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章末過關檢測(五)植被與土壤(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共16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下圖為福建武夷山某地土壤有機質與海拔關系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1.甲地典型自然植被類型是()A.落葉闊葉林B.常綠闊葉林C.常綠硬葉林D.針闊混交林2.圖中影響土壤肥力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甲地向乙地()A.成土母質粒度變大B.有機質分解速度變慢C.植被類型趨于豐富D.物質遷移的速度加快讀我國著名林木景觀示意圖,完成3~4題。3.下列有關圖中各景觀所在地區自然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冬冷夏熱,光照充足B.乙—雪域高原,凍土廣布C.丙—土壤肥沃,黑土廣布D.丁—千溝萬壑,支離破碎4.黃山迎客松的主要特點是()A.多高大喬木,藤本植物層層纏繞,板根植物豐富B.夏綠冬枯,植被較低矮,也會有較為矮小的灌木C.冬季落葉,夏季綠葉,具有較寬的葉片D.終年常綠,針狀葉城市綠化離不開樹木,但樹木落葉又會影響環境衛生。圖1和圖2分別為樟樹和白樺樹落葉景觀圖。據此完成5~6題。5.樟樹與白樺樹落葉最多的季節是()A.二者都以秋季為主B.二者都以夏季為主C.樟樹以春季為主,白樺樹以秋冬季為主D.樟樹以秋季為主,白樺樹以冬春季為主6.下列地區中,樟樹分布最為普遍的是()A.武夷山脈 B.長白山C.乞力馬扎羅山 D.阿爾卑斯山讀土壤與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關系圖,完成7~8題。7.圖中影響土壤形成最活躍的要素是()A.成土母質 B.氣候C.地貌 D.生物8.圖示區域()①地表徑流量與植被覆蓋率呈負相關②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較淺薄③土壤中的礦物養分主要來自植被④地下徑流量受當地氣溫影響大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如圖示意某土壤剖面,甲、乙、丙代表不同的土壤區域,丁代表底層基巖。據此完成9~10題。9.該土壤剖面中,有機質含量最高的區域是()A.甲B.乙C.丙D.丁10.土壤有機質來源于自然環境要素中的()A.氣候B.地貌C.生物D.成土母質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間分布特征對農業生產、植被恢復和土地的合理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下圖為黃土高原某溝壑區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分布圖。讀圖,完成11~12題。11.圖1表明,隨著坡度的增加()A.土壤剖面相同深度含水量增加B.土壤總的儲水能力提高十分顯著C.地表徑流下滲補給的能力降低D.降水后形成地表徑流減少明顯12.從土壤水分條件看,黃土高原溝壑區植被生長條件較好的是()A.陽坡緩坡B.陽坡陡坡C.陰坡陡坡D.陰坡緩坡下圖為我國季風區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圖。讀圖,回答13~14題。13.該森林植被的生長習性是()A.喜光、喜濕B.喜陰、喜濕C.耐寒、喜旱D.喜熱、耐旱14.調查發現,近年來高山苔原帶中該森林植被增長趨勢明顯,其主要原因是()A.全球氣候變暖B.光照更加充足C.降水逐漸變少D.水土流失加重土壤水分是陸地水循環過程的關鍵環節。馬尾松是我國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松樹,耐干旱瘠薄,對土壤要求不高,是我國南方紅壤丘陵區荒山造林首選樹種。但近年來研究表明,“遠看綠油油,近看水土流”的“林下水土流失”問題十分嚴重。如圖示意馬尾松覆蓋下各層土壤含水率對大雨的響應。據此完成15~16題。15.馬尾松覆蓋下各土層土壤含水率受降水影響,正確的是()A.降雨強度與土壤含水率同步增長B.降雨強度越大,土壤含水率增長速率越慢C.強降雨2小時后,5cm、15cm、30cm土層土壤含水率呈快速下降趨勢D.各土層土壤含水率由大到小一般依次為15cm、5cm、30cm、60cm16.造成“遠看綠油油,近看水土流”問題的主要原因是()A.馬尾松林層結構單一,攔蓄降水能力弱B.降水強度比以前大C.放松了水土保持的措施與管理D.紅壤土質疏松二、非選擇題(共4個小題,共52分)17.下圖是全球植被、氣候地帶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1)森林分布的極端界限條件大約是年平均氣溫____℃以上,年平均降水量________mm以上。(2分)(2)在年平均氣溫20℃的條件下,若年平均降水量從0~1500mm,地面植被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森林對改善環境有重要作用。在我國江南丘陵地區,森林對環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從全球范圍看,森林對環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4分)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北方針葉林分布于北緯45°~70°的寒溫帶地區,向南延伸到我國大興安嶺北部。其群落結構極其簡單,林冠層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淺)及苔蘚、地衣(無根)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貧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種數占了總植被數的90%以上。某科考隊研究了林火干擾時對北方針葉林林下植被的影響,如圖示意火后林下植被的生產力和物種豐富度的動態變化。(1)分析北方針葉林區土壤不適宜大面積作為農耕用地的原因。(4分)(2)描述火后林下植被的生產力和物種豐富度的變化規律。(4分)(3)分析火后前15年林下植被生產力變化的原因。(6分)(4)高強度大面積林火會燒毀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測高強度林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優勢物種及原因。(4分)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下圖是不同氣候條件下風化殼深度變化示意圖。(1)一個發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________、腐殖質層、________、淀積層、________和母巖層。(3分)(2)僅考慮地形條件,在________地形,成土母質很難發育成深厚的土壤;在__________地形,成土母質逐漸發育成深厚的土壤。(2分)(3)圖中四條曲線中,與風化殼發育的厚度有明顯對應關系的是____________曲線和____________曲線。(2分)(4)圖中B和C緯度地帶比較,有機質含量較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主要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緩慢。(2分)(5)D處植被類型是熱帶荒漠,其葉面積縮小或退化,呈鱗片狀或為刺,以減少________,且大多有發達的________,以便從土壤深處或廣大面積的土壤中吸取水分。(2分)2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丹霞梧桐在“中國物種紅色目錄”中被列為極危等級,是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屬于落葉小喬木,樹干挺拔,根系特別發達。通過對獅子巖—陽元山景區(圖1)的初步調查發現,受生存環境與種間競爭等因素的影響,丹霞梧桐在丹霞山頂和山麓地帶極少分布,反而在丹霞崖壁上成群散布較多(圖2)。根據這一分布規律,可以推測更大范圍區域丹霞梧桐分布的可能地帶。(1)推測丹霞梧桐在圖1橢圓部位分布較多而周圍分布較少的主要原因。(5分)(2)分析丹霞梧桐根系特別發達的主要原因。(4分)(3)請為保護丹霞梧桐提出合理化建議。(4分)章末過關檢測(五)植被與土壤1~2.解析:第1題,甲地位于武夷山山麓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典型自然植被類型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B正確。故選B。第2題,由圖可知,從甲地到乙地,海拔高度逐漸升高。成土母質粒度大小影響的是土壤的質地而不是肥力,A錯誤;隨著海拔高度上升,氣溫降低,有機質分解速度變慢,有利于有機質積累,土壤肥力高,B正確;隨著海拔高度上升,熱量條件減弱,植被類型逐漸減少,物質遷移的速度減慢,C、D錯誤。答案:1.B2.B3~4.解析:第3題,讀圖可知,甲地處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冬冷夏熱,光照充足。乙位于東北地區,不是雪域高原。丙地處海南,以磚紅壤為主。丁是安徽黃山,千溝萬壑、支離破碎描述的是我國黃土高原。第4題,A描述的是熱帶雨林,B描述的是溫帶草原,C描述的是溫帶落葉闊葉林,D描述的是針葉林。黃山迎客松屬于針葉林。答案:3.A4.D5~6.解析:第5題,樟樹是亞熱帶常綠樹種,一年四季葉子都在生長、脫落,在春天時新陳代謝的快,新葉長出的多,落葉也多。白樺樹是溫帶地區的樹種,是落葉樹,秋季落葉最多。第6題,樟樹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的樹種,分布最為普遍的是武夷山脈山麓地帶。長白山位于溫帶季風氣候區,乞力馬扎羅山分布在熱帶草原氣候區,阿爾卑斯山分布在中歐溫帶大陸性氣候和南歐亞熱帶氣候之間。答案:5.C6.A7~8.解析:第7題,生物在土壤的形成過程中起著主導與推動作用,并且是土壤形成過程中最活躍的要素。第8題,植被覆蓋率越高,地表徑流量越小,兩者呈負相關,①正確;陡坡上水土流失嚴重,土壤厚度一般比較淺薄,②正確;土壤中的有機物質主要來自植被,③錯誤;地下徑流量與氣溫關系不大,④錯誤。答案:7.D8.A9~10.解析:第9題,據土壤剖面判斷,甲應該為腐殖質層,乙為淋溶層和淀積層,丙為母質層,丁為母巖層,因此有機質含量最高的為腐殖質層,因此甲有機質含量最高。故選A。第10題,土壤中有機質主要來源于生物死亡后的殘體及植物的枯枝落葉。故選C。答案:9.A10.C11~12.解析:第11題,根據圖1信息可知,坡度越大,土壤含水量越少,土壤水分大多來自地表徑流的下滲。因此,圖1表明隨坡度增加,地表徑流下滲能力降低,選C項。第12題,黃土高原植被生長條件與水分條件息息相關。根據圖2,同一深度,陰坡的含水量較多;根據圖1,同一深度,坡度緩的地方含水量較多。因此,本題選D項。答案:11.C12.D13~14.解析:第13題,根據不同坡向森林植被所占的百分比,該森林植被在陰坡、迎風坡各海拔階段所占比重都最大,說明該森林植被的生長習性是喜陰、喜濕;降水少,光照充足的坡向占比重小,說明不喜光;海拔超過1800~1900m后,所占比重不斷下降,說明不耐寒;陽坡占比重小,說明不喜熱、不耐旱。第14題,近年來高山苔原帶中該森林植被增長趨勢明顯,說明高海拔處氣溫升高,主要原因是氣候變暖;森林對水分要求高,森林分布增加,說明降水增加;光照增強不是植被分布范圍變化的主要因素;植被增加,水土流失減少。答案:13.B14.A15~16.解析:第15題,從圖中可以看出,60cm土壤含水層變化不大,A項錯誤;各土層土壤含水率由大到小一般依次為15cm、5cm、30cm、60cm,D項正確;強降雨2小時后,即16時,5cm、15cm、30cm土層土壤含水率呈緩慢下降趨勢,C項錯誤;降雨強度越大,土壤含水率增長速率越快,B項錯誤。第16題,根據所學知識,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南方紅壤丘陵區荒山造林,保持水土主要以馬尾松等純林為主,地表無草灌覆蓋,不僅林下水土流失依然存在,而且馬尾松純林會加劇土壤進一步酸化,故A項正確。依據材料,并沒有顯示降水強度比以前大,故B項錯誤。水土保持的措施與管理并未放松,故C項錯誤。紅壤土質黏重,并不疏松,紅壤不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故D項錯誤。故選A。答案:15.D16.A17.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橫坐標代表年平均降水量,縱坐標代表年平均氣溫,故可判斷森林分布的極端界限條件大約是年平均氣溫-6℃,年平均降水量400mm。第(2)題,讀圖可知,在年平均氣溫20℃的條件下,若年平均降水量從0~1500mm,地面植被依次是半沙漠、多刺灌木、草地、林地。第(3)題,在我國江南丘陵地區,水土流失較嚴重,森林對環境的主要作用是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從全球范圍看,森林對環境的主要作用是調節氣候,凈化大氣(吸收CO2,釋放O2,減輕溫室效應)。答案:(1)-6400(2)半沙漠多刺灌木草地林地(3)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凈化大氣(吸收CO2,釋放O2,減輕溫室效應)18.解析:第(1)題,分析土壤條件對農業發展的影響,可從土壤的酸堿性質、透氣透水性能、土層厚度、有機質含量、肥力高低等角度進行分析。北方針葉林區緯度高,氣候冷濕,土壤凍結時間長;土層淺薄,酸性強,植物養分缺乏,肥力低,不適宜大面積農耕。第(2)題,讀圖可知,在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生產力和物種豐富度在短期內迅速增加,并分別在火后15年、25年達到頂點,其后林下植被的生產力和物種豐富度逐漸降低并趨于穩定。第(3)題,林火燃燒了林冠層、林下植被層和枯枝落葉,降低森林郁閉度,使得林下部分獲得充足的光照;燃燒后產生的堿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養分;導致土壤溫度上升,改變冷濕環境;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進了養分的循環,林下植被快速生長造成生產力迅速增加。第(4)題,北方針葉林區緯度高,樹木大面積焚毀后,短時間內難以復原,氣溫較低,熱量不足,大樹難以生成,草本植物(根淺)和苔蘚地衣(無根),受傷害大;灌木的根較深,不易受到火的燒傷,且生長的養分需求量小,火后快速生長成為優勢物種。答案:(1)緯度高,氣候冷濕,土壤凍結時間長;土層淺薄,酸性強,植物養分缺乏,肥力低,不適宜大面積農耕。(2)在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生產力和物種豐富度在短期內迅速增加,并分別在火后15年、25年達到頂點,其后林下植被的生產力和物種豐富度逐漸降低并趨于穩定。(3)林火燃燒了林冠層、林下植被層和枯枝落葉,降低森林郁閉度,使得林下部分獲得充足的光照;燃燒后產生的堿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養分;導致土壤溫度上升,改變冷濕環境;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進了養分的循環,林下植被快速生長造成生產力迅速增加。(4)優勢物種為灌木。原因:與草本植物、苔蘚地衣相比,灌木的根較深,不易受到火的燒傷,火后快速生長成為優勢物種。19.解析:第(1)題,一個發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有機層、腐殖質層、淋溶層、淀積層、母質層和母巖層。第(2)題,僅考慮地形條件,在地勢陡峭的地形部位,外力侵蝕、搬運作用強烈,成土母質很難發育成深厚的土壤;在地勢平坦的地區,易受外力沉積,成土母質逐漸發育成深厚的土壤。第(3)題,讀圖可知,降水量曲線和植被生產力曲線與風化殼發育厚度有明顯的對應關系。第(4)題,B緯度相對于C緯度,緯度較高,氣溫較低,氣候冷濕,微生物分解作用較弱,因此土壤中有機質含量較高。第(5)題,D處終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炎熱干燥,典型植被類型是熱帶荒漠,其葉面積縮小或退化,呈鱗片狀或為刺,以減少蒸騰,且大多有發達的根系,以便從土壤深處或廣大面積的土壤中吸取水分。答案:(1)有機層淋溶層母質層(2)陡峭平坦(3)降水量植被生產力(4)B微生物分解(5)蒸騰根系20.解析:第(1)題,根據材料“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工傷傷殘賠償協議2篇
- 2025新員工入職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各地真題
- 2025年一般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考試試題有解析答案可打印
- 跨領域數據分析方法-全面剖析
- 綠色包裝材料與技術在供應鏈中的創新應用-全面剖析
- 運動習慣形成的心理和社會因素分析-全面剖析
- 虛擬現實地產交易體驗-全面剖析
- 糖料種植機械化發展-全面剖析
- 中國珠寶市場發展趨勢-全面剖析
- 量子糾纏與量子傳感器的融合應用-全面剖析
- 2020-2021學年天津市河西區八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附答案詳解)
- 人教版初中化學實驗目錄(總表)
- 監控工程驗收單-范本模板
- DLT 5175-2021 火力發電廠熱工開關量和模擬量控制系統設計規程-PDF解密
- 公路工程設計方案設計工作量及計劃安排
- 5G+“三早”糖尿病管理2024課件
- 財稅代理公司客服培訓課件
- 足球必修課課程教學大綱
- 玻璃鋼錨桿生產工藝
- 四足機器人結構設計與仿真優化
- 售后工程師的快速響應和問題解決能力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