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四單元明清中國版圖的奠定與面臨的挑戰第14課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鞏固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四單元明清中國版圖的奠定與面臨的挑戰第14課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鞏固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四單元明清中國版圖的奠定與面臨的挑戰第14課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鞏固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四單元明清中國版圖的奠定與面臨的挑戰第14課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鞏固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四單元明清中國版圖的奠定與面臨的挑戰第14課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鞏固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14課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課后訓練鞏固提升雙基鞏固學考突破一、選擇題1.據史書記載:乾隆六年(1741年)人口突破了1億,乾隆二十一年(1766年)突破2億,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3億。導致“人口爆炸”的最主要緣由是()A.社會穩定 B.經濟旺盛C.科技發達 D.移民增加答案:B2.白壽彝在《中國通史》中記載:“軍機處撰擬的諭旨詔令,不經過內閣,而干脆由軍機處密封,經驛馬遞送給各地方督撫,稱為‘廷寄’,干脆交給中心各部院的稱為‘交片’,各地方的奏折也不經內閣而干脆交軍機處。”材料本質上說明白()A.軍機處僅負責傳達詔令B.軍機處的權力高于內閣C.君主專制制度空前加強D.軍機處行使了丞相職責解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軍機處的設置從本質上反映了君主專制制度空前加強。故選C項。答案:C3.清朝前期統治者為加強對西北邊疆的管理,設置了()A.駐藏大臣 B.臺灣府C.伊犁將軍 D.達賴喇嘛答案:C4.當乾隆皇帝看到英國使團所進呈的禮物貢單中將馬戛爾尼稱作“欽差”后,特意下令將“欽差”統統改作“貢差”“敬差”。乾隆帝的這一做法表明他()A.對英國的使臣極度不敬重B.堅持傳統的華夷秩序觀念C.特別在意英國使團的貢品D.實行閉關自守的對外政策答案:B5.探討下表,最符合其內容的學習主題是()序號歷史事務1清政府冊封達賴、班禪;設置駐藏大臣2康熙帝平定噶爾丹叛亂3清政府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置伊犁將軍A.清朝民族關系的發展B.邊疆商業貿易的旺盛C.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D.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解析:清政府冊封達賴、班禪,設置駐藏大臣,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平定噶爾丹叛亂,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置伊犁將軍,加強了對西北地區的管轄,從而鞏固了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故C項正確。答案:C6.張豈之在《中國歷史·元明清卷》中指出:“以土地為主的自然資源無法承載日益過剩的人口,以致康乾盛世還沒有落下帷幕,醞釀已久的社會危機便爆發開來。”這里的“社會危機”主要是指()A.對外貿易出現巨大逆差B.統治階級內部沖突尖銳C.西方殖民者威逼清朝統治D.階級沖突尖銳,農夫起義不斷解析:人口急劇增長使得資源危機日益顯露,大量農夫失去土地成為流民,而流民的出現往往是農夫起義的前兆,D項正確。答案:D7.下圖顯示:鴉片斗爭前,中國某沿海城市的港口有很多外國船只往來,岸上有很多外國商館,由此可推斷該城市是()A.上海 B.寧波C.香港 D.廣州答案:D二、非選擇題8.視察圖片,完成下列要求。(1)分別寫出圖1、圖2中人物的主要事跡。(2)圖3雅克薩之戰的作戰雙方是誰?結果如何?參考答案:(1)戚繼光等人蕩平倭寇,東南沿海的形勢穩定下來。1662年,鄭勝利率將士勝利驅除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2)沙皇俄國與清政府(或中國)。清軍戰勝沙俄侵略軍,中俄雙方簽訂《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確定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闊地區都是中國領土。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國國王的信中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特因天朝所產茶葉、瓷器、絲綢為西洋各國及爾國必需之物,是以加恩體恤,在澳門開設洋行,俾得日用有資,并沾余潤。”材料二聞名愛國詩人黃遵憲在《番客篇》中寫道:“國初海禁嚴,立意比驅鱷。借端累無辜,此事實大錯。”(1)依據材料一,分析乾隆皇帝在對外貿易問題上持什么看法,說明白什么?(2)依據所學學問,分析材料二中黃遵憲為什么說“此事實大錯”。此“大錯”對我們有何啟示?參考答案:(1)看法:中國物產豐富,不須要進行對外貿易,中國進行對外貿易是對外國的恩惠。說明:封建統治者以“天朝上國”自居,故步自封,盲目自大。(2)緣由:這種閉關自守的政策,無法適應新的外部環境,中國漸漸落后于世界潮流。啟示:海禁政策阻礙自身的發展,與世界隔絕;中國只有實行對外開放,才能發展進步。選考奠基素養提升一、選擇題1.奏折是清朝特有的只有部分官員享有的向皇帝上奏的文書形式;與前朝在政府內部公開的奏章不同,其內容在皇帝親自閱讀之前是保密的,軍機處是協助皇帝處理奏折的重要機構。奏折制度的出現()A.有效杜絕了皇權的旁落B.保障了全體官員上遞奏折的權利C.消退了君臣之間的隔閡D.有利于皇帝駕馭信息的限制權解析:皇帝首先了解奏折的內容,防止臣下截留對自己不利的奏折,有利于皇帝駕馭信息的限制權,故D項正確。答案:D2.雍正時,軍機處在職軍機大臣始終沒有超過三人,其下所設的軍機章京也始終維持在十人左右。乾隆時,政務繁忙,于是擴大了軍機大臣人數,一度有十人。這突出反映軍機處的特點是()A.機構健全 B.保密性強C.精干高效 D.職能轉變解析:軍機處有官無吏,機構簡潔,是特別精干的機構,這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C項正確。答案:C3.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九卿奏報各處田苗,康熙帝將該無關機要的奏折交內閣高校士閱覽,并說:“九卿奏折,朕已知。爾等票簽具奏。”此舉()A.說明內閣具有決策權B.說明內閣專職批答奏折C.反映出相權得到復原D.有利于提中學央行政效率解析:清朝內閣沒有決策權,決策權駕馭在皇帝一個人手中。為了提高行政效率,清朝皇帝將一般奏折交由內閣處理,軍國大事由皇帝親自裁決,故D項正確。答案:D4.我國古代皇權有兩個含義,一個是制度上的皇權,這個皇權就是一個符號、一個概念,其本質特點就是專制;另一個是人事上的皇權,即詳細的皇帝的個人權力,這個意義上的皇權是相對的。據此推知,“康乾盛世”時期()A.制度上皇權加強,人事上皇權減弱B.制度上皇權減弱,人事上皇權加強C.制度上和人事上皇權都不斷加強D.制度上和人事上皇權都不斷減弱解析:依據所學學問,可知雍正年間設立軍機處,這一措施從制度上和人事上都加強了皇權,中國古代的君主專制體制在這一階段發展到新的高度,故C項正確。答案:C5.《清史稿·嘹亮吉傳》記載:“人才至今日,消磨殆盡矣!以模棱為曉事,以懦弱為良圖,以鉆營為取進之階,以茍且為服官之計。”形成這種現象的社會緣由是()A.清朝實行閉關自守政策B.科舉考試的影響C.商品經濟進一步發展D.清朝大興文字獄解析:題干材料反映了當時的學問分子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學術探討迎合官府的觀點,這是清朝大興文字獄造成的惡果,故D項正確。答案:D6.下面表格內容反映了()朝代人物事務結果明朝戚繼光戚繼光抗倭東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清朝鄭勝利鄭勝利收復臺灣荷蘭殖民者被迫倒戈,臺灣重回祖國懷抱清朝康熙雅克薩之戰戰勝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A.明清時期加強專制統治的措施B.明清時期鎮壓邊疆地區叛亂的行為C.中華民族抗拒侵略的英勇斗爭D.中華民族主動主動對外溝通的表現解析:戚繼光抗倭、鄭勝利收復臺灣和康熙領導的雅克薩之戰都屬于中國明清時期軍民抗拒外來侵略的斗爭,故選C項。答案:C7.清初,臺灣迎來了兩次重要的人口遷移高潮。一次是鄭勝利收復臺灣后,數萬明朝的遺民遷移到那里墾殖,使臺灣基本進入農耕社會。其次次是臺灣被清朝收復后,“民之渡臺,如水之趨下,群流奔注”,使臺灣有了更大發展。這兩次人口遷移高潮()A.加強了中心政府對臺灣的管轄B.沖擊了傳統的閉關自守政策C.豐富了中華民族歷史發展內涵D.驅除了西方殖民者殘余勢力答案:C8.康熙帝曾一度開海禁,允許廣州一處海關通商,并規定由政府特許的“公行”,統一管理對外貿易一切事務,這說明()A.清朝放棄閉關自守政策B.清政府仍舊實行閉關自守政策C.清政府不允許一切對外貿易D.閉關自守主要針對的是倭患解析:閉關自守政策的含義是嚴格限制對外貿易,并非禁絕,所以允許廣州一處通商,仍舊是閉關政策,故B項正確,A、C兩項錯誤;倭患出現在明朝,D項錯誤。答案:B9.“康乾盛世”被稱為中國傳統社會末期的“百年之治”,此后清朝很快衰落。它給今人留下的最深刻歷史教訓是為政者應()A.勤于政事,政策善始善終B.實行輕徭薄賦,發展社會經濟C.用人選賢任能,懲治貪污腐敗D.順應時代潮流,避開虛驕自大答案:D二、非選擇題1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即使王公大臣,沒有皇帝特旨,也不準到軍機處值房。甚至其簾前窗外、階下,均不許閑人窺視。皇帝召見軍機大臣,連太監也不許在側。——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材料二在統治大一統國家的民族地區方面,清朝積累了不少勝利的閱歷。其重要的是實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的基本原則,依據不同狀況進行有特點的行政管理。——摘編自張帆《中國古代史簡編》(1)依據上述材料,說明軍機處的特點,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其成因。(2)依據材料二,概括清朝(1840年前)統治少數民族地區的勝利閱歷,并結合所學學問舉一例說明上述閱歷。參考答案:(1)特點:軍機處具有嚴格的保密性。成因:專制皇權空前強化;軍機處是執掌軍國大計的機構,其負責處理的事務對國家特別重要。(2)閱歷:“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因地制宜。舉例:清朝專設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務。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廣州行商制度下,十三行駕馭了對外貿易的經營權,外商投行后,報關納稅以及出售購辦等一切貿易事務均由行商代理,日常生活也受行商約束,如不得擅自出入商館,雇傭華人不得超規定之數,不得攜帶婦女入館等等。十三行商成為外商商務的全權代理人。行商除了起壟斷貿易、“代辦”貢品、保納稅餉、管束外商等作用外,還要代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