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展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1頁
第12課+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展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2頁
第12課+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展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3頁
第12課+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展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4頁
第12課+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展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物簡介這是一位法國民族英雄,她帶兵收復當時由英格蘭人占領的法國失地。于1429年解奧爾良之圍,后帶兵多次打敗英格蘭的侵略者,更促使擁有王位承繼權的查理七世于同年7月16日得以加冕。1431年被捕并被處決。請根據圖片和相關信息判斷,這個人物是誰?請簡要描述她當時生活的時代。

第12課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展課程標準: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形成情況,以及國際法的發展。概念解析民族國家:是指近代以來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或民族獨立運動建立起來的、以一個或幾個民族為國民主體的國家,其成員效忠對象是有共同認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體制。

“為國捐軀是一種奉獻和犧牲,如果國家受到滅亡或被占領的威脅,那么為之而死也是心甘情愿的”,“每一種災難都有可能降臨于我和我的家庭,但只求上帝能夠拯救法蘭西”。——陳文海《法國史》

①歷史因素:百年戰爭促進了英法兩國民族意識的覺醒。一、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1、原因②政治原因:西歐國家的封建割據勢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權得到加強。③思想因素:宗教改革運動沉重打擊了教會勢力,強化各國世俗權力,國家和民族認同觀念日益顯現。

以巴黎為中心的國內統一市場逐步建立,封建割據勢力被逐漸削弱。

法語作為民族語言被推廣。從13世紀開始,對法語的贊美之詞便不絕于書,例如:法語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是“最為甜美的聲音”,是世界上最美麗、最雅致、最高貴的語言等等。到了15世紀中葉,法語逐漸從北方到南部被廣為使用。15世紀的英國已有50萬以上的人有英語的識讀能力。伴隨語言發展的是民族文化的繁榮,莎士比亞經典的戲劇文學成為文藝復興時期英國的驕傲。④市場和語言因素:統一市場的形成與民族語言、民族文化發展。一、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1、原因

革命摧毀著舊的封建王朝國家,也引起了歐洲各國封建君主的恐慌,他們聯合一致向法國進攻妄圖鎮壓革命,重新恢復舊的封建王朝。在這場民族危機之中,法蘭西民族以英勇的革命精神,奮起保衛革命,保衛民族終于打退了外敵進攻。在這場斗爭中,法蘭西人民表現出高昂的民族熱情和愛國精神。——李宏圖《“民族萬歲”——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中的民族主義》▲⑤現實因素:法國大革命及拿破侖戰爭不僅傳播了自由平等思想,也促進了歐洲各國民族意識的覺醒。①1534年英國頒布《至尊法案》,建立起國王的專制統治。人物簡介亨利八世(1491—1547)是都鐸王朝第二任君主,英格蘭與愛爾蘭的國王。16世紀二三十年代,英國國王亨利八世要求離婚另娶新皇后,教皇不予批準,雙方鬧翻,亨利八世被教皇驅逐出教,他在教會的支持下,推行宗教改革,宣布英國脫離羅馬教皇管轄,建立了由國家政權控制的,以國王為最高統治者的英國國教。2、過程(1)專制王權國家形成②路易十四統治時期,法國王權達到頂峰路易十四人物簡介路易十四(1638—1715)自號太陽王,是波旁王朝的法國國王,在位長達72年,路易十四在法國建立了一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王國。1661年他在巴黎西郊修建凡爾賽宮把大貴族集中在凡爾賽宮居住,將整個法國的官僚機構集中于他的周圍,以此強化法王的軍事、財政和機構的決策權。他建立起的這一絕對君主制一直持續到法國大革命時期。特征:國王往往就是國家,國家的版圖常常因為國王的婚姻或繼承關系發生改變。2、過程(2)民族國家形成①對國家的忠誠超過對國王和宗教的忠誠,崇拜愛國人士。②出現了國旗、國歌和各種國家節日。③國家在人們的意識中越來越重要。④歐洲各專制王權國家逐漸變為具有獨立主權的民族國家。材料:自大航海時代起,由于航海技術的發展和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各國之間的交往日漸頻繁。隨著這種國與國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無論是政府間的往來還是民間的跨境貿易往來,以及對跨境流動的自然人的管理,都開始成為各國重點關注的領域。——謝浩然《再論國際法的起源和發展》材料:1530年以后,歐洲進人所謂“宗教戰爭”時代。這種以軍政革命為誘因而爆發的戰爭成為早期近代歐洲國際政治的核心,各國新興君主為廣開財源以宗教信仰為借口對土地和黃金等財富展開激烈爭奪。

——陶永新《從萬民法到國際法》材料反映了當時國際關系中的哪些問題?國際法:“即國際社會之法,適用于主權國家之間的相互交往關系中所接受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習慣和條約規則。簡單說來,是有關國家之間的法律,是調節兩個以上國家之間相互關系、有一定約束力的法律系統。

——牛津法律大辭典▲思考:從概念來看,國際法具有哪些特征?適用主體是國家。它是各國通過協議共同制定的。具有一定約束力。二、國際法的形成與外交制度的建立1、國際法形成的原因①隨著國家主權意識的加強,各國都強調國家利益至上,國家之間的利益紛爭加劇;②人們希望通過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來處理國家之間的關系2、國際法形成的過程①荷蘭人格勞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戰爭與和平法》書中提出君主應該制定條約并接受約束,確定了國際法的主體是主權國家,奠定了國際法的基礎。②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條約》簽訂,結束了歐洲地混戰局面,形成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確立了國際關系中的國家領土、主權與獨立等原則,開創了用國際會議和通過談判達成協議的形式解決國際爭端、結束戰爭的先例;確認了締約國必須遵守條約、各締約國可以對違約國集體制裁的國際法基本原則。建立:17世紀時,歐洲國家的君主們不再滿足僅僅派遣臨時使者與他國保持穩定關系,而是派遣常駐外交使節和外交使團。在此基礎上,近代外交制度逐漸建立起來。3、外交制度的建立影響:國際法的形成和外交制度的建立為國際關系確立了一些規則,為用和平方式解決國與國之間的爭端、減少戰爭開辟了新途徑。4、維也納體系的建立建立:1815年,歐洲各國在維也納會議及此后簽訂了一系列條約,建立起以大國協調、歐洲均勢為特征的國際關系體系,即維也納體系。影響:在維也納體系下,外交制度進一步發展,國際法的應用范圍也逐漸從歐洲擴大到美洲、亞洲等其他許多地方。另外,各國之間還簽訂了許多國際公約,制定了一系列戰爭法規,試圖和平解決國際爭端。但是,西方各國在國際法應用中實行雙重標準,為了謀取利益經常違反國際法,導致國際沖突不斷,最終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十月革命后,蘇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賠償的原則,宣布侵略戰爭為反人類罪,為國際法開辟了新的發展階段。(2)戰后,戰勝國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由主權國家參加的政治性國際組織——國際聯盟。國聯被英國和法國控制,沒有美國,蘇聯也很晚加入,缺乏普遍性和權威性,它又規定形成決議的“全體一致”原則,國際法難以實施。1928年,各國還簽訂了非戰公約,并未真正得到實行。三、20世紀國際法的發展1、一戰后國際法2、二戰后國際法(1)1945年6月,50個國家簽署了《聯合國憲章》。憲章確定了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和制裁侵略的加劇,并賦予安理會制裁的力量,確定了“大國一致”原則,集體安全體制進一步完善。(2)國際法院在海牙成立,發展了國際司法制度。(3)二戰后新的民族國家紛紛獨立,各類國際組織數量激增,推動了國際法的發展。(4)國際法的領域擴大,在裁軍、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擴散、國際人權等方面,頒布了一系列具有國際法性質的公約或宣言對世界和平與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國際法的實施仍然有很多局限性,一些大國為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國際條約,甚至不經聯合國授權就采取制裁或戰爭,嚴重威脅國際和平。1967年,光華寮案發生,1982年,日本大阪高等法院在中日已建交的情況下,稱臺灣當局為"被承認的事實上的政府"。1983年底到1984年初,美國在尼加拉瓜的數個港口布雷,嚴重威脅航行安全。1987年,美國參議院通過“西藏問題”修正案。1994年,盧旺達胡圖族對圖西族實行種族大屠殺,共造成約100萬人死亡。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越過聯合國發動科索沃戰爭。2001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