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業科技推廣應用培訓手冊TOC\o"1-2"\h\u12843第1章農業科技推廣概述 4247681.1農業科技推廣的意義與任務 4231901.1.1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將科研單位取得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提高農業生產水平。 4307871.1.2提高農民科技素質:通過農業科技推廣,提高農民的科技意識和技術水平,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5271081.1.3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引導農民采用新技術、新品種,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附加值。 5124081.1.4提升農業競爭力:推廣農業先進適用技術,提高農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增強農業市場競爭力。 5225331.2農業科技推廣體系與組織架構 5180341.2.1主導:負責制定農業科技推廣政策、規劃和發展戰略,提供資金支持,保證推廣工作的順利進行。 518201.2.2科研單位支撐:科研單位為農業科技推廣提供技術成果,同時承擔科技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任務。 5122211.2.3推廣機構實施:各級推廣機構負責具體實施農業科技推廣工作,包括技術培訓、示范推廣、咨詢服務等。 527361.2.4農民合作社和企業參與:農民合作社和企業作為農業科技推廣的重要力量,發揮其在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的優勢,推動農業科技成果的應用。 5320631.3農業科技推廣方法與策略 5218961.3.1技術培訓:通過舉辦培訓班、現場教學、網絡授課等形式,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和技能水平。 5200291.3.2示范推廣:建立農業科技示范點,展示新技術、新品種的應用效果,引導農民自發采用。 5274261.3.3媒體宣傳: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宣傳農業科技政策、成果和典型經驗。 572591.3.4咨詢服務:通過現場指導、電話咨詢、網絡問答等方式,為農民提供及時、準確的技術指導。 5230761.3.5政策激勵:制定相關政策,對采用新技術、取得顯著成效的農民和推廣機構給予獎勵和扶持。 5125031.3.6多元合作:加強科研單位、推廣機構、企業、農民合作社等多元主體的合作,形成推廣合力,提高農業科技推廣效果。 612105第2章農業新品種的推廣 6215742.1良種選育與引進 6195872.1.1選育目標 655382.1.2選育方法 6118892.1.3引進品種 6108622.2良種繁育與推廣 6149472.2.1繁育技術 6146412.2.2質量管理 6167562.2.3推廣體系 6103952.3新品種試驗示范與推廣 624372.3.1試驗示范 684692.3.2技術指導 7294822.3.3推廣策略 77050第3章農業新技術的推廣 7193883.1高效栽培技術 7285803.1.1栽培新模式 754153.1.2育種技術 794323.1.3土壤管理技術 764673.2病蟲害防治技術 794653.2.1生物防治技術 732383.2.2物理防治技術 792513.2.3化學防治技術 7259393.3節水灌溉技術 7289883.3.1滴灌技術 7275843.3.2噴灌技術 8152113.3.3節水灌溉管理制度 82453.4設施農業技術 8317803.4.1溫室技術 8109783.4.2植物工廠技術 8293743.4.3自動化控制技術 816406第4章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 8178494.1農業機械裝備選型與應用 857574.1.1耕作機械 8161484.1.2播種與施肥機械 8299134.1.3收獲機械 811194.1.4農田水利機械 8176634.2農業機械化作業技術 9287924.2.1耕作機械化作業 9136174.2.2播種與施肥機械化作業 992324.2.3收獲機械化作業 9104994.2.4農田水利機械化作業 9193044.3農業機械化維修與保養 978544.3.1農業機械維修技術 9191774.3.2農業機械保養技術 950604.3.3農業機械維修與保養注意事項 920863第5章農業信息化技術應用 932235.1農業信息技術基礎 917685.1.1概述 9153205.1.2農業信息采集與處理 10320815.1.3農業信息傳輸與共享 10297545.1.4農業信息服務與應用 1022925.2農業物聯網技術 1071955.2.1概述 10301035.2.2農業物聯網感知技術 10234245.2.3農業物聯網通信技術 1043815.2.4農業物聯網應用案例 10161055.3農業大數據與智能決策 10316285.3.1概述 1076205.3.2農業大數據采集與存儲 10287105.3.3農業大數據分析技術 11188325.3.4農業智能決策應用 1162945.3.5農業大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 1129413第6章農業資源環境保護與利用 11169606.1農業生態環境保護 11235566.1.1生態農業模式 11202656.1.2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 11278026.1.3農田生態環境保護 11182016.2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1163576.2.1農業廢棄物種類與特點 11212246.2.2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 11240706.2.3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案例 11315096.3農業土壤改良與地力提升 11269756.3.1農業土壤現狀與問題 1230866.3.2農業土壤改良技術 12249736.3.3農業地力提升措施 12219796.3.4農業土壤改良與地力提升案例 1221057第7章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監管 12271497.1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 12289017.1.1標準體系構成 12210127.1.2制定原則 12276647.1.3實施要點 12188057.2農產品檢測與監管技術 13172647.2.1檢測技術 1388157.2.2監管措施 13215807.2.3注意事項 13289507.3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 13263137.3.1追溯體系構成 13143137.3.2實施步驟 14108987.3.3應用實例 1427241第8章農業產業化與市場營銷 14178218.1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 14320758.1.1定義與特點 14281808.1.2常見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 14146368.2農產品市場分析與預測 1442848.2.1市場分析方法 14276368.2.2市場預測方法 15202958.3農產品品牌建設與推廣 15139018.3.1品牌建設策略 15159838.3.2品牌推廣方法 1524024第9章農業科技培訓與教育 15189079.1農業科技培訓體系建設 1546179.1.1培訓體系構建原則 1551339.1.2培訓主體與職責 15165859.1.3培訓內容與課程設置 1668969.1.4培訓師資隊伍建設 16167259.2農業科技培訓方法與技巧 16281059.2.1講座式培訓 1638309.2.2現場演示培訓 16265039.2.3實踐操作培訓 16231659.2.4網絡遠程培訓 16145429.2.5互動式培訓 16124659.3農業科技培訓效果評估 16100389.3.1評估指標體系 1694839.3.2評估方法 16213909.3.3評估結果應用 1611125第10章農業科技推廣政策與法規 171001710.1農業科技推廣政策體系 172481010.1.1政策背景與目標 171851810.1.2政策主體與職責 171693510.1.3政策措施與實施 171462910.2農業科技推廣項目申報與管理 17225110.2.1項目申報條件與程序 17567010.2.2項目管理與監督 172729210.2.3項目評價與激勵機制 172543010.3農業知識產權保護與推廣應用 17506410.3.1農業知識產權概述 173168110.3.2農業知識產權保護措施 181545210.3.3農業知識產權推廣應用 18913210.3.4農業知識產權信息服務 18第1章農業科技推廣概述1.1農業科技推廣的意義與任務農業科技推廣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對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其主要任務如下:1.1.1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將科研單位取得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提高農業生產水平。1.1.2提高農民科技素質:通過農業科技推廣,提高農民的科技意識和技術水平,培養新型職業農民。1.1.3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引導農民采用新技術、新品種,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附加值。1.1.4提升農業競爭力:推廣農業先進適用技術,提高農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增強農業市場競爭力。1.2農業科技推廣體系與組織架構農業科技推廣體系是由科研單位、推廣機構、農民合作社、企業和農民等多個主體共同參與的復雜系統。其組織架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2.1主導:負責制定農業科技推廣政策、規劃和發展戰略,提供資金支持,保證推廣工作的順利進行。1.2.2科研單位支撐:科研單位為農業科技推廣提供技術成果,同時承擔科技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任務。1.2.3推廣機構實施:各級推廣機構負責具體實施農業科技推廣工作,包括技術培訓、示范推廣、咨詢服務等。1.2.4農民合作社和企業參與:農民合作社和企業作為農業科技推廣的重要力量,發揮其在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的優勢,推動農業科技成果的應用。1.3農業科技推廣方法與策略農業科技推廣方法與策略的選擇直接影響到推廣效果。以下為常用的推廣方法與策略:1.3.1技術培訓:通過舉辦培訓班、現場教學、網絡授課等形式,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和技能水平。1.3.2示范推廣:建立農業科技示范點,展示新技術、新品種的應用效果,引導農民自發采用。1.3.3媒體宣傳: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宣傳農業科技政策、成果和典型經驗。1.3.4咨詢服務:通過現場指導、電話咨詢、網絡問答等方式,為農民提供及時、準確的技術指導。1.3.5政策激勵:制定相關政策,對采用新技術、取得顯著成效的農民和推廣機構給予獎勵和扶持。1.3.6多元合作:加強科研單位、推廣機構、企業、農民合作社等多元主體的合作,形成推廣合力,提高農業科技推廣效果。第2章農業新品種的推廣2.1良種選育與引進2.1.1選育目標良種的選育應以提高產量、改善品質、增強抗逆性、適應市場需求及生態條件為總體目標。在選育過程中,應注重對現有種質資源的篩選與創新,以培育出具有良好生產功能和廣泛適應性的新品種。2.1.2選育方法采用傳統育種方法,如系統選育、雜交育種、誘變育種等,結合現代生物技術手段,如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基因工程育種等,提高育種效率。2.1.3引進品種根據我國農業生產需求,有針對性地引進國內外優良品種,進行適應性試驗,篩選出適合我國不同生態區域的優良品種。2.2良種繁育與推廣2.2.1繁育技術采用先進的繁育技術,如原種繁育、良種繁殖、種子處理等,保證種子質量。加強種子生產基地建設,提高種子生產水平。2.2.2質量管理建立健全種子質量管理體系,嚴格執行種子質量標準,加強種子質量檢測,保證良種繁育質量。2.2.3推廣體系建立完善的良種推廣體系,通過政策引導、技術支持、信息服務等多種途徑,促進良種的普及和應用。2.3新品種試驗示范與推廣2.3.1試驗示范開展新品種的區域試驗、生產試驗和適應性試驗,驗證新品種的生產功能、適應性和抗逆性,為品種推廣提供科學依據。2.3.2技術指導結合新品種特點,制定相應的栽培技術規程,開展技術培訓,提高農民對新品種的認知和栽培管理水平。2.3.3推廣策略根據不同區域的生產條件、市場需求和農民意愿,制定合理的推廣策略,加大新品種的宣傳和推廣力度,促進新品種的廣泛應用。第3章農業新技術的推廣3.1高效栽培技術3.1.1栽培新模式高效栽培技術旨在提高作物產量、降低生產成本、減輕勞動強度,并保障農產品質量。本章將介紹幾種主要作物的高效栽培模式,包括立體種植、間作套種、設施栽培等。3.1.2育種技術重點推廣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組織培養等先進育種技術,提高育種效率和精準度,加快優良品種的選育和推廣。3.1.3土壤管理技術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化肥、土壤調理等技術,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3.2病蟲害防治技術3.2.1生物防治技術介紹利用天敵、微生物、植物源農藥等生物防治方法,降低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環境污染。3.2.2物理防治技術推廣使用色板、燈光、性信息素等物理方法誘殺害蟲,降低病蟲害發生率。3.2.3化學防治技術合理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農藥,嚴格遵守安全間隔期,提高防治效果,保障農產品安全。3.3節水灌溉技術3.3.1滴灌技術推廣滴灌技術,實現水肥一體化,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減少化肥施用量。3.3.2噴灌技術介紹噴灌技術原理及設備,提高灌溉均勻度,降低水資源浪費。3.3.3節水灌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節水灌溉管理制度,提高灌溉管理水平,實現節水減排。3.4設施農業技術3.4.1溫室技術推廣節能型溫室結構、覆蓋材料、環境調控等技術,提高溫室生產效益。3.4.2植物工廠技術介紹植物工廠的概念、分類及其關鍵生產技術,為我國設施農業發展提供新方向。3.4.3自動化控制技術推廣設施農業自動化控制技術,包括環境監測、智能調控、機械作業等,提高生產效率,減輕勞動強度。通過本章的學習,希望廣大農業從業者能夠掌握并應用這些農業新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第4章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4.1農業機械裝備選型與應用4.1.1耕作機械本節主要介紹耕作機械的類型、結構及適用條件。包括旋耕機、鏵式犁、深松機等,幫助農民了解如何根據土壤類型、作物種類和地形選擇合適的耕作機械。4.1.2播種與施肥機械介紹播種與施肥機械的選型要點,包括播種機的類型、適用范圍及施肥機械的配置方法。幫助農民提高播種與施肥的效率及質量。4.1.3收獲機械本節主要介紹各種收獲機械,如聯合收割機、玉米收獲機、花生收獲機等,以及如何根據作物種類和成熟度選擇合適的收獲機械。4.1.4農田水利機械介紹農田水利機械的選型與應用,包括水泵、噴灌設備、滴灌設備等,以幫助農民實現高效節水灌溉。4.2農業機械化作業技術4.2.1耕作機械化作業介紹耕作機械化作業的技術要求,如作業深度、速度、作業時機等,以提高耕作質量。4.2.2播種與施肥機械化作業介紹播種與施肥機械化作業的要點,包括作業速度、深度、施肥量等,以保證作物生長所需養分。4.2.3收獲機械化作業本節主要介紹收獲機械化作業的技術要求,如作業時間、速度、切割高度等,以提高收獲效率。4.2.4農田水利機械化作業介紹農田水利機械化作業的技術要點,包括灌溉制度、噴灌設備布置、水泵選型等,以實現農田水利的高效運行。4.3農業機械化維修與保養4.3.1農業機械維修技術介紹農業機械維修的基本知識,包括故障診斷、維修方法、維修工具等,以降低故障率。4.3.2農業機械保養技術介紹農業機械的日常保養方法,如清潔、潤滑、緊固、調整等,以保證機械正常運行。4.3.3農業機械維修與保養注意事項提醒農民在維修與保養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如安全、環保、原廠配件等,以提高維修與保養質量。第5章農業信息化技術應用5.1農業信息技術基礎5.1.1概述農業信息技術是指運用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GIS)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為農業的生產、管理、服務和科研提供有效支撐的技術體系。5.1.2農業信息采集與處理本節介紹農業信息采集與處理的方法和技術,包括地面觀測、遙感監測、無人機航拍等手段,以及信息處理與分析的方法。5.1.3農業信息傳輸與共享介紹農業信息傳輸與共享的技術途徑,如農業信息網絡、移動通信、云計算等,促進農業信息的快速、高效流通。5.1.4農業信息服務與應用分析農業信息服務的關鍵技術,如農業專家系統、智能問答、農業電子商務等,為農業生產者、管理者、科研人員等提供便捷的農業信息服務。5.2農業物聯網技術5.2.1概述農業物聯網是利用物聯網技術對農業生產、管理和科研進行智能化改造的技術體系。本節介紹農業物聯網的概念、架構及其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5.2.2農業物聯網感知技術介紹農業物聯網中的感知技術,包括傳感器、標識技術等,實現對農業環境、生物信息等數據的實時監測。5.2.3農業物聯網通信技術分析農業物聯網通信技術,如無線傳感器網絡、低功耗廣域網等,實現農業信息的穩定、高效傳輸。5.2.4農業物聯網應用案例列舉農業物聯網在農業生產、管理等方面的應用案例,如智能溫室、精準灌溉、農業等。5.3農業大數據與智能決策5.3.1概述農業大數據是指在農業生產、管理和科研過程中產生的海量、多樣性、實時性數據。本節介紹農業大數據的概念、特點及其在農業領域的應用。5.3.2農業大數據采集與存儲分析農業大數據的采集方法、存儲技術,如分布式存儲、云計算等,為農業大數據分析提供數據支持。5.3.3農業大數據分析技術介紹農業大數據分析方法,包括數據挖掘、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為農業智能決策提供技術支持。5.3.4農業智能決策應用闡述農業智能決策在農業生產、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如智能種植、精準施肥、病蟲害預測等,提高農業生產的智能化水平。5.3.5農業大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探討農業大數據在安全與隱私保護方面的技術措施,如數據加密、訪問控制、安全審計等,保障農業大數據的安全與合規性。第6章農業資源環境保護與利用6.1農業生態環境保護6.1.1生態農業模式介紹生態農業的定義、特點及其在我國的應用現狀。闡述循環農業、立體農業等生態農業模式在保護農業生態環境中的作用。6.1.2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分析農業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探討保護農業生物多樣性的措施,如:保護性耕作、輪作休耕、生物防治等。6.1.3農田生態環境保護闡述農田生態環境保護的目標與任務,介紹農田水土保持、農田防護林建設、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等措施。6.2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6.2.1農業廢棄物種類與特點列舉農業廢棄物的種類,分析其特點及對環境的影響。6.2.2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介紹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技術,包括:生物質能源、有機肥、食用菌等。6.2.3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案例分析國內外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成功案例,總結經驗與啟示。6.3農業土壤改良與地力提升6.3.1農業土壤現狀與問題分析我國農業土壤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如:土壤退化、污染等。6.3.2農業土壤改良技術介紹農業土壤改良的技術措施,包括:物理改良、化學改良、生物改良等。6.3.3農業地力提升措施闡述農業地力提升的重要性,探討提升農業地力的措施,如: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化肥、土壤調理劑應用等。6.3.4農業土壤改良與地力提升案例分析國內外農業土壤改良與地力提升的成功案例,總結經驗與啟示。第7章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監管7.1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標準體系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基礎,對于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維護消費者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本節主要介紹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的基本構成、制定原則及實施要點。7.1.1標準體系構成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主要由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四級構成。各級標準之間相互補充、相互協調,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標準體系。7.1.2制定原則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制定應遵循以下原則:(1)科學性:以科學研究和實驗數據為基礎,保證標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2)實用性:充分考慮我國農業生產實際情況,保證標準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3)前瞻性:預測農產品質量安全發展趨勢,提高標準的適應性和前瞻性。(4)協調性:與相關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接軌,提高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7.1.3實施要點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實施要點包括:(1)強化標準宣傳和培訓,提高農業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標準意識。(2)加強標準實施監督,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3)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提高檢測能力和水平。7.2農產品檢測與監管技術農產品檢測與監管技術是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環節。本節主要介紹農產品檢測技術、監管措施及其在實際應用中的注意事項。7.2.1檢測技術農產品檢測技術主要包括:(1)快速檢測技術:如酶聯免疫吸附法、生物傳感器等。(2)精確檢測技術:如高效液相色譜法、氣相色譜法等。(3)在線檢測技術:實現對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的實時監控。7.2.2監管措施農產品監管措施主要包括:(1)批準登記制度:對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進行審批和登記。(2)抽檢制度:定期對農產品進行抽樣檢測,保證產品質量安全。(3)追溯體系: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實現產品質量的可追溯性。7.2.3注意事項在農產品檢測與監管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事項:(1)嚴格執行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保證檢測方法的準確性和可靠性。(2)提高檢測人員業務水平,規范操作流程,減少誤差。(3)完善監管制度,強化責任追究,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7.3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提高消費者信心,促進農產品市場發展。本節主要介紹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的基本構成、實施步驟及應用實例。7.3.1追溯體系構成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主要由以下環節組成:(1)生產環節:記錄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相關信息,如種子、肥料、農藥等使用情況。(2)加工環節:記錄農產品加工過程中的相關信息,如加工工藝、衛生條件等。(3)流通環節:記錄農產品運輸、儲存、銷售等過程中的相關信息。7.3.2實施步驟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的實施步驟如下:(1)確定追溯目標:明確農產品質量追溯的關鍵環節和指標。(2)收集信息:收集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的相關信息。(3)建立信息平臺:整合追溯信息,建立統一的信息管理平臺。(4)追溯信息傳遞:保證追溯信息在各個環節之間的傳遞和共享。7.3.3應用實例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在國內外已有廣泛應用,如我國實施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平臺、歐盟的食品追溯體系等。通過實施追溯體系,有效提升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增強了消費者信心。第8章農業產業化與市場營銷8.1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8.1.1定義與特點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是指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業產業鏈為基礎,通過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實現農業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的一種經營方式。其主要特點包括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市場化。8.1.2常見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1)企業帶動型:以農業企業為核心,通過訂單農業、土地流轉等方式,帶動農戶參與產業化經營。(2)合作社引領型:以農民合作社為紐帶,組織農戶進行生產、加工、銷售,實現產業鏈條延伸。(3)家庭農場主導型:以家庭農場為基礎,發展特色農產品,拓展銷售渠道,提高農產品附加值。8.2農產品市場分析與預測8.2.1市場分析方法(1)宏觀環境分析:分析政策、經濟、社會、技術等因素對農產品市場的影響。(2)行業競爭分析:研究農產品行業內競爭對手、市場份額、行業規模等。(3)消費者需求分析:調研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需求、購買行為、消費習慣等。8.2.2市場預測方法(1)定性預測:通過專家調查法、德爾菲法等,對農產品市場趨勢進行預測。(2)定量預測:運用時間序列分析、回歸分析等統計方法,對農產品市場數據進行預測。8.3農產品品牌建設與推廣8.3.1品牌建設策略(1)確定品牌定位:根據農產品特點、市場需求,明確品牌核心價值。(2)設計品牌形象:包括品牌名稱、標志、包裝等,體現農產品特色。(3)建立品牌信任:通過質量保證、認證、宣傳等手段,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8.3.2品牌推廣方法(1)傳統媒體推廣:利用電視、報紙、廣播等傳統媒體進行廣告宣傳。(2)網絡營銷:運用電商平臺、社交媒體、短視頻等網絡渠道,擴大品牌知名度。(3)線下活動:舉辦農產品展銷會、品鑒會等活動,增強品牌影響力。(4)合作營銷:與相關企業、機構合作,共同推廣農產品品牌。第9章農業科技培訓與教育9.1農業科技培訓體系建設農業科技培訓體系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本章首先對農業科技培訓體系建設進行探討。9.1.1培訓體系構建原則遵循農民需求導向、區域特色、協同創新和資源共享原則,構建農業科技培訓體系。9.1.2培訓主體與職責明確農業科研院所、農業企業、合作社等培訓主體的職責,形成分工明確、協作高效的培訓體系。9.1.3培訓內容與課程設置結合農業生產實際需求,設置作物種植、畜牧養殖、農產品加工等領域的培訓內容,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9.1.4培訓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培訓師資隊伍建設,選拔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技術水平的專家、技術人員擔任培訓講師。9.2農業科技培訓方法與技巧為了提高農業科技培訓的效果,本章介紹幾種常用的培訓方法與技巧。9.2.1講座式培訓邀請專家進行專題講座,傳授農業科技知識,解答農民在生產中遇到的問題。9.2.2現場演示培訓組織農民實地參觀,現場演示農業新技術、新設備,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遼寧中醫藥大學杏林學院《計算復雜性》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湘南學院《大學體育V》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沙洲職業工學院《版面設計與軟件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實驗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期4月月考復習語文試題試卷含解析
- 江門市重點中學2025年初三沖刺中考最后1卷化學試題含解析
- 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市場營銷學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麗江職業技術學院《英語基礎寫作(二)》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車橋耦合振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羊只買賣合同范本
- 長沙理工大學城南學院《英語精讀(3)》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川教版(2024)小學信息技術三年級上冊《跨學科主題活動-在線健康小達人》教學實錄
- 2025中考物理總復習填空題練習100題(附答案及解析)
- 機械專業英語
- 高空作業車(剪叉式、曲臂式)驗收表
- 廣東省廣州市2024屆高三下學期一模考試 政治 含解析
- 血透患者敘事護理故事
- 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2022版
- 江西省南昌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英語試題(含聽力)【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全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
- 新教師三筆字培訓課件
- 藍色西湖大學頂部導航欄博士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模板.x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