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詩算機闌縮技術與裳涮?建論篇
第5章局域用徂用技術
http://windows.
⑥本章主要內容
了解局域網的特點、組成
熟練掌握局域網的拓撲結構
掌握局域網的參考模型
熟練掌握局域網介質訪問控制方式
掌握以太網及快速以太網組網技術
了解無線局域網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1局域網概述
5.1.1局域網的發展和技術
5.1.2局域網的特點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7.7局域網的發展和技術
局域網(LocalAreaNetwork,LAN)
是20世紀70年代后迅速發展起來的計算機網
絡,局域網技術已經涵蓋共享訪問技術、交
換技術、高速網絡技術等多種技術。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⑥山./局域網的發展和技術
交換技術
高速共享網絡技術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j5.1.2局域網的特點
局域網的特點:
(1)地理范圍一般不超過幾公里
(2)通信速率高
(3)多采,分森控制和廣播式通信,
可靠性高
?可采用多種通信介質
(5)易于安裝、組建與維護。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2局域網的組成
網絡服務器
工作站
網備
通信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⑥5.2.1網絡服務器
網上可以配置不同數量的服務器,
有些服務器提供相同的服務,有些提
供不同的服務。對于專用的服務器,
其技術性能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通信處
理能力、內存容量、磁盤空間、系統
容錯能力、并發處理能力及高速緩存
能力等方面。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⑥5.2.1網絡服務器
⑴文件服務器
(2)應用服務器
⑶打印服務器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2.2工作站
網絡工作站是指連接到計算機網絡上并運行應
用程序來實現網絡應用的計算機,它是數據
處理的主要場所。用戶通過工作站與網絡交
換信息,共享網絡資源。根據工作站有無外
部存儲器,可將其分為無盤工作站和看盤工
作站;根據應用環境的不同,可將其分為事
務處理工作站和圖形工作站;根據操作系統
的不同,又可分為DOS工作站、Windows工作
站、UNIX工作站和Linux工作站等多種工作站。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2.3網絡設備
網絡設備是指用于網絡通信的
設備,包括網絡接口卡、中繼器
(Repeater).集線器(HUB)、網
橋(Bridge)、交換機(Switch)>
路由器(Router)、網關(Gateway)
等多種設備。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I;5.2.3網絡設備
網絡接口卡,又稱網絡適配器
(Adapter),簡稱網卡。它是組成局域網的主
要器件,用于網絡服務器或工作站與通信介質
的連接。網卡的種類很多,根據其支持的網絡
標準可分為以太網卡、ATM網卡、FDDI網卡、快
速以太網卡和千兆位以太網卡;根據網卡適用
的主機總線類型可分為ISA網卡、PCI網卡和
PCMCIA網卡;根據網卡提供的電纜接口類型可
分為RJ-45接口網卡、BNC接口網卡、AUI接口網
卡和光纖接口網卡等。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1中繼器
中繼器又叫轉發器,是兩個網絡在物理層上
的連接,用于連接具有相同物理層協議的
局域網,是局域網互連的最簡單的設備。
連接局域網的傳輸介質有雙絞線、同軸電纜
和光纖。
變弱的信號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⑥2集線器(HUB)
集線器(HUB)是一種特殊的中繼器,它作
為多個網絡電纜段的中間轉換設備將各個
網段連接起來。
集線器可以分為無源集線器、有源集線器和
智能集線器三種。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By3網橋
網橋是在數據鏈路層上連接兩個網絡,即
網絡的數據鏈路層不同而網絡層相同時要用
網橋連接。
(1)網橋的功能
(2)網橋的分類
(3)網橋和中繼器的比較g
H3
以太網——-I-網-絡-1-I-!!
網橋
33D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⑥4路由器
路由器是網絡層上的連接,即不同網絡與網絡之
間的連接。
路由器和網橋的區別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是接收來自一端的報文分組,
根據目的地址和當時的網絡情況,找出正確的
路徑,發往另一個通信子網。
5協議轉換器(網關)
若要使兩個完全不同的網絡連接在一起,
一般要使用網關。
電子郵件網關
IBM主機網關
Internet網關
局域網網關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2.4通信介質
在局域網中,常用的通信介質有同軸電
纜、雙絞電纜和光纜,有的場合還采用無線
介質(WirelessMedium)如微波、激光、
紅夕卜線和無線電等。
(1)同軸電纜
⑵雙絞電纜
⑶光纜
(4)無線介質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3局域網拓撲結構
構成局域網的拓撲結構有很多,
主要有總線拓撲、星型拓撲、環型
拓撲和樹型拓撲等。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3局域網拓撲結構
a)總線型b)星型
c)環型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⑥5.3局域網拓撲結構
總線拓撲
星型拓撲
環型拓撲
樹型拓撲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3.1總線拓撲
總線型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⑥531總線拓撲
1.總線拓撲的優點
a.結構簡單、易于擴充
b.電纜長度短、布線容易
2.總線拓撲的缺點
故障診斷困難:由于不是集中控制,故
障檢測需在網上各個站點上進行。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3.2星型拓撲
星型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3.2星型拓撲
1.星型拓撲的優點
方便服務
集中控制和故障診斷
簡單的訪問協議
2.星型拓撲的缺點
依賴于中央節點
電纜長度長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3.3環型拓撲
環型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⑥533環型拓撲
1.環型拓撲的優點
結構簡單、容易實現、無路徑選擇。
信息傳輸的延遲時間相對穩定。
所需電纜長度和總線拓撲相似,但比星型
拓撲要短得多。
2.環型拓撲的缺點
可靠性較差
故障診斷困難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⑥534樹型拓撲
樹型拓撲可以從星型拓撲或總線拓撲演變而來,
形狀像一棵倒置的樹,頂端有一個帶分支的根,每個
分支還可延伸出子分支。
1.樹型拓撲的優點
a.易于擴展從本質上看這種結構可以延伸出很多分
支和子分支,新的節點和新的分支很容易加入向內。
b.故障容易隔離如果某一分支的節點或線路發生故
障,很容易將該分支和整個系統隔離開來。
2.樹型拓撲的缺點
樹型拓撲的缺點是對根的依賴性大,如果根發生故障,
則全網不能正常工作,因此這種結構的可靠性和星型
結構相似。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⑥5.4局域網體系結構
局域網的參考模型
IEEE802標準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⑥5.4/局域網的參考模型
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下設的
IEEE802委員會在局域網的標準制定方面
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該委員會根據局域
網介質訪問控制方法適用的傳輸介質、網
絡拓撲結構、性能及實現難易等考慮因素,
為局域網制定了一系列的標準,稱為IEEE
802標準。它已被ISO采納作為局域網的國
際標準系列,稱為IS08列2標準。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4.1局域網的參考模型
在將OSI模型應用于局域網時,就將數據鏈路
層劃分為兩個子層:
邏輯鏈路控制(LogicalLinkControl9LLC)
子層
介質訪問控制(MediumAccessControl9MAC)
子層。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⑥541局域網的參考模型
下面簡單介紹局域網各層的功能
應用層
表示層
會話層高層
傳輸層
網絡層
LLC子層
數據鏈路層
MAC子層
物理層物理層
圖4-2IEEE802模型與OSI模型的對應關系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⑥541局域網的參考模型
MAC子層(介質訪問控制層)
MAC子層是數據鏈路層的一個功能子層,是數
據鏈路層的下半部分,它直接與物理層相鄰。
MAC子層為不同的物理介質定義了介質訪問控制
標準。主要功能如下:
a.傳送數據時,將傳送的數據組裝成MAC幀,幀中
包括地址和差錯檢測字段。
b.接收數據時,將接收的數據分解成MAC幀,并進
行地址識別和差錯檢狽U字段。
c.管理和控制對局域網傳輸介質的訪問。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⑥541局域網的參考模型
LLC子層(邏輯鏈路控制子層)
該層在數據鏈路層的上半部分,在MAC層的支
持下向網絡層提供服務。可運行于所有802局
域網和城域網協議之上。LLC子層與傳輸介質
無關。它獨立于介質訪問控制方法。隱蔽了各
種802網絡之間的差別,并向網絡層提供一個
統一的格式和接口。
LLC子層的功能包括差錯控制、流量控制和
順序控制,并為網絡層提供面向連接和無連接
的兩類服務。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42IEEE802標準
IEEE802委員會認為,由于局域網只是一個
計算機通信網,而且不存在路由選擇問題,因
此它不需要網絡層5有最低的兩個層次就可以;
但與此同時,由于局域網的種類繁多,其介質
訪問控制方法也各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將局域
網分解為更小而且更容易管理的子層。同時,
因為用戶需求各異,不可能使用一種單一的技
術就能滿足所有的需求,因此局域網技術中存
在多種傳輸介質和多種網絡拓撲,相應地介質
訪問控制方法就有多種,IEEE802委員會決定
把幾個建議都制訂為標準,而不是僅形成一個
標準。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42IEEE802標準
IEEE802標準系列間的關系如圖4-3所示。根據
網絡發展的需要,新的協議還在不斷補充進IEEE
802標準。IEEE802局域網標準包括:
802.1網際互連網際互連
1
1
1802.2邏輯鏈路控制邏輯鏈路
1
1
1
1
1802.3802.4802.5802.6802.7
1
醉1介質訪問控
MACMACMACMACMAC
解
紀1
墟
金1砥
帥1雉
一1
-1COM)1
81CO
1802.3802.4802.5802.6802.7
1物理
1物理物理物理物理物理
1
1
1
1
圖標準系列
4-3IEEE802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42IEEE802標準
(1)IEEE802.1綜述和體系結構。它除了定義IEEE802標
準和OSI參考模型高
的接口外,還解決尋址、網絡互連和網絡管理等方面的
問題。
(2)IEEE802.2邏輯鏈路控制,定義LLC子層為網絡層提供
的服務。對于所有的MAC規范,LLC是共同的。
(3)IEEE802.3帶沖突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Carrier
SenseMultipleAccesswithCollisionDetection,
CSMA/CD)控制方法和物理層規范。
(4)IEEE802.4令牌總線(TokenBus)訪問控制方法和物
理層規范。
(5)IEEE802.4令牌環(TokenRing)訪問控制方法和物
理層規范。
(6)IEEE802.6城市區域網(MetropolitanAreaNetwork,
MAN)訪問控制方法和物理層規范。
(7)IEEE802.7時隙環(SlottedRing)訪問控制方法和
物理層規范。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⑥5.5局域網介質訪問控制方式
局域網使用的是廣播信道,即眾多用戶共享
通信媒體,為了保證每個用戶不發生沖突,能正
常通信,關鍵問題是如何解決對信道爭用。解決
信道爭用的協議稱為介質訪問控制協議(Medium
AccessControl,MAC),是數據鏈路層協議的
一部分。
局域網常用的介質訪問控制協議有載波偵聽
多路訪問/沖突檢測(CSMA/CD)、令牌環
(TokenRing)訪問控制和令牌總線訪問控制。
采用CSMA/CD的以太網已是局域網的主流,本書
重點介紹。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⑥5.5局域網介質訪問控制方式
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法
令牌環訪問控制方式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⑥5.5.1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法
(CSMA/CD,CarrierSenseMultiple
AccessWithCollisionDetection)是一種
適合于總線結構的具有信道檢測功能的分布
式介質訪問控制方法。最初的以太網是基于
總線拓撲結構的,使用的是粗同軸電纜,所
有站點共享總線,一個站點發送數據幀給某
個特定站點時,總線上的所有站點都會收到
此數據幀,每個站點根據數據幀的目的地址
決定是丟棄還是處理該幀。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j5.5.1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法
總線上只能有一臺計算機發送數據,否
則數據信號在信道中會疊加,相互干擾,產
生數據沖突)使發出數據無效。由于站點都
是隨機發送數據的,如果沒有一個協議來規
范,所有站點都來爭用同一個站點,必然會
發生沖突。
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CSMA/CD)
正是解決這種沖突的協議。該協議實際上可
分為“載波偵聽”和“沖突檢測”。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⑥5.5.1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法
1.工作過程
CSMA/CD又被稱之為“先聽后講,邊聽邊講”,其具
體工作過程概括如下:
(1)先偵聽信道,如果信道空閑則發送信息。
(2)如果信道忙,則繼續偵聽,直到信道空閑時立即發
送。
(3)發送信息后進行沖突檢測,如發生沖突,立即停止
發送,并向總線發出一串阻塞信號(連續幾個字節全
1),通知總線上各站點沖突已發生,使各站點重新開
始偵聽與競爭。
(4)已發出信息的站點收到阻塞信號后,等待一段隨機
時間,重新進入偵聽發送階段。
CSMA/CD發送過程可描述如圖4-4所示。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51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法
CSMA/CD流程圖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j5.5.1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法
2.二進制指數后退算法
實際上,當一個站開始發送信息時,檢測到本次發
送有無沖突的時間很短,它不超過該站點與距離該
站點最遠站點信息傳輸時延的2倍。假設A站點與距
離A站最遠B站點的傳輸時延為T(圖4-5所示),那
么2T就作為一個時間單位。若該站點在信息發送后
2T時間內無沖突,則該站點取得使用信道的權利。
可見,要檢測是否沖突,每個站點發送的最小信息
長度必須大于2T。
景長傳輸曄時間r
傳輸延時示意圖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j5.5.1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法
在標準以太網中,2T取51.2RS。在
51.2RS的時間內,對10Mbps的傳輸速率,可以
發送512bit,即64字節數據。因此以太網發送數
據,如果發送64字節還沒發生沖突,那么后續的
數據將不會發生沖突。為了保證每一個站點都能
檢測到沖突,以太網規定最短的數據幀為64字節。
在接收到的小于64字節的幀都是由于發生沖突后
站點停止發送的數據片,是無效的,應該丟棄。
反過來說,如果以太網的幀小于64字節,那么有
可能某個站點數據發送完畢后,沒有檢測到沖突,
但沖突實際已經發生。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j5.5.1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法
為了檢測沖突,在每個站點的網絡接
口單元(NIU)中設置有相應電路,當有沖
突發生時,該站點延遲一個隨機時間(2T*
隨機數))再重新偵聽。與延遲相應的隨
機數一般取(0,M)之間,機2*(1。”)。其
中N為已檢測到的沖突次數:沖突大于16,
則放棄發送,另作處理。這種延遲算法稱
為二進制指數后退算法。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⑥5.5.1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法
該算法有下面三種不同的存在方式:
(1)非-堅持CSMA
(2)1-堅持CSMA
(3)P-堅持CSMA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⑥5.5.2令牌環訪問控制方式
令牌環訪問控制方式令牌環是一種適用
于環形網絡的分布式介質訪問控制方式,
已由IEEE802委員會建議成為局域網控制
協議標準之一,即IEEE802.5標準。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5.2令牌環訪問控制方式
BB
(a)(b)
圖4-6令牌環控制方式工作原理
令牌環網實時性較強,適合負載較重的網絡;而
以太網實時性差,適合負載較輕的網絡。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6以太網技術
局域網發展到現在,已占據絕對地位,
特別萬兆以太網(10Gbit/s)的出現,使以
太網的工作范圍擴展到城域網,甚至廣域網,
實現了端到端的以太網的連接。
以太網的MAC幀格式
以太網的組網技術
快速以太網
千兆位以太網
lOGbps以太網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6.1以太網的MAC幀格式
字節66246—15004
802.3
目的地址源地址數據長度數據FCS
MAC幀
以太網v2
目的地址源地址類型數據FCS
MAC幀
總線局域網MAC了層的幀結構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j5.6.1以太網的MAC幀格式
數據:47-1500字節,上層傳下來的數據。
46字節是以太網幀的最小字節64字節減去前
后的固定字段字節和18字節而得到的。
填充字段:保證幀長不少于64字節。當上
層數據小于46字,會自動添加字節。
FCS:幀校驗序列,這是一個32位的循環
冗余碼(CRC-32)o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⑥5.62以太網的組網技術
Ethernet的主要技術規范:
拓撲結構:總線型。
介質訪問控制方式:CSMA/CDO
傳輸速率:10Mbps。
傳輸介質:同軸電纜(50Q)或雙絞線。
最大工作站數:1024個。
最大傳輸距離:2.5km(采用中繼器)。
報文長度:64-1518Byte(不計報文前
的同步序序)。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⑥5.62以太網的組網技術
細纜以太網(10BASE-2)
10BASE-2以太網連接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6.2以太網的組網技術
2.雙絞線以太網(10BASE-T)
1OBASE-T以太網是使用非屏蔽雙絞線電纜來連接
的傳輸速率為lOmbps的以太網。
網卡及工作站
單集線器連接多集線器連接
1OBASE-T以太網連接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j5.63快速以太網
1.快速以太網(100BASE-T)簡介
快速以太網具有以下特點:
協議采用與1OBASE-T相似的層次結構,其中LLC子層
完全相同,但在MAC子層與物理層之間采用了介質
無關接口。
數據幀格式與1OBASE-T相同,包括最小幀長為64字節,
最大幀長1518字節。
介質訪問控制方式仍然是CSMA/CD。
傳輸介質采用UTP和光纖,傳輸速率為10OMbit/s。
拓撲結構為星型結構,網絡節點間最大距離為205米。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⑥5.63快速以太網
2.快速以太網分類
快速以太網標準分為:100BASE-TX、100BASE-
FX和100BASE-T4三個子類。如表5-1所示。
表5-1快速以太網標準
名稱線纜最大距離優點
100BASE-T4雙絞線100m可以使用3類雙絞線
100BASE-TX雙絞線100m全雙工、5類雙絞線
100BASE-FX光纖200m全雙工、長距離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6.3快速以太網
3.快速以太網接線規則
快速以太網對MAC層的接口有所拓展,它的接線規則有相
應變化,如圖所示。
快速以太網接線規則
■站點距離中心節點的UTP最大長度依然是100m。
?增加了I級和II級中繼器規范。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j5.6.3快速以太網
在10Mbit/s標準以太網中對所有介質采用同一中繼器定義。
100Mbit/s以太網定義了I級和II級兩類中繼器,兩類中繼
器靠傳輸延時來劃分,延時0.7口s的為I級中繼器,在
0.46Ms以下的為H級中繼器。
在一條鏈路上只能使用一個I級中繼器,兩端的鏈路為100m。
最多可以使用2個H級中繼器,可以用兩段100m的鏈路和5m
的中繼器間的鏈路。兩個站點間或站點與交換機間的最大
距離為205m。
當采用光纖布線時,交換機與中繼器(集線器)連接,如果
采用半雙工通信,兩者之間的光纖最大距離為225m。如果
采用全雙工通信,站點到交換機間的距離可以達到2000m或
更長。
快速以太網仍然是基于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
(CSMA/CD)技術,當網絡負載較重時,會造成效率低下。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64千兆位以太網
千兆位以太網技術有兩個標準:IEEE802.3z和IEEE802.3abo
IEEE802.3z制定了光纖和短程銅線連接方案的標準。IEEE
802.3ab制定了五類雙絞線上較長距離連接方案的標準。
1.IEEE802.3z
(1)1000Base-SX
lOOOBase-SX只支持多模光纖,可以采用直徑62.5口m和50口m
的多模光纖,工作波長為77Onm-86Onm,傳輸距離為550m左右。
(2)1000Base-LX
100OBase-LX既可以使用多模光纖,也可以使用單模光纖。
多模光纖采用直徑62.5口01和50jLim,工作波長為1270nm-
1355nm,傳輸距離為550m*右。
單模光纖采用直徑9Rm和10jLim,工作波長為1270nm-860nm,
傳輸施離為5km左右
(3)1000Base-CX
lOOOBase-CX采用150Q屏蔽雙絞線(STP),傳輸距離為25m。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64千兆位以太網
2.IEEE802.3ab
IEEE802.3ab工作組負責制定基于UTP的半雙工鏈路的
千兆以太網標準。IEEE802.3ab定義了基于5類UTP的
1000Base-T標準,是100Base-T的自然擴展,與lOBase-T、
lOOBase-T完全兼容,其目的是在5類UTP上以lOOOMbit/s
速率傳輸100m,保護用戶在5類UTP布線上的投資。
lOOOBase-T的其他一些重要規范使成為一種價格低廉、
不易被破壞并具宥良好性能的技術。
(1)它支持以太網MAC,而且可以后向兼容10/100Mbit/s
以太網技術。
(2)很多的1000Base-T產品都支持100/1000Mbit/s自動
協商功能,1000Base-T因此可以直接在快速以太網中通過
升級實現。
(3)1000Base-T是一種高性能技術,它每傳送100億比
特,其中錯誤位不會超過1個(誤碼率低于H-10,這與
lOOBase-T的誤率相當)。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6.5lOGbps以太網
2002年6月正式發布了IEEE802.3aelOGbps標準,將
802.3協議擴展到lOGbps的工作速度,并擴展以太網的
應用空間,使之能夠包括WAN鏈接。
1.萬兆位以太網標準的目標
保留IEEE802.3幀格式不變
保留IEEE802.3最小/最大幀長不變
只支持全雙工運行模式
不需要進行沖突檢測,不再使用CSMA/CD協議。
僅使用光纜作為傳輸介質
可提供10Gb/s的城域網或局域網數據傳輸速率,也可
以支持10.59Gb/s的廣域網數據傳輸速率(支持
SONET/SDH)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6.5lOGbps以太網
2.IEEE802.3ae標準的分類
(1)lOGBase-SRSerial:850nm短距離模塊(現
有多模光纖上最長傳輸距離85米,新型
2000MHz/kni多模光纖上最長傳輸距離300米)。
(2)10GBase-LRSerial:1310nm長距離模塊
(單模光纖上最長傳輸距離10公里)。
(3)10GBase-ERSerial:1550nm超長距離模塊
(單模光纖上最長傳輸距離40公里)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5.7無線局域網
有線網絡所存在的使用限制:
具有空曠場地的建筑物內;
具有復雜周圍環境的制造業工廠、貨物倉庫內;
機場、車站、碼頭、股票交易場所等一些用戶頻繁移動的公
共場所內;
缺少網絡電纜而又不能打洞布線的歷史建筑物內;
受自然條件影響而無法實施布線的環境,如存在河道;
在一些需要臨時增設網絡節點的場合,如體育比賽場地、展
示會等。
無線局域網的應用走上前臺。
無線局域網(WirelessLocalAreaNetwork,)就是
指采用無線傳輸介質的局域網,簡稱WLAN。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⑥3.7」無線局域網標準
支持無線局域網的技術標準主要有:
藍牙技術:手機或PDA為主要設計對象
HomeRF技術:主要服務為家庭無線網絡
IEEE802.11系列:無線局域網標準
以IEEE802.11為例介紹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卜理論篇
IEEE802,11標準的組成
覆蓋無線局域網的物理層和MAC子層:
物理層標準規定了無線傳輸信號等基礎規范,
如802.11a、802.11b,802.lid、802.11g.
802.llho
MAC子層標準包括802.lie、802.Ilf.802.llio
IEEE802.11系列:無線局域網標準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實訓I-理論篇
⑥3.7.2無線局域網物理實現
紅外線(IR)
采用波長小于1Rm的紅外線作為傳輸媒體,
有較強的方向性,受陽光干擾大。它支持1?2Mbit/s
數據速率,適于近距離通信。
無線電波方式(具有覆蓋范圍大,抗干擾、抗噪聲、抗衰
減和保密性好的優點)
直接序列式擴頻(DSSS):支持1?2Mbit/s數據速率
跳頻擴展頻譜(FHSS):支持IMbit/s數據速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養老金融服務升級行動方案
- 鄉村全面振興的路徑與策略創新
- 推動現代化大農業發展路徑與策略探索
- 提升職教人才培養質量的行動方案
- 熱電廠項目可行性分析與未來發展趨勢
- 跨學校聽評課活動方案實施策略
- 城市老化燃氣管道更新改造工程初步設計方案
- 珠寶店五一活動策劃方案
- 推進企業多樣性與包容性政策的措施計劃
- 護理安全教育案例
- 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全冊教案
- 園林史課件-第7講-中國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私家園林
- 商業攝影課件
- 第十套廣播體操教案
- 南京傳媒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招聘網絡與新媒體教師模擬備考預測(自我提高共1000題含答案解析)檢測試卷
- GB/T 629-1997化學試劑氫氧化鈉
- 焦化廠生產工序及工藝流程圖
- optimact540技術參考手冊
- 第一章電力系統仿真軟件介紹課件
- 產品QC工程圖 (質量保證工程圖)Excel表格
- 電氣平行檢驗用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