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與倉儲管理技術作業指導書_第1頁
物流信息與倉儲管理技術作業指導書_第2頁
物流信息與倉儲管理技術作業指導書_第3頁
物流信息與倉儲管理技術作業指導書_第4頁
物流信息與倉儲管理技術作業指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物流信息與倉儲管理技術作業指導書TOC\o"1-2"\h\u30783第1章物流信息管理概述 312921.1物流信息的概念與分類 3121491.2物流信息管理的重要性 4174711.3物流信息管理的發展趨勢 430342第2章倉儲管理基礎知識 5183512.1倉儲管理概念與功能 5118812.1.1倉儲管理概念 5299672.1.2倉儲管理功能 5215822.2倉庫類型及設施設備 5291672.2.1倉庫類型 5102732.2.2設施設備 5216932.3倉儲管理的業務流程 5112652.3.1入庫管理 5283822.3.2庫存管理 6277702.3.3出庫管理 61302.3.4退貨管理 6162612.3.5信息管理 627678第3章物流信息系統 6226853.1物流信息系統的構成與功能 6283383.1.1硬件設施 6170033.1.2軟件系統 7192703.1.3網絡通信 748193.1.4人力資源 728813.2物流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施 752253.2.1設計原則 7170323.2.2設計流程 7144903.2.3實施策略 7321353.3物流信息系統的發展與挑戰 8103.3.1發展趨勢 8288173.3.2挑戰 813048第4章倉儲管理系統 8315524.1倉儲管理系統概述 8209004.2倉儲管理系統的功能模塊 8265454.3倉儲管理系統的實施與優化 99487第5章物流信息技術 9196715.1條碼技術與應用 9231795.1.1條碼概述 9297565.1.2條碼類型 9104825.1.3條碼技術在物流中的應用 10263405.2射頻識別技術與應用 10134445.2.1射頻識別技術概述 1087525.2.2RFID系統組成 10201515.2.3RFID技術在物流中的應用 10156035.3電子數據交換與電子商務 10229085.3.1電子數據交換(EDI)概述 10179435.3.2EDI系統組成 1045575.3.3EDI在物流中的應用 10126795.3.4電子商務與物流的融合 1025466第6章倉儲作業管理 1133756.1入庫作業管理 11144806.1.1貨物接收 11182706.1.2貨物檢驗 1122596.1.3貨位分配 11227296.1.4貨物上架 11210196.1.5入庫信息錄入 11307116.2存儲作業管理 11103976.2.1庫存管理 11268636.2.2貨物養護 11180136.2.3貨位調整 11213306.2.4安全管理 11315896.3出庫作業管理 1167296.3.1訂單處理 12113766.3.2貨物揀選 12197036.3.3貨物包裝 12153976.3.4出庫檢驗 12151706.3.5貨物發運 12233336.3.6出庫信息更新 1223097第7章庫存管理與控制 12239207.1庫存管理的基本概念 12154627.1.1庫存定義 12265967.1.2庫存分類 12178527.1.3庫存管理目標 1279207.2庫存控制方法 12163987.2.1定量訂貨法 1319717.2.2定期訂貨法 13236057.2.3經濟批量法 1359067.2.4ABC分類法 13197767.3庫存優化與供應鏈管理 1316847.3.1庫存優化策略 13221297.3.2供應鏈管理在庫存控制中的應用 131280第8章物流與倉儲安全管理 14107058.1物流與倉儲安全概述 14187088.1.1物流安全的重要性 1493698.1.2倉儲安全的作用 14324648.1.3物流與倉儲安全風險分析 1481408.2倉儲安全管理措施 1431058.2.1倉儲安全管理制度 14324368.2.2倉儲設施設備安全 14204748.2.3貨物儲存安全管理 14128248.2.4倉儲消防安全 14223008.2.5倉儲作業人員安全培訓 14241738.3物流運輸安全管理 1571848.3.1運輸工具安全管理 1511088.3.2貨物裝卸安全管理 15215518.3.3運輸途中安全管理 15179428.3.4駕駛員安全培訓 1565698.3.5運輸應急預案 1531238第9章逆向物流與廢棄物處理 157379.1逆向物流的概念與作用 15309589.1.1逆向物流的定義 15311359.1.2逆向物流的作用 15207259.2逆向物流管理策略 15309519.2.1逆向物流網絡規劃 1622079.2.2逆向物流信息管理 16200909.2.3逆向物流成本控制 16150599.3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回收 1695339.3.1廢棄物分類與處理 16235639.3.2資源回收與再利用 162091第10章現代物流與倉儲管理創新 171487910.1現代物流發展趨勢 171880610.1.1全球化物流網絡構建 17493610.1.2綠色物流與可持續發展 172252610.1.3信息化與數字化物流 171799410.1.4智能化物流設備與技術 17750510.2倉儲管理技術創新 172788110.2.1精細化倉儲管理 17429810.2.2倉儲管理系統(WMS)升級 173151310.2.3倉儲設施智能化 172062010.3智能物流與倉儲管理實踐案例 17422410.3.1某知名電商企業智能物流中心 172237810.3.2某跨國制藥公司倉儲物流管理 172234610.3.3某大型制造企業供應鏈優化 18第1章物流信息管理概述1.1物流信息的概念與分類物流信息是指在物流活動中產生、傳遞、處理和利用的各種信息。它涵蓋了物流活動的各個環節,包括運輸、倉儲、裝卸、包裝、配送等。物流信息具有實時性、動態性、多樣性和復雜性等特點。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物流信息可分為以下幾類:(1)按信息來源分類:內部信息、外部信息。(2)按信息內容分類:基礎信息、作業信息、控制信息、決策信息。(3)按信息傳遞方向分類:正向信息、反向信息。(4)按信息處理方式分類:結構化信息、非結構化信息。1.2物流信息管理的重要性物流信息管理對企業的運營效率、成本控制、客戶滿意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1)提高運營效率:通過物流信息管理,企業可以實時掌握物流活動的情況,優化物流環節,提高物流效率。(2)降低運營成本:物流信息管理有助于企業合理調配資源,降低庫存成本、運輸成本和人力成本。(3)提升客戶滿意度:物流信息管理可以實現對物流活動的全程監控,保證貨物安全、及時送達,提高客戶滿意度。(4)支持決策制定:物流信息管理為企業提供大量有價值的數據,支持企業制定戰略決策和戰術決策。1.3物流信息管理的發展趨勢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物流信息管理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1)信息化:物流信息管理逐漸從傳統的手工操作轉向信息化、智能化操作,提高物流效率。(2)集成化:物流信息管理與其他企業管理系統集成,實現企業內部信息共享和協同作業。(3)標準化:物流信息管理遵循統一的規范和標準,提高信息傳遞和處理的一致性。(4)綠色化:物流信息管理關注環保,通過優化物流路線、減少運輸距離等方式,降低物流活動對環境的影響。(5)個性化:物流信息管理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物流服務,提升客戶滿意度。(6)智能化:物流信息管理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實現物流活動的自動化、智能化,提高物流效率。第2章倉儲管理基礎知識2.1倉儲管理概念與功能2.1.1倉儲管理概念倉儲管理是指對倉庫內的物品進行有效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動。它是物流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庫存控制、存儲設施規劃、倉儲作業操作、庫存成本控制等方面。2.1.2倉儲管理功能(1)存儲功能:為商品提供適宜的存儲環境,保證商品質量。(2)配送功能:根據需求及時、準確、快速地完成商品的出庫和配送。(3)信息處理功能:對倉儲信息進行收集、處理、傳遞和反饋,為決策提供依據。(4)增值服務功能:提供包裝、組裝、修理等增值服務,提高企業競爭力。2.2倉庫類型及設施設備2.2.1倉庫類型(1)按用途分類:生產倉庫、銷售倉庫、中轉倉庫、儲備倉庫等。(2)按建筑結構分類:平面倉庫、立體倉庫、地下倉庫、露天倉庫等。(3)按存儲物品分類:通用倉庫、專用倉庫、冷藏倉庫、危險品倉庫等。2.2.2設施設備(1)貨架:用于存放貨物的架子,包括托盤貨架、流利式貨架、閣樓式貨架等。(2)搬運設備:如手動搬運車、叉車、輸送帶等。(3)計量設備:如電子秤、地磅等。(4)安全設備:如消防設備、監控系統、門禁系統等。2.3倉儲管理的業務流程2.3.1入庫管理(1)收貨:驗收貨物數量、質量、包裝等,保證貨物符合要求。(2)上架:將貨物放置到指定位置,做好標識。(3)驗收:核對貨物信息,確認無誤后辦理入庫手續。2.3.2庫存管理(1)庫存盤點:定期對庫存進行盤點,保證庫存數據的準確性。(2)庫存調整:根據銷售、采購等情況,調整庫存水平,優化庫存結構。(3)庫存分析:分析庫存數據,為采購、銷售決策提供依據。2.3.3出庫管理(1)訂單處理:接收訂單,審核訂單信息。(2)揀貨:根據訂單需求,從倉庫中選取相應貨物。(3)包裝:對貨物進行包裝,保證運輸安全。(4)配送:將貨物送達客戶手中,完成配送任務。2.3.4退貨管理(1)驗收:驗收退貨商品,確認商品數量、質量等。(2)處理:對退貨商品進行分類處理,如維修、報廢等。(3)入庫:將退貨商品重新入庫,做好相關記錄。2.3.5信息管理(1)收集:收集倉儲過程中的各類信息,如庫存數據、作業數據等。(2)處理: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傳遞。(3)反饋:將信息反饋給相關部門,為決策提供支持。第3章物流信息系統3.1物流信息系統的構成與功能物流信息系統是由多個組成部分構成的,主要包括硬件設施、軟件系統、網絡通信和人力資源等。以下詳細闡述各部分的功能:3.1.1硬件設施(1)計算機設備:包括服務器、客戶端計算機、移動終端等,用于處理和存儲物流信息。(2)倉儲設備:如條碼掃描器、RFID讀寫器、自動分揀系統等,實現物流作業的自動化和智能化。(3)運輸設備:如GPS定位系統、車載終端等,用于實時監控貨物在途狀態。3.1.2軟件系統(1)物流管理軟件:涵蓋訂單管理、倉儲管理、運輸管理、配送管理等模塊,實現物流業務流程的全面管理。(2)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系統:通過對物流數據的挖掘和分析,為決策提供依據。3.1.3網絡通信物流信息系統通過網絡通信技術,實現各環節的信息共享與協同作業。主要包括:(1)有線網絡:如光纖、雙絞線等,滿足物流信息系統的高帶寬需求。(2)無線網絡:如WiFi、4G/5G等,為移動終端提供便捷的接入方式。3.1.4人力資源物流信息系統的人力資源主要包括系統開發與維護人員、操作人員、管理人員等。他們負責系統的設計、實施、運營和優化。3.2物流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施3.2.1設計原則(1)實用性:根據企業實際需求,設計符合業務流程的信息系統。(2)可擴展性:預留系統升級和擴展空間,滿足企業發展需求。(3)安全性:保證數據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非法訪問。3.2.2設計流程(1)需求分析:了解企業物流業務需求,明確系統功能。(2)系統設計:根據需求分析結果,設計系統架構、模塊劃分和功能界面。(3)系統開發:采用合適的開發工具和技術,編寫程序代碼。(4)系統測試:對系統進行功能測試、功能測試和兼容性測試,保證系統正常運行。3.2.3實施策略(1)制定實施計劃:明確實施目標、時間表和責任人。(2)系統部署:根據實施計劃,將系統部署到各業務環節。(3)培訓與指導:對操作人員進行系統培訓,保證熟練掌握系統操作。(4)運維支持:建立運維團隊,提供持續的技術支持與維護。3.3物流信息系統的發展與挑戰3.3.1發展趨勢(1)智能化: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提高物流作業效率。(2)大數據: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物流業務的精細化管理和決策支持。(3)云計算:通過云計算技術,實現物流信息系統的高效運行和資源優化配置。3.3.2挑戰(1)數據安全:如何保障物流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性,是物流信息系統面臨的一大挑戰。(2)系統集成:物流信息系統需要與其他業務系統進行集成,如何實現高效、無縫的集成是亟待解決的問題。(3)技術更新:信息技術的發展,物流信息系統需要不斷更新升級,以適應市場需求。如何保持系統的先進性和競爭力,是物流企業需要關注的重點。第4章倉儲管理系統4.1倉儲管理系統概述倉儲管理系統(WarehouseManagementSystem,WMS)是一種集成了信息技術、物流技術與倉儲管理理念的綜合性管理系統。它通過運用現代物流理念,結合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自動識別技術等,對倉庫內的物品、存儲空間、作業流程進行科學管理,以提高倉儲作業效率,降低庫存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4.2倉儲管理系統的功能模塊倉儲管理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塊:(1)基礎信息管理模塊:包括物品信息、供應商信息、客戶信息、倉庫設施信息等管理,為其他模塊提供基礎數據支持。(2)庫存管理模塊:實現對庫存的實時查詢、預警、盤點、出入庫操作等功能,保證庫存數據的準確性。(3)倉儲作業管理模塊:包括入庫作業、出庫作業、移庫作業、揀選作業等,提高倉儲作業效率。(4)庫存優化模塊:通過分析庫存數據,提供庫存優化建議,降低庫存成本。(5)報表管理模塊:各類報表,如庫存報表、入庫報表、出庫報表等,便于分析和決策。(6)系統管理模塊:包括用戶權限管理、操作日志管理、系統參數設置等,保證系統安全穩定運行。4.3倉儲管理系統的實施與優化(1)實施階段:(1)項目立項:明確項目目標、范圍、預算、時間表等。(2)系統選型:根據企業需求,選擇合適的倉儲管理系統。(3)系統實施:包括系統安裝、配置、測試等,保證系統正常運行。(4)培訓與上線: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保證系統順利上線。(2)優化階段:(1)數據分析與改進:定期分析系統運行數據,找出存在的問題,制定改進措施。(2)流程優化:根據業務發展需要,不斷優化倉儲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3)系統升級:根據技術發展和企業需求,適時進行系統升級。(4)持續改進:通過持續改進,提高倉儲管理系統的適應性和穩定性,為企業創造更大價值。第5章物流信息技術5.1條碼技術與應用5.1.1條碼概述條碼是一種用于信息自動識別的技術,通過將數字、字母和符號等信息編碼成一組寬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條紋,實現快速、準確地讀取數據。條碼技術在物流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5.1.2條碼類型(1)線性條碼:包括EAN13、UPCA等;(2)二維條碼:包括PDF417、QRCode等;(3)復合條碼:將線性條碼與二維條碼相結合。5.1.3條碼技術在物流中的應用(1)倉儲管理:通過條碼掃描,實現庫存盤點、入庫、出庫等操作;(2)運輸管理:跟蹤貨物在運輸過程中的實時狀態,提高運輸效率;(3)配送管理:快速識別客戶訂單,提高配送準確性;(4)供應鏈管理:實現各環節的信息共享,降低供應鏈成本。5.2射頻識別技術與應用5.2.1射頻識別技術概述射頻識別(RFID)技術是一種利用無線電波實現數據通信,以達到識別特定目標和讀取和寫入相關數據的技術。RFID技術在物流領域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5.2.2RFID系統組成RFID系統主要包括標簽、讀寫器、天線和后臺處理系統等部分。5.2.3RFID技術在物流中的應用(1)倉儲管理:實現貨物的實時跟蹤和庫存管理;(2)運輸管理:監控貨物在運輸過程中的狀態,提高運輸安全性;(3)生產線管理: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4)防偽與追溯:保證商品來源可靠,增強消費者信心。5.3電子數據交換與電子商務5.3.1電子數據交換(EDI)概述電子數據交換是一種將商業文檔和交易數據電子化、標準化的技術,可實現企業間的數據交換和自動化處理。5.3.2EDI系統組成EDI系統主要包括數據傳輸、數據翻譯、數據處理和數據存儲等功能模塊。5.3.3EDI在物流中的應用(1)訂單處理:實現訂單的快速響應和準確處理;(2)運輸管理:優化運輸計劃,降低運輸成本;(3)供應鏈協同:促進供應鏈各環節的信息共享,提高協同效率;(4)電子商務:為線上交易提供數據支持,提升購物體驗。5.3.4電子商務與物流的融合電子商務與物流的融合,實現了線上銷售與線下配送的無縫對接,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購物體驗。同時物流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可拓展業務范圍,提高服務水平。第6章倉儲作業管理6.1入庫作業管理6.1.1貨物接收貨物到達倉庫后,根據運輸單據進行核對,確認貨物數量、品種、規格等信息無誤后,辦理貨物接收手續。6.1.2貨物檢驗對接收的貨物進行質量、數量、包裝等方面的檢驗,保證貨物符合規定標準。對于不合格的貨物,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處理。6.1.3貨位分配根據貨物的特性、存儲要求、體積等因素,合理分配貨位,保證貨物安全、整齊地存放。6.1.4貨物上架按照貨位分配結果,將貨物放置在指定位置,并做好標識,便于查找和管理。6.1.5入庫信息錄入將貨物相關信息(如品名、規格、數量、批次等)錄入倉儲管理系統,保證信息準確、實時。6.2存儲作業管理6.2.1庫存管理定期對庫存進行盤點,保證庫存數據的準確性,并對庫存量進行合理控制。6.2.2貨物養護根據貨物的特性,采取相應的養護措施,防止貨物損壞、變質、丟失等。6.2.3貨位調整庫存的變化,對貨位進行動態調整,以提高倉庫空間的利用率。6.2.4安全管理加強倉庫安全管理,保證貨物和人員的安全。包括防火、防盜、防爆等措施。6.3出庫作業管理6.3.1訂單處理根據客戶需求,及時準確地處理訂單,保證訂單的按時完成。6.3.2貨物揀選根據訂單要求,從倉庫中準確、快速地揀選出相應貨物。6.3.3貨物包裝對揀選出的貨物進行包裝,保證貨物在運輸過程中不受損壞。6.3.4出庫檢驗對準備出庫的貨物進行質量、數量等方面的檢驗,保證貨物符合要求。6.3.5貨物發運按照客戶要求,將貨物準時、準確地發運到指定地點。6.3.6出庫信息更新將實際出庫的貨物信息更新至倉儲管理系統,保證庫存數據的準確性。第7章庫存管理與控制7.1庫存管理的基本概念7.1.1庫存定義庫存是指企業在日常運營過程中,為了滿足生產、銷售及服務需要而儲備的物資、商品或原材料。庫存管理是對庫存物資進行有效控制與監督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7.1.2庫存分類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庫存可分為以下幾類:(1)原材料庫存:指企業為生產所需而儲備的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等;(2)在制品庫存:指生產過程中尚未完成的產品;(3)成品庫存:指已完成生產、待銷售的產品;(4)備品備件庫存:指為保障設備正常運行而儲備的零部件及消耗品;(5)包裝物庫存:指用于包裝產品的材料及容器。7.1.3庫存管理目標庫存管理的目標是在保證供應鏈順暢的基礎上,降低庫存成本、提高庫存周轉率、減少庫存風險,實現庫存價值的最大化。7.2庫存控制方法7.2.1定量訂貨法定量訂貨法是指當庫存量降至一定水平時,按照固定的訂貨量進行補充。其優點是操作簡單,便于管理;缺點是可能導致庫存波動較大,庫存成本較高。7.2.2定期訂貨法定期訂貨法是指按照固定的時間周期進行庫存補充。其優點是庫存波動較小,便于計劃安排;缺點是可能導致庫存量過高,庫存成本增加。7.2.3經濟批量法經濟批量法是指通過計算確定最佳訂貨量,以實現庫存成本最低的目標。其優點是綜合考慮了訂貨成本、庫存成本等因素,有利于降低總成本;缺點是計算較為復雜。7.2.4ABC分類法ABC分類法是根據庫存物資的重要性、價值和使用頻率將庫存分為A、B、C三類,對不同類別的庫存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其優點是提高庫存管理效率,降低庫存成本;缺點是分類標準的主觀性較強。7.3庫存優化與供應鏈管理7.3.1庫存優化策略(1)零庫存管理:通過精細化管理,實現庫存物資的實時供應與消耗,降低庫存水平;(2)供應商管理庫存(VMI):供應商根據企業需求,主動進行庫存管理,提高供應鏈協同效率;(3)聯合庫存管理(JMI):多個企業共同參與庫存管理,實現庫存共享,降低庫存成本;(4)庫存動態調整:根據市場需求、供應鏈狀況等因素,動態調整庫存水平,保持庫存與需求的平衡。7.3.2供應鏈管理在庫存控制中的應用(1)供應鏈協同:通過信息共享、協同計劃等手段,提高供應鏈整體效率;(2)供應鏈風險管理:識別供應鏈風險,制定應對措施,降低庫存風險;(3)供應鏈優化:通過優化供應鏈結構、流程等,提高庫存周轉率,降低庫存成本;(4)供應鏈可視化: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庫存狀況的實時監控,提高庫存管理精度。第8章物流與倉儲安全管理8.1物流與倉儲安全概述8.1.1物流安全的重要性物流安全是保障供應鏈穩定運行的關鍵環節,涉及貨物從產地到消費地的全過程。本節將闡述物流安全的重要性及其在供應鏈管理中的地位。8.1.2倉儲安全的作用倉儲安全是保證貨物在存儲、裝卸、搬運等環節不受損失和損害的保障。本節將分析倉儲安全的作用,以及其在物流體系中的重要性。8.1.3物流與倉儲安全風險分析本節將對物流與倉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安全風險進行梳理和分析,為后續安全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據。8.2倉儲安全管理措施8.2.1倉儲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倉儲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各級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職責,規范倉儲作業流程。8.2.2倉儲設施設備安全保證倉儲設施設備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定期進行檢測、維護和保養,消除安全隱患。8.2.3貨物儲存安全管理合理規劃庫位,分類存放貨物,遵循先進先出原則,加強貨物在儲存過程中的監管。8.2.4倉儲消防安全加強倉儲消防設施的配置和維護,定期開展消防安全培訓,提高員工消防安全意識。8.2.5倉儲作業人員安全培訓對倉儲作業人員進行安全知識和技能培訓,提高其安全意識,減少人為因素導致的安全。8.3物流運輸安全管理8.3.1運輸工具安全管理對運輸工具進行定期檢查、維護,保證運輸工具的安全功能符合國家標準。8.3.2貨物裝卸安全管理制定貨物裝卸操作規程,規范作業行為,防止貨物在裝卸過程中受損。8.3.3運輸途中安全管理加強對運輸途中的貨物監管,防范貨物丟失、損壞等風險。8.3.4駕駛員安全培訓對駕駛員進行安全駕駛技能培訓,提高其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降低運輸發生率。8.3.5運輸應急預案制定應急預案,應對運輸途中可能發生的各類安全,保證貨物安全、及時送達目的地。第9章逆向物流與廢棄物處理9.1逆向物流的概念與作用9.1.1逆向物流的定義逆向物流是指產品在消費者手中使用完畢后,從消費者手中返回生產者或專業處理機構的過程。它包括退貨、維修、再制造、再生利用等環節,是傳統正向物流的補充和延伸。9.1.2逆向物流的作用(1)提高資源利用率:逆向物流可以有效回收和利用廢棄物,降低資源浪費,提高資源利用率。(2)降低環境污染:通過逆向物流,廢棄物可以得到合理處理,減少環境污染。(3)提升企業競爭力:逆向物流管理有助于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客戶滿意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