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國土開發與保護第四節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習題含解析中圖版必修2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國土開發與保護第四節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習題含解析中圖版必修2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國土開發與保護第四節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習題含解析中圖版必修2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國土開發與保護第四節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習題含解析中圖版必修2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國土開發與保護第四節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習題含解析中圖版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9-第四節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基礎鞏固我國的陸地幾何中心位于(103°49'E,36°03'N)。下圖為我國人口重心的空間變更圖。讀圖,完成1~2題。1.關于我國人口重心的說法,正確的是()A.始終位于陸地幾何中心的東北方向B.誕生率地區差異導致人口重心變更C.2010年后,人口重心變更可能導致東部勞動力不足D.2004—2010年,人口重心南北方向比東西方向變更大2.制作我國人口重心圖,須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術是()A.地理信息系統 B.遙感技術C.全球導航衛星系統 D.數字地球解析第1題,我國人口重心始終位于陸地幾何中心的東南方向,A項錯;經濟的地區差異導致人口重心變更,B項錯;2010年后,人口重心漸漸向西南方向轉移,說明中西部地區出現了人口回流,該變更可能導致東部勞動力不足,C項對;2004—2010年,人口重心東西方向比南北方向變更大,D項錯。第2題,遙感技術主要對地理事物進行監測,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主要起定位、導航的功能,數字地球是數字化的地球,地理信息系統可對地理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制作我國人口重心圖須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統,A項對。答案1.C2.A孫女士在網上購買了一件衣物,她利用貨物追蹤查詢功能,得到下表的結果。據此完成3~4題。日期時間監控記錄2024.9.2415:06:04包袱已出庫2024.9.2422:04:57廣州番禺南村公司發出2024.9.2423:23:17到達佛山轉運中心2024.9.2621:08:28到達濟南轉運中心2024.9.2707:03:48到達泰安肥城2024.9.2711:46:56貨物發出,上門派送3.貨物追蹤查詢功能有助于解決快遞業常遇到的丟貨、錯貨等問題,下列說法與該功能的作用相符的是()A.促進網購商品技術研發B.降低物流經營成本C.打造網購商品的標準化D.削減資金流通障礙4.物流是網購的主要環節,其中貨物追蹤查詢系統運用了()A.地理信息系統和數字地球B.遙感技術和數字地球C.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D.遙感技術和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解析第3題,追蹤查詢避開了丟貨、錯貨等問題,從而降低了物流經營的成本。第4題,確定貨物的位置要利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進行查詢分析須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統。答案3.B4.C下圖為某工程應用地理信息系統(GIS)選址工作流程圖。讀圖,完成5~6題。5.最有可能采納圖示流程進行選址的工程是()A.汽車加油站B.地下水自然下滲補給區C.大型游樂園D.放射性廢棄物儲存場6.圖示GIS處理與分析流程中,a環節所示功能為()A.趨勢分析 B.疊圖分析C.風險分析 D.模式分式解析第5題,由最終選址的條件:相宜的地質、低人口密度區、不接近主要道路、非生態愛護區,可以推斷D項正確;汽車加油站和大型游樂園都應接近主要道路,地下水自然下滲補給區應當有較好的生態環境。第6題,由圖可知,a為多個圖層信息的重合,即應用的是GIS的疊圖分析功能。答案5.D6.B讀車載導航儀導航監控原理示意圖,完成7~8題。7.圖中M表示()A.制作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接收機 B.分析交通狀況C.生成電子地圖 D.計算三維坐標8.車載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通過公共電信網絡傳給交通監控中心的信息是()A.車載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所在道路的擁堵狀況B.車載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所在地的地理坐標C.車載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所在車輛的違章信息D.車載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規劃的導航路途解析第7題,將紙質地圖信息數字化并錄入地名、坐標等信息,可表示生成電子地圖,將該電子地圖輸入車載導航儀,則可進行路途規劃和導航,故C項正確。第8題,車載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通過公共電信網絡傳給交通監控中心的信息是車載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所在地的地理坐標,B項正確。答案7.C8.B讀某中學的地理愛好小組運用虛擬地球儀截取的某地獨特的農業景觀圖,完成9~10題。9.該軟件能夠供應大量該地實際景觀圖像,主要應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A.RS和GIS B.RS和GNSSC.GIS和GNSS D.GIS和數字地球10.圖中甲地密集的紋理表示的農業景觀是()A.平原農田 B.山地梯田C.高山牧場 D.山地森林解析第9題,該軟件是一款把衛星照片、航空照相、GIS處理技術集合在一個地球三維模型上的虛擬地球儀軟件,因此其主要應用了RS和GIS。第10題,依據經緯度可以推斷,該地區位于我國云貴高原南部,降水較多,地表坎坷,當地農夫修筑了獨特的梯田,故甲地密集的紋理表示的是山地梯田景觀。答案9.A10.B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2006年世界杯足球賽在德國開幕后,眾多球迷充分領會到了德國先進的交通技術。開賽前德國12個競賽城市,相繼建成了世界上最先進的交通限制系統,這種被稱為“魯爾示范項目”的智能交通限制系統,能同時指揮多特蒙德和蓋爾森基興兩個城市的交通。“魯爾示范項目”首次將全部高速馬路、聯邦馬路和鄉村馬路的交通信息聯網,并供應多種服務信息,系統的信息采集來自該地區的4500多個測量點,大部分是預埋在馬路上的感應帶。此外還有約200個電子眼,可以利用由太陽能驅動的激光探頭測量交通流量和密度。全部信息采集點每小時能采集10萬個信息,這些信息通過光纜被輸送到埃森的示范項目調度中心,那里的50臺中心計算機對這些數據進行剛好處理,提出最佳的交通管理建議。假如通往多特蒙德賽場的馬路交通流量太大,交通管制中心便可用按紐變更交通信號,更改紅綠燈限制,讓球迷們改道。(1)寫出此智能交通限制系統運行的工作流程。(2)材料充分顯示的GIS的優點是什么?(3)假如你是一個球迷,正在此區域奔向賽場的路上,你可以借助此系統得到哪些服務信息?解析第(1)題,GIS的工作過程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的采集、存儲、傳輸、處理分析和輸出等環節。第(2)題,主要分析地理信息系統信息量大小、信息更新速度、應用范圍、供應服務種類等。第(3)題,結合GIS的應用,可以利用GIS得到各條道路的交通信息、查詢最佳路徑、找尋便利的交通站點、查詢停車場信息等服務信息。答案(1)信息采集→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輸出。(2)信息量大;更新快;應用范圍廣;供應服務種類多。(3)可得到通往賽場的各條道路的交通信息;查詢最佳路徑;找尋便利的交通站點;查詢停車場信息等服務信息。素養提升利用獲得的手機數據,定位該區域的用戶數據,通過用戶數量渲染地圖顏色,可制作人口熱力圖。下面兩圖分別為我國某城市8時和20時的人口熱力圖。據此完成1~2題。1.繪制人口熱力圖須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術是()A.GIS B.GNSS和GISC.RS D.RS和GIS2.依據人口熱力圖,可以()A.統計該市人口數量B.分析城市人口遷移方向C.確定城市用地類型D.預料城市人口增長率解析第1題,據材料“定位”可知,首先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獲得信息,圖層的合成疊加則須要用到地理信息系統(GIS)。第2題,人口熱力圖反映了城市不同區域的人口密度分布狀況,依據人口密度可以確定居住區、商業區等用地類型的布局及其合理性。但是不能統計人口數量、人口遷移方向,以及預料城市人口增長率。答案1.B2.C2024年5月,某順風車服務增加了車主刷臉接單環節,以此來確認車主的真實身份。據此完成3~4題。3.圖中某打車軟件顯示用戶四周有眾多車輛,首先用到的地理信息技術主要是()A.GNSS B.RS C.GIS D.VS4.平常打車,顧客常常會遇到定位不精確的問題,最可能的緣由是()A.空中衛星星座軌道偏離 B.GNSS動態定位精度較低C.地面限制系統數據錯誤 D.用戶接收設備出現問題解析第3題,GNS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導航,某打車軟件顯示用戶四周有眾多車輛,須要用到GNSS的定位功能對車輛和用戶位置進行定位。第4題,平常打車,顧客常常會遇到定位不精確的問題,最可能的緣由是GNSS動態定位精度較低。答案3.A4.B進行交通規劃時,須要分析區域的地質地形條件,地基承載力越大、地形坡度越小,車輛的通行實力越強(疊加分析車輛通行實力的基本方法:平坦+巖石=簡單;平坦+砂土=簡單;中等+黏土=一般;中等+砂土=困難;中等+巖石=困難;陡峻+巖石=困難;陡峻+砂土=困難;陡峻+黏土=困難)。讀下面兩圖,完成5~6題。5.下列車輛通行實力圖正確的是()6.可以對區域交通流量進行分析,并對路網規劃進行預料的現代技術是()A.遙感技術 B.全球導航衛星系統C.地理信息系統 D.數字地球解析第5題,把坡度圖和土壤圖進行疊加,再結合材料信息,可知B項正確。第6題,地理信息系統可以對城市空間信息進行分析,并具備預料功能,廣泛應用于城市管理之中。答案5.B6.C下圖是我國華北平原某城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率變更圖。讀圖,完成7~8題。7.監測并估算該城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率的變更,采納的地理信息技術分別是()A.遙感技術和全球導航衛星系統B.遙感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C.地理信息系統和遙感技術D.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8.據圖可知,該城市近十年()A.城區植被覆蓋率增加 B.郊區種植業快速發展C.城市熱島效應減弱 D.郊區生態環境改善解析第7題,依據地理信息技術的特點并結合選項可知,土地利用方式可通過電磁波反射率來推斷,即通過遙感監測得出;而近十年的土地利用變更狀況可通過地理信息系統分析得出,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項。第8題,郊區近十年林地面積、草地面積、水域面積、建設用地面積增加,耕地面積削減,其中林地面積、草地面積增加較多,說明郊區實施了退耕還林還草,促使植被覆蓋率上升,生態環境得到改善,故B項錯誤、D項正確。城區中建設用地面積增加較多,而林地、草地面積下降,說明植被覆蓋率下降,城市熱島效應加劇,故A、C兩項均錯誤。答案7.B8.D9.地理信息系統(GIS)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得到了廣泛的應用。GIS數據庫由若干圖層組成。據此完成下列各題。用來存儲不同信息的GIS圖層(1)GIS的工作過程主要有,以及等環節。

(2)圖示的圖層按自然和人文兩個方面分類,屬于自然地理方面的是,屬于人文地理方面的是。

(3)下列課題中,主要應用GIS進行探討的有()①近50年來,某省糧食總產量與人均產量變更趨勢分析②近20年來,某市市區人口分布變更特征與城市建設相關性分析③某市郊區土地利用狀況與農業結構變更特征分析④某市市區主要道路交叉口交通流量狀況分析及公交線路、站點分布的方案設計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