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標準射線檢測_]_藝規程制定2023/07/06
1、目的
本工藝規程是依據NB/T47013-2024《承壓設備無損檢測》的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第2部分:
射線檢測,并結合我公司的實際狀況進行制定。凡按國內規范設計、制造的鍋爐、壓力容
器需作射線檢測時,均應執行本工藝。本工藝自實施之日起,代替CKMT63001/06C。
2、適用范圍
本工藝規程規定了2?50mm的鍋爐、壓力容器全熔化焊對接接頭和角接接頭的X射線
檢測方法及質量等級評定要求。
鍋爐、壓力容器的有關支承件和結構件的對接接頭射線檢測,也可參照運用。
文件編制部門質控部編制人
校對人部門負責人
會簽欄
審批人生效日期
部門份數部門份數
經理部4管理部0
分發部門技術部2生產管理部0
制造部1質控部2
選購0財務部0
營業部0
修訂
年月日修訂記錄
編號
R0
R1換版
R2換版
R3換版
R4換版
R5換版
R6換版
R7標準換版
修訂歷史
3引用標準及規程
GB/T12604.2無損檢測術語射線照相檢測
TSGZ8001-2024特種設備無損檢測人員資格考核與監督管理規則
GB/T11533標準對數視力表
NB/T47013.1-2024承壓設備無損檢測第1部分:通用要求
NB/T47013.2-2024承壓設備無損檢測第2部分:射線檢測
GB/T19802無損檢測工業射線照相觀片燈最低要求
GB/T23901.2無損檢測射線照相底片像質
GBZ117工業X射線探傷放射衛生防護標準
GBZ132工業Y射線探傷放射防護標準
JB/T5075無損檢測射線照相檢測用金屬增感屏
JB/T7902射線照相用線型像質計
GB/T19348.1無損檢測工業射線照相膠片第1部分:工業射線膠片系統的分類
GB/T19348.2無損檢測工業射線照相膠片第2部分:用參考值方法限制膠片處理
GB18871電離輻射防護及輻射源平安基本標準
TSGG0001-2024鍋爐平安技術監察規程
GB/T16507-2024鍋殼鍋爐
GB/T16508-2024水管鍋爐
TSGR0004-2024固定式壓力容器平安技術監察規程
TSGR0005-2024移動式壓力容器平安技術監察規程
GB150-2024壓力容器
4術語和定義
4.1透照厚度W
射線照耀方向上材料的公稱厚度。多層透照時,透照厚度為通過的各層材料公稱厚度之和。
4.2工件至膠片距離b
沿射線束中心測定的工件受檢部位射線源側表面與膠片之間的距離。
4.3射線源至工件距離f
沿射線束中心測定的射線源與工件受檢部位近源側表面之間的距離。
4.4焦距F
沿射線束中心測定的射線源與膠片之間的距離。
4.5射線源尺寸d
射線源的有效焦點尺寸
4.6圓形缺陷
長寬比不大于3的氣孔、夾渣和夾鴿等缺陷。
4.7條形缺陷
長寬比大于3的氣孔、夾渣和夾鴇等缺陷。
4.8透照厚度比K
一次透照長度范圍內射線束穿過母材的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之比。
4.9一次透照長度
符合標準規定的單次曝光有效檢測長度。
4.10底片評定范圍
本部分規定底片上必需視察和評定的范圍。
4.11缺陷評定區
在質量份級評定時,為評價缺陷數量和密集程度而設置的肯定尺寸區域,可以是正方形或長方
形。
4.12雙膠片透照技術
暗盒內裝兩張膠片和三片增感屏(前、中、后屏)進行曝光,在觀片燈上采納雙片疊加方式進
行底片視察的透照技術。
4.13小徑管
外直徑Do小于或等于100mm的管子。
5檢測人員
5.1射線檢測人員未經矯正或經矯正的近(小數)視力和遠(距)視力應不低于5.0(小數記錄
值為L0),測試方法應符合GBH233的規定。評片人員的視力應每年檢查一次。
5.2射線檢測人員必需按TSGZ8001-2024《特種設備無損檢測人員資格考核與監督管理規則》
要求進行培訓考核,取得射線資格證書。并且由公司向中國特種設備檢驗協會進行執業注冊后,
只能從事射線檢測方法與等級的無損檢測工作。
5.3射線檢測人員資格級別分為I級(初級)、II級(中級)和HI級(高級)。
5.4質量等級評定及檢測報告簽發應由取得n級或m級資格證的人員擔當,且資格證應在有效
期內。
5.5射線檢測人員上崗前應進行輻射平安學問的培訓,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員證。
6.檢測設備和器材
6.1X射線檢測設備
型號焦點尺寸min最大穿透厚度nun
XXG-20242.0X2.030
XXG-25052.0X2.040
XXG-2505FZ2.0X2.037
XXG-3005Q2.5X2.550
XXG-3005FZ1.0X3.542
XXH-3005ZB1.0X3.540
6.2射線膠片
膠片系統依據GB/T19348.1分為六類,即Cl、C2、C3、C4、C5和C6類。C1為最高類別,
C6為最低類別。膠片系統的特性指標見附錄膠片制造商對所生產的膠片進行系統性能測試
并供應類別和參數。膠片處理方法、設備和化學藥劑可依據GB/T19384.2的規定,用膠片制造
商供應的預先曝光膠片測試進行測試和限制。
A級和AB級射線檢測技術應采納C5類或更高類別的膠片,B級射線檢測應采納C4類或更
高類別的膠片。
6.3觀片燈
觀片燈的主要性能應符合GB/T19802的有關規定,最大亮度應能滿意評片的要求。
6.4黑度計
6.4.1.黑度計可測的最大黑度應不小于4.5,測量值的誤差不超過±0.05。
6.4.2黑度計首次運用前應進行核查,以后至少每6個月應進行一次核查。在工作起先時或連
續工作超過8小時后應在擬測量黑度范圍內選擇至少兩點進行檢查?
6.4.3.黑度計定期核查方法
a).接通黑度計外接電源和測量開關,預熱10分鐘左右。
b).用標準黑度片的零黑度點校準黑度計零點,校準后順次測量黑度片上不同黑度的各點
的黑度,記錄測量值。
c).按b條規定反復測量3次。
cl).計算出各點測量值的平均值,以平均值與黑度片該點的黑度值之差作為黑度計的測量
誤差.
e).對黑度不大于4.5的各點的測量誤差均應不超過±0.05,否則黑度計應核查、修理或
報廢。
黑度計核查要進行記錄,黑度計檢查無需記錄。
6.5標準密度片
標準密度片應至少有8個肯定間隔的黑度基準,且能覆蓋0.3-4.5黑度范圍,應至
少每2年校準一次。必需特殊留意標準密度片的保存和運用條件。
6.6增感屏
射線檢測應運用金屬增感屏或不用增感屏,金屬增感屏應滿意JB/T5075的要求,增感屏應完
全干凈、拋光和無紋道。
6.6.2運用增感屏時,膠片和增感屏之間應接觸良好,應定期用干凈紗布蘸乙醛或四氯化碳擦
洗增感屏。
增感屏的材料和厚度
X射線源前屏后屏
材料厚度mm材料厚度mm
X射線O100KV?150KV)鉛0.02-0.10鉛0.02-0.15
X射線O150KV?250KV)鉛0.02-0.15鉛0.02-0.15
X射線O250KV-500KV)鉛0.02-0.20鉛0.02-0.20
7像質計
像質計是用來檢查透照技術和膠片處理質量的。衡量質量的參數是像質計靈敏度值。它等
于底片上能識別出的最細金屬絲的線編號。
6.7.1線型像質計的型號和規格
通用線型像質計和等徑線型像質計的型號和規格應符合JB/T7902的規定。
6.7.2像質計標記及代號
像質計應具有下列標記:
像質計材料代號一一Fe;
像質計材料一一碳素鋼
適用材料范圍一一鋼
6.8暗室平安照明時間確定
膠片應在膠片制造商所舉薦的平安燈光條件下進行暗室處理,暗室平安照明時間的確定方法可
參考附錄E進行。
7.射線檢測技術等級
7.1射線檢測技術分為三級:A級--低靈敏度技術;B級--中靈敏度技術;C級--高靈敏度技術
7.2射線檢測技術等級選擇應符合相關法規、規范、標準和設計技術文件的要求,同時還應滿
意合同雙方商定的其它技術要求。承壓設備對接焊接接頭的制造、安裝、在用時的射線檢測,
一般應采納AB級射線檢測技術進行檢測。對重要設備、結構、特殊材料和特殊焊接工藝制作
的對接焊接接頭,可采納B級技術進行檢測。
7.3檢測的某些條件不能滿意AB級(或B級)射線檢測技術的要求時,經合同雙方商定,在
實行有效補償措施(例如選用更高類別的膠片)的前提下,若底片的像質計靈敏度達到了AB級
(或B級)射線檢測技術的規定,則可認為按AB級(或B級)射線檢測技術進行了檢測。
7.4承壓設備在用檢測中,檢測的某些條件不能滿意AB級射線檢測技術的要求時,經合同雙方
商定,在實行有效補償措施(例如選用更高類別的膠片)后可采納A級技術進行射線檢測,但
應同時采納其他無損檢測方法進行補充檢測。
8.檢測工藝文件
8.1射線檢測工藝規程:
射線檢測工藝規程除滿意NB/T47013.1的要求外,還應規定下列相關因素的詳細范圍或要求:
如相關因素的變更超出規定時,應重新編制或修訂工藝規程:
a)適用范圍中的結構(對接接頭、角接接頭)、材料類別(鋼及復合材料)及厚度(2?
120mm);
b)射線源種類、能量及焦點尺寸;
c)檢測技術等級(AB級);
d)透照技術;
e)透照方式;
f)膠片型號及等級;
g)像質計種類;
h)增感屏和濾光板型號(如運用);
i)暗室處理方法或條件;
j)底片視察技術。
8.2射線檢測操作指導書
射線檢測操作指導書應由具有相應方法的H級及以上資格人員依據相應的工藝規程并結合無損
檢測托付單與實際的工件結構進行編制。
射線檢測操作指導書至少包含以下內容。
a)適用范圍:被檢測工件的類型(形態、結構等)、尺寸范圍(厚度及其他幾何尺寸)、
所用材料的類型;
b)檢測設備器材:射線源(種類、型號、焦點尺寸)、膠片(牌號及其分類等級)、增
感屏(類型、數量和厚度)、像質計(種類、型號)、濾光板、背散射屏蔽鉛板、標記、
膠片暗室處理和視察設備等;
c)檢測技術和工藝:采納的檢測技術等級、透照技術、透照方式、射線源、膠片、曝光
參數、像質計的類型、擺放位置和數量,標記符號類型和放置、布片原則等
d)膠片暗室處理方法和條件要求;
e)底片視察技術(雙片疊加或單片視察評定);
f)底片質量要求:幾何不清楚度、黑度、像質計靈敏度、標記等;
g)驗收標準;
i)操作指導書的驗證要求。
射線檢測操作指導書驗證
當首次運用射線檢測操作指導書時,應對工藝驗證,以驗證底片質量是否能達到標準規定的
要求。驗證可通過特地的透照試驗進行,或以產品的第一批底片作為驗證依據。在這兩種狀
況下,作為依據的驗證底片均應做出標識“S”。
9輻射平安防護
9.1放射衛生防護應符合GB18871、GBZ117和GBZ132的有關規定。
9.2現場進行X射線檢測時,應按GBZ117的規定劃定限制區和管理區、設置警告標記。檢測
工作人員應佩帶個人劑量計,并攜帶劑量報警儀。
10檢測工藝及其選擇
10.1檢測時機
檢測時機應滿意相關法規、規范、標準和設計技術文件的要求,同時還應滿意合同雙方商定的
其它技術要求。
除非另有規定,射線檢測應在焊后進行,且對有延遲裂紋傾向的材料,至少應在焊接完成24h后
進行射線檢測。
10.2檢測程序
1.比照無損檢測托付單核對實物—2.選用或新編制相應的操作指導書—3.依據操作指導書對
工件進行檢測一4.暗室處理一5.對合格底片進行評定、記錄一對操作指導書進行驗證(新編操
作指導書)。
10.3檢測區
檢測區寬度應滿意相關法規、規范、標準和設計技術文件的要求,同時還應滿意合同雙方商定
的其它技術要求,如無特殊要求,應滿意以下規定:
10.3.1對接焊縫
檢測區包括焊縫金屬及相對于焊縫邊緣至少為5mm的相鄰母材區域。
10.3.2管座角焊縫
檢測區包括焊縫金屬及相對于焊縫邊緣至少為5mm的安放式接管相鄰母材區域或插入式主管
(或筒體、封頭、平板等)相鄰母材區域。
10.4表面要求
在射線檢測之前,對接焊接接頭的表面應經目視檢測并合格。表面的不規則狀態在底片上的
影像不得掩蓋或干擾缺陷影像,否則應對表面作適當修整。
10.5透照布置
10.5.1膠片透照技術
允許以下兩種膠片透照技術:
a)單膠片透照技術運用單張膠片。X射線(WlOOkV)只允許采納單膠片透照技術。
b)雙膠片透照技術運用兩張分類等級相同或相近的膠片。
10.5.2透照方式
10.5.2.1應依據工件特點和技術條件的要求選擇相宜的透照方式。在可以實施的狀況下應優先
選用單壁透照方式,在單壁透照不能實施時才允許采納雙壁透照方式。
典型縱、環縫和小徑管透照方式圖1?圖8給出了常用的典型透照方式示意圖,可供透照布置
時參考。圖中d表示射線源,F表示焦距,b表示工件至膠片距離,f表示射線源至工件距離,
T表示公稱厚產2主:除n隊以
圖1縱、環向焊接接頭源在外單壁透照方式
圖4環向焊焊接接頭源在外雙壁單影透照方式(1)
圖6.縱向焊接接頭源在外雙壁單影透照方式
圖8小徑管環向對接接頭垂直透照方式(重疊成像)
10.5.2.3安放式和插入式管座角焊縫應優先選擇源在外透照方式。插入式管座角焊縫源在內透
照方式時,應優先選擇射線源放置在支管軸線上的透照布置。
管座角焊縫典型透照方式
圖D.9?圖D.14給出了常用的管座角焊縫典型透照方式示意圖
圖D.9插入式接管角焊縫單壁中心內透照方式
D.10插入式接管角焊縫單壁偏心內透照方式
注:射線源放在與支管母線呈20。?30。角的軸線上
圖D.11插入式接管角焊縫單壁外透照方式
圖D.13安放式接管角焊縫單壁中心透照方式
圖D.14安放式接管角焊縫單壁偏心透照方式
10.5.3透照方向
透照時射線束中心一般應垂直指向透照區中心,并應與工件表面法線重合,須要時也可選用
有利于發覺缺陷的方向透照。
10.5.4一次透照長度
a)一次透照長度應以透照厚度比K進行限制。不同級別射線檢測技術和不同類型對接焊接
接頭
的透照厚度比應符合表1的規定。整條環向對接焊接接頭所需的透照次數可參照圖9-12的曲
線圖確定。
b)管座角焊縫、橢圓形封頭、碟形封頭小r區的焊縫,以及其他曲率連續變更的焊縫可不采
納以K值確定一次透照長度的方法,允許用黑度范圍來確定一次透照長度,底片滿意黑度要求
的長度范圍即為允許采納的一次透照長度。
表1允許的透照厚度比K
射線檢測技術級別AB級
縱向焊接接頭KWL03
環向焊接接頭KW1.1
對100mm<D°W400的環向對接接頭(包括曲率相同的曲面焊接接頭),A級,AB級允許采納
KW1.2。
環向對接接頭允許采納KW1.2,只針對20R,20g,Q235-A等低碳鋼材料。
圖9源在外單壁透照環向對接焊接接頭、透照厚度比K=L1時的透照次數圖
圖10.其他透照方式透照環向對接焊接接頭、透照厚度比K=l.1時的透照次數圖
圖11.源在外單壁透照環向對接焊接接頭、透照厚度比K=l.2時的透照次數圖
|V=I
圖12.其他方式透照環向對接焊接接頭、透照厚度比K=l.2時的透照次數圖
10.5.4透照次數曲線圖對外徑Do>100mm的對接焊接接頭進行100%檢測,所需的最少
透照次數與透照方式和透照厚度比有關,這一數值可從圖9-12中干脆確定。
a)圖9為源在外單壁透照環向對接焊接接頭、透照厚度比K=l.1時的透照次數曲線圖。
b)圖10為其他透照方式(偏心內透法和雙壁單影法)透照環向對接焊接接頭、透照厚度比K=l.1
時的透照次數曲線圖。
c)圖11為源在外單壁透照環向對接焊接接頭、透照厚度比K=L2時的透照次數曲線圖。
d)圖12為其他透照方式(偏心內透法和雙壁單影法)透照環向對接焊接接頭、透照厚度比K=1.2
時的透照次數曲線圖。
10..5.5圖9?圖12確定透照次數的方法從圖中確定透照次數的步驟是:計算出T/DO、DO/f,
在橫坐標上找到T/DO值對應的點,過此點畫一垂直于橫坐標的直線;在縱坐標上找到DO/f對
應的點,過此點畫一垂直于縱坐標的直線;從兩直線交點所在的區域確定所需的透照次數;當交點
在兩區域的分界線上時,應取較大數值作為所需的最少透照次數。
10.5.6有效評定區搭接
.1焊縫進行全部射線檢測時,實行的曝光次數和有效評定區的重疊應能保證檢測到被檢測區的
整個體積范圍。
.2假如采納暗盒干脆搭接透照的方式,也應保證整個有效評定區的底片滿意黑度的要求。
10.5.7小徑管透照布置和透照次數
10.5.7.1小徑管透照布置
當同時滿意T(壁厚)〈81^和8(焊縫寬度)★口0/4時,可采納傾斜透照方式橢圓成像。不
滿意上述條件或橢圓成像有困難可采納垂直透照方式重疊成像。橢圓成像時,應限制影像的開
口寬度(上下焊縫投影最大間距)在一倍焊縫寬度左右。
10.5.7.2小徑管透照次數
采納傾斜透照方式橢圓成像時,當T/D0W0.12時,應相隔90°透照2次。當T/D0>0.12
時,應相隔120°或60°透照3次。垂直透照方式重疊成像時,一般應相隔120°或60°透照
3次。因結構緣由無法實施多次透照時,可采納橢圓成像或重疊成像方式透照1次。此時應實
行有效措施擴大缺陷可檢出范圍,并保證底片評定范圍內黑度和靈敏度滿意要求。
依據上述規定進行多次透照時,底片上被檢測區滿意標準黑度要求的區域為有效評定區,
相鄰底片的有效評定區的重疊應保證覆蓋被檢測區的整個體積范圍,如最少曝光次數不能滿意
100%覆蓋要求,則應增加曝光次數。
10.5.8特殊狀況
由于結構緣由不能依據規定的間隔角度多次透照時.,經合同各方商定,可不再強制限制規
定的間隔角度,但應實行有效措施盡量擴大缺陷可檢出范圍,同時應保證底片評定范圍內黑
度和靈敏度滿意要求,并在檢測報告中對有關狀況進行說明
11射線能量
11.1X射線照相應盡量選用較低的管電壓。在采納較高管電壓時,應保證適當的曝光量。
圖I規定了不同材料、不同透照厚度允許采納的最高X射線管電壓。
5.5.2對截面厚度變更大的承壓設備,在保證靈敏度要求的前提下,允許采納超過圖1規
定的X射線管電壓。但對鋼、銅及銅合金材料,管電壓增量不應超過50kV;
100
740
50
40
30
透照力度4,mm
注:1-銅及銅合金;2-鋼;3-鈦及鈦合金;4-鋁及鋁合金
圖1不同透照厚度允許的X射線最高透照管電壓
12射線源至工件表面的最小距離
12.1所選用的射線源至工件表面的距離f應滿意下式的要求:
AB級射線檢測技術:f210d-b2/3
圖3是AB級射線檢測技術確定f的諾模圖。
焦點尺寸d的計算見附錄A
——
B
。
-5000—)
-
-崔
O--酮
-(盤
官3000—
-巡
-
8-)鼎
一
-」
-2000—
7iOo?
S洪
-二
6-S華
三8o
-.H
-1000—三
56O
一
圖3AB級射線檢測技術確定焦點至工件表面距離的諾模圖
.12.2采納源在內中心透照方式周向曝光時,只要得到的底片質量符合21.1.1和21.1.2的要
求,f值可以減小,但減小值不應超過規定值的50%。
12.3采納源在內單壁透照方式時,只要得到的底片質量符合21.1.1和21.1.2的要求,f值
可以減小,但減小值不應超過規定值的20%。
12.4安放式和插入式管座角焊縫采納源在內單壁中心透照方式(圖D9和圖D13)時,只要
得到的底片質量符合5.15.1和5.15.2的要求f值可以減小,但減小值不應超過規定值的
50%,,
12.5安放式和插入式管座角焊縫采納源在內單壁偏心透照方式(圖D10和圖D14)時,只
要得到的底片質量符合5.15.1和5.15.2的要求f值可以減小,但減小值不應超過規定值的
20%.
13膠片與被檢工件之間的距離
曝光期間,膠片應緊貼于工件,除非有特殊規定或透照布置能使被檢區域得到更好的透照影像。
管座角焊縫源在內透照時,膠片應盡可能的靠近被檢工件焊縫。
14曝光量
14.1X射線照相,當焦距為700mm時,曝光量的舉薦值為:A級和AB級射線檢測技術不小
于15mA-min;B級射線檢測技術不小于20mA?min。當焦距變更時可按平方反比定律對曝光
量的舉薦值進行換算。
15曝光曲線
15.1對每臺在用射線設備均應做出常常檢測材料的曝光曲線,依據曝光曲線確定曝光參數。
15.2制作曝光曲線所采納的膠片、增感屏、焦距、射線能量等條件以及底片應達到的靈敏度、
黑度等參數均應符合本部分的規定。
15.3對運用中的曝光曲線,每年至少應核查一次。射線設備更換重要部件或經較大修理后應剛
好對曝光曲線進行核查或重新制作。
16無用射線和散射線屏蔽
16.1應采納金屬增感屏、鉛板、濾光板、準直器等適當措施,屏蔽散射線和無用射線,限制照
耀場范圍。
16.2對初次制定的檢測工藝,以及在運用中檢測條件、環境發生變更時,應進行背散射防護檢
查。檢查背散射防護的方法是:在暗盒背面貼附“B”鉛字標記,一般B鉛字的高度為13mm、
厚度為1.6mm,按檢測工藝的規定進行透照和暗室處理。若在底片上出現黑度低于四周背景黑
度的“B”字影像,則說明背散射防護不夠,應增大背散射防護鉛板的厚度。若底片上不出現
“B”字影像或出現黑度高于四周背景黑度的“B”字影像,則說明背散射防護符合要求。
在背散射稍微或后增感屏足以屏蔽背散射線的狀況下,可不運用背散射防護鉛板。
17像質計的運用
17.1像質計放置原則
絲型像質計像質計一般應放置在焊接接頭的一端(在被檢區長度的1/4左右位置),金屬絲
應橫跨焊
縫,細絲置于外側.當一張膠片上同時透照多條焊接接頭時,像質計應放置在透照區最邊緣的焊
縫處,還應滿意以下規定:
a)單壁透照規定像質計放置在源側。雙壁單影透照規定像質計放置在膠片側。雙壁雙影透照
像質
計可放置在源側,也可放置在膠片側。
b)單壁透照中,假如像質計無法放置在源側,允許放置在膠片側(球罐全景曝光除外)。
c)單壁透照中像質計放置在膠片側時,應進行對比試驗。對比試驗方法是在射源側和膠片側
各放一個像質計,用與工件相同的條件透照,測定出像質計放置在源側和膠片側的靈敏度差異,
以此修正像質計靈敏度的規定,以保證明際透照的底片靈敏度符合要求。
d)當像質計放置在膠片側時,應在像質計上適當位置放置鉛字“F”作為標記,F標記的影
像應與像質計的標記同時出現在底片上,且應在檢測報告中注明。
17.2像質計數量
原則上每張底片上都應有像質計的影像。當一次曝光完成多張膠片照相時,運用的像質計數
量允許
削減但應符合以下要求:
a)環形對接焊接接頭采納源置于中心周向曝光時,至少在圓周上等間隔地放置3個像質計。
b)球罐對接焊接接頭采納源置于球心的全景曝光時,在上極和下極焊縫的每張底片上都應
放置像質計-,且在每帶的縱縫和環縫上沿經度方向等間隔至少放置3個像質計。
c)一次曝光連續排列的多張膠片時,至少在第一張、中間一張和最終一張膠片處各放置一個
像質計。
17.3小徑管對接焊縫
小徑管運用通用絲型和專用等徑絲型像質計時,金屬絲應橫跨垂直焊縫放置。像質計應放置
于源側,當無法放置在源側時,可將像質計置于膠片側,但應在檢測記錄和報告中說明。
17.4不等厚或不同種類材料之間對接焊縫
假如焊接接頭的幾何形態允許,不同厚度或材料類型不同的部位應分別采納與被檢材料厚度或
類型相匹配的像質計,并分別放置在焊接接頭相對應部位。
17.5管座角焊縫
舉薦采納絲型像質計,依據像質計能夠投影到被檢測區的位置而放置。假如允許,像質計盡可
能置于黑度最小的區域。
17.6像質計影像識別
運用絲型像質計時,底片上能夠識別的最細線的編號即為像質計靈敏度值。如底片黑度勻稱
部位(一般是鄰近焊縫的母材金屬區)能夠清楚地看到長度不小于10mm的連續金屬絲影像時,
則認為該絲是可識別的。專用等徑絲型像質計至少應能識別兩根金屬絲。
18標記
18.1透照部位的標記由識別標記和定位標記組成。標記一般由適當尺寸的鉛(或其他相宜的重
金屬)制數字、拼音字母和符號等構成。底片標識能清楚的閱讀且不至于對底片的評定帶來影
響,
標記的材料和厚度應依據被檢工件的厚度來選擇,保證標記影像不模糊,也不至于產生眩光.
18.2識別標記一般包括:產品編號、對接焊接接頭編號、部位編號和透照日期。返修后的透
照還應有返修標記,擴大檢測比例的透照應有擴大檢測標記。
18.3定位標記一般包括中心標記、搭接標記、檢測區標記等。中心標記指示透照部位區段的中
心位置和分段編號的方向,一般用十字箭頭"”表示。搭接標記是連續檢測時的透照分段標記,
可用符號“t”或其他能顯示搭接狀況的方法(如數字等)表示。檢測區標記實行的方式能夠
清楚標識檢測區范圍即可。
18.4內外焊縫余高均磨平的狀況,底片上不能干脆正確測定和區分檢測區位置和寬度時,應采
納適當的定位標記(如采納鉛質窄條)進行標識。
18.5定位標記放置的部位還應符合附錄c和d的規定。全部標記的影像不應重疊,且不應干
擾有效評定范圍內的影像。當由于結構緣由,定位標記須要放置于膠片側時,檢測記錄和報告
應標注實際的評定范圍,標記影像不得進入檢測區源側表面在底片上的投影區內。
18.6識別標記允許放置于源側或膠片側,全部標記的影像不應重疊,且不應干擾有效評定范圍
內的影像。
18.7搭接標記放置的位置還應符合圖10-17的要求
圖11射線源到膠片距離F小于曲面工件的曲率半徑
應在射線源.側
不應在膠片例
圖12凸面朝向射線源的曲面部件
19膠片處理
19.1底片處理
膠片處理一般應按膠片運用說明書的規定進行。手工沖洗膠片宜在曝光后8小時之內完成,不
得超過24小時。
19.2手工處理舉薦條件:
顯影溫度:18?22℃顯影時間:4min?6min
定影溫度:18?22℃定影時間:lOmin?12min
水洗溫度:16~24℃水洗時間:20min?30min
19.3顯影液應采納膠片制造商舉薦配方。
19.4高溫季節應采納高溫堅膜劑配方,高溫季節不得運用低電壓曝光、高溫顯影。而低溫季節
不得運用高電壓曝光、低溫顯影。
19.5定影液也應采納膠片制造商舉薦配方。
19.6配制顯、定影液的關鍵是藥品稱重要精確,配制顯影液的水溫一般在30C?50C,配制
定影液的水溫一般在60℃~70℃,藥品應按次序投入,每一種藥品需徹底溶解后再放入下一
種藥品,配制好的顯、定影液應靜置24小時后再運用。
20評片要求
20.1評片一般應在專用的評片室內進行。評片室應整齊、寧靜,溫度相宜,光線應暗且柔軟。
20.2評片人員在評片前應經驗肯定的暗適應時間。從陽光下進入評片的暗適應時間一般為5
min?lOmin;從一般的室內進入評片的暗適應時間應不少于30s。
20.3評片時,底片評定范圍內的亮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a)當底片評定范圍內的黑度DW2.5時,透過底片評定范圍內的亮度應不低于30cd/m2;
b)當底片評定范圍內的黑度D>2.5時,透過底片評定范圍內的亮度應不低于10cd/m2
21底片質量
21.1黑度
底片黑度應采納黑度計(光學密度計?)進行測量,不同膠片透照技術和底片視察技術對應的黑
度范圍如下:
21.1.1單膠片透照技術,單底片視察評定,底片評定范圍內的黑度D應符合下列規定:
A級:1.5WDW4.5;
AB級:2.0WDW4.5;
B級:2.3WDW4.5。
21.1.2雙膠片透照技術,雙底片疊加視察評定,評定范圍內的黑度D應符合2.7WDW4.5的
規定:
注1:采納分類相同的膠片時,在有效評定區內每張底片上相同點測量的黑度的差應不超過
0.5。
注2:用于雙底片疊加評定的任何單底片的黑度應不低于1.3。
注3:應同時視察、分析和保存每張底片。
21.1.3用X射線透照小徑管或其他截面厚度變更大的工件,單底片視察評定時,AB級最低黑
度允許降至L5;B級最低黑度可降至2.0。
21.1.4對檢測區進行評定時,對應著不同的膠片透照技術或不同的底片視察技術的區域的黑度
范圍應分別在檢測報告中進行標識。
21.1.5評定區的最大黑度限值允許提高,但觀片燈應經過校驗,觀片燈亮度應保證在底片最高
黑度評定范圍內的亮度能夠滿意20.3的要求。
21.2底片的像質計靈敏度
單壁透照、像質計置于源側時應符合表1的規定;雙壁雙影透照、像質計置于源側時應符合表
2的規定的規定;雙壁單影或雙壁雙影透照、像質計置于膠片側時應符合表3的規定。
21.3其它要求
底片上,定位和識別標記影像應顯示完整、位置正確。底片評定范圍內不應存在干擾缺陷影像識
別的水跡、劃痕、斑紋等偽缺陷影像。在采納雙膠片疊加視察評定時,假如其中一張底片存在
稍微偽缺陷或劃傷,在能夠識別和不阻礙底片評定的狀況下,可以接受該底片。
表5絲型像質計靈敏度值——單壁透照、像質計置于源側
表1像質計靈敏度值一一單壁透照、像質計置于源側
應識別絲號公稱壁厚(T)范圍,im
(絲徑,mm)AB級
18(0.063)WL2
17(0.080)>1.2-2.0
16(0.100)>2.0?3.5
15(0.125)>3.5?5.0
14(0.160)>5.0~7.0
13(0.20)>7-10
12(0.25)>10-15
11(0.32)>15-25
10(0.40)>25?32
9(0.50)>32?40
8(0.63)>40~55
表2像質計靈敏度值一雙壁單影或雙壁雙影透照、像質計置于膠片測
應識別絲號公稱壁厚(T)范圍,inn
(絲徑,加)AB級
18(0.063)WL2
17(0.080)>1.2-2.0
16(0.100)>2.0~3.5
15(0.125)>3.5?5.0
14(0.160)>5.0-10
13(0.20)>10?15
12(0.25)>15?22
11(0.32)>22?38
10(0.40)>38?48
表3像質計靈敏度值一雙壁雙影透照、像質計置于源測
應識別絲號公稱壁厚(T)范圍,mm
(絲徑,mm)AB級
18(0.063)<1.2
17(0.080)WL2?2.0
16(0.100)>2.0-3.5
15(0.125)>3.5?5.0
14(0.160)>5.0?7.0
13(0.20)>7-12
12(0.25)>12-18
11(0.32)>18?30
10(0.40)>30?40
9(0.50)>40?50
8(0.63)>50?60
22承壓設備熔化焊對接接頭的射線檢測質量分級
22.1缺陷類型
對接焊接接頭中的缺陷按性質可分為裂紋、未熔合、未焊透、條形缺陷和圓形缺陷五類。
22.2質量分級依據
依據對接焊接接頭中存在的缺陷性質、尺寸、數量和密集程度,焊縫質量分為I、II、III、IV
四個等級。
22.3質量分級一般規定
a)1級對接焊接接頭內不允許存在裂紋、未熔合、未焊透和條形缺陷。
b)n級和m級對接焊接接頭內不允許存在裂紋、未熔合和未焊透。
c)圓形缺陷評定區內同時存在圓形缺陷和條形缺陷,應進行綜合評級,即分別評定圓形缺
陷評定區內圓形缺陷和條形缺陷,將兩者級別之和減一作為綜合評級的質量級別。
d)當各類缺陷評定的質量級別不同時,以質量最差的級別作為對焊接接頭的質量級別。
e)對接焊接接頭中缺陷超過山級者為IV級。
22.4圓形缺陷的質量分級
a)圓形缺陷用圓形缺陷評定區進行質量分級評定,圓形缺陷評定區為一個與焊縫平行的矩
形,其尺寸見下表。圓形缺陷評定區應選在缺陷最嚴峻的區域。
圓形缺陷評定區單位:mm
母材厚度TW25>25?100
評定區尺寸10X1010X20
b)在圓形缺陷評定區內或與圓形缺陷評定區邊界線相割的缺陷均應劃入評定區內。將評定
區內的缺陷按下表的規定換算為點數。
缺陷點數換算表單位(mm)
缺陷長徑W11~22?33?44~66?8>8
缺陷點數1236101225
不計點數的缺陷尺寸單位(mm)
母材公稱厚度T缺陷長徑
W25W0.5
25<T^50W0.7
>50WL4%T
c)依據焊縫圓形缺陷評定區內的點數按下表評定對接焊接接頭的質量級別。
圓形缺陷的分級
評定區
10X1010X2010X30
(mm)
母材公稱厚度
W1010?1212?2525?5050-100>100
(mm)
I級123456
n級369121218
in級61218243036
IV級缺陷點數大于川級或缺陷長徑大于T/2
注:當母材公稱厚度不同時,取較薄的厚度。
d)由于材質和結構等方面的緣由,進行返修可能會產生不利后果的對接焊接接頭,各級別的圓
形缺陷點數可放寬1?2點。
e)對致密性要求高的對接焊接接頭,制造方評定人員應考慮將圓形缺陷的黑度作為評級的依據。
通常將黑度大的圓形缺陷定義為深孔缺陷,當對接焊接接頭存在深孔缺陷時,其質量級別應評
為IV級。
f)質量等級為I級的對接焊接接頭和母材公稱厚度不大于5mm的H級對接焊接接頭,不計點數
的缺陷在圓形缺陷評定區內不得多于10個,超過時對接焊接接頭質量等級應降低一級。
22.5條形缺陷的質量分級
條形缺陷按下表的規定進行分級評定。
各級別對接焊接接頭允許的條形缺陷長度單位:mm
級別單個條形缺陷最大長度一組條形缺陷累計最大長度
I不允許
在長度為12T的隨意選定條形缺陷評定區內,相
WT/3(最小可為4)
II鄰缺陷不超過6L的任一組條形缺陷的累計長度
且W20
應不超過T,但最小可為4。
在長度為6T的隨意選定條形缺陷評定區內,相鄰
W2T/3(最小可為6)
III缺陷不超過3L的任一組條行缺陷的累計長度應
且W30
不超過T,但最小可為6?
IV大于級HI者
注1:L為該組條形缺陷中最長缺陷本身的長度;T為母材公稱厚度,當母材公稱厚度不同
時取較薄板的厚度差。
注2:條形缺陷評定區是指與焊縫方向平行的、具有肯定寬度的矩形區,TW25mm,寬度為
4mm;25mm<T^100mm,寬度為6mm;T>100mm,寬度為8mm.
注3:當兩個或兩個以上條形缺陷處于同始終線上、且相鄰缺陷的間距小于或等于較短缺陷
長度時,應作為1個缺陷處理,且間距應計入缺陷的長度之中。
23小口徑管環向對接接頭的射線檢測質量分級按下述規定執行。
壓力管道的環向對接接頭射線檢測質量分級也按下述規定執行.
23.1對接焊接接頭內的缺陷按性質可分為裂紋、未熔合、未焊透、條形缺陷、圓形缺陷、
根部內凹和根部咬邊七類。
23.2質量分級依據
依據對接焊接接頭中存在的缺陷性質、數量和密集程度,焊縫質量分為I、II、111、IV四個等
級。
23.3質量分級一般規定
a)I級對接焊接接頭內不允許存在裂紋、未熔合、未焊透、條形缺陷、根部內凹、根部
咬邊。
b)II級和III級對接焊接接頭內不允許存在裂紋、未熔合以及加墊板單面焊的未焊透。
c)對接焊接接頭中缺陷超過皿級者為IV級。
d)當各類缺陷評定的質量級別不同時,以質量最差的級別作為對接焊接接頭的質量級別。
注:焊縫系數取1和敘弧焊打底的對接焊接接頭II級和1H級不允許未焊透
23.4圓形缺陷的質量分級
按§22.4b.的規定進行質量分級評定,但小徑管缺陷評定區取lOmmX10mm。
23.5條形缺陷的質量分級
按§22.5的規定進行質量分級評定。
23.6不加墊板單面焊的未焊透缺陷的分級評定
不加墊板單面焊的未焊透缺陷的分級評定按下表的規定執行。
管外徑DO>100mm時不加墊板單面焊未焊透的分級
未焊透最大深度m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項目管理考試內容理解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資格認證考試回顧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專業人士資格考試預測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會計崗位職責試題及答案
- 洗煤廠粉塵治理施工方案
- 微生物檢驗技師的基本知識試題及答案
- 財務政策對公司戰略的影響試題及答案
- 水泥土換填施工方案批復
- 管道工程測量與定位考核試卷
- 2024年項目管理能力評估試題及答案
- 鐵粉運輸合同協議
- 廣東省珠海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無答案)
- 2024年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水網發展研究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四調)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 語文試卷(含答案詳解)
- 2025年融媒體中心招聘考試筆試試題(60題)附答案
- 公司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制度
- 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創新創業課程)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GIS組合電器課件
- 村田數控沖床安裝步驟_圖文
- 語法填空題教案
- 白油安全技術說明書(共2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