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課題綜合集訓(二十二)“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形成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時間:75分鐘分值: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2024·天一大聯考)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官學教化的破產,商、周以來的“學在王官”日益轉向了“學在私門”。這一改變()A.是百家爭鳴局面推動的結果B.奠定了儒學形成的社會基礎C.促進了新學問分子群體形成D.加速了各家學派思想的融合C[材料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教化由官府壟斷轉變為出現民間私學,說明春秋戰國時期,分封制、宗法制瓦解,教化層面由官府限制為貴族服務,下移為有教無類,有利于處于下層的貴族或一般的民眾接受教化,簡單形成在貴族之外的新的學問分子階層,故選C項;百家爭鳴局面是題干現象的結果而非影響,解除A項;儒學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的一家學派,百家爭鳴是儒學形成的社會基礎,解除B項;題干現象與各家思想的融合無關,解除D項。]2.(2024·懷化模擬)《論語》強調:“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呂氏春秋》則說:“忠孝,人君人親之所甚欲也。”后者對孝的相識()A.與前者本質相同 B.更強調個人道德修養C.體現了時代潮流 D.更強調宗法血緣觀念C[依據材料“忠孝,人君人親之所甚欲也”可知,忠孝符合統治階級和社會的須要,且《呂氏春秋》是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編訂的,糅合了百家精華,形成雜家,超越了儒家仁政的目標,順應了中心集權的時代潮流,故選C項;儒家提倡孝道,意在實施仁政,而《呂氏春秋》提倡忠孝,意在培育忠君思想,加強君權,后者對前者有發展,解除A項;儒家強調孝是個人道德問題,而《呂氏春秋》強調忠孝是社會須要,解除B項;《呂氏春秋》強調的是為君主服務,解除D項。]3.(2024·德州檢測)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產論”和“輕徭薄賦”,墨家的“節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論,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現表明()A.民本思想成為社會主流思想B.統治者留意對私產的愛護C.社會階級沖突得到有效緩和D.生產關系領域發生了變革D[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發展,土地私有制確立,生產關系領域發生了重大變革,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于是“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富民思想”,D項符合題意;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并沒有特定的社會主流意識形態,民本思想也不行能上升到社會主流思想的高度,A項錯誤;題干所列舉的是各學派的主見,不代表統治者留意對私產的愛護,B項錯誤;春秋戰國時期,戰亂頻繁,社會動蕩,社會沖突尖銳而不是緩和,C項錯誤。]4.(2024·泉州質檢)戰國時期道家人物列子在《兩小兒辯日》中說,孔子游歷看到兩個小孩爭論太陽遠近問題:一個小孩認為,早上太陽離我們近,理由是早上的太陽比中午看起來要大;另一小孩認為,中午太陽離我們近,理由是中午的太陽比早上感覺熱??鬃訜o法作出推斷。材料反映了()A.諸子百家之間的爭鳴日趨激化B.儒家思想的統治權威受到挑戰C.人們對自然宇宙現象提出思索D.私學發展提高了兒童學問水平C[《兩小兒辯日》的故事體現出戰國時期人們對自然現象的關注和思索,故選C項;材料并未體現出諸子間思想爭鳴的激化,解除A項;西漢時期儒家思想成為正統思想,戰國時期儒家思想還不是“權威”,解除B項;材料中并未提及私學的發展,解除D項。]5.(2024·德州模擬)荀子認為:“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好利多詐而危。欲近四旁,莫如中心,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禮也。”由此可見,荀子認為禮的主要社會功能是()A.規范統治秩序 B.創建中心集權制度C.借助權術治國 D.實現人際關系和諧A[“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的意思是稱王天下的君主確定住在天下的中心地區,這是對“禮”的一種總結,由此可知“禮”的主要社會功能是規范統治者的統治秩序,與中心集權制度無關,故選A項,解除B項;主見在治國時“法、術、勢”結合的是韓非子,解除C項;荀子主見用“禮”來規范統治秩序,而不是實現“人際關系的和諧”,解除D項。]6.(2024·益陽模擬)在對秦國進行細致視察后,荀子贊揚秦國國民的淳樸畏法,百吏的恭儉忠信,士大夫的明通而公,朝廷的行政效率,他將秦治視為古代志向政治一般的典范。同時他也發覺了秦治的根本問題在于“無儒”。由此可知,荀子()A.維護了儒學的尊嚴B.留意汲取法家思想精華C.推崇禮法結合治國D.相識到秦朝存在的危機C[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戰國后期的儒家的代表荀子主見禮法并用,即荀子確定法,但也認為儒學很重要,故選C項;荀子確定“秦治”說明重視法家思想,因而“維護儒學尊嚴”的說法不合適,解除A項;荀子在確定“秦治”的同時認為其缺點在于沒有儒學,解除B項;荀子生活于戰國后期,D項與題干“秦國”不符,解除。]7.聞名學者仲大軍認為墨家思想是橫亙在封建集權專制統治道路上的一座巨大障礙,是先秦時期的民主思想,就是這種特性導致了墨家在中國歷史上的神奇消逝。以下能支持這種觀點的是()A.“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B.“是故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子”C.“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D.“國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亂賊”B[A項是說政令、思想、言語、行動要與圣王的意志相統一,要求建立至上而下的嚴格的統治制度,解除;C項表述的是墨子“兼相愛,交相利”的思想,D項是墨子的“非攻”思想,均不能體現其民主性,解除;墨子以“賢”選天子及各級官員的思想突破了封建王族世襲的體制,有確定的民主性,B項符合題意。]8.(2024·岳陽二模)“天下”一詞在中國古典文獻中出現較早,春秋戰國時期很多思想家提出過關于“天下”的主見。其中《韓非子》中就有“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等等。這反映出這一時期()A.諸子百家致力于爭霸斗爭B.法家思想汲取了百家之長C.為秦統一六國奠定思想基礎D.國家統一是歷史發展趨勢D[依據材料“春秋戰國時期很多思想家提出過關于‘天下’的主見”可知,此時國家統一成了眾多思想家的共識,統一成了歷史發展的必定趨勢,故選D項;諸子百家并非都致力于爭霸斗爭,如墨家主見“非攻”,解除A項;法家思想不是各家思想之長的集合,解除B項;韓非的思想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思想基礎,解除C項。]9.(2024·天津檢測)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說:“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禮樂,一統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繼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辈牧现饕w現了董仲舒()A.“大一統”思想 B.君權神授思想C.天人感應思想 D.“三綱五?!彼枷隑[依據“王者必受命而后王”“通以己受之于天也”可知,董仲舒認為君主受命于天,體現出君權神授思想,故選B項;“大一統”思想是政治和思想文化上的統一,材料無法體現,解除A項;天人感應指天意與人事的交感相應,認為天能干預人事,預示災祥,人的行為也能感應上天,不符合題意,解除C項;材料信息與“三綱五?!睙o關,解除D項。10.(2024·株洲檢測)董仲舒高揚“崇儒更化”旗幟,找尋到與地主制經濟最相契合的文化形態——涵蓋陰陽家及法家的新儒學。之后,漢代帝王在實際運用中,大都儒法兼采,漢宣帝曾說:“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由此可知漢代儒學()A.具有包涵性和政治張力B.尚未確立天下獨尊的地位C.適應了農業經濟的發展D.無法解決困難的社會問題A[由“涵蓋陰陽家及法家的新儒學”“大都儒法兼采”“本以霸、王道雜之”等信息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漢代儒學具有包涵性和政治張力,故選A項;漢武帝時期已經確立儒學的官方正統地位,故解除B項;材料未體現漢代儒學與農業經濟的聯系和能否解決困難的社會問題,故解除C、D兩項。]11.(2024·漳州三模)公元前110年起,漢武帝前后實行了5次大規模的登泰山封禪,祭天地活動,這一系列活動()A.開創“大一統”的政治局面B.踐行“獨尊儒術”的治國理念C.彰顯君權神授理論的合法性D.震懾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企圖C[登泰山封禪、祭祀天地活動,這些行為意味著君權和天意結合,彰顯了君權神授理論的合法性,C項正確;題干與“大一統”無關,解除A項;獨尊儒術是思想領域的舉措,題干是政治行為,解除B項;D項與材料無關,解除。]12.(2024·湖北八校聯考)有學者認為:“自漢武以后,名雖尊儒,然以帝王之利便為本位以說明儒書,以官家說明為楷模而禁人自由思索。后人所研讀的儒家經典不是經典本身,只是經典的注……儒家的精神,孔子的精神,透過后代注疏的凸凹鏡后已是變歪了的。”該觀點意在強調()A.儒學公信力遭到了普遍質疑B.漢代儒學思想以帝王為本位C.儒學日益僵化逐步走向衰落D.漢代儒學成為官方正統思想B[由材料“以帝王之利便為本位以說明儒書,以官家說明為楷模而禁人自由思索”可知,帝王利用儒書,官方限制思想,導致儒學失去本真意義而服務于封建專制統治,故選B項;正式的目的是限制思想,儒學作為官方主流思想其地位是穩定的,解除A項;明清時期儒學日益僵化,與材料時間不符,解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統治者利用儒家思想維護統治,解除D項。]13.(2024·廈門質檢)漢朝雩祭(雨神祭祀)中,有設土龍求雨的明確規定,包括了長短、數量、方位、距離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還辟專章詳敘設土龍求雨的祭祀儀式。由此可見,當時()A.佛教龍王觀念與本土崇龍傳統融合B.神靈崇拜是鞏固統治的重要方式C.龍的形象起先成為中華民族的圖騰D.道教方術沖擊了儒學的正統地位B[材料所述的對土龍的重視,體現了統治者運用神靈崇拜的方式來鞏固以小農經濟為基礎的封建專制統治,故B項符合題意;材料未提及佛教的龍王觀念,解除A項;C項表述錯誤,解除;道教是東漢時期創立的,材料沒有關于道教的信息,解除D項。]14.(2024·湖南五市聯考)“春秋決獄”是指西漢在審理案件時不適用已有的法律條文,而是用儒家經義(即儒家所宣揚的倫理道德),特殊是孔子修訂的《春秋》一書中的“微言大義”,附會漢朝法律,作為審判的依據。據此可知()A.法律規范與道德規范相統一B.司法判決遭到了嚴峻的破壞C.倫理綱常成為立法基本原則D.基本上維護了法律的權威性A[材料中“春秋決獄”的史實說明,西漢將儒家倫理道德融入案件審理中,體現了法律規范與道德規范相統一,故選A項;“春秋決獄”表明西漢案件審理留意倫理道德,會使司法判決更敏捷,而非遭到嚴峻破壞,解除B項;儒家經義只是“附會漢朝法律”,并不能成為立法的基本原則,解除C項;以儒家經義附會漢朝法律作為審判的依據,體現了儒家地位的提高,但會減弱法律的權威性,解除D項。]15.(2024·龍巖模擬)漢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朝廷“令民有能通一經者,免本身徭賦。”這一政策的推行()A.促使儒學起先走向政治化B.有利于主流思想在民間推廣C.為察舉制推行奠定了基礎D.提升了整個社會的文化水平B[材料這一政策強調“能通一經者,免本身徭賦”,激勵民眾學習儒家經學,有利于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在民間的推廣,故選B項;A項是在漢元帝之前的漢武帝時期,解除;材料反映了政府在民間推廣儒家思想,但沒有體現出對察舉制和社會文化水平的影響,解除C、D兩項。]16.(2024·廣東省新高考適應性測試)漢代,儒學拋棄了戰國時期孟子的“君輕”論和荀子的“從道不從君”論,代之以法家的“尊君卑臣”論,起先了“外王”對“內圣”的利用與壓制。這一轉變()A.表明儒法思想起先融合B.加快了儒學的政治化進程C.根源于佛道思想的沖擊D.減弱了儒學倫理的教化作用B[“儒學……代之以法家的‘尊君卑臣’論,起先了‘外王’對‘內圣’的利用與壓制”說明儒家思想符合統治者的利益和政治須要,漸漸政治化,故選B項;戰國時期荀子思想中就帶有了融合儒家和法家思想的禮法并用的主見,解除A項;佛教、道教對儒學形成沖擊是在魏晉之后,解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儒學的倫理教化功用,解除D項。]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第17、18題各14分,第19、20題各12分,共52分)17.(2024·山東模擬)治國理政是中國古代思想家關注的問題之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子適衛,冉有仆。子曰:“庶矣哉(人口真多呀)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子曰:“富之?!比接性唬骸凹雀灰?,又何加焉?”子曰:“教之。”材料二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凡為國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則民無所游食,民無所游食則必農。民事農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豆茏印ぶ螄?1)依據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治國理政思想,并結合時代背景指出其目的。(6分)(2)結合商鞅變法,說明材料二反映的治國理政思想有何意義。(8分)[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思想”,依據“富之”“教之”等信息回答;其次小問“目的”結合春秋時期的社會背景回答。第(2)問,依據“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凡為國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等信息并結合所學學問回答。[答案](1)思想:使人民富有;留意社會教化。(2分)目的:面對社會大變革時期的禮崩樂壞,為了緩和沖突,穩定社會秩序。(4分)(2)材料二提出重農抑商和富國富民思想。(2分)商鞅變法實行廢井田、開阡陌,嘉獎耕織,重農抑商的措施。(2分)調動了農夫的生產主動性,推動農業發展;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為國家富強、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4分)18.(2024·襄陽五校模擬)(節選)儒家思想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主流。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孔子極力提倡仁人君子之道。從志向人格的意義講,孔子所謂的仁人君子不僅應關切個人自我道德品行修養,具備忠信、孝悌、克己、禮讓、好學、知勇、仁恕等諸美德,而且更應懷抱經世濟民的情懷,“老者安之,摯友信之,少者懷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林存光《孔子新論》材料二漢武帝時期,儒學確立了獨尊地位,呈現繁盛之勢。魏晉南北朝時,中國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間廣為傳播,外來宗教佛教在中國盛行,儒學自身也起先汲取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發展。隋唐時期,儒學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歸儒”,主見以儒學為主,調和并汲取佛教、道教的理論;在此基礎上,唐朝統治者整體而言,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面對佛教和道教的發展,儒學的正統地位也受到挑戰,唐中期的韓愈領先提出復興儒學,用儒學的天命論和封建綱常來反對佛教的觀點,鞏固儒學主流思想的統治地位。(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應具備怎樣的品德?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孔子提出這一主見的實質。(4分)(2)依據材料二簡要概括從漢至唐推動儒學地位改變的緣由。(10分)[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品德”,依據材料一“不僅應關切個人自我道德品行修養……而且更應懷抱經世濟民的情懷”等信息回答。其次小問“實質”,結合孔子的主見并結合所學學問回答。第(2)問,依據材料二“中國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間廣為傳播,外來宗教佛教在中國盛行”“唐朝統治者整體而言,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學自身也起先汲取佛教和道教的精神”“唐中期的韓愈領先提出復興儒學”等信息回答。[答案](1)品德:留意個人自我修養,具有經世濟民情懷。(2分)實質:穩定社會秩序,維護奴隸主貴族的統治。(2分)(2)佛教、道教的傳播沖擊了儒家的地位;封建政府文化政策的調整(或唐代統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家思想的不斷發展;儒學家努力維護儒家正統地位。(10分)19.(2024·惠州調研)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物言論或主見孔子“均無貧”,“修文德”,“道之以政,齊之以刑……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墨子統治者對小民要“兼相愛,交相利”孟子仁政,以德服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董仲舒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體也柳宗元吏為民役黃宗羲天下為主,君為客康有為天下之公,非一人之私梁啟超反對“君為政”,主見“民為政”孫中山平均地權,節制資本——摘編自崔之清《儒學的民本思想初探》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選取一個或者幾個人物的言論或主見,圍繞“民本”自行擬定一個詳細的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言之有理,表述清楚)(12分)[解析]本題可結合所學學問從先秦時期的民本思想發展的角度概括。如選取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可定論題為先秦時期儒家民本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論證角度可從以下選取:不同時代的民本內涵有所區分;古代民本思想為統治者供應治國策略;先秦時代的儒家奠定了中國特色民本思想的基調,只要言之成理亦可。[答案]示例:選取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論題:先秦時期儒家民本思想的繼承和發展。(2分)論證:春秋末年,孔子創立了儒家思想,其核心之一是“仁”。要求統治者“道之以政,齊之以刑……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反對苛政和隨意刑殺,體現了民本思想。(4分)戰國時期,孟子在繼承孔子“民本”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仁政觀念,強調統治者以德服人,并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為統治者治理國家提出治國策略。戰國時期的荀子也提出過“君舟民水”的民本觀念等。(4分)由此可見,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家主要代表思想家的觀念中都體現了民本思想,戰國時期的民本思想是對春秋孔子民本思想的繼承和發展。(2分)其他示例:相關論題:不同時代的民本內涵有所區分;古代民本思想為統治者供應治國策略;先秦時代的儒家奠定了中國特色民本思想的基調;近代的民本思想吸納和融合了西學等。(其他論題,只要言之成理,均可給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泵裰煤弥?,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抖Y記·高校》《漢書·循吏傳》載,西漢元帝時,南陽郡太守召信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軍事理論課程考試試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科學研究方法論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口腔醫學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歷史學科知識水平考試試題及答案
- 和公司包工合同協議
- 民事交通調解協議書模板
- 武漢口譯服務合同協議
- 品牌傳媒公司合同協議
- 商業用氣合同協議
- 比亞德購車合同協議
- 網絡教育能VS不能取代傳統教育形式辯論賽-反方辯詞一辯、二辯、三辯、四辯發言稿
- 軟件工程實驗報告 概要設計
- 心衰評估量表
- 應用翻譯-華東交通大學中國大學mooc課后章節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大學生性健康教育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南昌大學
- 2、圓口綱完整版課件
- JB/T 20173-2016輥壓干法制粒機
- 外科護理學題庫(中專)
- DB2110T 0004-2020 遼陽地區主要樹種一元、二元立木材積表
- 建設工程施工項目每日“防高墜三檢”檢查記錄表
- 住建部《建筑業10項新技術(2017版)》解讀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