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079-2010 福建山地有機茶生產技術規范_第1頁
DB35T 1079-2010 福建山地有機茶生產技術規范_第2頁
DB35T 1079-2010 福建山地有機茶生產技術規范_第3頁
DB35T 1079-2010 福建山地有機茶生產技術規范_第4頁
DB35T 1079-2010 福建山地有機茶生產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35DB35/T1079—2010福建山地有機茶生產技術規范2010-10-26發布2010-12-10實施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福建山地有機茶生產技術規范*I1NY5020-2001無公害食品茶葉產4.1.3基地與常規農業生產區域間有明顯的邊界和隔離帶,以保證有機茶園不受污染24.2.1.2茶園四周,道路、溝渠兩邊及非宜茶地植樹種草,或保留自然植被,建立綠4.2.4.1隔離溝:橫向設在茶園與四周荒山陡坡、林地和農田交4.2.4.3橫溝:設在梯臺內側,與茶行平行,與縱35.2.1.1選擇適應當地氣侯、土壤和所制茶類,并對當地主要病蟲害有較強抗46.1.2.2鋪草時期:依鋪草目的選在茶苗移栽后、雨季來臨前、旱季來臨6.1.3.1土壤深厚、松軟、肥沃,樹冠覆蓋度大的茶園可實行減耕。一般56.2.1.2畜禽肥等農家肥使用前須經無害化處理。原則上就地生產使用,53餅肥(包括菜籽餅、豆籽餅、棉籽餅、芝不含合成添加劑的泥炭、褐炭、風化煤等6用7用6.2.4.1種植綠肥。利用幼齡與低改茶園行間、梯壁及空隙地種植綠肥,6.2.5.1根據土壤理化性質、茶樹長勢、產量表現、不同茶類養分需求及7.1.4科學修剪。在塑造豐產樹冠的同時可將分布在茶叢中上部的病7.2.1人工捕殺。茶毛蟲、茶尺蠖、茶蠶、蓑蛾類、卷葉蛾類、茶麗89保年發生代數多,以第3、4、5代(6~春茶初期,老葉發病率46%時春茶期,氣溫在16℃~24℃,相對濕度80%以上;或葉發病率6%8.1.3修剪枝葉一般留在園內培肥土壤。病蟲枝條和粗干枝則應清除出園,病8.1.4重修剪和臺刈改造的茶園應清理樹冠,應使用波爾多液沖洗樹干,以防8.2.1根據茶樹生長特性和成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