系數不同,從而實現各組分的分離與檢測。通過檢測器測定各組分的響應信號,可以確定其含量。8.3.2儀器與設備(1)氣相色譜儀(2)色譜柱(3)檢測器(4)載氣(5)樣品注射器8.3.3操作步驟(1)樣品制備(2)色譜柱安裝與老化(3)調整儀器參數(4)進行進樣與分離(5)檢測并記錄譜圖(6)計算結果8.3.4注意事項(1)選擇合適的色譜柱和檢測器(2)控制好柱溫、載氣流速等參數(3)保證樣品的純度和穩定性(4)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避免實驗誤差。第9章智能檢測技術9.1傳感器技術9.1.1傳感器概述傳感器作為智能檢測技術的基礎,其功能是感知被測物體的物理量或化學量,并將其轉換成可處理的電信號。本節主要介紹各類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功能特點及應用范圍。9.1.2常用傳感器(1)位移傳感器(2)速度傳感器(3)加速度傳感器(4)壓力傳感器(5)溫度傳感器(6)濕度傳感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