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與參考答案_第1頁
2024-2025學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與參考答案_第2頁
2024-2025學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與參考答案_第3頁
2024-2025學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與參考答案_第4頁
2024-2025學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與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安徽省合肥市地理高三上學期期末復習試卷(答案在后面)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我國地形的主要特征是:A、地形以平原為主B、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原較少C、地形復雜多樣,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交錯分布D、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2、下列關于我國河流的特點描述不正確的是:A、大部分河流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B、部分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印度洋,如雅魯藏布江C、部分河流注入北冰洋,如額爾古納河D、所有河流的流量都很大,河流眾多3、下列關于地球自轉速度的描述,正確的是()A、地球自轉速度是恒定的B、地球自轉速度在赤道處最快C、地球自轉速度在兩極處最快D、地球自轉速度在春分時最快4、以下關于經緯度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經緯度是地理坐標系統的基礎B、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C、經線的長度相等,緯線的長度隨緯度的增加而增加D、經度和緯度的分度單位分別是度、分、秒5、下列關于地球自轉速度的描述,正確的是()A、地球自轉速度均勻不變B、赤道地區自轉速度最慢C、自轉速度在地球兩極處最快D、自轉速度隨著緯度的增加而變慢6、某地區年降水量的季節分布特點是夏季多雨,冬季少雨,這種氣候類型屬于()A、溫帶海洋性氣候B、熱帶季風氣候C、地中海氣候D、溫帶大陸性氣候7、以下地理現象中,屬于自然原因形成的地貌景觀是:A.長城腳下的梯田B.黃山上的奇松怪石C.拉斯維加斯的賭城摩天輪D.巴黎鐵塔8、關于世界地理分區,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東亞、東南亞、南亞屬于亞洲B.北美洲、南美洲、中美洲屬于美洲C.歐洲西部、歐洲東部、歐洲南部屬于歐洲D.非洲東北非、非洲西非、非洲東非屬于非洲9、我國四大高原中,地勢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是()A.內蒙古高原B.云貴高原C.青藏高原D.黃土高原10、下列關于我國主要河流的描述,正確的是()A.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注入東海B.黃河發源于青海省的巴顏喀拉山脈,注入渤海C.黑龍江發源于我國與俄羅斯交界處的大興安嶺,注入太平洋D.珠江發源于四川省的邛崍山脈,注入南海11、下列關于地球自轉速度的說法正確的是()。A、各個緯度的自轉速度都相同B、赤道上的自轉速度最快C、南極點的自轉速度最快D、北緯45°的自轉速度最快12、板塊構造理論認為,地球上的板塊運動是()。A、板塊相互靜止不動B、板塊間只有俯沖和平移兩種運動方式C、板塊持續不斷地運動,主要表現為拉張、擠壓和滑動三種方式D、板塊運動只發生在海洋地殼中13、黃河流域長期以來面臨著水土流失問題,以下關于黃河水土流失原因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黃土高原本身的土壤結構疏松易流失B.黃河流域的植被覆蓋率低,根系固土能力差C.干流徑流量大,洪水期間沖刷力強D.人為活動導致植被破壞和土地過度開墾14、某學生對我國氣象災害分布狀況進行分析,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A.干旱災害是我國發生頻率最高的氣象災害B.臺風災害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C.冰雹災害對南方水資源的影響較大D.暴雨洪澇災害主要分布在水資源的富集區域15、以下關于我國地勢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A、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B、東高西低,呈三級階梯分布C、南高北低,呈三級階梯分布D、北高南低,呈三級階梯分布16、下列關于我國氣候類型的描述,錯誤的是()A、北方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B、南方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C、西北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D、青藏地區屬于高山高原氣候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每小題18分,共52分)第一題題目:請簡述全球氣候變化對某一區域(如青藏高原)的影響。假設你是一名地理學者,需要對青藏高原進行研究,請寫出研究的三個主要方面,并簡要說明。第二題題目要求:結合以下信息,分析并回答問題?!镜乩硇畔ⅰ磕车貐^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分明。該地區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森林覆蓋率高,生物多樣性豐富。該地區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金屬礦產,已發現多種金屬礦床。由于近年來該地區經濟發展迅速,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導致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問題】1.分析該地區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并簡要說明原因。2.針對該地區生態環境問題,提出兩條綜合性措施,以改善和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第三題題目:分析我國某地區的地理特征,并闡述其對當地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影響。(一)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某地區位于我國南方,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地形以丘陵為主,主要河流為珠江水系。1.描述該地區的地理位置特征。2.分析該地區的氣候特征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3.闡述該地區地形對交通運輸的影響。(二)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有哪些特色?2.該地區的文化有哪些代表性特點?3.針對該地區的地理特征,提出一些建議,以促進當地經濟和文化的發展。2024-2025學年安徽省合肥市地理高三上學期期末復習試卷與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我國地形的主要特征是:A、地形以平原為主B、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原較少C、地形復雜多樣,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交錯分布D、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答案:C解析: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包括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等,因此C選項正確。2、下列關于我國河流的特點描述不正確的是:A、大部分河流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B、部分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印度洋,如雅魯藏布江C、部分河流注入北冰洋,如額爾古納河D、所有河流的流量都很大,河流眾多答案:D解析:D選項描述不正確,雖然我國河流眾多,但并不是所有河流的流量都很大,有些河流的流量相對較小。其他選項描述正確。3、下列關于地球自轉速度的描述,正確的是()A、地球自轉速度是恒定的B、地球自轉速度在赤道處最快C、地球自轉速度在兩極處最快D、地球自轉速度在春分時最快答案:B解析:地球自轉速度不是恒定的,而是隨著緯度的增加而減慢。在赤道處,地球自轉速度最快,約為每小時1670公里。在兩極處,地球自轉速度為零。因此,選項B正確。4、以下關于經緯度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經緯度是地理坐標系統的基礎B、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C、經線的長度相等,緯線的長度隨緯度的增加而增加D、經度和緯度的分度單位分別是度、分、秒答案:C解析:經緯度是地理坐標系統的基礎,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的長度相等,緯線的長度隨著緯度的增加而減小,接近兩極時長度為零。經度和緯度的分度單位分別是度、分、秒。因此,選項C描述不正確。5、下列關于地球自轉速度的描述,正確的是()A、地球自轉速度均勻不變B、赤道地區自轉速度最慢C、自轉速度在地球兩極處最快D、自轉速度隨著緯度的增加而變慢答案:D解析:地球自轉的速度在地球赤道附近最快,隨緯度增加而逐漸減慢,直至地球兩極處為零。這是因為地球是一個旋轉的球體,自轉速度與緯度的關系遵從科里奧利力的規律,赤道處旋轉半徑最大,旋轉線速度也最大;而極地幾乎是在地軸附近旋轉,旋轉線速度最小,幾乎為零。6、某地區年降水量的季節分布特點是夏季多雨,冬季少雨,這種氣候類型屬于()A、溫帶海洋性氣候B、熱帶季風氣候C、地中海氣候D、溫帶大陸性氣候答案:C解析:地中海氣候的特點是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與題目描述的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正好相反,大致符合地中海氣候的特征。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降水均勻,不符合題意;熱帶季風氣候在夏季有明顯的季風雨,不符合題意;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溫暖多雨,也不是全年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的特征。7、以下地理現象中,屬于自然原因形成的地貌景觀是:A.長城腳下的梯田B.黃山上的奇松怪石C.拉斯維加斯的賭城摩天輪D.巴黎鐵塔答案:B解析:A項的長城腳下的梯田是人工開墾形成的;C項的拉斯維加斯的賭城摩天輪是人為建造的城市娛樂設施;D項的巴黎鐵塔同樣是人工建造的。而B項的黃山上的奇松怪石是自然風化和地殼運動形成的自然景觀,因此正確答案是B。8、關于世界地理分區,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東亞、東南亞、南亞屬于亞洲B.北美洲、南美洲、中美洲屬于美洲C.歐洲西部、歐洲東部、歐洲南部屬于歐洲D.非洲東北非、非洲西非、非洲東非屬于非洲答案:D解析:A項中東亞、東南亞、南亞都屬于亞洲地區,正確;B項中北美洲、南美洲、中美洲都屬于美洲,正確;C項中歐洲西部、歐洲東部、歐洲南部都屬于歐洲,正確。而D項中的非洲東北非、非洲西非、非洲東非雖然都是非洲的一部分,但它們并不是地理上的分區,而是按照非洲各國的聯系和文化習慣進行的一種區域劃分,因此D項說法錯誤。9、我國四大高原中,地勢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是()A.內蒙古高原B.云貴高原C.青藏高原D.黃土高原答案:C解析: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稱為“世界屋脊”,是我國地勢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A項的內蒙古高原是我國第二大高原,B項的云貴高原地形崎嶇,D項的黃土高原以黃土地貌為特色。10、下列關于我國主要河流的描述,正確的是()A.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注入東海B.黃河發源于青海省的巴顏喀拉山脈,注入渤海C.黑龍江發源于我國與俄羅斯交界處的大興安嶺,注入太平洋D.珠江發源于四川省的邛崍山脈,注入南海答案:A解析:A項正確,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流經11個?。ㄗ灾螀^、直轄市),最終注入東海。B項錯誤,黃河發源于青海省的巴顏喀拉山脈,流經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入渤海。C項錯誤,黑龍江發源于我國與俄羅斯交界處的大興安嶺,流經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注入鄂霍次克海峽。D項錯誤,珠江發源于云貴高原,流經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入南海。11、下列關于地球自轉速度的說法正確的是()。A、各個緯度的自轉速度都相同B、赤道上的自轉速度最快C、南極點的自轉速度最快D、北緯45°的自轉速度最快答案:B解析:地球自轉是一個非勻速圓周運動,赤道上的線速度最快,隨緯度增加而減小。南極點雖然自轉變慢,但由于它是旋轉軸上的點,實際速度為零。因此,選項B正確。12、板塊構造理論認為,地球上的板塊運動是()。A、板塊相互靜止不動B、板塊間只有俯沖和平移兩種運動方式C、板塊持續不斷地運動,主要表現為拉張、擠壓和滑動三種方式D、板塊運動只發生在海洋地殼中答案:C解析:板塊構造理論揭示了地球表面巖石圈板塊的運動機制,這些板塊通過拉張、擠壓和滑動三種主要機制持續不斷地進行運動,因此C項是正確的。選項A、B、D都是對部分現象的簡化描述,不符合板塊構造理論的完整解釋。13、黃河流域長期以來面臨著水土流失問題,以下關于黃河水土流失原因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黃土高原本身的土壤結構疏松易流失B.黃河流域的植被覆蓋率低,根系固土能力差C.干流徑流量大,洪水期間沖刷力強D.人為活動導致植被破壞和土地過度開墾答案:C解析:黃河流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土壤結構、植被覆蓋、人為活動等因素造成的。A選項說明了土壤本身的特點,B和D選項提到了植被破壞和土地過度開墾的影響,這些都正確。C選項中,黃河干流的徑流量大是事實,但洪水期間沖刷力強并不是水土流失的原因,而是水土流失的結果。因此,C選項是不正確的。14、某學生對我國氣象災害分布狀況進行分析,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A.干旱災害是我國發生頻率最高的氣象災害B.臺風災害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C.冰雹災害對南方水資源的影響較大D.暴雨洪澇災害主要分布在水資源的富集區域答案:C解析:A選項正確,干燥災害在我國發生頻率確實很高,尤其在北方地區。B選項也正確,臺風主要影響我國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海南等地。D選項正確,暴雨洪澇災害確實主要分布在水資源的富集區域,如長江流域、珠江流域等。C選項錯誤,冰雹災害雖然對農業生產有較大影響,但并不是主要對南方水資源的影響較大,南方水資源受影響較大的是洪澇災害。因此,C選項是不正確的。15、以下關于我國地勢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A、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B、東高西低,呈三級階梯分布C、南高北低,呈三級階梯分布D、北高南低,呈三級階梯分布答案:A解析:我國地勢特點是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第一階梯以青藏高原為主,第二階梯包括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云貴高原和四川盆地,第三階梯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這種地勢特點有利于海洋濕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降水。16、下列關于我國氣候類型的描述,錯誤的是()A、北方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B、南方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C、西北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D、青藏地區屬于高山高原氣候答案:B解析:我國氣候類型豐富多樣,北方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南方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西北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青藏地區屬于高山高原氣候。B選項描述錯誤,南方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而非亞熱帶季風氣候。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每小題18分,共52分)第一題題目:請簡述全球氣候變化對某一區域(如青藏高原)的影響。假設你是一名地理學者,需要對青藏高原進行研究,請寫出研究的三個主要方面,并簡要說明。答案:全球氣候變化對青藏高原的影響:1.冰川融化:由于全球氣溫上升,冰川加速融化,導致地表徑流增多,水庫庫容增加,但長期而言,冰川減少將嚴重影響當地的水資源。這不僅會影響到農田灌溉和牧區用水,還可能改變當地的水文循環和生態系統。2.生態環境變化:氣溫升高和降水模式變化導致青藏高原的植被分布發生變化,高寒草甸和荒漠化面積進一步擴大,同時物種結構和生物多樣性發生改變。新建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可能導致生態敏感區的破壞,增加生物的遷徙難度和生存壓力,甚至可能引發一些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下降。3.氣候模式改變:全球氣候變化導致該區域降水模式的不確定性增加,旱澇頻發。這種變化對農業生產構成威脅,造成糧食產量波動,也可能加劇土地退化。頻繁的短時強降水事件可能導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頻發,威脅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解析:這道題目考查了學生對于全球氣候變化影響的理解以及區域地理知識的應用能力。答題時應結合具體區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影響方面進行論述。在答題過程中,要注重邏輯性和條理性,合理分配字數,確保每個方面都能詳細展開說明。同時,也要關注氣候變暖帶來的長期影響和潛在風險,注重分析氣候變化的多方面影響,特別是對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影響。第二題題目要求:結合以下信息,分析并回答問題?!镜乩硇畔ⅰ磕车貐^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分明。該地區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森林覆蓋率高,生物多樣性豐富。該地區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金屬礦產,已發現多種金屬礦床。由于近年來該地區經濟發展迅速,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導致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締栴}】1.分析該地區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并簡要說明原因。2.針對該地區生態環境問題,提出兩條綜合性措施,以改善和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答案1.該地區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包括:森林資源過度采伐,導致森林覆蓋率和生物多樣性下降。礦產資源開發中存在環境污染問題,如土壤和水污染。工業排放和生產活動導致空氣污染和噪音污染。農業生產中過度使用化肥和農藥,造成農田土壤退化和水體污染。原因:人口增長和經濟快速發展導致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增加。環境保護意識不足,環保法律法規不完善。監管不力,企業環保措施不到位。農業生產方式粗放,缺乏可持續性。2.綜合性措施:加強法律法規建設,完善環保制度,加大對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