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學生奮斗精神培育探究:以A學院為例(定量論文)10000字】_第1頁
【高校大學生奮斗精神培育探究:以A學院為例(定量論文)10000字】_第2頁
【高校大學生奮斗精神培育探究:以A學院為例(定量論文)10000字】_第3頁
【高校大學生奮斗精神培育探究:以A學院為例(定量論文)10000字】_第4頁
【高校大學生奮斗精神培育探究:以A學院為例(定量論文)10000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校大學生奮斗精神培育研究—以A學院為例目錄TOC\o"1-1"\h\u3500摘要 121394關鍵詞:桂西南;A民族師范學院大學生;奮斗精神;培育 111614引言 219566一、大學生奮斗精神培育的相關概述 218447二、A民族師范學院大學生奮斗精神培育的現狀分析 315628三、A民族師范學院大學生奮斗精神培育的影響因素分析 922075四、A民族師范學院大學生奮斗精神的培育策略 1321610結語 15摘要經過黨和人民的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走到一個嶄新階段。新時期和這個階段給我們高校大學生帶來了全新的的要求,大學生必須要有昂揚的精神斗志、堅強的信念、勇于克服困難的毅力和勇氣,以更好的精神姿態邁向新時代。新時代已經是一個有奮斗精神和責任感的時代,大學生已經成為新時代的一股新力量。部分A民族師范學院大學生選擇享受安逸、享受的生活方式,暴露他們對于現狀的滿足感。因此,要著力加強大學生奮斗精神的培育,探索新階段背景下的大學生奮斗精神的發展現狀,更好地發揚奮斗精神,尋找相關制約因素的解決方案為大學生們獻計獻策。文章第一部分為緒論,主要對A民族師范學院大學生進行奮斗精神培養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的目的進行闡釋,并說明了研究這些具有什么意義。文章第二部分為奮斗精神的一些相關概述。首先,對奮斗的含義進行了界定;其次,理清大學生奮斗精神的內容;最后,闡述了大學生奮斗精神培育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價值。文章第三部分根據對調查數據的整理和歸納,深入分析A民族師范學院大學生奮斗精神培育的現狀,總結現階段培育所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不足以及存在不足的原因,為本文采取的路徑探索作了鋪墊。文章第四部分為解決A民族師范學院大學生奮斗精神存在的問題所采取的路徑與策略,主要從社會風氣、完善高校體系、家庭氛圍、個人素養的四個維度,探討出培育A民族師范學院大學生奮斗精神的科學路徑。關鍵詞:桂西南;A民族師范學院大學生;奮斗精神;培育

引言新時代已經是一個有奮斗精神和責任感的時代,大學生已經成為新時代的一股新力量,在多次講話中闡明了奮斗的重要性,為奮斗者們點贊和鼓勵,鞭策每一個中國人不懈追求夢想。A民族師范學院位于A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它是桂西南地區擁有世界文化遺產和紅色革命傳統的邊疆學校。隨著桂西南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和桂西南地區經濟一體化建設進程的推移和加快,桂西南高校大學生的奮斗精神也受到了越來越嚴重的影響和沖擊,如何充分利用并有效地傳承奮斗的精神,使奮斗精神能夠在桂西南高校中發揮出重大的作用,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一、大學生奮斗精神培育的相關概述(一)奮斗精神的相關概述1.奮斗精神的含義首先,我們必須從科學的角度了解奮斗精神的內涵。奮斗精神被理解為不懼怕逆境而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中實現自己目標的人們的意志和思想狀態,也是人在改變自己的現狀并開創未來時所要不懈努力、頑強地奮斗、努力追求、奮發圖強的一種精神風貌。奮斗精神作為中華人民的重要精神品質之一,是新時代精神和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的鮮明特征,是當代青年人的精神標識。奮斗精神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的奮斗進程中不斷熔鑄于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航天精神、延安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等偉大精神。2.大學生奮斗精神的主要內容當代大學生肩負著重大責任,只有繼續保持和發揚奮斗精神,艱苦奮斗,努力拼搏,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才能真正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貢獻。大學生應努力學習以下奮斗精神:第一,刻苦鉆研、蹈厲奮發的拼搏精神;第二,勇于責任、服務社會的奉獻精神;第三,用心專研、披荊斬棘的實干精神;第四,突破藩籬、敢于革新的創新精神;第五,不畏艱難、堅韌不拔的堅韌精神。這五個方面相互聯系,包含了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等各個方面。(二)培育新時代大學生奮斗精神的意義1.大學生奮斗精神培育是發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必經之路中華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奮斗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體形式,其中包括團結、和平、勤勞、勇敢和自給自足的偉大民族精神。培育當代大學生奮斗精神是傳承中華民族上下5000多年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回望中國共產黨的100年建黨歷程,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投身國家建設,無數英雄先烈們英勇拼搏、頑強奮斗守護國家,開啟國家新征程。根據現在的國際形勢來看,特別是年輕一代,奮斗的步伐絕不能停止。新時代呈現出新的氣氛,新時代要求新的作為。作為社會生氣活潑的優秀分子,大學生群體要加強奮斗精神培養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偉大的中國夢的實現和弘揚中華民族偉大精神而努力。2.大學生奮斗精神培育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必修課之一大學時期是大學生價值觀的養成非常關鍵,奮斗精神有助于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健全大學生人格。在優越條件下成長的大學生清楚地呈現出他們奮斗精神薄弱的問題,害怕逆境、怕吃苦、心理脆弱、無法真正融入社會,缺乏社會責任感等。今天的大學生要更好的實現人生價值和對幸福生活的追求,離不開勤奮努力、踏實奮斗。因此,在大學校園中大力宣傳和培育奮斗精神,學習黨史教育,讓他們理解時代的主題,握住時代的脈搏,與黨一道為實現中國夢就非常重要。3.大學生奮斗精神培育有利于當前,思政教育理論課是高校培養學生奮斗精神的重要課程,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中只有小部分提到了奮斗精神,針對性培養大學生奮斗精神的內容部分比較少。高校要將奮斗精神的相應內容納入現代學生的思政課教學中,尤其是我們黨奮斗歷程和國家的發展史,豐富教育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新時代奮斗的價值意義。高校教師要以身作則,用良好的德德感染學生,以勇敢拼搏的奮斗精神激勵學生,精心引導、耐心培養學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鼓勵學生有意識地將自己的才華和奮斗精神融入到支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斗爭中,建設一個現代化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二、A民族師范學院大學生奮斗精神培育的現狀分析(一)調查的基本情況本次問卷調查采用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在校園里發放的問卷共計660份,但是實際收回來的問卷有600份,其中篩選出來的有效問卷是577份。從下表(表1)可知:從問卷樣本的性別來,男生的比例為40.51%,女生的比例為59.49%;從問卷樣本的年級分布上看,調查中學校的大一學生占21.52%、大二學生占13.92%、大三學生占11.39%、大四學生占48.1%、碩士研究生占5.06%;從問卷樣本的政治面貌可知,本次調查中“中共黨員或預備黨員”的比例為24.05%,“共青團員”的比例58.23%,“群眾”的比例為16.46%。綜上所述,本次研究的調查樣本覆蓋范圍較廣,研究數據具有一定的信度與效度,研究內容真實。選項比例性別男40.51%女59.49%年級大一21.52%大二13.92%大三11.39%大四48.1%研究生5.06%政治面貌中國共產黨員或預備黨員24.05%共青團員58.23%群眾16.46%表1調查基本情況Table1Summaryofsurveys(二)A民族師范學院大學生奮斗精神取得的培育成效1.對奮斗精神整體認知程度較高大學生對奮斗精神的認識程度可以反映出高校奮斗精神的教育效果。在調查“是否理解奮斗精神的內涵”(圖1)的結果中顯示:有13.92%的同學對奮斗精神非常了解,有78.48%的同學表示對奮斗精神了解一點,絕大多數的被調查者對奮斗精神有一定的認知的,占總人數的92.41%;還有7.59%的被調查者則根本不了解奮斗精神。從總體上來看,A民族師范學院大學生對奮斗和奮斗精神的了解情況是不錯的,奮斗精神應該深入每一位大學生的內心,因此在消除小部分完全不了解的同學方面還有繼續努力的空間。圖1奮斗精神的內涵Figure1Theconnotationofthespiritofstruggle當提問到“大學生奮斗精神培育的內容”時,調查顯示(圖2),認為奮斗精神的內涵包括:拼搏精神、奉獻精神、愉悅精神、實干精神、堅韌精神,它們的占比分別為:96.2%、96.2%、58.23%、93.67%、91.14%,結果顯示說明,從整體上看接近90%的大學生能夠比較全面認清奮斗精祌的內容。圖2奮斗精神的內容Figure2Theintensioncontentofstrugglingspirit2.大部分學生具有基本的奮斗素養大部分學生具有基本的奮斗素養,在大學期間能夠選擇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在第7題“大學期間您的學習態度如何?”(圖3)的調查中我們可以發現,有63.29%的被調查者學習積極主動;有34.18%的被調查者會敷衍了事;但還有2.53%的被調查者是忽略學習,在學校混日子的態度。圖3大學學習態度Figure3UniversityLearningAttitude3.產生積極的奮斗精神情感體驗積極的情感體驗是認知轉化行為的催化劑。如果大學生能夠產生對于奮斗精神的積極情感體驗,就能夠推動大學生積極踐行奮斗精神,從而獲得自身的成長。在“你如何看待互聯網上傳播的“佛系”的人生態度?”這一問題中(圖4),有46.84%的學生能夠接受這種人生態度,26.58%的學生不喜歡這種人生態度26.58%的學生沒有感覺。可見絕大部分同學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想要過上幸福的生活就必須通過自身努力奮斗,才能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圖4“佛系”的人生態度Figure4Buddha-likeattitudetowardslife在你是否贊成“您怎樣看待網絡上存在的“努力無用論”的觀念?”這一問題中(圖4),2.53%的學生“非常贊同”,21.52%的學生認為有一定的道理,75.95%的學生“不贊同”,認為這種觀念是錯誤的。說明大學生沒有受到“佛系”、“努力無用論”等偏差觀念影響,肯定了奮斗精神的現實價值。圖5“努力無用論”的觀念Figure5"Effortisuselesstheory"concept4.對奮斗精神的認同感較強對奮斗和奮斗精神的認知是踐行奮斗精神的基礎條件,而對奮斗精神的認同程度是踐行奮斗精神的關鍵因素。以奮斗精神增強大學生的認同感,可以幫助大學生發自內心奮斗,這是培育的關鍵。在關于“培育大學生奮斗精神有什么作用”的問題上(表2),比例分布均衡,分別為87.68%、89.80%、86.47%、85.92%,還有1.27%的同學也提出了別的看法,如培育新時代大學生奮斗精神能夠實現個人價值、為祖國的更好發展提供人才,實現個人與社會共同進步等。這些數據說明A民族師范學院大學生對于奮斗精神的意義和作用的了解是比較全面的,體現了大學生對奮斗精神的認同感較強,認同其存在的意義。選項比例有利于增強綜合國力,實現民族復興87.68%有利于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大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89.80%有利于營造崇尚奮斗的社會風氣86.47%有利于點燃家庭奮斗熱情,建設優良家風85.92%其他1.27%表2大學生奮斗精神的作用Table2Thefunctionofthespiritofstruggleofcollegestudents(三)培養A民族師范學院大學生奮斗精神存在的問題1.部分大學生自身缺乏勇于奮斗的精神動力在問卷第6題(圖6)的調查中我們可以發現,89.87%的被調查者消極懈怠;88.61%的被調查者貪圖享樂;83.54%的被調查者虛假奮斗;意志力薄弱的大學生的人數最多,占比為91.14%;還有41.77%的被調查者奮斗精神方面存在其他問題。從中可以得出,接受調查的大部分學生奮斗精神方面較為缺乏不懈奮斗的精神。大學生生活舒適、物質條件富足,奮斗動力不足。圖6大學生奮斗精神現狀Figure6Statusquoofcollegestudents'fightingspirit2.缺乏求知的奮斗欲望目前,一些大學生缺乏為學習而奮斗的欲望。一方面,他們未能正確認識學習的意義,對學習持有“佛系”的態度。一些大學生把上課和考試視為任務,甚至找人替考和代課。他們總是不按時上課、上課提前溜走,甚至不去上課。還有少數學生上網成癮,把大量的課余時間用在戀愛、娛樂等方面,凸顯了他們對學習缺乏熱情和耐心,忽視了自我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有些大學生在學習上畏懼困難、只學到一些皮毛,在專業學術研究上不去突破放棄學習,也沒有按照計劃完成學習任務和獲得喜人的成績。他們不注重個人能力的提高,面對學習的消極態度嚴重阻礙了他們未來的發展。而在第8題“堅持做一件事的毅力”(圖7)的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25.32%的同學是能堅持長期做一件事,62.03%的同學只能堅持一段時間,但還是有12.66%的同學不能長期堅持做一件事,總是三分鐘熱度。可以看出,大多數接受調查的大學生缺乏奮斗精神,主要表現在個人意志薄弱,毅力不足。圖7堅持做一件事的毅力Figure7Perseveranceindoingsomething3.缺乏對奮斗精神的踐行之前的調查中可以看出新時代大學生對奮斗精神的認知、認同和踐行整體的成效是好的,但與我們的預期培育效果還有一定差距,當前大學生對于奮斗精神的踐行情況不太理想,這說明大學生的奮斗精神培育的效果還未得到充分展現。在調查“你認為當前你在奮斗的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圖8)的樣本數據中可以發現,大學生在奮斗的過程中有93.67%的同學意志薄弱,容易輕言放棄,有88.61%的同學功利浮躁,奉獻意識淡薄,78.48%的同學貪圖享樂,缺乏奮斗行動,82.28%的同學信仰迷茫,缺乏奮斗目標,還有77.22%的同學比較現實,缺乏崇高理想。A民族師范學院大學生的突出問題表現在缺乏對奮斗行為的實踐,缺乏吃苦耐勞的堅韌性,因此要大力加強對大學生奮斗精神的培育,促進他們踐行奮斗精神。圖8大學生在奮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Figure8whatproblemsdoyouthinkcollegestudentshaveintheprocessofstruggle?三、A民族師范學院大學生奮斗精神培育的影響因素分析與此同時,A民族師范學院大學生奮斗精神的培育還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部分大學生受到社會和網絡上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奮斗意識有所削弱;培養奮斗精神的教育工作還很不足,而培養奮斗精神的實踐環節也相對薄弱;部分大學生自身缺乏勇于奮斗的精神動力;部分學生家長對奮斗精神的認識不夠深入,沒有起到應有的表率作用,在對孩子進行奮斗精神的培育時,沒有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和方法等。(一)大學生自身的奮斗意識和意志不夠堅定1.缺乏對奮斗的正確認識和強烈的奮斗意愿大學生不能只懂得享受生活,更要懂得只有不斷地努力奮斗才能實現幸福生活的道理。由于他們對新時代奮斗觀的理解不足,因而沒有意識到奮斗精神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今很多大學生享受著父母和祖父母兩代人關愛,占據著最好的資源。這種優越的成長環境使他們非常注重自己的感受,讓他們感到優越和滿足。自身的優越感使大學生容易產生自負心理,容易讓他們先入為主地看待事物和處理事情。自我滿足感也使大學生對現狀感到滿足,陷入舒適的生活圈,使他們缺乏強烈的奮斗欲望。一些大學生的自負和自滿使他們缺乏強烈的奮斗意志,使他們無法客觀、準確的理解社會現實。2.缺乏堅強的奮斗意志堅強的奮斗意志是人生成功的關鍵因素。有些大學生被父母寵壞了,所以在面對挫折時常常不知所措。成長的穩定性會使大學生缺乏社會憂患、抗挫折能力和抗壓力能力。成長的平穩性會讓大學生們缺乏社會艱難困苦的磨練,缺乏抗挫折能力和抗壓能力。進入大學后,許多大學生開始無視父母的叮囑,也不聽輔導員的指導和勸告。一些人缺乏自律能力,沉迷在網絡的世界無法自拔。大數據下網絡信息是非常復雜的,大學生收到各種不同的信息,在一些負面信息的影響下,催動他們的虛榮心,使他們勤儉奮斗的意志逐漸弱化。透支個人消費能力、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等現象在學校中已經非常普遍,有時一些大學生甚至通過校園網絡貸款、裸貸、傍大款等方式去達到自己的目的。在這種不良風氣的沖擊下,他們已經沒有了高中時期的奮斗激情和追求夢想的渴望,對自己所學專業就業前景也不關注,更別說制定職業發展規劃。(二)家庭奮斗教育沒有充分發掘作用1.家長過度溺愛,忽視奮斗意識培養有些家長在照顧孩子時面面俱到,不舍得小孩做家務、讓小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事無條件支持。一個人只有學會承擔責任才能從本質上擁有奮斗的動力,才會促使他去主動思考和努力拼搏。在現實生活中,家長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小孩。有些家長比較注重個人享受,沒有樹立良好的奮斗形象。許多父母期望他們的孩子在大學畢業后能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這樣他們就可以無后顧之憂的生活。部分大學生正是從小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在擇業就業時比較傾向安逸穩定、清閑的工作,自覺地規避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長此已久,積極奮斗的家庭風氣也會隨之衰退。有些父母知識盲目地追求子女在教育方面的成就,而忽視了子女對子對奮斗意識、責任感和擔當意識的培養。奮斗意識的淡化,讓這些家長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身教言傳對孩子產生的深遠影響,致使部分大學生從小缺乏對奮斗精神的認識。因此,父母的奮斗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奮斗精神的發展。3.教育方法偏頗,成效微弱教育方法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有些家長已經意識到奮斗精神教育的必要性,但一旦實施起來,卻難上加難。一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只會一味地說教,這便讓孩子更加疏遠他們,拉開了孩子與父母的距離,讓孩子產生了厭學的情緒甚至是逆反心理。他們在平時的言談中強調奮斗的重要性,傳遞出勤儉節約和勇于拼搏的思想意識,卻在實際行動中注重安逸與享受,未真正踐行新時代奮斗精神。在某種程度上,這些現象對大學生理解奮斗精神的意義與作用產生了消極影響。這樣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致使部分大學生形成了怕吃苦、嫌臟怕累的價值觀,扭曲了他們的勞動觀和奮斗理念。(三)學校奮斗教學還不夠全面1.同輩群體的不良影響同齡群體的基本特征是成員在年齡、興趣和價值觀方面趨向于表現出一定程度的融合。同輩群體的不良影響也是大學生缺乏奮斗精神的重要原因。如果長期與優秀同學一起去學習的大學生,更能保持良好的奮斗習慣。一些學生剛進入大學時還能夠自覺保持中學時的學習熱情,但在不良群體的長期干擾和滲透下,一旦放縱自己,就會陷入舒適圈的生活方式。2.忽視社會實踐對培育大學生奮斗精神的作用實踐鍛煉是增強大學生奮斗本領的有效形式。A民族師范學院雖然為大學生提供了一些社會實踐,如專業見習實習、勤工助學、愛心支教等,但由于大學生的參與人數有限和參與時間較短,或是高校只注重社會實踐的結果,導致高校對大學生奮斗精神的教育效果并不明顯。由于缺乏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法規,特別是缺乏專門的社會實踐過程評價體系和科學的社會實踐課程,高校和學生在社會實踐的實際操作中過于自由。那么如何讓大學生真正進入社會實踐,并從社會實踐經歷從獲得益處,仍然是社會問題。3.對大學生奮斗精神教育效果不佳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好,物質資源豐富,但對于奮斗精神的理解不足。面對生活的挫折和挑戰時,很容易感到困惑并產生消極的能量,這些負能量讓奮斗精神逐漸被掩蓋。中小學很少開設系統性奮斗教育課程,而A民族師范學院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系統的奮斗精神相關教育課程,例如思修、毛概、馬哲、形勢與政策、職業生涯規劃等,但是這些公共課程的沒有引起學生的注意,因此沒有達到教學效果。A民族師范學院奮斗精神的理論教學與學生的實踐不符、與現實不符,還沒有能夠進入學生的腦海,無法與學生產生共鳴。(四)社會奮斗精神環境氛圍不夠濃烈1.社會風氣的不良影響大學生思想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定型,比較容易受到社會上各種消極思想的影響。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充斥著很多負面思想,如“享樂主義”、“喪文化”與“佛系”等。享樂主義的繁衍使得大學生在生活上追求豪華、奢侈;在學習上形成得過且過,不求上進的思想;在求職、工作中追求輕松安逸的狀態。不良風氣敗壞部分大學生的價值觀,削弱了他們的奮斗精神,讓部分大學生懈怠退縮,追求物質享受,缺乏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讓部分大學生放棄理想信念,追求安逸舒適的生活方式;讓部分大學生逃避社會實踐活動和必要的困難挫折。2.榜樣影響乏力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發展的主力人才,大學生的思想被誤導,可能會影響整個社會產生不良的社會風氣。同時,榜樣影響乏力致使部分大學生在前行的道路上缺少方向指引和行動指南,讓他們更加迷茫和驚慌失措。一方面,社會缺乏新時代大學生奮斗精神的榜樣,使得一些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沒有良好的參照體,很容易使自己在浮躁的環境中迷失方向。在大學生中有很多墮落、不求上進的人,但積極上進,追求進步,奮發向上的榜樣卻少之又少,這使他們忘卻了自己的目標和初心。另一方面,社會上存在“偽奮斗”的現象。“偽奮斗”實際上是一些人的現象,他們表面上曬目標、曬奮斗,表現出積極向上的奮斗行為,但從本質上講,他們沒有真正與之相關的實際奮斗行動,這造成一定的奮斗假象。這種奮斗的假象,為大學生建立了錯誤的榜樣形象,使一些大學生認為奮斗已經失去了它的意義和本質。這些現象未能喚醒大學生的奮進意識,也未能引導大學生實踐奮斗精神。3.媒體的不良引導大眾媒體錯誤引導是導致大學生缺乏奮斗精神的一個重要因素,網絡和新媒體技術的廣泛運用沖擊著大學生的認知和價值觀。有些大眾媒體為了吸引和抓住觀眾眼球,宣傳虛假消息和腐朽思想。同時,快速發展的自媒體忽視了正能量的傳播,讓一些公眾號和短視頻傳播出一些充斥著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的負面的思想。這些現象誘惑大學生們去效仿甚至是追求,使大學生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上產生困頓,從而讓他們的價值觀扭曲。媒體引導失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對媒介的監管力度不足,為培育大學生新時代奮斗精神帶來了阻礙。四、A民族師范學院大學生奮斗精神的培育策略(一)提升大學生對奮斗精神的認識A民族師范學院作為大學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場所,應將價值觀教育和奮斗精神教育融入學習與生活,并指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奮斗觀。A民族師范大學學生要積極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科學精神,努力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積極參加學校和學院組織的有關學風建設的活動。課余時間要主動通過各種方式接觸新知識,自覺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著作,積極了解和學習各種理論知識,積極參加學術報告、讀書會等活動,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都應該不斷提高自己,不斷挖掘自己的潛力,找到自己感興趣和擅長的領域。要轉變學習觀念,對事物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善于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分析復雜的社會現象,把學到的技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實現學習專業知識與社會實踐的統一。主動參加社會實踐,奮斗進取,扎根基層,鍛煉自身綜合能力,用勤勞的雙手建設自己美好的未來。(二)營造家庭育人氛圍家庭教育環境、父母自身的意志品格和教育方式都與孩子的成長息息相關,在對A民族師范學院大學生進行奮斗精神培育的過程中,家庭起到了至關主要的作用。父母需要引導孩子養成在生活中吃苦耐勞,勤奮工作的習慣,教育孩子從零開始做起,不斷鍛煉自身本領和奮斗的熱情。家長要進一步完善孩子的日常管理,培育孩子的綜合素質,引導孩子求實進取,幫助孩子找到奮斗的正確方向和科學途徑,激勵孩子主動踐行奮斗精神、在務實苦干中提升奮斗本領、在奮斗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家庭要從小為孩子制造一定難度的勞動任務的機會,比如清掃房屋、幫廚活動、生產實踐等,在勞動過程中給孩子提供必要的幫助,教會孩子所需的必要的知識與技能,使孩子在勞動中體會奮斗的內涵,讓孩子在親身感悟中收獲快樂。家庭還要結合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來對孩子斗志的培養,從各方面地督促和鼓勵孩子,幫助孩子養成艱苦奮斗的品格。(三)完善高校教育實踐,營造奮斗氛圍A民族師范學院要密切關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豐富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學內容,不斷創新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