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ZJN 251-2024 數據中心自然蒸發冷卻氣象參數_第1頁
TDZJN 251-2024 數據中心自然蒸發冷卻氣象參數_第2頁
TDZJN 251-2024 數據中心自然蒸發冷卻氣象參數_第3頁
TDZJN 251-2024 數據中心自然蒸發冷卻氣象參數_第4頁
TDZJN 251-2024 數據中心自然蒸發冷卻氣象參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7.060CCSA47Freeevaporativecoolingmeteorologi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發布IT/DZJN251—2024前言 II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一般要求 35計算方法 3附錄A(資料性)室外氣象參數 4參考文獻 10條文說明 1T/DZJN251—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數據中心節能技術分會提出。本文件由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西安工程大學、上海華電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蘇州安瑞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數據中心節能技術分會、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學、北京電信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北京工業大學、華信咨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中通服咨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省電信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上海郵電設計咨詢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佳力圖機房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北京領智信通節能技術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黃翔、陳殿坤、褚俊杰、徐志煒、楊柳、周敏、黃小龍、李紅蓮、蔡珊瑜、徐鵬、賈峻、周峰、呂天文、馬德、陽必飛、婁小軍、王桂坤、吳學淵、謝靜、胡建、顧遵正、呂偉華、田俊、李依軒、嚴政、田振武、孫穎、吳玉琴、薛志強、謝婷婷、宋晗、周文旭。T/DZJN251—2024數據中心自然蒸發冷卻氣象參數本文件規定了數據中心自然冷卻、蒸發冷卻空調系統與設備節能設計計算用氣象參數,為更好地執行蒸發冷卻空調系統與設備節能設計相關文件,提高節能設計質量,制定本文件。本文件適用于各類數據中心風側、水側及制冷劑側蒸發冷卻空調系統和自然冷卻系統。本文件中所提供的氣象參數適用于自然冷卻、蒸發冷卻空調的設計計算與設備選型。數據中心自然冷卻、蒸發冷卻氣象參數的選用除應符合本文件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文件的規2規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沒有規范性引用文件。3術語和定義3.1干燥地區dryarid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濕球溫度小于23℃的地區。3.2中等濕度地區mediumhumidityarid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濕球溫度大于等于23℃、小于28℃的地區。3.3高濕度地區highhumidityarid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濕球溫度大于等于28℃的地區。3.4相對濕度relativehumidity濕空氣中水蒸氣分壓力與相同溫度下水蒸氣的飽和壓力之比。3.5歷年值annualvalue逐年值,特指編整氣象資料時,所給出的以往一段連續年份中每一年的某一時段的平均值或極值。T/DZJN251—20243.6不保證小時數thenumberofnot-guaranteedhours夏季室外逐時空氣溫度高于室外計算溫度的小時數,或冬季室外逐時空氣溫度低于室外計算溫度的小時數。3.7溫度分布系數temperaturedistributioncoefficient某城市或某區域的逐時氣象參數中某溫度區間內統計小時數與全年小時數的比值。3.8數據中心用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濕球溫度outdoordesignwet-bulbtemperatureforsummerairconditioning以小時濕球溫度為基礎,按歷年平均不保證50h的統計方法,根據最新統計氣象資料確定的用于夏季空氣調節設計計算的室外空氣濕球溫度。3.9數據中心用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干球溫度outdoordesigndry-bulbtemperatureforsummerairconditioningfordatacenters以數據中心用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濕球溫度為基礎,使用歷年平均不保證50小時的濕球溫度對應的平均干球溫度。3.10冬季極端最低干球溫度extrememinimumdry-bulbtemperatureinwinter在冬季時,某地區或某區域歷年干球溫度達到的最低值。3.11夏季極端最高干球溫度extrememaximumdry-bulbtemperatureinsummer在夏季時,某地區或某區域歷年干球溫度達到的最高值。3.12夏季極端最高濕球溫度extrememaximumwet-bulbtemperatureinsummer在夏季時,某地區或某區域歷年濕球溫度達到的最高值。3.13氣象數據集climaticdesigninformation氣象數據集是收集、存儲和組織氣象觀測數據的集合。它包括各種氣象要素,如干球溫度、濕球溫度等。T/DZJN251—20244一般要求4.1數據中心自然冷卻、蒸發冷卻空調的設計應考慮環境干球溫度與濕球溫度一一對應的氣象數據集。4.2采用極端溫度時,氣象參數統計年份宜為30年,不足30年者,也可按實有年份采用,但不宜少4.3極端的定義包含三個檔次:近10年極端,近20年極端,近30年極端。4.4數據中心自然冷卻、蒸發冷卻空調的設計應考慮全年逐時氣象參數集。5計算方法5.1溫度分布系數計算某城市或某區域的逐時氣象參數中某溫度區間內統計小時數與全年小時數的比值計算見公式(1)。a=NaN 式中:a—某溫度區間內溫度分布系數;Na—某溫度區間統計小時數,單位為小時(hN—全年小時數8760,單位為小時(h)。5.2數據中心用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干球溫度計算以數據中心用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濕球溫度為基礎,使用歷年平均不保證50小時的濕球溫度對應的干球溫度的平均值計算見公式(2)。T式中:Tdb—數據中心用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干球溫度,單位為攝氏度(℃);Tdb1—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濕球溫度對應的第1個干球溫度,單位為攝氏度(℃);Tdb2—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濕球溫度對應的第2個干球溫度,單位為攝氏度(℃);Tdbn—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濕球溫度對應的第n個干球溫度,單位為攝氏度(℃);n—對應干球溫度的個數。T/DZJN251—2024室外氣象參數表A.1典型城市溫度分布系數T/DZJN251—2024表A.1典型城市溫度分布系數(續)T/DZJN251—2024表A.2典型城市數據中心用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干球、濕球溫度T/DZJN251—2024表A.2典型城市數據中心用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干球、濕球溫度(續)T/DZJN251—2024表A.3典型城市室外極端干球、濕球溫度//////T/DZJN251—2024表A.3典型城市室外極端干球、濕球溫度(續)T/DZJN251—2024參考文獻[1]GB/T25860蒸發式冷氣機[2]GB/T30192水蒸發冷卻空調機組[3]GB/T34307干濕氣候等級[4]GB/T39976蒸發冷卻式新風空調設備[5]GB50019工業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6]GB/T50155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術語標準[7]GB50174數據中心設計規范[8]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9]GB55015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10]JGJ342蒸發冷卻制冷系統工程技術規程[11]DL/T5515發電廠蒸發冷卻通風空調系統設計規程[12]T/DZJN10數據中心蒸發冷卻空調技術規范[13]T/DZJN27數據中心蒸發冷卻空調設備[14]T/CECS487數據中心制冷與空調設計標準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團體標準Freeevaporativecoolingmeteorologica1T/DZJN251—2024國際上,美國采暖、制冷與空調工程學會(ASHRAE)和國際化標準組織(ISO)分別建立了以ASHRAE55和ISO773等為核心的室內熱環境評價體系。ASHRAE統計了1990-2014年間的逐時氣象參數,獲得覆蓋全球8118個臺站的室外計算參數。我國針對基礎氣象參數研究領域的標準規范主要有,國家標準GB50176《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工業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行業標準JGJ/T346《建筑節能氣象參數標準》、DL/T5515《發電廠蒸發冷卻通風空調系統設計規程》,以及居住建筑節能設計系列標準以及地方節能標準等。但整體來看國內現行的氣象參數標準,基本都是以建筑節能為主要導向的標準規范。針對數據中心自然冷卻、蒸發冷卻技術專用領域,卻缺少一個建議性的專用標準去供業內參考。3術語與定義3.8、3.9目前,我國JGJ342《蒸發冷卻制冷系統工程技術規程》中規定:蒸發冷卻空調室外設計計算參數的選取參照我國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中規定的歷年平均不保證50h的干球溫度和濕球溫度,采用的統計年限為1971-2000年,統計時長為30年。本標準附錄中的采用統計時段為1988-2017年的長期歷史觀測數據,統計時長為30年,歷年平均不保證50小時的濕球溫度及其對應的平均干球溫度作為蒸發冷卻夏季空氣調節計算干球溫度、濕球溫度5計算方法5.1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干球溫度計算方法本條文明確了自然冷卻、蒸發冷卻氣象參數中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干球溫度的計算方法,區別于之前民用空調中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干球溫度的計算方法以干球溫度為基礎,按歷年平均不保證50h的統計方法統計,本標準采用歷年平均不保證50小時的濕球溫度對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