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緒論一、生物學的研究對象與內容二、什么是生命三、生物學的分科四、生物學的發展概述五、生物學的研究方法六、為什么要學習普通生物學七、如何學習普通生物學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一、生命科學的研究對象與內容
生物學(Biology)是研究生物體的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即:研究生物體的形態、結構、生長發育、遺傳變異、起源、演化及其與環境間相互關系。生物學又稱生命科學(LifeScience),它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之一。廣義的生命科學還包括生物技術、生物與環境、生物學與其他學科交叉的領域。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
生物科學的研究對象正在日漸加深和擴大,不僅要研究自然界的動物、植物,也要研究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生物學還要研究人類自己,因為人類也是一種生物。生物學還要研究小至生物大分子的基團行為,廣至地球表面的生物圈的將來動態,延伸至玄古生命的發生和宇宙中生命存在的問題。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什么是生物?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生物生命物體,物質即:生物就是具有生命的物體有機體VS生物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一)生命的基本特征1.
化學成分的同一性
構成形形色色生物體的元素都是普遍存在于無機界的C、H、O、N、P、S等元素,并不存在特殊的生命所特有的元素。各種生物體還含有蛋白質、核酸、脂、糖、維生素等有機分子。蛋白質:由20種氨基酸組成。核酸:由8種核苷酸組成。各種生物編制基因程序的遺傳密碼是統一的。二、什么是生命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2.嚴整有序的結構
生物體的各種化學成分在體內不是隨機堆砌在一起,而是嚴整有序地結合在一起的。生命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是細胞。整個生物界是一個多層次的有序結構:元素分子細胞器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3.
新陳代謝生物是開放系統,生物和周圍環境不斷進行著物質的交換和能量的流動,這些物質在生物體內發生一系列變化,最后成為代謝過程的最終產物而被排出體外。同化作用:是在生物體內合成有機物和儲存能的過程.合成了或建造了生活物質。異化作用:是在體內分解有機物和釋放能的過程。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4.
生長發育任何生物體在其一生中都要經歷從小到大的生長過程,這是由于同化作用大于異化作用的結果。單細胞生物的生長主要是依靠細胞體積與重量的增加。多細胞生物的生長,主要的是依靠細胞的分裂來增加細胞的數目。
生物體的構造和機能經過一系列的變化,由幼體形成一個與親體相似的成熟個體,然后經過衰老而死亡的轉變過程叫做發育。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5.
繁殖和遺傳生物能繁殖,能復制出新的一代。任何一個生物體都是通過繁殖后代而使生命得以延續下去。
生物在繁殖過程中,具有遺傳與變異現象。
遺傳:遺傳物質從上代傳給下代,從而使上代的形態特征或生理特性等性狀在下代得以表現。但是,上代和下代之間以及后代個體之間總有些差異,這種現象叫做變異。遺傳和變異都是普遍的生命現象。二者同時存在。遺傳保持了物種的相對穩定。變異產生新的性狀,使物種發生變化。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的長期作用,導致生物的進化。
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6.
應激性和運動生物體對刺激發生反應的特性,叫做應激性。
在大多數情況下,生物體都會以某種形式的運動來對刺激作出反應。運動形式:物理運動—化學運動—生命運動(最高級運動形式
)單細胞:趨性運動植物:不平衡的生長運動(即向性運動)高等動物:感受器和反應器反應的結果使生物“趨吉避兇”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7.
適應
適應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象。生物的結構都適合于一定的功能。生物的結構和功能適合于該生物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的生存和延續。生物對環境的適應不是一個隨意應變的現象,外界環境可能有很大的波動,而生物總是能維持自身的相對穩定,這稱為穩態。盡管外界環境波動很大,哺乳動物總有某些機制使內環境的性質維持不變。細胞、個體、群落和生態系統在沒有激烈外界環境的影響下,也保持穩態。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8.
演變和進化生物具有系統進化的歷史,生物的進化趨勢是由簡單到復雜,從水生到陸生,由低級到高級逐漸演變。
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形成了生物的適應性和多種多樣的類型。
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生命的基本特征:化學成分的同一性;嚴整有序的結構;新陳代謝;生長發育;繁殖和遺傳;應激性和運動;適應;演變和進化。細胞是生物的基本單位(病毒除外);新陳代謝、生長和運動是生物的本能;生命通過繁殖而延續,DNA是生物遺傳的基本物質;生物具有個體發育的經歷和系統進化的歷史;生物對外界刺激可產生應激反應并對環境具有適應性。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二)生命的多樣性(生物多樣性)1.生物多樣性:
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物種及生態系統的多樣化與變異性。2.
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
遺傳多樣性(我國有50000個水稻品種,20000個大豆品種)
物種多樣性(已描述的生物種類約175萬種)生態系統多樣性(據初步統計:我國有陸生生態類型599類,如:熱帶雨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針葉林,溫帶草原,高寒草甸……)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三、生物學的分科生物學的“多層蛋糕”結構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1.根據研究對象分為:
動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微生物學、病毒學、人類學、古生物學…
2.根據研究方面分為:
形態學、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分類學、胚胎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神經生物學、進化生物學…
3.根據研究層次分為:
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組織生物學、個體生物學、群體生物學、生態學…4.根據研究方法(與其它學科的交叉)分為: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生物地理學、生物數學、生物信息學、仿生學、生物技術…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四、生物學的發展概述生物學的醞釀和奠基時期(人類誕生—16世紀前)2.系統生物學的創立和發展時期(16世紀—20世紀中葉)3.現代生物大科學的發展與繁榮時期(20世紀中葉以后)4.現代生物科學的重大進展、發展趨勢和研究前沿
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1.生物學的醞釀和奠基時期
中國:新石器后期釀酒;三千年前養蠶;
《詩經》記載了200多種動、植物;漢《神農本草經》記載藥物365種;后魏賈思勰《齊民要術》
人工選擇、人工雜交、嫁接和定向培育等,我國寶貴的農業科學和生物科學巨著。西方:公元前6000年蘇美爾人和巴比侖人發明了啤酒發酵;公元前4000年希臘人開始制作面包;亞里士多德《動物志》動物解剖構造、生理習性、胚胎發育和生物類群的觀察;德奧弗拉斯特植物進行喬木、灌木和草本的劃分;希羅費羅斯、蓋侖對人體進行了解剖研究。
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2.系統生物學的創立和發展時期描述生物學階段(19世紀中葉以前)主要從外部形態特征觀察、描述、記載各種類型生物,尋找他們之間的異同和進化脈絡。
代表:達爾文的《物種起源》(1859)實驗生物學階段(19世紀中葉到20世中葉)利用各種儀器工具,通過實驗過程,探索生命活動的內在規律。
代表:1866年Mendel植物雜交實驗
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3.現代生物大科學的發展與繁榮時期
生命科學隨著各學科縱橫交錯發展的大趨勢,出現了不同分支學科和跨學科的大交匯、大滲透和大綜合的局面。
代表:
1953年Watson和CrickDNA雙螺旋結構
1973年斯坦福大學Cohn加州大學Boyer
基因工程重組DNA技術之父
1997年2月蘇格蘭Wilmut
綿羊“多莉”的克隆
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的發展使人們有可能“創造”新的物種。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4.現代生物科學的重大進展、發展趨勢和研究前沿
發展趨勢
從微觀到宏觀分子細胞整體水平高度分化和高度綜合的辨證統一現代生物學的高度分化,各學科的相互滲透,新學科或邊緣學科的產生。
研究前沿基因組計劃生物信息學發育生物學干細胞工程神經生物學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
20世紀后葉分子生物學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學在自然科學中的位置起了革命性的變化,現已聚集起更大的力量,醞釀著更大的突破走向21世紀。生命科學的發展和進步也向數學、物理學、化學、信息、材料及許多工程科學提出了很多新問題、新思路和新挑戰,帶動了其他學科的發展和提高,生命科學將成為21世紀的帶頭學科。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五、生物學的研究方法1.描述法
外部觀察和形態描述:分類學、《爾雅》、《本草綱目》、亞里士多德對500種動物的描述、林奈的雙名法等。2.實驗法實驗是人為干預、控制所研究對象的條件下進行的觀察。用實驗的方法研究客觀事物,要求根據已有的事實(來自觀察或來自實驗)提出假說,再根據假說推導出一個可以用實驗加以檢驗的預測,然后實施這個實驗來加以驗證。3.模擬法
廣泛應用的各種生物學實驗模型就是對生命過程的模擬。
模型動物、數學模型、生態模型…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六、為什么要學習普通生物學生物科學與人類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
生物學家:
大腦/癌癥/光合作用
生物技術專家:
基因藥物/作物新品種
理工科專業:
生物芯片/火星生命/納米材料
社會科學專家:
社會倫理法律/生物技術和人類社會的關系人:
認識自己/認識生命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生物學有助于人類所面臨重大的問題的解決人口膨脹;糧食短缺;疾病危害;環境污染;能源危機;資源匱乏;生態平衡破壞;生物物種大量消亡。解決人類生存與發展所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將依賴于生命科學的發展。生命科學對人類經濟、科技、政治和社會發展的作用是全方位的。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生命科學充滿未解之謎
“
猛犸之謎”
“
恐龍滅絕之謎”
龜鱉家族的長壽之謎恐龍滅絕之謎龜鱉家族的長壽之謎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生命科學的發展需要您的參與!掌握生命科學和相關學科的新理論和新技術,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問題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義務和責任。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七、如何學習普通生物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出問題富于想象
把握生命的層次熟練掌握基礎理論知識以教材為基礎,部分內容選學與自學。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把握生命科學的基本概念和內容。了解現代生物前沿的研究進展應注重了解包括基因調控、克隆、重組DNA、生物芯片、干細胞、人類基因組計劃等現代生物學前沿方面的最新進展。
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教學參考書
《Biology》2nd,DavidKrogh,PrenticeHall,2002《Biology》2nd,Fried,G.H.,Hademens,G.J.,科學出版社,2002.1
《普通生物學》(第二版),陳閱增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基礎生命科學》(第一版),吳慶余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現代生物學》,胡玉佳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現代生物學基礎》,靳德明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生命科學導論》,張惟杰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思考題
簡述生命的基本特征。如何理解生物多樣性?學習生物學有何意義?為什么說“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你認為應該如何學習生物學?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本章結束上一頁下一頁本章目錄總目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