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團第二師華山中學2017-2018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_第1頁
新疆兵團第二師華山中學2017-2018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_第2頁
新疆兵團第二師華山中學2017-2018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_第3頁
新疆兵團第二師華山中學2017-2018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_第4頁
新疆兵團第二師華山中學2017-2018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理試卷(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命題教師:呂穎超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70分)下圖是地圖上的一段緯線,這段緯線穿過我國某地形區。據圖回答1—2題。1.這段緯線主要穿過我國的地形區是A.長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C.柴達木盆地D.青藏高原2.該地形區糧食作物能夠獲得高產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土壤肥沃,灌溉便利B.光照強,晝夜溫差大C.墾殖歷史悠久,精耕細作D.熱量充足,降水豐沛讀我國某兩個區域分布圖,回答34題。3.圖甲和圖乙中,四地降水量最豐富的是A.①B.②C.③D.④4.關于圖中河流說法正確的是A.②③河流屬于同一個水系,④河流屬于另外一個水系B.②河流的主要補給類型是冰雪融水C.④河流豐水期時,南方收獲甘蔗D.③河流有凌汛現象下面為我國四個省區輪廓圖,完成56題。5.關于各省區的工業,正確的是A.甲資源密集型工業占重要地位B.乙以外向型工業為主C.丙高科技工業在我國地位突出D.丁重工業比重大于輕工業6.自然災害在我國各省區都比較嚴重,但有差異。對各省區的自然災害敘述,不正確的是A.甲冬春季多大風沙塵危害B.乙冬半年主要河流有凌汛C.丙農作物受凍害威脅大D.丁夏秋季常有臺風登陸讀我國某地區1月份等溫線圖(單位:℃),回答7~8題。7.關于圖中各處的敘述,正確的是A.A處氣溫偏高,為湖泊B.B處氣溫低于18℃,為祁連山脈C.C處氣溫低于12℃D.ABC三處均位于我國第一級階梯上8.關于圖中河流DE附近河段水文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①泥沙含量較小

②水流湍急

③無結冰期

④水位季節變化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下圖是我國的小麥、油萊、水稻和甜菜的集中產區分布圖,圖序與排序一致的是A.①油菜

②水稻

③冬小麥

④甜菜 B.①水稻

②甜菜

③油菜

④冬小麥C.①甜菜

②冬小麥

③水稻

④油菜 D.①冬小麥

②水稻

③甜菜

④油菜①“蒼松雪嶺,沃野龍江稻谷香”;②“碧草氈房,春風馬背牛羊壯”;③“瓊海獨具大手筆,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這兩副對聯描繪出了我國四省區的突出特點,讀后回答10—11題。10.以上四句對聯描寫的分別是A.新疆、黑龍江、海南、云南B.黑龍江、內蒙古、海南、云南C.內蒙古、寧夏、新疆、云南D.內蒙古、黑龍江、貴州、陜西11.下列地貌組合與四省區相對應的是A.冰川地貌、沖積平原、風蝕洼地、火山地貌B.斷層谷、背斜山、沙雕群、鹽堿地C.沖積平原、沙漠、海蝕崖、溶洞群D.三角洲、蒙古包、紅樹林、火山島吐魯番市位于吐魯番盆地中部,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古城歷史悠久。2015年4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新疆吐魯番地區,設立地級吐魯番市,轄高昌區、鄯善縣和托克遜縣,有維吾爾、漢、回等民族。讀吐魯番行政區域圖,完成1214題。12.吐魯番市的行政中心位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北部A.鐵路交通建設B.旅游資源開發C.礦產資源開發D.河流分布多13.吐魯番的無霜期平均每年達到268.6天,是我國長城以北無霜期最長的地方,其主要原因為A.沙漠面積廣,夏季增溫明顯B.北部天山的屏障,削弱冷空氣的侵入C.降水稀少,大氣削弱作用弱D.河湖及植被稀少,對氣溫調節作用弱14.“一帶一路”建設吸引我國東部某企業來新疆吐魯番建立了生產基地,該基地生產的產品最有可能是A.果汁飲料B.棉紗布匹C.電子電器D.航天儀器下圖是我國某河干流一個水文站測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統計圖。據此完成1517題。

15.該河流最可能為A.塔里木河B.珠江C.松花江D.淮河16.與3、4月份相比,該河5、6月份流量較低,主要原因是A.正值農作物返青期,灌溉引水量大B.氣溫回升快,河水蒸發量大C.河流流域被副高控制,降水少D.降水少且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減少17.該河流域適合種植的經濟作物是A.棉花B.甜菜C.油菜D.甘蔗下圖示意某地區年均溫的分布。讀圖,完成18~19題。18.圖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19.樟樹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優勢樹種。圖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樹集中分布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 D.④地據地質學家估計,北冰洋海底儲藏著全球四分之一未勘探的石油和天然氣,很可能是個“大油庫”。近年俄、美、加等國紛紛在北極采取了一系列行動,北極形勢驟然緊張。讀地球極地投影圖,回答20~21題。20.近年北極地區爭奪日益激烈,其原因不可能是A.北冰洋海底儲藏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B.氣候變暖使北極地區海底出露引發領土爭奪C.近年自然資源價格的提升將使資源的競爭愈加激烈D.氣候變暖將使北冰洋航海線日益繁忙21.關于甲、乙兩運河的敘述正確的是①都是兩大洲的分界線②都在同一國境內③兩端都直接連接大洋④都是石油的重要運輸通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圖示意兩半島地理事物,完成2223題22.兩半島A.地勢都是西部高,東部低B.甲半島徑流季節變化大于乙半島C.都多地震等地質災害D.甲半島人口密度大于乙半島23.1月平均氣溫:卑爾根是1℃5℃,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是—21℃—12℃。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緯度B.地形C.洋流D.大氣環流下圖示意美國某種能源資源的分布以及利用該能源資源發電的電站分布,讀圖完成2425題。24.該能源資源是A.水能B.風能C.地熱能D.太陽能25.圖中甲處電站集中分布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氣候B.地形C.市場D.交通下圖為俄羅斯主要水泥廠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26~27題。26.從水泥廠分布情況,可推測俄羅斯A.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B.礦產資源主要集中在西部C.東部人口密度較西部小

D.東部經濟較西部發達27.以下不屬于甲水泥廠區位優勢的是A.臨近海港、交通便利

B.經濟發展、市場需求C.氣候溫暖、人口眾多

D.臨近邊界、便于出口讀下圖中甲、乙、丙、丁四個地區,回答28~30題。28.圖中所示地區共同面臨的生態問題最可能的是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氣候變暖D.酸雨危害29.圖中所示地區為世界著名產棉區的是A.甲與丙B.甲與乙C.丙與丁D.乙與丁30.關于圖中所示地區說法正確的是A.甲地區太陽能和地熱資源豐富B.b河入海口所在國的經濟支柱為石油、旅游、僑匯、運河C.丙地自然帶為常綠闊葉林D.d河流域受西南季風影響,水旱災害頻繁下圖為某大陸沿140°經線年降水量分布圖,讀圖回答31~32題。31.②地年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高大山脈的背風坡B.受副熱帶高壓帶和信風帶控制C.受沿岸寒流影響D.地處干旱的沙漠地區32.①地降水主要集中在A.3~5月B.6~8月C.9~11月D.12~2月讀右圖,回答33~34題。33.近百年來,區域冰川面積快速減少的主要原因是A.溫室氣體增加B.太陽輻射增強C.臭氧空洞擴大D.酸雨危害嚴重34.當圖中甲冰川處于一年中雪線最低的時候A.澳大利亞東南牧場牧民正忙于剪羊毛B.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順時針流動C.美國北部森林內地面光照為最強的季節D.巴西高原正值干季草木枯黃下圖為一帶一路主要線路示意圖。讀圖回答35題。35.某年6月至8月,一艘郵輪沿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從福州出發,經孟買到威尼斯,下列對沿途地理現象的描述可信的是A.經南海時,遭遇梅雨陰雨連綿B.經阿拉伯海時,多逆風逆水C.經紅海時,可見沿岸大片森林D.經地中海時,遭遇連日狂風暴雨二、綜合題36.(20分)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題。德國森林覆蓋率近1/3,農村幾乎所有的地方都有草坪和樹木,農業生產較少受旱澇災害影響。德國90%以上的農戶飼養業和種植業并舉,專一生產某種農產品的農場很少。下圖為德國礦產資源和農業分布圖。(1)分析德國農業生產較少受旱澇災害影響的原因。(6分)(2)分析飼養業和種植業并舉的好處。(6分)(3)德國不僅農業發達,也是全球八大工業國之一,試分析德國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8分)三、請考生從以下2道地理選考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37【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10分)館陶縣地處河北省東南部,隸屬邯鄲市,以衛運河為界與山東省毗鄰。從2014年館陶縣政府開始積極打造美麗鄉村,現已建成了糧畫小鎮、黃瓜小鎮等十幾個設施完善的美麗鄉村示范典型。如今,糧畫小鎮壽東村已發展成以糧畫為主題,集創作、欣賞、體驗、品嘗、餐飲、購物、農家樂多功能于一體的特色旅游景點。圖為館陶縣特色小鎮分布示意圖。分析河北省館陶縣特色小鎮旅游資源的價值和發展的有利社會條件。

38【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10分)新疆的胡楊林主要分布于塔里木河流域中下游兩岸,構成一道長達數百公里連綿斷續的天然林帶,有效地保護著沙漠邊緣的綠洲農業。胡楊樹雖然極具抗旱性,但它也需要相應的水分才能維持生存。為了適應干旱環境,胡楊大多生長在有水的地方,當沙漠里的河流或水源改變方向時,胡楊的生存環境也會隨之發生改變。近年來,因干旱缺水和人為破壞因素,胡楊林面積銳減,目前僅存2萬多公頃。說明塔里木河兩岸的胡楊林對當地生態環境的作用,并提出保護胡楊林的措施。

地理答案1—5:DBDAA610:BBACB1115:CDBAC1620:DBABB2125:ABCDC2630:CCABB3135:BDACB36.(1)地處盛行西風帶,降水季節變化小;森林覆蓋率高,調蓄徑流能力強;河渠眾多,排灌條件好;經濟發達,水利設施完善。(每點2分,共6分,任答三點即可)(2)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和生物資源;有利于適應市場需求,減少投資風險;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維護農業生態環境;有利于農戶合理安排農事活動。(每點2分,共6分,任答三點即可)(3)德國地處聯系南歐與北歐、東歐與西歐的“十字路口”上,地理位置優越;臨海,河流、運河眾多,水運便利;礦產資源較豐富;經濟發達,科技力量雄厚。(每點2分,共8分)37.

資源價值:以糧畫、漆畫、教育、中醫、國防等為主題文化,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以瓜果、糧食、餐飲、購物、農家樂為主導服務,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以創作、游覽、觀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