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株洲中考作文《以和為貴》解讀方法指導2023株洲中考作文《以和為貴》解讀方法指導
真題再現
請從下面兩個作文題中任選一個,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如選第(2)題,請先將題目補充完整。文內不得出現所在學校的校名、人名、地名,否則扣分。
題目:(1)以和為貴
(2)如果
一、用一個詞解讀“和"的內涵
“和”是什么?“和"是“和煦”,是溫暖;“和"是“和平”,是世界同為一個村;“和"還可以是什么?請你試著用一個詞語來解讀。
“和”一個簡單的漢字,不僅滲透著中國幾千年來待人接物的處事智慧,更體現了中國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
二、用一句名言來了解“和"的多樣
1.兩千多年前,這塊土地上的先哲弟子,曾沿黃河奔波,把“和”為貴的信條傳播,讓“和"植根于我們的血脈深處。
“和”是和諧統一,是抽象、內在的;“同"是相同一致,是具體、外在的。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內在的區別,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那么,怎樣才能達成"和"的局面呢實際上,孔子已為我們指明了答案——“不同”,也就是不強求一致,不重復別人。只有在大目標不沖突的前提下,承認差異,包容差異,乃至尊重差異,才能化解矛盾,共存共榮。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和諧相處卻不盲目茍同;小人盲目茍同卻不和諧相處。中國傳統文化歷來主張平衡和諧,萬事“以和為貴"。
“和”文化也是和諧文化,是以和諧的內涵為理論基礎的文化體系,是中國乃至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思想文化,是創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前提。古今中外,很多人“以和為貴"成為美談,他們的故事流傳至今,對我們為人處世都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2、由“和”故事聯想到現在我們所提的“和"文化。
“和”文化也是和諧文化,是以和諧的內涵為理論基礎的文化體系,是乃至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思想文化,是創建和諧社會的前提條件。只有用和諧文化培養出來的人,才能自覺地去創建和諧社會。
尋“和"之用。戰國時有“將相和”的美談,清朝康熙年間又有“六尺巷"的故事,“以和為貴”的故事層出不窮,和和睦睦是我們社會文明的追求,請你就這些故事談談你對“和"的社會意義的理解。
“和”的思想,在我們生活當中多用于調和人際關系,解決各種糾紛,大到國家問題,小到校園學生之間的摩擦,林林總總,歸結為一句俗語,即“和為貴"。“和”在生活中是“和睦"“和氣”等義,不管是“將相和”,還是“六尺巷”,對我們為人處世都有很大的啟發意義。
為“和"宣傳。“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首打油詩,可以看作一則詮釋“和為貴"的精彩標語,我們也會經常看到各種各樣的標語,標語對宣傳主張、倡導行為、制造氛圍等有著特殊的作用。
①和為貴,善為本,誠為先;②各美其美,美之人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③和以處眾,和以養心,獨以思己;④居家貴和睦,近鄰勝遠親;⑤和使宇宙運轉不停;⑥如果你不同意別人的說法,至少不要和他人爭執;⑦促進和的人受人景仰,挑起摩擦的人遭人嫌惡;⑧持久的成功建立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之上;⑨機器的摩擦耗費成本,人際的摩擦損耗心靈。
“和為貴”,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應當繼承和弘揚的精神價值。在當前社會中,沖突和爭端不斷,成為我們必須解決的重要課題。因此,更加需要我們去發揚和為貴的精神。
和為貴意味著要保持寬容包容的心態。在與他人交往時,我們需要理解并尊重別人的才能和思維方式,尊重他人,讓別人也能尊重我們。在生活、工作以及社交方面,我們要始終保持謙虛、寬容和尊重的心態,這樣,才能更好地贏得別人的信任和理解,也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和為貴需要我們在溝通交流方面取得平衡。在和別人交流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多聽少說,理解和尊重對方觀點,同時,也要表達自己的立場和想法。這樣,才能讓雙方的觀點得到相互理解,達成一致,化解分歧。
和為貴也需要我們反對暴力和歧視。我們應當高度警惕,不僅要反對身體暴力,也應該反對文字暴力和網絡暴力。同時,我們還要消除各種形式的歧視,尊重不同種族、性別、宗教、階層的人,并致力于創建一個平等和諧的社會環境。
和為貴也需要我們團結合作。在面對重大挑戰和問題時,我們不能只關注自身利益,而是需要關注更為廣泛的惡果,與各方合作,共同達成積極的解決方案。我們應該在和平友愛的基礎上集眾人之力,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穩定、繁榮的社會。
總而言之,“和為貴"是一個重要的民族精神,是我們更好地生活和工作的基礎。只有在和平與愛的基礎上,才能創造出和諧繁榮的社會,達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
范文引路
01.以和為貴
《孫子·九地》有言:“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由此可見:以和為貴,萬物共榮。
和,是家道中興、家運昌盛之本。《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一書有言:“大凡一家人家過日子,總得要和和氣氣"。從來說“家和萬事興”,想起我們的老祖先舜帝,相傳出身貧寒的他,對虐待、迫害他的父親、繼母堅守孝道,對打擊他的弟弟堅持團結。正因為他堅持以“和"治家,樹立起了威望,使得他的家庭因和睦昌盛而聞名遐邇;周邊的人紛紛效仿他以“和”待人,使得部落和睦。他自己也因為一個“和"字,被四方部落推薦繼承了堯位,被后世尊稱為中國“和”文化的始祖。由此可知,“和睦共處"對一個家庭的興旺發達有多重要。
和,是笙磬同音、和氣致祥之船。俗話說得好:“鄰里好,賽金寶。”和諧的鄰里關系萬事得益。清朝宰相張英被稱為處理鄰里關系的典范。他的一句“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讓張母明理、鄰居慚愧,于是兩家皆退舍三尺。“六尺巷”的故事流傳至今,成為美談佳話。確實,退讓三尺不會造成房屋結構的影響,但是這份謙讓與寬容,卻使鄰里間和睦融洽,溫情暖心。都說鄰里之間抬頭不見低頭見,用六尺換一方和睦,豈不美哉?同樣的故事還有“羅威飼犢"板橋三尺讓鄰”等,這樁樁件件事情都告訴我們“和"之貴、“和”之需。
和,是興國安邦、沉烽靜柝之基。黃沙漫揚,駝鈴婉轉,黃昏下,迎親的駝隊,一路綿延至西北深處;白雪皚皚,危峰林立,陽光下布達拉宮閃爍著“漢藏融合"的光輝。漢元帝時期,宮女王昭君的自愿和親,使得漢匈兩族和平相處,安定了漢朝的局勢,再創兩族興盛的文化交流。大唐盛世,文成、金城兩位公主入藏,加強了大唐和吐蕃的和諧交往;唐太宗一視同仁的民族政策,在民族團結和諧上再創輝煌。是“和”加強了中原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友好交往,是“和"讓國土穩固、政局安定、國家興旺。試想一下,若是沒有兩朝當局者的“和”政策,漢還能長期地穩固邊疆?唐還能將大唐文化順暢地傳入西藏,使唐文化更加絢麗多彩、繁榮不朽?不難發現,唯有團結合作,“尚和"才是發展正道。
“和”是萬物共生的準則,大至天地萬物,小至親友近鄰,遠涉國際外交,近到待人接物,我們都無理由違背,也無力違背這縱橫古今中外的箴言。愿我們在生活中多一分豁達與包容,少一分錙銖必較的狹隘!
點評
這是一篇議論性文章。
1.作者先提出總論點,再在總論點的統領下提出三個分論點,觀點鮮明,論述透徹。
2.結構嚴謹,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結構安排全文。在分析問題部分,三個分論點又構成并列式結構,條理清晰。三個分論點分別從家庭、鄰里、國家三個角度加以論述,范圍由小到大,層層深入,邏輯嚴密。
3.論證過程中,論據充分,語言有力,論述到位,具有說服力。
提升建議:作者在選擇論據時,都著眼于歷史人物,缺乏時代性。既然“和為貴”是流傳至今的優良傳統,是世界人民都需要做到的,論據選擇可涉及古今中外。列舉一些當下社會實例會更有現實意義。
02.以和為貴
“你這車子怎么停的,把路都堵了,我的車怎么出去?"爭吵聲打破了周末的寧靜。只見一位戴著眼鏡的老頭兒手指著身旁的中年婦女,臉漲得通紅,滿臉怒氣。
“那你讓我停哪里?小區連個像樣的停車位都沒有,我有什么辦法啊!”中年婦女滿腹委屈。這時,周圍早已擠滿了人,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看得出來,大家的情緒都有些激動。畢竟,車子被堵、車位被占,這樣的事情在這樣一個老小區時有發生。
“這樣吵吵嚷嚷解決不了問題,我看啊,這個問題得好好商量一下。"循聲望去,是一個年輕小伙。人群片刻安靜后又騷動起來——
“怎么商量?”
“你能有什么好辦法?"
……
“請各位冷靜一下,像我們這樣的老小區停車確實是一個難題。我們一起和和氣氣地商討方案,總能找到辦法的。我們也可以借鑒其他老小區的做法。”他的話宛如一支鎮靜劑,穩住了大家躁動的心,氣氛逐漸緩和。
隨后,大家集思廣益,你一言我一語,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方案:有人提議把小區內多余的綠化地改造成停車位;有人表示愿意去聯系綠植公司來鏟除多余花草;還有人自告奮勇去聯系安裝公司,在小區進出口處分別安裝一個道閘……
大家群策群力,方案逐漸完善,最后小伙子做了詳細的分工安排。
翌日,小區告示欄貼上了公告,通知所有車主來登記。小區門口擺上大長桌,車主們報車牌,小伙登記信息,還有人幫忙分發通行證,井然有序,一派祥和。
幾天后,綠植公司的工作人員來到小區,開始鏟除雜草,鋪上新草皮。有居民帶著鏟子、鐵鍬前來幫忙,還有的在一旁給他們遞水、遞毛巾。多余的花草被鏟除干凈,騰出空位后,機器的轟鳴聲響起,一個個車位被整齊地劃分出來。同時,小區進出口也緊鑼密鼓地進行道閘安裝。
小區改造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終于,小區改造完畢,進出口設起了道閘,走進小區,煥然一新。中間的綠化帶是翠綠的小草,生機蓬勃;一棵棵修剪整齊的樹木,小鳥棲息于上,終日歡歌;一輛輛汽車緩緩進出,有序停泊。小區里散步鍛煉的老人也多了,他們說,同一個小區住著,這樣和和氣氣多好啊!
困擾小區業主多年的停車難問題,就這樣在大家的和氣商討、共同努力下順利解決了。這是“以和為貴"的最美注腳。
點評
這是一篇記敘性文章,在選材、構思等方面可圈可點。
1.選材貼近生活又富有新意。寫“團結”為主題的作文時,同學們在選材時往往只關注校園生活,如大掃除、籃球賽、拔河等,這樣的材料容易落入俗套,缺乏新意。本文小作者抓住老舊小區的停車難問題,貼近生活,雖常見,但同學作文中鮮有涉及,這樣的選材不僅新穎,還容易引起讀者共鳴。
2.行文構思巧妙、思路清晰。以爭吵聲打破寧靜開篇,把讀者帶入情境中,并與后文的和諧場景形成鮮明對比,突出文章主旨。另外,文章采用全知視角來敘述,讓敘述者洞悉一切,轉變靈活自如。
提升建議:文章的題目可以和中心事件的關聯更密切一些;大家齊心協力、團結協作的場景可以描寫得更細膩,那樣可以更觸動人心。
03.以和為貴
國以家為基,家以和為貴。以和為貴,是家庭的福氣,也是國家的財富。
儒家思想認為,人與人交往要講禮儀秩序,也就是“禮"。講禮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和”,正如《論語·學而》中所說“禮之用,和為貴”,對于禮的運用,要以和諧自然、遇事做得恰到好處為可貴。
“和”本意是音樂、聲音相應和、相協調。“禮之用,和為貴"中的“和”可以理解為中和、和諧、恰當之意,即中庸之道。中國古代家風講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婦順、敦親睦族、敬老尊賢等,便是以和為貴家風的具體體現。
清代康熙年間,宰相張英老家的人和鄰居因地界問題發生糾紛,便修書一封寄給張英,請他定奪。張英題詩一首:“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遂退讓三尺。吳家人見了,也退讓三尺。一場糾紛在互相禮讓中得到和平圓滿解決,桐城便有了著名的“六尺巷”。
張英家族是桐城派的世家顯族,張英傳承祖輩教誨,著有家訓《聰訓齋語》,其核心思想是廉儉和禮讓。張英之后,張氏家族科舉大張,人才輩出,呈現了“父子宰相"三世得謚”“六代翰林"的耀眼景象。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以和為貴的風氣漸漸被淡忘。殊不知,適度競爭能促進發展,過度競爭只會造成兩敗俱傷。因此,要把以和為貴與競爭意識結合起來,剛柔并濟,在競爭中共贏,在合作中共利,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新時代,以和為貴的家風也要有新的發展和表現。夫妻相處之道在于相濡以沫、和衷共濟。雙方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關愛,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多欣賞對方的長處,多感恩對方的付出。如果男女雙方能夠在專注事業之外再分擔一些家務,夫妻關系將更加琴瑟調和。
親子關系中,父母的身教大于言傳,如和風細雨般潤物無聲。父母勤勞儉樸、積極上進、孝敬老人,孩子耳濡目染,不必刻意說教也會內化于心。父母還要尊重子女的獨立人格,心平氣和、循循善誘,不搞一言堂,主動與孩子交流,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掘孩子的潛能,使其才華得以更大施展。
孝道歷來是中華民族推崇的美德,父母對子女恩重如山,子女對待父母要和顏悅色,以盡反哺之恩。不但要在物質上為老人提供良好條件,更要在情感上多關心和陪伴老人,營造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家和還有一個重要內容是父母要有度量,以慈愛、寬容、豁達的態度對待成年子女,即“不癡不聾,不作家翁”。
隨著生育政策的放開,兄友弟恭的觀念也日益受到關注,兄弟姐妹之間要保持一團和氣、和諧相處。哥哥姐姐愛護弟弟妹妹,不恃強凌弱,弟弟妹妹尊敬哥哥姐姐,不任性妄為。同時,父母對待孩子也要中正平和、不偏不倚。
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家庭形式如何演變,以和為貴的家風不能忘更不能斷。家和萬事興,這是一個家庭和氣致祥、蒸蒸日上的傳家寶,也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
從家和、國和、社會和,到實現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再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和為貴是每個人的歷史責任。
04.如果我夠勇敢
仍記得初識你那天,你一襲碎花裙,在黑板上寫下娟秀的名字,告訴我們初三的時光,由你和我們一起度過。你沖我笑,清澈的眼睛里有星辰大海,我癡癡地望,殊不知,春天已悄然來到。
陽光透過葉子的縫隙被篩出一地的碎金,窗外的杜鵑輕啼,與教室里你響亮的聲音編織成一曲悠揚的樂曲。一陣風過,杏花散芬芳,花開有聲。三月如雨般清脆,六月如荷般空靈,七月如陽般溫暖。
你的劉海被微風拂起,與往日的樣子迥然不同,我笑,你卻不明所以,專注的神情至今還浮現在我腦海里。那時,你告訴我,你的外號叫“化學奶奶”,而這稱呼一叫便是一年。
那天,直到看見你在畢業典禮時站起的身影,聽到你為即將畢業的我們吶喊出的激勵的話語,我才知道,原來所謂的分別都是真的。
倏忽間,便紅了眼。
畢業典禮結束后,很快發了畢業照,照片上的女人著一身碎花長裙,有著一雙清澈的眼睛。奇怪的是,明明是在夏天拍的畢業照,有了你的笑后,竟多了幾分春風拂面之感。記得拍照那天,周圍的許多同學在與其他老師合影,我四處張望,卻不見你的身影。辦公室、操場、教室,都沒有你。我找了幾遍,漫無目的地四處游蕩。忽然,在一個拐角處望見了你,看著你的背影,我不爭氣地流出了淚。
你以后還會有很多張畢業照。
你還會送走很多屆初三。
可是,你是否還會記得那個頑皮的我?
那天,我想上前叫住你,但我沒有。我害怕再看見您的笑,害怕再回憶起我們之前的所有。直到您離我遠去,我才追悔莫及。
那天,如果我夠勇敢,我多想——上去抱抱您,向您道一聲感謝。
點評
這篇作文情感真摯,寫的是那天沒有做的事,如果那天能夠勇敢一些,去擁抱老師,道一聲感謝,現在心里就不會留有遺憾。
本文在結構上的亮點是,開頭用了非常溫柔的筆墨去回憶老師的點點滴滴,有了這些美好的回憶,畢業之時沒有鼓起勇氣去擁抱老師而形成的遺憾會更具有感染力。
05.如果我邁出那一步
記憶中的爺爺身影依舊溫暖慈祥,可我伸出手輕輕一碰,那身影卻消失不見,只留我淚流滿面。那天,如果我邁出那一步,爺爺因思念我而緊鎖的眉頭,會不會掛上一絲笑呢?
那天,是中考前的春節,鞭炮聲雖消失不見,但團圓的味道卻如酒香越釀越醇,牢牢地牽動我的心。我搖搖頭,握緊手中揮動不停的筆,心里卻盤算著到底要不要去養老院看望爺爺。
“吱——”一聲門響,打亂了我心頭的思緒。“咱們去養老院給爺爺送餃子吧!"爸爸興高采烈地說,仿佛我們一家人馬上就可以在餃子的熱氣氤氳中過一個團圓年。“不去!來回兩個小時的路程呢!我還不如寫兩張卷子!”我的話宛若用橡皮擦擦去了爸爸眼中對美好的憧憬。“春節本來就是團圓的日子啊,再說爺爺想你好久了,去一趟又何妨?"爸爸的話中充滿了惱怒,我仿佛能看見憤怒的火苗“嘩”的一下從他眉頭冒出,他在指責著我的不孝。
爸爸邊說邊拉起我的胳膊,想要拉我融入春節那其樂融融的氛圍中。我卻紋絲不動,屁股更是方寸未離椅子,如陣守疆土的士兵。流淌的時光沖淡了我和爺爺之間的感情,將我的腳冰封在課桌前。那天,我寫了兩張卷子,卻未邁出去養老院的一步。
爸爸獨自去了養老院,回來時,帶了幾張爺爺的照片。照片中的爺爺已被病魔折磨得十分憔悴。那碗餃子失去了它的溫度,爺爺眉間盛滿了我的思念,看到這樣的爺爺,似乎有什么東西砸在我心上。我安慰自己,中考完會有時間的,中考完我再去看爺爺也不遲。
然而,爺爺去世的消息猶如驚雷,粉碎了我所有的計劃。回憶如潮涌進我的腦海:小時候我玩累了,爺爺總會給我一個紅薯,牽我回家;爺爺總是耐心地糾正我寫錯的每個字,告誡我寫字如做人,要方方正正……我怎么就不能邁出那一步,去養老院跟爺爺過個年呢?回答我的只有淚水和后悔。
那天,如果我邁出那一步,爺爺的臉上會不會多一抹笑呢?“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那未邁出的一步,時時刻刻提醒我:親情永遠重過時間和成績。
點評
文章以爺爺慈祥的身影為開頭,提出了假設性的疑問:如果我邁出那一步,爺爺因思念我而緊鎖的眉頭,會不會掛上一絲笑呢?隨著記敘的展開,文末,作者得出了結論,“那未邁出的一步,時時刻刻提醒我:親情永遠重過時間和成績”。
那天,沒有做的事所造成的后果,已經無法挽回,但這件事讓作者得到了成長,有了新的感悟——珍惜眼前人。
06.如果過河的小卒不后退
記憶是不落的日子,永遠也不會變黃,永遠在心中閃耀。
——題記
那天,那棋盤上,楚河漢界的兩旁,分坐著我和父親。戰爭還未開始,戰場上已硝煙彌漫。
我提刀跨馬,橫眉冷對,英姿盡顯,坐鎮于九宮;而我的父親則深藏于壁壘中,一絲狡黠而殘酷的笑從他眼角一閃而過。
隨著號角聲聲,戰斗拉響。我緊繃著臉,生怕一個不小心便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出兵,上炮,驅車,后馬,我按著“亙古不變"的招式向敵軍殺去。
不一會兒,我發現父親不按套路出牌,仿佛隱藏著什么玄機。但我沒有多想,只覺得他是驚嘆于我出神入化的招式。我哈哈大笑,令旗一呼,我軍右翼車炮便殺入敵陣,勢如破竹。父親冷笑了一聲,說:“單槍匹馬,兵家之大忌。”“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我軍進攻。"我不顧父親的提醒,仍然一意孤行。
不一會兒,戰場上已變了天,父親的左翼車馬直逼我帥,我冷汗直冒,只好舉起了小白旗。當時在我看來,右翼兵力深入敵陣,無法回防。可我忘了我左翼還有千軍萬馬,白白放棄了取勝的機會。
如今,我常常在想,若我當初能像百日誓師時說的那樣,“流血的傷口不流淚,過河的卒子不后退”,那么我還會失敗嗎?不,一定不會!恍惚間,我又看見了那盤棋,只是我還未輸。
我正襟危坐,平靜地看待戰場上的風云變幻,深思熟慮,以一招“馬后炮"化解了危機。進攻,則步步為營;防守,則滴水不漏。前形勢大好,后則無后顧之憂。轉眼間,我守得云開見月明。終于取得了勝利,也看到了父親臉上欣慰的笑容。
我輕撫著那一兵一車一炮一馬,腦海中總是顯現出那天的圖景,那張棋盤,那過河的卒子。我也明白了許多:再努力一點,再堅持一點,風雨過后,便是彩虹。
那天,如果過河的卒子不后退,我或許會勝利,但我不會像今天這樣深刻地記住“永不言棄”這四個字。因為,世上從沒有“如果"二字。
點評
這篇作文的亮點在于,描寫下棋的過程十分生動有趣,讓讀者閱讀時仿佛身臨其境。
作者一開始輕敵,發現父親不按套路出牌后,仍一意孤行,戰事過半,戰況仿佛大勢已去,因此作者“投降”了。但后來作者經過深思熟慮,認為還有勝利的可能,于是“回"到了那天,小心防守,最終取得了勝利。
這件事,作者雖然覺得遺憾,但也領悟到了一件事:如果不是這次失敗,他就不會那么深刻地領悟到“永不言棄,因為世上沒有‘如果這個后悔藥’”的道理。
07.如果你是天使
如果你是天使,詩詩,我怎能想象如果你是天使?
若是那樣,你便不會有夜靜時的啼哭,用那樣無助的聲音向我說明你的需要,我便不會在寒冷的冬夜里披衣而起,我便無法享受你在我的雙臂中,眼見你滿足地重新進入酣睡的快樂。
如果你是天使,詩詩,你便不會在饑餓時轉動你的頸子,噘著小嘴急急地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不踩井蓋安全教育課件
- 燈具的智能照明網絡構建考核試卷
- 灌溉項目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考核試卷
- 文化用品行業競爭策略考核試卷
- 電子出版物批發商的供應鏈協同管理考核試卷
- 硫酸亞錫在電子焊料中的應用研究考核試卷
- 森林改培與城市綠化管理考核試卷
- 醫療器械行業可持續發展路徑考核試卷
- 油料作物種植與農業市場風險防范考核試卷
- 地震勘探儀器在地質勘探與地震勘探教育培訓的作用與影響考核試卷
- 人文關懷護理課件胃鏡室
- 永椿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年產 800 噸鄰三氟甲基苯甲酰氯系列產品、1500 噸 2,6- 二氟苯甲酰胺系列產品、500 噸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500 噸 3-氨基-2-溴-5-氟苯甲酸甲酯等產品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 GB/T 21837-2023鐵磁性鋼絲繩電磁檢測方法
- 綠植租擺服務投標方案(完整技術標)
- 國家開放大學《教育學》形考論壇1-4參考答案
- 感染性疾病科建設規范
- 抑郁病診斷證明書
- 焦慮、抑郁自評量表(SAS、SDS)
- 電動船舶充電安全要求
- 【社工師培訓中級綜合能力】第十章-社會工作研究(中級)
- 食品分析復習整理及習題檢測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