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五三新時期的外交政策與成就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五三新時期的外交政策與成就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五三新時期的外交政策與成就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五三新時期的外交政策與成就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五三新時期的外交政策與成就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專題五三新時期的外交政策與成就[課時作業]一、選擇題1.“今日,中國已經與167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重要的建設性作用。我們的摯友遍天下。”這些重要的外交成果的取得,主要是因為()A.推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C.改革開放增加了中國綜合國力D.外交工作者的不懈奮斗解析:材料強調的是外交領域的成就,從新中國外交事業起先始終到新時期的今日,我國始終堅持最基本的外交原則就是——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故A項正確。答案:A2.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處理與外國的關系以自己的國家利益為最高準則,在對外交往中()A.堅持和平共處、同等互利的原則B.接著“一邊倒”C.大力推動世界無產階級革命D.提倡建立反對美國的國際統一戰線解析:改革開放以來,在世界交往中我國堅持和平共處、同等互利的原則為我國改革開放營造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故A項正確。答案:A3.依據聯合國有關決議,參照有關國家做法,自2008年以來,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在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為6000多艘中外船舶實施了平安護航,勝利解救、接護和救助60余艘遇險的中外船舶,為相關地區的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它反映出新時期我國()A.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主動作用B.主動推動新型的區域合作C.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D.政治軍事實力有大幅提高解析:由材料中“依據聯合國相關決議”“為6000多艘中外船舶實施了平安護航”“為相關地區的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等內容可以看出,我國主動參與國際事務,為維護地區穩定做出巨大貢獻,故A項正確;B項錯誤,亞丁灣護航不能體現區域合作;C項錯誤,亞丁灣護航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但不能體現反對霸權主義;D項不能由材料得出。答案:A4.中國始終以實際行動支持聯合國的維和行動。截止到今年,中方累計派出維和人員近4萬人次,中國有多支維和部隊在聯合國任務區執行維和任務,呈現了中國酷愛和平的看法。它反映出新時期我國外交政策的特點是()A.擴大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合作和溝通B.重視同各國建立不同類型的“伙伴關系”C.推行經濟外交和不結盟外交D.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解析:材料中中國主動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反映了新時期我國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D項正確;A、B、C三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答案:D5.1950年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規定:“一旦締約國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與日本同盟的國家之侵襲因而處于斗爭狀態時,締約國另一方即盡其全力賜予軍事及其他救濟。”1989年中蘇關系正常化后,兩國未再簽訂類似條約。這主要是因為()A.雙方的斗爭威逼消逝B.蘇聯的政治經濟改革C.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D.中國奉行不結盟政策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改革開放后,中國實行不結盟政策,D項正確。答案:D6.1950年《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署,2001年中俄等六國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這兩個歷史事務表明中國外交()A.堅決奉行友好同盟政策B.力圖打破西方國家封鎖C.主動開展多邊外交活動D.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外交解析: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組織,不是為了打破西方國家封鎖,而是為了共同應對國際恐怖主義,也未體現“友好同盟政策”;1950年的中蘇友好,未體現“多邊外交”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中蘇友好,2001年中俄六國成立上海合作組織,表明中國在不同的國際環境下,都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D項正確。答案:D7.2001年,中國、俄羅斯、哈薩竟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六國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這一外交實踐()A.形成了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模式B.開創了發達國家加強經濟合作的新模式C.確立了處理國家與國家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D.豐富了結伴而不結盟為核心的新型國家關系解析: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目的在于“以互信求平安、以互利求合作”,豐富了結伴而不結盟為核心的新型國家關系,D項正確;A、B兩項明顯錯誤;處理國家與國家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項錯誤。答案:D8.對下列兩幅圖片概述最精確的是()A.中國主動加強與第三世界的溝通與合作B.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中國主動開展多邊外交活動D.正逐步形成以中國為核心的新型區域合作解析: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決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主動開展多邊外交,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國際合作方面發揮了主動作用,中國主動參與東盟“10+3”合作機制、促成上海合作組織建立都反映了中國在主動開展多邊外交活動。答案:C9.聯合國駐蘇丹達爾富爾維和部隊最高行政長官尼葛這樣評價中國的工兵分隊:“中國工兵特別精彩,不僅為達爾富爾的和平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當地的發展創建了條件。”中國參與蘇丹維和行動屬于()A.構建新型區域合作的行動B.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活動C.中國與蘇丹雙邊外交活動D.踐行“結伴不結盟”的國家關系解析:據題干可知反映的是中國參與聯合國提倡的對蘇丹維和行動,這反映了中國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活動,故選B項。答案:B10.習近平在聯合國總部演講中說:中國將主動同美國發展新型大國關系,同俄羅斯發展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同歐洲發展和平、增長、改革、文明伙伴關系,同金磚國家發展團結合作的伙伴關系。材料表明當今中國()A.主動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B.不斷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C.堅持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D.努力構建穩定均衡的大國關系框架解析:材料中中國致力于與美國、俄羅斯、歐洲和金磚國家等構建友好關系,反映出中國努力構建大國之間的穩定均衡關系,故D項正確;其他三項材料并未體現。答案:D11.據統計,中國加入政府間國際組織的數量從1977年的21個增加到1996年的51個,幾乎加入了聯合國體系中的全部重要的政府間組織。從中可以看出()A.中國起先以主動姿態謀求建立新的國際關系B.中國主動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C.中國獨立自主外交方針詳細表現為不結盟D.中國主動推動和開創新型的區域合作模式解析:主動參與國際組織是中國多邊外交的重要體現,據題干材料“幾乎加入了聯合國體系中的全部重要的政府間組織”可知,中國主動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使中國更好地融入了國際社會。答案:B12.中巴經濟走廊是中巴兩國著眼長遠發展搭建的新的合作框架,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項目。今日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取得主動進展,交通基礎設施領域成果顯著、能源領域整體順當、走廊民心相通建設取得主動成效。中國主動推動中巴經濟走廊和“一帶一路”建設,體現的是中國()A.加強團結第三世界國家B.主動建設新型區域合作模式C.起先建設新型伙伴關系D.維護地區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解析:中巴經濟走廊和“一帶一路”體現了區域合作,故B項正確;A、D兩項不符合材料的主旨;C項“起先”說法錯誤。答案:B二、非選擇題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恒久屬于第三世界,這是我們對外政策的一個基礎。我們講恒久屬于第三世界,就是說,現在中國窮,天經地義屬于第三世界……中國恒久不會稱霸,恒久不會欺侮別人,恒久站在第三世界一邊。——鄧小平《維護第三世界和平搞好國內建設》材料二鄧小平在1984年5月接見外賓時指出:“中國的對外政策是獨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結盟。中國不打美國牌,也不打蘇聯牌,中國也不允許別人打中國牌。”(1)結合所學學問,概括材料一所體現的新時期中國外交主見。(2)材料一強調中國恒久屬于第三世界的理由是什么?(3)材料二反映了新時期中國外交政策的調整,調整的緣由是什么?解析:(1)材料一體現了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2)結合“中國窮”“中國恒久不會稱霸”等信息分析理由。(3)結合所學,從國內、國際兩方面分析調整的緣由。答案:(1)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2)一是現在中國窮,二是中國恒久不稱霸。(3)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須要和平的國際環境;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兩大主題。1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致力于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對于國民黨政府與外國政府所訂立的各項條約和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心人民政府應加以審查,按其內容,分別予以承認,或修改,或重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材料二(20世紀)60年頭前半期,中國政府與蒙古、尼泊爾、緬甸、巴基斯坦、阿富汗五國圓滿地解決了邊界問題。其中,中蒙有四千多公里的邊界從未劃定,地形困難,再加上兩國間的歷史糾葛,蒙古對中國的戒心較重。為此,中方確定了以下談判原則:基本維持現狀,稍作調整;爭議地區,按目前管轄狀況,照看雙方邊民利益和感情,通過友好協商,進行適當調整,求得公允解決。——摘編自《中國當代外交史》材料三過去14年,上合組織走出一條睦鄰友好、合作共贏之路,始終堅持互信、互利、同等、協商、敬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構建和諧地區,以協商一樣原則處理國家間關系和上合組織事務,始終奉行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以及對外開放原則參與地區和國際事務,共同促進本地區和世界的穩定、和平與旺盛。——李克強在上合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上的致辭(2015年12月14日)(1)分析歸納材料一反映的外交政策及意義。(2)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學問,歸納中國政府解決邊界問題的原則立場。(3)依據材料三,上合組織14年的閱歷對我國今后處理與周邊國家的關系有何借鑒意義?解析:本題考查現代中國的外交關系。第(1)問,第一小問,材料一提出審查國民政府的條約,按其內容分別對待,屬于“另起爐灶”;其次小問依據教材內容回答“另起爐灶”的意義。第(2)問,依據材料二中“基本維持現狀”“照看雙方邊民利益和感情”“友好協商”等歸納提煉。第(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