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精英中學高一(上)月考物理試卷(10月份)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1小題,每小題3分,共33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3分)同一個物體由于所要研究的問題不同,有時可以看成質點,有時不能看成質點。研究下列問題時()A.打乒乓球時,研究如何打出弧旋球 B.計算火車通過大橋的時間 C.研究殲﹣20隱形戰斗機做翻轉技術動作 D.用北斗系統確定正在南極考察的科考船的位置2.(3分)下列關于位移和路程的說法正確的是()A.位移只取決于初末位置,而路程還與實際運動的路線有關 B.位移是描述直線運動的,路程是描述曲線運動的 C.位移和路程總是大小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 D.如果質點的軌跡為直線,則質點的位移在數值上一定等于路程3.(3分)自然界一切物體都處于永恒的運動中,要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首先要選定參考系。平常說的“一江春水向東流”、“地球的公轉”、“地球同步通信衛星在空中靜止不動”、“月亮在云朵中穿行”()A.江岸(或地面)、太陽、地球、月球 B.江中游船、太陽、太陽、云朵 C.江岸(或地面)、太陽、地球、云朵 D.江中游船、太陽、地球、月球4.(3分)在物理學的重大發現中科學家創造出了許多物理學研究方法,如比值法、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極限思想法、類比法和科學假說法、建立物理模型法、微元法等。以下關于所用物理學研究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A.研究某些物理問題時,把物體抽象成一個質點,這里運用了假設法 B.加速度是用速度的變化與所用時間的比值定義的物理量 C.定義加速度a=,用了比值法,加速度與Δv成正比 D.把運動過程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看作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位移相加得到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這里應用了科學假說法5.(3分)關于時間間隔和時刻,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第一節課8點30分下課,體息10分鐘,8點30分和10分鐘均指時刻 B.第2s末和第3s初不是同一時刻 C.“您這么早就來啦,等了很久吧”,這里的“早”和“等了很久”均指的是時間間隔 D.在第5s內指的是從4s末到5s末這1s的時間內6.(3分)如圖所示,在距離地面1.8m高的位置豎直向上拋出一枚網球,觀測到網球上升3.6m后回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最高點的位置坐標為3.6m,落地點的位置坐標為1.8m B.網球從拋出點到最高點的位移為3.6m C.網球從拋出點到落地點的位移為﹣1.8m D.網球從最高點到落地點的位移為5.4m7.(3分)下列關于物體的運動狀態不可能存在的是()A.物體速度很大,而加速度很小 B.物體的加速度向東,而速度方向卻向西 C.物體速度的變化率很大,而加速度很小 D.某時刻物體的速度為零,而加速度不為零8.(3分)汽車從制動到停止共用了5s。這段時間內,汽車每1s前進的距離分別是9m、7m、5m、3m、1m。汽車開始制動時的瞬時速度為v0,汽車在前1s和前2s的平均速度分別為v1和v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v1更接近v0,且v1大于v0 B.v1更接近v0,且v1小于v0 C.v2更接近v0,且v2大于v0 D.v2更接近v0,且v2小于v09.(3分)一輛汽車在教練場上沿平直道路行駛,以x表示它相對于出發點的位移。如圖所示,近似描寫了汽車在t=0時刻到t=40s這段時間的x﹣t圖像。下列有關汽車在這段時間內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汽車最遠位置距離出發點40m B.汽車在10~20s時間內做勻速直線運動 C.汽車的運動方向不變 D.汽車運動的總路程是60m10.(3分)下列關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理解中正確的是()A.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 B.加速度不變的運動就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C.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方向一定不變 D.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隨時間均勻變化11.(3分)A、B兩車t=0時刻速度均為0,從同一位置開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A車的a﹣t圖像如圖甲所示,則()A.t=4s時,A車的速度大小為10m/s B.B車的加速度大小為10m/s2 C.0﹣3s內,A車的位移為45m D.0﹣4s內,B車的平均速度為10m/s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多選)12.(4分)為了測定氣墊導軌上滑塊的加速度,滑塊上安裝了寬度d=3.0cm的磁光條,滑塊在牽引力作用下先后勻加速通過兩個光電門1=0.03s,通過第二個光電門的時間Δt2=0.01s,遮光條從開始遮住第一個光電門到開始遮住第二個光電門的時間Δt=1.0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滑塊通過第一個光電門時的速度大小為1.5m/s B.原塊通過第二個光電門時的速度大小為3.0m/s C.滑塊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 D.滑塊在兩光電門間的平均速度大小是3m/s(多選)13.(4分)如圖甲、乙所示為物體做直線運動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圖中,物體在0~4s內位移為0 B.乙圖中,物體在t=1s時刻改變運動方向 C.甲圖中,0~2s內物體的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D.乙圖中,0~2s內物體的加速度大小不變(多選)14.(4分)表格中列出了四種物體的運動過程,標出了它們的初速度,末速度和所用時間的數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初速度末速度所用時間飛機巡航400m/s400m/s5s蝸牛爬行00.002m/s0.2s自行車沖上斜坡6m/s2m/s2s汽車加速72km/h108km/h10sA.以上四個物體的運動過程,其中速度變化最大的是汽車加速 B.蝸牛爬行過程中的加速度小于飛機巡航 C.自行車沖上斜坡過程中加速度大小是2m/s2 D.汽車加速過程中加速度大小是3.6m/s2(多選)15.(4分)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時刻速度的大小為4m/s,1s后速度大小變為6m/s()A.物體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2m/s2 B.物體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2m/s2 C.這1s內物體速度變化量大小可能小于2m/s D.這1s內物體平均速度的大小可能是1m/s三、基礎考查:本題共1小題,共9分。16.(9分)完成下列書寫:(1)寫出課本上速度的定義(文字表述)、寫出課本上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文字表述)。(2)寫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表達式、位移—時間表達式、速度—位移關系式。四、實驗題:本題共2小題,共13分。17.(3分)某同學利用打點計時器研究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小車的運動情況。圖示為該同學實驗時打出的一條紙帶,紙帶上每兩個相鄰的計數點之間還有4個計時點沒畫出來,交流電振的順率為50Hz。(1)A、B兩點間的時間間隔是s。(2)用刻度尺游得圖中CD段的位移大小為cm。18.(10分)打點計時器是高中物理實驗中常用的實驗器材,請完成下列有關問題。(1)甲圖是(選填“電磁打點計時器”或者“電火花計時器”),使用的電源是交流(選填“8V”或“220V”)電源。(2)利用該計時器測量紙帶的速度,基本步驟如下:A.當紙帶完全通過計時器后,及時關閉電源B.將紙帶從墨粉紙盤下面穿過計時器C.松手后小車拖動紙帶運動D.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上述步驟正確的順序是。(按順序填寫編號)(3)某同學在實驗中,用打點計時器記錄了被小車拖動的紙帶的運動情況,在紙帶上確定了A、B、C、D、E、F、G共7個計數點,每兩個相鄰計數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試根據紙帶上各個計數點間的距離算出打下F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大小為m/s。(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4)如果當時電網中交變電源的頻率與正常頻率(50Hz)相比稍稍偏大,而做實驗的同學并不知道,那么速度的測量值與實際值相比(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五、解答題:本題共3個題。共30分。19.(8分)嫦娥登月探測器平穩落月,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成功。當它靠近月球后,先懸停在月球表面一定高度處,以2m/s2的加速度下落,經2s到達月面。求:(1)到達月面時探測器的速度大小;(2)懸停處距離月球表面高度。20.(10分)鐵軌旁每隔相同的距離有一個里程碑,某同學乘坐動車時,通過觀察里程碑和車廂內電子屏上顯示的動車速度大小來估算動車減速進站時的加速度大小。當他身邊的窗戶經過某一里程碑時,速度變為54km/h,再經過60s動車恰好停止在站臺上,求:(1)該列動車進站的加速度大小;(2)鐵軌旁相鄰里程碑之間的距離。21.(12分)位移傳感器是把物體運動的位移、時間轉換成電信號,經過計算機的處理,可以立刻在屏幕上顯示物體運動速度的儀器。利用位移傳感器測量速度的原理如圖甲所示,工作時小盒C向運動物體D發出兩個超聲波脈沖信號,信號被物體D反射后又被小盒C接收。根據小盒C發射與接收信號的時間差和空氣中的聲速,進而算出物體D的速度。如圖乙所示,在某次測速過程中,測速儀固定不動,接收兩次脈沖信號,數據如下:時刻00.4s0.8s1.3s事件測速儀發射第一個脈沖信號測速儀接收第一個脈沖信號測速儀發射第二個脈沖信號測速儀接收第二個脈沖信號已知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大小v0=340m/s且汽車沿直線勻速行駛。求:(1)汽車反射第一個脈沖信號時,與測速儀間的距離x;(2)汽車在反射這兩個脈沖信號的時間內前進的距離Δx;(3)汽車行駛的速度大小v。
2024-2025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精英中學高一(上)月考物理試卷(10月份)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1小題,每小題3分,共33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3分)同一個物體由于所要研究的問題不同,有時可以看成質點,有時不能看成質點。研究下列問題時()A.打乒乓球時,研究如何打出弧旋球 B.計算火車通過大橋的時間 C.研究殲﹣20隱形戰斗機做翻轉技術動作 D.用北斗系統確定正在南極考察的科考船的位置【答案】D【分析】質點是在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對所研究的問題可以忽略不計時的理想化物理模型,能不能看作質點是由問題的性質決定的,可據此對應做出判斷。【解答】解:A、打乒乓球時,球的體積和形狀不可忽略,故A錯誤;B、計算火車通過大橋的時間時,不能將火車視為質點;C、研究殲﹣20隱形戰斗機做翻轉技術動作時,故能將戰斗機視為質點;D、用北斗系統確定正在南極考察的科考船的位置時,可以將船視為質點。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對質點概念的理解能力。質點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關鍵抓住條件來進行分析選擇。2.(3分)下列關于位移和路程的說法正確的是()A.位移只取決于初末位置,而路程還與實際運動的路線有關 B.位移是描述直線運動的,路程是描述曲線運動的 C.位移和路程總是大小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 D.如果質點的軌跡為直線,則質點的位移在數值上一定等于路程【答案】A【分析】路程為物體的實際軌跡長度,為標量;位移為從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為矢量;只有當做單向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解答】解:A、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長,路程等于運動軌跡的長度,故A正確;B、位移和路程都可以描述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CD、路程為物體的實際軌跡長度;位移為從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只有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時,其它情況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位移和路程,解題關鍵是掌握位移和路程的區別,路程為物體的實際軌跡長度,為標量;位移為從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為矢量。3.(3分)自然界一切物體都處于永恒的運動中,要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首先要選定參考系。平常說的“一江春水向東流”、“地球的公轉”、“地球同步通信衛星在空中靜止不動”、“月亮在云朵中穿行”()A.江岸(或地面)、太陽、地球、月球 B.江中游船、太陽、太陽、云朵 C.江岸(或地面)、太陽、地球、云朵 D.江中游船、太陽、地球、月球【答案】C【分析】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首先要選取一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考系。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是怎樣的,就看它與參考系的位置是否變化。【解答】解:“一江春水向東流”說的是水相對于岸(或地面)的運動,參考系為江岸(或地面),參考系是太陽,參考系是地球,參考系是云朵,AB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要注意區分研究對象與參考系的不同。考查對參考系概念的理解及實際判斷能力。4.(3分)在物理學的重大發現中科學家創造出了許多物理學研究方法,如比值法、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極限思想法、類比法和科學假說法、建立物理模型法、微元法等。以下關于所用物理學研究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A.研究某些物理問題時,把物體抽象成一個質點,這里運用了假設法 B.加速度是用速度的變化與所用時間的比值定義的物理量 C.定義加速度a=,用了比值法,加速度與Δv成正比 D.把運動過程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看作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位移相加得到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這里應用了科學假說法【答案】B【分析】質點是實際物體在一定條件下的科學抽象,是采用了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比值法定義的基本特點是被定義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質的最本質的屬性,它不隨定義所用的物理量而改變;把運動過程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看作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位移相加得到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這里應用了微元法。【解答】解:A、研究某些物理問題時,這里運用了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BC、定義加速度a=,運用了比值定義法,故B正確;D、把運動過程分成很多小段,然后把各小段位移相加得到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故D錯誤。故選:B。【點評】在高中物理學習中,我們會遇到多種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這些方法對我們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幫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規律的基礎上,更要注意科學方法的積累與學習。5.(3分)關于時間間隔和時刻,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第一節課8點30分下課,體息10分鐘,8點30分和10分鐘均指時刻 B.第2s末和第3s初不是同一時刻 C.“您這么早就來啦,等了很久吧”,這里的“早”和“等了很久”均指的是時間間隔 D.在第5s內指的是從4s末到5s末這1s的時間內【答案】D【分析】明確時間和時刻的區別,知道時間間隔是兩個時刻的間隔,而時刻是指某一瞬間。明確時間坐標軸上各段的名稱。【解答】解:A、8點30分是下課的時刻,故A錯誤;B、第2s末和第7s初均指時間坐標軸上的2s這一時刻;C、“您這么早就來啦,這里的“早”是指時刻,故C錯誤;D、根據時間坐標軸可知,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對時刻與時間兩個概念的理解與區分能力。要注意知道時刻對應一個時間點,而時間對應一段過程。6.(3分)如圖所示,在距離地面1.8m高的位置豎直向上拋出一枚網球,觀測到網球上升3.6m后回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最高點的位置坐標為3.6m,落地點的位置坐標為1.8m B.網球從拋出點到最高點的位移為3.6m C.網球從拋出點到落地點的位移為﹣1.8m D.網球從最高點到落地點的位移為5.4m【答案】D【分析】根據題意,結合各選項的坐標原點的位置,可以求出物體的位置坐標;位移表示質點在空間的位置的變化,用有向線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線段的長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解答】解:A.以拋出點為坐標原點建立坐標系,從高出地面1.8,所以落地點的坐標為6.8m,則最高點的坐標為﹣3.8m;B.以向下為正方向,則上升過程的位移為﹣3.6m;C.以向下為正方向,故從拋出點到落地點的位移為8.8m;D.網球在最高點的坐標為﹣3.2m,所以網球從最高點到落地點的位移為x=1.8m﹣(﹣8.6m)=5.8m。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確定物體的位置坐標,分析清楚物體運動過程、根據題意即可正確解題,注意正方向是解題的關鍵。7.(3分)下列關于物體的運動狀態不可能存在的是()A.物體速度很大,而加速度很小 B.物體的加速度向東,而速度方向卻向西 C.物體速度的變化率很大,而加速度很小 D.某時刻物體的速度為零,而加速度不為零【答案】C【分析】加速度等于單位時間內的速度變化量,反映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當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物體做加速運動,當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物體做減速運動。【解答】解:A、高速運動的物體,但加速度為零;B、當物體做減速運動時,所以存在物體的加速度方向向東,故B可能;C、物體的加速度就是速度的變化率,加速度一定很大;D、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的速度可能為零,例如豎直上拋到最高點;本題選不可能存在的,故選:C。【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義,掌握判斷物體做加速運動還是減速運動的方法,關鍵看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的關系。8.(3分)汽車從制動到停止共用了5s。這段時間內,汽車每1s前進的距離分別是9m、7m、5m、3m、1m。汽車開始制動時的瞬時速度為v0,汽車在前1s和前2s的平均速度分別為v1和v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v1更接近v0,且v1大于v0 B.v1更接近v0,且v1小于v0 C.v2更接近v0,且v2大于v0 D.v2更接近v0,且v2小于v0【答案】B【分析】用平均速度求瞬時速度所取的時間越短越接近瞬時速度,則前1s內的平均速度最接近關閉油門時的瞬時速度。【解答】解:變速直線運動中某一點的瞬時速度可以取該點為起點的一極小時間內的平均速度,時間越小越接近該點的瞬時速度1,因是減速運動,則v1<v6,則B正確,ACD錯誤故選:B。【點評】明確瞬時速度的求法,極小時間內的平均速度最接近瞬時速度。9.(3分)一輛汽車在教練場上沿平直道路行駛,以x表示它相對于出發點的位移。如圖所示,近似描寫了汽車在t=0時刻到t=40s這段時間的x﹣t圖像。下列有關汽車在這段時間內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汽車最遠位置距離出發點40m B.汽車在10~20s時間內做勻速直線運動 C.汽車的運動方向不變 D.汽車運動的總路程是60m【答案】D【分析】根據x﹣t圖像直接讀出汽車最遠位置距離出發點的距離。根據x﹣t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分析汽車的運動情況;路程等于各段位移大小之和。【解答】解:A、由x﹣t圖像可知,故A錯誤;B、根據x﹣t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處于靜止狀態;C、由x﹣t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10s~20s內靜止,所以汽車的運動方向發生變化;D、由x﹣t圖像可知;汽車在10s~20s內靜止,t=40s時刻回到出發點,因此汽車運動的總路程是s=30m+30m=60m。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位移—時間圖像問題,考查基本的識圖能力,關鍵要抓住x﹣t圖像的斜率等于速度,位移等于縱坐標的變化量。10.(3分)下列關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理解中正確的是()A.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 B.加速度不變的運動就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C.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方向一定不變 D.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隨時間均勻變化【答案】A【分析】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時間公式,位移—時間公式,結合加速度方向和初速度方向的關系分析求解。【解答】解:A.由v=v0十at可知,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B.加速度不變的運動不一定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只有加速度方向和初速度方向在同一條直線上時,故B錯誤;C.由v=v0十at可知,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方向可以反向改變;D.由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時間公式,可知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隨時間的變化不均勻。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加速度相關知識,理解變速直線運動速度—時間公式,位移—時間公式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11.(3分)A、B兩車t=0時刻速度均為0,從同一位置開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A車的a﹣t圖像如圖甲所示,則()A.t=4s時,A車的速度大小為10m/s B.B車的加速度大小為10m/s2 C.0﹣3s內,A車的位移為45m D.0﹣4s內,B車的平均速度為10m/s【答案】D【分析】AC、根據運動學公式即可求出;B、根據圖像斜率的意義分析出;D、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即可求出。【解答】解:AC、0到2s時,后面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速度v=a(t﹣5)=10×(4﹣2)m/s=20m/s=m=5m;BD、v﹣t圖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4m/s2,0到4s,B車的速度v=at=5×4m/s=20m/sm/s=10m/s,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的靈活應用能力,對于圖像問題一定要清楚圖像圍成的面積或者斜率有沒有表示物理量。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多選)12.(4分)為了測定氣墊導軌上滑塊的加速度,滑塊上安裝了寬度d=3.0cm的磁光條,滑塊在牽引力作用下先后勻加速通過兩個光電門1=0.03s,通過第二個光電門的時間Δt2=0.01s,遮光條從開始遮住第一個光電門到開始遮住第二個光電門的時間Δt=1.0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滑塊通過第一個光電門時的速度大小為1.5m/s B.原塊通過第二個光電門時的速度大小為3.0m/s C.滑塊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 D.滑塊在兩光電門間的平均速度大小是3m/s【答案】BC【分析】根據通過光電門的平均速度表示通過光電門的瞬時速度計算;根據速度—時間公式計算;根據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計算。【解答】解:A、滑塊通過第一個光電門時的速度大小為;B、滑塊通過第二個光電門時的速度大小為;C、滑塊的加速度大小為a=;D、滑塊在兩個光電門間的平均速度大小為。故選:BC。【點評】掌握利用光電門測速度的原理和方法,熟練掌握運動學公式的應用是解題的基礎。(多選)13.(4分)如圖甲、乙所示為物體做直線運動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圖中,物體在0~4s內位移為0 B.乙圖中,物體在t=1s時刻改變運動方向 C.甲圖中,0~2s內物體的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D.乙圖中,0~2s內物體的加速度大小不變【答案】AD【分析】x﹣t圖像的縱坐標的變化量表示物體的位移,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v﹣t圖像與時間軸所圍的面積表示位移,圖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解答】解:A、甲圖中,則物體在0~4s內位移為2;B、乙圖中,所以物體在t=1s時刻沒有改變運動方向;C、根據x﹣t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0~4s內物體的速度先減小后增大;D、根據v﹣t圖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1==m/s2=5m/s2,1~8s內內加速度為:a2==m/s5=﹣1m/s2,所以乙圖中,2~2s內物體的加速度大小不變。故選:AD。【點評】本題考查了x﹣t圖像與v﹣t圖像的區別,要求學生明確圖像斜率、面積的意義。(多選)14.(4分)表格中列出了四種物體的運動過程,標出了它們的初速度,末速度和所用時間的數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初速度末速度所用時間飛機巡航400m/s400m/s5s蝸牛爬行00.002m/s0.2s自行車沖上斜坡6m/s2m/s2s汽車加速72km/h108km/h10sA.以上四個物體的運動過程,其中速度變化最大的是汽車加速 B.蝸牛爬行過程中的加速度小于飛機巡航 C.自行車沖上斜坡過程中加速度大小是2m/s2 D.汽車加速過程中加速度大小是3.6m/s2【答案】AC【分析】根據速度變化量等于末速度與初速度之差分析速度變化量;根據加速度的定義式分析加速度大小。【解答】解:A、根據速度變化量等于末速度與初速度之差、蝸牛爬行、汽車加速過程中速度變化量分別為:Δv1=400m/s﹣400m/s=0Δv7=0.002m/s﹣0=5.002m/sΔv3=2m/s﹣8m/s=﹣4m/sΔv4=(108﹣72)km/h=36km/h=10m/s可見,汽車加速過程中速度變化最大;BCD、根據加速度的定義式可得、蝸牛爬行、汽車加速過程中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6==m/s2=5a2==m/s2=0.01m/s8a3==m/s5=﹣2m/s2,所以加速度大小為6m/s2a4==m/s2=6m/s2故C正確,BD錯誤。故選:AC。【點評】掌握加速度的定義及其物理意義,知道加速度與速度的關系是正確解題的關鍵;注意:“加速度”、“速度”、“速度變化量”的區別。(多選)15.(4分)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時刻速度的大小為4m/s,1s后速度大小變為6m/s()A.物體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2m/s2 B.物體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2m/s2 C.這1s內物體速度變化量大小可能小于2m/s D.這1s內物體平均速度的大小可能是1m/s【答案】AD【分析】根據速度變化量的計算公式求解速度變化量;根據加速度的定義式求出物體的加速度;根據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求解平均速度。注意1s后的速度方向可能與初速度方向相同,也可能與初速度方向相反。【解答】解:C、規定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則速度變化量大小為:Δv1=6m/s﹣6m/s=2m/s;若1s后的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3=﹣6m/s﹣4m/s=﹣10m/s,所以這4s內物體速度變化量大小不可能小于2m/s;AB、若1s后的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同6==m/s2=2m/s6若1s后的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根據加速度定義式可得:a2==m/s2=﹣10m/s8所以物體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2m/s2,不可能大于10m/s2,故A正確、B錯誤;D、若1s后的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同=m/s=8m/s若1s后的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則平均速度為:=所以這4s內物體平均速度的大小可能是1m/s,故D正確。故選:AD。【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1s后的速度方向可能與初速度方向相同,可能與初速度方向相反,以及掌握加速度的定義式。三、基礎考查:本題共1小題,共9分。16.(9分)完成下列書寫:(1)寫出課本上速度的定義(文字表述)、寫出課本上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文字表述)。(2)寫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表達式、位移—時間表達式、速度—位移關系式。【答案】(1)見解析;(2)速度—時間表達式:v=v0+at,位移—時間表達式:,速度—位移關系式:。【分析】(1)根據速度以及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求解;(2)根據速度—時間表達式、位移—時間表達式、速度—位移關系式求解。【解答】解:(1)物理學中位移與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之比表示物體的運動的快慢,這就是速度;勻變速直線運動是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的直線運動,即加速度不變的直線運動。(2)速度—時間表達式:v=v0+at,位移—時間表達式:。答:(1)見解析;(2)速度—時間表達式:v=v0+at,位移—時間表達式:。【點評】本題考查了勻變速運動相關知識,熟悉基礎概念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四、實驗題:本題共2小題,共13分。17.(3分)某同學利用打點計時器研究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小車的運動情況。圖示為該同學實驗時打出的一條紙帶,紙帶上每兩個相鄰的計數點之間還有4個計時點沒畫出來,交流電振的順率為50Hz。(1)A、B兩點間的時間間隔是0.1s。(2)用刻度尺游得圖中CD段的位移大小為2.16cm。【答案】(1)0.1;(2)2.16。【分析】(1)根據打點周期結合題意計算時間間隔;(2)根據刻度尺的讀數規則結合相應幾何關系計算位移。【解答】解:(1)打點計時器打點周期為T==s=6.02s、B兩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5T=5×7.02s=0.1s;(2)刻度尺的精確度為7mm,根據刻度尺的讀數規則。故答案為:(1)0.1;(2)4.16。【點評】考查打點計時器的時間運算和紙帶的數據測量問題,會根據題意進行準確分析解答。18.(10分)打點計時器是高中物理實驗中常用的實驗器材,請完成下列有關問題。(1)甲圖是電火花計時器(選填“電磁打點計時器”或者“電火花計時器”),使用的電源是交流220V(選填“8V”或“220V”)電源。(2)利用該計時器測量紙帶的速度,基本步驟如下:A.當紙帶完全通過計時器后,及時關閉電源B.將紙帶從墨粉紙盤下面穿過計時器C.松手后小車拖動紙帶運動D.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上述步驟正確的順序是BDCA。(按順序填寫編號)(3)某同學在實驗中,用打點計時器記錄了被小車拖動的紙帶的運動情況,在紙帶上確定了A、B、C、D、E、F、G共7個計數點,每兩個相鄰計數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試根據紙帶上各個計數點間的距離算出打下F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大小為0.72m/s。(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4)如果當時電網中交變電源的頻率與正常頻率(50Hz)相比稍稍偏大,而做實驗的同學并不知道,那么速度的測量值與實際值相比偏小(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答案】(1)電火花計時器,220V;(2)BDCA;(3)0.72;(4)偏小。【分析】(1)根據圖像分析,電火花計時器的工作電壓是220V;(2)根據實驗順序分析;(3)根據平均速度計算;(4)根據實際時間和所用的時間相比較分析。【解答】解:(1)根據甲圖外形可以知道該計時器是電火花計時器,其工作電壓是220V。(2)利用計時器應該先將紙帶從墨粉盒下面穿過計時器,然后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壓,讓小車拖動紙帶運動,及時關閉電源。(3)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t=5T=5×2.02s=0.1s,打下F點時的速度為(4)如果當時電網中交變電源的頻率與正常頻率(50Hz)相比稍稍偏大,則打下相鄰兩點的時間間隔較小,所用的時間比實際值偏大。故答案為:(1)電火花計時器,220V;(3)0.72。【點評】掌握使用打點計時器的基本操作步驟,會利用紙帶計算瞬時速度,會進行誤差分析。五、解答題:本題共3個題。共30分。19.(8分)嫦娥登月探測器平穩落月,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成功。當它靠近月球后,先懸停在月球表面一定高度處,以2m/s2的加速度下落,經2s到達月面。求:(1)到達月面時探測器的速度大小;(2)懸停處距離月球表面高度。【答案】(1)探測器到達月面時探測器的速度大小為4m/s;(2)懸停處距離月球表面高度為4m。【分析】(1)根據勻加速直線運動速度—時間公式分析求解;(2)根據勻加速直線運動位移—時間公式分析求解。【解答】解:(1)關閉發動機后,探測器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代入數據可得探測器到達月面時探測器的速度大小v=4m/s(2)懸停點距月面的高度為h=,代入數據可得探測器懸停處距離月球表面高度h=4m答:(1)探測器到達月面時探測器的速度大小為4m/s;(2)懸停處距離月球表面高度為4m。【點評】本題考查了據勻加速直線運動,理解物體運動狀態,合理選取運動學公式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20.(10分)鐵軌旁每隔相同的距離有一個里程碑,某同學乘坐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從數據處理到知識轉化-醫學生眼中的大數據疾病診斷應用
- 2025至2030年中國腸桿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健康管理師的職業發展路徑分析
- 2025年中國單杯壺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兒童扇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亞克力油水杯子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二位15芯電腦插座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專業攝影箱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管理人員崗前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加解析答案
- 2025年中國不銹鋼大山夾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跨學科實踐活動6 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課件九年級化學上冊(人教版2024)
- TDT1056-2019縣級國土調查生產成本定額
- 2024年中國抗靜電阻燃非金屬托輥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地理10分鐘微課教案模板
- 2024年高考真題-政治(福建卷) 含解析
- DB36T+757-2024香料用樟樹培育技術規程
- 酒店服務員合作協議書范文模板
- 血液透析室工作手冊目錄
- ISO14644國際標準(中文版)
- 借名存款合同模板
- TSXCAS 015-2023 全固廢低碳膠凝材料應用技術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