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如圖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1)如圖1,將蠟燭、凸透鏡、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凸透鏡固定在50cm處,并調節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當蠟燭放在光具座30cm處,移動光屏,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實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f=cm;(2)當蠟燭放在光具20cm處,移動光屏,可以得到清晰地像。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請在圖2中完成其中一條光線的光路圖;(3)蠟燭越燒越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將向移動(選填“上”或“下”);(4)若將近視眼鏡鏡片放在了蠟燭與凸透鏡(靠近凸透鏡)之間,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F將近視眼鏡鏡片取下,發現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為了使屏上的像清晰,應將光屏向(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方向移動?!敬鸢浮客桓叨?0.0照相機見詳解上靠近【解析】(1)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為了讓像出現在光屏的中央位置,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應在同一高度;當蠟燭放在光具座30cm處,此時物距為移動光屏,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實像,說明此時物距和像距相等,都等于2倍焦距,即所以焦距為(2)當蠟燭放在光具20cm處,此時物距為則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即照相機原理。平行凸透鏡主光軸入射,其折射光過焦點,如圖所示:(3)由于凸透鏡成倒立的實像,上下相反,所以蠟燭越短,其成像越向上移動。(4)近視眼鏡鏡片是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將近視眼鏡鏡片取下,此時成像的位置比之前要更靠近透鏡,所以要把光屏向靠近透鏡方向移動。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1)圖甲中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生活中(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利用這一原理制成。(2)如圖乙,線段AB為凸透鏡成像的物距倒數和像距倒數的對應關系,則凸透鏡焦距為cm。(3)當光屏上呈現清晰的像時,不改變圖甲中蠟燭和透鏡位置:①若將凸透鏡換成焦距相同鏡面較小的凸透鏡,再次做實驗,光屏上所成的像與原來相比(選填“變小”、“變暗”或“變不完整”)了②若將凸透鏡換成鏡面大小相同焦距稍小的凸透鏡,再次實驗,則需將光屏(選填“向左”或“向右”)移動才能成清晰的像,光屏上所成的像與原來的像相比(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敬鸢浮糠糯笸队皟x10變暗向左變小【解析】(1)如圖所示,物距小于像距,故成的倒立的放大的實像;投影儀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2)當物距等于像距,即物距的倒數等于像距的倒數時等于5m1,則像距和物距的兩倍為0.2m,則焦距為0.1m,即10cm。(3)由于焦距不變,而且物距也不變,故縮成的像的大小不變,而鏡面變小,說明透過的光變少,像變暗;焦距變小,說明折光能力變強,故像向左移;當焦距變小時,相當于增大了物距,像變小。3、如圖所示是“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的部分實驗裝置。(1)如圖甲所示,使紙板與水平桌面上的平面鏡;(2)在圖甲中,讓一束光貼著紙板A沿EO射向平面鏡上O點,觀察反射光線和對應的入射光線。改變光束入射角度,多做幾次,描繪每次光的徑跡,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記錄如下表(圖表)。比較反射角和入射角,可以得出結論,反射角(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實驗次數123入射角30°45°60°反射角30°45°60°(3)在圖甲中,如果讓光逆著OF的方向射向平面鏡,會看到反射光沿著OE方向射出。這表明,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的;(4)實驗中,從教室各個方向都能觀察到粗糙紙板表面反射的光線,這種反射屬于(選填“鏡面”或“漫”)反射;(5)在圖乙中,將紙板B沿PQ剪開,把紙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實驗時在紙板B上觀察到現象,由此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選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內?!敬鸢浮看怪钡扔诳赡媛掳氩糠钟蟹瓷涔饩€,上半部分無反射光線同一【解析】(1)如果紙板沒有與平面鏡垂直放置,由于法線與鏡面垂直,且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因此,當光貼著紙板沿EO入射時,不能在紙板上看到反射光,所以紙板放在平面鏡上時,要保持與鏡面垂直。(2)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知,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讓光逆著OF的方向射向鏡面,即原來反射光線的路徑入射,會看到反射光線沿著OE方向射出,即原來入射光線的路徑射出,這表明光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4)從各個方向都能觀察到粗糙紙板表面反射的光線,這是因為紙板表明凹凸不平,發生了漫反射的緣故。(5)將紙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圖乙所示,發現在紙板B的下半部分有反射光線,上半部分無反射光線,此實驗現象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4、小科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將平面鏡置于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紙板ENF豎直地立在平面鏡上,紙板上的直線ON垂直于鏡面。(1)硬紙板應選擇(選填“光滑”或“粗糙”)的,它在實驗中的作用是。(2)讓一束光貼著紙板E沿AO方向射向鏡面,在紙板F上可看到光線沿OB方向射出,則反射角在圖中應表示為(用字母表示)。(3)小科用量角器測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數后,經過比較,得出的結論是,這樣做(選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4)小科在進行完上述步驟后,讓光束沿AO射入,接著又將紙板F分別向前、向后折,但是沒有在紙板F上觀察到反射光線,由此可得實驗結論是。(5)為了驗證“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小科應該進行的實驗操作是?!敬鸢浮看植谠诩埌迩安煌轿欢寄芸吹焦獾膫鞑ネ緩椒瓷浣堑扔谌肷浣遣缓侠頉]有多次實驗,結論具有偶然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讓光線逆著OB的方向射向鏡面【解析】(1)硬紙板應選用粗糙材質,使光在硬紙板上發生漫反射,這樣可以在紙板前不同方位都能看到光的傳播途徑。(2)讓一束光貼著紙板E沿AO方向射向鏡面,在紙板F上可看到光線沿OB方向射出,則反射角在圖中應表示為。(3)小明用量角器測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數后,經過比較,得出的結論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這樣做不合理,理由是沒有多次實驗,結論具有偶然性。(4)由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當紙板向后折,兩塊紙板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在紙板上就無法呈現出反射光線了,即這個現象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5)使一束光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到O點,經平面鏡反射后,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為了驗證光路是可逆的,應讓光線逆著OB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發現反射光線沿著OA方向射出,由此可知,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5、在探究光的折射規律實驗中,某小組將光從空氣分別射入水和玻璃中,并記錄了如下數據:空氣中的入射角α0°30°45°60°水中的折射角γ0°22°32°40°玻璃中的折射角θ0°17°24°30°分析表中數據,可以得到一些規律:(1)當光從一種介質垂直射入到另外一種介質時,光的傳播方向;(選填“改變”或“不變”)(2)光從空氣斜射入其他介質時,折射角隨著入射角的增大而(選填“增大”或“減小”);分析表中數據可知,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折射角(選填“可能”或“不可能”)達到90°;(3)當光線以32°入射角從水中射向空氣時,折射角等于,依據是;(4)根據表中數據分析,用塑料薄膜和水制成一個“水凸透鏡”,與外觀尺寸相同的玻璃凸透鏡相比,“水凸透鏡”的焦距更(選填“大”或“小”)?!敬鸢浮坎蛔冊龃蟛豢赡?5°光路可逆大【解析】(1)從表格中數據可得,當光從一種介質垂直射入到另外一種介質時,光的傳播方向不變。(2)根據表中數據可知,光從空氣斜射入其他介質時,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隨著增大。從表格中數據可以得出,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空氣中的入角度較大,當入射角等于90°時,折射角也達不到90°,所以折射角不可能達到90°。(3)光路時可逆的,從表格中數據可得,當光線以32°入射角從水中射向空氣時,折射角等于45°。(4)由表格中數據可得,光從空氣中到水中的折射程度小于光從空氣中到玻璃的折射程度大,所以“水凸透鏡”的焦距更大。6、為了尋找光的色散現象產生的原因,某同學進行了如下探究:選用不同顏色的光(紅光、黃光和紫光),分別以不同的人射角i從空氣射入玻璃磚中(如圖所示),測出折射光線對應的折射角r,結果如表所示。(已知:紅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最快,黃光次之,紫光最慢)實驗次序紅光光源黃光光源紫光光源人射角i/折射角r/°入射角i/°折射角r/°人射角i/°折射角r/°12516.42515.72515.125030.75059.45028.237540.17538.37536.6(1)為了順利完成本探究,入射角i的角度不能等于。(2)比較實驗數據,得出規律:。①同種顏色的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磚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隨著人射角的增大,折射角。②不同顏色的光從空氣中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玻璃磚時,?!敬鸢浮?1)0°和90°(2)①增大②光在玻璃中傳播速度越慢,折射角越小【解析】根據題目結論:不同顏色的光從空氣中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光在這種介質中傳播速度越慢,折射角越小可確定實驗序號。7、如圖所示為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裝置,通過此裝置可探究像的大小、位置和物體的關系。【實驗器材】透明玻璃板、白紙、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m和n)、三角尺、刻度尺等?!緦嶒灢襟E】①點燃蠟燭m,實驗者在玻璃板(填“m”或“n”)側進行觀察。②移動蠟燭n,當蠟燭n與像完全重合時,在白紙上標記蠟燭m和n所在的位置為點A和A'。改變蠟燭m的位置至B和C,重復實驗,使蠟燭與像完全重合,找到對應像的位置為B'和C'。獲取三組實驗數據,如圖乙所示。③將白紙上AA'、BB'、CC'連接起來,測量出各點到玻璃板的距離?!痉治雠c討論】(1)選擇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進行實驗,這樣做的目的是。(2)小科根據生活經驗提出:物體離平面鏡越近,所成像越大。你贊同他的觀點嗎?請從上述實驗中找出事實證據進行判斷:?!敬鸢浮俊緦嶒灢襟E】m【分析與討論】(1)便于比較像和物的大小(2)不贊同,實驗中蠟燭m距平面鏡的距離不同,但蠟燭n始終能與m所成的像完全重合【解析】由于平面鏡成的是虛像,所以在尋找蠟燭m的像的位置時,人眼應在蠟燭m這一側觀察;選用大小相同的兩個蠟燭,是為了用蠟燭n代替蠟燭m,來比較物像的大??;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與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同的虛像。平面鏡成像中,像的大小只與物體本身大小有關,與平面鏡的大小無關。8、光從空氣斜射入水和玻璃時都會發生折射現象,但是水和玻璃的折射情況會相同嗎?為了探究這個問題,小華選擇了光屏、透明玻璃磚、水槽、激光電筒等器材進行實驗.他在光屏上畫出互相垂直的NN'和MM'兩條線段并相交于O點,如圖甲所示。(1)小華將玻璃磚的一個表面與MM'齊平放置,讓激光電筒發出的光線從A點到O點入射,他看到了如圖乙所示的光路(AO、OC為同一直線),你認為出現光線OC是因為所致,鑒于本實驗的目的,此時最應該記錄的兩條光線是。(2)接下來他要觀察光從空氣中進入水中的情況,他將光屏豎直放入水槽中,(使線段MM'水平)并向水槽中慢慢注水至水面與MM'齊平,入射光線應該從A點向O點射入,這是為了保證,其實本實驗小華還考慮了入射光線所在一側的相同。(3)小華最終在光屏上記錄下了如丙所示的光路圖(OE為水中的折射光線),通過分析光路,你認為玻璃和水這兩種介質對光的偏折能力較強的是。(4)若用激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分別從玻璃和水中斜射入空氣中,則射出的折射光線更遠離法線?!敬鸢浮坑胁糠止饩€并沒有通過玻璃磚,而依舊在空氣中傳播
AO和OB
入射光線重合
入射角
玻璃
玻璃【解析】根據題意知道,光線AO到OC,光的傳播路線沒有改變,說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傳播,出現此現象的原因應是:有部分光線并沒有通過玻璃磚,而是在空氣中傳播的;由于是探究光的折射規律,所以,需要記錄光的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即應記錄的兩條光線是AO和OB;由于探究光在玻璃和水的折射能力,由控制變量法知道,入射光線、入射角應相同,而觀察折射光線和折射角的變化情況,所以,入射光線應從A點向O點射入,這是為了保證入射光線重合;入射光線應該從A點向O點射入,也保證了入射角相同;由丙圖知道,當光在空氣中傳播時,由AO入射,沿OC傳播;當光線從空氣斜射入水中,由AO入射,沿OE傳播;當光線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由AO入射,沿OB傳播,經比較OB偏離OC更多,說明玻璃和水這兩種介質對光的偏折能力較強的是玻璃;由于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偏折能力強,根據光路是可逆的知道,若用激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分別從玻璃和水中斜射入空氣中,則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偏折能力也強,折射光線會更遠離法線。9、小科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中:(1)如圖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圖甲可知,凸透鏡對光線具有作用,該凸透鏡的焦距是cm。(2)點燃蠟燭后,調節燭焰中心、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3)如圖乙所示,小剛將蠟燭移到光具座上0cm刻度線處,向(選填“左”或“右”)移動光屏,直到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該像是(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這個規律制成的.
(4)在第(3)問的基礎上,小剛將蠟燭移到光具座上35cm刻度線處,在凸透鏡的位置不變時,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應向(選填“遠離”或“靠近”)凸透鏡的方向移動,直到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該像是(選填“倒立”或“正立”)的實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這個規律制成的.
(5)小剛將蠟燭移到光具座上45cm刻度線處,小剛從凸透鏡的右側通過凸透鏡可以看到燭焰(選填“倒立”或“正立”)的像,此時(選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生活中就是利用這個規律制成的.
(6)實驗時,蠟燭隨著燃燒而變短,光屏上的像將向(選填“上”或“下”)移動,此時應將光屏向(選填“上”或“下”)移動,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間.
(7)在上述實驗過程中,當光屏上出現倒立、放大的像時,小王用不透光的物體擋住凸透鏡的左半部,此時光屏上的像將()A.像的大小、形狀不變,像的亮度變暗B.像的左半部消失C.像的右半部消失D.像縮小一半(8)小宇同學所在的小組對上述實驗裝置用由幾個發光的二極管做成一個“F”字樣的發光體,你認為這樣做的好處是(寫出一點).
(9)小明換用另一只凸透鏡安裝在光具座50cm刻度線處,將蠟燭移到光具座上20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到80cm處,剛好得到一清晰的像,由此判斷此像應是立、(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此凸透鏡的焦距是cm.(10)小明又將蠟燭移到光具座15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由此判斷此像應是立、(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選填“實”或“虛”)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這個規律制成的;此時若將蠟燭與光屏的位置互換,則(選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11)在第(10)問的基礎上,小明在凸透鏡前放置一只老花鏡,此時應將光屏向(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1)會聚11.0(2)凸透鏡使像成在光屏中央(3)左縮小照相機(4)遠離倒立投影儀(5)正立不能放大鏡(6)上上(7)A(8)成像穩定(或能更全面反應像的倒立情況或像的亮度更高等)(9)倒等大15(10)倒縮小實照相機能(11)左【解析】平行光線經過凸透鏡后會聚于一點,可知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會聚的這一點就是焦點。焦點到光心的距離是焦距,根據圖示中光屏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可以讀出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1cm。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也可能是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像無法成在光屏上,或使燭焰在焦點上,不能成像。10、如圖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中,平面鏡M放在平板上,EF是兩塊粘接起來的硬紙板,可繞垂直鏡面的接縫ON轉動。(1)如圖甲所示,當EF在同一平面上時,讓入射光線AO沿紙板E射向平面鏡M,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線OB,測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多次改變人射光線的方向,再測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多次實驗的目的是為了。(2)在做完(1)的實驗后,同學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若將一束光貼著紙板F沿BO射到O點,光將沿著圖中的OA方向射出,因為。(3)如圖乙所示,以法線ON為軸線,把紙板F向后緩慢旋轉,在紙板F上將看不到反射光線OB,由此可知,光的反射定律的結論之一是。(4)通過該實驗,同學們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結論。如圖丙所示,小明把一束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介質,光發生了反射與折射,請利用上述實驗的結論判斷圖中折射角的大小為。【答案】(1)避免實驗的偶然性,尋找普遍規律(2)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3)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4)30°【解析】(1)多次實驗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偶然性,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2)若將一束光貼著紙板F沿BO射到O點,光將沿著圖中的OA方向射出,因為光路是可逆的;(3)以法線ON為軸線,把紙板F向后緩慢旋轉,則板E與板F不在同一平面,在紙板F上看到反射光線OB,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都在同一個平面內;(4)由圖可知,AB為反射面,CD為法線,故折射角為30°。11、在“探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和油時,哪種液體對光的折射本領強”的實驗中,小明提出如下實驗方案:先讓一束入射光從空氣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記錄下光斑位置(如圖甲所示),接著分別倒人適量的水和油(如圖乙所示),再用光分別斜射人水和油中,記錄對應的光斑位置,再通過分析就可得到實驗結論。(1)如圖乙所示,小明已經完成了在水中的實驗,要實現探究目標,畫出油中進行實驗的示意圖。(2)實驗時,同學們在水槽底部貼上一把自制的紙質刻度尺,這樣做的目的是。(3)某小組的同學根據正確的實驗方案實驗后,所記錄的兩次光斑的相對位置如圖丙所示,經分析可知:在空水槽的實驗中光斑的位置應該在水和油實驗中光斑的(填“左側”中間”或“右側”);光從空氣斜射入水和油時,對光的偏折本領較大。【答案】(1)見解圖(2)確定光斑的位置,方便比較(3)左側油【解析】(1)根據控制變量法可知,小明在實驗中要控制液體的深度相同和入射角相同。(2)在水槽底部貼上一把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448-2025再生變形高溫合金原料
- GB/T 13460-2025再生橡膠通用規范
- 項目管理復雜問題解析試題及答案
- 產品銷售協議合同2025
- 中等職業教育聯合辦學協議
- 企業金融管理的變革方向試題及答案
- 未來展望2025年銀行從業資格證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復習材料的選擇與使用技巧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耐藥性檢測與解讀試題及答案
- 靈活運用項目管理考試的理論知識試題及答案
- 2024年交管12123學法減分考試題庫及完整答案【考點梳理】
- 急診護理一科一特色
- 永輝超市干貨部培訓課件
- BIPAP呼吸機的使用與護理課件
- 統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寓言故事”大單元整體學習設計
- 卵巢癌術后護理查房
- icu家屬健康宣教
- 技術創新與產品研發投入效果評估與優化報告
- 挪用公款還款協議書范本
- 架空輸電線路基礎設計規程2023
- TWI-JM(工作改善)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