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態學習題集_第1頁
普通生態學習題集_第2頁
普通生態學習題集_第3頁
普通生態學習題集_第4頁
普通生態學習題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緒論

一名詞解釋

1生物圈(biosphere)

2生態學(ecology)

二問答題

1簡述生態學的定義類型,并給出你對不同定義的評價。

2列出3位世界著名的生態學家,并概括其在生態學上的最主要貢獻。

3論述生態學的發展過程,并簡述各個階段的特點。

4按照生態學研究對象的組織層次劃分,生態學應包括哪幾個分支學科?

5簡述現代生態學的基本特點。

6根據你對生態學學科的總體認識,談談生態學學科的特殊性。

7如何理解生物與地球環境的協同進化?(參考題)

第二章生態系統的一般特征

一名詞解釋

1系統(system)

2生態系統(ecosystem)

3食物鏈(foodchain)

4食物網(foodweb)

5營養級(triphiclevel)

6生態金字塔(ecologicalpyramid)

7能量流動圖(energyflowdiagram)

8生態平衡

9生態危機

10反饋(feedback)

二問答題

1從負反饋調節入手,談談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功能

2舉例說明什么是食物鏈,有哪些類型?

3簡述生態系統的基本結構(組成)和基本功能

4為什么說一個復雜的食物網是使生態系統保持穩定的重要條件?

5簡述系統的概念與系統特征

6簡述生態系統概念與生態系統的基本特征

7簡述生態系統營養結構的表示方法與評價

8簡述生態平衡的概念與平衡的標志

9簡述生態危機的概念與產生生態危機的原因

10(討論)根據生態系統的有關原理,說明為什么西部大開發,環境保護要先行

第三章生態系統物質循環

一名詞解釋

1物質循環(cycleofmaterial)

2生物地球化學循環(cycleofbioecochemistry)

3周轉率(turnoverrates)

4生物放大作用

5庫區(pools)

二論述題

1簡述物質循環的一般模式;

2全球水循環與水量平衡模式圖及特點;

3C-循環模式圖及其特點;

4N-循環模式圖及特點;

5論述有毒物質的循環及生態危害;

第四章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一名詞解釋

1生態效率(ecologicalefficiencies)

2初級生產量(primaryproduction)

3次級生產量(secondaryproduction)

4生物量(biomass)

二簡答與論述題

1用勢力學定律解釋生態系統的有序性。

2簡述在陸地生態系統中,初級生產過程能量損失的途徑。

3地球上各種生態系統初級生產效率都不高,那么初級生產量的限制因素有哪些?

4測定初級生產量的方法有哪些?

5概述生態系統中次級生產過程的一般模式。

6如何測算次級生產量?簡述其方法步驟。

7在食物鏈層次上進行能流分析特點是什么?舉例分析。

8簡述幾個基本能流參數的概念及相互關系。

第五章生物與環境

一名詞解釋

1因子的替代作用(factorsubstitution)

2生態價(生態幅)(ecologicalamplitudeorecologicalvalence)

3謝爾福特耐性定律(Shelford’s?Lawoftolerance)

4貝格曼法則(Bergan’s?Law)

5阿倫規律(Allen’slaw)

6環境(environment)

7環境因子(environmentalfactors)

8生態因子(ecologicalfactors)

9光周期現象(photoperiodism)

10限制因子(limitingfactors)

11適應(adaptation)

12馴化(acclimationandaccimatization)

13長日照植物

14短日照植物

15太陽常數(solarconstant)

16生物種(species)

17太陽高度角

18耐蔭性

19物候

20寒害

21凍害

22活動積溫

23有效積溫

二問答題

1說明限制因子概念在生態學研究中的重要性;

2從植物對日照長度變化的適應出發解釋生物的光周期現象

3簡述環境因子的分類類型及其生態作用特點

4簡述有效積溫,評價其意義和局限性

5簡述生態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6簡述光因子的生態作用及植物對光的適應

7簡述植物耐蔭性及其測定方法

8簡述溫周期現象及晝夜變溫對植物的影響

9論述影響物候的因素,物候期的作用

10論述低溫對植物危害的機理與類型

11論述高溫對植物危害的機理與類型

12簡述水因子的生態作用

13論述植物對水分因子的適應

第六章種群的一般特征

一名詞解釋

1種群(population)

2單體生物與構件生物(unitaryorganismandmodularorganism)

3最大出生率與實際出生率(maximunnatalityandrealizednataity)

4期望壽命(ecologicallongevity)

5年齡金字塔(agepyramid)

6生命表(lifetable)

7內稟增長率(innaterateofincrease)

8生態入侵(ecologicalinvasion)

9環境容納量(environmentalcapacity)

10粗密度與生態密度(rudedensityandecologicaldensity)

11多度(abundance)

12蓋度(coverage)

13自然反應時間

14種群調節

15種內調節

16種間調節

二問答題

1種群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參數?

2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有哪些?

3年齡金字塔概念,類型及研究意義

4生命表的概念與類型

5簡述種群個體空間分布格局及其判斷方法

6什么是內稟增長率,生態學中研究內稟增長率有何意義?

7簡述種群增長的Logistic模型及其主要參數的生物學意義

8簡述種群數量變動有哪些基本形式?

9論述幾種主要有種群調節學說

第七章種群生活史

一基本概念

1種群生活史(lifeofhistory)

2生長(growth)

3發育(development)

4繁殖(reproduction)

5擴散

6繁殖成效(reproductioneffect)

7繁殖價值(reproductionvalue)

8親本投資(parentalinvestment)

9繁殖成本(reproductioncosts)

10cody能量分配原則(Cody’sprincipleofallocation)

11一次繁殖(semelparity)

12多次繁殖(iteroparity)

13生態壽命(ecologicallongevity)

14K-選擇(K-strategistic)

15r-選擇(r-strategistic)

二問答題

1K對策和r對策在進化過程中各有什么特點?

2一般生物在個體大小、生長發育和生殖方面采用哪些對策(策略)

3簡述Cody能量分配原理,舉例說明

4簡述擴散的生態學意義

5為什么說在物種資源面臨威協時,對K-物種的保護要比r-策略者的保護更困難,更緊迫,更重要?

第八章種內與種間關系

一名詞解釋

1種內關系(intraspeciesrelationship)

2密度效應(densityeffect)

3婚配制度

4社會結構(socialstructure)

5領域性(territory)

6社會等級(socialhierarchy)

7利他形為(altruism)

8通訊(communication)

9種間關系(interspecificrelationship)

10生態位(niche)

11他感作用(allelopathy)

12寄生

13協同進化

二問答題

1從植物和植食動物的關系入手,闡述協同進化的原理;

2根據生態位理論,闡述競爭排斥原理;

3寫出Lotka-Volterra種間競爭模型(數學形式),說明其中變量和參數所代表的意義,并評述模型的形為。

4闡述植物的密度效應與生態可逆性。

5為什么大多數生物營有性繁殖?什么環境決定它們選擇有性繁殖?在進化上有什么意義和優越性?

6舉例并闡述決定動物婚配制度的環境因素

7論述動物領域性方式、目的及一些基本規律,分析產生領域性的原因。

8舉例說明動物社會等級的優勢性

9為什么對個體不利的利他行為在進化過程中沒有被淘汰?

10簡述生物種間關系的基本類型

11舉例說明生物種間的原始協作關系

12簡要闡述關于生態位的幾個觀點

13簡述他感作用及其生態學意義

第九章群落組成與結構

一名詞解釋

1群落(community)

2邊緣效應(edgeeffect)

3群落交錯區(ecotone)

4優勢種與建群種(dominantspeciesandconstructivespecies)

5同資源種團(guild)

6群落最小面積

7優勢度(dominancec)

8物種多樣性(diversity)

9生活型(lifeform)

10生態型(ecologicalform)

11生活型譜(biologicalspectrum)

12層片(synusia)

13成層現象(verticalstructure)

14干擾(distrubance)

15抽彩式競爭(competivelottery)

16島嶼效應

二問答題

1簡要說明群落的基本特征

2簡述關于群落性質的兩種對立觀點

3簡述群落最小面積的確定方法及性質分析

4群落優勢度常用哪些指標表示?如何計算各個指標?

5決定群落物種多樣性梯度的因素有哪些?

6簡述物種豐富度指數、shannon-weiner指數以及shimpson指數的數學模式及其評價

7簡述C.Raunkiaer生活型分類系統

8何為群落交錯區和邊緣效應,它們在理論上和實踐上有何意義?

9簡述生物因素對群落結構的影響

10簡述干擾對群落結構的影響

11何為同資源種團,他們在生態學研究中有何重要意義?

12分析群落垂直結構的特點并說明其形成原因?

13簡述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

14形成群落更一般的理論有兩種對立觀點,即平衡說與非平衡說,簡述兩種學說的基本觀點及基本區別。

15結合生活型與生態型的兩個概念,談談生物的趨同適應和趨異適應。

16簡述TNC快速生態學評估的方法

第十章群落動態

一名詞解釋

1頂級群落(climaxcommunity)

2群落演替(communitysuccession)

3演替系列(sere)

4次生演替(secondarysuccession)

5原生演替(Primarysuccession)

6氣候頂級(climaticclimax)

7先鋒種和先鋒群落(pioneerspecies?and?pioneercommunity)

二問答題

1群落演替的分類及其主要類型的特點。

2試比較單元頂級理論與多元頂級理論的差異。

3簡述群落演替中物種取代的機制

4簡述生物群落的年變化及波動的形式

5簡述控制演替的幾種主要因素

6舉例說明從裸巖演替到森林的幾個主要的階段

7舉例說明從湖泊演替到森林的幾個主要的階段

8試比較頂級群落和演替中群落的特征

第十一章群落分類與排序

一名詞解釋

1實體

2屬性

3排序

二思考題

1簡述《中國植被》分類系統及其主要單位的基本含義

2簡述群落數量分類的目標和方法

第十二章景觀生態學概述

一名詞解釋

1景觀(landscape)

2景觀要素

3景觀結構

4景觀功能

5斑塊(patch)

6半島(peninsula)

7漏斗效應

8廊道(corridor)

9彎曲度(curvilinearity)

10狹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