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03鞏固練_第1頁
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03鞏固練_第2頁
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03鞏固練_第3頁
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03鞏固練_第4頁
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03鞏固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03鞏固練一、綜合性學習1.綜合性學習。

(1)【知媒體】某中學校報在莫言獲得諾貝爾獎后,對全校師生開展了“你通過什么途徑獲知莫言獲獎”的問卷調查.統計結果如下表:根據表格內容,將該問卷調查的結論補充完整:從新聞的獲知途徑上來看,________。(2)【話標題】莫言獲獎后,國內各大新聞媒體相繼報道了莫言獲獎的相關消息,以下是部分新聞媒體報道的標題:《誰給了莫言獎金?》《莫言悟到了諾獎密碼》《莫言代言天價香煙

諾獎只是過眼煙云》《諾獎頒獎禮10日舉行

莫言啟程赴瑞典領諾獎》《莫言作品遭搶凸顯諾獎效應

過度消費折射社會心態》請根據上面的新聞標題,結合新聞的相關知識,探究新聞標題的特點。【答案】(1)示例一:新興媒體已經成為人們獲知新聞的主要途徑示例二:新興媒體已經全面壓倒傳統媒體示例三: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媒體已經全面壓倒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示例四:傳統媒體已經被新興媒體超越示例五:電視、報紙、廣播等傳統媒體已不再是人們獲知新聞的主要媒體(2)示例一:吸引讀者。示例二:提示內容,使讀者在閱讀之前對內容有一定的了解。【解析】【詳解】(1)此題屬于分析統計圖表的題目,分析統計表注意統計表的名稱,表頭列出的項目,表格中的極值和表現出來的趨勢等。通過表格中的數字和所給的題干要求得到判斷,如此題以“你通過什么途徑獲知莫言獲獎”為陳述對象。找到“媒體”、“比例”欄目,可歸納出新興媒體已經成為人們獲知新聞的主要途徑。(2)探究新聞標題的特點。可根據具體的標題進行具體的分析。《誰給了莫言獎金?》很吸引讀者。《諾獎頒獎禮10日舉行莫言啟程赴瑞典領諾獎》使讀者在閱讀之前對內容有一定的了解。二、現代文閱讀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遺屬舉行“清明祭”新華社南京4月4日電(記者蔣芳)“親愛的父親,我們兄弟倆來看您啦!您安息吧!”83歲的馬庭祿、81歲的馬庭寶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哭墻”前一邊鞠躬一邊向父親告慰。4日上午,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和遇難者遺屬50余人在這里舉行清明祭掃儀式。據統計,登記在冊的幸存者僅剩100人。小提琴演奏著悠揚的樂曲《辛德勒的名單》,琴聲哀婉憂傷,靜靜流淌,葛道榮、濮業良、劉民生、佘子清、王秀英、常志強、阮定東、岑洪桂、馬庭祿、馬庭寶、陳德壽等11位幸存者陸續到達,依次在“哭墻”前焚起香燭、獻上花圈,還有人制作了小小的白花,貼在親人的名字旁……9時祭掃儀式開始,人們在低沉的音樂聲中向遇難同胞默哀1分鐘。90歲高齡的幸存者葛道榮在兒子的攙扶下找到了“哭墻”上親人的名字,一遍遍摩挲著,長時間凝視著,思緒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寒冷的冬天。1937年日本人打進南京,葛道榮家中男丁幾乎被殺光,年僅10歲的他逃進安全區卻被日本兵用刺刀刺傷右腿。位于紀念館南面的遇難者名單墻俗稱“哭墻”,上面鐫刻著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經歷五次增刻后,目前“哭墻”上共刻有10615個遇難者姓名。截至目前,在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登記在冊在世的幸存者僅剩100人。馬庭祿和馬庭寶是一對親兄弟,對于他們來說,家一半在身邊,一半就刻在了“哭墻”上。他們的父親馬玉良、姑父楊守林、舅舅溫志學都在安全區被日本兵抓走,拉到下關江邊用機槍屠殺后澆上汽油毀尸滅跡了。“親人們沒有留下尸骨,這里就成了我和哥哥唯一能祭祖的地方。這段歷史,我會一遍遍地講給下一代聽。”已多次參加“清明祭”的日本友人松岡環在儀式后與幾位老人擁抱、告別。“我理解清明節對于中國人的意義,所以每年這個時候都會來。這些年我采訪了三百多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和二百多名日本老兵,把他們的證言寫成文章、拍成紀錄片陸續出版和上映,就是希望日本政府能端正歷史觀,早日作出真誠的道歉。”清明節期間,紀念館接待參觀人數超過10萬人次。不少游客涌到了“哭墻”邊,自發地獻上菊花寄托哀思。當日,南京商業學校學生胡敏儀把一支菊花輕輕地放到墻根下,她曾報名參加了春節慰問幸存者的活動,今天又特意趕來悼念。“這是南京的傷痛,也是民族的記憶,我們這一代不會遺忘。”2.說說第一段寫了哪些內容?(第一段是導語,概括每句話的要點即可)3.本文主體部分依次講了哪些內容?(考查概括能力,和分段寫段意類似。)4.請分別找出能體現這則消息特點的句子。(找出能分別體現新聞準確性、及時性、真實性的句子即可。)5.標題中為什么不把參與“清明祭”的其他人員都寫進去?(本題考查新聞標題的特點)【答案】2.清明祭掃代表、形式、參與祭掃及幸存的人數。3.祭掃過程,回顧歷史,日本友人祭掃,祭掃意義。4.本則消息大量使用數字來體現新聞語言的特點。例如,“9時祭掃儀式開始”表現了及時性,“‘哭墻’上共刻有10615個遇難者姓名”表現了準確性和真實性。5.因為“遺屬”是參與祭掃的主要人員,只寫“遺屬”,不寫其他參與人員,是為了讓新聞標題更簡潔,更能突出主體。【解析】【2題詳解】此題考查學生對新聞重點段落的理解分析能力。該題是中考中的常見題型,要求在閱讀語言材料的基礎上,能將主要信息提取出來進行概括表達。“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指明了“清明祭”的地點;“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和遇難者遺屬50余人”交代了參加“清明祭”的代表以及人數;“清明祭掃”是具體的形式;“據統計,登記在冊的幸存者僅剩100人”交代了幸存者的人數。【3題詳解】這道題目考查的是概括新聞主要內容。解答此題關鍵要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文章思路,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切題的答案。“焚起香燭、獻上花圈,還有人制作了小小的白花,貼在親人的名字旁”“人們在低沉的音樂聲中向遇難同胞默哀1分鐘”交代了祭掃的過程;第三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回顧了歷史;“日本友人松岡環在儀式后與幾位老人擁抱、告別”寫日本友人參加祭掃;最后一個自然段指出了祭掃的意義。點睛:此題考查學生對新聞內容理解和概括能力。首先要在審題后確定答案范圍,提取答案時要精讀相應語段,找到關鍵語句,然后將最核心的扣題的語句提取出來作答。【4題詳解】此題考查學生對新聞特點的把握。新聞的特點包括真實性、時效性、準確性,其中最重要的是真實性。“據統計,登記在冊的幸存者僅剩100人”“共刻有10615個遇難者姓名”用具體的數字體現了新聞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的特點;“9時祭掃儀式開始”點明了清明祭掃的具體時間,體現了新聞報道及時的特點。【5題詳解】此題考查的是新聞標題的特點。新聞標題,是在新聞正文內容前面,對新聞內容加以概括或評價的簡短文字,能夠吸引讀者注意。“死難者遺屬”是參加“清明祭”的主體,也是重要人員;如果把其他人員也寫進去,就不能體現新聞的核心內容,標題也就不夠簡潔。一、語言文字運用三、語言文字應用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神韻隨州再啟征程神農風華夏悠悠文明史,烈山腳下是源頭。隨州是炎帝神農故里,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農誕生于此。5000多年前,炎帝神農在這里制耒耜、植五谷、嘗百草、創集市、織衣裳、建居所、作琴弦、制陶器,開啟了燦爛輝煌的中華農耕文明。他身上展現出的堅韌不撥的開拓精神、百折不撓的創新精神、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近年來,隨著隨州人民發揮炎帝精神,艱苦創業,團結奮進,開拓創新,立足自身區位、產業和資源優勢,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全國每十輛專汽就有一輛“隨州造”,地鐵風機全國市場占有率近30%,香菇出口連續多年在全國名列前矛,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異軍突起,可以說,是炎帝精神凝聚了隨州發展的強大自信和奮進力量。隨州還是中國編鐘之鄉。舉世矚目的曾侯乙編鐘因其鑄造之精美、文化之“和”美而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曾侯乙編鐘由青銅制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曾侯乙編鐘代表了中國先秦時期青銅器鑄造技術的最高成就。如今,智慧的隨州人民正在弘揚“大國工匠”精神,以匠人、匠技、匠心全力(①)中國專汽之都、中國風機名城,(②)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曾侯乙編鐘是中國古代社會禮儀文明與“和合”文化的象征。2022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以“和:音樂的力量——中國早期樂器文化”為主題的展覽驚艷亮相,編鐘作為精美的禮樂之器成為“主角”。其實,曾侯乙編鐘或其復制品曾經多次走出館藏,出現在國家各類重大場合,作為國之文化重器登上世界各地的舞臺。編鐘頻繁地參與對外交流活動,既(③)了編鐘之美,又(④)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種“和合”理念正是新時代創新、協調、綠色、共享的發展理念和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理念的精髓。因此我們要抓住機遇,再接再勵,擦亮“編鐘”這張金字名片,創見性發掘、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編鐘文化。“______,而今邁步從頭越。”(毛澤東《憶秦城·婁山關》)源遠流長的炎帝精神、編鐘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人文精神、思想觀念,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核。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中,我們要繼續深度挖掘和利用其中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懷和文化自信,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在新的征程上奮力譜寫隨州高質量發展的絢麗篇章,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磅礴精神力量!(摘編自2022年5月20日《隨州日報》)材料二:隨州日報訊“四海一家親,共圓中國夢。”2022年5月26日(農歷壬寅年四月二十六),壬寅年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暨拜謁炎帝神農大典在隨州炎帝故里景區謁祖廣場舉行。近千名海內外炎黃子孫齊聚隨州,恭拜人文始祖炎帝神農。大典通過多個媒體面向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人華僑進行現場直播,同時開放網上拜祖平臺,為全體華人在網絡空間拜祖祈福提供渠道。自2009年以來,隨州已連續14年成功舉辦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舉辦“尋根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選自2022年5月27日《隨州日報》)6.下列“材料一”中加點字的注音和詞語的書寫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①誕生(yàn)②鑄造(zhù)③燦爛輝煌④堅韌不撥B.①精髓(suǐ)②頻繁(píng)③名列前矛④舉世矚目C.①凝聚(níng)②挖掘(jué)③百折不撓④自強不息D.①蘊含(yùn)②絢麗(xùn)③源遠流長④再接再勵7.將下列詞語依次填入“材料一”中“()”里,最恰當的一項是()A.①建造②助力③表現④傳承B.①打造②推動③展示④弘揚C.①打造②助力③表現④弘揚D.①建造②推動③展示④傳承8.“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正確的一項是()A.近年來,隨著隨州人民發揮炎帝精神,艱苦創業,團結奮進,開拓創新,立足自身區位、產業和資源優勢,建設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B.近年來,隨州人民發揮炎帝精神,艱苦創業,團結奮進,開拓創新,立足自身區位、產業和資源優勢,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C.隨著隨州人民發揚炎帝精神,艱苦創業,團結奮進,開拓創新,立足自身區位、產業和資源優勢,近年來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D.近年來,隨州人民發揚炎帝精神,艱苦創業,團結奮進,開拓創新,立足自身區位、產業和資源優勢,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9.將下列介紹編鐘的句子依次填入“材料一”的“______”上,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①取自人、獸、龍、花、幾何圖形等多種題材②采用了圓雕、浮雕、陰刻、雕繪、線描等多種技法③編鐘及鐘架的裝飾④達到了極其精美的效果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④③①② D.②①③④10.請給“材料二”擬寫一個新聞標題。(不超過20字)11.請在“材料二”橫線上續寫一段文字,闡述舉辦“尋根節”的意義。(提示:可以選取經濟、文化等角度)12.根據提示,補寫“材料一”最后一段橫線上的詩句。【答案】6.C7.B8.D9.A10.示例:壬寅年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隆重(隨州)舉行。11.示例1:可以推動隨州旅游業的發展,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維護祖國和平統一。示例2:有利于發揮拜祖大典的綜合效應;有利于聚焦發展要素,開放合作;有利于凝聚世界華人的力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隨州高質量發展)。示例3:能有效保護祖國文化遺產,保持民族文化的傳承,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和創造性。示例4:是連接民族情感的紐帶,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文化基礎,能增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12.雄關漫道真如鐵【解析】【6題詳解】A.①誕生(yàn)——dàn;④堅韌不撥——堅忍不拔;B.②頻繁(píng)——pín;③名列前矛——名列前茅;D.②絢麗(xùn)——xuàn;④再接再勵——再接再厲;故選C。【7題詳解】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第一空:建造:建筑;打造:制造、創造。搭配“中國專汽之都、中國風機名城”這個賓語,用“打造”更合適;第二空:助力:幫助,援助;推動:本義是使勁地推向前或搖動,也指使工作展開。搭配“發展”這個賓語,用“推動”更合語境;第三空:表現:施展出來,顯露出來;展示,顯示,擺出來讓人看。“展示了編鐘之美”更合語境;第四空:傳承:指對某某學問、技藝、教義等,在師徒間的傳授和繼承的過程,泛指對前人的經驗進行傳授和繼承并發揚發展的過程;弘揚:發揚光大。與“傳統文化”搭配的動詞應該是“弘揚”;故選B。【8題詳解】本題考查病句修改。A.“發揮”與“精神”搭配不當,可將“發揮”改為“發揚”,而且缺失主語,去掉“隨著”;B.“發揮”與“精神”搭配不當,可將“發揮”改為“發揚”;C.缺失主語。去掉“隨著”,要將狀語“近年來”置于句首;故選D。【9題詳解】本題考查語句銜接。解答此類題要求學生平時加強閱讀領悟能力的培養,具備較強的邏輯分析能力,通過抓關鍵詞,抓中心句,句與句之間的連接詞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達順序主要有空間順序、時間順序、邏輯順序多種,其中邏輯順序最為復雜,有因果關系、層遞關系、主次關系、總分關系、并列關系。本句陳述的主體是“編鐘及鐘架的裝飾”,所以③句要放在首位;而④句是個總結句,應放在最后;①句是介紹題材,②句是介紹技法,一般按照邏輯順序應該先說題材再說技法。故選A。【10題詳解】本題考查擬寫新聞標題。新聞標題是對新聞主體內容的高度概括,擬寫新聞標題,注意從導語中概括即可。標題往往不需要時間,但一般需具備兩個要素:主體(人物或事物單位)、事件。因此,分析時,可以對新聞導語部分內容進一步的提煉概括即可,導語是:2022年5月26日(農歷壬寅年四月二十六),壬寅年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暨拜謁炎帝神農大典在隨州炎帝故里景區謁祖廣場舉行。要抓住主要的關鍵詞:壬寅年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舉行。故可擬新聞標題為:壬寅年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隆重舉行。或壬寅年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隆重在隨州舉行。【11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與表達。由材料一“隨州是炎帝神農故里,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農誕生于此”“隨州還是中國編鐘之鄉”可知,隨州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炎帝故里,編鐘之鄉。它是我國一個文明發源地,是中華發展一個重要起點,它蘊含著農耕深厚的文化,編鐘在這里響徹歷史云霄。舉辦“炎帝故里尋根節”是一種紀念也是一種繼承,更是華人最終歸宿起源的追尋。舉辦“尋根節”就是向炎黃子孫、向世界展示隨州及中華文化,開放與世界聯系的經濟通道。闡述“尋根節”意義時,可從經濟、文化角度入手。示例一:“炎帝故里尋根節”為漂泊在海外的華人提供了給一個平臺。讓他們回到祖國,感受一種血脈的情緣,讓他們在活動中找到一種心靈的歸宿感。示例二:“炎帝故里尋根節”的舉辦,強化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增強了海內外炎黃子孫的民族認同,凝聚了民族復興的力量,也為湖北打造了一張世界級文化名片,塑造出隨州特色鮮明的城市品牌。【12題詳解】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別字。本題中注意“漫道”的正確書寫。二、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新聞,然后完成后面的問題。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誠信①2016年2月11日,農歷小年,下午6點,河南開封。②馬保東與馬奮勇擠坐在一張沙發上,興奮地規劃著今后的合作。③二人都姓馬,兄弟相稱,但不是親兄弟。哥哥馬奮勇是漢族,新疆哈密人;弟弟馬保東是回族,河南開封人。④這“兄弟”二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又經歷了些什么?故事還得從20年前說起。⑤1995年,馬保東21歲,因做腸衣生意與長他一歲的同行馬奮勇在河北省有一面之交。兩人相互欣賞對方的實誠,一見如故。⑥河北分手不久,馬保東只身赴新疆,去找當時在哈密地區牧工商聯合總公司腸衣廠工作的馬奮勇。馬奮勇在生意和生活上給了馬保東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馬保東到新疆進貨,貨款足時就在當地付;不夠時,貨到河南出手后再付,有時連個欠條都不用打。⑦1997年,馬保東在新疆進了50多萬元的貨,資金缺口不小。馬奮勇便拿出積蓄,又東拼西湊,借給馬保東16萬元。⑧沒料想,貨到河南,行情大變,腸衣價格狂跌不止,馬保東頓時傾家蕩產。此后的一年,馬保東東挪西借,還了馬奮勇近11萬元,剩下的5.3萬元再也無力償還了。⑨在新疆,馬奮勇的腸衣生意也陷入了癱瘓,父親又重病臥床,家中債臺高筑。⑩1998年,馬奮勇曾到馬保東在開封縣杜良鄉掃東村的家,“想看看保東弟能不能再還一點兒”。當看到馬保東的窘境,他一個“錢”字未提,便轉身踏上西行的列車,隨后便到蒙古國尋求生意,一去就是13年。?兩“兄弟”自此失聯。?2003年,馬保東東山再起。“生意是越做越大,但找不到馬哥,還不了欠款,這事兒真成了我的心病!”馬保東說。?“馬奮勇”“5萬元”,成了馬保東父子、兄弟那些年時常念叨的詞兒。2008年,馬保東的哥哥剛學會上網,便試著在網上尋人。弟兄倆沒事就在網上“敲”“馬奮勇”,一“敲”就是近4年。?2011年底,已是蒙古國中國農牧畜產商會會長的馬奮勇,受家鄉邀請返鄉創業。半年后,他注冊成立了喀爾里克畜牧開發。沒多久,作為公司總經理的馬奮勇便被保東的哥哥在網上給“敲”了出來。?“哥,你還記得我嗎?我是保東,欠你5萬多元的保東啊……你讓我找得好苦啊!”里的馬保東激動得語無倫次。?“哥,我終于能還你錢了。我要還本錢!還利息!還要加感情!我要還你100萬!”馬保東一口氣說了好幾個“還”。?那頭的馬奮勇也十分激動,連說:“使不得,兄弟,使不得。說真的,失而復得的朋友比失而復得的金錢更珍貴。”?“兄弟”通話的當天,馬保東就往哈密匯了10萬元。他告訴馬奮勇,剩余的90萬元一分不動放在那里,等馬哥來河南做事時用。13.本文的寫作順序是什么?采用這種順序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14.馬氏兄弟的誠信主要表現在哪里?15.試分析本文的新聞標題所具有的特點。16.本文是“行進中國精彩故事”專欄的重點稿件,簡要分析文中以小見大手法的效果。【答案】13.順序:倒敘。效果:①馬氏兄弟二十年后的合作本是事件的結局,這樣開頭,能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②用近期事件開頭,也體現了新聞的時效性14.馬奮勇的誠信:馬保東進貨貨款不夠時,貨出手后再付款,有時欠條也不用打;馬保東資金缺口不小,馬奮勇借給他16萬元。馬保東的誠信:在全國遍尋馬奮勇從2008年開始網上尋找馬奮勇;借款5.3萬,多年后要還給馬奮勇100萬;聯系上了以后,立即匯給馬奮勇10萬元,還給他留著90萬元做事的錢。15.本文標題概括了主要事件,“兄弟”加了引號,暗示讀者他們并非親兄弟,“二十年”強調了時間跨度大,突出了“誠信”價值和意義。16.馬氏兄弟在生活都是普通的百姓,他們身上所發生的事情也很普通,但是他們身上體現了誠信的力量,他們的故事包含了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回漢之間的民族團結諸多值得關注的閃光點。在今天這個社會,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解析】【13題詳解】本題考查記敘的順序及作用。倒敘就是先敘述事件的結局,或把事件發展過程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來寫,然后再從事件的開頭敘述事件發生、發展的經過。倒敘實質上只是順序的局部變異或調整。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懸念,引人入勝;增加敘事波瀾;使文章結構富于變化,避免平鋪直敘。本文開頭馬氏兄弟二十年后的合作本是事件的結局,卻放到開頭來寫,由此可知這是倒敘的記敘順序;作用除了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外,也體現了新聞的時效性和真實性。【14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也是考查對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讀全文,整體把握,然后根據提干要求提取關鍵句作答即可。馬氏兄弟的誠信主要表現要分別作答:從“馬保東到新疆進貨,貨款足時就在當地付;不夠時,貨到河南出手后再付,有時連個欠條都不用打”可知,馬奮勇的誠信表現在馬保東貨款不夠可以貨出手后再付款,有時欠條也不用打;“馬保東在新疆進了50多萬元的貨,資金缺口不小。馬奮勇便拿出積蓄,又東拼西湊,借給馬保東16萬元”寫馬奮勇借給馬保東16萬元錢,第?段寫馬奮勇拒絕馬保東的100萬巨額還款,這些都可以看出他的誠信。第?—?段寫馬保東在全國遍尋馬奮勇,在網上尋找馬奮勇;第??段寫馬保東要還給馬奮勇100萬,第?段寫匯給馬奮勇10萬元,還給他留下90萬元來河南做事時用等,都能體現出馬保東的誠信。讀懂文章情節并能概括出來是作答的關鍵。【15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新聞標題的理解。新聞標題,是對新聞內容加以概括或評價的簡短文字,要抓住關鍵詞分析。本文標題“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誠信”,整體上概括了新聞的主要事件——馬氏兄弟之間的誠信;而“兄弟”加了引號,具有特殊意義,說明他們并非親兄弟;“二十年”強調了時間跨度大,突出了“誠信”的價值,對“誠信”的堅守。據此理解作答即可。【16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文章寫作手法的理解。以小見大:文章作品中,通過小題材、小事件和細節來揭示重大主題、反映深廣內容的寫作手法。以小見大的特點就在于抓住一事一物、一情一景,從大處著眼、小處落筆,深入發掘,展開聯想,為讀者創造一個比現實生活更為廣闊、更為深遠的藝術境界。本文敘寫的人物——馬氏兄弟,在現實生活中,他們是平常的人,所做的事也是平常的事。但是他們的故事卻體現了“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回漢之間的民族團結、“一帶一路”經濟對社會經濟及人們生活的影響等諸多當下社會關注的新聞元素。作者正是通過這樣的一些“小人物”反映了一個時代的大主題。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飛絮季”將至,治理需堅持標本兼顧①梨花淡白柳深青,____________________。②春季是楊柳、懸鈴木等樹木繁殖的時節,隨之而來的果毛飄絮給一些公眾的生活帶來影響——這些樹絮會飄到人的眼睛或鼻腔里,讓身體產生不適。③媒體調查顯示,多地明顯的果毛飄絮一般會持續約1個月,楊柳飛絮是楊柳樹種子傳播后代的一種生理現象,是植物自然生長過程中產生的必然結果。④“飛絮季”將至,但是北京的市民今年應該會明顯感到楊柳飛絮減少。北京的飛絮主要來自楊樹、柳樹的雌株。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北京市因地施策,有的放矢地開展楊柳飛絮精準治理,楊柳飛絮將明顯改善。⑤“楊柳飛絮雖然對市民生活有一定影響,但楊柳樹作為北京的鄉土樹種,在生態作用上有諸多優點,不能因為飛絮就否認它們巨大的生態貢獻。”針對有些市民提出把產生飛絮的楊柳雌株砍掉的建議,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張志翔認為,一砍了之要不得。⑥“楊柳樹是改善生態環境的大功臣。”張志翔說。⑦研究表明,一株胸徑20厘米的楊樹,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72千克,釋放氧氣125千克,滯塵16千克;一株胸徑20厘米的柳樹,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281千克,釋放氧氣204千克,滯塵36千克。⑧“毛白楊是我國的鄉土樹種,適應性強、樹體高大、遮陽作用明顯,同時還起到降塵、降噪等作用。”北京林業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康向陽說。⑨北京市園林綠化部門相關人士表示,飛絮治理是個長期過程,不要因為一時的飛絮問題,就對默默為北京生態做貢獻的楊柳樹產生偏見。⑩不能“一砍了之”,那應該如何治理飛絮??“去年,飛絮治理的主要方式:一是疏枝,控制花序數量;二是用高壓水槍沖洗樹冠,及時清理地面積絮;三是對老、殘、病的楊柳樹雌株逐步進行更換。”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副巡視員王小平說。其中,疏枝、沖洗樹冠、清理地面,是“治標”;更換老化楊柳樹是“治本”。?北京飛絮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的高度硬化。“在自然環境下很多飛絮會被樹下植被粘住,但水泥地、裸露地不會有這個效果,飛絮會翻滾成團,形成惱人的‘二次飛絮’。”王小平說。?為了拖拽住飛絮,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從2019年起啟動裸露地專項治理,即在林下種植二月蘭、板藍根、苔草等鄉土地被植物,覆蓋住裸露的土壤,在美化環境、豐富林地生態系統的同時,預計會滯留兩成到三成的飛絮。(選自《科技日報》,有刪改)17.通讀全文,說說北京市治理飛絮采取的措施有哪些。18.根據上下文,填入文章第①段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A.柳絮池塘淡淡風 B.春夢又還隨柳絮C.柳絮飛時花滿城 D.柳絮打殘連夜雨19.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第⑩段在文中的作用。20.假如你作為記者,準備去采訪張志翔、王小平,請結合文章語境,分別設計一個采訪問題。21.本文既報道事實,又對新聞事實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評價。本文依托的新聞事實是什么?閱讀文章后,你認為作者對這一新聞事實的評價是什么?【答案】17.①疏枝,控制花序數量;②用高壓水槍沖洗樹冠,及時清理地面積絮;③對老、殘、病的楊柳樹雌株逐步進行更換;④在林下種植二月蘭、板藍根、苔草等鄉土地被植物。18.C19.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內容上,“不能‘一砍了之’”承接上文,所寫的楊柳樹的生態貢獻,是在其基礎上得出的結論;“那應該如何治理飛絮”引出了下文關于科學治理楊柳飛絮的具體措施。20.示例:張教授,您好。又到了楊柳飛絮的季節,針對有些市民提出將楊柳雌株砍掉的建議,您對此是怎樣看的?您好,王巡視員。就科學治理飛絮這一方面,北京市目前采取了哪些措施?請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21.依托的新聞事實: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北京市因地施策,有的放矢地開展楊柳飛絮精準治理。作者的評價: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采取的措施科學有效。【解析】【17題詳解】此題考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